可能性教案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可能性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可能性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进一步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过程与方法
经历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探索过程,能根据试验的统计结果进行判断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进一步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能根据数据推测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并初步感受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试验和推测,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
教学难点:根据试验的结果,确定试验中相关物体的数量的多少。
三、教学准备
每组一个盒子(里面装有17个红色乒乓球和3个黄色乒乓球),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激励导入
1.导入谈话。
同学们,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中有的事情可能发生,有的事情不可能发生,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也有大有小。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可能性的有关问题。
2.复习旧知。
(1)出示问题。(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3.揭示课题。
(1)教师揭示课题:看来啊,同学们认为可能性有大有小,而且这个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到底是不是这样的呢?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这个问题。
(2)板书课题:可能性。
【设计意图】在新课开始前设计小明摸球的问题情境,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既引导学生复习了前面学习的`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知识,又顺势导入了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新问题的研究。
(二)试验猜想,探究新知
1.初步猜想。
(1)老师这里有一个盒子,里面有红色、黄色两种颜色的小球。如果从里面摸球的话,猜一猜,摸到哪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大呢?(教师实物演示或PPT课件演示。)
(2)教师提问: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猜呢?
(3)教师:我们的猜测准确吗?怎样验证呢?(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讨论。)
2.试验验证。
(1)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仅凭猜测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准确的,要通过实际操作、摸一摸才能验证。那么,在摸一摸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PPT课件演示。)
注意事项: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每次摸球前要将盒子里的球摇匀;确定试验记录的方法;做好小组合作分工,有人负责摸球,有人负责记录球的颜色
(2)学生分小组开始摸球试验,试验前请仔细阅读试验要求。(PPT课件演示。)
(3)请各个小组展示、交流试验结果。
(4)统计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PPT课件演示,现场收集数据,填写统计表。)
3.总结提炼。
(1)总结。(PPT课件演示。)
①说说你们每次摸球,都摸出了哪些颜色的球?
②观察这几个组的统计数据,你发现各个小组的试验结果都一样吗?有什么共同点呢?
③想一想,为什么每个小组都是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摸出黄球的次数少?盒子里的红球和黄球数量相等吗?
④同学们都认为之所以摸出红球的次数多,是因为盒子里的红球数量多而黄球数量少,是不是这样呢?让我们打开盒子来验证一下!
(2)提炼。(PPT课件演示。)
①引导提问:通过刚才的摸球游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PPT课件演示。)
②归纳概括:看来,在每次摸球的时候,每个球都有被摸出的可能,每次摸出的球的颜色是不确定的,可能摸出红球,也可能摸出黄球。红球的数量多,摸出红球的可能性大;黄球的数量少,摸出黄球的可能性就小。
4.深化小结。
(1)引发思考。(PPT课件演示。)
(2)教师小结:看来,可能性的大小和物体的数量有关。物体的数量越多,可能性越大;物体的数量越少,可能性越小。(PPT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经验自行进行试验,并通过对试验数据的总结与对比,初步体验和发现可能性的大小的规律。同时进一步认识到,只有根据试验中获得的数据去进行判断才是有科学依据的,培养学生的求实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实践应用,反馈提升
1.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1题。
①教师谈话:刚才通过试验我们知道了,摸出两种物体的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那三种物体的情况呢?可能性的大小是否也和物体的数量有关呢?
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a. 想一想,可能会摸出什么颜色的棋子?
b. 摸出哪种颜色棋子的可能性最大?
c. 你能设计一个试验验证你的猜想吗?想一想,设计这个试验时需要注意什么?
d. 小组自主验证。(摸一摸,验证一下,做好记录。)
e. 你的猜想对吗?为什么猜得这么准确? 根据试验,你得出了什么结论?
(2)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第2题。
①教师谈话:生活中应用可能性的地方是很多的,比如在抛硬币的游戏中就存在可能性的问题。
②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③引导思考。(PPT课件演示。)
④拓展介绍。(PPT课件演示。)
2.变式、开放练习。
(1)完成教材第48页练习十一第9题。
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猜一猜硬币可能在哪个盒子里?
③统计猜的结果。(PPT课件演示。)
④观察统计结果,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0题。
①出示问题。(PPT课件演示。)
②交流涂色的结果。
③小结:这些涂色方法各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应用可能性的大小与物体的数量有关这一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实践运用中强化对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的认识,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总结归纳以及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提升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练习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十一第11题。
可能性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有关实例使学生感受简单的随机现象,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
2.通过实际活动(如摸球),使学生能列出简单的随机现象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
3.通过试验、游戏等活动,使学生感受随机现象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并能和同伴进行交流。
二、内容安排及其特点
1.教学内容和作用。
对于纷繁的自然现象与社会现象,如果从结果能否预知的角度出发去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现象的结果总是确定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它所出现的结果是可以预知的,这类现象称为确定现象。例如,抛一个石块,可预知它必然要下落;在标准大气压下且温度低于0℃时,可预知冰不可能融化。另一类现象的结果是无法预知的,即在一定的条件下,出现哪种结果是无法事先确定的,这类现象称为随机现象或不确定现象。例如,掷一枚硬币,我们无法事先确定它将出现正面还是出现反面。在现实世界中,严格确定性的现象十分有限,不确定现象却是大量存在的,而概率论正是研究不确定现象的规律性的数学分支。
《标准( 20xx)》将“概率”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内容“统计与概率”中的一部分,并将《标准(实验稿)》中的核心概念“统计观念”修改为“数据分析观念”,具体阐释为:“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含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数据分析是统计的核心。”
为了体现课标的要求,本套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安排“概率”的学习,并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学段称为“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第三学段称为“事件的概率”。因此,本单元知识内容的学习对学生后续概率知识的学习有很重要的作用。
本单元内容结构如下:
在具体编排上,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分为两个层次。
一是初步感受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例1)。在概率学习中,帮助学生了解随机现象是非常重要的。教科书第44页呈现了学生熟悉的“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场景来引入 例1的学习,通过小丽、小雪、小明三位同学抽签的活动,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验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感受在相同的条件下重复同样的试验,其试验结果不确定,以至于在试验之前无法预料哪一个结果会出现。
二是在不确定的基础上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例2、例3)。随机现象虽然对于个别试验来说无法预知其结果,但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时,却又呈现出一种规律性,我们称它为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他们一般只能在感性的层面理解概率的知识。因此,教科书第45页例2,通过讨论“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使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通过“重复20次”的试验统计,初步感受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例3通过让学生根据摸球试验的统计结果来推测袋中何种颜色的球多,进一步深刻体会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
练习十一中的练习形式多样,层次分明,通过“说一说”“掷一掷”“连一连”“涂一涂”“猜一猜”“填一填”等活动,为学生提供了积极思考、动手实践和合作交流的空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所学知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义务教育阶段,所涉及的随机现象都基于简单随机事件,即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是有限的,每个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是相同的。
2.教材编排特点。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以下特点。
(1)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定性描述。
关于“可能性”这一内容,原来的实验教材分两次进行了集中编排。第一次是在三年级上册,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第二次在五年级上册,使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逐渐从定性向定量过渡,学会用分数描述事件发生的概率。
但教学实践表明,第一学段学生理解不确定现象有难度,不容易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设置简单的“概率”内容,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随机思维,让其学会用概率的眼光去观察大干世界。因此,在可能性知识的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概率素养的培养,增强学生对随机思想的理解,使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简单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能对一些简单的随机现象发生的可能性大小作出定性描述,而不要把丰富多彩的可能性内容变成了机械的计算和练习。鉴于此,在这次课程标准修订中,学生在第一学段中将不再学习概率,将不确定现象的描述后移到第二学段,即使对于随机性的学习,《标准( 20xx)》中也提出运用数据分析来体会随机性,并且强调对可能性大小的理解,而不是对可能性本身的理解,使这部分内容更具可操作性,符合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特点。
(2)提供丰富的现实学习素材,促进数学知识的理解。
《标准(20xx)》指出:“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所谓“经历”,是指“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经验”。因此,要“经历”就必须有一个现实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联系自己身边具体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学知识的含义,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本单元教材注意体现这一理念,不仅利用丰富多彩的呈现形式,为学生提供现实的、有趣的学习素材,同时注意所设计的教学活动能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首先,教材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教学素材,以“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例1)、大量的活动(做一做、例2)等来丰富学生对不确定现象的体验,使学生初步了解现实世界中存在着的不确定现象,并逐步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其次,教科书中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如摸棋子试验、涂色活动、抽签游戏、抛硬币、掷骰子等,这些活动都特别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但便于教师组织教学,更使学生在大量观察、猜测、试验、思考与交流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对随机现象和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再次,教科书第49页编排了“生活中的数学”,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感受到可能性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注重方法的指导和知识的整理。
要体验随机现象中数据的随机性,就要求学生在进行相关试验活动或游戏活动时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摸球时不能看着球摸,也不能摸完一次后不摇匀球就接着摸,这样都不能很好地体现随机性。教科书在相关例题及习题中明确提出了“放回去摇匀再摸”“按要求涂一涂”“随意摸一张”等要求,对学生的试验和游戏活动进行方法的指导,使学生能更好地体验数据的随机性。
另外,本单元虽然内容较少,但仍然编排了“成长小档案’’这一内容。通过“本单元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一问,帮助学生回顾和梳理对可能性的认识,并通过两位学生的表达“根据可能性的大小来涂色很有意思”“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可能性的问题”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建议
1.重视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情境。
对于不确定性现象和可能性,第二学段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经验和体验。在教学中,不管是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还是感兴趣的游戏活动中(如掷硬币、玩转盘、摸卡片等),教师都应注意创设各种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试验,在试验中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让学生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主动与同伴交换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在观察、猜测、试验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引导学生收集和积累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例子。
修订后的教材中,本单元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概率”,因此,提供丰富的随机现象实例,无疑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充分感受和体验不确定现象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收集和积累一些教材上和生活中遇到的不确定现象的例子,并引导学生进行展示交流。例如,现在很多超市或商店在节假日时都会设计一些摸奖和转盘游戏,教师可以把它们引入到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交流、思考,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组织开展简单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能有意识利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释和解决的能力,《标准( 20xx)》中增加了核心概念——应用意识。但课堂教学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作用是有限的,所以在教学本单元时教师可以适当地设计一些简单的实践活动(如为班级或学校元旦联欢会设计一个摇奖转盘等),将课内外学习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4.把握好教学要求。
本单元主要是让学生对随机现象“初步体验”和“感受”,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确定事件”“不确定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时,只要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用“一定(肯定)”“不可能”“可能”“经常”“偶尔”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就可以了,不必要求学生使用有关术语进行解释,也不必要求学生求出可能性的具体大小。
5.建议用3课时教学。
可能性教案3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复习,进一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含义,知道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会用分数表示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2.进一步体会可能性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很多现象都具有随机性;
3.培养简单推理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实际意义。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可能性的有关知识,解释并设计游戏活动。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习方法:
动手操作、实验法、观察思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可能性的含义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1.出示下列四个图形:(投影出示)
2.提出问题: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绿球;从( )号口袋中摸出的可能是红球,也有可能是绿球。
追问:从上面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确定的,哪两个口袋中摸球的结果是不确定的?(确定 不确定)
小结:是呀,生活中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这些都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复习可能性。(板书:可能性)
3.提出问题:从上面图3或图4的口袋中摸球,从哪个口袋中摸出红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呢?
提问:你能用分数表示从③号和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的大小吗?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③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从④号口袋中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 )。
二、指导练习。
1.做第1题。(投影出示)
指出:这里有4张圆盘,任意转动指针,指针停留的'区域有以下几种情况,你能将它们连起来吗?
先让学生各自连一连,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多媒体演示)
2.做第2题。(将分别标有数字1、2、3、4、5的5个小球放在一个盒子里。
(1)任意摸1个球,下面几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还是“一定发生”或“可能发生”?
①球上的数是奇数; ②球上的数小于6;
③球上的数大于5; ④球上的数不是5;
先让学生各自判断,再指名说说思考过程。
(2)任意摸1个球,球上的数是奇数的可能性大,还是偶数的可能性大?
同桌讨论并说说为什么?
追问:你能用分数分别表示摸到奇数和偶数的可能性大小吗?
3.现有标上“1”“2”“3”“4”“5”“6”同样的6张牌。
(1)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1”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2)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偶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3)任意摸1张,摸出数字为素数的可能性为几分之几?
(4)照这样操作下去,如果要使摸出偶数的可能性为7/10,你有办法吗?
三、材料分析。
在举行中国象棋决赛前夕,学校公布了参加决赛的两名棋手的有关资料。
李俊 张宁
双方交战记录 5胜6负 6胜5负
在校象棋队练习成绩 15胜3负 11胜5负
(1)你认为本次象棋决赛中,谁获胜的可能性大些?说说理由。
(2)如果学校要推荐一名棋手参加区里的比赛,你认为推荐谁比较合适?简要说明理由。
四、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设计销售方案。
超市有多种口味的果冻:有草莓味、柠檬味、苹果味。销售部接到了儿童乐园的一份订单,要求是:要在包装袋中装入若干个草莓、苹果、柠檬三种口味的果冻,要求从包装袋中摸到柠檬口味的果冻的可能性为。
可能性教案4
教材分析
从选择的素材看,准备部分是十分简单的随机事件,事件的可能性是1/2;例2的情境复杂一些,要用其他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从研究的可能性看,两道例题都是等可能性,可以用相同的分数表示;“试一试”和练习出现可能性不相等的现象,要用不同的分数分别表示。从问题的难度看,先是摸到某只球、某张牌的可能性,然后是摸到某种花色的牌、某种颜色的`球的可能性。
学情分析
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确定性事件和不确定现象。在此基础上,继续教学可能性,用分数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从感性描述可能性到定量刻画可能性,对可能性的体验深入了一步。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进一步感受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增强学生量化的数学意识。
2、学会初步预测不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4、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
难点:是在认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现象中感受统计概率的数学思想。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同学们一定玩过抛硬币游戏,其实抛硬币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应用(足球、排球),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在足球比赛中的运用吧。
板书:可能性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从学生感兴趣的事出发,带领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来研究生活现象,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例1场景图 ,提出问题。
足球比赛中是用抛硬币决定谁先发球的,乒乓球比赛中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2、同步体验:试一试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可能性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相等”。同步练习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几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三、迁移和提升。
教学例2
1、 课件出示例2中的实物图(逐一出示,学生说出各是什么牌)
2、提问迁移。
3、对比提升。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可能性的基础上,有意义地接受“猜对或猜错的可能性都相等”。同步练习和体验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用几分之一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思考方法。
四、实践与应用。
1、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一边说一边出示“转一转”课件)
2、出示练一练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借助转盘创设了转盘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自主探索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用几分之几表示可能性大小的方法。
五、巩固练习
六、课堂小结
这两个环节的设计是通过总结、游戏和释疑,既呼应了开头,解开了学生心中的疑团,培养了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也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进一步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
可能性教案5
3.1 认识事件的可能性(教参)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概率范畴,意在帮助学生分清不确定的现象和确定的现象,使学生能定性地认识事件“可能、不可能、必然”发生的含义.让学生学会怎样用观察的方法去认识身边的不确定现象的数学规律.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过一些不确定的现象,但他们对这些不确定现
象的观察往往是零星的,短暂的.同时,学生对未知的事物又充满好奇且敢于质疑,很愿意投人到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中去.在学生小学阶段已学的有关事件可能性的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使学生通过实例体会到可以用列举法来获得各种可能的结果数,从而使学生的认识达到升华.
【教学目标】
1.通过实例进一步体验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
2.了解必然事件、不确定事件、不可能事件的概念.
3.会根据经验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
4.会用列举法(枚举、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
【教学重点、难点】
1.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意义,包括按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对事件分类.
2.用列举法(列表、画树状图)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学生学情的分析,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同时,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注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和对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意识的培养.这里没有用“使学生掌握…”,“使学生学会…”等字眼,保障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映了教法与学法的结合,体现了新教材,新理念.)
【教学过程】
一、激趣、设疑、引题
同学们做过抛掷硬币的游戏吗?请你试一试抛一枚硬币10次,把结果记录下来,看看有几次正面朝上,有几次反面朝上?
做完游戏后,提出问题:
(1)抛掷硬币10次,每次都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可能吗?可能性大吗?
(2)在刚才的游戏中,可能正反面同时朝上吗?
(3)在刚才的游戏中,还有哪些事件一定会发生?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事实上在我们的周围有很多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有些事件可能会发生,也可能不会发生,有些事件必然会发生.
引出课题:认识事件的可能性.
(利用学生都感兴趣的小游戏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迅速投入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同时加强了人文数学的教育)
二、观察、思考、巩固
(一)观察和思考:你能举出几个生活中必然发生,不可能发生,
可能发生的例子吗?(请大家发言)
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例子,而且在我们所学的各学
科中也有很多例子.(利用多媒体展示“铁杵磨成针”“守株待兔”
“愚公移山”这三个成语故事和天气预报的动画)
同时给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概念:
在数学中,我们把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会发生的事件叫做必然事件(certainevent);
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不会发生的事件叫做不可能事件(impossibleevent);
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叫做不确定事件(uncertainevent)或随机事件.
(这里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和动感十足的多媒体展示,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而且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巩固、检测、反馈(利用题组区分概念):
在课件巾设置能力区分度不同的三组题,以利于同学们正确理解概念.
1.头脑运动会(设置一组容易题,以快速抢答的方式请同学在规定的时间内给出正确答案,对于没有把握的问题也可以向其他人求助.)
问题:下面哪些事件是必然事件?哪些事件是不可能事件?哪些事件是不确定事件?
(1)打开电视机,它正在播广告;
(2)抛掷10次硬币,结果有3次正面朝上,8次反面朝上;
(3)将一粒种子埋进土里,给它阳光和水分,它会长出小苗;
(4)黑暗中我从我的一大串钥匙中随便选中一把,用它打开了门;
(5)抛掷一枚均匀的骰子.掷得的数不是奇数就是偶数;
(6)从一副洗好的只有数字1到l0的40张卡片中任意抽出一张,卡片上的数比6小;
(7)一个普通的玻璃杯从10层楼落下,落到水泥地上会摔破.
2.头脑风暴.
例在一个箱子里放有1个白球和1个红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
(1)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是黑球.这属于那一类事件?摸出一个球,是白球或者是红球.这属于哪一类事件?
(2)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有几种可能?它们属于哪一类事件?
(3)从箱子里摸出一个球,放回,摇均匀后再摸出一个球,这样先后摸得的两球有几种不同的可能?
(列表或画树状图是人们用来列出事件发生的所有不同可能结果的常用方法,它可以帮助我们分析问题,而且可以避免重复和遗漏,即直观又条理分明.)
不可能事件 可能事件 必然事件
|a|的值
a的倒数
若a+b=0(a,b的之间关系)
3.个性空间(设置一组稍难题,对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
问题1:列表造句:
问题2:(1)有2种不同款式的衬衣和2种不同款式的裙子,各取一件衬衣和一条裙子搭配,问有多少种搭配的可能?
(2)笼子里关着一只小松鼠(如图),笼子的主人决定把小松鼠放归大自然,将笼子的门都打开.松鼠要先经过第一道门(A,B或c),再经过第二道门(D,或E)才能出去.问松鼠走出笼子的路线(经过的两道门)有多少种不同的可能?
(在完成了两组区分度不同的练习之后,对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激发学习兴趣都有帮助,至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已达成)
(三)完成课本课内练习.
三、概括、梳理、升华
1.采用谈话式小结.教师提问:
(1)你在这节课的学习中,最大收获是什么?
(2)你对哪一点最感兴趣?
(3)你受到哪些启迪?
(4)你还有什么新的发现?
(这种小结方式很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学生容易投入和参与,让学生自由说出自己的想法,把总结评价的主动权充分地交给学生,同时给学生一个开放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知识整理与语言表达能力,情绪会被再度调动起来,从而起到认知升华的作用)
2.判断一个事件是属于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还是不确定事件.用列举法统计简单事件发生的各种可能的结果数.
四、布置作业
1、课本作业题
2、1999年,全国少工委与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显示,46.9%的中小学生没有达到8时的睡眠时间标准,请你在班级里也做一次调查,你的结论是什么?
可能性教案6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含重点、难点)及设置依据
1、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能按照指定的要求设计简单的游戏方案。
3、通过多种活动,感受可能性在生活中的运用,并体会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并设计关于公平性的游戏。
教学重难点
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大胆猜想
我们学校中学部最近举行了一场年级足球比赛(课件出示例1),看一下赛前他们在干什么?(他们在抛硬币决定发球权)
1、你们觉得他们这样做是否公平?说说你的理由。(指2名学生说说)
2、抛硬币的结果有几种情况?(2种,板书:正面朝上反面朝上),还有另外的情况吗?(没有,因为硬币一共才两面,肯定会出现这两种情况,不会出现第三种情况了。)
3、裁判抛一次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会不会一样?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是多少呢?
4、那么带着你们的猜测我们一起来抛硬币验证一下。
二、动手实验,验证猜测:
1、抛硬币验证,要求:
(1)、同桌每人抛10次,一人抛另一人记结果,然后交换。用你们自己喜欢的统计方式记录下来。
(2)、反馈结果,教师填写表格。(抽10组学生进行汇总)
(3)、分析:
①、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对于这10组结果,你有什么想说的?
②、小结:刚才我们一组一组分析的时候,出现了3种情况,那么现在我们来合计下这10组数据,你又有什么发现?10组同学合计后分析我们发现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比较接近。如果实验次数更多,正面朝上的次数和反面朝上的次数会更接近吗?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一些数学家在实验室里所做实验的结果吧。
2、出示表格和百分比,请同学们仔细看看:
(1)、你又有什么想说的?
(2)、小结:当试验的次数增加时,出现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机会更接近1/2。如果实验的次数更多,设想一下,正、反面朝上的'可能性最后会怎么样?(可能会相等。也就是说板书:可能性相等)
(3)、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刚才我们学校裁判抛硬币的数学问题,裁判抛硬币这种做法到底公平吗?(公平,因为出现正面和反面的可能性相同,都是1/2。板书:1/2)
3、所以在国际足球比赛中都采用这种抛硬币的方法来决定发球权和场地优先权。
三、知识迁移,实际运用
1、刚才我们做了个抛硬币的游戏,西游记里的唐僧4人取经途中也想轻松一下。大家请看,用你们刚才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评判一下。(出示唐僧下棋图)
(1)、这个转盘设计公平吗?
(2)、那么请你来帮助他们设计一个公平的转盘,使他们4人没有疑惑。可以自己设计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设计,教师巡视,最后展示。
(3)、分析:这些转盘都是平均分,每种颜色出现的可能性都相等。如果转动指针30次。估计大约有多少次指针是指着红色区域?蓝色区域呢?那转动100次会有多少次指着黄色区域?
2、我们帮助唐僧4人解决了下棋的问题,有几个小朋友在课间又碰到了一个问题。(出示老鹰抓小鸡图)6名学生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位小朋友制作了两个骰子,分别写上1,2,3,4,5,6。每人选一个数,然后任意掷出骰子,朝上的数是几,就选这个数的人来当“老鹰”。你觉得哪个设计更好!
(1)、因为正方体各部分都很均匀和规则,所以投掷后6个数字朝上的可能性都相等,都是1/6。
(2)、橡皮的6个面大小不等,面积就不相等。因此投掷后面积大的面朝上的可能性大。所以这个设计方案不公平。
四、趣味提升,巩固新知:
老师曾经看到在一个小区里搞一个社区活动,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转盘(出示课件),看谁分值拿的多奖品就越丰厚。
(1)、观察这个转盘转一次转到什么分值的可能性大?分别是多少?
(2)、如果允许每人转3次,转到累计分值是120分的可能性大不大?转到的机会又是多少呢?
(3)、教师转转盘验证。
(4)、学生转转盘验证。
五、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轻松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要体现公平、公正,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课后小结
总结:
今天老师和大家度过了轻松的一节课,在这节课中你们都学会了什么?游戏中也有数学知识,要体现公平、公正,希望同学们能学以致用。
板书
板书设计:
正面朝上反面朝上
1/21/2
可能性相等
可能性教案7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步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体验可能性的大小。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自主探索的意识和他人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 如何判断游戏的公平性和可能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摸球游戏。(注:不透明容器,一个是黄球多,一个是球同样多)二个学生来各摸10次。估计袋中黄球多还是白球多(师:你是怎样想的?)
二、实践感悟
1、透明容器(一黄、一白)摸球比赛: 规则:男生摸白球,女生摸黄球,摸得多的取胜。 师:你想如何放球?(生:男:白球多一些;女生:白球多一些) [预测:学生有争议,并学生说明反对理由。板书:数量不一样――不公平] 师:哪你们能不能设计一个公平的游戏呢?(生:球要同样多。板书:数量相等―――公平。)
2、开始比赛:(站在男生一方的举手,站在女生一方的举手。认为打平的举手)
(1)比赛并记录
[预测:有可能男生胜,有可能女生胜。问败的一方,我们的游戏规则是公平的,为什么会败给对方呢?生:一次不能定输赢,再来。]
(2)修改游戏规则。再比 师:问输的王一方:你们服输吗? [预测:服;不服。还要摸] 师:问男生和女生,再比你们一定能赢吗?板书:一定 (生:不一定,一定,可能)
(3)板书课题《可能性》 师:同学们,你对事物的可能性是如何理解的?
(4)、小结:虽然两种球的`数量相等。也不能说他摸到的数量就一定相等。可以用一个数学语言《可能性》相等。这个游戏是公平的。
3、是啊:足球比赛,球先给哪个呢?我们的裁判怎样做的呢?你认为公平吗?关于抛硬币。世界上5位数学试验结果。(课件)
三、互动生成 设计摸球游戏。(摸一次)
A:
1、一定能摸到黄球。
2、可能摸到黄球。(你为什么要这样放)
3、不可能摸到黄球。
B:
1、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都要说出想法)
2、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3、摸到黄球和白球的可能相等。
四、例2变式练习
(一)4张红桃牌:(设计成判断题(任意摸一张)并说出理由。)
1、我一定能摸到红桃A。( )
2、不可能摸到红桃A。( )
3、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大。( )
4、摸到红桃扑克牌的可能性大。( )
5、摸到的一定是红桃扑克牌。( )
(二)红桃4换成黑桃4(再判断,怎样说才正确)课件
(三)两张梅花6,一张梅花8和10.(任意摸一张)
1、用可能、不可能、一定说一句话。
2、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说一句话。
(四)讨论你认为可能性相等和一定相等有什么区别。
五、总结
我们学习可能性的三种说法:板书:可能性相等、可能性大、可能性小。
可能性教案8
【教学内容】
数学书P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唤起经验。
(游戏)要求:一定发生的就立正,不发生的就坐着不动
(1) 太阳从东方升起
(2) 明天要上学
(3) 地球绕着太阳转
(4) 明天会下雨
明天会不会下雨呢?都有可能,但可能性是多少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可能性的大小。(板书课题)
二、创设情境,引导发现。
举例:做游戏时用掷硬币的方法决定谁先开始,二个人每个人的可能性都是1/2。
1、教学例1
同学在打乒乓球时是怎么决定谁先发球的. ?
提问: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 为什么
学生讨论后明确:一共有2种情况,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对于运动员来说,无论猜左还是猜右,猜对的可能性是一半,猜错的可能性也是一半.
可能性是一半用分数怎么表示 你怎么想到是
追问:2表示什么, 1呢
小结:乒乓球可能在左手,也可能在右手,所以猜的结果只有"对"或"错"两种可能,猜对与猜错的可能性相等,都是.用这种方法决定谁先发球是公平的。
2、同步体验。
拿出一个口袋。
(1)谈话:这里面原来有一些球,现在放入一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学生肯定有疑问)
(2)打开袋子(一红一蓝)问:有答案了吗 你怎么想的
(3)交流中明理:一共2个球,任意摸一个,有2种情况,摸到红球是1种情况,所以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4)再往袋中放入一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为什么
(5)疑问:为什么摸到红球的可能性会不同呢 这说明可能性的大小和什么有关
(6)小结:一共有几个球,红球有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一.
三、迁移和提升。
自学例2,并集体讲解
“试一试”
“练一练”
四、实践与应用。
1、”非常6+1”,共有12只蛋,9只金蛋,如果你是第一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如果第一个人砸了一个蛋是金蛋,而你是第二个打进电话的人,你成为幸运星的可能性是多少?.
2、语文中的数学问题。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平分秋色、十拿九稳、天方夜谭、百发百中
3、练习十八1-2
四、全课总结,感受价值.
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这些知识有什么用
可能性教案9
教学目的
1通过摸球,装球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获得概率的思想。
2 培养初步的判断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形成良好的合作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感受体验有些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难点:理解,辨析“可能”,“一定”,“不可能”发生的事件
教学过程:
一 联系生活,激趣引入
“今天,智慧爷爷带了个幸运王冠想戴在我们班一位扎两条小辫的女小朋友头上,谁可能会成为这个幸运的小天使呢?她坐在第一大组,猜猜她可能是谁? ( 学生猜测 )师强调可能。
指一男生,可能会是他吗?(不可能),为什么呢?
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那是穿红衣服的女孩,你能判断出什么结论吗?一定吗?
为什么不猜a a ,bb了?
在智慧爷爷没给我们缩小范围之前,可能是aa ,也可能是bb, 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事情一时是不能确定的,都有他的.可能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本领“可能性”
二 创设情境 探索新知
小朋友们喜欢玩游戏吗?智慧爷爷带来了三种颜色的球,装在四个口袋里,我们来个比手气游戏,每组派2个同学,一个摸球,一个上黑板记录。哪一组小朋友摸到代表喜气的红球次数最多,哪一组就获胜。
每组推选代表。下面的同学先猜一下,哪组可能获胜呢?(学生猜测)智慧爷爷悄悄告诉大家,第一组一定会胜。李老师不相信,你们相信吗?我们一起来试试。
宣布规则:摸的同学不许看,每人摸5次。开始后,李老师说第一次,你们开始摸,说了第2次才能摸第2次。记录的同学看好你们组小朋友摸到球的颜色,摸一次就在对应颜色旁打钩。(学生摸球)
他们都摸了5次,分别摸出了什么球?哪一组获胜了?
看到这样的结果,你们是不是很惊讶啊,智慧爷爷告诉小朋友,他为什么猜得那么准呢?原来这四个口袋里分别有秘密呢?你能猜出来吗?请大家在小组里商量商量。
谁来大胆猜测一下第一组的口袋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都是红球。(打开看一下)那么任意摸一个,会是什么情况呢?
一定是红球。如果学生能说出一定,教师表扬。小朋友的这个词用得真好。(师板书一定)。
学生猜测一下2、3、4组口袋里分别有什么秘密?
一一出示可能,不可能。
小结:通过刚才的游戏,我们发现在全是红球的袋内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在没有红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在既有红球又有其他颜色的球的袋内任一摸一个,(有“可能”是红球。)
三 找找好朋友
智慧爷爷觉得小朋友们刚才的表现非常棒,决定再和大家做个交朋友的游戏。看,他请来了一些小伙伴和大家来做好朋友。大家看看,都是谁来了?
(出示小黑板,分别贴有米老鼠,唐老鸭、蓝精灵,史诺比,机器猫,小兔,猫)你想和谁教朋友呢?
每个小动物下面都有号码,老师给每组发一个股子,你转到几就能和几号小动物交朋友了?
四人为一组,先小组里猜猜自己可能会转到哪个朋友,轮流自己转转,每人转1次,看看分别转到了谁。
集体交流:你们通过转转发现,除了可能和米老鼠交朋友,还可能和谁交到朋友?还可能呢?
谁交到唐老鸭了?为什么没有人交到呢?(没有7号)所以我们不可能交到。
李老师想和2号的小动物交朋友,你能设计一个股子,不管怎么转,一定是和米老鼠交到朋友?小组商量一下。
四 摸果冻
小朋友们真了不起,智慧爷爷拿来三种口味的果冻招待小朋友和你们的新朋友。
(1) 出示3袋果冻,全是草莓味,桔子味和草莓味,柠檬味和橘子味。
问:“从每袋内任意摸一个果冻,一定是草莓味的吗?
小组商量讨论,集体交流
(2 ) 如果你最想吃柠檬味的果冻,你会到哪个口袋里摸,不愿到哪个口袋摸呢?为什么?
五 小小装配员
智慧爷爷今天为我们带来了许多果冻,在分给大家之前,还想考考小朋友的智慧呢?你们愿意接受智慧爷爷的考验吗?请小朋友当小小装配员。按定单要求装果冻,看哪组合作的又快又好。
订单:1 随意拿一个,一定是草莓味的
2 随意拿一个,可能是草莓味的
3 随意拿一个,不可能是草莓味的
一一出示定单,说说是怎样放的,为什么那样放。
六 说说可能性
我们生活中,有些事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选择:
1 太阳从东方升起。(一定,不可能,可能)
2 公鸡下蛋。(一定,不可能,可能)
3 明天考试我得100分。(一定,不可能,可能)
生活中的事情很多很多,你能不能利用这三个词来说说生活中的事情。
同桌交流互说,全班交流
生活中的例子很多很多,我们要做个有心人
七;出示转盘,分布均匀,转动指针,会停哪呢?
出示另一转盘,分布不均。(标设奖品)商家为什么这样设计呢?
八 课堂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可能性教案10
教学内容:
课本第104页情境图,第105页的例1、例2。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并结合已有的经验,用“一定(肯定)”、“可能”、“不可能”这些词语做出判断,并能简单地说明原因。
2、培养学生简单的逻辑推理、逆向思考和与人交流思考过程的能力。
3、培养学生勤于观察,乐于倾听、善于合作的良好学习习惯。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教学用具:
杯子4个、盒子6个、袋子8个、彩色球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游戏激趣,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游戏吗?你们平常都玩些什么?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游戏,石头、剪子、布,谁来和老师玩呢?在玩之前,大家先猜一猜我们两个可能是谁赢?我们两个再玩?这回你猜谁可能赢?(应该有学生一会儿猜我赢,一会猜学生赢。)刚才猜我赢的同学,你这回为什么不猜我了?(学生可能会说,因为不可能你每回都赢。)
师:在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会对结果有一个猜测,有可能我会赢,也有可能他会赢,这就是一种可能性。(揭示课题,板书《可能性》)
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
1、活动一:摸球,体验“可能”(盒里装3个黄3个红)
规则:小组1人摸一次球,记住自己摸的球的颜色,再放回盒子。把盒子摇一摇,再请另一个同学摸。
2、活动二:有奖摸球,体验“一定”“不可能”(盒内装6个黄球)
师:刚才同学们摸球了,有趣吗?
师:现在还想摸吗?好,(拿出事先准备好的盒子)玩具商店的老板正举行摸球有奖活动。如果你摸出的是红球,将会得到这个奖品(出示奖品)。谁来摸呢?
(指名一男生到讲台前来摸球,他的手刚要从盒子里拿出来却被老师按住。)
师:他摸的是什么球?(让学生猜测)
师:他用上了“可能”这个词,真好!请你拿出来吧。
(男生将球拿出,是黄球,孩子们发出一片惋惜声。再指名一女生,又摸出了一个黄球,孩子们又是一片惋惜声。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
师:(再指名一女生)这一次摸到红球了吗?(停顿,让孩子们在脑子里猜测)好,请拿出来。
师:(再指名一男生)他能得到这个奖品吗?(他摸到的还是黄球。孩子们有些骚动。)
师:还想摸吗?(还是会有不少孩子举起了手。)
师:有没有人有意见?有没有想法?(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出盒子里都是黄球)
师:真的吗?你想知道真正是怎样的吗?
(教师打开盒子,让学生看到了六个黄球,众生哗然。教师将球一个一个拿出来,最后将盒子倒扣过来,孩子们都笑了。也许有学生的声音:“上当了!”)
师:上当了?是,这是玩具店老板搞促销的活动,为了吸引大家去商店购物。这个盒子里面装的都是黄球,可能摸出红球吗?
师:(板书:不可能。)从这个盒子里面摸出一个球----(估计学生会说出一定是黄球)
师:(板书:一定。)
3、为什么大家从小组的盒子里能摸到红球,或黄球呢?(再次明白“可能”)
师:你猜盒子里装有什么球? 再打开盒子验证。
4、修改玩具店老板的摸奖盒中的球,再次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三、联系生活,巩固新知
1、师:不仅是摸球,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同样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的,有些是可能会发生,也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课本第105页例2,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一下: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一定发生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就用×来表示,如果你认为这件事情可能发生就用○来表示(师板书符号)。
小组讨论后,教师指名汇报,师生共同解决。
(针对最后一题世界上每天都有人出生同学会产生较大争议,出示资料:全世界每秒钟大约出生4.3人,每分钟大约出生259人,每小时大约出生15540人,每天大约出生36.5万人。引导学生对事情不能进行正确判断时,应多查资料再分析判断。)
师:像一定和不可能发生的事都是确定只有一种结果的,我们称之为确定事件(板书:确定),而可能发生的就属于不可确定事件。(板书:不确定)
2、说一说。
同学们,你们也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说说发生在我们身边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吗?小组同学讨论一下,看哪个小组说得准,说得多。
四、实践活动,活用新知
1、 有选择地放球。(每小组有一杯球,内有红球、黄球和蓝球,有3个空袋子。)
出示条件:(小组合作)
(1) 1号袋中摸出的一定是红球。
(2) 2号袋中摸出的不可能是蓝球。
(3) 3号袋中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4) 每个袋子里装5个球。
师:现在请同学们动手装一装。注意:往口袋里放球,一个人把子口袋撑开,其他的小朋友往里面放球。
(学生装好后)小组长站在前台,让同学们看到袋中的球。师:为什么要这样装?
五、总结评价,深化新知
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不明白、有疑问的地方?
让学生畅所欲言。
师小结:像这样存在“可能性”的问题,是数学课里面的知识,它包含“一定”、“不可能”和“可能”三种情况,它跟我们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请同学们回去留意一下,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类似的数学问题。
可能性教案11
课题:
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
复习目标:
1、能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平面图,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认识简单的可能性事件,会求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用分数表示。能结合具体实例体会游戏的公平性,会求一组数据的中位数,提高学生的统计意识和能力。
3、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学生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复习重点:
从不同方向观察多个几何形体。
教学准备:
小正方体10个。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有关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数字编码的.知识。[板书课题]
二、整理和复习。
1、复习观察物体
①观察长方体,一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
②出示总复习第8题。
先让学生审题,理解题意,再让他们在草稿本上画一画,最后展示学生作品,集体订正。
③请你找出从上面、正面、侧面看到的形状。
指名口答。
④P124第11题。
同桌之间摆一摆,然后在全班展示学生的不同摆法。
2、复习统计与可能性
①P122第9题。
小红和小刚在玩抛硬币的游戏,谁能说一说他们的游戏规则。
游戏规则公平吗?说说你的想法。
两枚硬币抛下后可能出现的结果有以下四种情况(如表)小红和小刚获胜的可能性都是2/4(1/2),所以游戏公平。
第一枚硬币 第二枚硬币 结果
1 正 正 小红赢
2 正 反 小刚赢
3 反 正 小红赢
4 反 反 小刚赢
②P125第12题
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三名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8种情况(如表),所有同学获胜的可能性都是2/8(1/4),所以游戏公平。
第一位同学第二位同学第三位同学 结果
1 手心 手心 手心 平
2 手心 手心 手背 第三位同学赢
3 手心 手背 手心 第二位同学赢
4 手心 手背 手背 第一位同学赢
5 手背 手背 手背 平
6 手背 手心 手心 第一位同学赢
7 手背 手心 手背 第二位同学赢
8 手背 手背 手心 第三位同学赢
③说出下面这组数据的中位数。
问:求中位数时要注意什么?
如果有双数个数据,怎样求中位数?
3、复习数字编码。
①咱们学校的邮政编码是多少?
邮政编码共由几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什么?前三位、前四位及最后两位数字分别表示什么?
②介绍你自己的身份证号码,并说出各数字代表什么意义?
师强调:身份证倒数第2位的数字是用来表示性别的,单数表示男性,双数表示女性。
三、复习小结
今天这节课复习了哪些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学反思:
前几部分复习内容,我都安排了学优生上复习课,可这部分内容却再也不敢放手了,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可能性的部分习题,老师之间都时有争议,更何况学生。果不其然,今天在教学122页抛硬币时,学生们就到底是3种还是4种可能的结果发生了巨大分歧。教材125页“手心、手背”一题更是让他们无从下手。在教学此题时,我将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如何将各种可能情况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写出来。在此特别感谢周欣同学,她的回答思路清晰,给全班同学许多启示。
教学失误:
周五布置作业时没考虑到要学生们准备10个小正方体,所以124页第11题今天只能请学生上台用教具拼摆,由于全班同学由“工程师”变成“观众”,所以课堂中少了孩子们发现与创造后的欣喜若狂。我会在明天的数学课中及时弥补这一失误。
可能性教案12
教学目的:
1、帮助学生建立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概念,数学 - 可能性的大小。
2、学会初步判断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3、结合生活实例,进一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存在的数学问题。
教学工具:多媒体展示仪,因特网等。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1、多媒体展示:
情节:同学们在开联欢会,老师要求每人表演一个节目,用抽签的方法决定。
小莉在抽签之前想:我是金嗓子,最好让我抽到唱歌………。(停)
2.置疑:同学们,你们说,小莉肯定能如愿以偿吗?
生发表意见:
继续放情景:(两个结局)小莉抽到了表演唱歌的签;小莉没有抽到。
师:我们不能确定这类的事情,它有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
3、情景2:过年了,放鞭炮,小刚又蹦又跳,还大声叫着:我又长大一岁喽。
画外音:小明每年都肯定会长大吗?
生发表意见:
小结,媒体展示: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些事情是一定会发生或一定不会发生,例如,太阳肯定会发光,地球肯定每天都在转,月亮不可能从东方升起。我们称这类事件叫做“确定事件”;而有些事情可能发生,也有可能不发生,我们称这类事情叫做“不确定事件”
二.探索:
1、初步判断:(利用电脑选题系统来选择)
(1)人只要活着,总会变老。
(2)三天后会下雨。
(3)地球每天都在转。
(4)一个人从出生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
(5)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
(6)每天都有人出生。
(7)在地球上,抛一块石头,它必然会向下落。
(8)抛一枚硬币,它出现正面。
学生边讨论边完成。
2、反馈:
用可能,不可能和肯定的词语来汇报完成的结果,小学数学教案《数学 - 可能性的大小》。
3、科学探索:
多媒体播放纪录片:(片断一)自然界中的花有很多种,有的花有浓郁的.香气,有的花没有香味,还有的花有很刺鼻子的味道。
(片断二)天文知识记录片,太阳系中的卫星和恒星的科普知识。
(片断三)人们在广场上放风筝。
银幕显示选择牌 : 一定 不可能 可能
事项: 花是香的 月亮绕着地球转 石狮子在天上飞
师;用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来定义事件。
4、摸棋子游戏:
电脑展示:两个透明的箱子,一个里面都是红棋子,一个里面有红,兰,黄三色棋子。
画外音:小朋友,让我来摸以摸,猜一猜。
那个盒子里肯定能摸出红旗子:
哪个盒子里不可能摸出绿棋子?
哪个盒子里可能摸出绿棋子?
生讨论:确定出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
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联练习:
1、用一定,不可能, 可能说一说
出示练习3;学生自由讨论,生活中,自然界中,哪些事件一定发生,哪些事件不可能发生,哪些可能发生。
2、用电脑操作系统完成涂色。
(1)要求摸出的一定要是红色的方块。
(2)摸出的不可能是兰。
(3)摸出的可能是黄色。
用“红色”,“蓝色”,“黄色”来做题。
四.总结。
可能性教案13
教学设计
1、通过对生活中各种事件的概率的判断,归纳出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的特点,并根据这些特点对有关事件做出准确的判断;(重点)
2、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难点)
一、情境导入
在一些成语中也蕴含着事件类型,例如瓮中捉鳖、拔苗助长、守株待兔和水中捞月所描述的事件分别属于什么类型的事件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类型一】必然事件
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5个黑球和3个白球,这些球的大小、质地完全相同,随机从袋子中摸出4个球,则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白球
B、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一个是黑球
C、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黑球
D、摸出的4个球中至少有两个是白球
解析:∵袋子中只有3个白球,而有5个黑球,∴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因此选项A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也可以3黑1白、2黑2白、1黑3白,不管哪种情况,至少有一个球是黑球,∴选项B是必然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为1黑3白,∴选项C是不确定事件;摸出的4个球可能都是黑球或1白3黑,∴选项D是不确定事件、故选B、
方法总结:事件类型的判断首先要判断该事件发生与否是不是确定的若是确定的,再判断其是必然发生的'(必然事件),还是必然不发生的(不可能事件)、若是不确定的,则该事件是不确定事件、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题
【类型二】不可能事件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打开电视机,中央一台正在播放新闻
B、我们班的同学将来会有人当选为劳动模范
C、在空气中,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
D、太阳从西边升起
解析:“太阳从西边升起”这个事件一定不会发生,所以它是一个不可能事件、故选D、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2题
【类型三】随机事件
下列事件:①随意翻到一本书的某页,这页的页码是奇数;②测得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00℃;③掷一次骰子,向上一面的数字是2;④测量三角形的内角和,结果是180°、其中是随机事件的是________(填序号)、
解析:书的页码可能是奇数,也有可能是偶数,所以事件①是随机事件;100℃的气温人不能生存,所以不可能测得这样的气温,所以事件②是不可能事件,属于确定事件;骰子六个面的数字分别是1、2、3、4、5、6,因此事件③是随机事件;三角形内角和总是180°,所以事件④是必然事件,属于确定事件、故答案是①③、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6题
探究点二: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掷一枚均匀的骰子,前5次朝上的点数恰好是1~5,则第6次朝上的点数()
A、一定是6
B、是6的可能性大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C、一定不是6
D、是6的可能性等于是1~5中的任意一个数的可能性
解析:要分清可能与可能性的区别:可能是情况的分类数目,是正整数;可能性指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个0到1之间的分数、要求可能性的大小,只需求出各自所占的比例大小即可、第6次朝上的点数可能是6,故A、D均错;因为一枚均匀的骰子上有1~6六个数,所以出现的点数为1~6的可能性相同,故B错,D对、故选D、
方法总结:不确定事件的可能性有大有小、骰子在掷的过程中,每个点数出现的可能性是一样的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11题
三、板书设计
1、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和随机事件
必然事件:一定会发生的事件;
不可能事件:一定不会发生的事件;
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统称为确定事件;
随机事件:无法事先确定一次试验中会不会发生的事件、
2、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过程中,结合生活实际,对身边事件发生的情况作出判断,通过实测理解掌握定义,鼓励学生展开想象,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6、1感受可能性》课时练习
一、选择题(共15个小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50%
B、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1
C、为了了解岳阳5万名学生中考数学成绩,可以从中抽取10名学生作为样本
D、确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0或1
答案:D
解析:解答:对于A,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于0,而小于100%,是在一个范围之内,并不是一个确定的数值;对于B,确定事件,包括发生的可能性是0或1;对于C,应该是从中抽取10名学生的中考数学成绩作为一个样本;D是在B的基础上完整叙述,正确、故选D、
分析:本题考察对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关键是认真对照各知识点内容、
6、1感受可能性同步练习
一、选择——基础知识运用
1、不透明的袋子中装有形状、大小、质地完全相同的6个球,其中4个黑球、2个白球,从袋子中一次摸出3个球,下列事件是不可能事件的是()
A、摸出的是3个白球
B、摸出的是3个黑球
C、摸出的是2个白球、1个黑球
D、摸出的是2个黑球、1个白球
2、在1,3,5,7,9中任取出两个数,组成一个奇数的两位数,这一事件是()
A、不确定事件B、不可能事件
C、可能性大的事件D、必然事件
3、下列事件是必然事件的是()
A、打开电视机正在播放广告
B、投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100次,正面向上的次数为50次
C、任意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都有实数根
D、在平面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其内角和是180°
可能性教案14
教材分析:
本课教学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简单的统计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性的大小。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2.使学生能够对一些问题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引导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可能性是有大小的。
教学难点:
能够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描述。
教学用具:
转盘、纸杯、白球、黄球、红球、盒子。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提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课间喜欢做游戏吗?在游戏前怎样决定谁先玩的呢?石头、剪刀、布这三种手式哪种最厉害呢?想和老师比试比试吗?如果老师和人们一起玩,你们认为有什么结果?学生发言
预设:可能赢、可能输、也可能平。
师生共同班几次,充分体验。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可能性的问题。(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剪刀石头布这一常见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们切身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直接唤起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二、实验探索,学习新知
活动一:摸名片
1. 学生制作自己的名片,注意写清姓名、性别、属相、班级、爱好、电话号码。
2. 老师介绍游戏规则。
3.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摸名片游戏,游戏后各组组长做好记录并统计结果。
4. 集体交流:汇总每小组的实验数据。
预设1:摸出来的属相是属牛。
预设2:摸出来的属相是属鼠。
共有两种可能性。
接着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这些数据,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1:摸出的属牛的同学多。即摸出牛的可能性大。
预设2:摸出的属鼠的同学多。即摸出鼠的可能性大。
预设3:一样多。即摸出牛的可能性与鼠的可能性一样大。
5. 质疑:为什么呢?
学生会发现:有的小组属牛的人多,有的小组属鼠的人多。有的小组属牛和属鼠的人数一样多。
6. 提问:可能性的大小与这个数量有什么有关系?小组讨论。
7. 学生举例:生活中哪些事情存在可能性的现象?
活动二:抛纸杯
1.猜想:纸杯抛向空中落地时有几种可能。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到底谁说得对呢?我们一起来做个试验。
2.实验:每个人重复抛5次,并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
3.与同伴说一说,可能出现哪几种结果并写下来。
4.结论:纸杯抛向空中落到地面后可能出现三种情况:杯口朝上、杯口朝下、躺在地面上。
活动三:摸球
1.出示盒子(里面两个黄球,一个白球)
①任意摸一个球,摸哪种颜色球的可能性大。
②分组实验加以证明。
③小结:任意摸一个球,有2种结果,摸到黄球的可能性大,白球的可能性小。
2.再放入3个红球,会出现哪种结果?摸到哪种球的可能性大,哪种球的可能性小,能摸出黑球吗?
①实验验证。
②小结。
3.出示盒子(2个白球,2个黄球)
师:一次摸出两个球,可能出现哪些结果?那种可能性大?
这个问题很简单,学生都能答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另外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不仅体现了课堂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模式,更能使学生在动手操作,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过程中深化知识,加深印象。】
三、巩固练习
课后习题和配套上选取。
【设计意图:学完新知识后立刻进行练习,可以在做题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更能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四、拓展延伸
①前几天老师在一个商场门口发现了这样一种情况:一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布袋,布袋里红、绿两种玻璃球各5个,只需5角球就能玩一次,谁能在布袋里摸5次,摸5个红球或5个绿球就奖励5元钱,如果你在场你会不会去玩?为什么?
②学生模拟摸球游戏。
③小结:在布袋中能够摸出5个红球或5个绿球可能性非常小,这只是生活中最简单的骗术,在生活中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陷井,我们识破这些陷井的办法就是学好科学知识,用知识武装我们的头脑。
【设计意图:数学就是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本节课以游戏开始,也以游戏结束,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五、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请学生谈收获。
板书设计:
摸名片----统计与可能性
可能性教案15
《可能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104-105页内容。其相关知识是新课标增设的教学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学习领域。本节课是学生首次接触有关可能性的知识,是学生对可能性的认识和理解从定性向定量的过渡。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根据这一理念,基于这样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在设计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精心组织活动,为学生提供探究空间、交流平台以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案例描述: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活动,充分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在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判断、推理、概括能力。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感受体验事情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会判断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教、学具:、彩球、塑料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初步感知
1、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1)用“一定”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同学们,老师最近学会了一种很神奇的魔法,想表演给大家看,你们想看吗?
生:想看。
师:老师手里有一个魔袋(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着一些彩球,请同学们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我能猜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相信吗?
(学生有的说信,有的说不信)
师:那我们就试试吧。
(师出示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面装有彩球,请学生任意摸出一个球,老师都能准确猜出球的颜色。学生猜测,袋中装的都是黄颜色的球。)
师:因为袋中装的全都是黄球,所以从里面任意摸出一个,结果怎样?
师:当事情确定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
把白球倒入空的不透明的袋子中,请学生描述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开始由猜球游戏导入新课,使学生很快进入最佳学习状态,兴趣盎然、主动参与。使学生在参与猜球的过程中明白“一定”的涵义,初步体验到什么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一定”的。]
(2)用“不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确定性。
师:林老师想从袋中(刚才装白球的袋)摸出一个红球,行吗?为什么?
师:确定不会发生的事情,我们就用“不可能”(板书:不可能)来描述。从这个袋中还不可能摸出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在学生已经理解“一定”的基础上,自然而然地引出“不可能”发生的事情,进一步体验什么情况下事件的发生是“不可能”的。至此,学生对确定性事件已经形成了初步的认识。]
2、初步感受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1)用“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师:(往只装有白球的'袋中倒入若干个黄球)这时,任意摸出一个球,结果怎样?
引导:用“可能”来描述事情发生的不确定性。
(2)加深对“可能”的理解。
请学生从装有黄、白、红球的袋中任意摸出一个球,摸之前先猜一猜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猜测中主动参与,学会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事件发生的情况,为新知内化创造条件。]
二、互动交流,深层体验
1、“生本”对话,描述可能性。
师: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知道,当事情确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一定”来描述,当事情确定不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不可能”来描述,当事情不确定发生时,我们可以用“可能”来描述。下面,老师给大家介绍书上的几位小朋友(出示例1的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对正要摸棋的小朋友说些什么吗?
[设计意图:对话是课堂学习、交流不可缺少的,让学生和书本进行“对话”,学生觉得新颖有趣,乐于对话,敢于对话,在对话交流中既进一步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能力。]
2、揭示课题
3、学习例2,判断可能性。
出示例2,生独立判断,交流汇报。
[设计意图;至此,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对于例2放手让学生独立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联系生活,应用拓展
1、“生生”对话。
小组内活动:
①往袋中装球,用“一定、不可能、可能”说一句话。
②提出一个要求,根据要求来装球。
小组间活动:
小组派代表,向其它小组的同学提问题,当场解决。
[设计意图:再次设计对话环节,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生生对话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2、辨一辨。(书本习题)
3、涂一涂。(书本习题)
4、用“一定、可能、不可能”举一举生活中的例子。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数学去理解生活,结合生活去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课堂总结,升华情感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觉得自己学得怎样?心情如何?
教学反思:
1、 较好地整好教学资源。
这节课的教学应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体验。教科书提供了丰富的情境材料,在此基础上,我以进行了整合。如例1这之前先设计摸球、猜球的颜色等活动来初步感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对例1也进行了改编,与书本的小朋友进行对话,进一步体验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 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本节课的教学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特殊性,灵活地组织数学活动,给学生提供较充足的活动空间,探索空间和创造空间,使学生在操作、比较、实践中认识“可能性”如课一开始的“猜一猜”活动,接下来的“摸球”活动,小组内及小组间活动等,全过程无处不是“可能性”的学习与判断,可以说活动贯穿全课,“可能性”也融贯全课。
3、 精心设计教学对话。
每一堂课都离不开对话,本节课的教学对话可以说是一个亮点。在教学设计时,我非常注重“对话”在教学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 师生对话
在与学生对话中,我注重用饱满热情、生动的语言,自然可亲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创设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关注对学生表达、概括能力的培养。
(2) 生本对话
教学例1时,我设计了“生本”对话环节:“你能用一定、不一定、可能和书上这位正要摸球的小男孩说些什么吗?”学生对这一活动感到新颖、有趣,乐于对话,敢于对话,在对话中既进一步巩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学生的观察、推理、交流等数学能力。
(3) 生生对话
在教学完例2后,我又设计了“生生”对话环节。小组内的生生交流,小组间的生生对话无不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反思不足之处:
在小组间的交流活动过程中,教师过于放手,学生所提问题不能很好的围绕“可能性”来展开。好果教师事先做一定的示范、指导,再放手让学生活动,这样可增强活动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可能性教案】相关文章:
可能性教案01-31
《可能性》教案02-13
《可能性》的教案12-17
可能性教案12-17
教案:可能性12-16
《可能性》教案12-16
《等可能性》教案12-16
《认识可能性》教案12-16
有关可能性的教案08-27
可能性教案范文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