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通过观察,识别动植物细胞的结构。
2.能力:发展创新思维能力――不完全归纳法;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参与讨论、交流、探究,学会合作。
〖设计理念〗
1.以探究活动为教学的核心;
2.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维能力、认知结构三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3.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4.努力营造积极友好的学习氛围。
〖学生状况分析〗
通过小学《科学》课的学习,学生已初步知道了细胞这个概念。在本课时的前一节课,学生已通过显微镜观察了洋葱细胞、番茄果肉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对部分细胞的形态结构建立了感性认识。
〖重点目标分析〗
本节课,通过观察大量的事实材料,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学生应构建如下的认知结构: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异同,细胞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及学习策略〗
1.教学重点分析
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学习策略:通过大量的事实材料和视频文件加以不完全归纳。
2.教学难点分析
非常小的细胞,学生肉眼不易观察到,缺乏经验常识。学习策略:通过观察三维模型和放大的显微图片加以认识。
细胞是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学习策略:通过观察大量事实加以归纳。
〖教学反思〗
一、成功之处
1.凸显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开课时教师打破学生的心理平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正课中教师及时组织学生推进学习进程,适时地倡导学生积极充分地肯定自我和他人的'劳动成果,使学生塑造了良好的自我形象;结课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达到温故而知新的效果。
2.凸显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整个学习过程始终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核心,七年级四班的40位学生有38人都积极参与活动,知识、技能、情感目标的达成都通过学生的亲身探究而感知,而非教师的告知,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都乐学不疲、兴趣盎然。
3.秉承“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本课不再局限在学生认知结构的完善,而是着眼于学生终身受用的学习方法(不完全归纳法、演绎法)的培养、情感价值观(合作精神、积极肯定自我和他人、塑造良好的自我形象,生命是物质的的唯物观)的形成,能力的培养(大胆猜想、学会倾听,学会交流、学会评价)。
4.在七年级十二个班中较差的四班教授本课后,全班学生对生物课产生了广泛而浓厚的兴趣,为后期的生物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有待改进之处
1.本课主要探究“细胞结构”这一认知重点,而对“细胞功能”的探究力度不够,在下节课“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单位”中还应重点加以突破。
2.分组讨论中,四人小组中小组长、发言人、笔录人、评论员的职责应该具体明确。小组长在讨论之初应收集组内意见、确立在讨论活动的各个阶段的讨论主题,小组长应调动各成员积极参与讨论;笔录者应认真记录各成员的观点;发言者在交流讨论结果时要能简明扼要地阐述本组的讨论成果;评论员应对各组的意见进行整理比较,并发表本组的评论。成员间的职责分工是固定下来还是灵活转换,都还有待探索。
3.对四班另两位未积极参与本课的同学,今后应因材施教,重点培养其对生物课的兴趣。
〖教学点评〗
1.该堂课结合了学校的外语特色,在学习中穿插补充学习背景知识,使学生更能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在探究教学中较好地实现了新课程目标中的三个维度,采用讨论式学习模式,以探究知识为载体,不断发展学生的猜测、推理等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学生发扬团队精神和科学探究精神,学生参与度大,实现了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目标。
3.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任务驱动学习”的被动学习模式,采用鼓励、激发、赏识、表扬等多种手段,不断打破学生的认知平衡,以兴趣驱动探究,学生在不断建立新的认知平衡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因此,该堂课对后续生物课的学习将产生积极的效应。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2
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三章的第一节和第四章全部内容都是有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的,课本设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以便学生接受新知识,这样的编排非常好。但是,上复习课时,再按照这个顺序,不但不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而且也很难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复习效果不理想,本人运用以下复习课设计,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理论依据
落实新课程标准,深入实施课程改革,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完成教学任务,最完美的实现教育教学三维目标的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获得发展。
二、实施设计
1、构建知识体系,指导学生自主复习
打破原来的知识体系,从新的角度来重新梳理原有的知识,形成一个新的知识体系。
将下列知识体系呈现给学生,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复习,回顾学过的知识,以便在老师在串讲时做到心中有数。
2、突出图表的利用
在进行串讲时,运用图表将知识系统地呈现给学生。
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属于穿过膜结构的跨膜运输方式,而胞吞和胞吐作用不属于穿过膜结构的跨膜运输方式。例如,o2进入红细胞要穿过一层膜结构,而抗体从浆细胞中通过胞吐作用分泌出来却没有通过膜结构。
3、善于知识的迁移
复习不是对学过知识的简单重复,通过复习,要让学生真正提高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新的情景实现知识的重现,会更加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对几个知识点的处理方法。
(1)细胞膜的成分
用脂酶和蛋白酶处理细胞膜时,使细胞膜瓦解,说明细胞膜的成分中存在着脂质和蛋白质。
(2)膜的流动性
用不同荧光染料标记的人鼠细胞进行融合实验,发现两种染料会均匀分布,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另外,白细胞的吞噬功能,变性虫的变形运动等都说明细胞膜的流动性。
4、联系生活实际
收集生物膜研究成果在工农业生产和医学方面的应用资料,给学生补充,让学生了解当今科学前沿。
资料一:通过对生物膜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蛋白质的研究培育抗逆性强的作物,当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植物的抗寒能力强;当饱和脂肪酸含量高时植物的抗旱能力强。找出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来培育抗逆性的作物。
资料二:根据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制作的人工膜,在工业上用于海水淡化、污水的处理,在医学上制成人工透析肾,代替病变的肾脏,治疗尿毒症。
资料三:模拟生物膜的成分,利用磷脂小球将药物携带到病变的器官,磷脂小球与细胞膜融合,因而将药物释放到细胞内,来治疗各种疾病。
5、重视实验探究
在掌握基础的知识的同时,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要有提升。实验探究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激发学生的思维。
复习细胞膜的结构时,学生都知道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而磷脂的结构有亲水性的'头部和疏水的尾部。可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如果把很多磷脂分子淹没在水中,会形成什么样的形状?如果将磷脂放在水面上呢?如在水中置一有孔的隔膜,又会是什么形状?
6、精选例题,巩固练习
复习的目的是知识的巩固,应避免只盲目做题而忽视思考,选题非常重要。教师应精选精讲,学生应精练,注意知识间的联系,防止只为讲题而讲题。巩固练习要有层次性,难易适中,覆盖面广,易少不宜多。
三、复习总结
新授课学生主要是对某个知识点的学习,对实践应用和知识间的联系可能涉及得不多,而通过复习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给学生呈现新的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反思
1、夯实基础,全面复习,狠抓落实
通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研究以及新课标的研读,我认为在复习时,教师要深入研读课本,全面复习,绝不漏掉任何一个知识点。
2、不搞题海战术
通过做适量的精选的习题达到对知识的巩固,狠抓落实,对错题不仅更正,还要做出书面分析,并建立档案。
3、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己
教学相长,教学是师生双边活动。教师遇到疑惑时,应保持一种亢奋并渴求的心态,要善于查阅书籍、报刊或借助网络或求助于专家,把问题搞清楚。有了这种心态,你就会喜欢学生向你提出问题,希望学生向你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学生某个问题或想法,会激励你不断地学习、积累。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举例说出集中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
【情感】:讨论细胞中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
二、教学重难点:
几种主要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是本节重点,而难点是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和制备临时装片,观察线粒体。
三、教学用具:
ppt,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型
四、课前准备: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几种细胞器
(三)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
(四)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教师活动
由初中学习细胞质的知识层次引入,细胞器最早是由于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小的反光点而被发现的。以问题启发学生:一些学生已经看过的细胞器:在细胞质中,除了看到细胞核以外,还看过那些有形态的结构?
细胞之所以能完成如此多的.生理功能,(可以举一些例子,如分泌,保持形态,运动等)都是依赖各种复杂的细胞器互相配合而完成的。
展示图片,简单讲解几种细胞器及其分工:线粒体(旁栏部分);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再展示动物、植物的亚显微结构图片,提出问题,还能找到哪些细胞器。
表格总结细胞器及其功能(补充双层膜、单层膜;提醒学生注意细胞结构与功能适应)
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学生的发言进行评价。
以蛋白质的分泌为例子,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在核酸的指导下,合成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在内质网中连接成肽链,并初步进行折叠和包装后,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高尔基体,在高尔基上,蛋白质被进一步修饰和包装,再以囊泡的形式运送到细胞膜内侧,最后被分泌到细胞外。这个过程需要消耗有线粒体提供的能量。p49图,许多细胞器都有膜的结构。这些膜都互相作用和联系的。引出生物膜系统的名词。再次回顾蛋白质合成分泌,强调生物膜系统的工作方式。
生物膜系统的功能:每种功能让学生尝试举出例子。
学生活动
回忆并回答问题(如叶绿体、液泡)
回答旁栏部分的问题
观察细胞亚显微模式图
阅读课文,尝试填写表格
阅读课文中的资料分析,展开讨论,分别回答讨论题观察p49图,找到几种细胞器膜之间的关系
对生物膜的功能举出例子
教学内容
(五)小结
(六)课后练习
教师活动
功能一:维持稳定的细胞内部环境,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例子:细胞膜、叶绿体的膜等);功能二:许多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生物膜提供了广阔的反应面积(例子:叶绿体、线粒体);功能三:隔开各个细胞器。人工血液透析的原理。
科学家故事(可以提到前面细胞器之前讲),强调几个科学家分别的成果是什么:克劳德:差速离心法;德迪夫:发现溶酶体:帕拉德:发现核糖体和线粒体结构,动态研究细胞。(本部分也可以在讲细胞器前进行)
几种细胞器名称、功能、结构;细胞器如何互相配合完成产物分泌的生理功能;细胞的生物膜系统及其功能。
(略)
学生活动
阅读《科学家故事》,找出关键信息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4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活动建议是: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依据上述要求和建议,本节教学目标确定了知识方面的目标“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还制定了技能方面的目标“制作细胞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这主要是帮助学生加强对细胞微观结构的认识。鉴于本节内容十分突出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部分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还制定了相应的情感目标,以利于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二、--思路
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等微观水平的内容,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因此教学过程既要突出学生的主动参与,又要强调教师的主导。教学内容要增加直观性,促进学生的理解。下面是本节的第2课时“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教学的设计思路。
三、教学实施的程序
学习阶段
教师组织和引导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复习旧知,引起注意
导学
主动探索,获得知识
加工信息,建立知识间的联系
概括反馈
提问:“观察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回忆一下,细胞的主要结构有哪些?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什么功能?”
质疑:“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科学家是怎样研究这个问题的呢?”
介绍帕拉德对“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的设想、采用的科学方法和实证研究过程。
引导学生独立或小组合作完成资料分析。
选择有代表性的学生发言,总结出分泌蛋白合成的场所、运输的过程及能量的供给。
提问:在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有哪些膜结构参与?
引导观察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示意图。
讨论:有哪些膜结构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引导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总结:生物膜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小结:细胞器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强调细胞作为基本的生命系统,正是通过细胞中各种结构(包括细胞器)在结构上的联系、在功能上的协调配合而形成统一整体的。
观察并回答问题,简要说出细胞组成及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蛋白质合成有关。
倾听,获取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分析讨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注意膜结构的重要性。
结合各种细胞器协调配合合成蛋白质的过程,思考回答问题。
描述分泌蛋白运输到细胞外的过程。
明确内质网、囊泡、高尔基体、细胞膜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
观察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相互联系的图解,理解细胞内膜结构间的关系。
明确细胞器膜、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构成了生物膜系统,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在细胞内细胞器的分工合作。
完成练习。
在学生学习的基础上进入新内容的学习。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兴趣。
使学生认同科学研究成功的要素──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及技术手段的支持。
强调膜结构的重要性,为建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奠定基础。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解,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归纳获得知识。
师生共同讨论,进一步掌握知识要点。
了解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5
一、教学目标:
【知识】:阐明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
【技能】:尝试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
【情感认同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
二、教学重、难点: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制作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是本节的重点;理解细胞核是细胞生命系统的控制中心是难点。
三、教学用具:
ppt
四、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复习初中关于细胞的结构的知识
五、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引入
(二)资料分析——细胞核的功能
(三)细胞核的结构
(四)小结
(五)练习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是什么控制着细胞的生命活动呢?可以简单介绍一下科学发展历史:科学家们思考生物的生命活动必定有某个蓝图,这个蓝图在哪里呢?很自然,人们的目光集中在了细胞中的细胞核。
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资料分析部分,并展示在屏幕上。
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遗传和代谢”
借助ppt,讲授dna的结构以及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染色体的关系。可以让学生看染色体与dna关系的图片
借助p54旁栏部分,提出问题:“一个多细胞生物,其细胞核中的蓝图是否都一样的呢”?简单揭示同一生物其组成的`细胞的多样性的原因。因此细胞不仅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体代谢和遗传的基本单位
细胞核的功能、细胞核的结构,物质组成
(略)
学生活动
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阅读“资料分析”,讨论,并回答、交流后面的讨论题。
理解细胞核的结构以及物质组成。在老师引导下,讲出dna和染色质、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就老师的问题展开讨
【细胞的基本结构教案】相关文章:
教案的基本结构12-17
论文的基本结构02-23
细胞结构的张力完整性12-11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1-09
植物含晶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2-08
一 论文基本结构11-09
自荐材料的基本结构10-24
专题二细胞的结构、功能及代谢12-10
马铃薯亚细胞结构线粒体DNA的分离与提取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