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的行为方式的差异;
(2)知道对待文化差异存在的不同态度、什么是正确的态度;
(3)正确对待不同文化,克服不良情绪的方法;
(4)理解世界文化多元的情况下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2、能力目标
(1)对文化不同会导致行为方式差异的理解能力;
(2)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能力;
(3)对不同文化的批判、鉴赏及学习其他文化优点的能力。
3、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1)尊重不同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2)克服面对文化差异产生的不安和焦虑;
(3)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产生更强烈的自豪感,立志做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促进派。
本课安排依据:
1、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新世纪,世界各国相互依赖,随着对外开放的扩大,我们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的可能大大增加。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有必要进行浅显的国际交往的教育。与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人交往,必须跨越彼此之间的文化鸿沟。为了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文化,尊重彼此的差异,必须先让学生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个概略的了解。在走向世界的同时,学生与外国文化的距离拉近了。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不良文化的影响,甚至迷失自我;也可能对外来文化持有偏见,采取防卫的心态;还可能在进行跨文化交流时,产生沟通困难。这些都有必要给学生以恰当的引导,培养具有中国灵魂、具有世界眼光的新一代。
2、课标要求:
课程标准中的主要依据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交往与沟通”部分“懂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尊重不同的文化与习俗。“
课时安排:本课需三课时,第一框1课时,第二框2课时。
教学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材料交流、课堂讨论等方法,感受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树立对文化差异的正确态度。
教学重点:“丰富多彩的文化”是本课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开放胸怀”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第一课时(总第13课时)
教学内容:讲授第一框世界文化之旅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价值观目标
既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自豪感,同时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能够以平等的态度与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人民友好交往,拥有开放的胸怀。
2、能力目标
逐步掌握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往的原则和方法,加深对不同文化的了解,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点、长处。
3、知识目标
了解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理解因文化不同而导致行为方式的差异,知道在面对文化差异时应持有的正确态度和应对方法。
教学重点: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教学难点:正确对待文化差异。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用1课时授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日益扩大的开放,频繁的国际交往,先进的交通和通信工具,把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地球村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在不断扩展的交往中,了解外国的文化、风俗,吸取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善于与不同国家、民族的人交往,成为当代“地球村”村民必备的基本素养。
请同学们来领略下多姿多彩、璀璨迷人的世界文化!
二、讲授新课
板书框题:
(一)丰富多彩的文化(板书)
1、了解不同国家的不同节日及风俗
(1)中国的传统节日
活动一:节日文化
说一说: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最热烈的节日有哪些?
它们是怎么来的?在这些节日中,有哪些传统食品?
大屏幕显示——中国传统节日(展示中国传统节日,节日活动或节日食品等)
(2)外国传统节日文化及标志
活动二:议一议说一说
大屏幕显示——世界风光掠影
想一想:你知道这些景观的名称吗?这些景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象征?这些国家都有哪些传统节日?
小结:节日是一种文化习俗,是国家和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独具一格的文化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通过各具特色的文化习俗表现出来。
当然,同样的节日由于受到当地传统风俗的影响而呈现出本民族的特色。
2、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
活动三:说一说,评一评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通常有自己独特的节日,反映着不同的文化传统。
说一说:你知道哪些国家和民族的传统节日,能说说这些节日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吗?(附表在后)
教师总结:
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的文化有着各自的标志和代表人物,各个国家文化的代表人物被深深地打上本国本民族的烙印,而同时正是这些代表人物又把本国、本民文化推向了世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大花园。
板书(二)和谐的文化乐章
1、文化有差异性
活动四:比一比“谁最棒”!
大屏幕显示:(见教材P58页)
(1)看谁译的好:
想一想:
①古诗和成语翻译上的困难说明了什么?
说明不同的文字具有不同的特点,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积淀的中国文字是其他任何文字都不能够替代的。
②你能找出汉语中吸收外来语的例子吗?
三明治(sandwich)、巧克力(chclate)、沙发(sfa)、吉普(eep)……
③有人说全球化就是标准化,你认为呢?
不同意。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但是全球化的结果绝对不是什么标准化、绝对不应该导致文化的单一化,文化应该更加多元化。
④面对文化差异,我们应持怎样的态度?
教师总结:
面对文化差异,有两种不同的态度:一种是排斥,一种是沟通。前者过分夸大本民族文化的价值,漠视甚至歧视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后者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的交流、相互学习。
语言是一种文化,语言存在差异,不分优劣,文化存在差异,各有千秋。如果全球化就是变成大家都讲一种语言,只允许一种文化存在,同学们,你们想一想世界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它就会像一个百花园变成了只有一种花卉存在,很单调乏味的、缺乏色彩感的花园。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不应导致文化的单一。世界的发展更趋向于文化多元化。在全球化过程中,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的局面。正如费孝通所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之与其,天下大同”。
2、文化背景不同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
活动五:假如是我,会怎么办
大屏幕展示:
材料1:女儿回家,看见妈妈正要拿放在高处的东西。女儿说:妈,我来拿吧!妈妈说:(a)不用了,谢谢。(b)好,谢谢。(c)好吧,你来拿
请你选择:
(1)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妈妈会如何说?
(2)我们中国人的妈妈会如何说?为什么?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客气说谢谢。)
材料2:一位来华不久的意大利学生,看到她的中国同学穿的很漂亮,连连称赞。中国同学说:“哪里,哪里,随便穿穿。”这种回答令意大利同学很纳闷儿:“衣服明明漂亮,为什么不说好呢?中国同学是不是比较’虚伪‘?”。
(按照中国人的习惯,应该选C。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家庭成员之间的互相帮助是应该的,自然的,无需客气说谢谢。)
想一想:
①得到别人的称赞,你认为哪一种回答更加得体?你更习惯于那种回答?为什么?
②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什么?说明了什么?对此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态度?
(导致上述差异的原因是各自的文化背景的不同。这说明:“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方式”。对此,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教师总结:
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会有不同的待人处事的方式。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
今天,世界的发展更趋于多元化,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
活动六:请你欣赏——
下面我们轻松一下,听两段不同风格的音乐。
大屏幕展示:《二泉映月》、《命运交响曲》音乐。
《二泉映月》这首乐曲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命运交响曲》——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呼。短短的30分钟里,描写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人类世界的冲突。
中国的二胡经典名曲《二泉映月》和外国的钢琴名曲《命运》是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虽然风格和所代表的文化背景不同,但各有其美,同样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和称赞。
因此,我们既要尊重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与其他文化之间要平等交流、互相学习,“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如何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活动七:相关链接——中国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展示
大屏幕展示:
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审定“人类口述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无形文化遗产”)。对遗产,从任其自生自灭或小范围的自发性保护,到全球化的协作保护,从对“有形”遗产的保护,到对“无形”遗产的保护,表明人类对文化遗产的全面尊重,标志着人类认识自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纵向来说,人们更加敬重前辈的创造;从横向来说,人类改变了由一种文化替代另一种文化的简单认识,代之以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
自1985年中国加入保护世界遗产公约以来,共有31项文化和自然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列入名录的遗产数量已居世界第三位。还有100多个项目正在申报,是目前申报世界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我国的黄龙自然景区1992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后又被列入“绿色环球21”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国际生物圈保护区”。
大屏幕展示:
我国的世界自然遗产:
①九寨沟风景名胜区
②黄龙风景名胜区
③武陵源风景名胜区
④云南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
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①长城:1987年列入,
②明清故宫:1987年列入,
③敦煌莫高窟:1987年列入,
④秦始皇陵墓1987年列入,
⑤北京周口店人类遗址:1987年列入。一共有21项。
我国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昆曲(于2001年5月被列入);古琴(于2003年11月被列入)。
教师总结:
面对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我们应该尊重各国民族、国家文化的差异性,坚持为我所用、博采众长的原则,全盘排斥和全盘收取都是错误的,而是要在批评中继承,加强沟通了解,尊重双方的文化价值,应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四、课堂小结:
五、教学后记: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2
活动目标
1.关注一些国家的语言文字、风俗习惯,增进对世界的了解。
2.萌发对多元文化的兴趣和尊重的情感。
活动准备
“妈妈”(英文、日文、韩文、中文)及各国的国旗,节日视频(春节、圣诞节、感恩节),圣诞树、手工纸、剪刀、绘画纸、油画棒、橡皮泥。
活动过程
一、了解一些国家的`文字。
1.出示汉字“妈妈”
提问:小朋友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们知道这是哪个国家的字?
2.观察比较外国的文字“妈妈”
小结:外国的文字在发音和形象上都是与汉字不同的,而且很多节日也和我们国家是不同的。
二、了解几个世界上的著名节日。
1.(播放春节视频)教师提问,引导幼儿仔细观察。
这是什么节日?
除了春节,中国还有那些节日?
2.(播放圣诞节视频)
幼儿观看,了解圣诞节。
倾听故事——圣诞节的礼物。
3.(播放视频)了解韩国的感恩节。
4.小朋友还知道那些国家的节日?
5.教师总结。
三、模仿过不同的节日
增进对世界的了解,感受节日的快乐。
四、活动延伸:
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绘画“世界各国的节日”。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3
[教学目标]
1、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搜集资料,写一份简介。
2、培养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体会“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魅力,感受中国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教学重难点]
学会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引出习作
在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初步体会了景物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在这一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针对这一学习要素,以各地丰富多彩的美丽画卷为依托再次进行了落实。对于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你又知道多少呢?这节课,就让我们用手中的笔,去写一写你感兴趣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
二、引导学生审题,明确要求
1、翻开课本第104页,请大家默读习作要求,勾画出具体要求的句子,看看都有哪些要求。
2、屏幕出示习作内容,生汇报。
3、出示要求,师适时点拨。
(1)介绍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2)确定自己要介绍哪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或者熟悉的、去过的一处景点收集资料。
(3)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一处著名的风景区往往有很多景点,每一处景点要介绍的内容也很多,如历史背景、独特风光、有关传说等,我们在介绍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选取最有特色的风光进行介绍更能展示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三、写作指导
(一)交流搜集的资料
1、你知道中国有哪些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被列为世界遗产吗?请说一说。
2、通过读课外书、上网、看电视你搜集了哪些关于“世界文化遗产”的资料。
3、学生分组交流。
4、学生把搜集的图片、表格、文字等资料在视频展台上向大家一一介绍。
(二)写作思路点拨
1、拟定文题:本次习作主题是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文题可以根据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来拟定,也可以不受其限定。
2、文体:可以是解说词、导游词等形式,也可以是非连续性文本,借助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来表达。
3、抓住重点:抓住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它的现状、形态描写下来,让读者对你写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4、穿插故事:通过穿插历史故事或者传说,把文章写得更加有趣。叙述故事或引用材料时,如涉及到直接引用别人的话,需要注明资料的来源。
四、构思习作,开心练笔
(一)习作构思
1、想想自己准备写哪些内容,哪些内容略写,哪些内容详写。
2、按怎样的顺序写。
(二)实践练习
这是习作的主体,即学生开始动笔完成习作的初稿。只要学生按要求完成习作的各个环节,较流畅地完成习作初稿是没有问题的。如果有少数的同学感觉吃力,教师应巡视指导。
(三)指导修改
教师因针对本次习作的要求制订修改目标和方法,放心地让学生自改、互改,教师巡视。
(四)习作讲评
1、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习作,请习作者上台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篇习作哪些地方写得好?
2、习作者分别陈述自己的习作意图。
3、其余同学针对习作者的陈述结合习作者发表的看法,相互评析。
4、学生再次修改习作,并抄写在作文本上。
[教学反思]
初看习作题目,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很难,无从下手,觉得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个话题离我们的生活太遥远。教学时,我引导学生逐步明确习作要求,再进行思路点拨,让学生选取最有特色的内容向大家介绍。本次习作的难点在于教会学生将搜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大部分学生都能达到本次教学目标,只有个别学生无法将搜集的资料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大班社会《多元文化》教案】相关文章:
解读多元性文化与消费文化12-13
从加拿大民族构成,看多元文化的形成与多元文化教育的意义12-13
多元的文化共融的舞台12-12
美国的多元文化及对中国的影响12-13
虚拟团队多元文化管理12-07
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经济的高度发展复习教案12-17
跨文化研究:多元文化对话的建构12-11
文化认知:全球文化多元的演变走势12-13
边缘文化:一种多元文化融合的文化资源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