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1
知识与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法的概念。
2.会熟练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过程与方法
通过复习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引导学生推导出求根公式,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
情感态度
经历探索求根公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
求根公式的推导和公式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的推导。
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
用配方法解方程:(1)x2+3x+2=0 (2)2x2-3x+5=0
解:(1)x1=-1,x2=-2 (2)无解
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
如果这个一元二次方程是一般形式ax2+bx+c=0(a≠0),你能否用上面配方法的步骤求出它们的两根?
问题 已知ax2+bx+c=0(a≠0),试推导它的两个根。
分析因为前面具体数字的`题目已做得很多,现在不妨把a,b,c也当成具体数字,根据上面的解题步骤就可以推导下去。
探究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由方程的系数a,b,c而定,因此:
(1)解一元二次方程时,可以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ax2+bx+c=0,当b2-4ac≥0时,将a,b,c代入式子 就得到方程的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 叫做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
(3)利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叫公式法。
教学说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配方法推出求根公式,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体会成功的喜悦,可让学生小组展示。
例1 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①2x2-4x-1=0 ②5x+2=3x2
③(x-2)(3x-5)=0 ④4x2-3x+1=0
解:①x1=1+ ,x2=1-
②x1=2,x2=-
③x1=2,x2=
④无解
教学说明(1)对②、③要先化成一般形式;(2)强调确定a,b,c的值,注意它们的符号;(3)先计算b2-4ac的值,再代入公式。
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
1.用公式法解下列方程:
(1)x2+x-12=0
(2)x2- x- =0
(3)x2+4x+8=2x+11
(4)x(x-4)=2-8x
(5)x2+2x=0
(6)x2+2 x+10=0
解:(1)x1=3,x2=-4;
(2)x1= ,x2= ;
(3)x1=1,x2=-3;
(4)x1=-2+ ,x2=-2- ;
(5)x1=0,x2=-2;
(6)无解.
教学说明用公式法解方程关键是要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
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
1.求根公式的概念及其推导过程。
2.公式法的概念。
3.应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布置作业:从教材相应练习和“习题22.2”中选取。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的“课时作业”部分。
在学习活动中,要求学生主动参与,认真思考,比较观察,交流与表述,体验知识的获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师生的双边活动,适时调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2
1、教材分析
(1)知识结构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①确定圆的定理。它是圆中的基础知识,是确定圆的理论依据;
②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作圆”不仅体现在证明“确定圆的定理”的重要作用,也是解决实际问题中常用的方法;
③反证法证明命题的一般步骤。反证法虽是选学内容,但它是证明数学命题的重要的基本方法之一
难点:反证法不是直接以题设推出结论,而是从命题结论的反面出发,引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正确,又因为矛盾的多样化,学生刚刚接触,所以反证法不仅是本节的难点,也是本章的难点。
2、教学建议
本节内容需要两个课时。在第一课时过三点的圆的教学中:
(1)把课堂活动设计的重点放在如何调动学生的主体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让学生作图、观察、分析、概括出定理
(2)组织学生开展“找直角、锐角和钝角三角形的外心”的位置活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中,提高作图能力
(3)在教学中,解决过已知点作圆的问题,应紧紧抓住对圆心和半径的探讨,已知圆心和半径就可以作一个圆,这是从圆的定义引出的基本思路,因此作圆的问题就是如何根据已知条件去找圆心和半径的问题。由于作圆要经过已知点,如果圆心的位置确定了,圆的半径也就随之确定,因此作圆的问题又变成了找圆心的问题,是否可以作圆以及能作多少个圆,都取决于能否确定圆心的位置和圆心的个数
在第二课时反证法的教学中:
(1)对于A层的学生尽量使学生理解并会简单应用,对B层的学生使学生了解即可
(2)在教学中老师要精讲:
①为什么要用反证法;
②反证法的基本步骤;
③精讲精练。
第一课时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本节课使学生了解“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确定一个圆”的定理及掌握它的作图方法。
2.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三角形的.外心,圆的内接三角形的概念。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培养学生准确简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3.培养学生动手作图的准确操作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引言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只许物主义观念。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圆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既能体会圆的完美性(与其他图形的结合等),又培养美育素质,提高对数学中美的欣赏。
二、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亲自动手试验发现经过三点的圆,这三点的位置要进行讨论。有两种情况:
①在一条直线上三点;
②不在一条直线上三点,通过学生小组的讨论认为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能确定一个圆。怎样才能做出这个圆呢?这时教师出示幻灯片。
例1作圆,使它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
由学生分析首先得出这个命题的题设和结论。
已知:,求作:⊙ O ,使它经过 A 、B 、C 三点。
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要作一个圆的关键是要干什么?由于一开课在设计学校的位置时,学生已经有了印象,学生会很快回答是确定圆心,确定圆心的方法:作的三边垂直平分线,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O 就是圆心。圆心 O 确定了,那么要经过三点 A 、 B 、C 的圆的半径可以选 OA 或 OB 都可以。作图过程教师示范,学生和老师一起完成。一边作图,一边指导学生规范化的作图方法及语言的表达要准确
定理: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注意:经过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不能确定一个圆
这样做的目的,不是教师“填鸭式”地往里灌,而是学生自己经过探索确定圆的条件,这样得到的结论印象深刻,效果要比全部由老师讲更好。
接着,由于学生完成了作圆的过程,引导学生观察这个圆与的顶点的关系,得出:经过三角形各项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这个圆的内接三角形。
强调“接”指三角形的顶点在圆上,“内接”、“外接”指在一个图形的“里面”和“外面”。理解这些术语的意义,指出语言表达的规范化。为了更好地掌握新概念,出示练习题(投影)。
练习1:按图填空:
(1)是⊙ 0的_________三角形;
(2)⊙ 0 是的_________圆,
这组题的目的就是理解“内接”,“外接”的含意。
练习2:判断题:
(1)经过三点一定可以作圆;
(2)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并且只有一个外接圆;
(3)任意一个圆一定有一个内接三角形,并且只有一个内接三角形;
(4)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中线的交点;
(5)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各项点的距离相等。
这组练习题主要巩固对本节课的定理和有关概念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概念辨析的准确性。
练习3:
经过4个(或4个以上的)点是不是一定能作圆?
练习4:
选择题:钝角三角形的外心在三角形
(A)内部(B)一边上(C)外部(D)可能在内部也可能在外部
练习34两道小题,引导学生动手画一画,和对定理的理解是否深刻,训练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准确性有关。
练习5:教材P59中4题(略)。
习题作业的参考方案
练习1:内接、外接。
练习2:(1)x(2)√(3)x(4)x(5)√
练习3:不一定。因为要想作经过4个点的圆,应先作经过其中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点的圆,而第四个点到该圆圆心的距离不一定等于半径。所以经过4个点不一定能作圆.
练习4.C
练习5.略
(二)总结、扩展
师生共同完成总结
知识点方面:
2.(1)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2)三角形的外心是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3)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3.
方法方面:
1.用尺规作三角形的外接圆的方法。
2.重点词语的区别:“内接”“外接”。
三、布置作业
1.教材P68中7、8、9。
2.补充作业:已知一个破损的轮胎,要求在原轮胎的基础上补一个完整的轮胎。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3
复习目标:
1、能说出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
2、能熟练应用配方法、公式法、分解因式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并在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中体会转化等数学思想。
复习重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前面我们复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大家掌握得很不错,请同学解方程x(x-1)=1,(学生略作思考后,示意不会做)忘了吧?看来好多学生都已经忘了如何解一元二次方程呢?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复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板书课题)
二、复习指导(学生按照复习提纲解决问题,师做简单的'板书准备后,巡视指导,特别要注意帮助有困难的同学,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展示归纳做准备。)
复习提纲
1.-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只含有_______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是________(a_______0),其中ax2叫做_______项,a是_______,bx叫做_______,b是_______,c叫做_______项。
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1)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2x+1)2=9
形如x2=p(p≥0)的方程的根为________。
(2)用配方法解方程x2+2x=3
用配方法解方程步骤: , , , 。
(3)用求根公式法解方程x2-3x-5=0 ,x2-3x+5=0。
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的判别式△=________,根x= 。
(1)当△>0时,方程有两个_______的实数根。
(2)当△=0时,方程有两个_______的实数根。
(3)当△<0时,_______。
三、展示归纳
1、教师抽有困难的学生逐题汇报复习结果,学生说教师板书。
2、教师发动全班学生进行评价,补充,完善。
3、教师画龙点睛的强调。
四、变式练习
1、2、4题让学生说出理由,3题让学生观察方程的特点可发现:
(1)可用直接开平方法;
(2)用配方法或公式法;(3)可用公式法;
(4)方程都有共同的因式(x-3),故可用因式分解法。
1、判断下列哪些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1)4x2-16x+15=0 (2) 2x2-3=0 (3)ax2+bx+c=0
2、请将方程(x+1)(2-x)=1化为一般形式_______。
3、解下列方程:
(1) (x-3)2-9=0; (2) x2-2x=5;
(3) x2-4x+2=0; (4) 2(x-3)=3x(x-3)。
4、不解方程,判断下列方程根的情况。
(1)2x2-5x-3=0 (2)x2+6x+9=0 (3)x2-4x+5=0
五、课堂总结
请谈谈本节课的收获与困惑。(学生自主小结归纳,将本章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并提高归纳小结的能力。)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4
教学内容
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
教学目标
理解间接即通过变形运用开平方法降次解方程,并能熟练应用它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通过复习可直接化成x2=p(p≥0)或(mx+n)2=p(p≥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引入不能直接化成上面两种形式的解题步骤。
重难点关键
1、重点:讲清“直接降次有困难,如x2+6x-16=0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步骤。
2、难点与关键:不可直接降次解方程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化为”的转化方法与技巧。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解下列方程
(1)3x2-1=5 (2)4(x-1)2-9=0 (3)4x2+16x+16=9
老师点评:上面的方程都能化成x2=p或(mx+n)2=p(p≥0)的形式,那么可得x=± 或mx+n=± (p≥0)。
如:4x2+16x+16=(2x+4)2
二、探索新知
列出下面二个问题的方程并回答: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刚才解题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呢?
(2)能否直接用上面三个方程的解法呢?
问题1:印度古算中有这样一资骸耙蝗汉镒臃至蕉樱吒咝诵嗽谟蜗罚?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里;其余十二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共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
大意是说:一群猴子分成两队,一队猴子数是猴子总数的 的平方,另一队猴子数是12,那么猴子总数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问题2:如图,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平行且与另一条相互垂直的道路,余下的六个相同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得耕地的面积为5000m2,道路的宽为多少?老师点评:问题1:设总共有x只猴子,根据题意,得:x=( x)2+12
整理得:x2-64x+768=0
问题2:设道路的宽为x,则可列方程:(20-x)(32-2x)=500
整理,得:x2-36x+70=0
(1)列出的经化简为一般形式的方程与前面讲的三道题不同之处是:前三个左边是含有x的完全平方式而后二个不具有。
(2)不能。
既然不能直接降次解方程,那么,我们就应该设法把它转化为可直接降次解方程的方程,下面,我们就来讲如何转化:
x2-64x+768=0 移项→ x=2-64x=-768
两边加( )2使左边配成x2+2bx+b2的形式 → x2-64x+322=-768+1024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5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步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球积分表中数量关系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并且明确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解方程的过程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情感态度: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养成自觉反思的良好习惯。
重点:
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不仅会列方程求出问题的解,还会进行推理判断。
难点:
把数学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关键:
从积分表中找出等量关系。
教具:
投影仪。
教法:
探究、讨论、启发式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用投影仪展示几张比赛场面及比分(学习是生活需要,引起学生兴趣)
二、引入课题
教师用投影仪展示课本106页中篮球联赛积分榜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 用式子表示总积分能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
②某队的胜场总分能等于它的负场总积分么?
学生充分思考、合作交流,然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
师:要解决问题①必须求出胜一场积几分,负一场积几分,你能从积分榜中得到负一场积几分么?你选择哪一行最能说明负一场积几分?
生:从最下面一行可以发现,负一场积1分。
师:胜一场呢?
生:2分(有的用算术法、有的用方程各抒己见)
师:若一个队胜a场,负多少场,又怎样积分?
生:负(14-a)场,胜场积分2a,负场积分14-a,总积分a+14
师:问题②如何解决?
学生通过计算各队胜、负总分得出结论:不等。
师:你能用方程说明上述结论么?
生:老师,没有等量关系。
师:欸,就是,已知里没说,是不是不能用方程解决了?谁又没有大胆设想?
生:老师,能不能试着让它们相等?
师:伟大的发明都是在尝试中进行的,试试?
生:如果设一个队胜了x场,则负(14-x)场,让胜场总积分等负场总积分,方程为:2x=14-x解得x=4/3(学生掌声鼓励)
师:x表示什么?可以是分数么?由此你的出什么结论?
生:x表示胜得场数,应该是一个整数,所以,x=4/3不符合实际意义,因此没有哪个队的胜场总积分等于负场总积分。
师:此问题说明,利用方程不仅求出具体数值,而且还可以推理判断,是否存在某种数量关系;还说明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注意方程解得是否正确,还要检验方程的解是否符合问题的实际意义。
拓展
如果删去积分榜的最后一行,你还能用式子表示总积分与胜、负场数之间的.数量关系吗?
师:我们可以从积分榜中积分不相同的两行数据求的胜负一场各得几分,如:一、三行。
教师引导学生设未知数,列方程。学生试说。
生:设胜一场积x分,则前进队胜场积分10x,负场积分(24-10x)分,它负了4场,所以负一场积分为(24-10x)/4,同理从第三行得到负一场积分为(23-9x)/5,从而列方程为(24-10x)/4=(23-9x)/5。解得x=2,当x=2时,(24-10x)/4=1。仍然可得负一场积1分,胜一场积2分。
三、巩固练习
已知某山区的平均气温与该山的海拔高度的关系见表:
海拔高度(单位:m)
100
200
300
400
平均气温(单位:℃)
22
21.5
21
20.5
20
若某种植物适宜生长在18℃20℃(包括18℃20℃)的山区,请问该植物适宜种在海拔为多少米的山区?
学生分析题意,思考,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桌小议,代表发言,教师点拨。
四、课堂小结:
让几个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再让一个学生全面总结。
五、布置作业:
课本108页8、9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借球赛积分表问题传授数学知识的应用。在前面已经讨论过由实际问题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础上,本节进一步以探究的形式讨论如何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探究的问题比前几节的问题复杂些,问题情境与实际情况更接近。本节的重点是建立实际问题的方程模型。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体验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的密切联系,加强数学建模思想,培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于本节问题的背景和表达都比较贴近实际,其中的有些数量关系比较隐蔽,所以在探究过程中正确建立方程是难点,教师要恰当的引导,让学生弄清问题背景,分析清楚有关数量关系,找出可作为方程依据的主要相等关系,但教师不要代替学生的思考。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并掌握用配方法解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
2、能利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经历探索利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使学生体会到转化的数学思想。
2、在理解配方法的基础上,熟练应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学生学会观察,分析,寻找解题的途径,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配方法,能够灵活运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难点:通过配方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x+m)2=n(n≥0)的形式。
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及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及已有的知识水平,本节课采用问题教学和对比教学法,用“创设情境——建立数学模型——巩固与运用——反思、拓展”来展示教学活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下列方程:
(1)9x2=4 (2)( x+3)2=0
总结: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形如(x+m)2=n(n≥0)的方程。
二、创设情境,设疑引新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需要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决。
例:小明用一段长为 20米的竹篱笆围成一个矩形,怎样设计才可以使得矩形的面积为9米?
三、新知探究
1、提问:这样的方程你能解吗?
x2+6x+9=0 ①
2、提问:这样的方程你能解吗?
x2+6x+4=0 ②
思考:方程②与方程①有什么不同?能否把它化成方程①的形式呢?
归纳总结配方法:
通过配成完全平方式的方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这样的解法叫做配方法。
配方法的依据:完全平方公式
配方法的关键:给方程的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点拨:先通过移项将方程左边化为x2+ax形式,然后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进行配方,然后直接开平方求解。
四、合作讨论,自主探究
1、 配方训练
(1) x2+12x+( )=(x+6)2
(2) x2-12x+( )=(x- )2
(3) x2+8x+( )=(x+ )2
(4) x2+mx+( )=(x+ )2
强调:当一次项系数为负数或分数时,要注意运算的准确性。
2、将下列方程化为(x+m)2=n
(n≥0)的形式并计算出X值。
(1)x2-4x+3=0
(2)x2+3x-1=0
解:X2-4X+3=0
移向:得X2-4X=-3
配方:得X2-4X+2^2=-3+2^2(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即:(X-2)2=1
开平方,得:X-2=1或X-2=-1
所以:X=3或X=1
方程(2)有学生完成。
3、巩固训练:课本55页随堂练习第一题。
五、小结
1、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思路:先将方程化为(x+m)2=n(n≥0)的形式,然后两边开平方就可以得到方程的解。
2、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一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 移项(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
(2) 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3) 开平方
(4) 解出方程的根
六、布置作业
习题2.3第1,2题
两个学生黑板上那解题,剩余学生练习本上计算。
学生观看课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得到:设该矩形的长为x米,依题意得
x(10-x)=9
但是发现所列方程无法用直接开平方法解。于是引入新课。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方程的左边是一个完全平方式,可以化为( x+3)2=0,然后就可以运用上节课学过的直接开平方法解了。
方程②的左边不是一个完全平方式,于是不能直接开平方。学生陷入思考,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和空间。
在学生思考的时候,老师引导学生将方程②与方程①进行对比分析,然后得到:
x2+6x=-4
x2+6x+9=-4+9
(x+3)2=5
从而可以用直接开平方法解,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
在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基础上总结:配方时,常数项为一次项系数的一半的平方。
检查学生的练习情况。小组合作交流。
学生归纳后教师再做相应的补充和强调。
学生分组完成方程(2)和课后随堂练习第一题
学生分组总结本节课知识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7
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及其解法,对于方程的解及解方程并不陌生,实际问题的应用,有些抽象,虽然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进行了有关的训练,但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内容针对的学生是才进入九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和建模能力,也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初步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经验。
二、教学任务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是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使学生能通过抽象思维将一个应用题抽象成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这也是方程教学的重要任务。但学生抽象意识和能力的发展不是自发的,需要通过大量的应用实例,在实际问题的解决中让学生感受到其广泛应用,并在具体应用中增强学生的应用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需要选用大量的实际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促进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的提高以及抽象思维的初步形成。显然,这个任务并非某个教学活动所能达成的,而应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大量的问题解决的情境,在具体情境中发展学生的有关能力。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知识目标:
通过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并总结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能力目标:
1、经历分析,抽象和建模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2、能够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有关实际问题,能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问题解决中,经历一定的合作交流活动,进一步发展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能力。
三、学法指导
本课是学生学习完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的应用课,虽然学生在七八年级已经进行了一定的训练,但本课对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的难度。本课采用启发式、问题串讨论式、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以教材提供的素材为基础,引导学生对对问题中的数量进行分析从而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互助学习,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无论是例题的分析还是练习的分析,尽可能地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动口,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发现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更好地进行学法指导。
四、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时分为以下五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回忆巩固,情境导入;第二环节:做一做,探索新知;第三环节:练一练,巩固新知;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第一环节;情境导入
活动内容:提出问题:还记得梯子下滑的问题吗?
在这个问题中,梯子顶端下滑1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大于1米,那么梯子顶端下滑几米时,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和它相等呢?如果梯子长度是13米,梯子顶端下滑的距离与梯子底端滑动的距离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那么这个距离是多少?
分组讨论:
怎么设未知数?在这个问题中存在怎样的等量关系?如何利用勾股定理抽象出方程?
活动目的:以学生所熟悉的梯子下滑问题为素材,以前面所学的勾股定理为切入点,用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支点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使问题得以解决,进一步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活动的实际效果:大部分学生能够联系以前学过的勾股定理的三边关系抽象出方程对上述问题进行思考,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地探究问题,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为后面的探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环节探索新知
活动内容:见课本P53页例1:
某海军基地位于A处,在其正南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B,在B的正东方向200海里处有一重要目标C,小岛D位于AC的中点,岛上有一补给码头。小岛F位于BC中点。一艘军舰从A出发,经B到C匀速巡航,一艘补给船同时从D出发,沿南偏西方向匀速直线航行,欲将一批物品送达军舰。
已知军舰的速度是补给船的2倍,军舰在由B到C的途中与补给船相遇,那么相遇时补给船航行了多少海里?(结果精确到0.1海里)
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分析各量之间的关系,不能粗线条解决。在讲解过程中可逐步分解难点:审清题意;找准各条有关线段的长度关系;通过抽象思维建立方程模型,之后求解。
实际应用问题比较抽象,因此教学中老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审清题意,让学生自己反复审题,弄清各量之间的关系,分析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解的问题,并在这个前提下抽象出图形中各条线段所表示的量,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从而抽象出方程模型解决问题。
在学生分析题意遇到困难时,教学中可设置问题串分解难点:
(1)要求DE的长,需要如何设未知数?
(2)怎样建立含DE未知数的等量关系?从已知条件中能找到吗?
(3)利用勾股定理建立等量关系,如何构造直角三角形?
(4)选定后,三条边长都是已知的吗?DE,DF,EF分别是多少?
学生在问题串的引导下,逐层分析,在分组讨论后抽象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即:
速度等量:V军舰=2xV补给船
时间等量:t军舰=t补给船
三边数量关系:
弄清图形中线段长表示的量:已知AB=BC=200海里,DE表示补给船的路程,AB+BE表示军舰的路程。
学生在此基础上选准未知数,用未知数表示出线段:DE、EF的长,根据勾股定理抽象出方程求解,并判断解的合理性。
巩固练习:
1、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7cm,一条直角边比另一条直角边长1cm,那么这个直角三角的面积是多少?
2、在RtACB中,∠C=90°,点P、Q同时由A、B两点出发分别沿AC、BC方向向点C匀速移动,它们的速度都是1m/s,几秒后PCQ的面积为RtACB面积的一半?
3、在宽为20m,长为32m的矩形耕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三条道路(两条纵向,一条横向,横向与纵向互相垂直),把耕地分成大小相等的六块作试验田,要使试验田面积为570平方米,问道路应为多宽?
说明:三个题目的设计从简单问题入手,第一题通过勾股定理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直角三角形边长问题;第2题构造了一个可变的直角三角形,抽象出方程解决面积问题;第三题也是面积问题,在这个问题中常设道路宽为x米,通过平移道路使六块田地变成一块田地,从而根据矩形面积公式抽象出方程解决问题。
活动目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题的类型较多,像数字问题、面积问题、平均增长(或降低)率问题、利润问题等;本节课以教材上的引例作为出发点,作为素材来呈现,可以将应用类型作适当的拓展,在练习中将教材中的应用问题归类呈现出来,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课由数形结合问题拓展到面积问题,后面可以在练习中增加数字问题,为学生呈现更多的应用类型,让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中体会数学抽象和建模的重要性。
活动实际效果:应用问题设置都经过精心准备。通过问题串的设立,将比较复杂、难以理解的题目分成多个小的题目去理解,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克服困难,体会到通过抽象出方程解应用题的三个重要环节:整体系统的审清题意;寻找等量关系;正确求解并检验解的合理性。采取的是一讲一练,从巩固练习的准确程度上来看,学生掌握得比较好,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
第三环节:练一练,巩固新知
活动内容:1、在一块正方形的钢板上裁下宽为20cm的一个长条,剩下的长方形钢板的面积为4800cm。求原正方形钢板的面积。
2、有这样一道阿拉伯古算题:有两笔钱,一多一少,其和等于20,积等于96,多的一笔钱被许诺赏给赛义德,那么赛义德得到多少钱?
3、《九章算术》“勾股”章有一题:甲、乙二人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甲的速度为7,乙的速度为3。乙一直向东走,甲先向南走了10步,后又斜向北偏东方向走了一段后与乙相遇。那么相遇时,甲、乙各走了多远?
活动目的:通过三道问题的解决,查缺补漏,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灵活运用知识的程度。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合作交流。活动实际效果:学生在前面活动中积累的经验,可以帮助学生比较顺利地分析上述问题,遇有疑难可以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解决,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更加理解数学抽象和建模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能够独立解决问题。
第四环节:收获与感悟
活动内容: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
2、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3、列方程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回顾与反思,并进行组间交流发言。
活动目的:鼓励学生回顾本节课知识方面有哪些收获,解题技能方面有哪些提高,还有什么疑难问题希望得到解决;通过对三个问题的解决,加深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抽象出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并且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学习帮助不同层次的孩子解决实际困难,增强孩子学好数学的信心。
活动实际效果:学生通过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体会利用抽象思维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环节:布置作业
1、甲乙两个小朋友的年龄相差4岁,两个人的年龄相乘积等于45,你知道这两个小朋友几岁吗?
2、一块长方形草地的长和宽分别为20m和15m,在它四周外围环绕着宽度相等的小路,已知小路的面积为246,求小路的宽度。
3、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比个位数小2,求这两位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8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已经学习了整式、分式、二次根式、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分式方程,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从实际问题入手,抽象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2、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识别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概念理解的完整性和深刻性。
情感态度
1、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知识、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意识。
2、激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体会学数学的快乐,培养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及一般形式。
难点:探求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模型
教学突破:
1、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主要看是否满足三个条件:
(1)是整式方程;
(2)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3)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次
2、一元二次方程的各项系数均是相对于一般形式而言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强调:若要确定各项的系数,应先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另外,一定要注意符号,尤其符号不能漏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问题1:
在长30米,宽20米的矩形场地上,修筑同样宽的两条道路,余下的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的面积为500平方米,求道路的宽度?
通过多媒体演示,把文字转化为图形,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由学生独立思考,列出满足条件的方程
问题2:
参加一次商品交易会的每两家公司之间都签订一份合同,所有公司共签订了45份合同,求有多少家参加商品交易会?
二、启发探究获得新知
1、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经整理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说明:
(1)由一问题得到2个方程,由学生观察归纳这2个方程的.特征,给出名称并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2)一元二次方程必须同时具备三个特征:
a)整式方程;
b)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c)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
眼疾口快:
请抢答下列各式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
(4)5x+3=10
说明:此环节采取抢答的形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
试一试:
例1、下面给出了某个方程的几个特点:
它的一般形式为
(2)它的二次项系数为5;
(3)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倒数的相反数。
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的一元二次方程
说明:此题设置的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一般形式的理解
三、运用新知体验成功
小试牛刀:
1、将下列方程化成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5x 2 -1= 4x;
(2)4x 2 = 81;
(3)4x(x+2)=25;
(4)(3x – 2)( x + 1 ) = 8x - 3
说明:巩固练习学生整理一般形式的方法,并准确找出各项系数。此环节可找学生口答结果。另让学生落实将刚才教师板书的整理一般形式的过程,再次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1)小区20xx年底拥有家庭轿车64辆,20xx年底家庭轿车的拥有辆达到100辆,若该小区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相同,求年平均增长率x;
(2)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2厘米,面积是100平方厘米,求矩形的长x;
(3)要组织一次篮球联赛,每两队之间都赛一场,计划安排21场比赛,有多少队参加?
说明:这几题有在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意义,以此题为例,教师板书整理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如何整理任意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能准确找到各项系数。
教师在此活动中应重点关注:
(1)由一个学生列出方程,并解释解题方法,教师进行引导,点评,引起其他学生的关注,认同。
(2)教师在归纳点评过程中,应注意把两队只打一场比赛解释清楚,以便学生理解题意。
(3)整理一般形式后,教师应强调整理过程中应用到的等式变形方法,如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去分母等。
(4)让学生指出各项系数时,教师强调系数须带符合。
例2、当m取何值时,方程(m-2)xm2-2+3mx=5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此题由学生思考,讨论,并由学生给出结果并进行解释
说明:此活动过程中,教师应重点关注:
(1)此题目在上一题的基础上继续加大难度,
第(1)题须强调先进行整理,再考虑二次项系数是否为零;
第(2)题须先求出m值,再代入二次项系数中,验证是否为0,得到结果
(2)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把整理的一般形式书写在黑板上,以便全体学生理解
(2)学生解答过程中,教师把整理的一般形式书写在黑板上,以便全体学生理解
四、归纳小结拓展提高
1.问题:
本节课你又学会了哪些新知识?
说明:小结反思中,不同学生有不同的体会,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为每个学生都创造了数学活动中获得活动经验的机会。
2.还有什么疑惑?
五、布置作业:
教科书第21.1第1、2、3题.
板书设计
21.1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并且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表示二次项系数,b表示一次项系数,c表示常数项。
例1.例1、下面给出了某个方程的几个特点:
它的一般形式为
(2)它的二次项系数为5;
(3)常数项是一次项系数的倒数的相反数。
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的一元二次方程
例2、当m取何值时,方程(m-2)xm2-2+3mx=5
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关注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如能否积极的参加活动,能否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等等,而不是仅局限于学生列方程,判断学生各项系数的正确与否。
重视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鼓励学生使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鼓励大胆质疑和创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9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
(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
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二)整体感知: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
1、复习提问
(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
①审题,
②设未知数,
③列方程,
④解方程,
⑤答。
(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1;2n-1,2n-3;……(n表示整数)。
2、例1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
分析:
(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
(2)设元(几种设法)。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x+2,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另一奇数为x+1;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2x+1。
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
解法(一)
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x+2,据题意,得x(x+2)=323。
整理后,得x2+2x-323=0。
解这个方程,得x1=17,x2=-19。
由x=17得x+2=19,由x=-19得x+2=-17,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
解法(二)
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较大的奇数为x+1。
据题意,得(x-1)(x+1)=323。
整理后,得x2=324。
解这个方程,得x1=18,x2=-18。
当x=18时,18-1=17,18+1=19。
当x=-18时,-18-1=-19,-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
解法(三)
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为2x+1。
据题意,得(2x-1)(2x+1)=323。
整理后,得4x2=324。
解得,2x=18,或2x=-18。
当2x=18时,2x-1=18-1=17;2x+1=18+1=19。
当2x=-18时,2x-1=-18-1=-19;2x+1=-18+1=-17
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
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
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
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
练习
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
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
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例2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
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
两位数=十位数字x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x100+十位数字x10+个位数字。
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2,这个两位数是10(x-2)+x。
据题意,得10(x-2)+x=3x(x-2),整理,得3x2-17x+20=0,
当x=4时,x-2=2,10(x-2)+x=24。
答:这个两位数是24。
练习1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53)
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
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四)总结,扩展
1、奇数的表示方法为2n+1,2n-1,……(n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是整数),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
数与数字的关系
两位数=(十位数字x10)+个位数字。
三位数=(百位数字x100)+(十位数字x10)+个位数字。
2、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比较、鉴别、分析、综合,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应用问题中的用途。
四、布置作业
教材P.42中A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10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 理解二次函数与 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关系,理解何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 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 索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观察二次函数与x 轴交 点的个数,讨论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情况,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学生共同观察和讨论,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三、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1、 经历探索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感受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2、 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1、体会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
2、理解何 时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两个相等的实根和没有实根.
3、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就是二次函数与y =h 交点的横坐标.
教学难点
1、探索方程与函数之间的联系的过程.
2、理解二次函数与x 轴交点的个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个数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
讨论探索法
教学过程:
1、 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kx+b=0 (k0)和一次函数y =kx+b (k0)的关系,你还记得吗?
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当一次函数中的函数值y =0时,一次函数y =kx+b就转化成了一元一次方 程kx+b=0,且一次函数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一次方程kx+b=0的解
现在我们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和二次函数,它们之间是否也存在一定的关系呢?本节课我们将探索有关问题
2、 新课讲解
例题讲解
我们已经知道,竖直上抛物体的高度h (m )与运动时间t (s )的关系可以用公式 h =-5t 2+v 0t +h 0表示,其中h 0(m)是抛出时的高度,v 0(m/s )是抛出时的速度。一个小球从地面被以40m/s 速度竖直向上抛起,小球的高度h(m)与运动时间t(s)的关系如下图所示,那么
(1)h 与t 的关系式是什么?
(2)小球经过多少秒后落地?你有几种求解方法?
小组交流,然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
(1)h 与t 的关系式是h =-5 t 2+v 0t +h 0,其中的v 0
为40m/s,小球从地面抛起,所以h 0=0。把v 0,h 0带入上式即可
求出h 与t 的关系式h =-5t 2+40t
(2)小球落地时h为0 ,所以只要令 h =-5t 2+v 0t +h 0中的h=0求出t即可。也就是
-5t 2+40t=0
t 2-8t=0
t(t- 8)=0
t=0或t=8
t=0时是小球没抛时的时间,t=8是小球落地时的时间。
也可以观察图像,从图像上可看到t =8时小球落地。
议一议
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如下图所示
(1)每个图像与x 轴有几个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2+2x=0 , x2-2x+1=0有几个根?解方程验证一下, 一元二次方程x2-2x +2=0有根吗?
(3)二次函数的图像y=ax2+bx+c 与x 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 的根有什么关系?
学生讨论后,解答如 下:
(1)二次函数①y=x2+2x ②y=x2-2x+1③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分别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交点。
(2)一元二次方程x 2+2x=0有两个根0,-2 ;x2-2x+1=0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3)从图像和讨论知,二次函数y=x2+2x与x 轴有两个交点(0,0),(-2,0) ,方程x2+2x=0有两个根0,-2;
二次函数y=x2-2x+1的图像与x 轴有一个交点(1,0),方程 x2-2x+1=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1或一个根1
二次函数y=x2-2x +2 的图像与x 轴没有交点, 方程x2-2x +2=0没有实数根
由此可知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小结:
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交点有三种情况:有两个交点、一个交点、没有焦点。当二次函数y=ax2+bx+c 的图像与x 轴有交点时 ,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当y =0时自变量x 的值,即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基础练习
1、判断下列各抛物线是否与x轴相交,如果相交,求出交点的坐标。
(1)y=6x2-2x+1 (2)y=-15x2+14x+8 (3)y=x2-4x+4
2、已知抛物线y=x2-6x+a的顶点在x轴上,则a= ;若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3、已知抛物线y=x2-3x+a+1与x轴最多只有一个交点,则a的范围是 。
4、已知抛物线y=x2+px+q与x 轴的两个交点为(-2,0),(3,0),则p= ,q= 。
5、已知抛物线 y=-2(x+1)2+8 ①求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②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间的距离。
6、抛物线y=a x2+bx+c(a0)的图象全部在轴下方的条件是( )
(A) a0 b2-4ac0(B)a0 b2-4ac0
(B) (C)a0 b2- 4ac0 (D)a0 b2-4ac0
想一想
在本节一开始的小球上抛问题中,何时小球离地面的高度是60 m?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交流:在式子h =-5t 2+v 0t +h 0中v 0为40m/s, h 0=0,h=60 m,代入上式得
-5t 2+40t=60
t 28t+12=0
t=2或t=6
因此当小球离开地面2秒和6秒时,高度是6 0 m。
课堂练习 72页
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如下内容:
1、若一元二 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是x1、x2, 则抛物线y=ax2+bx+c与x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是A(x1,0 ), B( x2,0 )
2、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与二次三项式ax2+bx+c及二次函数y=ax2+bx+c这三个二次之间互相转化的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
3、二次函数y=ax2+bx+c何时为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 1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理解配方法,会利用配方法以一元二次式进行配方。通过对比、转化,总结得出配方法的一般过程,提高分析能力。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是否为1的分类处理,锻炼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会用配方法解简单的数学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发现不同方程的转化方式,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配方法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感觉数学的严谨性以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会利用配方法熟练解一元二次方程。
2、难点---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系数化1进行适当变形后再利用配方法求解。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1:提出问题
要使一块长方形场地的长比宽多6m,并且面积为16m2,场地的长和宽各是多少?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师生行为: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学生讨论分析。
(二)活动2:温故知新
1.填上适当的数,使下列各式成立,并总结其中的规律。
(1)x+ 6x+ =(x +3 )
(2) x+8x+ =(x+ )
(3)x2-12x+ =(x- )2
(4) x2- 5x+ =(x- )2
(5)a2+2ab+ =(a+ )2 (6)a2-2ab+ =(a- )2
2.用直接开平方法解方程:x2+6x+9=2设计意图:第一题为口答题,复习完全平方公式,旨在引出配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专心(三)活动2:自主学习
自学课本P31---P32思考下列问题:
1.仔细观察教材问题2,所列出的方程x2+6x-16=0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能解吗?
2.怎样解方程x2+6x-16=0?看教材框图,能理解框图中的每一步吗?(同学之间可以交流、师生间也可交流。)
3.讨论:在框图中第二步为什么方程两边加9?加其它数行吗?
4.什么叫配方法?配方法的目的是什么?
5.配方的关键是什么?交流与点拨:
重点在第2个问题,可以互相交流框图中的每一步,实际上也是第3个问题的讨论,教师这时对框图中重点步骤作讲解,特别是两边加9是配方的关键,使之配成完全平方式。利用a2±2ab+b2=(a±b)2。
注意:9=(),而6是方程一次项系数。所以得出配方的关键是方程两边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从而配成完全平方式。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学经历思考、讨论、分析的过程,最终形成把一个一元二次方程配成完全平方式形式来解方程的思想
(四)活动4:例题学习
例(教材P33例1)解下列方程:
(1)x-8x+1=0
(2)2x+1=-3x
(3)3x2-6x+4=0教师要选择例题书写解题过程,通过例题的学习让学生仔细体会用配方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
交流与点拨: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将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把二次项系数化成1;(方程两边都除以二次项系数)
(2)移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右边为常数项。
(3)配方,方程两边都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4)原方程变为( mx+n)2=p的'形式。
(5)如果右边是非负数,就可用直接开平方法求取方程的解。设计意图:牢牢把握通过配方将原方程变为(mx+n)2=p的形式方法。
(五)课堂练习:
1.教材P34练习1(做在课本上,学生口答)
2.教材P34练习2师生行为:对于第二题根据时间可以分两组完成,学生板演,教师点评。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加深学生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四、归纳与小结:
1.理解配方法解方程的含义。
2.要熟练配方法的技巧,来解一元二次方程,
3.掌握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并注意每一步的易错点。
4.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题思想:“降次”由二次降为一次。
五、布置作业
教材P42习题22.2第3题
---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发现:配方法不仅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之一,而且它还可作为其它许多数学问题的一种研究思想,其发挥的作用和意义十分重要。从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效果普遍良好,且已基本掌握了这种数学方法,从本节课的具体教学过程来分析,我有以下几点体会和认识。
1、学生对这块知识的理解很好,学生自己总结了配方法的具体步骤,即:
①化二次项系数为1;
②移常数项到方程右边;
③方程两边同时配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
④化方程左边为完全平方式;
⑤(若方程右边为非负数)利用直接开平方法解得方程的根。理解起来也很容易,然后再加以练习巩固
2、教学方法上的几点体会:
①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调整。
②相信学生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本节课多次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通过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聪明才智的机会,并且在此过程中教师发现了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出现的独到见解,以及思维的误区,这样使得老师可以更好地指导今后的教学。
3、当然在这一块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也出现了个别错误,表现在:
①二次项系数没有化为1就盲目配方;
②不能给方程“两边”同时配方;
③配方之后,右边是0,结果方程根书写成x=﹡的形式(应为x1=x2=﹡);
④所给方程的未知字母有时不是x,而是y、z、a、m等,但个别粗心甚至细心的同学在结果写方程根时字母都变成了x。对于以上错误,我在最后的知识小结中,又重点强调了配方法的一般步骤,并说明其中关键的一步是第③步,必须依据等式的基本性质给方程两边同时加常数。
4、对于基础较差的少数学生我只要求认真理解并巩固“配方法”;对于基础较好的同学根据他们的课堂反应,我还在知识拓宽方面加以提示:因为完全平方式的值定是非负数,故若在说明某一多项式是否为非负数时,可采用配方法来证,这样对有些善于钻研思考的同学来说,在有关配方法的应用和探究方面,为之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也为后期部分知识的教学作了一定的铺垫。
5、在我本节课的教学当中,也有如下不妥之处:
①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程度不适当;
②在提示和启发上有些过度;
③为学生提供的思考问题时间较少,导致部分学生对本节知识“囫囵吞枣”,而最终“消化不良”,在以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会力争克服以上不足。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相关文章: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案12-30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09-29
数学教案-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09-29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教学反思04-04
初三《一元二次方程解法》复习课教案设计10-01
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12-10
一元二次方程教案01-15
一元高次不等式的解法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