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由表及里 凸显本质
——《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安庆市老峰镇第一小学 汪跃峰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面积的认识》第一课时的内容(P39-4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等活动,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操作、比较等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体验比较策略的多样性。
3、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分析综合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并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涂一涂、说一说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2、通过观察、数格子、重叠等方法比较面积的大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在解决问题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感受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的事物和画图活动,认识面积的含义。
教学难点:能够选择较好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流程】
一、引入新课,整体感知
1、师:同学们,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五单元"面积"(板书)
师:你们曾经听说过面积吗?(生交流)
2、师:真不错,你们已经知道了这么多关于面积的知识,那么,你们能说说究竟"什么是面积"吗?(补充课题,生交流)
3、师:真好,大家能说出自己对面积的理解,可是说得是否准确、严谨呢?究竟什么是面积,课本上智慧老人说得清清楚楚,你们能不用老师讲,自己看书就能把它搞明白吗?(生看书)
4、师:好,看书以后,现在知道什么是面积吗?
生: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师板书,生齐读)
师:不错,书中智慧老人就是这样说的,可是,这句话有点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还是不太懂,谁能把这句话分开,变成两句话,是哪两句话?
生: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
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呈现PPT)
二、感知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我们先来看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谁能说说自己对这句话的理解?
(生交流。)
2、师:物体就是一个东西,比如这是一本数学书,这个面叫封面,大家摸一摸,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封面的面积。那除了课本你们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生交流:(1)课桌表面的大小,就是课桌的面积。
(2)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的面积。
(3)屏幕表面的大小,就是屏幕的面积。
(4)操场表面的大小,就是操场的面积。
……
3、师:好了,同学们举出了好多例子来说明面积。那老师也来说说我的理解,好不好?我说:黑板的面积很大。你们说黑板的面积很大吗?(生交流:教室的面积比它大,我们学校的面积比教室的面积大,安庆市的面积比学校的面积大,安徽省的面积比安庆市的面积大,全国的面积比安徽省的面积大……)
师:那么黑板的面积很小吗?(生交流)
师:现在我们知道了面积大,还有更大的,面积小,还有更小的。谁的面积大,谁的面积小,实际上是几个面积相比较的结果。
4、师:好,刚才学了这么多,我来出个题目考考大家,好不好?
(1)师演示,首先和一位学生掌心相对,你们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生交流)
然后,师自己双手合并,能用面积说一句话吗?
(2)(师拿出一本书)你们看,这本书的表面是指哪儿呢?谁上来指指看。(生演示)谁能用面积来说一句话呢?(生交流)
三、感知封闭图形的大小
1、师:好,刚才我们理解了第一句话,"物体表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现在来看,第二句话"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ppt出示)说到图形,你们会画图形吗?请大家在纸上随意画三个图形。(请三位同学上黑板画)
(1)师:我想问一问,你们画的图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吗?那它们的大小是一样的吗?把你画的最大的图形找出来,与同桌最大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更大?把你最小的图形,与同桌最小的图形比较一下,看谁的图形更小?
(2)师:说这个图形比较大,实际就是说这个图形的什么比较大呢?那黑板上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大?哪个图形的面积最小?
师:(指着一个图形)这个图形的面积,就是指哪一部分的大小?(学生上黑板摸一摸)
(3)师:这里面积的大小是指线的长度吗?(讨论,交流)
(4)师:(选一幅图,擦去一条线)这幅图的面积是指哪部分呢?(请学生上黑板,指一指。讨论交流。)
(5)师小结:哦,就像领土一样,(手指开口处),这个地方究竟归谁管,咱们无法确定,那也就无法确定领土面积有多大了。是这样的吗?那看来说图形的面积,这个图形一定要怎么样?
2、试一试
师:昨天晚上备这节课的时候,我女儿剪了两个长方形,分别放在两个信封里,让我今天带来給大家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你们能猜出来吗?
(1)师:(出示信封)猜得出吗?
(2)师:(露出一部分)现在能猜得出吗?(学生猜)
师:仅凭图形一条边的长度,能判断出它面积的大小吗?(不能)也就是露出的部分,没有封闭,就有各种变化的可能。对吗?
(3)师:(露出两条边)现在你能判断出谁的面积大了吗?(生判断)
四、感知面与线的关系
1师:面其实是由线围成的。线的变化会引起面积的变化。(出示一个橡皮筋)你们看这条线围成的图形的面积是怎样变化的?
2师:拿出你们手中的线,也能围成一个面吗?面积越来越大,越接近于什么图形?面积越来越小,两条线重合成一条线,就没有面积了。
3师:刚才,我们在围面的时候,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在发生变化,可是,什么没有变?
师小结:周长相等的图形,面积不一定相等。
五、比较面积的大小
1、师:现在我们知道了,图形的面积有大有小,那么我们怎样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形:
(1)师:(出示图一和图二)这两幅图,谁的面积大?(小结板书:观察法)
(2)师:(出示阴影三角形和长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
(再出示阴影三角形和正方形)哪幅图的阴影部分面积大?(小结板书:分析法)
(3)师:(出示图二和图三)哪个图形的面积大?(小结板书:重叠法)
(4)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淘气和笑笑在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遇到了什么困难?(出示PPT)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你能一眼看出来吗?怎么办,淘气想了一个办法,他说量出每边的长度,再加起来就能比较了。大家看,他的办法行不行?对了,笑笑也是这样想的:淘气比的是周长,不是面积。
师:那么,你有好办法来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大小吗?我们看看奇思是怎样比较的?(出示PPT)他用的是剪拼法,先剪一剪,再拼一拼。我们来试试看,现在知道谁的面积大吗?你知道正方形的面积比长方形的面积大多少吗?
师:接下来,我们看看妙想是怎样比较的?她用小正方形来摆一摆,现在你知道正方形比长方形大多少了吗?(生交流)
2、师:你们看,我们现在不仅知道谁的面积大,还知道面积大多少。下面这个信封里也有两个带着小方格的图形,我拿出一个给你们看,这个图形的面积有多大?(12个方格那么大),另一幅图,藏在信封里,不过我知道它有4个方格那么大。这两个图形,谁的面积大,相差多少呢?(生讨论,交流。)
六、总结全课
师:我们运用小方格来比较图形面积的大小,必须要注意什么?(小方格要一样大)对了,这就是我们下节课学习"面积单位"时要运用到的知识。今天这节课就学到这里,请同学们在课后思考和预习:为什么要有面积单位?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分别有多大?下课。
板书:··· 什么是面积
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们的面积。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而面积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让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面积"的含义,在本课教学中我通过组织学生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数学书的封面,以及观察黑板的表面等等,用学生自己身边熟知的事物,借助于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充分感知,引发新知的生成。在学生沉浸于生活体验时,揭示本节课的主题——面积的含义。及时地把生活经验概括为数学知识,把生活语言提升为数学语言: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面的面积,数学书封面的大小就是数学书封面的面积等。先就具体事物,说明"面积"的意义,为"面积"概念的形成打下感性认识的基础。摸身边物体的表面,观察桌子、凳子、练习本、文具盒等物体的表面,并且比较两个面的大小,能加深学生对"物体的表面有大有小,可以比较大小"的认识,巩固面积概念。在教学时力求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注重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练,在活动中体验新知,在解决问题中提炼新知。教者在吃透教材编写意图的基础上,利用广泛的课程资源,选取学生熟悉的事例,作为教学内容。这样,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实现教材预期的教学目标,把数学课上活。
第二,强化面积概念的教学。"面"在小学和初中都是不定义的概念。在教学中,学生很容易把面积和周长混同。关于面积计量,学生先要根据面积概念和面积单位的意义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法(即数方格的方法),然后推导出几个面积公式,从面积的直接计量过渡到间接计量。所以在面积概念的教学中,要注意渗透"全等形等积"和"面积的可加性"两个公理,为直接计量法打好基础。为了防止"面积"和"周长"混同,往往用对比题组对学生进行训练。
第三,注重把握探索时机,对学生实施有效的引导,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者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的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教学设计注意从解决问题中提升概念、方法和规律,并有效发挥活动的作用。
第四、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本课注重揭示和呈现矛盾,巧设悬念,以激趣为基点,层层深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针对涂围成的平面图形大小的比赛,设置重重障碍,不断扩充和完善比较的方法。不仅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解决矛盾,引导学生通过同桌合作找出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地方法,交流结果,把知识和能力溶为一体,锻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而且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同时,设疑和引导渗透了教师对学生创新思维的鼓励与培养,使学生在实践与思考中不断地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较好地发挥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作用,突破学生学习难点。
【《认识面积》一课教学设计及反思】相关文章: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04-16
面积的认识教学反思01-06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精选11篇)06-19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通用11篇)06-08
优秀教学设计《认识面积》(通用10篇)04-25
《认识面积》教学反思范文(通用13篇)04-16
圆的面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04-25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04-29
圆的面积教学反思04-03
《圆环的面积》教学反思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