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教案定稿

时间:2023-04-24 23:01: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反比例》教案定稿

  教学目标: 1.学生能通过表和图读出其中反映的数学信息。 2.结合丰富实例,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3.解决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反比例的意义。 2.难点:正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具准备: 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探究新知。 (一)初步认识,直观感知。 师:淘气和笑笑分12粒糖,可以怎样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板书:淘气糖数+笑笑糖数=12(和一定)找相关联的变量,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关系? 师:有12个面积是1平方分米的小正方形,用它们来摆一个长方形。可以怎样摆?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 师板书:长*宽=面积(积一定)找相关联的变量,你发现了什么变化关系? 师:我们可以将这两种变化关系分别放置在加法表和乘法表中来观察。(目的在于观察图象) 课件出示:加法表 师:这个表下面第一行数表示一个加数,左边第一列表示另一个加数;中间的这些数是它们的和。我们把这些和是12的方格依次用线连接起来,你发现了什么?(可连成一条直线。) 课件示乘法表。 谁来为大家讲解这个乘法表? 师:把这些积是12的方格连起来,你发现了什么?(得到一条曲线。) 对比一下两个表:这两个变化关系相同吗? 追问:什么相同?什么不同? 两三个学生回答。(相同: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或两个量的变化方向相反,用手势表示;不同:和一定、积一定。图象不同,一个表示加法关系,一个表示乘法关系) (二)深化理解,归纳概括。 探究活动。 生活中广泛存在这样相关联的变量,我们来看下面的两个情景。 1.王老师和驴友外出春游,若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山地车出发,大约12小时到达目的地。那么我乘坐时速为40千米的旅游大巴车,几小时到达?自驾车以80千米每小时的速度行驶,几小时到达?生口算。提问怎么算的。 2.在旅途中,我和同伴分享600毫升的一瓶果汁。平均分成6杯每杯多少毫升?生口算。教师板书数据。 3.现在请同桌之间合作完成以下任务。 A任选一题,找出其中相关联的变量。B互相说一说,哪些量在变化?怎么变?什么量没有变? 老师希望同学们在做一个思路清晰的表达者的同时,也能够耐心倾听与等待。 4.汇报小结。 找变量、怎么变(A甲随着乙的变化而变化、甲随着乙的扩大而缩小;B谁能说出变化过程中的倍数关系?甲扩大几倍,乙反而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或扩大缩小相同的倍数。)谁不变、用关系式来表示。 师随机板书用线段及箭头表示变化关系。 师:回顾一下刚才我们研究的四组相关联的变量,请将它们分类。 为什么这样分,这三组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有什么共同点? 生回答。两个变量,一个随着另一个的变化而变化,乘积一定。师板书。像这样的变量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揭示课题:反比例。如何判断一对变量成反比例关系?生答。 师:所以我们说当积一定时,两个乘数成反比例。谁来接着说下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当果汁总量一定时,分的杯数和每杯的果汁量成反比例。 师:如果我们用字母x和y表示两种相互关联的量,用k表示他们的积。谁能够概括出反比例的关系式。 板书:X×Y=K(一定) 判断:第一题中哪一个变化关系成反比例?说明理由。不成反比例也说明理由。师进一步强调判断一对变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条件缺一不可。 三、练习 1.判断,并说明理由。完成练一练2、3题。 生找出生活中成反比例的例子,并且说明理由。(设数、列表、分析、判断。或根据公式判断。) 四、结语。 完成同一份学习任务,学习时间随着学习效率的提高而缩短;学习时间和学习效率成反比例。提高效率、珍惜时间才能够尽情地享受少年时光,这就是反比例给我们的启示。

【《反比例》教案定稿】相关文章:

反比例的意义教案04-01

数学反比例教案03-25

《成反比例的量》教案08-26

《反比例》数学教案02-17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教案(精选12篇)10-19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案范文(通用8篇)08-23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02-13

《反比例意义》教学反思02-14

2022年办公室文员述职报告最终定稿09-23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反比例优秀教案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