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湘教版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第3课 俯瞰山川
第3课 俯瞰山川 教学目标: 培养发现的眼光,让学生体验视觉位置变化产生的不同效果,掌握俯视的特点。 增强表现的能力,让学生在临图改画的过程中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段。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让学生从新的视角出发,看美好山川。抒热烈情怀。 教学重点: 改变视觉角度,并能学会俯视的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俯视的表现方法。 教学准备: 作业纸、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师生看课本,体验俯视角度拍的图片。 师生交谈俯视感受,了解俯视角度和平视角度的区别。 二、感受欣赏 结合教材和课件,对比欣赏、分析评述祖国各地的航拍美景。 1.欣赏《中国地形图》,了解俯视在地图绘制和运用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对祖国的热爱。 2.欣赏《黄河弯道》的整体与局部,感受俯瞰全局的大气磅礴,再近观局部的细节变化。 3.对比欣赏江南小山与大西北的群山,感受江南小山的隽秀可爱以及大西北群山的雄伟险峻。 4.对比欣赏自然地貌和农田,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人工地貌的壮观景象。 三、对比分析 1.结合教材中的小训练,对比分析对同一组石头不同角度的观察效果和感受,加深对平视和俯视现象的认识和了解。 2.看一组照片,师生交谈感受。 四、欣赏评述 1.学生拿出课前收集的各种航拍和俯拍的摄影作品,谈谈自己的感受。 2.欣赏老师带来的图片,谈谈自己的感受 五、拓展运用 学生的思维引入到艺术表现的领域,通过欣赏10页下边的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的作品欣赏,升华学生对俯视的理解和体验,使学生产生艺术表现欲望。 1.摄影作品欣赏:用俯视角度拍摄的《流动的长城》给你什么感觉? 2.作者是怎么表现出俯视的感觉的? 3.如果这些画面采用平视角度来画,效果会怎样?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 第二课时 一、欣赏感受: 1.课前布置学生广泛收集以俯视角度表现的一些摄影作品、动画作品和绘画作品。 2.欣赏老师收集的摄影作品: 师生看一组图片,提问:这些图片都是以俯视的角度拍的吗? 师生交谈区分视角的方法,需要抬头拍的是仰视视角.需要低头拍的是俯视视角。 二、交流尝试: 1.信息交流: (1)学生根据收集的资料自由提问(谈谈手中的作品为什么要采用俯视视角),集体解决。 (2)分小组交流资料,自由提问,回答。 2.说一说你想用俯视角度表现什么画面。(学生边说,老师边指导学生选择书中图片资料并适当演示) 3.限时尝试绘画。 三、对比分析: 结合教材、课件和学生作业,对比欣赏、分析评述如何表现俯视角度的画面。 1.找别扭。 (1)教师演示画一画,学生找别扭。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俯视角度下景物视觉效果的特征画面构图:以地面景物为主,天空所占画面位置很少或没有。 景物特征:景物整体缩小了,单个物体出现“头大脚小”的现象。 (3)找出别扭的地方,并请学生提出修改方案。 2.欣赏《河畔》,并出示根据这幅图片画的两幅线描,问:这两幅画你喜欢哪幅?说说你的理由。 (1)一幅画面线条组织疏密得当,显得有层次,有主次。另一幅画面线条组织密集,显得杂乱,没层次。 (2)启发学生在面对对象时要懂得取舍,合理运用线条的疏密等技法表现画面,增强其视觉效果及美感,不一定线条越多就越好。 四、创作评析: 1.学生继续作业。 2.作业观赏交流,展开自评、互评 五、拓展运用: 将学生引入到不同生活场景中.发现一些非常有趣的视觉效果.通过观察活动中经常变换的角度和位置,让学生获得一些意外的感觉,激发学生的艺术表现欲望。 如:几米漫画作品欣赏。问:作者为什么要用俯视的角度来画?如果用平视的角度呢? (作业时间不够,可延长1个课时)【美术教案 六年级下册 第3课 俯瞰山川】相关文章: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01-28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1-07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05-17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5篇12-05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15篇)01-28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18篇)03-05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案15篇01-28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24篇)06-16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精选15篇03-02
祖国山川颂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