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第二周地理各年级教案
周次 第2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七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二节 非洲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第二节 非洲 [教学目的] 1. 了解非洲的地形特征,海陆轮廓特征及特有的地形区的分布。 2.了解非洲的地理位置及主要人种的分布,通过对气候资料、地图的分析,学会看各种气候图,判读自然植被的垂直分布。 3.理解非洲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学会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了解尼罗河与刚果河的水文特征。 4.了解非洲富饶的物产,知道人口、经济与发展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非洲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的分布。 2. 难点:非洲的气候特征、尼罗河的水文特征。 [教具准备] 非洲地形图、非洲气候资料图。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设问:你知道世界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位于非洲的是哪个呢? (一)、地理位置和国家 安排学生阅读教材,提出问题 1.简介“非洲”洲名的由来,让学生对非洲的气候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 按如下步骤,引导学生分析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1) 非洲境内有哪几条特殊纬线穿过?这说明了非洲的纬度位置有什么特征? (2) 找出西经200,从东西半球判断非洲所处的经度位置 (3) 非洲周围濒临着哪些大洲和大洋 3.学生对照地图,从海陆位置和经纬度位置述说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4.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苏伊士运河和直布罗陀海峡的位置,突出其地理意义。 5.引导学生阅读P15图1-16,得出非洲国家的特点:国家众多。并引导学生观察非洲各国的国界线特征:比较规则平直。引入非洲殖民历史的学习。 6. 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出二战前独立的三个国家。 (二)、地形特征 活动设计 1. 复习提问:分析一个地区的地形特征,应从哪几个方面来分析? 2.学生按照学习思路,从海拔、地势、主要地形类型及分布等方面,结合地图来分析非洲的地形特征。 3.引导学生在“非洲地形图”上找出非洲的主要地形区:埃塞俄比亚高原,撒哈拉沙漠、刚果盆地、东非大裂谷的位置。 4.学生自读P18材料,了解东非大烈谷、撒哈拉沙漠的有关概况。 5. 学生观察“非洲地形图”,提问:与欧洲相比,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突出特点?(比较平直) 6. 引导学生找出非洲最大的岛屿、半岛、海峡、海湾、好望角的位置 7. 学生口答P17活动3、4、5题,本节知识一个小结。 (三)、 非洲的气候 由非洲的全名,让学生整体感知非洲的气候:炎热。 活动设计 1.指导学生学习,如何通过气候分辨图,来把握该地的气候特征(结合P19-20材料说明) 2.指导学生阅读P19图1-22,设问:非洲1月气温大部分在多少度以上?最低气温出现在哪里?7月大部分气温在多少度以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哪里?由此说明了非洲气候有什么特征? 3.学生读图1-24,提问:非洲年降水量最少的地方在哪里?大约是多少?年降水量最多地方在哪里?大约是多少由此说明非洲的降水有什么特征? 4.读图1-25,提问:从整体上看,非洲的气候以哪两种气候类型为主?非洲最北和最南部分布的气候类型是什么?刚果盆地是什么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是什么气候类型?南北回归线穿过的气候类型是什么?由此说明,非洲气候类型的分布有什么特点? (过渡)非洲的气候除受纬度因素,海陆分布的影响外,还受地形的影响显著 学生讨论完成P21活动2题理解地形对非洲气候的影响。 二、解疑合探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继续提问,教师讲解。 四、拓展运用 例1.(2004年济宁市)①土地荒漠化、②人口增长过快、③粮食短缺是“非洲某地环境恶性发展循环图”中未填写的内容。下图中自上而下应填写的内容,组合正确的是( ) 长期殖民统治和单一经济 毁林开荒、滥垦草原 环境恶化 A.①②③ B.①③② C.②③① D.③②① 例2.在非洲,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小结]非洲是世界上以高原为主的大陆。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二节 非洲 一、 地理位置和国家 1.地理位置 (1) 经纬度位置:东半球、跨南北半球,大部分位于热带 (2) 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东临太平洋,北隔地中海和直不罗陀海峡与欧洲为邻,东北隔苏伊士运河和红海与亚洲为临 2. 国家众多的大洲 二、 地形特征 1.平均海拔高 2. 地形以高原为主“高原大陆” 3.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4. 海岸线平直,少岛屿,半岛 三、非洲的气候 1. 普遍暖热,“热带大陆” 2. 降水分布不平衡,干旱区面积最广 3. 以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 4. 以赤道为中心,气候南北对称分布 ●教学探讨与反思: 第 二 课 时 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非洲的地理位置如何?地形有什么特征? 3.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归纳。 (四)、 非洲的河流 1. 引导学生在非洲图上找出非洲的主要河流尼罗河、刚果河的位置,并指导学生观察其流向和注入的海洋 2. 设问:两条河流相比,谁的支流多,流量大?为什么?(联系两条河流流经的气候、地形等因素讨论) 3. 学生思考回答P21活动3题 (五)、 丰饶的资源 1.学生阅读P21文字,思考:非洲有哪几类自然资源?有哪些典型的? 2.学生自读P22阅读材料,并结合地图册了解非洲众多的动物资源 3 .对于矿产资源的讲述,先引导学生阅读P22矿产资源分布图,了解非洲矿产资源的种类,而后出示一组连线题,熟悉其分布地区 黄金 摩洛哥 金刚石 利比利亚 络铁矿 刚果共和国 磷酸盐 南非 (六)、 亟待发展的经济 1.学生结合教材,讨论:导致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有哪些?如果你是非洲某国的领导人,你将怎样发展本国的经济? 2.教师结合教参上的有关资料,重点分析人口对非洲经济发展的制约 举例: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东部出现大旱灾,每天有几百人死于饥饿,饥饿的灾民烤老鼠果腹,甚至肯树皮,全身的关节肿的厉害。灾民们披着破布片,全身赤裸,一个个象能够移动的骨架 3. 引导学生阅读图1-30,了解自然增长率最高和最低的大洲。 二、解疑合探 师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质疑再探 引导学生继续提问,教师讲解。 四、拓展运用 例1.在非洲,分布最广的两种气候类型是 ( ) A.热带沙漠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 例2.请在下列地区与其所属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连线。 A.刚果盆地 ①地中海气候 B.撒哈拉沙漠 ②热带雨林气候 C.巴西高原 ③冰原气候 D.非洲最南端 ④温带大陆性气候 E.格陵兰岛 ⑤热带草原气候 F.中央大平原 ⑥热带沙漠气候 [小结]学生小结,教师点拨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四、非洲的河流 河流名流向 注入海洋 水量 水位变化 流经气候 水力 尼罗河自南向北地中海 大 大 热带雨林 丰富 刚果河自东向西大西洋 小 小 热带草原 丰富 五、丰饶的资源 1. 矿产资源:黄金、金刚石、烙铁矿、磷算盐 2. 动物资源 3. 植物资源:热带经济作物多;森林资源;草场资源 4. 水力资源 六、亟待发展的经济 1. 非洲经济落后的原因 (1) 人口多,自然增长率高 (2) 长期的殖民统治 (3) 出口商品单一,以原料或半成品为主 2.发展经济的措施: (1)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2) 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提高农牧业发展水平 (3) 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合作交流 ●教学探讨与反思: 周次 第 2周 周课时 共2课时 年级、科目 八年级地理 教师 王浪利 教学内容 第一章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二节 工业 第三节 高技术产业 二次备课记录 教案设计与学法指导 ●课题: 第一章 中国主要的产业 第二节 工业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2.了解新中国工业在增长速度、部门结构、以及工业布局方面的巨大变化,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3.了解基础工业的概念,并掌握重要基础工业――能源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纺织工业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示意图、统计图以及其他图表资料来分析和总结我国工业的发展状况及其分布情况。 2.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爱国主义教育。 2、了解建国以来中国工业增长速度较快,门类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认识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民族自信心。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阅读有关地图,比较新中国成立前后主要工业中心的变化,说明我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教学重点: 运用有关地图说明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布局的变化。 ●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课堂教学形式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教学模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用具:《中国工业分布图》 ●教学过程: 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 1.处理作业。 2.归纳学生的提问,形成自探问题。 (1)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2)从1978年到2000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增长速度怎样?(较快)其中增长倍数最大的是什么?(彩电) (3)从这组数据的变化中,你可得到什么结论?(近几十年来我国工业迅速发展,尤其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工业发展迅速【第二周地理各年级教案】相关文章:
地理的教案12-12
开学第二周周记11-07
开学第二周的周记11-19
初中地理教案初中区域地理教案11-03
第二周总结11-08
地理教案《长江》08-26
地理活动教案08-26
初中地理的教案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