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漫话清高》《巴尔扎克葬词》教案
《漫话清高》 (一)作品简介: 《漫话清高》是学术文化随笔。作者对传统文化有相当深厚的积累,全文旁征博引,融通古今,其中的许多引证看似雪泥鸿爪,却环环相扣,凸显了文章的主线。学习时,首先要对文中所引用的人物典故等有所了解,在此基础上辨别作者的思想倾向,提炼出他在“漫话”的过程中想要表达的观点。 (二)文章简析: 1. 清高的含义是什么? 清:清白正直 高:孤僻孤高(遗世寂居的隐士) 2. 许由的故事是为了说明什么?诸葛亮、汲黯、苏武、魏征、颜真卿、史可法的事例又说明什么? 清高与显贵乃至富贵无缘;做官的人不能被评为清高 3. 陶渊明、林和靖、倪云林的例子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清高除有“清高”之实以外,还必须有才艺。 4. 李白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清高除有“清高”之实以外,还必须有才艺。 5. 孟浩然的事例说明了什么? 古人评定清高的模糊 6. 通览全文,怎样的人才可成为清高? (1)清高的名声首先总是落到遗世寂居的隐士头上。 (2)清高与显贵乃至富贵无缘。 (3)清高还必须有才。 7.作者认为“清高”在当代有什么积极意义? 作者认为在市场经济中有的人并不能发财致富,有点清高可使人失意时获得心理平衡;成功人士有一点清高可以使人清白正直,不利令智昏,这都有利于社会稳定,和谐发展。 《巴尔扎克葬词》 (一)背景简介: 1850年8月18日,一代文豪巴尔扎克在巴黎与世长辞。8月20日,巴尔扎克的遗体下葬时,作为巴尔扎克的老朋友,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雨果冒雨对公众发表了悼念演讲。 在演讲中,他深情地悼念密友,高度评价巴扎克为法国文学做出重要贡献,充满哲理地告诫人们巴尔扎克的逝世带来的不是“黑夜”和“虚无”,而是“光明”和“永恒”。他的这篇演讲词成为研究巴尔扎克的重要文献。 广义的悼词指向死者表示哀悼、缅怀与敬意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葬词属于悼词的范畴。葬词和悼词又都是在致丧仪式上的演讲稿,因此,它们又都是演讲词。 (二)文章结构:按照文章表现的感情脉络来划分。 第一部分(1~2):直抒胸臆,评价巴尔扎克为思想家、天才、精神统治者; 第二部分(3~5):高度赞赏《人间喜剧》的艺术魅力和社会价值; 第三部分(6~9):深情缅怀死者,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四部分(10~12):写巴尔扎克逝世的影响,告慰生者化哀为力。 (三)句意鉴赏: 1. “巴尔扎克先生属于19世纪拿破仑之后的强有力的作家之列,正如17世纪一群显赫的作家,涌现在黎塞留之后一样——就像文明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规律,促使武力统治者之后出现精神统治者一样。” 明确:体味这句话的丰富含义,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用主干枝叶梳理法明确主干部分的核心是:巴尔扎克是一个作家序列的代表者,枝叶部分显示,这个代表者是当时人们思想、精神的统治者;二是明确破折号的作用,从研究规律来理解句子含义。 2.“他的一生是短促的,然而也是饱满的,作品比岁月还多。” 明确:巴尔扎克逝世时年仅51岁,他留下的作品却有91部之多,从这个方面说他的一生是丰富的,“作品比岁月还多”。但这只是表层含义,深层含义是巴尔扎克的生命是短暂的,他的精神和作品将长存于世,留芳万载。 3.“在我们这样一个时代里,一个伟人的逝世,不时地使那些疑虑重重受怀疑论折磨的人对宗教产生动摇。” 明确:这句话的理解要结合内外语境来领悟含义。“这样一个时代”是指法国从七月革命到1850年这一时期。“一个伟人”指巴尔扎克,这句从人们对宗教产生怀疑的角度,写出巴尔扎克逝世带来的直接影响。【《漫话清高》《巴尔扎克葬词》教案】相关文章:
漫话寒假作文08-09
漫话寒假生活作文02-05
漫话寒假生活作文02-19
[精选]漫话寒假生活作文04-17
巴尔扎克格言01-05
滔滔黄沙葬英雄_1200字05-02
漫话三国英雄02-20
漫话寒假生活作文(4篇)05-02
漫话寒假作文(4篇)04-28
漫话寒假生活作文精选2篇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