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光的折射》教案一
本文由VCM仿真实验提供 《光的折射》教案一 课题名称 光的折射 课型 新授课 内容分析 光的折射是在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学生实验得出在不均匀介质中光是折射的基础上学习的。并经过学生的再次实验的基础上得出光的折射规律。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海市蜃楼比较了解,但对它的产生是陌生的。本节是在前两节的基础上学习,降低了研究的难度。 教 学 目 标 知识 与 技能 知道光在不同的介质会发生折射。 知道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一些实例。 过程与 方法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的情感。 激发学生勇于探索自然的热情。 重点难点 知道光在不同介质中会发生折射 策略方法 小循环多反馈。 课前准备 课前预习 预习本节课,并在课后观察家里的金鱼,窗外的风景等情况,找出所存在的疑问。 教学媒体 投影设备,玻璃砖,激光手电,小烧杯,水,纸板等。 课后记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教学程序 复习 提问 引入 新课 展示课题 光源 分类 引导实验 光的直线传播一节我们知道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学生回顾回答 早晨的太阳并未出来但我们已经看到了,这是否也是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 学生思考 你看到家中鱼缸里的鱼是怎样的? 思考回答 教师引导:要想解释这个问题我们就来学习 光的折射 同学们,我们知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在不同介质中会是怎样的呢?譬如光从空气进入水中 学生猜想可能的情况: 仍然沿直线传播 可能是弯曲的 教师引导:那么光究竟是怎样传播的?你们的猜想对不对?我们如何证明它? 现在我们有这么多的器材该如何作出选择? 学生讨论并动手试做。试着找出光从空气传到水中的传播路径。 老师适当引导 哪些同学能够演示你的做法? 学生到黑板前演示自己找到的做法。 提问 引入 提出问题 导入 引入 引导 提出问题 引导 引导 复习 提问 引入 新课 展示课题 光源 分类 引导实验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实验 学生实验验证 展示实验结果。 总结结论 1、 把一张白纸平铺在桌子上,把玻璃砖平放,用激光手电照射,会发现光在白纸上的传播路径是弯折的。 2、 在水中加入几滴牛奶并倒满半烧杯,用激光手电照射。 刚才的同学的做法都非常好,选择你认为更合适的作法,小组边讨论边实验。 实验完毕 找位同学谈一谈你的实验结论 1、 当按照上述第一种实验方法做时,向玻璃砖斜着照射时发现玻璃砖中的光束和空气中的光束不在一条直线上。 2、 第二种做法的实验结果同上 有没有同学有其他的发现? 学生可能说出自己不同的实验结论。 当将激光手电垂直照射到水或玻璃砖中时结果发现光的传播路线并未改变。 教师给予这部分学生肯定。 总结实验结论: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会发生折射 当光垂直射向这种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 教师继续引导: 若象光的反射一样为了研究方便引入法线,会有什么发现呢 引导 肯定学生 继续引导 提示 引导总结 引导 到黑板前 展示自己 的做法 学生讨论 分组实验 回答实验结果 总结 结论 教学程序 教 学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得出折射规律 举例子 小结 巩固练习 布置作业 学生描出光线的传播路径并且作出法线,结果发现光的折射光线 向法线偏折 生活中有那些事例说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水中的筷子看起来象折断了。 透过玻璃看到外面的景物变形了。 用放大镜看书 海市蜃楼现象 近视眼的人用眼镜矫正视力 我们的眼睛。 学生总结 学生练习将目标检测完成 课后练习1,2。 引导 引导 引导 布置作业 总结 回答 讨论回答 讨论回答 回答 练习 板 书 设 计 光的折射 光的折射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会发生改变 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 详细可上VCM仿真实验咨询【《光的折射》教案一】相关文章: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01-06
物理教案光的折射11-17
《光的折射》教案(精选10篇)11-14
光的折射教学反思04-11
物理教案光的折射6篇11-18
物理《光的折射》教案(通用16篇)11-04
光的折射物理教案(通用10篇)01-07
中班科学教案《光的折射》反思01-29
《光的折射》的教学反思(通用10篇)10-27
初中物理说课稿《光的折射》(精选10篇)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