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教案《木瓜恰恰恰》(精选12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案《木瓜恰恰恰》,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案《木瓜恰恰恰》 1
活动目标:
1、根据图谱拍出相应节奏型,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音乐结构。
2、乐曲前四句句末,随音节奏边拍|×× ×|念“恰恰恰。
3、学习看指挥进行演奏。
活动准备:
1、铃鼓、碰铃、圆舞板等打击乐器人手一件。
2、图谱、音乐
3、幼儿对印尼的风情民俗有所了解。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回忆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重点说说有哪些好吃的水果。
二、幼儿看图谱,说出图谱上的物体名称。重点了解“木瓜”。
三、幼儿欣赏
音乐一遍。提问:乐曲叫什么名字?是哪个国家的曲子?
四、结合图谱,幼儿再次欣赏音乐。
1、教师随音乐帮助幼儿熟悉图谱。
2、幼儿用身体动作来表示图谱中的`水果,并进行拍奏。
(1)教师示范。提问:老师做了哪些动作?菠萝、樱桃、木瓜分别是用什么动作表示的?
(2)幼儿随音乐用身体动作表演。
3、念拍“恰恰恰”幼儿在教师引导下听出前四句音乐每一句末的“×××”节奏,并随乐练习念、拍“恰恰恰”。
4、幼儿分声部练习。
1、在教师放慢速度演唱歌曲旋律声中,根据教师面对不同小组的动作,幼儿学习迅速、准确地用相应节奏动作表示。
2、在录音伴奏下,幼儿根据教师指挥迅速作出节奏动作反应。
五、指导幼儿根据预定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1、出示铃鼓、碰铃、圆舞板。听听哪种乐器的声音最高?可以用来表示什么物体?
1、“菠萝”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木瓜”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2、“带飘带的果蓝”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3、“樱桃”处可用什么乐器演奏?
六、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1、在录音伴奏下,教师指挥,幼儿演奏。
2、个别幼儿上来指挥,集体练习打击乐器演奏。
3、个别幼儿即兴指挥,集体演奏。
4、全体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器演奏。
教案《木瓜恰恰恰》 2
活动目标:
1.初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体验歌曲所表达的快乐。
2.学习节奏类型,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恰恰”。
活动准备:
图谱、视频、木瓜图片和实物、乐器(碗、勺子、筷子、辈子)
活动过程:
一、视频导入
1.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要带大家去看一个美丽的国度,你们想看吗?
(播放印度尼西亚视频,了解印度尼西亚。)这是水中岛国——印尼,四处环水,也称千岛之国。全国有13508座小岛。岛上盛产各种水果,看……
2.师:在美丽的印度尼西亚,盛产一种水果,(出示木瓜图片),这是什么水果?;每到木瓜成熟的时候,印尼的人们就会跳起《木瓜恰恰恰》的舞蹈来庆祝水果丰收。
3.今天,老师也把这首音乐带来了,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和印尼的人们一起来感受一下丰收的快乐。好不好?
二、欣赏《木瓜恰恰恰》
1.播放《木瓜恰恰恰》第一段
提问:
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快乐)
音乐里的水果们也很快乐,想和你们玩《指水果拍手》游戏呢?
2.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1)看图拍手;
(2)跟音乐一起拍;
音乐里唱到樱桃的时候说了什么?(恰恰恰)恰恰恰除了用拍手来表示快乐,还可以用哪些动作来表示快乐呢?(跳跳跳、扭扭扭、嘿嘿嘿)
(3)用不同的肢体语言表现节奏;我们一起听着音乐来做一做快乐的动作吧。
(4)快乐的事情要和好朋友一起更分享,看:我和陈老师是怎么做的?(幼儿找好朋友,两两一起听音乐做动作。)
三、创编,巩固
水果大丰收,引来了森林里的小动物。谁来了?小熊(跺脚)(扭)小兔(跳)
四、打击乐
1.小动物们的表演真不错,要是来点乐器就更不错了。哎,这个可以吗?谁愿意来演奏呢?
2.幼儿分成两组,互换角色表演。
3.邀请客人老师帮拍节奏。
五、小结
今天,我们走进了美丽的印度尼西亚,和小动物们一起跳了《木瓜恰恰恰》的舞蹈,真开心。等到下一次活动,老师带你们学一学印尼的人事怎样叫卖水果的,好不好。
教学反思
《木瓜恰恰恰》一首充满印尼风味的作品。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演奏和创编活动。
1、激发演奏兴趣,调动已有经验。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活动一开始,以节奏明快的音乐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以节奏为主线,从形式、内容上极大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2、自由探索
初次听到一首节奏明快的歌曲,学生不自觉的就会用不同的声势来表现,给孩子一定的时空,让他们自己探索、创造节奏型。
3、游戏体验
利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感知音乐的性质及其变化,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师的.教学艺术,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学习过程中,达到本次活动的认知目标。
4、指导学生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
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学生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到此,能力目标就基本完成了。
5、组织学生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
基本的配器方案出来后,通过整体演奏、分组演奏、教师指挥、学生指挥等形式,让学生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案《木瓜恰恰恰》 3
活动目标:
1、在师生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幼儿进一步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3、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并能达到简单的分声部演奏。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5、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打击乐器。
2、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活动重点:
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活动难点:
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活动过程:
1、入场:《加沃特舞曲》,以节奏为主线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2、课件欣赏:印尼风俗民情,调动幼儿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3、印尼舞蹈:《东方之珠》,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4、幼儿整体欣赏音乐,进一步熟悉音乐结构。
5、在教师的提示下,按乐曲结构,看图谱拍节奏,并在"恰恰恰"处边拍边念。
6、幼儿分声部练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反复练习不同声部的节奏型。
7、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并尝试演奏。
8、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此环节中,可以鼓励幼儿为乐队做指挥。
9、活动延伸: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形体语言来表现这首乐曲,在轻松欢快中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乐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曲子。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两段体AB,节奏也为较简单的2∕4拍。A段旋律优美,表现印尼人民丰收喜悦的心情;B段的旋律活泼、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体现丰收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舞蹈的场面。整首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它旋律优美、节奏明快,段落清晰,意境优美,很有感染力,非常适合大班幼儿进行打击乐演奏。
老师的语言提示、身体动作的暗示和伴有乐器正确敲打的指挥手势等的正确引导,使得活动气氛轻松愉快,幼儿在老师的帮助下,稍加努力就能够完成。从中培养了幼儿的进取精神,对今后打击乐活动的继续开展也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本节活动的教学效果较好,本班的幼儿基本能够看图谱,根据我的指挥进行演奏。但是我觉得,如果能让幼儿来担当指挥的角色会更棒,这也将是我在以后的打击乐活动中所要达到的教学成果。
教案《木瓜恰恰恰》 4
一、回音游戏(5分钟)
1、导入:今天这节音乐课我们一起跟着音乐去旅行!跟音乐走一走,音乐会把我们带到哪里?(跟着《郊游》音乐走一走)
2、我们来到了一座大山面前。如果这时对着大山大声喊,对面会传来什么声音?生回答
3、请一名生试一试,其余生作回声
4、韦老师也想跟同学们玩一玩。我这里有四句旋律,韦老师每唱完一句,同学们把每一乐句的最后三个音符唱出来。师生回音游戏小结:让我们继续跟着音乐去旅行,跟着音乐走一走,拍一拍,音乐会把我们带到哪里?
二、水果驿站(8分钟)
1、我们来到了水果摊,这里的水果多不多啊?你平时最喜欢吃哪些水果?生回答
2、韦老师这里有一些水果图片,一起来看看(分别认一认)这些水果产自阳光充足,天气炎热的热带地区。
3、这些热带水果成熟之后,就会被运到水果店里卖给顾客。要把顾客吸引过来,你有什么好办法?生说,师补充:我们还可以大声叫卖水果,吸引客人来买。我们一起来大声喊出这些水果的名字,体验一下叫卖的感觉。
4、听韦老师的吆喝声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师吆喝,生听后说)师补充:第三个字气息比较长,
5、出示节奏讲解附点节奏,跟师念节奏
6、我们用这样的节奏一块来吆喝
三、学习歌曲(20分钟)
1、韦老师这里有一首表现卖水果的歌曲。一起来感受歌曲的情绪怎么样?歌中每句之后,加入了什么声音?听后生说“恰恰恰”
2、这里的水果卖得怎么样?从哪些歌词看出来的?课件出示歌词,自由读一读歌词,请个别生说。这里的木瓜味道怎么样?从哪些歌词看出来的?个别生说
3、再听歌曲,对口型,注意听歌词的节奏。听后引导生有节奏地读词,再跟着伴奏音乐读词两段,师读“恰恰恰”
4、出示词谱,揭题,再听歌曲跟着音乐默唱一遍
5、跟琴轻声慢唱(不加恰恰恰),提出唱时遇到的问题,一起唱好
6、听前奏有几拍,加入前奏完整唱。
7、加速唱,跟音乐唱
8、分形式唱词与“恰恰恰”,由生制定。在恰恰恰处加入自己创造的`动作,表现出自己高兴的情绪,加入串铃、碰铃、双响筒、木鱼(视情况而定)
9、跟音乐伴奏完整表现
四、拓展――“恰恰舞”(5分钟)
1、这首歌中加入了“恰恰恰”,使歌曲情绪更加欢快热烈了。你知道“恰恰恰”和什么有关吗?生回答,师补充,恰恰舞是拉丁舞的一种,它的节奏特点是慢慢快快快,以胯部的扭动带动全身的舞蹈。我们班有的同学学过恰恰舞,愿意展示一下吗?
2、欣赏一段恰恰舞
3、你觉得恰恰舞给你感觉怎样?
五、结束部分(2分钟)
1、恰恰舞欢快而又热情。刚才我们学习的《木瓜恰恰恰》具有浓郁的恰恰舞曲风格,热烈而又欢快。你知道《木瓜恰恰恰》这首歌来自于哪个国家吗?揭示国家
2、师简介印尼的地理位置,下面我们要跟着音乐去印度尼西亚旅行喽。一起来听一首好听的印度尼西亚民歌《心恋》小结下课
教案《木瓜恰恰恰》 5
活动目标
1、积极参与活动,探索木瓜生长的过程,发展探索能力。
2、能对木瓜生长过程进行正确的排序。
3、了解长在树上的常见水果。
活动准备
木瓜生长过程图片,木瓜、苹果、雪梨、枣、橙子等水果和果树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西瓜是生长在地上的,木瓜也是生长在地上的吗?
二、科学探究。
1、了解木瓜的生长过程。
教师利用课件或者是图片,帮助幼儿了解木瓜的生长过程。
小结:把木瓜籽种在地里,慢慢地木瓜苗就长出来了,木瓜苗尖尖的',长大后叶子越来越多,成了木瓜树,慢慢地木瓜树开花了,最后长出了许多青青的木瓜,等木瓜变成黄色后,就成熟了,可以吃了。
2、学习儿歌,了解木瓜的果实是结在树上的。
教师提供木瓜的生长过程图片,请幼儿按照木瓜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
教师朗诵儿歌:长啊长,小小树苗往上长,长出了叶子,开出了花,结成一个个木瓜。
教师通过提问,帮助幼儿理解儿歌。
教师带领幼儿看图朗诵儿歌,进一步感知木瓜的果实是结在树上的。
三、开拓视野。
(出示各种水果图片)师:除了木瓜的果实是结在树上的,还有什么水果也是这样的?
教师引导幼儿积极发言。
教师小结:除了木瓜,还有很多水果也是长在树上的,例如苹果、雪梨、枣、橘子等。
活动应变
教师可根据本地生产的水果引导幼儿重点探究。
活动延伸
了解其他生长方式特别的水果,如火龙果、菠萝、香蕉等。
区角活动
科学区:
1、投放木瓜的生长过程图片,鼓励幼儿按照木瓜的生长过程进行排序。
2、投放水果图片,请幼儿按其生长的地方进行分类。
环境创设
张贴木瓜生长图片。
家园同步
帮助幼儿复习幼儿用书儿歌,巩固对木瓜生长过程的认识。
随机教育
日常散步时,引导幼儿观察幼儿园里的果树,激发幼儿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案《木瓜恰恰恰》 6
教学目标:
1、体会歌曲《木瓜恰恰恰》表现的叫卖场景,感受歌曲欢快热情的情绪及其浓郁的舞曲风格。
2、了解并感受恰恰舞的节奏特点及舞曲风格。体会歌曲鲜明的节奏特点,能熟练演唱并能用自己的方式表现歌曲。
3、感受印尼美丽风光,拓展欣赏印尼民歌《心恋》,体会音乐文化的丰富多样性。
教学重点:
学唱歌曲教学难点:弱起开头的演唱及十六分音符的吐字。
难点突破及教学方法设计:
1、通过音乐旅行的方式创设游戏情境。 我通过《郊游》带生到了一座大山脚下。通过回声游戏过渡到回音游戏。在回音游戏中,我把《木瓜恰恰恰》四句旋律设定为游戏内容,通过师生互动的形式完成。师每唱完一句,生跟在后面唱出旋律的最后三个音作为回音。在游戏过程中,四句歌曲的旋律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印记,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初步的准备。
2、通过音乐旅行的方式创设生活情境。 我通过《木瓜恰恰恰》的伴奏音乐带生到了一个水果摊前。学生对于水果有比较丰富的生活经验。我出示了歌词中的几种水果图片,让学生认一认,说说水果的名字。师适时作出补充。之后我提出了问题:如果你是这个水果店的老板,你用什么办法吸引顾客来买你的水果?这时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各种办法都进行着。这时教师会有选择性地选取其中关于吆喝的回答作进一步延伸。听听老板的叫卖声。教师来扮演老板,用歌曲中的'节奏进行吆喝,让学生发现特别之处在于有的字拉得很长。这样的教学方式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收到很好的效果。
3、直观地呈现歌词的节奏,减低学唱难度。 歌曲中的四个乐句用的是同一种节奏。学生看歌词时不太方便。为此,我设计了单独的歌词认读环节,把歌词按照节奏的疏密呈现出来,让学生一目了然,减小学习的难度。 经过以上环节的铺垫,学生很轻松地学会了歌曲的演唱。整节课的学习气氛很浓,最后的完整演唱环节达到了高潮。最后的印尼风光的欣赏以及印尼民歌的欣赏更让学生意犹未尽,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教案《木瓜恰恰恰》 7
设计意图:
设计本课前,我首先对教材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广泛、细致的调查,根据教学大纲的指导思想和新的教育教学理论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大胆改革,本着少讲精讲,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让学生想学、愿学、乐学。并给学生提供想像的环境和空间,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因此,在教学本课时,一是要尽可能选用趣味性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要创设情景,让学生自主参与,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我综合运用示范法、合作探究法,快乐教学法直观等教学方法诱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民歌,歌曲欢快热情旋律简洁,多以同音进行和模进为主。节奏规整,以XX︱X.XXXXX︱X-O︱贯穿全曲,极具舞曲风格。歌词表现了人们围坐在水果摊旁边叫卖、选购、品尝、夸赞水果的热闹场面。特别是“恰恰恰”的加入,更是体现了恰恰舞的轻松明快,活泼热情的特点。这首歌曲的第十一小节是不完全小节,与最后一小节时值相加构成不完全小节。
活动目的:
1、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学习简单的伴唱。
2、学习节奏类型,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3、体验歌曲的快乐。
4、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5、能跟着节奏打节拍。
活动准备:
图谱、磁带、录音机、乐器(圆舞板)
活动过程:
一、音乐常规训练
1、练声及律动《摘果子》。
师:天气真好,我们去果园摘果子。
二、节奏练习。
师:老师发现果园有一颗神奇的智慧树,智慧树上长着很多好吃的水果,它要让小朋友看水果拍节奏,拍对了,水果就成熟了,它们就可以摘下来。
三、以游戏的形式引入课题。
师:现在来看看你们都摘了哪些水果?(菠萝、木瓜、樱桃)这些水果都说要跟小朋友玩游戏《指水果拍手》。
×- ×× ×× ×.× XXX
师:非常好,其实刚才我们拍的是一首非常好听的乐曲名字叫《木瓜恰恰恰》。
(1)师: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带国家,盛产许多水果,瓜农们常常提篮到街市上叫卖,听听她们是怎样叫卖自己的瓜果。(幼儿听歌曲)、(师出示图谱)引导幼儿边听音乐边看图谱。观察在每句歌词后有什么?(樱桃)出现樱桃的时候说了什么?(恰恰恰)
(2)学习恰恰恰后(熟悉旋律),把歌词连起来。
练习衬词“恰恰恰”:请小朋友们看着图谱表在所有歌词的地方只动口型,不出声音演唱;而在衬词的地方唱出声音来。
演唱“恰恰恰”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小朋友已经蠢蠢欲动,想动起来、跳起来了,告诉大家,你想用什么动作表演“恰恰恰”?
请所有小朋友在“恰恰恰”的地方,用身体动作或声势表演。
6、请幼儿尝试像教师一样操作图谱,其他幼儿伴唱。
7、按教师指挥分组演唱歌曲。
8、小结
师:这还是一首打击乐,我们还可以试着用乐器来表现哦,现在呢,我们就来尝试一下吧。在唱到恰恰恰的地方就用圆板表现好吗?
大班音乐《木瓜恰恰恰》教学反思
歌曲《木瓜恰恰恰》是一节以欣赏切入的情景式音乐课。这首印度尼西亚歌曲,它通过“叫卖”的形式,以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弱起节奏以及连续的切分节奏,给歌曲的演唱教学增加了一定的难度。这节课上完后,我认为我比较顺利地完成整个教学过程,实现了课前预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流程较顺畅,重点练习恰恰恰的伴奏类型。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听觉的艺术,因此我始终以音乐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在音乐中进行完成的,体现出音乐教学的学科特点。我把歌曲所具有的独特旋律、节奏特点与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丰富的肢体语言,来积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自发性的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在音乐活动中去感受美,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切分节奏是本课的难点,我通过听节奏,打节奏,读歌词,唱歌词等练习中循序渐进的感受切分节奏的特点,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能积极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
当然,本节课中也出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如:由于教师的语言组织不够精练、缺少应有的启发性,教学方法也较呆板,导致学生表现平淡,学生情绪表现不够活跃,加之在要求学生完整演唱歌曲时,由于学生对歌曲还不够熟练,他们更多的是专注于手上的节奏动作,而忽略了耳边的音乐,造成了歌曲演唱拖拉现象,以及打击乐伴奏活动的无实效果性,更是影响了课堂教学气氛。
教案《木瓜恰恰恰》 8
教学目标:
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风土人情,热带水果等,加深学生对印度尼西亚音乐的印象。
2、能够听辨歌曲的情绪,准确地掌握弱起小节、附点节奏,能够随节奏动胯,并创编歌词。
3、了解一些相关文化以及“叫卖”的艺术形式。学生喜欢投入到音乐活动中,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有表情地、自信地、完整地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教学难点:正确地演唱《木瓜恰恰恰》的弱起小节及附点节奏。
教具准备:钢琴、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欣赏印尼风光,了解风土人情(播放课件)
师:
今天老师当导游,带同学们去遥远的印度尼西亚看风景想去吗?让我们一起踏上愉快的音乐之旅吧。
印尼有着蓝天,碧海,绿岛,梯田,是一个风光秀丽的岛国,由17508个岛屿组成,其中有6000个岛屿有人居住,所以印尼被称为千岛之国。常年温度在25—27度左右,降水量丰富,所以印尼盛产水果。
木瓜,成熟的木瓜是橘红色的,有着黑色的圆籽,肉嫩香甜。
番石榴,有的像球,有的像梨子的形状,味道酸中带甜,清脆香甜。
榴莲,有着像刺猬一样的针形外壳,有一股独特的.味道,不喜欢的人认为很臭,但喜欢的人却百吃不厌。
二、出示难点节奏,念歌词
1、师:我们来到了印度尼西亚的水果市场,你看好多卖水果的大伯大妈都在叫卖着自家水果,如果是你的话,你会怎么叫卖你的水果呢?
2、师:老师来给你们学学印尼的大伯大妈们是怎么叫卖自家水果的。
(出示课件,按节奏念歌词)
3、想不想跟老师一起来试试(提示弱起及附点音符,采用齐念、分组念及跟伴奏音念的方式)
三、学唱歌曲,加入衬词“恰恰恰”
1、师跟伴奏唱一遍
师:印尼的大妈大伯们还能唱着叫卖自己的水果呢,老师来给你们学学。
2、揭示课题
师: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木瓜恰恰恰》,是一首印度尼西亚歌曲,你觉得歌曲的旋律怎样?速度怎样?
(播放课件)
3、复听歌曲,在衬词处拍手。
师:再来听一遍,比较和老师唱的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师:让我们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拍拍手,感受一下,加了衬词后歌曲的情绪有什么变化?
4、跟旋律律动,动胯,介绍恰恰舞
师:说到“恰恰恰”,你会想到什么?
恰恰恰舞是一种通过动胯带动手臂自然摆动的一种舞蹈,舞风轻快、活泼、俏皮而奔放,如今已经成为最流行的拉丁舞种。
那下面我们一起在恰恰恰的地方扭扭胯好不好?
5、学唱第一段歌词
师:下面跟着老师的琴声我们轻轻地唱唱词,你们唱一三句,我唱二四句,我们接龙唱。之后再对调,学生唱二四句,我唱一三句。
师:下面你们来唱歌词,我来帮你伴奏,唱衬词“恰恰恰”
6、学唱第二段词,并创编歌词
老师范唱一遍
师:第二段歌词唱到了些什么?
齐唱第二段歌词
师:你选择歌词中的某一种水果来编歌词,并唱出来,老师先来试试
(出示课件)
7、齐唱一遍,提示用开心快乐的心情去演唱
8、表演唱
请4个同学上来表演唱,其他同学在底下唱歌并拍手
四、拓展延伸,欣赏《卖汤圆》
1、播放课件,欣赏《卖汤圆》视频
师:《卖汤圆》和今天学习的《木瓜恰恰恰》,他们有什么共同点呢?
2、介绍新体裁──叫卖歌
五、随音乐走出教室
播放《木瓜恰恰恰》,学生边唱边离开教室
教案《木瓜恰恰恰》 9
活动目标
1、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乐曲结构,并根据图谱拍出相应的节奏型。
2、在前四句句末,随音乐节奏边拍边念恰恰恰,并初步学习为乐曲设计打击乐器演奏建议。
3、注意看指挥演奏,体验师生合作的快乐。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图谱一张,视频音乐,课件,幼儿人手一件打击乐器(圆舞板、三角铁、铃鼓若干)。
活动过程
一、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结构。
1、看视频短片,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小结: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热闹的岛国,那里盛产各种各样的水果,那里的人们热情、善良、能歌善舞。
2、欣赏歌曲,感知乐曲结构。
教师:听了这首歌曲,你有什么感觉?有没有听到特别的地方?
“恰恰恰”是不是从乐曲的开始到结束都有?
小结:这首歌曲有两段,前面一段每句的句末有“恰恰恰”,后面一段没有。
二、熟悉图谱,用身体动作演奏。
1、出示图谱,观察图谱,说出图谱上的图标,认识重复记号。
2、身体动作练习(引导幼儿用拍手、跺脚、拍肩等动作看图进行节奏练习)
三、学习用乐器演奏。
1、集体配器。
(1)介绍乐器,认识并巩固三种不同乐器的打击方法。
(2)尝试根据图谱为乐曲匹配相应的乐器。
2、完整徒手练习演奏。
3、看图谱集体完整演奏。
4、看指挥演奏。
5、集体演奏。
活动反思:
“木瓜恰恰恰"是一节大班节奏活动,我采用了图谱,乐曲中恰恰恰是由三个樱桃表现出来,充分提示幼儿节奏变化。在这个地方孩子掌握的'很好,但不足的是切分音节奏掌握的不够好。由于这两个节奏我画的是一样的图,又没有教孩子区分这两个节奏,以至后半段节奏把握欠佳。
教案《木瓜恰恰恰》 10
活动目标:
1、感受乐曲结构,根据图谱掌握相应的节奏。
2、初步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演奏中,注意相互配合,与集体形成默契。
活动准备:圆舞板、铃鼓、小铃、音乐、《木瓜恰恰恰》范例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演奏《木瓜恰恰恰》进入活动主题。
二、基本部分:
1、听音乐,幼儿用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师:我们刚刚是用哪一种乐器来演奏的?
幼儿:圆舞板、铃鼓、小铃
2、刚刚我们是用圆舞板、铃鼓、小铃演奏的。今天老师想用一种乐器来演奏,就只用铃鼓来演奏,怎样才能演奏的又好听又好看呢?你们能不能演奏的又好听又好看呢?
幼儿:能(让幼儿说一说怎样演奏呢)
师:我在电视里找了一段阿姨表演节目的录像片,里面的阿姨就是用一种乐器又好听,又好看。我们来一起看一看。
3、让幼儿欣赏大屏幕
师:这段阿姨表演的是不是又好听又好看呢?
幼儿:是
师:怎么好看呢?(让幼儿学一学)
幼儿:阿姨的动作
师:让幼儿试一试怎样用铃鼓做好看的动作(可以敲一敲、摇一摇……)
4、让幼儿把音乐范例《木瓜恰恰恰》上面的菠萝和木瓜这一段配上动作。(刚才小朋友想了很多动作,上面敲,左右一起敲,下面敲、旁边敲)
师:菠萝这可以换个什么动作?
幼儿:铃鼓可以放底下和后面敲
师:老师在木瓜和菠萝上贴上相应的图片。让幼儿拿出铃鼓按照图片做相应的动作(听音乐再做一遍)
5、合作表演,让幼儿欣赏大屏幕。
师:有没有发现屏幕中的阿姨怎么合作的?
幼儿:幼儿阿姨不敲自己的鼓,敲旁边的`鼓。
师:她们有没有敲的乱七八糟的?
幼儿:没有
师:这里面肯定有诀窍,今天老师也让小朋友试一试。要求:“咚哒哒”“咚”是敲在自己的鼓上,“哒哒”是敲在别人的鼓上。而且三个小朋友还要合作的好。(三个三个的小朋友拿着铃鼓下位,去试试看,怎样让“咚”敲在自己的鼓上,“哒哒”敲在别人的鼓上)
师:刚刚发现小朋友在探讨大家合作的方法上有好几种方法。到底哪一种更好呢?我们需要大家来讨论一下。(让幼儿分组表演)
师:在我们没有正式练好之前,先来空手练习一下,有没有发现一有小错误出现就是什么拿错了?
幼儿:铃鼓
师:哪只手拿铃鼓?
幼儿:右手
师:铃鼓(右手)放腿上,鼓面朝上,左手拍。老师唱歌普,幼儿打节拍。然后用铃鼓演奏。
6、放音乐,幼儿用铃鼓完整的演奏。(合作的时候要听准音乐的节拍)
7、让幼儿围城一个圆形,让每个幼儿都能拍到。听音乐演奏。
8、复习刚刚学过的舞
《木瓜恰恰恰》不仅可以来玩打击乐,还可以跳一跳好看的舞蹈《恰恰恰》放松一下。
放音乐,老师幼儿一起舞蹈。
活动结束
教案《木瓜恰恰恰》 11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大班艺术领域活动之一的打击乐《木瓜恰恰恰》随着大班幼儿对乐曲的结构及对曲子理解能力的提高,幼儿逐步喜欢通过打击乐活动来表现对乐曲的喜爱。乐曲《木瓜恰恰恰》是一首符合我们大班幼儿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曲子。
乐曲的结构是常见的再现式三段体A-B-A。
A段旋律优美,表现印尼人民丰收喜悦的心情;
B段的旋律活泼、明快,作者以切分音的方式体现丰收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欢快舞蹈的场面。
整首乐曲旋律简洁、节奏明快、乐段清晰、富有感染力,所以以《木瓜恰恰恰》开展打击乐演奏活动,易给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以及能促进幼儿的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我将该活动设计为两课时。在第一课时幼儿初步感受了印尼乐曲的风格,音乐的结构、初步看图谱拍打节奏。因此我从情感态度、能力、认知水平三个方面预定第二课时的目标:
1、进一步感受印尼乐曲的风格,在合作中体验打击乐活动的快乐。
2、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
3、幼儿学习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以上目标的提出主要是想通过目标的实现让幼儿享受奏乐活动的快乐,发展幼儿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艺术展现的能力,同时发展幼儿感受音乐的能力,其中包括对节奏感、结构感等音乐要素的敏感性。
4、教材重难点根据目标,我把活动重点定位于:学习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活动难点:能进行简单的分声部演奏,在保持自己声部的同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5、教学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已经了解有关印尼的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
(2)物质准备:画有各种水果及果篮的图谱、磁带、打击乐器、印度风情课件。
(3)场地准备:幼儿座位设计为"品字型"。
二、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活动中我力求达到"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本次活动采用的主要教法有:
1、激趣法:活动开始部分让幼儿听着《木瓜恰恰恰》的歌曲跳恰恰舞,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此外教师借助了多媒体课件,让幼儿欣赏印尼风情,给幼儿以直观经验,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
2、游戏法: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它具有教育性、娱乐性、创造性。让幼儿边拍水果图谱边念"恰恰恰"时,给游戏活动注入新的活力,激励幼儿的艺术表现力与创造力,点燃幼儿的创造之花。
3、图谱指挥法:"木瓜恰恰恰"的图谱用不同的水果及果篮表现节奏型及配器的总体布局。幼儿看图谱学习节奏,使幼儿对乐曲的结构、节奏型的理解、认识更透彻。图谱法和指挥法的综合使用,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打击乐器演奏效果,为突破本节课重难点奠定基础。
此外,我将适时地采用赏识激励法、审美熏陶法等教法对活动加以整合,使幼儿获得对乐曲更深层次的理解,达到科学性、艺术性、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三、说学法
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华了情感,本次活动幼儿采用的学法是:
1、多通道参与法:新《纲要》指出:"幼儿艺术活动是一种手、眼、脑并用的活动,它需要幼儿用多种感官去感知审美对象,用动作和材料的操作去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所见所闻。"因此活动中,我鼓励幼儿看一看、学一学、拍一拍、敲一敲,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学习目标。
2、尝试法:陶行知先生说过在"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在两次操作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尝试看图谱拍节奏、设计配器方案。让幼儿通过商量、比较等,使思维活跃起来,创造出更合适的演奏方法,来攻克本节课的难点。
与此同时,我还将通过个人演奏、集体演奏等方式,复习巩固节奏练习。
四、说教学
程序围绕教学活动的预设目标,我的整个活动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感受印尼乐曲的风格,熟悉音乐结构。
1、律动入场:《木瓜恰恰恰》大家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活动一开始我选择让幼儿听着《木瓜恰恰恰》的歌曲、跳着欢快的恰恰舞进场,让幼儿从中感受到"恰恰舞"明快的节奏,激发幼儿参与音乐活动的兴趣。
2、播放课件唤起回忆感知音乐这环节我是将印尼风土人情做成课件并将《木瓜恰恰恰》作为背景音乐,让幼儿边听边看边思考,师"这是什么地方"?唤起幼儿对有关印尼风俗民情以及生活习惯的回忆。接着引导幼儿根据乐曲的变化用肢体动作大胆表现对乐曲的理解,让幼儿进一步感受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音乐的结构,为下一步节奏练习奠定基础。
(二)、在熟悉掌握节奏的基础上,分声部徒手练习。这环节是解决本次活动的难点,在解决难点部分,我根据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从教具入手制作了水果图谱增强了幼儿对节奏的记忆。
第一遍:让幼儿看图谱按意愿分四组,在教师的指图提示下,分声部徒手练习。
第二遍:个别幼儿指图,听音乐分声部徒手练习。
第三遍:幼儿看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
看教师指挥,分声部徒手练习,为持乐器合作演奏作铺垫。这时要放慢乐曲的速度。练习时重点要求幼儿互相倾听、相互配合,提出明确要求:"请小朋友来看老师的指挥,指挥到你,你就来做动作。在这个过程中幼儿则要提高有意注意,保持自己的声部,并与其它声部协调一致。
(三)根据节奏方案、设计配器并演奏这个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1、设计配器方案此环节我指导幼儿根据形成的节奏方案设计出配器方案,并让幼儿尝试演奏。在教学过程中我为幼儿准备圆舞板、碰铃、铃鼓、三角铁四种乐器,让幼儿自由敲打。请幼儿根据乐器的音色为乐曲配伴奏,引导幼儿思考、讨论:"你觉得用哪种乐器演奏更像恰恰恰?(圆舞板)菠萝的地方用什么乐器呢?(碰铃/铃鼓)飘带的果篮要怎样演奏?(把钱鼓摇起来)那我们就一起来合奏吧!"
2、组织幼儿分声部进行乐器演奏基本的配器方案出来后,教师通过整体演奏、分组演奏、教师指挥、幼儿指挥等形式,让幼儿体验节奏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这个环节我将综合运用指挥法、练习法,通过以上多种演奏方式,复习巩固难点。)在发挥幼儿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培养幼儿的音乐理解力和表现力。到此,认知目标也就基本完成了。
(四)活动自然结束引导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表现乐曲,让幼儿在轻松欢快中走出活动室。正是在这些敲敲打打中,幼儿进一步感受到印尼歌曲的风格,熟悉了音乐的结构。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用打击乐器演奏《木瓜恰恰恰》,在合作的过程学会相互倾听、相互配合,体验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有效促进了师幼互动!
总而言之,在本次教学活动中,我掌握好宏观调控,调整控制好节奏速度,在提问时,能注意到问题的难易。当然在实际的教学中,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还要根据幼儿的实际反应和接受能力及时调整,努力体现"以幼儿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上是我对这个教学活动的分析与做法,不足之处还望领导、老师们多多给予指正。
教案《木瓜恰恰恰》 12
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 音乐(简谱) 四年级 下册 《木瓜恰恰恰》
二、教材分析:《木瓜恰恰恰》是印度尼西亚流传很广的一首歌曲。通过欢快、活泼的旋律唱出了卖瓜人的喜悦心情。由于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使歌曲显得非常活泼并富有情趣。歌曲分三段体,大调式。歌词非常生活化,表现了卖瓜人挑着瓜到城里去卖的过程。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演唱木瓜恰恰恰。
2.能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
3.能够创造性地表演说唱歌曲。
四、教学重点:歌曲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大家知道吗?在集市上卖东西时除了说、吆喝外,还可以用唱的方式进行。这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叫卖歌──《木瓜恰恰恰》。
(二)学习新歌
1.解释叫卖歌
叫卖歌是民间风俗歌曲的一种,它是在叫卖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歌曲。《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体裁──叫卖歌),恰恰恰属于拉丁舞,这首歌运用了恰恰舞的节奏。
2.听歌曲范唱,激发学习兴趣。
师:听了这首歌曲后你有什么感受?(听后让学生说出感受)
3.认识歌曲中出现的水果。
师:这首歌曲中出现了许多盛产于马来西亚的水果,我们来认一认。(播放课件)
4.找一名学生到黑板上为歌曲配上集市一角的画面。
5.用节奏的形式来读歌词,了解歌曲内容并为学习歌曲打基础。(恰恰恰属于衬词,暂时不读)
6.学习曲谱。教师先带领学生学习几小节,其余的让学生分组自学。
7.教师分句弹乐谱,学生填歌词,不准确的地方加以纠正。(切分音的地方加以重点练习)
8.分小组进行自学。
9.集体跟琴唱。(要求用热情、欢快的声音去演唱)
10.男生唱歌词,女生唱衬词。
11.女生唱歌词,男生唱衬词。
12.教师唱歌曲,找一名学生唱衬词。
13.欣赏叫卖歌。
师:除了《木瓜恰恰恰》属于叫卖歌外,你还知道哪些歌曲属于叫卖歌?(歌曲《卖汤圆》《卖报歌》《冰糖葫芦》等等)
学生回答后,教师播放歌曲片段让其欣赏。
(三)用打击乐器给歌曲伴奏
师:除了用衬词恰恰恰给歌曲伴奏外,还可以用乐器为歌曲伴奏。
1.一部分学生演唱,一部分学生拿出自制乐器沙锤为歌曲伴奏。
2.女生演唱,男生用腰鼓为歌曲伴奏。
(四)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川都出产哪些水果吗?请你们用自己熟悉的旋律或自己创作的旋律来推销这些水果好吗?
1.学生分组进行创作,教师了解活动情况。
2.小组展示成果,教师进行评价。
(五)小结:
师:叫卖歌曲作为一种特殊的音乐形式,为我们的生活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繁荣,起到了独特的作用,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音乐,为大家创作出更好的叫卖歌曲。
(六)板书设计(略)
教后反思:
1.本节课是以唱歌教学为主的音乐课,学生在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按歌曲的节奏形式朗读歌词,为学习歌曲打基础;在学习曲谱的过程中,先带领学生唱比较典型的几小节,然后让他们分组自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并培养了他们的自学能力。
2.把打击乐器引进课堂。歌曲运用了恰恰恰的节奏,在 XX X 的`地方除了用衬词唱出来外,还让学生用自制的打击乐器和现有的乐器──腰鼓,进行伴奏,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的能力。
3.在进行创设情境表演“集市一角”这一内容时,学生对本地所出产的水果比较熟悉,有的学生用熟悉的旋律,有的学生用自编的旋律进行创作,使课堂气氛很快达到了高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在课堂上尽量运用学生身边熟悉的素材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案《木瓜恰恰恰》】相关文章:
《木瓜恰恰恰》教学反思(精选11篇)06-21
幼儿园大班音乐优质教案《木瓜恰恰恰》09-29
《星光恰恰恰》教学反思11-01
小班音乐:水果恰恰恰11-30
恰恰10-25
木瓜12-09
恰正10-28
恰合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