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人教版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社戏》教案
《社戏》教学设计 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武原镇中学 陆海峰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设计】 以品读体验为主。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体验,在品读中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于景的,同时联系生活,在品读体验中揣摩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童年引读 童年对许多人来说,都是美好快乐的。在成人后回忆往事,对当时的人和事,更是充满一种浪漫的理想色彩,是一段永生难忘的体验。 童年 童年是七彩的梦 伴我在床头玩耍 童年是弯弯的小船,载我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 童年是快乐的小鸟张开翅膀 携我在自由的蓝天上飞翔 现在呵,童年却是—枚小小的铃铛 不管春与夏、秋与冬 永在我记亿深处 放声歌唱…… 同学们,我们的童年都是美好快乐的。哪位同学愿把自己最难忘的经历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今天我们要学习的鲁迅的小说《社戏》,那又是怎样的一件事,一种感受呢? (情境创设力求体现语文教学的人文关怀,力求营造一种轻松、和谐、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童年生活的回忆中融入课文。) 二、诵读积累,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或听磁带录音): ⑴ 画记自己难以读准、难以理解的字词。例: 惮 踱 颇 归省 行辈 撺掇 凫水 潺潺 宛转 ⑵ 用圈点勾画法标出自己最欣赏的词、句、段。 ⑶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自由诵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师可适当提示: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根据线索划分课文部分。) 本文的线索是到赵庄看戏。 看戏前(1~3段)──看戏中(4~30段)──看戏后(31~49段) 三、合作探究,平桥“乐”事 1、“我”是在什么时令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的? 讨论明确:“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这是还未当家的已嫁女儿的一般情况;“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康健,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母亲的情况不同于上述的已嫁女儿,“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清明扫墓完毕之后的天数,可能多,也可能少,“我”随母归省小住平桥村,当在春末夏初的时令,所以能够看到“春赛”、社戏,吃到罗汉豆。 2、平桥村是怎样一个村庄?“我”在平桥村得到了什么样的优待?表明了村民的什么特点?(村中居民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小村庄) 讨论明确:平桥村近海临河,“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是一个劳动人民住居的环境优美的小村庄。“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村民们因为“我”的到来,特地“许可”自己的孩子“减少工作”,“伴我来游戏”,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而且他们不拘礼教,“我们”偶尔吵闹起来,打了辈份很高、应该称之为“太公”的小朋友,也没有人想到这是“犯上”,风尚淳朴。 3、“我”在平桥村有哪些乐事? 讨论明确:“我们”每天大都掘蚯蚓,穿钓钩,“伏在河沿上去钓虾”,“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照例”,表明钓得的虾总归“我”吃,已成定例,小朋友们也都热情好客,十分优待“我”这个小客人。“我”看着在清澈的河水中,呆子似的虾“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钓尖送到嘴里去”,被钓上来,自然乐趣甚浓;吃着自己和小朋友一起钓来的虾,更会甜在心里。 “我们”还常一同去放牛。黄牛水牛都“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诗经,“全都嘲笑起来了”。这嘲笑是善意的,实际是鼓励“我”大胆些,勇敢些。“我”怕牛,还因此而被嘲笑,却还跟着去放牛,哪怕去了也只是“远远地跟着,站着”,是多么愿意和这些小朋友在一起,在这放牛被嘲当中,更表现出彼此的亲密。“我”跟着小朋友放牛,也自有一种很浓的乐趣。 4、本篇题为“社戏”,重在叙写去看戏,写这些在平桥村的一般乐事又有什么样的作用?(多方表现乐趣,铺垫赵庄看戏) 讨论明确:写这些小住平桥村的一般乐事,既多方面地表现出那段生活的乐趣,使作品内容丰富,具有生活实感;更由于这里写了钓虾、放牛这两件乐事,第二部分开头的“至于我在那里的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就与之构成递进兼有转折的关系。钓虾、放牛已是乐趣甚浓,“第一盼望”的“看戏”自更乐趣无穷。这样,就为写最大乐事――看戏作了铺垫,吸引读者读下去。 (这一部分写“我”随母亲归省在平桥村的生活,意在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同时简写一些“趣事”,为下文详写“看戏”中的趣事作铺垫。) 四、总结存储,体验拓展 1、总结存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却是“我”的“乐土”。那是因为: ⑴ “我”可以免读“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类难懂的书,可以自由欢乐地生活。 ⑵ 这里有许多年龄相仿的小朋友陪着“我”玩,彼此平等,没有封建礼教的约束。 ⑶ 每天可以钓虾,放牛,生活丰富多彩,并充满了友爱和情趣。 2、体验拓展: ⑴ 朗读课文第一部分,在体味中说说自己的童年趣事。 ⑵ 预习第二部分,初步体会夏夜航船去看戏途中的景物描写和表现作用。 第二课时 一、再述乐事,导入看戏 (生活乐事的叙述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看戏部分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 二、默读看戏,梳理过程 1、默读第二部分看社戏的全过程,并思考:围绕社戏主要写了哪几件事?并据此划分好这部分的层次。 讨论明确: 一层(4~9段):看社戏前的波折; 二层(10~13段):去看社戏途中的见闻感受; 三层(14~21段):在赵庄看社戏; 四层(22~30段):看社戏后深夜归航。 三、合作探究,互动释疑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感受语文美,在探究中发现语文的思想美,在诵读中体验语文的情感美。) 1、看戏之前遇到了什么波折,后来是如何解决的?为什么这样写? 讨论明确:看社戏前确实遇到了一些波折,如一时叫不到船,母亲不准“我”和别人一同去,又怕外祖母担心等,还恰如其分地渲染了“我”的扫兴。然而,这些“困难”又逐一地被小伙伴们解决了:首先解决了船的问题,接着又摆三条理由:一是船大;二是“我”不乱跑;三是大家又懂水性。并且还用写包票的话作了保证,让外祖母放心,实现了“我”去看社戏的愿望。这样叙写既突出了双喜等小伙伴的友爱、聪慧的品德,同时也显得文笔曲折,文意跌岩。 2、文中为什么说笛声宛转悠扬,使“我”“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呢? 讨论明确:“自失”是指“我”听得出神,忘了自己。这是因为被美丽的夜景陶醉而出神的缘故。 3、“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产生过什么误认?写这些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讨论明确:“我”在航船去看戏途中曾产生过两点误认:一是把途中的“松柏林”误认为赵庄,一是误把“渔火”误认为戏台上的灯火。心急才产生了误认,写这两点误认,既构成了情节的曲折,又进一步表现出“我”急欲去到赵庄,看到演戏的心情(板书:误认 心急生误 两误曲折 更现心急)。 4、“我”在望到戏台时的心情怎样? 讨论明确:“我”望到“庄外临河空地上的一座戏台,模糊在远处的月夜中,和空间几乎分不出界限”,那缥缈月夜空间的戏台,使“我”疑心是“画上见过的仙境”,深被吸引,无限欢喜,更全神贯注地一直望到“台上显出人物来,红红绿绿的动”。无限欢喜、兴奋之情。 5、在作者笔下,“我”所急切要看到的戏好看吗?为什么? 讨论明确:不好看。 ① 想看铁头老生翻跟头,但那老生却没翻。 ② 想看到“蛇精”和“跳老虎”,但等了许久都不见出来。 ③ 最怕看“老旦”,然而“老旦终于出了台”,并不停地唱着。 还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戏不好看? 文中孩子们“喃喃的骂”,“不住的吁气”,“打起呵欠”等,这些孩子的神态描写,也从侧面表现了戏不好看。 6、既然戏不好看,大家也就一致赞成回去了。课文中月夜归航这一部分写得也非常精采。但为什么没有写沿途所见的景物呢? 讨论明确:因为前面第11节已着重写了两岸景物,所以这节略了这部分内容。 7、夜深了,人乏船慢,兴致将尽,在小说将要结束之际,偷豆一事又把情节推向了高潮。为什么说“偷”?“偷”谁的豆? 讨论明确:孩子们认为背着大人摘豆吃是不应该的,所以直言不讳地说“偷”。可是他们不是窃取别人的东西来肥私,有趣的是把自己家最好的劳动果实奉献给伙伴享用;“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这些话足以表现出这群农家孩子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天真活泼。 8、由此,我们想—想,小伙伴们这样热衷于来看【初一下册第三单元《社戏》教案】相关文章: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9-29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案03-03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1-11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1-14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01-24
五上第三单元教案104-28
《社戏》教案01-25
社戏的教案02-26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教案01-16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的教案(15篇)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