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组语文教案 8 成语故事 (初稿)

时间:2023-04-25 18:03:31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 8 成语故事 (初稿)

学科 语文 (第 九册) 主备教师 郭 哲 授课 时间 第  周 月  日 使用教师 五年级语文教师 课题 8、成语故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解课文内容,知道成语的意思。    3、凭借课文中具体的语言材料,使学生在理解寓意的过程中受到启发教育。 教学重、 难点 教学重点:弄懂成语故事中精辟的语句,揭示其比喻义。 教学难点:明白成语故事中包含着的深刻道理。 教学方法 与手段 师:导读法 生:自读自悟,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 过程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指生复述《自相矛盾》。   2.这个课我们继续学习另外两个成语故事。 二、精读《滥竽充数》。 1.请同学们查查字典,看看“滥”、“竽”、“充”、“数”这4个字分别是什么意思?   (“滥”就是不加选择,“竽”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充”指冒充,“数”就是数目。)   2.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想:南郭先生从来不会吹竽,为什么也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3.理解句子:“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出示三个句子: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常常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战国时,齐宣王喜欢听吹竽,他总是叫许多人一齐吹给他听。     比较这三个句子意思有什么不同。谁能用“总是”说一句话?     朗读句子:“每当演奏时,他就鼓着腮帮,按着竽眼儿,装出吹的样子,居然得到了和别人一样的俸禄。”     这句话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南郭先生装模作样的语气)    4.后来他怎么又装不下去了?     出示句子:“可是他不要许多人一齐吹,而要一个一个地单独吹。”     指名用“不要……而要……”造句。    5.朗读课文,说说生活中有没有见过像“南郭先生”这样的人,读了这个故事你知道了什么。 三、精读《画龙点睛》。 1.请大家默读课文,边读边想:  (l)张僧繇画的龙为什么不“点睛”?  (2)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  (3)“点睛”的结果怎样? 2.逐题讨论,指导朗读。 (l)点睛前的龙是什么样子的?(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但缺少神韵。) 所以人们觉得怎样?(人们觉得奇怪、可惜) (2)张僧繇为什么不给龙点睛?(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 后来为什么又给龙画上眼睛?(应游客的一再要求) (3)“点睛”的结果怎样?(点睛后天气突变,龙腾空飞去) 此刻人们的态度又怎样?(惊叹不已)   (4)读这则故事时要读出什么语气?(要读出人们由奇怪到怀疑最后惊叹的语气)   3.启发想象,领悟寓意。   游客们看到画上眼睛的龙真的腾空飞去,会说些什么呢?让学生自由讨论。                                                             课堂练习设计   复述故事内容。 教后修改   课外作业设计 1、背诵《画龙点睛》。  2、读一些成语故事。   板书设计 8成语故事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教学反思     参考资料 教学参考书    

【五年级组语文教案 8 成语故事 (初稿)】相关文章:

家长心得(初稿)04-28

毕业论文初稿意见11-02

七小2010年春语文教研工作计划初稿04-27

小学语文教案《语文园地五》01-12

练习五语文教案12-22

小学《语文园地五》的优秀教案08-26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五篇04-19

精选语文教案合集8篇04-02

精选语文教案模板8篇03-31

【推荐】语文教案8篇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