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B(鄂教版)
滁州西涧 教学目标: 1、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感情读,悟诗情。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景的思想感情。 学习重点: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难点:想象古诗的意境,体会作者的心境。 教学课时:1 学习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出示风景图: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配上黄鹂鸣叫的音乐背景。 师:同学们,这幅美景被我们的一位诗人看到,用十四个字收藏在诗句里,大家同我一起去看看吧!(板书诗名 滁州西涧) 二、 赏析古诗,品读古诗。 (一)、知诗人,解诗题。 1、师介绍诗人韦应物。 2、明白古诗的时空背静。 (二)明诗意,感情读。 1、整体感知,自由读诗。 2、学习古诗前两行。 诗的前两句点明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将读者引入一个碧草从生、涧水奔流、鸟鸣深材的清幽境界。 师指导学生理解关键词“独怜”,再指名说前两行诗句的意思。 师小结: 寥寥十四个字,诗人便 茂密的绿树,鸣转的黄鹂,岸边的幽草,奔流的涧水,这些分散的景物聚拢笔端,合成一幅布局和谐、色彩鲜明的图画,给人以自然美的享受。 3、学习古诗后两行: 请学生谈谈读后的感受,试着将诗意说出来。 师小结:当夕阳西沉,暮色降临时分,西涧的潮水拍击着两岸,一场春雨被风裹挟着,急骤地落在水面上;这时,连渡口的船家也回去了,只间一叶小舟在渡口边,随着涧水的涌动,横浮在那里。千百年来,这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名句。 4、感情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三)悟诗情,师总结。 诗人描绘的景物,动静自然,历历在目,无怪其具有如此长久的艺术生命力,让我们把滁州西涧的美景长留在我们的脑海中吧! 三、 课后拓展: 将古诗的意境用笔描绘出来! 语文乐园(七) 教学目标 1、积累赞美京剧的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学习名言,阅读练习,习 作《我的研究报告》 2、以课本为主适当延伸。 3、让学生学习积累,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难点:养成自由表达的良好习惯 教学课时:5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赞美京剧的四字词语,练习用选择关系关联词造句。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 1、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中都在讲什么? 2、交流:这些词语都是赞美京剧的词语,且概括京剧的几个方面特点。 3、读一读,记一记。 4、你还能试着用四字词来描述自己熟悉的特点? 二、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先读逗号前的句子,思考这一部分说什么,再读后面的,再思考。 2.再连起来读句子。 3、讲解“要么······要么······”表选择一项。 4、自学二、三句。 5、你能用这些词再造几个句子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积累名言,阅读练习。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记一记 1.自由读句子 2.教师简单介绍含义 3.练习背诵 二、读一读 1.自由读故事,想想“游刃有余”的字面意思和比喻意思? 2.全班交流 第三课时 口语交际:请帮帮我 教学目标:交流求助的方法,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二、交流 哪些情况下我们要向人求助,说给大家听听。 分组表演,小组交流。 全班展示交流。 三、评选出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第四课时 习作:我的研究报告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能写清楚研究的问题。 2、 能讲述清楚研究的过程和基本情况。 3、表达具体通顺,得出研究结果。 (二)过程与方法 观察、体验生活法、合作探究法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写出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值得研究的问题,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调查与搜集来研究它,最后得出自己的研究成果,这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吧! 导出课题。 二、指导写作 1.引导学生学习习作范例,认清研究报告的结构,打消学生对协研究报告的恐惧心理,激发写作热情。 2.学生交流:研究报告该写什么 3.学生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列举出来,越多越好 4.想一想:这些题目中,哪个问题我最想研究,最有研究价值,开展研究。三、练习写作 师巡视辅导 同时选择典型习作随堂讲评 注意从以下方面引导:你想研究什么,用什么方法,得到什么结果。 第五课时 生自由习作、修改誊写作文。【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单元教案B(鄂教版)】相关文章: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B04-25
鄂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B04-25
鄂教版小学语文《金色的草地》教案08-26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二)04-25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二)04-24
鄂教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教案04-25
鄂教版5上教案804-25
鄂教版3上教案504-25
鄂教版3上教案304-25
鄂教版3上教案6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