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上教案(第31课)
31 警惕生物入侵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明白生态系统是一个相互依赖和制约的系统,要按照科学规律对待生态环境。 2、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习使用典型的例证来讲道理的方法。 3、运用多种朗读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说明: 让学生学好这一课有助于学生理解“地球,我们的家园”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强调的是在生态环境中,生态平衡的重要,让我们关注“生物入侵”,避免生态灾难。“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讲是一个新名词也有吸引力,可通过大量的事例让学生理解此现象(用事实说话),调动学生课外阅读手段,课前收集材料。课上通过多种朗读方法理清本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并通过学生自己对这一现象的理解结合小组探究的形式来摆明态度和找到解决这一危害的对策,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与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习使用典型的例证来讲道理的方法。 2、难点:理解“生物入侵”这一现象的危害,增强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 说明: 本文的思路清晰,语言简练,理清了文章思路,整体把握了文章内容,明确了典型例子显示观点这一重点有利于理解“生物入侵”是危害“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因,概括出“生物入侵”的定义并能增强学生遵循科学规律的意识,更好的解决文章的难点, 教学过程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 抓住题目中“入侵”二字,展示伊拉克战争的图片,以人类战争导入生物入侵。 直观形象的理解题目,有助于学生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 启发学生理解题目,产生阅读兴趣,进而更好的进入教和学。 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学生朗读课文,提问:①哪位同学说说本课有哪些要注意的字词?②文章主要写了哪些内容?说说例证的作用? 有感情朗读,发挥学生主动性查找一些重点字词。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 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统观全文,理清行文思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及分析概括能力 品读文章具体把握 提问:①通过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否给“生物入侵”下个定义?②“生物入侵”究竟会带来哪些“生态灾难”?课文介绍的是“生物入侵”,为什么开头与结尾都要提及“生态平衡”?③文中有许多带引号的词语,说说其作用? 也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自己找根据来解决。 通过再读课文,让学生概括出“生物入侵”的含义,明确文章提出以当地物种为主、谨慎引用外来物种的原则。同时也让学生体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在品读过程中,问题的设置能够引起阅读的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 课堂质疑交流,培养学生敢于发问,善于发问的精神 通过课文具体分析,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合作探究 ①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态入侵”的例子吗? ②面对“生物入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方式摆明态度和找到解决这一危害的对策 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培养学生合作探讨的能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 学会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和心理感受。 课后 作业 拓展 熟读课文,将同学总结的措施进行归纳 学生自觉的朗读,品位文章的语言精炼,生动有趣之美 让学生在朗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思路点拨 本文结构明晰,语言精炼,读来生动有趣,可从题目着手,让学生形象的理解“入侵”。在调动了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情况下通过朗读,对课文思路进行梳理,来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了“生物入侵”,让学生通过大量的课外事例来加深对“生物入侵”造成的危害的认识,从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制定相应的对策。 练习举隅 1、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生物入侵”的信息,并加以整理,在班上组织一 次以“话说生物入侵”为题的讨论会。 2、结合本课内容,看一则材料《预警机制防范生物入侵》,写一篇关于增强防范意识,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防范生物入侵为主题的读后感。 课后反思 在语文的外延中学习 有人说“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大”,“二期课改”注重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就要以课本为载体,通过大量课外的对学生理解课文有帮助的材料来解决课内问题并收获更多知识,这也叫拓展阅读,这样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外延中学习。 本课鉴于文章本身难度不大,我采用了借助查阅更多的资料来印证课文表达的观点的方式进行教学。首先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更直观的理解题目,展示了一些伊拉克战争时的图片,让学生清楚的知道“入侵”的含义。接下来,通过朗读,对作者的行文思路进行梳理,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整体性的感知,在这一环节,我还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锻炼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留有学生思考的痕迹,他们都很积极,关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所提及,证明学生是认真思考了。 在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说说除了文中讲到的葛藤和水葫芦的例子引起生态失衡、生态灾难,你还能找到一些关于“生态入侵”的例子吗?这是需要在课下搜集大量的资料才能回答好的,学生们也都很积极主动的将自己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老师也介绍了一些自己在平时生活中看到的上海郊区出现的“生物入侵”现象,和学生一起进行探讨。最后通过大量的材料,让学生打开大脑发动机,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解决面对“生物入侵”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相应措施?回答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还需要许多课外知识的支持,在班里有一些平时阅读比较广泛的同学可以带动其他同学一起来解决。 通过此课的教学,使我看到课内外结合进行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的好处,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增长许多课外知识,虽说此课语言明白如话,但通过这种方式,课文的容量扩大了,学生在课上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锻炼,所以说语文课要在其外延中去学习。【七年级上教案(第31课)】相关文章: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1课教案04-25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19课教案04-25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7课教案04-25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5课教案04-25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23课教案04-25
西师版六上语文第30课教案04-25
师大版七上历史部分教案-第3课04-25
师大版七上历史部分教案-第2课04-25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12周教案04-25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11周教案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