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教案(第9课)

时间:2023-04-25 20:25:0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七年级下教案(第9课)

第9课  故乡在远方 教学目标:1、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以及抓住景物特点来进行描写的方法2、欣赏作者语言的诗意美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 说明:在作者张抗抗的笔下,故乡是多变常新的,随性而改、因情而动——亲情友情在哪里,故乡就在哪里;使自己焦虑浮躁的心灵安宁净化的地方就是故乡;怀着一份虔诚之心去思念去感激去怀想的地方就是故乡。故乡不仅是地理定位,更是精神家园,一个安放感情的地方。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情感精神世界,领悟文化意义上的故乡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单元主题内涵的拓展和延伸。 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笔下的故乡具有的特定涵义。 教学难点:感知欣赏融情于景的诗意美。 一、导入学习:听歌曲《橄榄树》同学们,你们的故乡又在哪里呢?当你在异地的时候,又会怎样来排遣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呢? 二、作者简介:张抗抗——1950年7月3日出生于杭州。祖籍广东新会。现任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作家。代表作:《张抗抗自选集》5卷。曾出访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南斯拉夫、马来西亚等国,从事文学交流活动。 三、初读文本:1、快速浏览课文,在文中划出作者提到了哪几个故乡,并思考:这几个故乡和作者之间都有着怎样的联系?广东新会——“我”的祖籍;洛舍镇——外婆的家,“我”童年的乐园;杭州——“我”从小出生长大的地方;小兴安岭——我青年时代奋斗过的地方。2、你认为,上述这些地方,哪里才是“我”的故乡呢?一般人都认为,祖籍就是故乡。洛舍镇外婆的家,寄予我童年的快乐,是我童年时心灵的故乡。杭州,我出生成长的地方,而且又是父母居住的地方,当然也是我的故乡。可是,我为之流汗、寄托了青春梦想的小兴安岭,更是我的故乡。故乡,应该是与人的精神最密切相连的地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心灵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 四、研读文本:1、文中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找出相关段落并有感情地朗读2、品析作者笔下故乡的景物特点,作者的感情倾向又是如何?广东新会(祖籍)1、翡翠般的、密密的、神秘幽静的、大翅长脖、巨大的、遮天蔽日、鸟声盈盈、小河碧绿、一串串细长、清香弥漫、沉甸甸、从视觉、听觉、嗅觉上描写老家的景色;2、贴切的比喻给人以美的享受,如:“犹如被放逐的弃儿”——陌生而茫然 。浙江德清洛舍 (外婆家)1、(春天)嫩绿的桑树、透紫酸甜的桑葚、(秋天)金黄璀璨的柚子、(冬天)酱肉粽子、鱼干、喷香的煮芋艿(夏天)烟波浩淼、跳水的孩子、淘米的我、珍珠般的白米上蹦跳着一条小鱼——从视觉、味觉、嗅觉上描写外婆家的四季景色;2、“梦中之景”和“现实之景”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梦中常常出现的是江南的荷池莲塘。——情深意切、魂牵梦系。杭州(出生成长地、父母居住地)1、西湖的柔和淡泊,植物园的绿草地和春天时香得醉人的含笑花,冬天时满山的翠竹和苍郁的香樟树——从视觉、嗅觉描写杭州的景物特征;2、只是作者摇篮上的饰带和点缀 ,总觉得同这里的温馨和湿润格格不入 ——“生人味”。小兴安岭(为之流汗、寄托了青春梦想)1、幽蓝色 、暖泉顺坡溢流、叮咚欢歌 、碧玉般 、桑蚕啜叶,婴童吮乳…… 从视觉、听觉、触觉上体现小兴安岭的生机;2、融进了青春血汗的土地 ,一切粗犷而质朴——纤弱的江南女子,磨砺得柔韧而坚实 。 五、小结归纳:作者从多角度描写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运用优美的语言,展现出与人生紧密联系的几个“故乡”,从而体现出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对有着自己青春梦想的故乡的怀念。 六、拓展训练:你有几个故乡呢?请向同学们介绍你的故乡,注意体现故乡的特征,并谈谈你对故乡的情感。 七、课后作业:1、模仿文中精彩的景物描写,写一段“自然美景”。(150字左右)(必做)2、推荐阅读书目:《张抗抗 中国青年作家选集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5年版。(选做)

【七年级下教案(第9课)】相关文章:

第2课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七下)04-25

七年级上册英语第11周教案04-25

七年级英语上册第12周教案04-25

七年级(下)思品教案04-25

七年级下历史教案01-30

人教版音乐第5册教案第7单元《报春》教案04-25

《第3单元 第1课 策划准备》教案04-25

课程第9章异常处理教案:第9章、第11章04-28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6课《我们的奥运》04-25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化石吟》教案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