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高二册教案: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 教学目标 1.理清全文脉络,理解“炼”字在阅读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2.了解文章正反例举证明的写法。 3.在阅读写作中要时时注意思想情感和语言要精练。 4.、写作中要尽量避免“套板”。 教学重难点: “炼”字在阅读和写作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朱光潜: 中国美学家。安徽桐城人。 青年时期在桐城中学、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学习,后肄业于香港大学文学院。1925年出国留学,先后肄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伦敦大学,法国巴黎大学、斯塔斯堡大学,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 1933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四川大学、武汉大学任教。并任中华全国美学学会名誉会长。历任全国政协委员、常委,民盟中央委员,中国美学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中国作协顾问,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 主要编著有 《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谈美》、《诗论》 、《谈文学》、《克罗齐哲学述评》、《西方美学史》、《美学批判论文集》、《谈美书简》、《 美学拾穗集》等,并翻译了《歌德谈话录》、柏拉图的《文艺对话集》、.莱辛的《拉奥孔》、.黑格尔的《美学》、克罗齐的《美学》、维柯的《新科学》等。 一、题解: 咬文嚼字,实际讲解的是写作阅读中都要注意“炼”字。 在写作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套板”,生活中也是这样。 该文属于文化随笔,就是针对某一文化现象,进行评论。这种品论,可以批评,可以讨 论,也可以说自己的看法,表现形式多样,不拘一格。 前者有李白。后者如贾岛、王安石、欧阳修、曹雪芹等。(贾岛有关于推敲的典故。 王安石修改“春风又绿江南岸”句传为佳话。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开头便是精心改成的。《红楼梦》更是“披阅十载,增删五次。”) 二、速度课文: 1.快速浏览全文,熟悉主要内容。 2.根据“学习重点”,确立学习目标。 三、课文简析: 1.课文脉络与品评过程: (1)举例说明“炼”字的重要。证明例举、反面例举。(郭沫若听演员的意见改动《屈原》的一句台词。) (2)例举古典小说中炼字例子。(《水浒传》《红楼梦》中几句谩骂性的话语。) (3)古人炼字不当。(《史记》对李广射虎的描写,王若虚对它的改动。) (4)韩愈帮贾岛斟酌诗句。 (5)“炼”字要结合思想和感情。(“烟”字的直指意义和联想意义。) (6)“炼”字要根据注意根据环境进行联想。(《惠山烹小龙团》三、四两句的剖析)。 (7)写作阅读中要尽量避免套板(“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其次,让学生分析作者运用这些材料要证明的观点。 以上七则材料可概括为: (1)炼字的重要性。在结构上起到一个引起下文的作用。 (2)古代伟大作家都注重炼字,古代伟大的著作都是炼字的典范。 (3)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炼。 (4)更动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 (5)①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②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 (6)善用联想的意义,会使文章增色。 (7)联想意义的误用会造成流弊。 再次,提问学生这些论证材料可否调换位置。如王若虚对《史记》描写李广射虎一段的改写和“僧敲月下门”一句的推敲两例。 答案是不可以,因为每个分论点和它的论据都是相对应的,两者密切相关,不能调换。 2.理清文章的结构。 全文共分8个自然段。 ②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一部分,写“炼”字的重要性。 ③④⑤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二部分,写文字的改动关系着作者的思想感情。 ⑥⑦自然段是文章的第三部分,写文学写作要注重斟酌文字的联想意义。 ⑧自然段是文章的第四部分,总结全文,提倡人们在创作和欣赏中咬文嚼字。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无沦阅读或写作,都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作者在文中反复强调文字和思想情感的密切关系,是从根本上抓住了文字的实质。指出了推敲文字的根本途径,即“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情感上‘推敲’”,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咬文嚼字”应先从思想感情入手,以表达最恰当的思想感情为最终目的,再去进一步斟酌文字,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搞表面文章,正如朱光潜先生所说:“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 4.小结。 在论说文中所列举的材料一定要鲜明有力地证明相应的观点,反之则是材料使用不当。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应具有对应性和最佳性。 5、作业布置: 完成练习册。 讨论课后练习。【高二册教案:咬文嚼字】相关文章:
《咬文嚼字》的教案02-24
咬文嚼字教案104-28
咬文嚼字教案304-28
《咬文嚼字》教案(通用14篇)01-06
咬文嚼字教案 第2课时04-28
课文《咬文嚼字》教案范文(通用6篇)01-06
人教版高二下册《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11-23
语文三册教案04-28
高二下册学生评语05-01
第三册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