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

时间:2024-10-30 23:05:31 雪桃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 1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标

  ⑴理论知识

  掌握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⑵实操能力

  掌握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正确安装和检修。

  2.教学重点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及特点。线路安装的工艺、技巧及检修方法等。

  3.教学难点

  线路检修方法及思路。通过典型故障,用举例法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维修思路,掌握常用的检修方法。

  二、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回顾接触器联锁及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⑴提问

  1)三相异步电动机缺相运行的故障现象是什么?

  2)怎样接线可使三相异步电动机从正转变为反转?

  ⑵由问题2)引出并简述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1)电源电路

  由三相电源线L1、L2、L3、组合开关QS、熔断器FU2等组成,简述各元件的作用。

  2)主电路

  由FU1、KM1、KM2、FR及电动机M组成。

  KM1:正转用接触器,其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按L1、L2、L3相序接线。

  KM2:反转用接触器,其主触头所接通的电源相序按L3、L2、L1相序接线。

  提问: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中正反转接触器是否可以同时闭合?

  KM1、KM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主电路短路,由控制电路中的联锁触头实现接触器联锁。

  3)控制电路

  正转控制电路:由SB1、KM1线圈及1、2、3、4、5号线等组成。

  反转控制电路:由SB2、KM2线圈及1、2、3、6、7号线等组成。

  简述原理,提问:接触器联锁的缺点是什么?

  线路缺点:操作不便

  从正转变为反转,必须先按停止按钮SB3,后按反转启动按钮SB2。

  线路优点:工作安全可靠。由缺点引出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⑶简述按钮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

  电源电路及主电路原理同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正、反转按钮SB1、SB2换成复合按钮,并使两复合按钮的常闭触头代替接触器联锁触头。

  工作原理:基本同接触器联锁,从正转变为反转,不用先按停止按钮,可直接按下反转按钮SB2即可实现。

  线路优点:操作方便。

  线路缺点:容易产生电源两相短路故障,有不安全隐患。

  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采用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2.讲授新内容:

  按钮、接触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山东技师学院刘天华编著的教材205页)

  ⑴电路组成

  正、反转按钮SB1、SB2采用复合按钮,同时加上接触器联锁。电源电路、主电路不变。

  ⑵工作原理

  先合上电源开关QS

  1)正转控制

  按下正转按钮SB1

  SB1常闭触头先分断对KM2联锁,切断反转控制电路。

  SB1常开触头后闭合,KM1线圈得电。

  KM1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KM1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正转

  KM1联锁触头分断对KM2联锁,切断反转控制电路。

  2)反转控制

  按下反转按钮SB2

  SB2常闭触头先分断,切断正转控制电路,KM1线圈失电。

  KM1自锁触头分断解除自锁

  KM1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

  KM1联锁触头恢复闭合。

  SB2常开触头后闭合,KM2线圈得电。

  KM2自锁触头闭合自锁

  KM2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连续反转

  KM2联锁触头分断对KM1联锁,切断正转控制电路。

  3)停止

  按下停止按钮SB3

  控制电路失电,正或反转接触器主触头分断,电动机M失电停转。

  特点:操作方便,工作安全可靠。

  ⑶例题分析

  例2-3几种正反转控制电路如图所示。试分析各电路能否正常工作?若不能正常工作,请找出原因,并改正过来(见206页图8-15)。

  解:

  a)不能正常工作。原因:联锁触头不能用自身接触器的'常闭辅助触头。故障现象:出现控制电路时通时断现象。

  b)不能正常工作。原因:联锁触头不能用常开辅助触头。故障现象:按启动按钮,接触器不能得电动作。

  c)不能正常工作。原因:自锁触头不能自锁。故障现象:只能实现点动。

  技能训练8-9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与检修

  1.目的要求

  掌握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正确安装和检修。

  2.工具、仪表及器材

  ⑴工具

  测电笔、螺钉旋具、尖嘴钳、斜口钳、电工刀、剥线钳等。

  ⑵仪表

  5050型兆欧表、钳型电流表、MF-47型万用表。

  ⑶器材

  接触器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板一块、导线、编码套管等。

  3.安装训练

  ⑴由电路图设计布置图(连线如上图)。

  ⑵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1)配齐所用电器元件并检验,在控制板上安装所有电器元件,元件要整齐、匀称等。

  2)板前明线布线和套编码套管。先控制回路后主回路由里向外布线,布线要求横平竖直、整齐、分布均匀等,每根线套两个编码套管。

  3)安装电动机,连接电动机和按钮的保护地线。

  4)连接电源、电动机等控制板外部的导线。

  5)自检、交验合格后,通电试车。

  6)通电试车完毕,停转、切断电源。先拆三相电源线,再拆电动机负载线。训练应在规定的定额时间内完成。

  4.检修训练

  ⑴示范检修

  主、控电路中设置人为故障两处。

  1)用实验法观察故障现象。

  2)用逻辑分析法标出故障部位的最小范围。

  3)用测量法找出故障点。

  4)排除故障,通电试车。

  ⑵学生检修

  安装训练后,每两个同学为一组,在安装好的配电盘上互设两个故障,在监护下检修。

  三、本节小节

  在正确理解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行安装与检修训练。

  四、课后作业

  1.安装配电盘(共3.5h)。

  2.每两个同学为一组,互设两个故障,在监护下检修(共30min)。

  3.绘制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原理图、布置图、接线图?

  4.刘天华边编著的教材213页思考题:

  1.简述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故障检修的步骤和方法。

  2.某车床有两台电动机,一台是主轴电动机,要求能正反转控制;另一台是冷却泵液电动机,只要求正传控制;两台电动机都要求有短路、过载、失压和欠压保护,设计出满电路图,并说明工作原理。

  3.什么叫连锁控制?在电动机正传控制线路中为什么必须有连锁控制?

  备注:该篇为维修电工实习与理论一体化教学的《电力拖动控制线路与技能训练》课程的2学时教案,授课过程中所有图形使用挂图配合讲解。下附板书设计。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熟练掌握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图绘制。

  学会正确安装和调试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理论讲解、实物演示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引导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交流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电工技术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职业素养。

  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

  电路图中各电器元件的符号、作用及连接方式。

  控制线路的安装步骤和调试方法。

  2.难点

  理解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分析电路故障并进行排除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讲解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工作原理、电路图等。

  2.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和多媒体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和安装调试方法。

  3.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的电路安装和调试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

  4.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5分钟)

  1.展示一台电动机正反转运行的实际设备,如起重机、电梯等,让学生观察电动机正反转的作用和应用场景。

  2.提问学生:“如何实现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简单正反转控制线路,然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工作原理

  讲解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组成部分,包括电源、熔断器、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和电动机等。

  利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过程,同时结合电路图详细讲解其工作原理。重点强调接触器联锁和按钮联锁的作用,以及它们是如何实现电动机正反转的可靠控制,防止相间短路事故的发生。

  让学生分组讨论双重联锁的优点,并请各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归纳。

  2.电路图绘制

  在黑板上逐步绘制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电路图,边画边讲解各电器元件的符号、作用及连接方式。

  强调电路图绘制的规范性和准确性,要求学生注意线条的粗细、符号的大小和位置等细节。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跟随教师一起绘制电路图,教师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3.电器元件介绍

  逐一展示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中所用到的电器元件,如接触器、按钮、热继电器等,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其外形结构。

  详细介绍各电器元件的工作原理、型号规格、选择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让学生对电器元件有更深入的了解。

  分发一些电器元件的实物给学生,让他们动手操作,感受电器元件的工作特性,如按下按钮时的触感、接触器吸合和释放的声音等。

  (三)演示操作(15分钟)

  1.教师在实验台上进行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演示,边安装边讲解安装步骤和工艺要求。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如检查电器元件的质量和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准备好所需的工具和材料等。

  按照电路图进行布线,注意导线的颜色、规格和连接方式,要求布线整齐、美观、牢固,避免交叉和短路。

  电器元件的安装固定,注意各元件的安装位置和方向要正确,紧固螺丝时要用力适中,防止损坏元件。

  2.安装完成后,进行线路的调试演示。

  接通电源,按下正转按钮,观察电动机的正转运行情况,检查是否有异常声音和振动。

  按下反转按钮,观察电动机的反转运行情况,注意电动机的转向是否正确。

  演示在运行过程中按下停止按钮,电动机应能立即停止转动。

  同时,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等工具对电路进行检测和故障排查,如检查各电器元件的通断情况、测量电压和电阻等。

  (四)学生实践(30分钟)

  1.学生分组进行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和调试操作,每组3-4人。教师为每组学生提供一套实验设备和工具,以及电路图和安装调试指导书。

  2.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学生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指导和纠正。鼓励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遇到的困难,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发生触电事故和损坏电器元件。

  (五)检查评价(10分钟)

  1.各小组完成安装调试后,先进行自我检查和评价,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电器元件安装是否牢固、运行是否正常等。

  2.教师对各小组的作品进行检查和评价,主要从安装工艺、电路功能、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评价。对表现优秀的小组给予表扬和奖励,对存在问题的小组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

  3.组织各小组进行交流展示,让每个小组派代表介绍自己小组的安装调试过程和心得体会,其他小组的学生可以进行提问和交流。通过交流展示,让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六)课堂小结(5分钟)

  1.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工作原理、电路图绘制、电器元件介绍、安装调试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2.强调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性和广泛应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加强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

  3.对学生在本节课中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希望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改进。

  (七)布置作业(5分钟)

  1.书面作业:让学生完成一份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调试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问题分析及改进措施等内容。

  2.拓展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实例,并思考如何进一步优化该控制线路的性能。

  五、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实验台及相关电器元件、工具和材料。

  3.教学课件、动画视频、电路图等教学资料。

  六、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学生对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学习兴趣较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较好地掌握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在电路图绘制和电器元件安装方面还存在一些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个别指导;在实践操作环节,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在巡回指导时不能及时关注到每一位学生,可能会导致一些学生的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针对这些问题,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进一步优化教学设计,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加强对学生的基础训练和个性化辅导,提高教学效果。同时,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相关文章:

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线路—教案04-25

计算机联锁控制逻辑的模型检验方法05-02

《反转地球》04-29

双重04-29

计算机联锁控制系统在柳钢铁路中的运用04-28

电力拖动与控制线路教学方法探讨05-01

双重间谍04-27

反转你的脑散文08-15

谈谈《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教学方法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