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日知录》三则教案
《日知录》三则教案 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了解顾炎武“文须有益于天下”、著书贵独创、立身贵务实等思想,体会其“经世致用”学术精神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2 教学方法:讲读法、设疑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设计 由学生较为熟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导入。 二、顾炎武及《日知录》的相关介绍 顾炎武自题《日知录》曰:“愚自少读书,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或古人先我而有者,则遂削之。积三十年,乃成一编,取子夏之言,名曰《日知录》,以正后之君子。”(所谓子夏之言,即《论语·子张》中子夏的一句话:“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 三、研习课文 (一)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 1、朗读、疏通文意 2、分析内容 (1)如果划分层次,可划分为几层?(有益之文、无益之文) (2)小结:作者先从正面立论,一口气说出“文之不可绝于天地之间”的四个理由。后从反面申述,对无益之文,作者也从四个方面列举其弊端。(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二)第二则“著书之难” 1、朗读、了解大意 2、分析内容 (1)作者为什么说“著书之难”?如何理解“后人”“成书太易”? (“难”是高标准严要求) (2)作者对他所列作品的态度是否一致?你从何而知? (3)你认为作者提倡的著书原则是什么?可以用文中语句回答。 (4)小结:作者析古剖今,提出“必古人之所未及就,后世之所不可无”的著书标准,主张独创,反对急功近利,实际上还是提倡治学不为空言,要切合实际,期于有用。 (三)第三则“文人之多” 1、朗读、疏通文意 2、分析内容 (1)研读“唐、宋以下,何文人之多也!”并体会其情感。 (假“文人”多,正是要揭示真“文人”少) (2)小结:这则文字,引用古人论述,核以当时社会风气,对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表示了极大的忧虑,作者融入了他对于立身处世的深沉思考,总归于为学要通古今之变,要经世致用。(当时文人的思想观念出了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四)总结:课文节选的《日知录》三则,并见于该书卷十九,集中体现了他关于作文、著述及立身处世的观点,从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他“一以贯之”的经世致用思想。 四、布置作业 五、板书设计 《日知录》三则 (顾炎武)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 第一则“文须有益于天下” 有益之文(正面立论) (主张作文要经世致用) 无益之文(反面申述) 第二则“著书之难” “后人”“成书太易” (著书贵在独创) 著书原则 第三则“文人之多” 假“文人”多,真“文人”少 (思想观念出问题——要端正创作态度) 忧虑(唐宋以下)文人泛滥,世风浮华【《日知录》教案】相关文章:
我知我家的教案01-22
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张说,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的意思,送崔二长史日知赴潞州赏析 -诗词大全03-13
《我知我家》政治教案11-20
知否知否作文07-30
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张说,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的意思,奉和圣制赐崔日知往潞州应制赏析 -诗词大全03-13
防雷电我知教案(通用18篇)01-04
知危险会避险幼儿教案(精选12篇)03-28
采访录作文10-25
《采访录》作文02-05
小学“英雄录”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