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变身”教案管理 减轻教师负担
“变身”教案管理 减轻教师负担 福建省福清市岑兜中心小学:陈华忠 以往学校对教师教案的管理,主要是检查教案的数量是否达标、各个项目填写是否完善,乃至书写是否工整、字数的多少都是教案评价的依据。此举促使教师花费许多时间去抄写教案集的教案以应付学校的检查,认真分析教材、了解学生、精心预设教案倒居于次要位置。为了避免传统管理模式的弊端,我校对教案管理尝试实行“分头备课,网上论坛,教案共享”的办法,减轻了教师编写教案的负担。 转变教案编写模式 为了应付学校的检查,许多教师只是把教案从教案集上原原本本地或偷工减料地“搬”到学校统一颁发的教案簿上,按部就班地完成这些“文字”的抄写,根本没思考所抄的内容。为此,学校采取了“分工协作,共同参与”的编写模式,以减轻教师的负担。 学期初,学校备课组采取分工合作的方式把各个单元的具体备课任务分解到每一个教师,规定他们必须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自己所负责的编写教案任务,并(以Word形式)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供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学习与借鉴。然后,备课组共同修改、充实、完善预案,再形成统一的“母案”。教师依据“母案”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直接在下载的“母案”上进行修改补充,修改成适应本班学生的教学方案。 这样的模式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效率。在这个过程中,别人的信息为自己所吸收,自己的经验被别人所学习,每个人的认识都有了新的提高,每个人都获得了新的“学习共同体”,集体备课的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转变常规检查方式 以往对教师教案的检查,只数节数、查页数、评等级、计分数的简单做法,不考虑教师的个性、教学经验与能力、学科的差异、内容的侧重,不顾教师班级的实际情况,追求统一的检查与评定,束缚了教师创造性的发挥,导致了教案形式上的“八股”,使本来很严肃、很有创意的编写变成抄写,丧失了预设教案的意义。 现在我们推行不定期随堂检查,具体办法是“一推四看”:“一推”即不定期推门进教室听课并检查该课的教案;“四看”即一看当堂教学内容是否与教案相一致,二看教案的导学和训练部分是否突出重点、注意层次与拓展,三看教案是否在“母案”基础上修改与补充从而设计出更合理的个性化教学方案,四看教案中教学反思的质量。 同时,检查教案时因人而异:新教师提倡写详案,因为他们在课堂教学内容的掌握,教学过程的设计操作,课堂的调控,教学的应变和驾驭能力等方面缺乏经验,需要较详细的教案作参照,以保证课堂教学过程的有效实施;骨干教师可以写轮廓式的简案,详简得当,提纲挈领,画龙点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进而写出个性化的教案;老教师的教案要求可以更灵活些,流程设计方面可以更简略,但练习题设计要求具有针对性、层次性与拓展性,以便对所学新知巩固与应用。 另外,还可以从校园网上查阅:在数量检查方面,教导处只要打开中心校网站备课栏目,看教师上传的教学方案数量以及是否及时等情况;在质量检查方面,突出检查三点,一看上传的教学方案是否经过主备人的修改与整合,是否符合要求;二看同年段同学科教师在“评论栏”中的评论研讨情况;三看主备教师贴上的“母案”能否操作,流程是否清晰,结构是否完整等。 转变教案评价方式 教案评价应该以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宗旨,引领教师编写实用的有价值的教案。所以,评价者应当思考审视该教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实用价值如何,教师教学理念是否有提升,教学方法是否有更新,以及教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发展能否起到推动作用…… 教案评价要看数量,更要看质量。编写教案的目的无非是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教案的评价,我们既看打印出来的书面教案,也看网络论坛的交流互动情况,“母案”的二度开发情况。如果我们的评价促使教师将更多的精力用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借鉴经验、预设个性化方案的层面上,那么我们的评价目的就达到了。 教案评价要严禁两种情况。一是主备人“拼凑教案”,由任课教师分头“在线查找”,将网络中与教材相符或相近的教案进行“下载”,稍作修改就直接上传到中心校网站上;二是任课教师的“拿来主义”,教师不去认真钻研教材、研究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主备人的“母案”一字不漏地打印出来。上述两种情况的教师教案评定等级最多给予合格。 [来源:《现代教育报》2010年3月17日]【“变身”教案管理 减轻教师负担】相关文章:
关于减轻学生负担的工作计划08-01
减轻课业负担工作总结09-05
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减轻学生负担?04-28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总结05-26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04-16
减轻农民负担自查报告03-30
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实施方案09-01
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自查报告04-10
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汇报(精选7篇)04-25
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工作计划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