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教案

时间:2023-04-25 05:08:31 教案 我要投稿

《故乡》教案

教学目标:到底应定位在什么目标上比较合适?应理解内容、训练语言、熏陶感情。 教学设想:为达到这三个目标应采取如下步骤:   内容理解:梳理小说情节、了解主要人物。   感情熏陶:分角色度、课本剧表演   语言训练:在达成前面两个目标中有机进行 教学步骤: 一.交待写作背景 二十世纪初的中国国力孱弱,遭列强割据,饱受欺凌。有兵匪横行,民生凋敝。但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像鲁迅这样一大批的仁人志士在热切地寻求救国之道。有革命救国如孙中山,有实业救国如侯德榜,有教育救国如陶行知,鲁迅选择的是文化救国。所谓文化救国就是暴露国民的病弱之处以引起疗救的注意。他在自题小像(1903)这首诗中这样写道: 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首诗说: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民众尚未觉醒,尽管如此,也要倾一腔热血为中国寻找光明。鲁迅于1919年12月回绍兴接母亲到北京,目睹农村的破败和农民的凄苦,辛苦麻木,十分悲愤,1921年1月便以这次回家的经历为题材,写了这篇小说。   二.分角色朗读。理清小说情节、初步感受小说感情。 要求概括内容 1-5回故乡   准备搬家  凄神寒骨 6-77在故乡   搬家  隔膜压抑 78-88别故乡  反省故乡见闻  期盼茫然 三.分析主要人物:闰土、杨二嫂,进一步体会小说感情。 要求理清人物故事,并用对联加以总结,分析塑造人物的目的。 (一)闰土 1 故事: 课本剧表演(14-30)段,概括: 少年闰土:讲稀奇事(雪地捕鸟、海边拾贝、月下看瓜);厨房哭别;互赠礼物。 分角色朗读(55-77)段,概括:    中年润土:远道看我(叫我老爷(隔了厚障壁)、诉说苦痛);翌日回家;来船运物 练习:通过对比我发现: 2 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和自身的 3 对联: 闰土 少年时机智勇敢俨然小英雄    中年后愚昧麻木就是木偶人 横批 饥荒苛税兵匪官绅多子愚昧使然(一分天灾九分人祸) 4 作者的态度 生活压迫得他已经不懂得反抗。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5塑造这个人物的目的: 揭示农村的破产的原因------天灾:饥荒;人祸:苛税兵匪官绅,农民深受封建等级思想、迷信的毒害而不觉醒。引起疗救的注意 (二)杨二嫂 1 故事: 分角色朗读或课本剧表演(39-52),朗读83段,概括: 年轻杨二嫂 坐守豆腐店(美丽恬静)    老年杨二嫂 嘲笑我忘恩、责备我小气、顺走我手套、说闰土偷碗、拿走狗杀气 2.通过对比我发现: 3 分析变化的原因:社会的和自身的。 4 对联: 杨二嫂 年轻时美丽恬静人称豆腐西施     老年后尖酸刻薄活似扎人圆规 横批  辛苦恣睢谁之过? 5 作者态度:生活压迫了她,她用尖酸刻薄占小便宜的方式来反抗,可鄙又可怜。 6 刻画这个人物的用意: 反映城市平民破产的现实。进一步揭露旧中国民生凋敝的事实。批判杨二嫂的辛苦恣睢,反衬闰土的纯朴善良 四.分析首尾环境描写、议论、设计水生和宏儿两个人物的用心,弄清小说主旨,把握小说情感。 环境描写 读第二段概括: 现实中的故乡    悲凉      读第12、88段概括:  原先、将来的故乡  生机勃勃 水生宏儿 童年的闰土和我 议论   读84-88概括:为闰土们的不觉醒而悲哀,寄予希望、鼓励人们去创造新生活。 五.课后练习。   教后(2006年) 让学生先比较说出发现,再让学生写对联。这样学生得到更多的切实的训练。如果帮助比较,帮助概括,帮助写对联就会大大降低训练的效果。   陈心怡组 上联 口若悬河红活双手月下刺猹威风小英雄 下联 神情拘谨沧桑两鬓座中叹苦颓唐木偶人 横批 苛政吃人   由人物到景物到宏儿到水生比较顺利成章由人物的悲剧到社会经济的破产到希望的寄托

【《故乡》教案】相关文章:

《故乡》教案09-02

故乡是北京教案02-20

《故乡》教案【通用】01-24

《大海啊故乡》教案03-25

《大海啊,故乡》教案02-04

《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02-14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02-04

鲁迅故乡的优秀教案范文12-21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参考08-26

大海啊,故乡音乐教案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