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陕县县直机关幼儿园园本课程教案一
1、包 饺 子 吴燕燕 活动内容: 手工——包饺子 活动目标: 1. 了解大年三十吃饺子的习俗。 2. 了解包饺子的制作程序。 3. 让幼儿体验成功的乐趣。 活动准备: 擀好的面皮数张、一盆饺子馅、碗、勺子数个。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幼交谈: 师: 小朋友们,吃过什么馅的饺子? 幼:肉馅、鸡蛋韭菜馅------ 师:以前总是爸爸妈妈给我们包饺子吃。今天,我们自己动手包饺子吃, 好吗? (二)基本部分 1.展示包好的饺子。师介绍“饺子”名字的来历。 师:这是什么? 幼:饺子 师:相传古代的人们叫它“馄饨、角儿、扁食、水点心、煮饽饽”。延续到现在,我们都叫它“饺子”。 2.教师教幼儿包饺子的方法. 包饺子方法:左手拿饺子皮,右手拿勺子舀适量的饺子馅放在皮中间,后把饺子馅包起来,左手握饺子肚,右手食指和拇指配合压捏饺子皮边缘缝,不能留缝隙,不然饺子一煮就烂。包好后,检查一边就放在桌子上,等待下锅煮。 3.幼儿看会后,出示干好的饺子皮若干和拌好的肉馅。 4.将幼儿分成六人一组,共四组,开始尝试包饺子,教师巡视指导。 5.幼儿学会后,进行比赛,获胜组每人发一朵漂亮的太阳花,其他组掌声鼓励。 6.煮饺子,听教师讲饺子的传说故事. 师:小朋友,过年吃饺子了吗? 幼:吃了。 师:我们为什么要在大年三十吃饺子? 幼:不知道。 师:过年吃饺子是我们的一种风俗习惯,家家户户热热闹闹围坐在一起吃饺子,象征我们一家团圆了。也有对他人的一种祝福,相传女娲造人时,由于天寒地冻,黄土人的耳朵很容易冻掉,为了使耳朵固定不掉,女娲在人的耳朵上扎一个小眼儿,用细线把耳朵拴住,线的另一端放在黄土人的嘴里咬着,这样才算把耳朵做好。老百姓为了纪念女娲的功绩,就包饺子来,用面捏成人耳朵的形状,内包饺子馅,用嘴咬吃。因此,饺子成为春节不可缺少的食品,也成为人们对家人、朋友等的一种寄托方式。比如:饺子里包糖——来年的日子更甜美;放花生——祝愿您身体健康等。 (三)结束部分 幼儿品尝自己的劳动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 活动延伸: 提供花生、糖让幼儿在饺子里添加,为爸爸妈妈祝福。 2、古诗《清明》教案 ---- 吴燕燕 活动内容: 古诗---清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古诗的含义。 2、会背古诗,会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3、培养幼儿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古诗录音磁带、古诗配画一幅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和幼儿交谈,引出主题. ——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 ——春天都有哪些节日? ——清明节,你们知道吗? ——清明节人们都要干什么? 教师总结:清明节是人们踏青扫墓的日子,古时候,有一位诗人叫做杜牧,他写了一首关于清明节的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二)基本部分 1、放录音古诗——清明,并且让幼儿回答: ——这首诗的名字叫什么? ——作者叫什么名字? 2、教师逐句教幼儿初读古诗 3、出示图片,教师讲解古诗含义.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译:清明节那天下起了雨,路上的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去上坟、扫墓,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尽管心情郁闷,但依然怀着积极乐观的精神活着。因此,遇见牧童便问:哪里有喝酒的地方?牧童指着远处说:“杏花村哪里有”。 4、师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让幼儿闭目暇思,慢慢体会诗中的含义。 5、师再次逐句教读幼儿数遍。 6、让幼儿自创动作,帮助理解古诗含义 7、幼儿边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边做动作。 (三)结束部分 1、师总结:清明节是我国的一种风俗习惯,也是寄托对去世的亲人或朋友的怀念,除踏青、扫墓外,还有荡秋千、插杨柳、放风筝、植树等活动。今天,我们自己动手栽下一颗幼苗,来怀念去世的亲人或朋友吧。 2、幼儿自己动手栽树. 活动延伸: 把花盆摆放到班里的植物角去,让幼儿天天观察幼苗生长的变化 3、《清明节习俗》教案 ------杨素平 活动内容:清明节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了解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2. 让幼儿知道清明节有哪些习俗。 3. 培养幼儿对我国古文化的热爱之情。 活动准备: 电视机、VCD、光碟,柳枝,与清明有关的资料。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 小朋友们好,今天我们班来了这么多老师和我们一起上课,你们高兴吗?我们一起来表演节目欢迎她们的到来,好吗? 小朋友表演的真棒,老师知道你们不仅节目表演的好,而且都是爱动脑筋的孩子。下面老师出个问题来考考小朋友,看你们谁最聪明,谁知道4月4日到6日是什么节(清明节)那它为什么叫清明节?也就是说清明节是怎么来的,它有哪些传说? (二) 基本部分 一、 简单介绍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1、 幼儿认真观看光碟----清明节的来历。 2、 清明节又叫扫坟节,冥节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和十月一日(寒衣节)合称为三冥节,也就是中国的三大鬼节,都与祭祀鬼神有关。 附:(清明节的来历和传说)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关于寒食,有这样一个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代,晋献公的妃子骊姬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继位,就设毒计谋害太子申生,申生被逼自杀。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祸害,流亡出走。在流亡期间,重耳受尽了屈辱。原来跟着他一道出奔的臣子,大多陆陆续续地各奔出路去了。只剩下少数几个忠心耿耿的人,一直追随着他。其中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饿晕了过去。介子推为了救重耳,从自己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了就送给重耳吃。十九年后,重耳回国做了君主,就是著名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执政后,对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赏,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晋文公面前为介子推叫屈。晋文公猛然忆起旧事,心中有愧,马上差人去请介子推上朝受赏封官。可是,差人去了几趟,介子推不来。晋文公只好亲去请。可是,当晋文公来到介子推家时,只见大门紧闭。介子推不愿见他,已经背着老母躲进了绵山(今山西介休县东南)。晋文公便让他的御林军上绵山搜索,没有找到。于是,有人出了个主意说,不如放火烧山,三面点火,留下一方,大火起时介子推会自己走出来的。晋文公乃下令举火烧山,孰料大火烧了三天三夜,大火熄灭后,终究不见介子推出来。上山一看,介子推母子俩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晋文公望着介子推的尸体哭拜一阵,然后安葬遗体,发现介子推脊梁堵着个柳树树洞,洞里好象有什么东西。掏出一看,原来是片衣襟,上面题了一首血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复清明。 晋文公将血书藏入袖中。然后把介子推和他的母亲分别安葬在那棵烧焦的大柳树下。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为“介山”,在山上建立祠堂,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晓谕全国,每年这天禁忌烟火,只吃寒食。 走时,他伐了一段烧焦的柳木,到宫中做了双木屐,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据说就是来源于此。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又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二、清明节的习俗 1、什么是清明节的习俗? 2、请小朋友仔细观看清明节的习俗。 提问: (1)为什么要在清明节扫墓呢? 其一,清明气候转暖,雨水增多,草木曼生,陵园墓地荒芜,需要整理;其二,清明 前后,山清水秀,桃红柳绿,正是春游的大好时光,人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出去郊游; 其三,怀念古人介之推,而现在已将清明扫墓作为缅怀革命烈士的主要活动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中国的解放事业,为了使小朋友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而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为了缅怀他们,人们都会在清明节这天去扫墓,以表达对谈们的崇敬之情。 (2) 为什么清明节又叫踏青节? 按阳历来说4月4日至6日使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正是人们去春游的大好时光,所以个人就有清明踏青的习惯。 (3)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光,所以有谚语“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可见,这个气节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而春阳高照,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4) 为什么要在清明插柳呢? 第二年,晋文公领着群臣,素服徒步登山祭奠,表示哀悼。行至坟前,只见那棵老柳树死树复活,绿枝千条,随风飘舞。晋文公望着复活的老柳树,像看见了介子推一样。他敬重地走到跟前,珍爱地掐了一下枝,编了一个圈儿戴在头上。祭扫后,晋文公把复活的老柳树赐名为“清明柳”。今天老师也带来了柳枝,我们也来编个帽子戴戴。 (5)放风筝也是清明节的一个习俗,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陕县县直机关幼儿园园本课程教案一】相关文章:
幼儿园绘本教案01-28
幼儿园小班课程教案02-07
幼儿园课程活动的教案01-12
幼儿园大班课程教案02-02
幼儿园课程园本化实施方案(精选9篇)12-21
幼儿园中班绘本教案03-01
幼儿园大班绘本教案11-30
大班幼儿园绘本教案05-30
幼儿园活动课程教案04-11
幼儿园美术课程教案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