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第五(命运)交响曲87中:张洪军

时间:2023-04-25 14:26:14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教案:《第五(命运)交响曲87中:张洪军

第 15 周: 课    型:欣赏课 课    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 能够对欧洲交响音乐感兴趣,喜欢聆听贝多芬的交响作品,愿意探索与其相关的音乐文化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感受、体验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初步了解其音乐结构及音乐内容。 (3).知识与技能目标:音乐知识:交响曲 教学重点:欣赏 《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 教学难点:交响曲的曲式结构 教学用具:音响 教前分析: 《第五(命运)交响曲》的两个乐章可以分先后地单独聆听;但聆听每个乐章时务必要注意其完整性,切勿零切碎割,以免学生对乐曲没有完整的整体印象。 教学过程: (一)音乐知识: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大型的音乐体裁,即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的结构宏大,意蕴深广,音响丰富,能通过多种音乐形象的变化发展来揭示人们的思想感情、心理状态、生活体验和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冲突。 交响曲的产生同17、18世纪法国、意大利歌剧的序曲以及当时流行于欧洲各国的管弦乐组曲、大型协奏曲等体裁有直接的联系。18世纪中、后期,交响曲逐渐成为独树一帜的器乐体裁。 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杰出代表海顿、莫扎特、贝多芬在交响曲的发展上作出过伟大的贡献。 交响曲的结构,一般都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富有戏剧性。音乐建立在两个性格不同的主题的对比和发展上。 第二乐章:慢板,一般为复三部曲式,具有抒情性。有时也用变奏曲式或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复三部曲式,多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多用回旋曲式、回旋奏鸣曲式或变奏曲式。常表现辉煌、乐观的情绪,也表现生活、风俗性的场面或人民胜利的节日气氛。 (二)欣赏:《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四乐章 1.贝多芬《第五(命运)交响曲》,于1805年开始创作,于1808年完稿。贝多芬的《第三(英雄)交响曲)完成之后,不仅在创作上成就颇丰,在创作思想上也日臻成熟。因为《第三交响曲》所确立的英雄形象不仅得以保持,而且大有发展。如果说,《第三交响曲》是在歌颂英雄个人的正义行为,歌颂他为正义而战、为正义而牺牲,并以此来换取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幸福和话,那么《第五交响曲》则是歌颂群体的、英雄与广大人民群众结合在一起的英雄行为,歌颂觉悟了的人们向黑暗势力奋起斗争并获取最后的胜利,使人类走向光明、幸福的未来。这才是真正伟大的英雄事业。 《第五(命运)交响曲》是部哲理性很强的作品。它表现了人民群众的理想和愿望,歌颂了人民群众战胜黑暗势力的伟大胜利,体现着作者“通过斗争,获得胜利”的伟大精神。 2.第一乐章:明亮的块板,奏鸣曲式。 呈示部 主部主题: 贝多芬曾经针对这个动机说过:“那是命运在敲门”“这响亮、震撼人心的音响,威严而有力地叩响了我们的心扉。它既像一种严厉的警告,又像一种惊慌不安的颤栗,暗示着悲剧性的命运降临在人们的面前。这一动机在呈示部主:部主题中不断地发展,使那种惊惶不安的情绪逐步增长,几乎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 连接部:圆号奏出了这一富有号召性的音调。它的节奏来自主部主题,而旋律则由小调转为大调。至此,那惊惶不安的、带有暴戾特征的音响似乎有所收敛。副部主题:这一主题是从连接部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它用第一小提琴与木管组乐器(单簧管)来“对答”,表现出一种柔和的、纯良的温和品格。这一优美抒情的旋律,抒发了人们对幸福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但是,在这优美的主题下面,低音声部不时地传出主部主题的音型。此后,当两个主题汇合一起时,便形成朝气蓬勃、充满豪放气质的结束部。 展开部:展开部以圆号“命运”主题开始,弦乐作了回响。它象征着命运的“风暴”卷土重来。并声嘶力竭地呼啸着,冲击着人们的生活。在这部分音乐中,调性很不稳定,好像人们与命运的搏斗在持续着,力量的对比在变化着。 再现部:再现部基本上与呈示部相同,命运动机的声势很大,但抒情的英雄主题也有所加强。它预示新的斗争必不可免并必将激化。 3.第四乐章:快板,奏鸣曲式。 呈示部主部主题: 这个一往无前的进行曲式的旋律,非常接近法国大革命时期群众歌曲的风格。它那明晰的节奏、丰满的和声、乐队的全奏和强壮饱满的音响,烘托出一种豪迈的气势,也刻画了一种胜利在望的群体英雄形象。它令人联想到:人民群众在欢庆胜利时的节日气氛。 连接部:这段旋律依然有进行曲的特征,但它更富于歌唱性,好像人们在歌唱着胜利、赞颂着英雄。大家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之中。 副部主题转入G大调。这是一个生动、活泼、欢快、跳跃的舞曲性旋律。它留给人们的联想是:那熙熙攘攘的人群,在欢乐地歌舞,在不停地涌动…… 结束部:这呈示部的结尾段依然在G大调上。它显得壮阔一些,但保留着整个呈示部那光明、欢乐的英雄性特点。 第四乐章的展开部采用副部主题的素材进行广泛地发展。它活跃而饱满有力。当音乐向高潮推动时,命运的动机又突然出现: 但是,这命运的动机是软弱无力的。它好像一片暂时的乌云,难以遮盖住灿烂的阳光,只能引起人们的一种回忆:曾几何时,它是那样地猖獗、那样地不可一世,终归是螳臂挡车。 第四乐章的再现部完全是一种胜利后的狂欢。那光辉灿烂的乐队全奏迫使命运动机彻底的销声匿迹。此后,是一个很长的尾声。那是胜利的凯歌!那是对英雄的颂扬!那是人民群众战胜一切邪恶的辉煌结论! 贝多芬的《第五(命运)交响曲》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名作。恩格斯在写给他妹妹的信中说:“要是你还没有听过这部壮丽的作品的话,那你这一生可以说是什么音乐也没有听过。”由此可见,恩格斯对它的评价极高。4.作者简介: 贝多芬(1770--1827) 德国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主义音乐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贝多芬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当时宫廷的乐师。祖父是当地大公的乐长,父亲是服务于宫廷的男高音歌手。贝多芬由于早年显露出音乐才能,父亲不分白天黑夜地逼他练钢琴,使贝多芬感到生活的冷酷。他自8岁始便登台演出,同时挑起负担家庭生活的重担。1782年,12岁的贝多芬开始跟当时德国很有名望的音乐大师聂耶费(1748~1798)学习。聂耶费的高尚道德和宽广的艺术胸襟,给贝多芬以重要影响。贝多芬从此系统地学习了对位、和声、作曲、管风琴的演奏,熟悉了巴赫、亨德尔的音乐作品。1787年到1792年之间,贝多芬曾先后师从于莫扎特、海顿门下学习作曲理论等,这对贝多芬一生的音乐创作都有着深刻的影响。 1792年,贝多芬来到欧洲音乐之城——维也纳。他的钢琴演奏给他带来很高的声誉,并先后到柏林、斯图加特、布拉格等城市演出。 贝多芬热爱自由、反对封建专制,信仰共和、崇尚英雄。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对贝多芬的影响很大。这种影响都明显地表现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如: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三(英雄)交响曲》等,都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革命的英雄气质。 正当贝多芬才华横溢的时候,他于1796年患了耳聋症,而且在日益恶化。这对他的生活和音乐创作是个莫大的打击。随之而来的是社会等级观念带来的歧视和经济上的困苦。这一切曾使他产生自杀的念头。但他那刚毅的性格,终于战胜了各种困难,他深信能以艺术和道德的力量生活下去。1803年到1813年期间,是贝多芬度过坎坷生活和艰难岁月的时期,也是他创作上最光辉和成熟的时期。他的重要作品大多都产生在这个时期。例如:钢琴奏鸣曲《悲怆》、《月光》、《热情》、《暴风雨》、《黎明》,交响作品《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爱格蒙特序曲》等。 贝多芬一生的最后几年,正是在梅特涅反动统治下,奥地利社会生活非常黑暗的时代,法国大革命的风暴已被封建复辟王朝所吞没,自由民主的要求被卷土重来的教会和皇室贵族所镇压。但贝多芬仍为表现人类追求光明理想而紧张地思索着艺术创作的道路。经过六年的酝酿(1817~1832),终于创作出世界文化史上最伟大的交响音乐作品《第九(合唱)交响曲》,这是贝多芬一生的思想和音乐艺术创作的总结。贝多芬的晚年是非常凄凉悲苦的。由于健康状况不断恶化,贝多芬于1827年2月26日在维也纳逝世。当时,为他送葬的有两万多人。 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鲜明的个性和时代特征。在音乐艺术上、内容及曲式结构上都有许多创新和发展。贝多芬的艺术创作,集中和发展了欧洲古典音乐的精华,也开辟了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道路。 课后反思:

【教案:《第五(命运)交响曲87中:张洪军】相关文章:

教学工作计划87中张洪军04-28

贝多芬命运交响曲赏析10-26

军被教案02-10

军优秀教案01-31

《命运交响曲》听后感(精选23篇)10-28

军优秀教案11篇01-31

惊愕交响曲教案03-15

《学做解放军》教案02-07

学做解放军教案02-18

《林冲棒打洪教头》优秀教案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