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

时间:2023-04-25 15:36:13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

第30-33课时愚溪诗序

教学目标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

通过教学和引导,使学生能够--

1.准确解释重点词语和翻译重点句子;

2.说出文章的思路和的深刻含义;

3.说出体会本文融记叙、抒情、议论为一体的特点,进而体会本文"文境邈不可攀"的特点;

4.学习作者历经磨难后开朗乐观的豁达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词句的理解;

2.虚实相生的意境;

课前预习

分组研读课文,从文章的词语句子、情感哲理、写作特色等方面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和步骤

第一课时

2007年4月7日(一&三)

因高二老师都去教研室阅卷,故由学生自读课文,自行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准备下课时的默写第一二段和课堂讨论。

第二课时

2007年4月9日(二&三)

一.默写课文第一二两段。

二.作者介绍

讨论:都说苏轼是位少见的旷世奇才,你们能具体说说吗?

可能回答:

1.苏轼是豪放派词风的创始人。他的词豪放高旷,情浓意远,我们学过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这一风格的代表作。

2.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散文情理交融,汪洋恣肆,当时就有"苏氏文章擅天下"的美誉。

3.他还称得上是一位高级厨师。"东坡肉"千百年来一直脍炙人口。

4.中国古代楷书有"颜、柳、欧、苏"四大流派,这里的"苏",就是苏轼,可见他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地位之高。

小结:苏轼,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父苏洵,弟苏辙均以文名著称,而以苏轼成就最大。文坛历史上称他们父子为"三苏"。宋仁宗嘉佑二年,苏轼中进士,受到当时文坛领袖欧阳修的赞赏。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实行变法,苏轼因反对新法而外调杭州通判,转任密、徐、湖州知州。元丰二年因讽刺新法的诗句,而被捕下狱,后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因筑室于东坡而自号东坡居士。哲宗继位,一度被召回家,等哲宗亲政,苏轼再一次遭贬到惠州,后又到琼州。徽宗即位后,遇赦北还,途中在常州病逝。

(二)导入新课:

宋代的黄州,就是今天湖北黄冈。黄冈西北的长江边上,有一处风景胜地。那儿矗立着一座红褐色的山崖,因为形状有些像鼻子,人们就称它为赤鼾矶;又因为山崖陡削如一面墙壁,所以它也被称为赤壁。宋神宗元年,苏轼遭受政治迫害,被贬谪到黄州已经两年了。"长江绕廓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水中的鲜鱼,山间的新笋,江城的一切风物,都给政治失意的苏轼带来了莫大的慰藉。这时,他曾站在江边的赤壁上,眺望如画江山,唱出"大江东去"的豪放歌声。他还在七月十六日一个幽静的夜晚,驾舟畅游于赤壁之下的长江水面,写下了千古名作《赤壁赋》。

(三)文体:关于"赋"

"赋"的名称最早见与战国后期荀况的《赋篇》,《文心雕龙》:"赋者,铺也。铺采螭文,体物写志也。"到汉代形成特定的体制,"赋"着力于铺陈事物,较多地掺用散文化的句式。赋体经历了长期演变的过程,发展到中唐,在古文运动影响下,赋又出现了散文化的趋势,不讲求骈偶,音律,句式参差,押韵也比较自由,形成散文式的清新流畅的气势,叫做文赋。象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都是文赋的佳作。

(四)朗读课文,总体把握课文

听完朗诵,你对《赤壁赋》有什么感觉?

著名现当代作家巴金曾说《赤壁赋》给人潇洒神奇、出尘绝俗的纯净的美感。

(五)诵读指导:

本文以文为赋,它不是以整句形式来写骈文,而是骈散结合,注重声韵美。要注意句间的停顿、延长和节奏,同时注意语调平缓,意境的把握,抒情句的感情韵味。

(六)注意重点词语的注音:

①拼音:

1、壬戌10、酾酒2、桂棹11、横槊3、余音袅袅12、渔樵4、幽壑13、扁舟5、嫠妇14、匏樽6、愀然15、蜉蝣7、山川相缪16、无尽藏8、舳舻千里17、狼籍9、旌旗18、枕藉

shuò

②重点词语:

不兴:兴,起;愀然,忧愁的样子;正襟危坐:危坐,整理好衣服,端正坐好;冯虚御风:冯,凭,乘;缪:盘绕;蜉蝣,用以形容,喻人生短促;枕藉:互相枕着垫着;匏樽:葫芦做的酒器

③活用现象和句式

1、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2、凌万顷之茫然3、渺渺兮予怀

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5、侣鱼虾而友麋鹿6、正襟危坐7、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8、方其破荆州9、夫水,智者乐也10、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11、客有吹洞箫者12、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三、课文内容:

(一)理清思路:

本文描写了月夜的美好景色和泛舟大江饮酒赋诗的舒畅心情,然后通过客人的洞箫吹奏极其幽怨的声调,引起主客之间的一场回答,文章的重点便转移到生态度问题的论辩上。文中流露出一些消极情绪,同时也反映了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含而不露,意在言外,深觉的感情融于景物描写之中,满腔的悲愤寄寓在旷达的风貌之下。这就是它成为名篇的原因之一。

本文的感情变化:乐--悲--乐

乐--江上泛舟,景色优美,饮酒乐甚,扣舷而歌

悲--客人吹洞箫,声音悲凉,引出人生短暂之感

乐--苏子超然于世,客转悲为喜,主客畅饮。

第三课时

2007年4月10日(一&二)

(二)鉴赏背诵:

1、诵读第一段:

①讨论、翻译第一段。

本段,描写夜游赤壁的情景,展现了一个诗情画意的境界:清风明月交织,露珠和水色辉映。在这澄澈、幽美的夜景中,主客秋夜荡舟,把酒诵诗。置身于如此良辰美景之中,作者油然而生"遗世""羽化"之乐,不禁飘飘欲仙。从而为全文定下了一个悠扬和谐的基调。

②背诵指导:本段先点明时间、人物、地点。然后写景写事,后又由事而生情。抒发感受,突出一个"乐"字。

③齐背第1节。

2、诵读第二段

①讨论翻译

②设疑:第一段写了"乐"情后,本段为何又转入写"悲"情?

本段是过渡段,乐,后又想到自己的忠君然而被贬,理想难以实现,听到客人悲凉的箫声,因而悲从中来,表达到对人世不如意的悲情。

第四课时

2007年4月11日(七&八)

一.讲读课文

3.诵读第三段。

①讨论:客人因何而悲?

文中诗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感叹千古英雄尚且如此,况我们这些有志而无为者。再如: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感叹人生短暂,羡慕长江永恒。不可一世的英雄尚且随着大江东去而销声匿迹,那么我们这些平庸之辈不更不可能长久,这是客人消极思想的反映。

4.研习第4段。

苏子对客人的悲情,怎样回答?表达了什么观点?

关于对天地人生的哲理认识,即变与不变两种不同的认识。既然人与天地万物可以一们永存,又何必去羡慕长江的无穷呢?自然万物可以为我所享用,江山无尽,无地无私,风月长存,声色俱美。置身于这样的美妙景色之中自然令人心旷神怡,超然于世俗之外,这就使主客的心境由"悲"转"乐"。

5.研习第5段。

客人在听完苏子话后有何反应?

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说明客人被苏子说服了,换去愁颜。这次乐更加欢乐,不免开怀畅饮,不知东方之既白。

6、小结:一篇赤壁赋收尾了,而主客夜游的神仙般浪漫的场景却印在人们的脑中,苏子关于宇宙人生的哲理还使人不时地回味,苏子受挫后的豁达、超脱还令人羡慕不已。

二.默写课文第三至五段。

五、板书设计:

1.游: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月出白露水光遗世独立羽化登仙

2.乐--歌--箫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3.苏子愀然--问孟德周郎而今安在哉--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4.水与月--天地不能以一瞬/物与我皆无尽

5.喜笑--更酌--狼籍--枕藉

第34课时单元测验

2007年4月12日(四&五)

第35课时测验讲评

2007年4月13日(二&三)

一.单元测验讲评

二.听写《赤壁赋》

1.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2.既望3.冯虚御风4.壑嫠5.顺流而东6.而今安在哉?7.侣鱼虾而友麋鹿8.举匏樽以相属9.而又何羡乎?10.目遇之而成色11.肴核既尽12.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13.而卒莫消长也14.虽一毫而莫取15.相与枕藉乎舟中16.下江陵17.月出于东山之上18.水波不兴19.浩浩乎20.倚歌而和之

第36课时《创新设计》有关练习讲评

2007年4月14日(一&三)

方法:先明确重点积累名句,然后讲解部分练习并加以适当引申

一.《愚溪诗序》

1.P154第8题:

注意总数是十五,而关键是左右的定位?如何联想有关经验来帮助准确定位?古人书信,从右到左;尚右;

2.P154第9题:

语文题目注意的就是语言的理解:"竹原高一丈,末折着地,去本三尺,问竹还高几何?"注意加点词的意思即可得出答案。

3.P155第12&15题:

题目之间既要相互启发又要避免连环错误;

二.《赤壁赋》

1.P159页第6题:

重点是明确景物描写与抒情议论的关系:

虚实相生:由实而虚,由实生虚;实是依托,虚是提升;

放弃是一种美?

放弃什么是美?放弃什么是不美?不放弃什么是美?…

等距离?

独生子女问题;浮躁致命;

考场上的每一个同学都是独一无二的姿势!

☆教学反思

师生对话

(根据部分同学"语文半月谈(二)改编")

老师:请同学们抽时间抓紧读背课文,上课文前先大家默写要求背诵的课文。

学生:老师还没教,我们怎么懂?不懂怎么背?

老师:请大家课前作好准备,上课时请同学们先提出问题,然后请同学来讲解各段的重点。

学生:我们初中时也好,高一时也好,凡是学文言文,都是老师先讲大意,然后逐段解释翻译,然后再讨论检查。现在学习时间那么紧,我们根本没时间预习,如果读得懂?还是你给讲,我们听好了。

老师:高中阶段是每个同学培养自己学习方

【幸存的老教案:赤壁赋】相关文章:

幸存的孩子05-02

赤壁赋教案03-07

幸存的孩子作文11-06

幸存的孩子作文09-22

后赤壁赋优秀教案08-26

幸存者偏差作文08-22

苏轼赤壁赋教案(通用10篇)12-01

赤壁赋作文12-09

苏轼与赤壁赋作文10-10

《赤壁赋》教学反思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