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性总结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精选13篇)
精彩的学习生活在不经意间已告一段落,这段时间里,我们一定有不少启发,不能光会埋头苦干哦,写一份学习总结吧。那么学习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组合作学习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尽管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走了许多的弯路,但通过我和学生们的共同努力,学生发生较大变化,我收获颇多。现将自开学以来的实验情况总结如下:
一、阶段性成果
1、学生课堂上参与意识增强,参与面较实验前更广。原来的课堂,是班内“优秀生”的舞台,很多中下游学生缺乏自信心,面对优秀生的强势,他们不敢把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时间一长,他们与优秀生的差距越来越大。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来,由于强调小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每个成员都带有极大的热情,学习任务由大家共同分担,集思广益,各抒己见,人人都尽其所能,这样问题就变得容易解决。每个学生都有了发言的机会,很多学困生也鼓起学习的自信心。
2、合作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在组织讨论时,小组长要根据实际情况安排小组成员发言,充分考虑知识的难易度和学生的水平,对于不积极参与的同学还要进行引导教育,大大提高了学生的组织能力。
3、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进行交流,互相帮助和支持,还需要妥善地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同学之间建立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
4、学生的胆量增大了。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很多原来内向的孩子得到了锻炼的机会,他们找到了自身的价值,自信心增强,敢于在全班同学面前发表自己的见解,各方面的能力有所增强。
二、具体的做法
1、学生课上展风采。通过向其他老师取经,我走了许多弯路,实验一段时间后,针对有些同学准备不充分,我对组长提出了要求,要求组长在本组展示前对小组成员的准备情况进行检查,起到督促作用,保证能顺利完成展示。同时,对各组的展示情况由同学们打分,通过此活动,同学们的自信心增强。
3、抓好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学生的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小组合作学习正好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探究的学习场所,为学生提供更多表现自我的舞台。在教学中,我们组织多种形式的小组合作学习。如:同桌互学、四人小组交流、朋友间互教互评、全班集体讨论、师生间的讨论等。在实践中我发现:学生更愿意向同学请教,也有当“小老师”的欲望。在这种合作中,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在学生汇报发言的过程中,我也经常指导他们如何汇报,如何倾听别人发言,如何补充。小组合作学习由于人员少、距离近,学生读书的机会更多,思考问题发表见解的机会更多、接受伙伴评价的机会也更多。这时,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会更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
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困惑
1、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参与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反思力,引导他们学会学习。评价以鼓励为主,但很多孩子的评价语及评价面还过于单一,还需教师通过不断学习来教会孩子如何评价。
2、小组合作讨论时,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且有时偏离主题。有个别小组的个别同学利用小组交流的机会谈论其他话题,这方面还需进一步监督好,制定相应的措施制约他们。
3、学生的知识水平不同,并且综合素质存在差异,导致课堂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班内总有十几位同学特别活跃,展示自己的欲望特别强烈,给其他同学带来压力。小组合作学习确实增加了学生参与的机会,但是好学生机会更多,扮演着一种帮助的角色。困难学生成了听众,得不到独立思考的机会而直接从好学生中获得信息,致使困难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获益比在班级教学中的获益还少,在小组活动中好学生展示的机会多,代表小组汇报的现象多。
4、由于时间较紧,教育教学任务繁重,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细致。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2
本学期我们学校为深化“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教学改革,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一学期下来有许多困惑,也有收获。现在总结如下: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小组时,我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四人为一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让他们先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十四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二、培养合作组长
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给组员讲解,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尤其是训练组长怎么给组员讲解。在合作学习中小组长的作用明显体现出来了。大多数小组长工作十分认真负责,他们负责检查小组成员每天的作业,组织本小组的每个组员在讨论时都要发言,课堂练习也由小组长组织批改、订正。我们每个月还采取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评比,每周分别评出一个优秀小组,每个组员分别奖励三分、二分、一分,其组长多奖励两分。这样,就有效地激励了每个小组长的上进心,也增强了每个组员的集体荣誉感,不管是在学习上,还是纪律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
三、培养学生学会倾听
开始合作,很多同学在其他同学发言时,有的是因为没有轮到自己发言而丧失了刚才的那份热情;有的是还在等着发言,在思考着自己的想法;也有的是因为没轮到他而觉得无所事事很少去关注同学的发言,才出现了“老师,我来说”“老师,我还有”“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这样的情况。因此,我着重培养学生静下心来,学会“倾听”: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挑刺”,发现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更要在听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规范、清晰地表达,提高“说”的质量。
四、小组合作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因此,我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例如:试卷讲评课完后,我让各小组对本组成员进行总结和评价,有的小组说到本组总的学习气氛,好的是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好的是爱说小话,行为涣散。各组成员都要为本组争光,积极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3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方式,学生乐于接受。下面我就这种学习方式简单谈一些我的感想。
一、构建合理的学习小组
我班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性别、学习强项等进行混合编组。可以随机地分派学生进组,在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不大,学生积极性一般较高,过分强调差异性反倒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因此,在实践中我班采取按座位分配的方法把全班学生编成多个四人小组,每个组按优中差1:2:1的比例搭配。这样学生之间的距离较近,有利于进行充分的交流。在划分职责时,要求小组成员自己推选出本组的组长、汇报员。角色一旦确定,一段时间内每个学生在各自的小组中就承担自己相应的任务。这样做可以保证每个小组成员都有完成整个学习任务的一个具体职责,对所要完成的任务能积极参与;还可以让每个学生体验不同的职责特点,从而更加理解别人的工作,使合作更易进行,也更利于发现并发挥学生的特长。
二、利用分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选择合作学习时,我觉得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还学生以学习的主动权,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建立一种相互接纳、相互理解的友好的'人际关系。
2、选择和组织能引起学生思考和探究的知识内容,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组织思维加工的活动,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敢于创新的、有个性倾向的意志品质。
三、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
对每个小组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朗读水平等方面进行具体的评价。评价分为教师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间的互相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互补,在评价中不断提高。最佳组员,最佳合作奖,最佳新人奖等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加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合作,有利于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培养其参与意识和探索能力。因此,合作学习被引入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4
新学期开始后,我校进行了有声有色的小组合作学习,本人有幸也参与其中,体会如下
一、优点:
它能给学生合作和展现自己的机会,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发展交往与审美的能力;它还有助于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对有差异的众多学生的不足。它一改过去教师“独霸课堂”、“满堂灌”的局面,打破了课堂气氛的沉闷,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潜能,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加强了学生间的信息交流和小组间的竞争意识
二、不足,热热闹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一)班上学生能集组织能力、责任心、学习好于一体的孩子较少,因为这种组织能力与爱表现自己的人太少,使得小组无法均衡。有的小组长也总是忘记自己的职责,只顾自己,不顾组员,老师提醒了才做,不提醒不做,非常被动。
(二)开始实施时,学生在学习的方法上不免有些茫然,合作时要么七嘴八舌乱讲一通,要么干脆不说坐享其成,要么人云亦云盲目随从,对小组内的意见根本无法提出真正意义上的赞成或反对。
(三)在小组中有的个人总是为小组争光加分,有的个人总是为组扣分,这样经常扣分的人也麻木了,
(四)小组成员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无法进行有效的互动交流;有些小组的合作学习则成了优秀生发挥自己潜能、表现自己才能的舞台,而相对而言的学困生则往往被忽视,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表现的机会。
(五)有些小组课堂上显得不积极,有的组员存在普遍不爱表现自己的`现象。
(六)在课堂活动中,涉及到小组间竞争的环节,往往会导致学生间相互争执,拖延了时间,导致教学任务完不成,并且在评价中也会产生一些问题。有时会对别的学生的情绪产生消极的影响。
三、改正措施:
1、对小组长要经常找其谈话,及时了解小组成员的思想动向,从而因材施教
2、对于表现积极的小组长和个人要及时表扬,对于不积极的要找其谈话,鼓励其积极参与。
3、上课提问问题要根据问题的难度找相应水平的组员回答,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4、课堂评价语言要艺术,幽默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
四、困惑与建议:
小组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有时控制不住讨论的时间,以至于完不成当堂的教学任务,堂清测验有时无时间进行,因此,小组教学对教师的素质也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摸清摸透,对教学节奏的把握要张弛有度,进行小组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而不是追求热闹的形式,形式不重要,其结果才是我们探索的最终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5
我校全面推开了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本年级各班也建立了自己的班级小组管理方式。这一管理方式是自主、合作学习模式有序开展的重要保障,小组长在这一学习模式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班级自主、合作学习模式和小组管理方式确定下来后,要让这个模式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不流于形式,如何选择一个好的小组长在其中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何才能选好小组长呢?从这一学年的实践中,我找出了一些步骤。首先,知己知彼,有的放矢。
班主任在选用小组长之前先要“知己”,自己想怎样管理小组长?需要什么样的小组长?自己的性格是否会影响到小组长的发挥?这些问题都要首先考虑。然后才是“知彼”即了解全班学生的情况,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分析,分别从家庭背景、过去任职经历、学习思想情况、在班上与同学相处情况以及个人性格等方面入手,尽量做到有的放矢。
在这一方面要特别注意的是:不要把小组长的选择当作班干部的选择。在以往经验中,不管是班干部还是小组长的选择,都过分注重了学习成绩,甚至将其作为唯一的标准。当然,我们都无法否认,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相对来说绝大部分行为习惯也比较好,他们在小组模式中对良好学习风气和行为习惯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过分注重学习成绩,可能会把一些有组织管理能力、热心为集体服务的学生排除在外,也容易在学生心目中产生不公平的印象。事实上,有的学生成绩虽然不拔尖,但却具备较强的管理、组织能力。如我班的xx同学,成绩虽然一般,但她就是学生心中的理想小组长人选。因为她同时在班上担任了纪律委员,和以前的纪律委员不同,她在处理班上的德育目标考核时就没有一个学生提出异议。她做到了一视同仁,不偏袒同时也绝不放过任何一个对同学的考核,做到了公平、公正,同时也照顾到同学的情感,让我班在本学年的考核中每一个学生都心服口服。这样的学生在小组中就是鞭策小组成员共同进步的动力。事实证明,像这样的小组整体发展都比较好,不但成绩上来了,连平时的一些小错误也得到了纠正。可见,成绩并不是小组长选择的唯一标准,小组长的选择是一个需要综合考虑的过程。
其次,有进有退,竞争上岗。
小组长是小组管理模式中的核心,也为这一模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一个成功的小组长在班上是可以享受一些特权的,除了在德育目标考核中加分外,还可以享受比如优先评优评干等资格,甚至可以“将功赎罪”抵消一些错误。
当然,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当上小组长,只要班委讨论通过的都可以试用小组长,然后一展自己的才华。在每一个学月的考核中,小组的考核也就是小组长“政绩”的表现,只有小组内一半以上同学同意的小组长才能连任并且加分,如果有一半同学不同意或是小组考核不合格,这一小组的组长就应该“退位让贤”,但他们可以帮助新的小组长一起管理小组,作为下次小组长的后备人选。这样的目的,一是避免有的学生因为被撤换下来而失去信心,产生自暴自弃心理;二是有了这些后备组长的监督,可给新的小组长一些危机感,促使他们做好工作,带领全组共同进步。
竞争是一个团队进步的源泉,有竞争才有动力,有动力才有进步。在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中不但小组之间要竞争,小组之中小组长也在竞争,如果一个小组中没有合适的人选作为小组长,其他组还可以派人担当这一组的小组长。只有竞争才能促使相互鼓励,共同进步。
第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句经验之谈,至今仍然闪耀着睿智的光芒。在中学生班级小组管理模式中,这句话依然适用。班主任对所选择的小组长要充分信任,大胆地让他们工作,使他们独立地负起责任。对班级中的小组长用而不疑,会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安全感,使他们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他们对班级,对其工作的集体、小组产生归属感和认同感;还能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加强主动性和创造性;让他们产生期待感,激发他们的进取心,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力量。自然而然就会对班主任产生向心力,成为班主任小组管理模式中的得力助手。
班主任做到了“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小组长就能一展才华,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最后,鼓励和信任是最美丽的花朵。
班主任在小组管理模式中是小组长放开手脚大干的坚强后盾。学生年龄尚小,班主任给予的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小组长的信心。因此,班主任要在各种场合,通过多种方式帮助、鼓励小组长。
小组长人选确定后,班主任应先与科任老师交流,请他们一起做工作,支持小组长,以增强他们的信心。因此,一有机会各科老师就可以向小组传递这样的信息“你比较具有领导才能”,“这个问题你处理得非常好”,“你是我最得力的助手”,“因为有你,你们小组的纪律和成绩都有进步了”等等,让小组长在不知不觉逐步树立自信,为小组的进步尽心尽力。
在这中间,老师的鼓励和信任就是小组长眼中最美丽的花朵,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得到了认可,那么,他们将不会让你失望。
总之,选择是一个需要充满智慧的决定,班主任对小组长的选择决定了班级小组管理模式的成功与否。但我坚信,只要你选择了,你一定会风雨兼程地去促使他成长,直到成功。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6
孔子说:“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从这一句我们可以知道只有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把答案多样化,而如果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重点说明了:“小组合作有利于学习。”
可如今的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打不开,学生总是处在被动之中,师生之间关系紧张等现象,一直以来让每一个教师头疼。但自从我校实行小组合作,提倡小组合作,把小组合作学习打造成一个实体以来,极大的改变了课堂上所出现的令人头疼的现状。经过那节初一二的组长的会议,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模式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俗话说的好:“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人可能走遍天下的但途中却十分枯燥无人分享心得,可多人结伴既有了兴趣又有了交流的对象。小组合作学习也有许多的难题可这些难题却也有解决的方法,以下是我的心得:
1.提高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2.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乐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打,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3.提高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的观念与做法。
4.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在课堂上的.表现需要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我们教师提供了但是小组合作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其内涵。
总的来说,通过小组学习,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得到了培养,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相信我们只要注意了以上几点,趋利避害,再加上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小组合作学习必能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7
本学期我学习韩立福教授的小组合作教学教育理论,尝试了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一学期下来有许多困惑,也有收获。现在总结如下:
一、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组建合作小组时,我结合班级实际情况,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以6-8人为一大组。按学习成绩优、中、差搭配,让他们先自由组合,在这基础上,再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能力等因素,进行适当的调配,从而将一个班级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这样既能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有利于组内成员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又便于开展组间竞赛,公平竞争,发掘小组的群体智慧,实现优势互补。
二、培养合作组长
培养小组长关键在于培养他组织小组活动的能力,如怎样进行预习检查,怎样组织讨论,怎样提问同学,怎样给组员讲解,掌握小组的秩序等,尤其要关心学习成绩较差的同学。尤其是训练组长怎么给组员讲解。
三、培养学生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倾听
开始合作时,有些组全体沉默,一言不发;有的组则有很多同学都在说,但很多都在说闲话;还有的组部分学生在其他同学发言时,因为没有轮到自己发言而丧失了刚才的那份热情;有的是还在等着发言,在思考着自己的想法;也有的是因为没轮到他而觉得无所事事很少去关注别的同学的发言,才出现了“老师,我来说”“老师,我还有”“前面不是说过了吗?”这样的.情况。因此,我着重培养学生静下心来,学会“合作探究”、“学会倾听”:
在“听”的过程中学会“挑刺”,发现其他小组存在的问题;更要在听的过程中吸收其他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在“听”的过程中学会如何规范、清晰地表达,提高“说”的质量。
四、小组合作的评价
小组合作学习“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因此,我把个人之间的竞争变为小组之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奖励的依据,形成了“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新格局,使得评价的重心由鼓励个人竞争转向小组合作。例如:试卷讲评课完后,我让各小组对本组成员进行总结和评价,有的小组说到本组总的学习气氛,好的是能够互相帮助,互相监督,不好的是爱说小话,行为涣散。各组成员都要为本组争光,积极帮助学习后进的同学。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
以上是我在本学期教学中的一点做法,还有许多困惑的地方,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8
从上个学期开始,我校开展了小组合作学习课堂研讨活动。它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新学习方式。回首这两个学期的教学实践,在小组合作学习课堂这个领域,想要实现生生互动,智慧生成,全员达标,就需要在以下几个环节上下功夫:
1、教师必须有激发学生学习愿望和动力的能力;
2、指导小组中每个成员明确目标和任务,做好学习的分工与合作;
3、抓住合作的契机,培养学生善于合作,主动发言的能力;
4、根据不同的文体,设计出新颖的、符合学生身份和认知能力的可操作性强的合作内容;
5、注重对合作过程的个体参与度,小组发言以及课堂的生成给予及时到位地评价。只有做到这些,才能避免小组合作流于形式,否则,表面上课堂的热闹互动,掩饰不住课堂的内在的底气不足和学生思维发散的混乱无序。因而如何有效的组织好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值得研究的。在课堂合作出现问题时及时记录,做好教案调整和教学反思,是下一个合作成功的铺垫。哪些情境适合小组合作,我回顾了之前的教学片断,共同探讨:
一、基础知识检测需要合作学习。
学习第三课《草村的村落》时,我将听写的基础知识收起来,回来批了一节课,把小测反馈给同学们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无法实现当堂达标的目标,也打断了学生及时课堂巩固的学习热情。于是我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听写完了以后小组互换批改,两分钟后统计出达标小组和不达标的情况,及时强调易错字形,当堂改正,学生印象深刻,乐意接受。
二、解决难点问题时需要小组合作。
《穷人》是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作品,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句来体会语言的表达效果。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印象深刻:“她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学生在品味这个句子时,有从句式特点入手的,也有从意义角度考虑的,起来表述时答案众说纷纭。开始我直接肯定了他们不同的答案,并且顺势帮他们梳理出品味句子的.几种不同角度。后来谈到句子的含义时,我改变了策略,适时地组织学生进行了小组合作讨论,三分钟后,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明确了这个句子从句式特点上来说是双重否定句,从意义上说是桑娜的心里矛盾,并且说出了这样写的表达效果。最后一个小组还联系以前所学课文,补充梳理出品味句子的角度可以从句式,修辞,关键词等方面综合考虑,这个合作的契机是准确的,所以智慧的生成是灵动的。
三、解决开放性习题时最好需要合作学习。
现在有许多练习题是开放性的,这类题目答案多样化,言之成理即可,但学生往往考虑问题单一,想不到多种答案,这时,我们就可以采用合作学习。例如:对“自然”一词的理解,由于学生的经历太少,所以这时组织小组合作学习,集中大家的智慧,就会想出多种答案。在这时学生寻求答案的思维是发散的,智慧的火花在合作学习中闪耀。
由此,掌握契机,适时进行的合作学习能够激励同学高效学习,建立合理的小组评价及奖励机制也是保证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重要依据。
合作学习研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是对小组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让学生把小组讨论的结果进行汇报,观点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小组的,把小组讨论拓展为全班交流,允许学生互相质疑,让学生在思考和探讨中,使思维得到充分发展。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分阶段在小组内对每个同学的表现进行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认真负责等方面进行,目的是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在小组活动中的表现。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主动、团结友好,尤其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他们是否积极参与。例如:学生课堂表现,个人作业、日清、周清,单元过关要及时总结并给奖励,奖励机制为等级式,晋级奖励。一周一总结,一月一评选。被评为“优秀个人”,“优秀小组长”的同学发给奖状。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它”,需要我们教师不断的指导和长期的熏陶,并不断学习和探讨,不断改进、反思、校正。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教师,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身心去实践,迎接创新教育的明天!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9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新认识
小组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所谓合作学习就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目标与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的基本做法是:依其任务类型或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等方面的差异将学生组成若干个异质学习小组(每组4人),创设一种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目标的情境,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还需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合作学习是对班级学习方式的补充和改进,它强调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活动为主体形式,力求体现集体性与个体性的统一。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
如何有效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我认为:在正确理解和把握小组合作学习基本理论内涵的前提下,针对以上影响因素应采取以下有效策略:
1、科学组建合作学习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组建学习小组,老师要对学生的分组进行认真研究设计,按1:2:1,也就是一个优生,2个中等生,一个学困生的比例建立,使各个小组总体水平基本一致,以保证各小组开展公平竞争。小组一般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时,不仅要求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出发,而且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在性别、个性、才能、倾向、学习、家庭背景等存在合理差异,以便学习时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小组建成后,还必须要求每个小组中的成员相互友爱,坦诚相见,民主平等,体现小组的团体力量和精神。
2、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
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是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各成员要有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和具体的责任分工,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才能使小组成员全员参与,并明白各自应该承担的角色,掌握各自所分配的任务,使合作学习有序又有效地进行。在这里,值得提醒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的学习目标,是小组成员共同努力的方向。这就要求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分工协作帮助小组其他成员共同达到预期的合作学习目标。
3、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
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组员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的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的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
4、建立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重要途径。在合作学习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最大潜力,实现共同目标和个人目标的辩证统一,就应该建立一种促进学生作出个人努力并且小组内成员互助合作的良性制约机制。这种良性制约机制主要是合理的评价机制,合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将学习的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对小组集体评价与小组个人评价相结合,从而使学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价值和意义,并更加关注合作学习的过程。
评价机制包括以下几类:
(1)定期评价小组共同学习的情况,检查小组功能发挥的程度,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上认识合作学习的方式。
(2)以学生自主学习,参与程度、团结合作、完成任务。让学生认识到小组合作成员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只有每个成员的共同参与才是合作学习所要实现的目标。
(3)教师要进一步反思自己的引导、调控和组织能力,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的同时,使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团队合作,提高学生自我表现的自信心,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这种教学组织形式的优势和价值。
三、影响小组合作学习实效性的几个因素
1、教师的认识意识不清
有的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有人只是把学生简单的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目前我看到的所谓小组合作学习,仍停在传统的小组讨论,然后汇报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的层面,没有意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一定能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从而获得有效的合作学习才是目的.。
2、老师缺乏指导和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知识和技能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个体设计师,又是主要的组织者。教师必须对合作学习进行精心设计。然而现实中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实践操作中显得很茫然,缺乏小组合作教学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有的教师苛求学生参与合作、不管问题是否适合让学生合作讨论。
3、有的教师生搬硬套,使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成为制造主体学习热烈气氛的工具。
4、重议轻思,有时教师出示问题之后,马上要求学生讨论合作,并没有腾出一点时间让学生个体进行思考,致使部分学生不动脑筋思考,讨论不深刻,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5、还有的教师放任自流,忽略了教师的引导,组织作用,使合作学习放得开,收不拢。
四、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好的效果,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1、精心选择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它有利于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使各小组成员互相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便于组际之间的竞争,提高教学质量。但并不是说,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需要小组合作学习,而应根据课文的重点、难点、学生的疑点,有选择性有针对性的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内容。
2、恰当地选择合作学习的时机。有效的合作学习必须建立学生充分独立思考之后才会产生交流,表达的欲望,在大多数学生产生这种欲望时,小组学习的出现就为学生畅所欲言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提高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3、小组合作学习,老师要发挥引导、帮助、组织作用,而学生要发挥主体作用,组内成员互相合作,组际之间相互竞争,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挖掘了个体学习的潜能,使学生在互补促进中共同提高。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10
新课程改革倡导以生为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的采用,使原本安静的课堂热闹起来,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组合作学习“实行至今,取得了明显成效,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建立了一套有序的合作常规,提高小组活动的实效性,
学生通过各项评价能正确认识自我,完善自我。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评价自己,评价别人,每个人都有机会听取意见,认识自我。学生能在评价中学习欣赏别人的优点,乐于接纳别人的意见,敢于对别人提出批评和建议。也通过评价了解自己的长处与短处,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矫正,取长补短,不断完善自我。
2.小组合作学习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小组合作学习是集体教学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指导的有机结合,引导学生的个别差异作为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加以利用,做到让优等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了”的分层效果,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使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3.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力。在小组学习中,优等生的才能得到发挥,独立性增强,自学能力提高了;中等生得到锻炼;学困生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们的帮助。每个学生自始至终都处于积极主动参与状态中,堂堂课有收获,大大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人人进步,人人成功。
4.提高了学生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人与人相互沟通、相互协作、相互学习、相互支持的优秀品质和主动学习能力。在课上,问题由学生提出,结论由学生归纳,方法由学生探索,结果由学生评价,发展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学生大都具有探索新知的欲望,能够不拘泥于书本,不依常规,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见解、新发现,有自己的新思路、新设计,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思路畅通、方法灵活、有深度,这样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很有效的。
在试验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1.在合作学习之前要求学生先独立思考问题,每个学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进行探究、交流,共同解决问题。但这点很难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做到。
2.合作学习中,有些困难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强,不愿独立思考而直接从优秀生处获取答案,致使学习成绩越拉越远。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还在进行,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进一步总结经验、找出差距,不断探索,以求更快发展。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11
何为小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
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能力,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然而说说容易,真正要将小组合作学习行之有效地开展,绝非易事。
教师对全班学生的分组要进行认真的研究设计,每个组中成员的组织能力、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思维活跃程度、性别等都要均衡,在小组中选出组长,负责带动其他人。也可以按不同水平分组,在学习中老师提供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问题进行探究,这样更有针对性,更有利于因材施教。
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确所要体现的新理念。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一定难度,有一定探究和讨论价值,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要设计好一堂课的每个环节大约用多少时间,什么内容需要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学习的时间是多少等等。
小组合作学习中,往往会出现当老师布置完学习任务后,学生马上聚在一起交流探讨或对问题了解不深,浮于表面,或根本不知从何下手,沉默不语,这主要是因为在合作之前学生缺乏对问题的思考,缺乏自己的独立见解。
在小组合作学习时,应先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有了自己的见解,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才有话可说,避免从众心理。同时,也给那些不爱动脑筋思考或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提供了进步的机会。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全面的反思是十分必要的,这样做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反思的内容包括课堂小组活动的观察;课后找学生了解谈话;学生作业批改;收集小组合作学习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的教学设计;还要反思自己是否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合作,对小组合作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是否给予及时的肯定;小组合作学习如何提高学习的兴趣,给每个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认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作为一名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我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白己的心灵去感悟,与新课程一起成长,迎接教育的新时代!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12
随着导学案的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它对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直以来,我认为一年级的孩子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会很乱,不敢放手,其实,一年级的孩子也可以合作学习。你看下课后,几个小伙伴往往在一起玩游戏,玩得很开心,这说明他们具有合作的意识和能力。于是我就想:一年级学生上课时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有时还会和旁边同学说悄悄话,尤其在口语交际课上不太爱听,不如根据学生的这些特点,适当选择合理的问题,组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尽情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说个够。大胆试一试,就算失败也就无所谓,不就是一节课吗,而且可以从中找到失败的原因。于是,在学习“打电话”时,我就组织学生2人一组讨论,同时向学生讲明合作要求,一人说,另一人听,然后换位进行,最后表演,结果小组的学生热烈地讨论着,绘声绘色地表演着,轻松愉悦地掌握了要学习的内容。没想到尝试之后,发现使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挺高的.,他们在小组中交流、讨论、甚至是激烈的争论,比起老师的知识讲解效率更高,于是在解决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时,与其教师自己竭尽全力地去讲解,不如创造条件,利用集体力量让学生自己去探索。
不过,我在尝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有过失败,导致课堂很乱。但是我从失败中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讲明合作要求,让每个孩子了解合作学习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按怎样的程序去做。其次,合作时间要短,问题一解决,马上停止。如果时间一长,学生的注意力就要转移了。
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还要正确评价,教师不能只为了鼓励学生,就只说“好”或“很好”“真棒”“真厉害”等。一年级学生刚学习讨论,为了争强好胜一说到讨论就乱讲、乱喊、一片忙乱。此时,教师的教学评价应以小组为标准,,看一看哪个小组的活动开展得最好,哪个小组的同学最积极,同时在组与组之间进行评比互动,有了学习的榜样,讨论效果就好多了,对表现好的小组和个人经常发给一些小奖励,如小组加分、发红花等,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 篇13
在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我常常发现,很多活动的组织流于形式,小组活动停留在肤浅的你说我说的层面上,没有实现学习伙伴之间真正意义上的交流、沟通、互动、碰撞,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小组活动的有效性,现总结如下:
一、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师要通过适时的点拨和引导,使学生意识到,一个小组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群体,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是这个群体的一分子,小组的健康成长,要每个成员自身的努力,也须要小组成员之间相互的帮助、提携、合作、促进。小组的点滴进步,意味着小组成员每个人的努力,也意味着大家共同的荣誉。
实践中我们发现,当教师的引导语经常关注到群体的活动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就会慢慢产生;当教育评价也经常关注到小组的发展时,学生的团队精神就会逐渐得到培养。如:
“第三小组的成员讨论时都在积极地发言,认真地倾听,他们合作得多好啊!”
“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向大家汇报一下,好吗?”(提示学生汇报反馈的结果是代表小组群体的意见,其他小组成员也可以补充)
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需要教师不断的引导和培植才能逐步形成,要使学生在小组的成长中逐步感受到在集体中生活和学习的愉悦,会客观地看待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产生集体的荣誉感。
二、要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予以必要的指导
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教师安排了很多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学生除了在小组中很无序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之外,并没有产生较深入的合作成效。教师在对学生合作方法的指导中,要转变角色,蹲下身子与学生交往,可以把自己当作小组长或小组成员,身体力行地参与其中,给学生示范,给学生切实的感悟和体验。实践中我们还发现,小组的合作学习需要得力的组织,教师要特别注意培养小组长的组织协调能力,使他们能很快把握合作学习的内容,并能在老师的指导下,适当选择合作学习的策略,会对小组成员合理分工,组织大家有序活动,鼓励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能对合作学习的成果作简要的总结和评价。教师还要通过示范、引导,使小组成员逐步体会到,在参与小组活动时,除了主动发言、积极协作之外,认真倾听、仔细观察、深入思考也是参与的重要形式。使学生意识到,在别人的启发下,自己思维的灵感得以暴发,在原有的基础上作得更好,想得更深入,这样的合作意义才大。
我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是这样安排的:
第一步,自己读一读题目,想一想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能提出什么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二步,在小组长的组织安排下,在小组内谈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问题,共同讨论,要注意倾听和思考别人的意见。
第三步,选出小代表,在全班汇报学习结果。
在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不断深入各个小组,帮助小组长组织、协调,鼓励小组成员参与、互动。
这个案例中,比较充分地体现了对学生合作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调空,使学生明白,在本次合作学习中,自己承担的角色是什么,应该先干什么,再干什么,如何表现自己、关注他人。
学生只有明白了什么是合作学习,怎样合作学习,才能在小组活动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积极参与,小组活动才能有序、有效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要建立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
我们所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不是相互孤立的,他们常常是被综合运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教学中我发现,有的教师在提出探究问题后,一没有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体会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切入点,二没有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机会,就急于安排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要么是一片茫然,不知如何参与,要么是乱哄哄一片,不着边际,不抓要点,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往往是安排与没有安排一个样,活动后的效果不理想,教师还得回到原来提出问题时的环节重心引导,白白浪费了教学时间。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相关文章: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3-31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01-01
小组合作学习课题总结04-26
小组合作学习的反思01-06
小组合作学习计划07-05
【实用】小组合作学习总结12篇01-20
小组合作学习总结范文(精选10篇)08-13
小组合作学习心得01-06
【实用】小组合作学习总结(通用10篇)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