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时间:2023-12-20 12:05:27 宜欢 管理制度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在发展不断提速的社会中,接触到制度的地方越来越多,制度泛指以规则或运作模式,规范个体行动的一种社会结构。这些规则蕴含着社会的价值,其运行表彰着一个社会的秩序。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制定制度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艺文件管理制度,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通用15篇)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

  1、总检员对二级维护以上竣工出厂车辆,签发机动车维修竣工出厂合格证。

  2、合格证由资料管理员负责保管,视生产情况由专人持道路运输许可证副本到管理部门购领。

  3、合格证由总检员向资料管理员领取,资料管理员须建立合格证领用、签发台帐。

  4、总检员须逐项填写合格证,签名并加盖本单位公章,签发后合格证存根交由资料管理员保存。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2

  1、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制度规定了工艺文件的编制,工艺文件的会签,工艺文件的贯彻保密。

  2、工艺文件的编制

  2.1工艺文件是企业进行工艺管理,组织生产,指导操作的技术依据,工艺文件的编制必须正确、完整、统一。

  2.2工艺文件的编制应简明易懂,避免繁琐,但必须确保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3根据产品类型,确定必备的工艺文件。

  2.3.1样机试制必备的工艺文件。工艺方案:产品零部件工艺路线表:自制件明细表,外协件明细表,外购及企业标准工具明细表,工装设计任务书,专用工艺装备图,专用工艺装备验证单,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明细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汇总表及工艺总结等有关文件。

  2.3.2小批量生产必备工艺文件对照产品系列鉴定资料要求由技术科酌情自定。

  2.3.3批量生产必备工艺文件--除了小批量生产的工艺文件外,各工序还必须有工艺守则及工序质量管理表,由产品主管工艺员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2.4工艺文件的编制分工。产品工艺文件由技术科负责编制、审核。

  3、工艺文件的会签、验证和审批

  3.1工艺文件会签、技术科的工艺文件由所属车间负责会签、互相制约。

  3.2工艺文件的验证,样机试制及小批量生产的工艺文件,均应进行验证,由车间负责人、技术科会同质检人员,负责收集整理试制过程中的情况,进行一次可行性鉴定,然后由技术科认真进行修订,经修订审批后的工艺文件即为正式工艺文件,是工厂工艺文件工作的`法规,各级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

  3.3工艺文件的审批与签字

  根据新的工艺文件统一格式规定,每一种工艺文件必须统一编制,审核,会签,审查及标准化五个程序,并履行签字手续。

  3.3.1编制一一-由工艺文件编制者签字。

  3.3.2审核一一由技术科科长。

  3.3.3会签一一由相互制约单位履行,具体按3.1条贯彻执行。

  3.3.4审查一一产品工艺统一由技术副厂长进行审查,并履行签字手续。

  3.3.5标准化一一为了确保产品工艺文件正确完整,统一标准审查工作。一律由标准化员承担,并履行签字手续。

  3.3.6非产品工艺文件的审查由车间主任签字,标准化由标准化员签字。

  4、工艺文件的贯彻与实施

  4.1工艺文件是企业工艺工作的法规,各级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认真贯彻执行。

  4.2技术科对车间工艺文件执行情况及工艺纪律的贯彻情况,要定期组织检查督促及时向技术副厂长作出报告。

  4.3车间主任对工艺文件在本车间正确贯彻执行负责,要教育车间职工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

  4.4生产班组是贯彻实施工艺的基层单位,要坚持按设计图样、工艺文件,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对执行中的问题和需要作出改进的建议,应及时向车间主任提出,未经许可,不得擅自不按工艺加工。

  4.5质检人员应按上述三按进行质量检查,发现生产员工不按工艺操作时,有权制止,并及时反映给车间领导处理。

  4.6技术科对工艺文件不全与差错,工艺措施不力,工艺文件的实施、工艺管理混乱负责。

  5、工艺文件修改

  5.1工艺文件修改一般原则。

  5.1.1工艺文件需要修改时,一般由技术部门下达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凭更改通知单修改。

  5.1.2保证修改后的文件正确统一。

  5.1.3工艺文件修改通知单下达后,需修改的文件应在规定日期内部修改完毕。

  5.1.4由于临时性的设备、工艺装备或材料等问题,需临时修改工艺时,应填写“临时脱离工艺通知单”,经有关部门会签和批准后生效,但不能修改正式工艺文件。

  5.2工艺文件修改程序

  5.2.1填写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其格式应符合文件的更改程序规定。

  5.2.2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应经有关部门会签并经审核和批准后才能下发。

  5.2.3按批准的工艺文件更改通知单要求进行修改。

  5.3修改方法

  5.3.1修改时不得涂改,应将更改部分用细实线划去,使划去部分仍能看清,然后在附件填写更改后的内容。

  5.3.2在更改部位附近标注本次修改所用标记,标记符号应按更改通知单中的规定。

  5.3.3修改时必须在被改文件表尾的更改栏内填写本次更改的标记、更改次数、更改通知单的编号,日期和修改人签字。

  5.3.4在下列情况下,工艺文件修改后需更改描晒。

  5.3.4.1经多次修改,文件已模糊不清。

  5.3.4.2虽初次修改,但修改内容较多,修改后文件已不清晰。

  5.3.5更新描的底图,更改栏内应按以下规定填写。

  5.3.5.1标记栏填写重描写前本次更改所用的标记。

  5.3.5.2处数栏填写重描字样。

  5.3.5.3更改文件号栏填写重描前本次更改通知单编号。

  5.3.5.4签字和日期栏内,负责复核的工艺人员签上姓名和日期。

  5.3.5换发新描晒的工艺文件时,旧工艺文件必须收回存档备查,而且新的文件应加区分标记,严禁新旧两种文件混用。

  6、工艺文件的保管和处理胃

  6.1凡保管的工艺文件应及时登记,根据顺序分类捕,装订或袋装保管。

  6.2技术科应常备全套文件复制件

  6.3凡需晒发的工艺文件,必须经技术科审批后方可发放。

  6.4工艺文件由技术科统一保管,失效废除的工艺文件应盖作废章后单独存档五年以上备查。

  6.5凡保管的工艺文件字迹要清晰、完整、符合标准,签字手续齐全。

  7、工艺文件的借用与保密

  7.1未经批准,对外不准借用工艺文件。

  7.2本厂工作人员借用工艺文件要办理登记手续,并限期归还,归还时应清点。

  7.3借阅者应保证工艺文件的完整、无缺,不得拆装、涂改、抽换、损坏和遗失,不得转借,否则,一律作违反工艺纪律处理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3

  1、技术负责人负责收集汽车维修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相关技术标准,具备所承修车型相关维修技术标准和工艺文件,确保文件完整并及时更新,以上资料交由资料管理员保管。

  2、资料管理员对所有资料进行分类编号,定期对资料进行盘点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

  3、借用资料时,资料管理员应认真、完整地填写资料借用登记表。

  4、借用人对资料必须爱护,保证资料的完好、整洁。对于使用中出现的损坏现象,应主动向管理员说明,并酌情赔偿。

  5、如资料遗失,将追究借用人责任,限期购回此书或及时复印此书,资料管理员对借用人进行遗失登记,当再次出现遗失情况,限制其使用权,并上报领导。

  6、为保证资料内容清晰完整,翻阅资料时双手一定要洁净,凡出现资料破损,粘上油腻、不清洁将追究借用人责任,限制其使用权。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4

  1、对机动车进行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维修的,资料管理人员须及时建立维修档案。

  2、维修档案内容主要包括:维修合同、维修项目、具体维修人员及质量检验人员、检验单、竣工出厂合格证(存根)及结算清单等。

  3、档案存放要有序,查找方便,并应做好六防工作,即防盗、放火、防潮、防鼠、防尘、防晒,保持档案存放处清洁卫生。

  4、不准损毁、涂改、伪造、出卖档案,档案资料如有损坏应及时修补。

  5、各班组负责人要对本部门使用的档案资料的完整性、有效性负责,在现场不得存有或使用失效的.文件、资料。

  6、根据档案的内容、性质和时间等待征,对档案进行分类整理、存放、归档,电子档案要及时备份。

  7、各班组每年对档案进行一次核对清理,并将所保存的档案整理后交办公室统一归档。已经到保管期限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按规定处理。

  8、档案的借阅必须办理规定手续,借阅者对档案的完整、清洁负责,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借、复印。

  9、机动车维修档案保存期两年。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5

  本厂对二级维护、总成修理、整车修理的车辆实行维修前诊断检验、维修过程检验和竣工质量检验制度。质量检验人员具体负责制度的贯彻执行。

  一.维修前诊断检验制度

  1、在诊断检验前,质量检验员应主动告知车主出具《机动车维修记录》。

  2、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和驾驶员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质量检验员确定所需要的检测项目。

  3、质量检验员针对每一检测项目实际进行检测,并依据检测结果和车辆实际技术状况进行故障诊断,以确定附加作业项目(二级维护)或维护和修理方案。

  4、质量检验员将所诊断的故障、维护和修理方案、维修项目等填写《机动车维修记录》,并根据检验情况填写《车辆进厂检验单》,并告知托修方,由拖修方签字确认。

  5、调度人员将维修作业单下派车间,车辆进入作业车间。

  二.汽车维修过程检验制度

  1、过程检验实行自检、互检和专职检验相结合的'"三检"制度。

  2、检验内容为汽车或总成解体、清洗过程中的检验,主要零部件的检验,各总成组装、调试检验。

  3、各检验人员根据分工,严格依据检验标准、检验方法认真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填写《车辆维修过程检验单》。

  4、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项目,需重新作业,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

  5、对于影响安全行车的零部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标准,对不符要求的零部件应予以维修或更换,及时通知前台,并协助前台向车主做好解释工作。

  6、对于新购总成件,必须依据标准检验,杜绝假冒伪劣配件装入总成或车辆。

  7、车辆维修完工,维修人员自检合格后,做好车辆清洁工作,并将车辆停放在竣工区域,通知总检进行竣工质量检验。

  三.汽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制度

  1、汽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由总检负责。

  2、汽车维修竣工质量检验内容为整车检查、检测、路试、检测路试后的再检测及车辆验收。

  3、修竣车辆竣工质量检验严格依据《汽车维护、检测、诊断技术规范》(GB/T18344-20xx)要求进行。首先进行整车外观和底盘检查,检查合格后进行路试,对于路试中所发生的不正常现象,要认真复查。路试合格后重新进行底盘检查,确保各项技术性能合格后,将有关内容记入《车辆维修竣工检验单》和《机动车维修记录》。

  4、如是营运车辆,由总检告知送检员将车辆送往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进行竣工质量检测。检测合格后,将车辆交付托修方。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6

  1、本制度涵盖生产过程工艺操作规程建立、工艺操作设施条件、工艺操作行为、设备选购、使用安全管理等内容。

  2、本制度分别由公司技术管理部(以下简称技术部)、设备管理部(以下简称设备部)落实。技术部承担工艺过程的职能,设备部承担设备购置、使用过程的职能。

  3、工艺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3.1运行

  3.1.1必须编制产品的工艺规程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操作。

  3.1.2改变或修订工艺指标和工艺条件,必须由技术管理部门以书面形式下达技术通知书,操作者必须遵守工艺纪律,不得擅自改变工艺指标和工艺条件。

  3.1.3操作工必须严格执行原化工部颁发的《操作工六严格》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自己的岗位。

  3.1.4安全附件和联锁不得随意拆弃和解除,声、光、报警等信号不能随意切断。

  3.1.5在现场检查时,不准踩踏管道、阀门、电线、电缆架及各种仪表管线等设施,去危险部位检查,必须有人监护。

  3.1.6严格安全纪律,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操作岗位和动用生产设备、设施和工具。

  3.1.7正确判断和处理异常情况,紧急情况下可以先处理后报告(包括停止一切检修作业,通知无关人员撤离现场等)。

  3.1.8在工艺过程或机电设备处在异常状态时,不准随意进行交接班。

  3.2开车

  3.1检查并确认水、电、汽(气)、冷,必须符合开车要求,各种原材料、辅助材料的供应必须齐全、合格;投料前必须进行分析验证。

  3.2检查阀门状态及盲板抽加情况,保证装置流程通畅,各种机电设备及电气仪表均应处在完好状态。

  3.3保温、保压及清洗置换的设备要符合开车要求,必要时应重新置换,清洗和分析,使之合格。

  3.4安全、消防设施完好,通讯联络通畅,危险性较大的生产装置开车,应通知消防及医疗卫生部门的'人员到场。

  3.5必要时停止一切检修作业,无关人员不准进入现场。

  3.6各种条件具备后开车,开车过程中要加强有关岗位之间的联络,严格按开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严格遵守升降温,升降压和加减负荷的幅度(速率)要求。

  3.7开车过程中要严密注意工艺的变化和设备运行情况,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发现异常现象应及时处理,情况紧急时应中止开车,严禁强行开车。

  3.3停车

  3.3.1重点岗位停车,必须编制停车方案,正常停车必须按停车方案中的步骤进行。用于紧急处理的自动停车的联锁装置,不应用于正常停车,加强与有关岗位和部门的联系。

  3.3.2系统降压、降温必须按要求的幅度(速率)并按先高压后低压的顺序进行。凡需保压、保温的设备(容器)等,停车后要按时记录压力、温度的变化。

  3.3.3大型转动设备的停车,必须先停主机,后停辅机。

  3.3.4设备(容器)卸压时,要注意易燃、易爆、易中毒等化学危险物品的排放和散发,防止造成事故。

  3.3.5冬季停车后,要采取防冻保温措施,注意低位、死角吸水、蒸汽、管线、阀门、疏水器和保温器件的情况、防止冻坏。

  3.4紧急处理

  3.4.1发现或发生紧急情况,必须先尽最大努力作出妥善处理,同时向有关方面报告,必要时,先处理后报告。

  3.4.2工艺和机电设备等发生异常情况时,应迅速采取措施,并通知有关岗位协调处理,必要时,按步骤紧急停车。

  3.4.3发生停电、停水、停气(汽)时,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系统超温、超压、跑料及机电设备的损坏。

  3.4.4发生爆炸、着火、大量泄漏等事故时,应首先切断气(物料)源,同时通知相关岗位并向上级报告。

  4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4.1公司设备部为设备管理机构,负责设备的选型、指导安装、调试、制定设备操作、养护规程;修订设备操作和养护规程;判定设备报废、更新、大修;监督检查设备的运行过程;建立健全设备档案,完善设备全过程监控。

  4.2公司鼓励车间及相关部门对生产设备安全性进行革新改造,更新替换更安全、更可靠的设备,从而到达节能降耗、优化环境、提高生产效益的目的。

  4.3各生产岗位配电柜、箱都必须做到无积尘,闸刀、开关护罩、保险丝完好,无裸露破损电缆;各种机电设备避雷、防潮设施完好,接地、防静电设施完好。

  4.4设备及其附件必须安全、完好、整洁、标牌明示。设备上无油污积存,切实做好防锈、防腐处理,保护设备本色;移动设备(如电焊机、机泵、砂轮机等)防护部件必须完好。

  4.5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设备操作安全规程,做到“四懂”、即懂结构、懂原理、懂性能、懂用途;“四会”、即会使用、会维护保养、会排除故障、会检查;特殊工种需由国家质监部门、安监部门颁发的操作合格证,持证上岗。

  4.6设备部每月对各生产车间设备进行一次全面评定,根据日查、周查记录评定出设备完好率、泄漏率、出力率,并结合以上情况评定设备管理工作的好或差。

  4.7各车间装置设备管理(兼职)人员,针对本车间的设备养护进行巡回检查,确保设备无超温、超压、泄漏、振动等异常情况。

  5在落实工艺、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中,还必须遵守《安全生产法》、《化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提出的要求。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7

  一、总则

  工艺文件是用于指导生产作业,识别工艺流程,规定作业方法,明确作业参数的技术文件。工艺文件包括:工艺流程图、工艺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由生产技术科负责编制、发放,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其文件控制应按照《文件管理规定》执行。

  1、生产技术科负责制定各根据各加工工序特点,制定《胶合板生产工艺规程》,及相应操作规程及作业指导书,并发放各工序,对各工序人员进行培训,必要时生产技术科对操作进行指导后方可进行加工。

  2、各工序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要求操作,不得违章操作。

  3、工序负责人对本工序加工操作过程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4、车间主任对本车间工艺执行情况进行监督。

  5、在生产过程中生产技术科、质检科都有责任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督、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检查,并保留检查结果。

  6、在必要时,生产技术科组织质检科及生产车间,对生产工艺的可行性进行评审,对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实施监控。

  7、生产技术科应在生产过程中给予必要的技术指导,变被动指导为主动指导,并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

  8、质检科应对整个生产过程加工质量进行跟踪检查,制定相应的质量检验制度与规范,记录有关技术数据和检验数据,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9、生产技术科应对生产设备、工装等使用情况进行跟踪,及时

  10、在生产过程中,销售公司应及时为生产技术科提供市场调查信息和用户意见,为生产过程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考核

  1、为提高工艺文件执行的严肃性,保证生产作业的工序质量,生产技术科制定《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车间负责人及生产技术科对工艺执行进行检查。

  ①车间检查:

  车间负责人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对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重点内容:关键工序控制点控制参数及加工质量,对违反工艺规定及产品加工质量问题,按《工艺管理考核实施细则》进行罚款。

  ②生产技术科对工艺纪律进行检查。

  检查频次:正常情况下每月检查一次,生产过程不稳定或发生质量事故时,质量负责人决定增加检查频次。

  2、生产技术科制定各工序违反工艺及制度的处罚规定,各检查责任人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除责令采取改正、整改外,根据罚则对当事人进行处罚。

  3、生产技术科、质检科对检查结果汇总总结,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8

  1.本厂采用去离子水法制得纯化水,即为去离子水。

  2.制水设备由清洁工负责制备、清洁保养,由化验室负责再生、检测。

  3.厂化验室负责对制出的去离子说进行每班一次的.检验,并有记录。

  4.去离子水使用范围包括:清洁工作服、鞋、帽,储水器清洗、洁净室、工作台面清洗、净化区的工位器具,消毒液配置等。

  5.非洁净区工位器具、储水器清洗、注塑机的冷却用饮用水即可,无需用去离子水。

  6.用去离子水制得的去离子水不得用在清洗与生产无关物品或浪费。

  7.储水器应每隔本个月由清洁工进行消毒。其消毒规程为:

  1)先用去离子水清洗;

  2)冲干;

  3)用1%甲醛溶液消毒;

  4)用去离子说冲洗;

  5)水质检测。

  8.制水量应能满足生产需要,并要有制水记录。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9

  一、目的

  为加强工艺管理,严肃工艺纪律,确保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半成品和成品生产车间生产的工艺管理。

  三、职责

  生产技术部负责工艺文件的编制及对生产车间的技术工艺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进行工艺纪律的考核等。

  生产车间负责工艺制度的`贯彻执行。

  四、管理内容及要求

  (一)工艺策划

  根据产品的技术质量要求,确定所需原材料、工艺流程、加工方法、产品质量标准、设备要求、验证时机、接收准则等。

  (二)工艺文件的编制

  1、工艺文件的种类和编制要求

  (1)工艺文件的种类

  本公司的工艺文件一般包括工艺流程、操作规程、材料

  清单等。

  (2)编制要求

  工艺文件应做到正确、完整、统一、先进、符合实际,保证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2、工艺文件的编制依据

  现行的技术法规,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相关的典型工艺、工艺技术文件;公司的现有生产设备、工装、检测手段、工艺技术水平及生产组织情况。

  (三)工艺文件的贯彻

  1、产品工艺文件一经批准,就成为公司的技术法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执行,不得擅自更改或降低要求。贯彻执行工艺文件,是执行工艺纪律的主要内容之一。

  2、工艺文件下发后,技术部应及时到车间进行技术指导,指导内容一般包括:设备、工具是否需要增添和调整;生产组织和生产流程调整意见;产品试生产时,指导操作者操作、调整、直至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的关键部件及技术保证措施;应注意的事项;估计在制造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预防措施。

  (四)工艺更改的控制

  随着设计的更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某个工艺文件的差错和新标准的实施等原因会发生工艺更改的问题,必须对工艺文件更改加以控制。

  1、工艺更改有技术部提出更改方案,经评审后报主管领导批准,然后下发《工艺更改通知单》,各部门遵照执行。

  2、对更改工艺后的产品质量进行评审认可,以验证产品质量是否达到预期的效果。

  (五)工艺纪律和考核内容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0

  1、目的和适用范围

  为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加强工厂工艺管理,特制订本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工厂的工艺管理。

  2、工作内容

  2.1总则

  2.1.1工艺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是生产技术准备、材料准备、加工操作、计划调度、质量检验、劳动组织、科学合理安排生产的依据。认真搞好工艺管理工作是实现优质、高效、低耗和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

  2.1.2工艺管理工作实行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办法,在技术副厂长直接领导下,技术科组织工艺工作;车间设技术质量副主任,贯彻执行工厂工艺性文件及管理要求;各级工艺管理机构须保持业务工作上的有机联系与相互监察。

  2.2各级工艺机构的任务与分工

  2.2.1技术科

  2.2.1.1参加产品设计方案的讨论,对新结构产品设计进行工艺性评审,会签产品底图,编制工艺规样/工艺文件和材料消耗定额,设计并验证工艺装备,划分工艺路线,提出重大新产品或系列产品工艺方案。

  2.2.1.2做好生产技术服务工作,处理生产过程(包括工装验证〉中发生的工艺技术问题。

  2.2.1.3参与产品质量与分析活动,提出质量改进措施,协同车间实施。

  2.2.1.4开展新工艺试验研究,引进和推广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设计专用工、夹、模具,工位器具和专用设备。

  2.2.1.5编制工厂工艺发展规划,汇总、审批全厂技术改造项目,编制全厂技术改造计划。

  2.2.2.1会签有关工艺文件,并组织工人学习、贯彻;总结工人的操作经验,提出修改建议,搞好本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

  2.2.2.2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准备产品图纸、有关工艺文件和工具,根据需要编制车间的工艺路线卡片及其临时性的工艺文件。

  2.2.2.3负责生产现场技术服务工作,解决正常产品超标超差等工艺技术问题;提供简单的工具,工位器具设计。

  2.2.2.4组织工人学习产品技术条件、工艺守则、质量标准和工艺纪律细则,制订和执行技术培训计划并进行教育与考核。

  2.2.2.5定期分析车间产品质量情况,监督工序质控点管理工作,做好质量信息反馈,执行日常工艺纪律检查和生产现场定置管理实施工作,制订车间产品质量升级规划。

  2.2.2.6编制需新增添的`专用工、夹、模具计划,上报技术科。

  2.2.2.7做好供应部安排的厂内、外协件任务的工艺准备及生产服务工作。

  2.3产品工艺准备的计划管理

  2.3.1技术科按供应部下达的生产技术准备计划,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2.3.2技术科会签图纸,提供工艺方案,提出工装设计制造计划任务书及外协件明细表。

  2.3.3各车间技术质量付主任必须于每月五日向技术科提出下月需补充的工、夹模具计划。

  2:3.4技术科必须于每月二十日前向生产部门提交下月份的工、模具生产、修理计划。

  2.3.5车间技术质量副主任按技术科提出的产品工艺方案,其它工艺文件要求及下月份工模具计划做好生产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2.4产品工艺性评审

  2.4.1凡是工厂生产的产品图纸都必须经过工艺性评审,履行工艺会签手续。

  2.4.2产品设计图纸的工艺性评审(或产品工艺性审查)工作由技术科负责,对某些关键性问题,工艺员需要广泛征求车间主任和操作工人意见,并提出修改意见。

  2.4.3在工艺性评审中,对确定的新工艺、新技术和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而采取的各项技术措施,各车间主任应向技术科反馈,经审查后报技术副厂长批准,对重大产品或组件系列产品,在工艺性审查结束后应立即提出工艺方案,以指导工艺准备工作的顺利进行。

  2.4.4产品外协加工件在产品图样会签的同时由技术科负责提出明细清单交供应科,技术科工艺员应了解车间加工能力并保持与供应部密切联系。

  2.5编制产品工艺方案

  对重大特殊结构新产品要针对其结构特点及性能要求,编制特殊工艺方案(包括专用工装设计、制造〉,同时提出需要进行工艺试验的课题及确定工艺技术准备工作的原则。

  2.6划分施工工艺路线

  施工路线就是产品零部件加工的传递路线,也是产品零部件种类和数量在各车间的分工,施工路线的划分由技术科工艺员依据工厂产品制造工厂流程图进行划分、会签,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签字。

  2.7编制与贯彻工艺规程

  工艺规程(或工艺守则)是直接指导加工操作的基本技术文件,是厂规。其编制、审批贯彻修改按工艺规程编制、审批程序执行。

  2.8专用工艺装备的设计

  2.8.1专用工艺装备是指生产中使用的自制专用模具、刀具、量具、夹具、吊具、工具、工位器具及工序转运工具等。

  2.8.2新产品或由于图纸的更改、产品批量的增大等需要的新工艺装备应由技术科工艺员提出《工装设计任务书》,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安排设计,并每月向生产、供应科上报加工计划。由生产、供应科向有关车间下达安排加工或外协加工计划。

  2.8.3一般简易工装由车间自行设计图纸,由技术科统一编号,技术科工艺员校审归档,并由技术科统一下达加工计划。专用工装的设计人员应深入使用车间了解工装使用条件与要求,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适用,并尽量达到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的要求。

  2.8.4工装设计图要求规范化,要有包括零件材料规格、重量的明细栏目,并必须填写清楚,必须经设计、校核签字,并经委托设计工艺员会签;大型复杂工装须由分管工艺员和使用车间技术质量副主任会签,技术科负责人审核后,纳入制造计划。

  2.9非标专用设备的设计

  2.9.1根据工厂生产发展方针与技术科提出有关技改外购和自制非标专用设备的立项计划,上报厂部经审核批准后,其中自制非标准专用设备由技术科设计,设计完工后拟加工计划报生产部门,由生产部门向车间下达加工计划或外协加工任务。

  2.9.2专用设备设计一般先由技术科提出《专用设备设计任务书》,由部门负责人审批,安排设计,车间临时提出的专用设备必须由车间技术负责人提出设计任务书,经技术副厂长审批,作为插入项目下这技术科安排设计。

  2.9.3设计员应深入车间了解所需专用设备的使用条件与要求,了解现有专用设备运行操作存在问题,以保证结构设计的安全可靠、先进合理、操作维修方便、适用有效并尽量达到规范化。

  2.9.4专用设备设计方案,技术科要组织评审。

  2.9.5专用设备设计完成后,须提供材料明细表、配套机电设备电器控制元件明细表,以提供供应部采购供应,并提供操作规程。

  2.9.6专用设备涉及到基建、水、电、气、风、管路系统及安环因素,必须向有关部门提供详细技术要求说明。

  2.9.7项目施工完毕后,需经制造单位预调试,运行正常达到设计要求,并出具质量检验合格证和质保书后,即可移交使用单位试运行三个月。试运期间若出现的问题由设计制造单位协同处理,试运三个月后验证运行可靠,设计使用部门填写..验收单,重大工项目由厂部组织制造单位、使用单位、供应部、质检科鉴定结论,有关单位签字经厂领导批准移交生产车间及供应部。

  2.9.8外购专用设备由车间提出申请经技术科审查,技术副厂长批准后,纳入工厂技改计划。

  2.10编制材料定额

  产品材料消耗定额由技术科负责编制。定额的贯彻与验证、产品下料套裁及材料定额管理等工作由生产供应部门及各车间定额员负责具体管理,编制验证和修改按《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管理制度》进行。

  2.11工艺试验

  根据新产品中关键零部件的要求,产品工艺方案中提出的工艺试验课题以及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技术科安排工艺试验项目经技术副厂长批准后,由技术科组织实施,有关科室要密切配合工作。

  2.12编制工艺发展规划

  2.12.1工艺发展规划是企业长远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依据,由技术科组织编制报技术副厂长批准。

  2.12.2编制工艺发展规划,远近结合,根据新产品的需要,新材料、新工艺、

  新技术的采用,以及生产上的薄弱环节,重大关键质量问题等先进编制。

  2.12.3工艺发展规划范围包括:

  提高产品质量、产量上规模和扩大品种的工艺发展规划;工艺路线调整、车间内部平面布置调整方案和工艺组织措施规划;老大难技术关键的解决方案的规划;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及机械化、自动化、提高制造技术水平的发展规划。

  2.13附则

  本制度如有与上级机关规定不符时,按上级机关规定执行。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1

  根据《金属非金属矿山标准化规范》要求,为了保证采矿工艺安全高效,制定本制度。

  一、采矿工艺和采用的采矿方法及结构参数应适合揭露矿体地质条件(包括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矿体赋存、开采技术等条件)。

  二、设备、设施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工序要求。

  三、各工序之间相互匹配,并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四、开采(回采)顺序适应开采现状,并按要求的`回采顺序进行回采。

  五、开采范围应在采矿许可证划定的范围之内。

  六、按设计要求布置矿房、矿柱。对回采过程中产生的冒顶片帮等进行监控。当地质条件变化时应及时调整采矿工艺。对采空区及时进行测绘和处理。

  七、采矿工艺安全高效。采矿工艺运行记录齐全。安全出口符合安全规程规定,采出矿量符合设计及工艺要求,矿柱回收符合安全规程规定动作。采矿工程设施满足设备安全运行要求,凿岩、爆破、出矿能力相互匹配。

  八、管理部门及职责

  采矿工艺管理以企业生产技术部门为主,安环部配合,并指定专人负责。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2

  一、工厂环境

  1、工厂环境卫生由办公室负责管理,监督有关部门搞好环境卫生。

  2、各个部门对职工进行文明生产教育,使职工认识到文明生产对提高职工素质,保证产品质量的作用。

  3、厂区内的物品堆放要划区,布局合理,保持道路通畅。

  4、汽车、自行车等交通工具要划出固定位置放置。

  二、车间、仓库卫生

  1、车间仓库卫生由各单位的.负责,厂办公室负责监督检查。

  2、仓库内不得吸烟,油漆等易燃品存放处要有禁烟防火标志。

  3、车间、仓库内的设备,物资排放整齐,并有标记,有防潮,防火措施,布局合理,道路通畅。

  4、配电盘要固定良好,导线排列有序,接触良好。

  5、职工要作到自学遵守劳动纪律和工艺纪律,严守岗位,认真按操作规程进行文明生产。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3

  工艺指标的管理分为公司控制重要指标和一般辅助指标,作业指导书上要求的工艺参数以及进行生产调整时,可能引起工艺运行条件变化的指标均在此范围之内。

  1、因工艺运行条件、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引起的原工艺指标不适应,需对原指标进行变更的,在变更、修改前各相关单位必须做出科学和符合实际的分析,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报厂长办。

  2、工艺指标的变更、调整程序

  2.1指标变更、调整时应遵循科学性、安全性、先进性、经济性、合理性的原则。

  2.2因车间某一项工艺条件不适应现在的`生产运行情况需进行调整时,由所在车间提出申请,报厂长办审核,分管领导批准后执行。

  2.3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由厂长办进行申请更改。

  2.4如工艺运行条件影响到生产的安全运行,由安环部进行申请调整。

  2.5如工艺指标的变更影响到生产任务的完成,由调度室进行申请调整。

  2.6所有辅助指标由车间写出申请报厂长办批准备案。

  2.7所有指标必须以书面形式下达到操作岗位。

  3、工艺指标调整的审批

  3.1正常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审核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

  3.2涉及到影响设备长周期运行的工艺调整,由相关部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3涉及到生产安全、稳定运行的工艺调整经安环部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4涉及到产品产量的工艺调整,由调度室进行评审后,报请分管领导进行批准、执行,报厂长办备案。

  3.5工艺运行条件的调整,由厂长办以《工艺指标变更申请表》的形式,申请调整,经分管领导批准后,以书面通知的形式下发至车间(工段)等相关部门执行。

  4、工艺交接班

  4.1交接班必须保证工艺指标在稳定范围内,达不到指标范围不准强行交班。

  4.2交接班记录做到真实、完整。

  4.3交接仪表显示温度、液位、流量情况。

  4.4交接班双方应对本岗位的所有工艺指标对口交接,重点部位一点一点的交接,重点数据一个一个交接,不能出现死角,接班者同意接班,双方填写交接班记录并签名后,交班者方可离岗。

  4.5因交接班不清出现工艺波动,根据时间对责任人加倍处理,接班后出现的任何问题追究接班者责任。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4

  1、制造工程部为公司各项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等工艺技术文件的主要执行部门,各工序、机台及相关人员应严格遵守公司及本部门制订的各项工艺管理制度。

  2、本部门的工艺管理工作由部门分管领导负责,下设工艺员。

  3、工艺员负责对各工序的工艺执行情况进行日常检查及监督管理,对违反工艺标准、工艺规程的`工序及相关人员有批评、指正的权力;对发现的不符合工艺要求的其它问题有责令相关人员立即整改、解决的权力。日常检查结果将作为内部考核依据。

  4、各工序人员在生产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执行现行工艺标准及工艺规程,严把质量关。对出现的工艺质量问题应及时解决,不能解决的应立即向维修人员、科长、工艺员直至部门分管领导反映、汇报,并在交接班记录上作好详细记录。

  5、各工序水份、温度、流量等工艺技术参数的变更,必须严格按以下程序进行:工艺员将有工艺员签字、部门分管领导批准签字的“工艺变更通知单”下发至相关工序,操作人员见单后按变更后的工艺标准执行。没有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的“工艺变更通知单”,任何人不得擅自对工序工艺参数进行更改调整,工序操作人员有拒绝执行的权力。

  6、对于新增加或试验配方:根据市场策划部的生产、工艺要求通知书,工艺员拟订“工艺执行通知单”,经部门分管领导批准后下发至各工序执行。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 15

  1、总则

  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寇额是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的主要依据,也是搞好材料管理及开展经济核算的必要条件。

  2、机构与职责

  2.1材料寇额的制订与管理实行归口与分级管理的原则,厂级由技术科负责,车间由材料定额员负责。

  2.2技术科有关材料寇额工作方面的主要职责范围,

  2.2.l编制《工艺材料定额计算方法》,制订单台产品零件定额,单台产品材料定额及其汇总工作。

  2.2.2由于产品设计的.修改,工艺方法的改进,技术改进措施的实现等原因而影响定额时就必须及时修改材料定额,以确保材料定额资料的完整、正确,

  3、材料定额的依据

  3.1制订材料寇额的依据

  3.1.1计划部门下达的生产技术准备计划。

  3.1.2技术科提供的、标有产品净重和零件净重的图样及零件明细表,另外还有各种材料标准和技术条件。

  3.1.3供应部及车间提供的各种材料实耗统计分析资料。

  3.2制订材料定额的方法:

  3.2.1材料定额包括净重、毛重、定额、利用率四项指标。

  3.2.2单台产品定额的汇总应包括产品图纸中所有的零部件、外购件、外协件等。

  3.3材料定额的审批

  3.3.1《工艺材料定额计算方法》由技术科编制完成后,须经技术副厂长批准后实行。

  3.3.2产品材料消耗工艺定额,由技术科编制,分管厂长审批,经标准化会签。

  3.3.3产品材料消精工艺定额明细表、汇总表、底图审签完毕,由资料室归档印发。

【工艺文件管理制度】相关文章:

文件管理制度03-22

文件管理制度08-24

文件的管理制度10-13

文件管理制度03-28

文件收发管理制度03-24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03-24

体系文件管理制度04-22

技术文件管理制度02-14

公司文件管理制度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