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
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大家知道制度的格式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1
一、报业集团财务管理体系的构成要素
结合目前县市区域报业集团的经营现状,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报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体系:
(一)基础――控制环境
体系的构建离不开一定的基础,只有在基础夯实的前提下,体系才能“拔地而起”,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报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就是控制环境,包括合理的集团组织结构、健全的董事会制度和明确的责任中心划分。
(二)核心――财务控制方法的整合
随着国外组织管理方法的发展,诸如财务人员委派制、财务结算中心、全面预算管理等方法已经在一些地市报业集团中运用开来。在一些县市区域报也逐步实行,因此,如何根据区域报的实际情况,整合这些控制方法,使其能有效地实现对人员的控制和对资金的控制就成为重中之重。
(三)媒介――信息系统
报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基础和核心之间不是孤立的,控制主体虽然可以凭借有效的财务控制方法实现对客观的控制,然而对各种财务资源控制的过程及结果都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来反映,那就是信息平台。也就是充分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所建立起的覆盖整个报业集团的财务监控信息网络。
(四)保障――制度控制
为了保障报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有效运行,内部必须建立各项统一的财务制度以及内部审计制度。财务制度起到规范财务行为的作用,能指导与约束行为主体的应有之行为,而内部审计制度控制,作为集团内部财务控制的最后一道防线,对维护出资者的合法权益,考核各子公司经营者的经营业绩都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县市区域报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的问题
这几年县市报区域发展很快,大多报业为了适应文化体制改格,成立了以报社为名的有限公司,实行采编和经营分离,真正实行了公司化运作,大多报社进行了多元产业的拓展,成立了不少的子公司,其实也已是一个小型的报业集团,比如萧山日报除了传统的的主业广告报纸外,多元产业也发展很快,去年一年总收入达到1.25个亿,下属6家子公司产业涉及旅游,培讯,户外广告,会展,演艺等多个行业。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与原有财务管理显露出了一些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几方面: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财务管理意识淡薄
由于旧的观念还存在,而且报社本身是从原事业单位转形而来,重核算,轻管理,观念上还存在,财务就是会计,只要做好账,算好账的程度,重核算,轻管理,财务管理意识还要进一步加强。要将会计核算职能转变为宏观监管职能。
(二)财务机构职权不清,财务的监管作用未发挥
大多数区域报,由于原有的体制,未成立独立的财务部门,而是隶属于办公室(或社办),造成财务独立性不够的职权不清,弱化了财务的权位性,且多数报社的财务未有参加报社的各种经营决策,在经营决策少了财务风险防范的这一关口。
(三)公司治理结构缺陷导致财务控制不力
当前县市区域各公司普遍存在国有股一股独大的现象。由于县市区域报业集团的母公司基本上是国家完全控股,所有者只是一个虚置的概念,法定权利和义务由政府部门的.行政官员行使和承担。长期以来政府官员能上不能下、权责不明确的体制造成财务控制的根本利益机制和动力机制的缺乏。
(四)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使报业集团的财务控制意识薄弱
政企分开不彻底,主管部门依然对企业进行行政干预,导致报业集团缺乏理财自。由于县市区域对媒体行业的管制,大多报社在集团化经营以前按半事业单位性质运营,市场化程度很低。干好干坏一个样,使得报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动力不足。
三、构建县市区域报业集团财务管理新体系
(一)控制环境:报业集团建立内控制度的基础
1、制定严格的资金管理办法、对外投资管理办法、对外担保管理办法、预防票据诈骗管理办法等财务制度
在集团各公司及财务、经营等有关部门之问,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和相互制约措施,并实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和集体决策制度。尤其在资产处置、资金调度、销售结算、提供担保和对外投资等方面,明确决策人员和招待人员以及会计人员、经办人员与保管人员之间的职责权限和工作程序。
2、实行重大经济事项的会审核签制度
对资金的运作,尤其是对外投资等重大事项,规定必须由当事部门提出书面报告,经办公室交总经理阅示后送各职能部门传阅、会签,提出处理意见,然后集中至总会计师核签,签署意见后再由总经理签字确认,下达落实。为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提供多角度的依据,有效控制与此相关的资金权限,避免决策失误和舞弊事件的发生。
(二)财务控制方法的整合:报业集团财务控制体系的核心
针对财务控制的客体分别是人和资金等其它财务资源,我们可以将诸多控制方法整合为两类:一是人员控制方法;二是资金控制方法。
1、人员控制方法
由于报业集团的分层管理,各子公司内部的其他人员的监督控制则由各子公司执行,集团公司通过控制子公司的财务人员来间接控制子公司的其他人员。把人员控制分为两部分:特派财务人员和对子公司的经营者实行监督、激励,并因此形成两种人员控制方法:一是财务人员委派制;二是经营者的业绩评价方法。
2、资金控制方法
依据行使职能的不同,可将资金控制方法分为二种:一是建立财务结算中心,其职能主要是实现资金的融通、管理和结算;二是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其职能主要是实现资金的计划、运作和循环。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2
医疗保险基金是政府立法强制征收的专项基金,是广大参保职工的“保命钱”,是医疗保险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基金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规范医疗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等运转全过程的必要工具。是加强医疗保险基金管理、保障医疗保险基金安全完整、完善医疗保险制度的有力保证。对提高医保基金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维护改革、稳定和发展大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概念
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医保基金财务核算内部各职能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其内部分工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基础上,采取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方法、程序和措施,并加以规范化、系统化而形成的一整套控制机制。它是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有效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适应医疗保险业务工作的需要,医疗保险经办机构必须采取各种措施来加强财务内部各职能部门之间的相互控制,保证其业务活动的规范进行,进而促使各职能部门和人员尽职尽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内部控制制度不只涉及财务部门,也不只是会计核算工作的需要,而是涉及到各个职能部门和各个方面的系统工程。只有各职能部门都按照财务内控制度的要求开展工作,才能最终在财务上实现内控制度所期望达到的管理目标和成效。
二、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实意义
1、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确保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基石。医疗保险始终是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关系到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和生活。在全社会高度关注的焦点下,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建立高效安全的基金监控体系是确保社会医疗保险事业发展的必要产物。只有建立一个向全社会、广大参保职工公开、公平、公正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全体参保人员才能看清楚医疗保险基金运行情况,才能理解医疗保险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更能看清基金管理工作的艰辛。为医保基金管理工作创建一个和谐、信任的良好社会氛围。
2、开展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是提高经办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水平的重要途径。根据《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内部控制暂行办法》规定,经办机构内控管理包括组织机构控制、业务运行控制、基金财务控制、信息系统控制四大方面。加强基金财务内控建设,有利于提高经办机构落实各项社会保险法律法规的执行力,确保国家各项方针政策得到及时、准确的贯彻落实;有利于更好地维护基金的安全完整,维护参保单位和个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保险制度的平稳和可持续发展;有利于不断改进和提升经办机构的管理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对社会保障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3、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防范基金运行风险的有效途径。当前医疗保险基金运行中各种类型的运行风险,例如骗保、套取医保基金等等,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疗保险基金正常平稳运行,建立和完善好基金财务内控制度,在源头上防控各种运行风险事件的发生,是当前防范基金运行风险最有效的方式。因此切实加强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工作,是确保医保基金安全的本质要求。要把完善医保基金财务内控制度作为一项管长远、管根本、保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来抓,确保医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医保基金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内容
1、依法依规进行医保基金财务管理工作。医保基金财务管理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和社会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办法进行。建立单独核算的基金会计制度,明确基金会计操作规程,对基金运行的全过程实行详实的财务记录。
2、严密会计控制,依法建账。按照不同险种分别建账,分账核算。各险种之间基金不得互相挤占、串户。会计科目设置应准确、规范。账务处理符合基金财务会计制度要求。记账依据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应合法有效。账薄摘要要内容准确,能清晰的反映日常业务内容。
3、明确基金财务岗位责任。基金财务应严格遵守财务岗位设置的要求,基金出纳负责日常基金开支和银行日记账,会计负责会计凭证的制作和银行账目的核对,会计主管负责所有基金财务工作的复核。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后,基金财务工作要严把分级授权审批关。财务收支审批未经授权不得越岗代办。出纳不得兼任会计稽核,会计不得管理银行日记账。
4、建立合理的财务监督制度。基金财务应定期核对基金专户使用情况,核对基金专户银行账户余额情况。对于基金日常开支,要建立严格的财务审核制度,特别是大额支出和网银支出。建立银行票据和银行印鉴分离管理,在开户银行预留出纳员、法定代表人、财务专用三枚印鉴。出纳员印鉴由出纳员保管,其他两枚印鉴由主管会计保管。在支付款项时,须按开户银行要求同时加盖三枚印鉴。出纳会计根据经批准的支付申请开具票据后,转主办会计处盖章。按规定程序使用保险柜,保险柜钥匙和密码不经许可不得告知他人或委托他人代为保管,做好防盗防范措施。银行印鉴要采用分设保管,确保每笔基金开支都要经过严格的审批、复核流程。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3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包括预算业务、收支业务、政府采购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合同业务等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内部控制是事业单位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事业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和使用有效、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的重要保证,对于事业单位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防范舞弊和预防腐败,建设服务型政府具有重要意义。在当前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为实现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用制度管权、管人、管钱”,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愈加显得重要和迫切。
一、事业单位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是履行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提供公共服务产品的重要机构,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质量、工作效率的高低,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目前事业单位管理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还存在与新的形势不相适应的方面,特别是存在财政的事业支出使用效率低下、损失浪费等问题,反映出事业单位管理上的漏洞。这一现状促使事业单位必须改进和加强内部管理,当务之急就是要从加强制度建设、改进工作流程、提高人员素质等方面入手,切实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
目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五个方面:
(一)内控意识较淡薄,内控制度不完善
一些单位的领导对内部控制制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内控意识不强,存在重发展、轻控制的现象;有的单位领导对内部控制知识缺乏基本的了解,认为内控就是财务部门的事,以财务制度来充当内控制度,造成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全面性的考虑;也有一些单位虽然制定了一系列内控制度,但未能严格执行,导致有章不循、违章不究,内部控制制度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议事机制不健全,风险防范不到位
有的事业单位缺乏集体决策的意识,单位大额资金支出、大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等重大经济事项未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有的单位虽然实行了集体研究的程序,但很多都只是走形式,最终还是个别领导说了算;对于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事项,不组织专家进行技术咨询及专业的论证。没有经过集体研究、专业论证而作出的决定,极易产生舞弊,危及资金安全,存在诸多潜在的风险。
(三)岗位设置不科学,职责分工不明确
由于事业单位编制有限、人员紧张等原因,一些单位在关键岗位人员配备等方面存在缺陷。有的单位在岗位分工中对不相容岗位未进行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与会计由同一人兼任,银行预留印鉴和支票由同一人保管,单位采购由一人经办,采购、验收、保管都由一个人办理,等等。这种没有相互牵制的岗位分工,存在很高的舞弊风险。
(四)财务体系不健全,作用发挥不充分
一些单位的兼职财务人员无会计从业资格证,甚至部分单位是临时人员,不能胜任财务工作岗位,财务部门作为内部控制的重要部门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些单位没有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办法、收入支出管理办法等财务管理办法,内控措施不能落到实处;许多单位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脱节。财务部门通常只能起到“核算”、“付款”作用,对业务来龙去脉,对单位重要事项的决策、实施过程和结果均不了解,造成财务部门实际的“把关”作用大打折扣。例如采购固定资产业务,财务部门只能对发票合不合法做出判断,而对资产是否已购买,是否已入库而无从知晓,这样容易出现资产管理方面的漏洞。
(五)外部监督不到位,内部审计走过场
目前作为事业单位主要的外部监督力量财政、审计部门,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进行监督,较少对事业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致使很多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应付具体项目检查审查上,而不是从制度层面加以规范。而作为内部监督的内部审计,因为是“自己审查自己”,内审人员缺乏独立性及权威性,一些部门和人员并不支持配合内审人员的工作,内审很难发现实质性问题,甚至发现问题碍于情面也不予指出,致使内部审计走走过场,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二、加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措施
(一)提高内部控制的意识
内部控制作为事业单位防范和管控经济活动风险的一种手段,它贯穿着经济活动的全过程,涵盖了事业单位的各种业务和事项。要提高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意识首先需要从单位的管理层着手,让他们了解内部控制的内涵、目标、原则,真正懂得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从而对单位的内部控制采取积极支持的态度,直接参与内部控制度建设,为单位的内部控制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的支持,保障单位的内部控制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其次是要加强单位廉政文化建设,针对事业单位行业特点和岗位廉政风险点,以廉政行为规范和岗位职责为基础,以化解廉政风险和防范腐败为目的,加强岗位廉政教育,倡导职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为内控制度的实施营造良好的氛围。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事业单位要应根据业务流程,明确各业务事项存在风险的环节,例如物资采购的预算、计划、招标、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财务报销的审批、审核、支付等环节;建设项目的立项、设计、概预算、招标、支付工程价款、工程变更、竣工验收等环节;合同的订立、履行、纠纷环节,等等。针对这些业务事项及关键环节,事业单位要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要求有关人员认真执行;同时单位要建立内部控制实施的评价制度,对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并整改。
(三)完善决策议事机制
首先需要实行集体决策的事项应由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意见,为了逃避集体决策而应将集体决策的项目进行分拆的业务事项,财务人员有权拒绝支付。其次,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业务事项,应先听取专家的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技术资询,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决定。同时,事业单位应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大额资金、大宗设备采购、基本建设项目的标准,实际发生时按标准来执行。
(四)做到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
合理设置内部控制关键岗位,明确划分职责权限,实施相应的.分离措施,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工作机制。一是单位经济活动的决策、执行、监督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例如:单位的支出报销凭证上经办人、审核人、财务审批人不能由同一人签字;重要的经济业务要由几个人或几个部门分别处理,不得由一人办理经济业务的全过程;有权决定资产采购的人员不能同时兼任采购员职务;项目实施人员不能兼任项目竣工验收人员等等。二是业务经办、财产保管、会计记录的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例如:财务审核人员不能成为业务事项的具体经办人;财务人员不能成为资产的管理人员;保管某些财产物资和对其进行记录的职务要分离,如会计部门的出纳员与记账员不能兼任;资产采购人员不能兼任资产的验收人员等等。只有设置了这些内部牵制制度,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从源头上杜绝舞弊案件的发生,保护事业单位的财产安全。
(五)建立健全财务体系
一是建立健全财务部门。单位应根据《会计法》的规定建立会计机构,会计人员必须持证上岗,财务人员不能由无证的人员兼任,更不能由单位的临时工担任。二是单位应当制定完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如制定财务管理办法、三公经费支出管理办法、差旅费报销管理办法、会议费报销管理办法、现金管理办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等,依法依规开展会计工作,使各项支出合法合规。三是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相互沟通。财务人员要熟悉单位的各项业务事项。例如采购业务,财务部门不能只凭发票就予以报销,应有财政部门审批的采购计划表,采购合同、协议单位的供货单以及入库单或领用人的签单才能报销。
(六)加强内外部监督
事业单位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内部审计的良好环境,最大限度地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要抓好内部审计的队伍建设,加强内审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单位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业务素质。内部审计人员要参与内控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中去,及时地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缺陷,督促单位及时的整改和完善,确保单位内控制度的有效实施。内部控制的外部监督主要由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承担,同时应当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等部门的作用,构建各部门联动的机制和严密的监督网络,对单位内控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监督。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4
高等学校管理是一个系统管理,涉及到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和后勤管理等全方位的管理。而财务管理是这一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高等学校财务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高校的管理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把高校经济活动与社会紧密连接在一起。面对市场竞争和挑战,高校要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就必须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校内硬件建设,尽快改善办学条件。而要做到这一切都离不开筹措足够的教育经费。财务管理滞后必然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因此,高校管理必须确立以财务管理为重心,深入进行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
一、高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内控制度不健全
受原有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高校各级管理者未给予内部会计控制足够的关心和重视。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实行政府办教育模式,高校是国家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主要执行政府教育政策和履行教育职能,高校是国家所有的非营利事业单位,没有自负盈亏的责任。因此,高校没有追求利润的动机,其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简单,高校管理者只关注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忽视了对办学成本和办学经济效益的关注,导致高校内部普遍存在内部控制观念淡薄的现象,忽视了对高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设,高校内部会计制度的基础十分薄弱,有章不循、有禁不止的现象非常普遍,使高校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二)资产管理不严格
一是由于事业单位无成本考核,不讲究资金的使用效益,因此不重视财产物资的核算和管理。教学实验材料等低耗品采购分散,固定资产账与各部门及管理部门无法进行账账、账实核对,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及账目登记,存在资产流失现象。
二是资金的使用缺乏计划性。有些高校在使用经费上往往事先无计划,缺乏统筹安排,对全年业务开支项目不作计划安排,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不能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全年的`支出预算的编制内容不够具体,在预算的实际执行上缺乏可操作性,使得预算只是一种摆设;学校的整体预算与各系部门预算之间不够统一,造成预算难以执行。因此,在资金使用过程中无控制,不管学校发展是否需要,只要领导批字就全部报销。领导者对全年资金预算以及收支情况不甚了解,没有计划性,导致资金使用超支。
(三)资金管理效益较低
首先,在资金使用上,缺乏成本管理意识,简单按开支标准支出,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
其次,融资筹资意识较差。大部分高校,只注重向财政要经费和向学生收费,经费管理的短期考虑较多。而如何根据国家对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发展规划,尝试多渠道筹资,实现学校跳跃式发展往往被管理者所忽视。如通过银行贷款、进入资本市场发行债券及股票融资,利用加快应收款项和推迟应付款项管理进行短期融资等筹资方式很难被管理者接受。
第三,在货币资金管理方面,只注重对现金的一般日常管理。对货币资金实际需求量的预测和控制、不同货币资金存放形态及转换以降低货币资金成本等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资金闲置或不足,资金的时间价值被忽视,货币资金的机会成本较高。
(四)对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财务人员素质较差,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
一直以来,学校的财务工作比较简单,只是单纯的行政财务收支核算,对财务人员的要求也不高。但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经费也从单一的财政拨款发展到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的格局,收支的形式也从初始简单的行政财务收支到目前相对复杂的以部门、以院系为单位的经费收支和经营收支核算,经济核算变化很大。但高等院校在财务管理和核算方面没有跟上,忽视高素质财会人员的配备,财务管理仍然停留在简单的收支核算上,财务部门在重大的经营决策、投资决策、分配政策等方面也参与较少,未能在资金管理中发挥监督作用,导致出现诸多漏洞与弊端。其次是财务人员素质较低,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滥用会计科目,不按正确的会计科目归集核算,造成会计资料不能如实反映会计信息。
二、加强财务管理,防范财务风险
(一)健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规范操作
应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制度制定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内部管理制度。如财务收支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货币资金支付限额制度、公开招投标管理办法、重大资金项目决策集体审议联签制度等。银行账号、银行支付结算办法、印章保管、会计人员的岗位责权利等方面应加强控制力度,以形成完整的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使之起到制止各种浪费型支出和预防各种经济犯罪行为发生的作用。
(二)加强科学预算,实现真正的预算管理
第一、科学编制预算方法。随着高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预算管理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核心,加强预算管理,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节约资金,科学地细化预算编制,提高预算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在高校内部管理中普及预算管理的基本知识,重新定义高校预算的概念及内涵,制定统一的预算编制原则和方法,把高校的全部收支作为预算统一管理的对象,打破原有的管理模式,选择科学的预算编制方法,按照新的预算管理要求核定预算,努力做到自求平衡,不允许搞赤字预算,拨款不足必须通过自筹资金予以弥补,进一步形成除政府拨款外,依靠高校多渠道筹集办学资金的新格局。
第二、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控制经费支出。一是严格审批权限。学校各单位的经费审批,必须在年度财务预算或财务收支计划数额以内使用,特殊情况下的超计划经费应按照规定先申请调整预算,经批准后按规定执行。二是充分调动二级单位理财的积极性,实行“经费本”控制管理。实行计算机跟踪监控,采取“经费本”控制是实现学校财务预算管理,调动二级单位自觉理财积极性的有效办法。“经费本”办法即根据年初批准的各部门各项目的预算实行电算化管理,对各部门用款实施监控,随时向各院系处领导提供经费使用结余情况,使他们做到心中有数,财务人员要做到无经费本或经费本上余额不足不予办理,严格按照经费本规定的项目、内容、范围审核报销。
(三)加强财务队伍的建设
配备具有相应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财会人员,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政治思想素质、综合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充分发挥财务部门在管理与监督中的作用。
总之我们要开拓思路,转变观念,加大改革的力度,尽快建立切实可行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促使高校综合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更好地服务于高教事业,促进高教事业的发展。
【财务内控制度管理办法】相关文章: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03-13
财务内控管理制度(精选6篇)11-12
存货管理内控制度04-08
公司财务管理办法制度12-13
报销制度管理办法05-04
内控管理制度10-15
内控管理制度03-31
财务部内控专项管理制度(精选8篇)12-02
乡镇卫生院财务内控管理制度12-04
内控制度自查报告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