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时间:2024-06-19 13:49:45 宇涛 教学工作计划 我要投稿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精选10篇)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

  一、认真研究考试标准,把握复习方向

  研究课标、考试范围、考试说明,把握复习方向,制定相关复习策略。

  二、认真研究考题,把握命题方式、命题方向和命题范围

  研究中考数学题型,探求中考命题的规律,把握命题的动向,这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以及学生应试,都有着及其重要的指导作用。

  近几年的中考命题特点及趋势如下:

  1、不变的主旋律——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中考试题中约有60%至80%的题是用来考查学生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都是常见题,在解题时要尽量少失分,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并使学生养成自我检查和反思的习惯,防止只做难题而忽略基础题现象的发生。

  2、发展趋势——综合应用

  重視结果的教学转向重视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

  3、能力培养

  近几年中考题还侧重能力的考察,所以在教学中还要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建模能力、思维能力(发散性、多样性、创新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制定和设计总复习计划

  中考总复习不能完全照搬往年复习经验,所以复习中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何通过一个阶段的复习,使学生较好地把握整个初中阶段数学的知识体系,准确掌握并灵活运用各个知识点,形成较强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好复习中的几个问题:时间与效率;知识梳理与创新能力;复习与教研等。处理和解决好这几个方面的问题,是提高复习效率的关键。同时由于教学时间紧,任务重,针对新课标如何提高数学总复习的质量和效益,就成为每位毕业班数学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整个复习工作可划分为四个阶段,按学生的认知规律,循序渐进,系统复习。

  第一阶段:知识梳理形成知识网络(2月25日—5月11日)

  近几年中考数学试卷安排了较大比例的试题来考查"双基"。全卷的基础知识的覆盖面较广,起点低,许多试题源于课本,在课本中能找到原型,有的是对课本原型进行加工、组合、延伸和拓展。复习中要紧扣教材,夯实基础,同时关注新教材中的新知识,对课本知识进行系统梳理,把分散的各知识点归纳整理,给学生一个清晰的、完整的、有机的知识体系,形成知识网络,同时对典型问题进行变式训练,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做到以不变应万变,提高应变能力。在这一阶段的复习教学,我们想结合《初中数学课程标准》进行如下单元整合:按《数与式》、《方程和不等式(组)》、《函数及其图象》、《统计与概率》、《直线型》、《锐角三角函数》、《圆》、《图形与变换》这八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复习完每个单元进行一次单元自测。

  第一阶段复习的内容和时间安排

  2月25日—3月2日:复习《数与式》

  主要内容:有理数、实数、代数式、整式、因式分解、分式,二次根式

  3月3日—3月9日:复习《方程和不等式(组)》

  主要内容:方程与方程组(包括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分式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3月10日—3月23日:复习《函数及其图象》

  主要内容:平面直角坐标系、函数、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二次函数

  3月24日—3月30日:复习《统计与概率》

  主要内容:统计、概率、课题学习

  3月31日—4月13日:复习《直线形》

  主要内容:图形的初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特殊的平行四边行、梯形、相似形

  4月14日—4月20日复习《锐角三角函数》

  主要内容: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

  4月21日—5月4日:复习《圆》

  主要内容:圆的有关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正多边形和圆

  5月5日—5月11日:复习《图形与变换》

  主要内容:视图与投影、图形的对称、图形的平移、图形的变换

  第二阶段:专题复习(时间:512日—525日)

  1、第二阶段复习的形式

  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第二阶段复习的时间相对集中,在一阶段复习的基础上,进行拔高,适当增加难度;第二阶段复习重点突出,主要集中在热点、难点、重点内容上,特别是重点;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可进行专题复习,根据河北省近三年试题特点,精心选择一些新颖的、有代表性的题型进行专题训练,可以从数学思想方法方面分类去入手设计每一个专题:

  转化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方程的思想;

  平移、翻折、旋转、对称、辅助线的添加、补形法、延长与截取、面积法、构造特殊图形、拆分与组合、整体与部分;

  转化的方法;换元的方法;待定系数法;配方法;分析法;综合法等;

  观察、分析、猜想、探究、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知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也可以从知识与能力方面入手设计每一个专题:方程型综合问题、应用性问题(统计知识;解直角三角形;函数、不等式、体现社会热点的应用题【节约资源(电、水、煤、土地、建筑……),创新型社会(科学技术…)】;几何综合问题、探索性应用题、开放题、阅读理解题、方案设计、动手操作等问题以便学生熟悉、适应这类题型。进行专项训练。

  2、第二轮复习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第二轮复习不再以节、章、单元为单位,而是以专题为单位。

  (2)专题的划分要合理。

  (3)专题的选择要准、安排时间要合理。专题选的准不准,主要取决于课程标准和中考题的研究。专题要有代表性,切忌面面俱到;专题要由针对性,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根据专题的特点安排时间,重要处要狠下功夫,不惜“浪费”时间,舍得投入精力。

  (4)注重解题后的反思。

  (5)以题代知识,由于第二轮复习的特殊性,学生在某种程度上远离了基础知识,会造成程度不同的知识遗忘现象,解决这个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以题代知识。

  (6)专题复习的适当拔高。专题复习要有一定的难度,这是第二轮复习的特点决定的,没有一定的难度,学生的能力是很难提高的,提高学生的能力,这是第二轮复习的任务。但要兼顾各种因素把握一个度。

  (7)专题复习的'重点是揭示思维过程。不能加大学生的练习量,更不能把学生推进题海;不能急于赶进度,在这里赶进度,是产生“糊涂阵”的主要原因。

  (8)一如继往地注重教师之间的团结合作,加强集体备课,资源共享。

  第三阶段:模拟强化训练(526日~68日共2周)

  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和应试技巧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应试能力,从20xx、20xx、20xx年各地中考试卷、综合练习,自编模拟试卷中精选几份进行训练,每份的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及时批改,重点讲评。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1)模拟题必须要有模拟的特点。时间的安排,题量的多少,低、中、高档题的比例,试卷题型以《中考说明》为准,总体难度的控制等要切近中考题。

  (2)批阅要及时,趁热打铁;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

  (3)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

  (4)处理好讲评与考试的关系。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

  一是要讲透;

  二是要展开;

  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切忌面面俱到式、蜻蜓点水式、就题论题式的讲评方法。

  一般有三分之一的边缘生出错的题课堂上才能讲。

  (5)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

  第四阶段:回味练习(考前自由复习时间)

  这一阶段重在自由复习,让学生调整心态,针对自己的学习状况查缺补漏。同时适当的“解放”学生,特别是在时间安排上。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考、考,几乎所有的学生心身都会感到疲劳,如果把这种疲劳的状态带进中考考场,那肯定是个较差的结果。但要注意,解放不是放松,必须保证学生有个适度紧张的精神状态。调节学生的生物钟。尽量把学习、思考的时间调整得与中考答卷时间相吻合。同时树立学生信心,也是这一阶段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复习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师生共同参与,关注思维过程

  中考复习切忌教师大包大揽,要关注学生的思维。从每个题所考查的知识点入手,让他们去说、去做,暴露他们的思维过程,把思路和方法交给学生,做到透彻理解,激发思维潜能,只有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才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有的放矢;在基础复习时,要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增加课堂容量,让学生动手、动脑、讨论探究、展示自我,教师发现问题,及时点重要害,提出补救的有效措施;要突出问题意识。

  (1)要精选范例,突出一个“精”字;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发现规律,寻找解题策略,注重应用,发展能力,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通过问题变式、引伸……,突出一个“透”字;注重类比和广泛迁移。

  (2)要调整好教育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不急燥,沉着冷静,认真审题等…,真正以情感人,认识“情”字、“严”字的寓意。

  (3)教师要冷静地去思考复习过程中的盲点和误区(不全面的地方)。

  (4)针对近几年的试题方向和命题规律,师生要寻找感悟,通过数学题的分析、推广、变式、引申,提高师生的灵感和预见能力,切忌猜题押宝。

  (5)对中下学生要做到“落实”,每天掌握几个知识点,练习题量不宜过大,以减少差生的心理压力。

  2、题型分析,训练思维

  因此,在完成按知识块分类复习的基础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题型分析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操作:

  ①题型介绍。

  就是对每种题型的特点、考查内容的目的和意义作详细的说明,并对每一种题型常见的各种解法重点介绍,以明确解法对题型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

  ②考题分析。

  选取与题型有关的各类考题进行分析,以体现各种解法的可行性。一般地说,每一种题型选择的考题都有可能涉及到初中数学应考的各部分基础知识。

  ③题型训练。

  围绕每种题型,选配一套与之有关的练习题,供学生练习,以检查学生对本题型的掌握情况。通过对题型进行全面的、针对性的分析研究,使学生能适应题型的变化,掌握各种题型的多种解题思路,特别是对开放型试题、探究型试题,应帮助学生全方位揭示考题的本来面目,克服难不可攻的畏惧心理。

  ④考题预测。

  今年会在哪个知识点做文章,以什么形式去考?如何设计—个问题情景?

  3、回归教材

  复习时演练一定量的习题是非常必要的,是提高中考成绩的重要手段,但不要搞题海战术;更重要的是吃透教材,落实并掌握教材中每一个习题、例题、课内练习题以及读一读、想一想、做一做提供的方法,做到“新题旧做,旧题新做”。

  总之,在九年级数学总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以良好的状态迎接中考。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2

  一、指导思想:

  初三数学是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的,其目的是教书育人,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此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九年级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为高中输送合格学苗,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基本情况:

  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最后一个学期,也是最关键的时期,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5)(6)班的数学教学工作,是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如何用新理念使用好新课程标准教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新课标精神?

  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因此,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这两个班差别很大。为做好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特制定本计划。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所教初三数学包括相似形,三角函数。视图是新授课外,主要是综合复习,迎接中考。

  四、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第5周——第12周):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变式题,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一般还是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所以第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必须深钻教材,绝不能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进行归纳整理,使之形成结构。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也要学生认真想一想,集中精力把九年级和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等重点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认真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一味搞题海战术,整天埋头让学生做大量的课外习题,其效果并不明显,有本末倒置之嫌。

  可将代数部分分为六章节:

  第一章数与式;

  第二章 方程与不等式;

  第三章 函数;

  第四章基本图形;

  第五章 图形与变换;

  第六章统计与概率。

  复习中可由教师提出每个章节的复习提要,指导学生按“提要”复习,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根据个人具体情况把遗忘了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加深记忆,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掌握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

  2、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

  如数形结合的思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进行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的相互转换,建议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结合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基础知识即初中数学课程中所涉及的概念、公式、公理、定理等。要求学生掌握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形成整体的认识,并能综合运用。 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十分重视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换元法,判别式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一种方法的内涵,它所适应的题型,包括解题步骤都应熟练掌握。

  第二阶段(第13周——第18周):综合运用知识,加强能力培养

  中考复习的第二阶段应以构建初中数学知识结构和网络为主,从整体上把握数学内容,提高能力。

  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是学习数学的重要目的之一。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使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如果说第一阶段是总复习的基础,是重点,侧重双基训练,那么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

  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五、教学措施:

  针对上述情况,我计划在即将开始的学年教学工作中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新课开始前,用一个周左右的时间简要复习上学期的所有内容,特别是几何部分。

  2、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3、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4、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5、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6、深入研究近三年的中考试题,选择适当的习题精练

  六、教学进度:

  第1周—第2周 第二章相似形

  第3周—第4周 第三章三角函数

  第5周试图

  第6周 复习七年级数学

  第7周—第8周 复习八年级数学

  第9周—第10周 期考

  第11周—第12周 复习九年级数学

  第13周 专题一

  第14周 专题二

  第15周 专题三

  第16周—第19周 综合模拟训练

  除了以上计划外,我还将预计开展转化个别后进生工作,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3

  初三是中学阶段最为关键和重要的一学年。这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升学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我们初三数学教研组以初三年级组中考复习备考方案为依据,制定了本备课组的的中考备考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迎接20xx年中考的到来,争取在中考中取得好成绩,完成张校长给年级下达的任务,中考备考工作需做到早计划,早落实。根据我校中考备考精神和年级备考工作要求,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数学具体知识内容、目标和考试范围、方向,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教学和备考的准绳,认真落实到数学教学和复习中。

  二、第一轮复习(3月10日———4月30日)

  第一轮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脉络,构建知识体系”

  1、深钻教材,不能脱离课本。现在中考命题仍然以基础题为主,有些基础题是课本上的原题或改造,后面的大题虽是“高于教材”,但原型教材中的例题或习题,是教材中题目的引伸、变形或组合,这一阶段复习应以课本为主。深钻教材,绝不脱离课本,应把书中的内容归纳整理,使之结构化。课本中的例题、练习和作业要让学生弄懂、会做,书后的“读一读”、“想一想”、“试一试”,也要学生想一想,精力把九年级和八年级下的教学内容等内容的例题、习题逐题认真地做一遍,并注意解题方法的归纳和整理。

  2、掌握基础知识,要从理解角度出发。教师在这阶段主要按知识块组织复习,可将三年所学内容分为六大块: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图形;图形与变换;统计与概率。复习中可由教师列出每个章节的复习提要,学生按“提要”复习,要注意学生个人情况,把遗忘了的知识重温一遍,边复习边作知识归类,记忆。还要注意学生弄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法则、公式、定理的推导或证明,要求学生明白各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知识结构,并能综合运用。在复习时,指导学生应从整体上理解内容,从结构上把握教材,熟练地将知识进行转化。例题的选择要有针对性、典型性、层次性,并注意分析例题解答的思路和方法。数学知识的.学习,必须要建立逻辑思维能力,基础知识只有理解透了,才可以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重视对数学思想的理解及运用。中考数学命题除了着重考查基础知识外,还对数学方法的考查,如配方法,分类讨论法,数形结合法等操作性较强的数学方法。在复习时应对每种方法的内涵,它所呈现的题型,包括解题都应熟练。如告诉了自变量与函数,要求写出函数解析式,或者用函数解析式去求交点等问题,都需用到函数的思想,教师要让学生对函数思想进行理解,多做同类内容的题目;再如方程思想,它是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方程把未知量转化为已知量;再如数形的思想,不少同学解这类问题时,要么只注意到代数知识,要么只注意到几何知识,不会熟练地将代数知识与几何知识相互转换,因此复习时应着重分析几个题目,让学生悉心体会数形问题在题目中是如何呈现的和如何转换的。总之,无论是对典型题、基本题,还是对综合题,应该很清楚地知道该题目所要考查的知识点,并能找到相应的解题方法。

  三、第二轮复习(5月1日——6月5日)

  第二轮复习的形式:“突出重点,综合提高”进行专题化训练。

  1、将考试说明上所有要求的知识点分为多个专题,按专题进行复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典型性、层次性、切中要害的强化练习。专题要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切忌面面俱到,始终围绕热点、难点、重点特别是中考必考内容选定专题。

  2、保证一定的习题量。所谓“熟能生巧”,在这个阶段,所要做的就是将关键知识点进行综合、巩固、完善、提高。要尽可能多的接触各类典型题。注重多思考,多训练,并及时总结每个专题内的知识点间的紧密联系,不同专题之间的知识点同样会发生关联融合,要注重解题后的反思,总结规律。

  3、培养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题的能力。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使学生能把各个章节中的知识联系起来,并能综合运用,做到轻车熟路。这个阶段的例题和练习题要有一定的难度,但又不是越难越好,要让学生可接受,这样才能既激发学生解难求进的学习欲望,又能让学生从解决较难问题中看到自己的力量,增强前进的信心,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总之,第二阶段就是第一阶段复习的延伸和提高,应侧重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这一阶段尤其要精心设计每一节复习课,注意数学思想的形成和数学方法的掌握。初中总复习的内容多,复习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疑难,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复习内容是学生已经学习过的,各个学生对教材内容掌握的程度又各有差异,这更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复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查漏补缺,做知识归类、解题方法归类,在形成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加深记忆。除了复习形式要多样,题型要新颖,能引起学生复习的兴趣外,还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教学方法,提高复习效益。

  四、第三轮复习(6月6日——6月19日)

  第三轮复习的形式:“模拟训练,查缺补漏”

  1、研究历年中考真题,选择含金量高的模拟题并认真分析,对考点的掌握做到心中有数。选择梯度设计合理,立足中考又稍高于中考难度的模拟题来做。中考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知识点可谓众多,在经过前两轮的复习后,最后需要用做模拟题的方式来检查学生是否有遗漏生疏的知识点。另外,教师在讲评试卷时,立足一个“透”字。一个题一旦决定要讲,有四个方面的工作必须做好:

  一是要讲透;

  二是要展开;

  三是要跟上足够量的跟踪练习题;

  四要以题代知识。

  切忌面面俱到式讲评,切忌蜻蜓点水式讲评,切忌就题论题式讲评

  2、克服不良的考试习惯,避免学生因为“审题不仔细,凭印象答题以及答题不规范”等原因造成的失分。教师讲过的内容,学生要整理下来;教师没讲的自己解错的题要纠错,与之相关的基础知识要再记忆再巩固。留给学生一定的纠错和消化时间,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解决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

  3、要避免学生对考试产生畏惧心理,甚至把模拟考试也当成负担。在不同的复习阶段,通过各种途径对学生进行个别心理辅导、群体心理辅导,使学生正确对待压力与挫折,正确看待成绩,增强自信,调整自己的心里状态。发挥学习的最佳效能。考试的成绩绝不仅仅取决于对知识点的掌握,在真正的考场上,心理状态和心里素质会带来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模拟训练时,一定要严格按照真正中考的时间以及相关要求来训练。

  4、处理好考试与讲评的关系。每份题一般是两节课时间讲评,主要是针对查缺补漏,及时把丢分的知识点搞清楚,同时注意越往后注意难题的突破。模拟考试应该注意评分要狠,可得可不得的分不得,答案错了的题尽量不得分,让苛刻的评分教育学生,既然会就不要失分;给特殊的题加批语,某几个题只有个别学生出错,这样的题不能再占用课堂上的时间,个别学生的问题,就在试卷上以批语的形式给予讲解;详细统计边缘生的失分情况,这是课堂讲评内容的主要依据。因为,边缘生的学习情况既有代表性,又是提高班级成绩的关键,课堂上应该讲的是边缘生出错较集中的题,统计就是关键的环节;归纳学生知识的遗漏点,为查漏补缺积累素材。这一阶段,重点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解题能力,训练学生的解题策略,加强解题指导,提高应试能力。

  总之,在复习中,发掘教材,夯实基础是根本;共同参与,注重过程是前提;精选习题,提质减负是核心;强化训练,发展能力是目的。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以一题带一片,开发学生的思维空间,真正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水平。我们坚信,只要付出了辛勤的汗水,那么收获的一定是丰收的喜悦。只要心中有一片希望的田野,勤奋耕耘终将迎来一片翠绿。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4

  一、教材分析

  第十一章全等三角形本章主要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方法,学习应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方式。

  教学重点:全等三角形性质与判定方法及其应用;掌握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难点:领会证明的分析思路、学会运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

  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第十二章轴对称本章主要学习轴对称及其基本性质,同时利用轴对称变换,探究等腰三角形和正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重点:轴对称的性质与应用,等腰三角形、正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

  教学难点:轴对称性质的应用。

  教学关键提示:突出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第十三章实数本章通过对平方根、立方根的探究引出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而导出无理数的概念,从而把有理数扩展到实数。

  教学重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教学难点:平方根及其性质;有理数、无理数的区别。

  教学关键提示:从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经历无理数的发现过程,从而理解并掌握实数的有关概念与性质。

  第十四章一次函数本章主要学习函数及其三种表达方式,学习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性质和应用,并从函数的观点出发再次认识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及二元一次方程组。

  教学重点:理解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的概念、图象和性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教学关键提示:应用变化与对应的思想分析函数问题,建立运用函数的数学模型。

  第十五章整式的乘除与因式分解本章主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乘法公式,学习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教学重点:整式的乘除运算以及因式分解。

  教学难点: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及其思路。

  教学关键提示:引导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理解因式分解,并理解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性。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三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有少数同学基础特差,问题较严重。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努力,查漏补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上学年学生期末考试的`成绩平均分为116分,不及格的学生仅有7人。总体来看,成绩还算不错。九年级尚未出现两极分化,绝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学习。本学期还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在学生学习主动性上下大功夫。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通过探究实际问题,认识全等三角形、轴对称、实数、一次函数、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掌握有关规律、概念、性质和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进一步提高必要的运算技能和作图技能,提高应用数学语言的应用能力,通过一次函数的学习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思维模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掌握提取实际问题中的数学信息的能力,并用有关的代数和几何知识表达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探究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轴对称性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通过探究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之间的关系,初步建立数形结合的数学模式;通过对整式乘除和因式分解的探究,培养学生发现规律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建立数学类比思想。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数学知识的探究,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明确学习数学的意义,并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作用。认识数学学习是一个充满观察、实践、探究、归纳、类比、推理和创造性的过程。养成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良好思维品质。了解我国数学家的杰出贡献,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增强爱国主义。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5

  本学期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九(3)班学生成绩差距较大,教学任务非常艰巨。因此,要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紧扣考纲,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努力把本学期的任务完成。为了提高所任教班级的数学教学质量,提高数学复习效率,使学生在中考中能考出好成绩,下面结合九(3)、九(11)班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让学生将三年的数学知识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更利于学生理解;

  2.精讲多练,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

  3.抓好方法教学,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解题的方法(每一种类型题目的通法),适应各种题型的变化;

  4.做好综合题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复习措施。

  1、认真钻研20xx年全国各省的中考题(已购有光盘),特别是黔东南xx、20xx年中考试题。以便确定复习重点(考什么,复习什么)。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根据黔东南xx、20xx年中考试题,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

  (2)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参考《世纪金榜》);

  (3)熟悉黔东南xx、20xx年中考试题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

  (1)根据学生完成《世纪金榜》的相关练习,结合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实施教学。

  (2)是进行摸底测试,互相谈话。

  (3)将学生分类,掌握优、差学生。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4、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1)是要紧扣《世纪金榜》,参考《世纪金榜》的要求,不断提高,注重基础。(2)是要突出复习的特点上出新意,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复习效率。从复习安排上来看,搞好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依赖于系统的复习,在每一课时复习中,为了有效地使学生弄清知识的结构,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实际查漏补缺,有目的地自由复习。要求学生在复习中重点放在理解概念、弄清定义、掌握基本方法上,然后让学生通过恰当的训练,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结论的掌握,方法的运用和能力的提高。

  5、抓好《世纪金榜》中例题、习题的归类、变式的教学。

  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挖掘《世纪金榜》中的例题、习题等的功能,既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又是对付考试的一种手段。因此在复习中根据教学的目的、教学的重点和学生实际,对相关例题进行分析、归类,总结解题规律,提高复习效率。对具有可变性的例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使学生从多方面感知数学的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具体时间安排与复习内容(具体附后)

  (一)、第一阶段(3月2日——4月30日):基础知识专题-----全面复习基础知识,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这个阶段的复习目的是让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基本技能,做到全面、扎实、系统,形成知识网络。

  1、重视课本,系统复习。

  2、按知识板块组织复习。

  3、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基本方法的指导。

  (二)、第一阶段(中考摸拟)(5月1日——6月10日)

  1、选好试卷:测试试卷要在题量、知识覆盖面、难度、考查知识、重点、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值安排等方面,尽量接近或达到中考试卷的要求。

  2、认真评阅试卷(黔东南xx、20xx年中考试题),猜想20xx年中考试题的“动态”。

  3、做好讲评工作:对存在问题及时纠正。

  总之,在初中数学总复习中,按照自己地复习计划和学校的协调安排下,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相信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6

  一、指导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严格执行和学习《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科学业质量评价标准》,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目的,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

  二、学生基本情况

  九年级(1) (2)学生上学期成绩总体来说还可以,优生成绩比较好。但也存在不少的数学学困生。个别学生不重视学习,学习习惯较差,学习积极性有待提高。少数学生自制能力较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甚至自暴自弃。这些都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措施,耐心教育。

  三、教材分析:

  九年级数学,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教材注重引入新知概念的现实背景,让学生感受其实际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注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和实际应用中逐步深化对概念的理解和认识。

  2、教材注重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引导学生与新旧知识的学习联系、比较,经历对知识拓展、归纳、更新的过程。

  3、教材注意内容的探究方式,让学生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注重新知识点的探究过程。

  4、教材注意提供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题材,重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发展。

  2、经历探索过程,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围绕初中数学“四大块”主要内容进行专题复习,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五、教学内容

  1、第28章“锐角三角函数”的内容,是基本初等函数的基础知识,属于“数与代数”领域。然而它又分别与圆和直角三角形有密切关系,即这章内容既涉及数量关系问题,又涉及图形问题,能够很好地反映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2、29章“投影与视图”也属于“空间与图形”领域,这一章是应用性较强的内容,它从“由物画图”和“由图想物”两个方面,反映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的相互转化,对于培养空间想象力能够发挥重要作用。

  3、总复习。分成专题复习和模拟训练两个阶段。

  六、教学工作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通盘熟悉初中数学教材及教学目标,认真备好每一堂课,精心制作总复习计划;

  2、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抓住关键点,分散难点,突出重点,在培养能力上下功夫;

  3、注重课后反思,及时的将一节课的得失记录下来,不断积累教学经验;加强学校教师与家长、社会的联系,共同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4、积极与其他教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5、注重教学中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的引导;认真开展课内、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6、一模之前,全面复习,力求覆盖整个初中所学习的内容。

  7、一模以后,查漏补缺,根据中考要求,有的放矢地复习,重点中的内容要加以重视。

  8、认真学习中考备考要求,科学指导学生备考。

  9、考前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避免中考焦虑症的发生。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我校和所教班级的实际,有计划,有目标,有步骤地进行复习,复习时依纲靠本,实施素质教育,设法引导学生,着力培养学生的创精神和创造能力,因材施教,设法在B层学生里挖掘数学尖子生(110分以上),调整好学生的学习状态,努力提高B层学生的合格率和优良率,力争今年初三升学考取得好成绩。

  二、教学目标

  力争今年初三升学考平均分达,合格率达70%,优良率达10%以上,各项排名在市前28名。

  三、基本情况

  初三(3)、(4)两个班同属B层,这个班的情况有些差异:三(3)优差生相差不大,且学习自觉性强,学习积极认真,三(4)班优差生相差较悬殊,也就是50分--70分的人数较少,且学习自觉性较差,如,吴浩峰、吴灼华上课经常睡觉,且厌学的同学较多。由上学期市期末统考成绩来看,三(3)班的平均分是60.7,合格率是54.4%,优良率是0;三(4)班的平均分是59.2,合格率是54.7%,优良率是1.9%。本学期开学第一周转入初三总复习,从两班来看,三(3)已进入中考复习的紧张状态,而三(4)班似乎还有五分之二还未进入状态。

  四、具体工作措施

  1、前途理想教育。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总结上学期末统考情况,成绩好的同学不要骄傲,成绩差的同学不要恢心,通过本学期复习,力争中考取得好成绩。

  2、用好《升学考试指导书》。因新的《升学考试指导书》末到,参考去年的.《指导书》的升学考试范围及其重点。在复习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加强探索性和开放性题型的训练。

  3、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1)单元过关(一周至十周),把初中阶段的数学知识分成11个单元。复习过程中,着重抓“双基”。并启发学生对每一单元知识系统和知识结构进行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且讲练结合,以学生练为主,明确每个知识点掌握到什么程度,适当的时候进行堂上小测,每个单元进行过关测验,以便掌握教学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抓重点、难点。由有关的信息预测,今年数学科考试与去年的难度差不多,故在复习的过程中分类抓重点难点,也就是进行专题训练。

  (3)知识的查漏,在最后阶段是综合复习,整体强化和整理查漏阶段。着重加强综合题的训练。

  4、做好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初三(3)、(4)两个班虽同属B层,但也有B层中的A、B、C层。故在复习过程中,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如,三(3)要求达优良的:xx等,三(4)要求达优良的:xx等。上学期期末统考不合格(59--40分)而有希望达合格的。采取分层布置作业,分层辅导和个别辅导,争取合格率和优良率有大幅度的提高。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8

  一、教学要求

  1、九年级(上)数学教材是全套教科书的基础内容,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把握,注意好与小学知识的衔接。教材虽然淡化了有关概念的教学,但教师要注意分寸的把握,了解教科书的变化及用意。要抓住方程这条主线,带动有关知识的学习。相关整式知识要根据需要把握。对“图形认识初步”的教学要求也应突出基础性,要注意丰富学习资源,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要注意“阅读与思考”“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信息技术应用”等内容的利用,适时安排,加深认识,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运用能力。练习要适当、适度、适时,如有理数的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列式子表示数量关系,一些基本几何图形的表示方法,不同几何语言的.相关转化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要注意掌握,打好学生基础。对课本中练习题,“复习巩固”“综合应用”“拓广探索”要把握练习的时机,对一些情境性强,建立模型要求高的习题,要注意培养兴趣,不搞一刀切。计算器运算使用要求学生学会,但不能代替笔算能力。总之,要打好基础,防止分化,落实目标。

  2、初三(上)人教版教材,要求教师尊重教材的编写体系,对一些九年级学习过而掌握起来有难度的内容[如不等式(组)的应用问题],在初三教师要作必要的补充,加强必要的练习,要加强数学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加强“全等三角形”“轴对称”等图形的认识与了解。注意发展统计观念,培养统计意识。课堂教学中,要注意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去发现数学问题。要妥善处理好落实基础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反对把大部分练习留在课外,加重学生过重学习负担的做法,对单元练习与检测,要处理好分散与集中的关系,及时地查漏补缺。教师要研究各种课型的上法,最大限度地大面积巩固学生基础,且使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迈上一个新台阶。

  3、九年级(上)数学教学,要努力处理好落实双基与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关系,处理好学科知识内的逻辑联系,处理好学科知识与科技、社会生活、学生实际以及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本学期要上完上册的六章内容,这六章内容要注意基础性和应用性,在课时安排上充分保证新授课的时间。防止偏、怪、难的重复训练,部分九(下)内容,如“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二次函数”部分内容适当提前,让出时间给下学期的全面复习。要注意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加强指导,让其更好的发展。对大面积而言要注意降低起点,加强基础,加强主干知识的练习与巩固。

  二、教学进度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可授完第二章第三节。一般不落后于第二章第二节(考虑假期),期中考试后授完本册全部内容。

  初三:期中考试前可授完第十三章第二节或第三节,期中考试后授完本册全部内容。

  九年级:期中考试前根据各校进度授完九(上)三分之二左右内容,期中考试后授至九(下)第二章部分内容(具体以市调考进度为准)。

  三、教研专题

  1、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活动单元的设计与研究。

  2、课型研究

  3、教学模式与复习效益研究

  4、中考数学命题研究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9

  一、教学内容

  1、二次根式。

  2、一元二次方程。

  3、旋转。

  4、圆。

  5、概率初步。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二次根式

  1、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理解被开数必须是非负数的理由。

  2、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和性质。

  3、熟练掌握二次的加、减、乘、除运算和四则运算。

  (二)一元二次方程

  1、以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求其解为背景,认识一元二次方程极其概念。

  2、根据化归思想,抓住降次,这基本策略,掌握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等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

  3、经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方程的数学模型作用,进一步提高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方程这种重要数学工具的基本思想。

  (三)旋转

  1、通过具体实例认识旋转,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到旋转中心距离相等。对应点与旋转中心连线彼此相等。

  2、能够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旋转后的图形,欣赏旋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3、通过具体实例认识中心对称,探索它的基本性质,理解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中心平分的性质,理解平行四边行、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4、探索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轴对称、平移、旋转及组合。

  (四)圆

  1、理解圆的有关概念,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探索并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探索并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的圆周角的关系特征。

  2、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并掌握切线与过切线的点半径之间的位置关系,能判断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

  3、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探索如何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

  4、了解正多边形的概念,掌握用等份圆周画圆的内接正多边行的方法,会计算弧长和扇形的面积,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

  5、结合相关图形性质的探索和证明,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推理论证能力。

  (五)概率初步

  1、理解什么是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什么是随机事见。

  2、了解概率的意义,理解概率的取值范围的意义。

  3、能够运用列举法(包括列表画树形图),计算简单事件的概率。

  4、能够通过实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实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理解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三、教学进度计划

  四、教学质量提高的方法措施

  1、教学中始终要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爱学乐学。

  2、掌握好每章节的知识点并加强练习巩固。

  3、每章进行小结性检测,分析知识技能掌握情况并进行插缺补漏。

  4、每月进行一次月考,有目的地进行部分重点知识技能的巩固、训练。

  5、与学生拉近距离,进行心理沟通,进行学习目的、理想且为之而奋斗。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10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公式、定理及基本解题方法,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模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提高逻辑推理、抽象概括、空间想象、数据分析等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耐心与毅力,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增强自信心。

  二、学情分析

  分析班级学生数学基础的分布情况,识别学习困难点和优势领域。

  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偏好及心理状态,以便采取个性化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安排

  第一阶段(复习巩固):

  时间安排:开学初至期中考试前,约8周。

  内容:系统复习初中数学所有知识点,重点是易错点和难点。

  方法:通过单元测试、专题讲座、小组讨论等方式,查漏补缺。

  第二阶段(模拟训练):

  时间安排:期中考试后至寒假前,约6周。

  内容:历年中考真题及模拟试题练习。

  方法:定期进行全真模拟考试,加强时间管理和应试技巧训练。

  第三阶段(冲刺提升):

  时间安排:寒假至中考前,约10周。

  内容:高频考点强化、难题突破、应试策略总结。

  方法:个性化辅导、一对一答疑、考前心理调适。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分层教学:根据学生水平分组,实施差异化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促进交流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互动性。

  反馈与调整:定期收集学生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确保教学效果。

  五、评估与反馈

  日常作业:设计针对性作业,及时批改反馈,跟踪学生学习进度。

  定期测验:通过周测、月考等形式,检测学习成效,调整教学重点。

  家校沟通:建立有效的家校联系机制,定期向家长汇报学生学习情况,共同关注学生成长。

  六、总结与反思

  每个阶段结束后,组织教师团队进行教学反思会议,总结经验教训,不断优化教学策略。

  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记录学习心得,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中考数学教学工作计划02-08

数学中考教学工作计划11-19

数学中考复习教学反思04-26

中考数学教学计划(精选12篇)03-22

数学中考教学计划(通用6篇)12-14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4-29

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4-05

小学数学教学的工作计划02-20

教学数学工作计划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