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

时间:2023-04-28 10:20:12 发言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

 泉州市第十七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

泉州市第十七期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

  德化浔北分校 赖瑞筠

  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成长与发展中,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探索、不断地积累,需要通过通过“自主研修、同伴互助、专业引领”升华自己。2011年10月18日至27日,泉州市第十七期农村小学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为我提供了一个学习的平台。回首十天的集中面授,我始终满怀激情、积极学习,认真聆听,用心领悟。反思总结,发现自己的语文教学幼稚且不成熟,但通过此次的学习,我坚信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一定能取得更大的进步。下面是我通过培训获得的点滴体会:

  一、启迪思想,荡涤心灵尘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者的崇高的道德品质,实质上是我们称之为教育的这个微妙的人类创造领域中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前提……具有高尚道德的教师可以点燃学生心灵的火花,成为学生行动的灯塔。”的确,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因此,教师要不断提升自己卓越的师德魅力,从而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更效地感染学生、启迪学生、培养学生、教育学生,成为一名幸福的老师。那么,作为一个当代教师,一个从事小学教育的教师怎样才能获得最佳幸福感呢?

  永春师范孙惠颖老师的《心灵的习惯——谈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从“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等方面进行阐述;张美兰老师的《教师心理健康的剖析与对策》从“什么是心理健康、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如何培养积极的心态”等方面对教师心理健进行剖析;厦门教育科学研究院章立早老师的《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从“具备高尚的教师职业道德”、“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具备高超的教育能力”、“具备良好的审美素质”四个方面,以教师要如何铸造高尚的师德开始,朝着共同的目标——“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稳步前进;学校如何提供给老师们幸福工作的环境;如何充实丰富自己,着眼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学生喜欢的老师;如何建立幸福阳光的心态,打造幸福生活等内容,讲述如何做一个有高尚教师职业道德的幸福教师。

  听了各位专家精彩的报告,荡涤了心灵的尘埃,我深深的感觉到,作为教师只有“爱”是远远不够的,只会“传道授业解惑”也不是好的教师,只有与时俱进,恪守师德,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尊重学生,具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才称得上一个合格的教师。

  二、专家引领,开拓语文视野

  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的一门艺术。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其经典名著《大教学论》中写道“教学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普遍艺术。”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是相辅相承的,“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播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只有讲求科学性、艺术性教学,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一个优秀的教师,能在教学中肯定人的价值,尊重学生的修改个性和尊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用精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学习的欢乐,能美在其中,乐在其中。

  教育专家的讲座启迪了我们的心智、熏陶了我们的情感、开拓了我们的视野。如福建教育学院林藩教授的《小学语文片段教学若干问题探索》,让我们明白片段教学的内容是节选完整一堂课的片段内容或部分内容,形式是面对评委或老师没有学生,过程是节选内容的完整环节而不是部分环节;永春师范李春喜老师的《小学说课的理论与实践》,让我们深刻地理解小学说课的起源、发展、基本模式等;安溪教师进修学校李冰霖老师老师的《自由表达与有效思考》,教给我们习作教学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我们以后走弯路;安溪凤城中心学样傅结龙老师的《新课程背景下的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让我们明白阅读教学要做到人文与工具、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教会我们合理调控能演绎精彩,有效朗读能得到提升,平等对话能建构富有情趣的课堂,恰当的评价能促进学生的发展;惠安实验小学林荣辉老师的《认祖归宗学国学》,让我们体会到经典是具有种子力量的,经典是根,根深则叶茂,古有“童蒙养正”、“幼学如漆”的说法,在孩子13岁以前,早早种下经典的种子,他(她)们的心灵将永远有营养,永远有能量,孩子脑海里装有圣贤经典,人生一辈子有良师贵人……

  三、勤于反思,促进专业成长

  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发现问题即反思,反思后则奋进。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教师成长模式。教育学家叶澜甚至说:“一个教师一辈子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化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核心因素,是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一种方式,有活力的教师应该是且行且思的思想者、研究者。勤于反思,善于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是教育事业的关键性因素,教师的素质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整体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每个教师都应增强责任感,用满腔的热情、严谨的态度、灵活的策略,把反思变成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沉下心来,勤于反思,善于反思,并借助反思,较为系统地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不断使自己从传统走向现代,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跃上新的境界。

  如完上课,走出教室,静下心反思:在这节课,我教会学生什么了?学生学到了什么?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比我更好的教学方法吗?针对课堂出现的问题进行剖析、总结,形成文字资料。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你进歩了,你的教学更精彩了……

  经过十天短暂的培训,站在教学事业的新起点上,我有了更为明确的方向,也有了更为坚定的信念,我将昂然前行!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工程培训感言】相关文章:

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心得11-26

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心得11-26

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心得(精选20篇)12-19

小学英语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总结06-10

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精选6篇)09-17

小学教师教育能力提升培训心得体会11-30

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02-23

能力提升工程2.0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计划范文(精选5篇)09-19

小学教师全员能力提升培训心得03-15

小学骨干教师能力提升培训心得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