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时间:2024-10-29 09:18:16 志华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6篇)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书笔记,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欢迎阅读与收藏。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6篇)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

  “教育”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从小到大,我们都在接受着各种各样的教育,可很少沉下心思考:人为什么要受教育?教育的目的是什么?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教育?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取得成功?赢得尊重?还是,享受乐趣……

  有这样一个人带我们深入了解,关于教育是什么,他娓娓道来……

  1、与教育相关的因子

  书的开篇并未直接说明“教育是什么”,而是从个体人被文化而文明成长规律图、三维九方认知体系图、三维九方课堂软环境图、群体人类被文化而文明进化路线图四个方面,深入浅出地分析关于教育所涉及的所有因子。这些平日里不曾留意的存在都和教育息息相关,从身体到心灵、从认知到外在,每个触角都与教育有关,教育体系真庞大啊!

  2、教育是一个过程

  直到书本的第三章,作者才明朗地使用一次“教育”作为标题,阐述主题。“犹抱琵琶半遮面”,终于可以触摸到核心词汇了。章节开篇用了大量实例和数据,强调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可以模仿,但是“人的教育”不行,有关教育真正重要的是“人的教育”,哪怕是教育创新,也是人的教育的创新。

  在这里,作者围绕“教育(人+环境)图——教育服务过程图、三维九方德育体系图——德育服务方法与过程图”两张图,分析体育、智育、德育和学生与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教育。简明解释各自要义,继续深入阐述各个要素间的逻辑关系,而不只是简单罗列,譬如作者讲到“体育是智育和德育的基础”、“体育包含智育和德育”。

  3、教育的方法论

  书本读起来并不枯燥,每一篇、每一章节,作者都会旁征博引,恰如其分地列举事例和分析其中的`道理,并坚持认识论与方法论的统一,将落脚点落在A型、AB型和B型三类软环境课堂上,从软环境、与社会环境相适度、作为人的学生在三类课堂环境里的成长状态等方面对比分析,强调环境教育人,论证B型课堂软环境是有助于释放人性全部自然禀赋的世界主义的教育计划,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关于教育的维度和方向。

  4、教育关乎你我

  不从事教师行业、不为人父母,教育与我无关吗?当然不是的。在社会环境中,我们始终在接受教育,更新自身,作为社会环境的组成分子,我们与众人融合又塑造着社会环境本身,教育在其中,像空气一样,促进互动与融合。教育关系到每一个你我他,影响每个人的思维和言行,关乎祖国和未来,它无处不在。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2

  打开这本书的一刹那,看到几百页的英文,心里顿时凉了半截,虽然自己读了研究生,但是越来越发现,并没有迈进研究的大门,甚至是差的还很远。我想以我的能力,这本书可能这学期是难以读完了,我不想欺骗自己,随随便便抄袭一篇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应付此次任务,所以决定读一些我能看懂的关于“教育设计研究”的文章来谈谈自己的感受。我读了《教育设计研究:是什么与不是什么》这篇文章。

  教育设计研究早期受传统实验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影响,倾向于考虑单一变量对教学成效的影响,但产生的问题是:建立的理论无法解决实践中产生的问题。在此,我又新学到一种科学研究范式的分类框架,也就是巴斯德象限,感觉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分析方法,借助了数学知识来讨论,我们的研究范式有四种,纯基础研究、应用引起的基础研究、纯应用研究,反而第四象限是空白的,为教育研究的实效性提供了指引。那么,为了兼顾理论与实践,产生了“设计实验法”这种新的教育研究方法,它是把设计中心和对重要设计要素的.评价结合在一起,而最终“教育设计研究”从中演化而来。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新理论产生的轨迹其实每一步都是对一个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它可能曲折,但我们不得不佩服那些善于思考和有勇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动手脚”的人,使他们一步步地探索,不断填补更多的漏洞,才让更多的理论更具有应用价值。

  在读文章的过程中,我总结出的教育设计研究其实就是理论与实践中建立的一种连接。它必须用到实际的教学和学习环境中才凸显自己的特殊价值。那么研究的过程也就应用而生了,首先要了解教学现场的需求和问题,初步的提出一些可行的创新设想;接着要产生设计的原型;有了原型就要进行实施,进入实施阶段让原型在复杂的研究场景中去测试;还要有再设计的过程,对实施过程中不合理的或者可完善的地方进行修订、迭代、精细化设计;最终就可以进行推广了,对它进行进一步的成果检验。综合来看,教育设计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整合设计与研究的系统化过膝恒,更强调情景化和普遍性,在不断的实践中来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要有教学理论和产品的产出。

  其实这种方法,更注重实用性,会越来越发现它是一种很有魅力的研究方法,从问题的产生,到解决问题的设想,到理论框架的形成,到基于理论形成的产品化方案,整个是一个非常完整的构建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希望自己以后能有机会利用它解决实际的问题。

  回到前边老师推荐的英文书,祝愿自己的英文水平早日脱离出厂设置,能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3

  孙向阳,现就职于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研究所。当过数学教师、班主任、学校教育科研员。在各级各类的教育论文评选中多次荣获一等奖,教学赛课也曾获一等奖第一名。是市级优秀青年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担任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兼书记期间,学做思想与行动兼具的学校教育管理者,创办过名校的分校,经历了多种类型学校的历练。从事基础教育研究以来,发表教育论文数十篇,主编著作三部。

  暑期全员培训时,拜读了孙向阳老师的.《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什么》一书。书的前言部分清晰阐明他的观点:教科研不是专家和学者的专利,而是教师的一种真实的生活和成长方式,教师要成为研究者。教师的研究要贴近实践,研究自己身边的问题,研究真问题,并努力提高研究的实效性,同时,教师还要加强学习和创新,让学习引领自己的教科研,让创新丰富自己的教科研,让教科研更好地促进日常教学。这本书分为四个章节五十条逐一阐述教师教育科研最需要的是什么:第一章给教科研定位:教师成为研究者;第二章给教科研定题:做针对实践的教科研;第三章给教科研定法:做教师自己的教科研;第四章给教科研以表达:说教师自己的话。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4

  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5

  什么是学校?有块操场,有个教学楼这就组成了学校了吗?在操场中有天真活泼的孩子们在玩耍,教学楼里有朗朗读书声,有认真书写的身姿,这些就够了吗?《什么是好的教育》告诉我们,学校是安顿师生、彰显生命、激扬青春、提升生命的场域,这里不但有建筑,有孩子,更要有情怀。

  校园文化反映了校园办学特色,班级文化反映了班级教育特色。学校中所蕴含的人文趣味会深深地激励着孩子们生命的`成长,成为其年少时美好经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种美好的经历,会成为孩子们长大后处事为人乐观面对的宝贵精神资源。

  在我的班级中,我努力让班级变得人文,变得有生命。班名为“向阳班”目的是要每个孩子都能像向阳花一样乐观向上的生活和学习,我在每次班级重要活动中也都会背诵《向阳宣言》,用这样的班级文化,教会孩子们乐观向上,关心集体,心中要给向阳班留一个位置,自己的行动要努力证明《向阳宣言》中所说的,孩子们一点点长大,理解到的一点点深刻,逐渐健全孩子人格,在孩子心里孕育一颗阳光乐观的精神种子。这都是校园文化,班级文化所能给孩子的。

  学校不再是冰冷的建筑,孩子们不再是机械的复读,校园成为有生命的,有感染力的,温暖的精神家园。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6

  今夏有幸阅读了《什么是教育》一书,本书作者思维开阔、观点突出。本书作者在书中有诸多阐述,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以下的观点:

  “哲思活动是绝对自由的自我存在的特殊表达”,“原初性的哲学思考者享用了通过思考而又超越思考的自由,他们不想在探求包含一切活动的`存在本身时,寻找勉强的知识。”

  《什么是教育》一书中的言论丰富且不乏许多闪光的地方,通过阅读这本书,些许体会得以有所心得。每每阅读有关书籍时不免感到只是一遍的阅读是不够的,还有待深入的学习。本书作者有着非同一般的论述,阅读本书不失为提高自己的阅读功底的一大帮助,我想随着工作和生活阅历的不同,读书的感悟定会大有不同,我期待在阅读中有所学习有所收获,以下仅述一些我的读书体会吧。

  我整理了一些书中的言论希望这些论点能够与大家分享。

  诸如“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敬是一切教育的本质。”

  又如“教育依赖于精神世界的原初生活,教育不能独立,它要服务于精神生活的传承,这种生活在人们的行为中直接表现出来……”“我们生活在形成习惯的过去之中,不断形成和打破习惯是我们此在生成的坚实基础,没有习惯为底蕴,我们的精神的每一进步将是不可能的。”

  如此等等,我希望通过以上的摘录与分享能够带给大家阅读的兴趣,同时希望这样能有益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多少能我们的工作起到一些有益的作用。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7

  最近,喜欢上了雅斯贝尔《什么是教育》中所阐述的一个观点——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心中就激荡起一种作为班主任的幸福感和威严感,因为骨子里有一种对教师职业的敬畏吧,好伟大好神圣的愿景,不过我仅仅需要它变得简单而纯澈,清晰而实在。

  对于云的喜欢不仅源于对天空的辽阔与湛蓝的羡慕,不仅源于对自由的渴望与遐思,更多的是钟情于徐志摩先生的那首《偶然》,“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于你的波心。”怎样的一份淡然和深情,才足以把自己比作一片云,才足以让自己偶尔投影于你的波心。被繁杂的事情缠绕得久了,都忘记了自己会舞文弄墨,那天看同事在读《你是那人间的四月天》,这是那个让徐志摩爱恋无比却无法得到的林徽因先生的诗作,读来,那款款的深情在一代才女的笔下游走得如此妥帖而美妙,那柔柔的爱意在一个女人心中盛放着,渲染一片湛蓝的天,烘托一片最美的云。

  当这些文字在我眼前缓缓流淌时,我才恍惚地记起曾经最爱的徐志摩,曾经最喜欢的诗歌,曾经最熟悉的文字,还好这一起都没有走得太远。当静坐窗前时,手捧一本喜欢的书籍,哪怕是点一盏青灯,就着月色,细读起来,也能感受无比的甘甜与滋润,感到灵魂里的每个细胞都散发着喜悦的味道,感到沉重之后的轻快,疲惫之后的轻松。这本是我想要的生活,读几本破书,哪怕需要我手执什么工具在古旧的书里修补补,我也甘之如饴。

  没有对命运的悲叹,没有对现实的抱怨,没有一丝悲天悯人,只是苦于没有时间去完成想完成的事情,突然感觉生活的目的.不那么明晰,就有点无所适从。一个状态——忙,起床之始,高速运转,好像都没有一刻的时间忠实于自己的灵魂,都没有做成一件心满意足的事情,哪里有什么心思去做或许“高雅别致”,或许“附庸风雅”,或许“闲情逸致”的事情,读诗、访友、写文、休憩灵魂更是无稽之谈,想来心底都会发出一阵惊悚的战栗。还好,我已经能适时调整,因为生活本身不是完美的化身,时时可能都有遗憾的存在,断臂的维纳斯不也一样绽放最美丽的华彩?更何况,我这样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不足挂齿,不足叨念。

  “整理好心情再出发”,因为岁月静好,且行且珍惜,惟愿让自己像最亮丽的云一样,飘逸、自由、烂漫而多彩。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8

  坦白地说,没读这本书以前,我还不了解什么是教育;当认真读完后,我很羞愧,现在才对教育有初步的理解。下面则是我对这本书以及对教育的一些肤浅的见解。

  这本书试图通过选择当代各学科的知识来回答头等重要的问题,介绍了有关教育的种种。这本书的作者雅斯贝尔斯所认为的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而为了达到这种教育,则需要各方面的努力:首先谈谈学生,学生本人必须有为自己而学的意识,尤其是大学,它要求具有无止境的求知欲,但只有出于自愿,认知才成为可能。可如今,“人们习惯快速地浏览,喜欢看简短的文章,不是那些能够引起人们沉思和反省的对象,而是那些人们即刻知道转背又忘的东西”。学习是自己的,我们大学生学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要养成思考的习惯,并保持科学的'思维方式。“谁要是只知道结果,而不知推导的方法,那么他所获得的仅仅是一堆死知识。”

  接着谈谈教师,作者认为具有独立见解和追求的教师最受欢迎。小学教育则要求基础教育,我们教育者要重视基础教育,树立百年树人的观念。教育与其他不同,不是立竿见影的事。这就表明持久教育的必要性。教师要具备灵活应变的能力,能随时回答学生可能提出的任何问题,且具备爱心和责任心,明确教育与技能训练的区别。对待学生,则需要尊重学生的自由,让学生明白学习的动机。

  还有就是学校,社会的问题。如今的现状是大多数人不经推敲,只为眼前这样或那样的一时需要去思考,而将重要的东西置之不顾,各学校为争夺学生数目而展开激战,为追求升学率而采用应试教育,嘴上却提倡素质教育。学校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有权威,而当权威高于自由,教育效果不会好,只有当权威和自由完美统一时才可以,而这只出现在国家发展的鼎盛时期。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我们倾向于为弱智之人开设辅导班以及对白痴进行特殊教育,但却没有为天赋极高的人设置天才班与天才教育。要知道“并不每一个受教育的人都能学到教育的真正内涵,许多人浅尝辄止,仅仅是学到了肤浅、皮毛的东西”。是的,这一点我自己不得不承认,很多东西我也只是浅尝辄止,为此作为一个大三学生,我想我应该重视学习,重视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再死记硬学了。

  而要做到这点,按书上所说,我们应该去学习历史。古代的名著,早已给了我们参考,在对历史的回顾中我们能寻求答案。“割断历史,从一个空洞的人的观念里是不可能产出新的人道主义的。”作者就主张把中国和印度的基本人道主义思想吸收到西方文化中,发展成为带有各种不同历史背景的一种全世界的居民共同享有的人道主义。缺少历史,人无异于野蛮人。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音乐来教育人。艺术的欣赏也是一种陶冶。教育需要陶冶,我记得有一位教师给小学生上课很有一套方法的,她常常给孩子们倾听音乐,让他们安静下来,心静了学习就容易了。我们也需要时常净化自己的灵魂。

  作者提到,人的回归,才是教育改革的真正条件。当下我们的教育也在经历改革,但仍未能成功,想必有这个原因罢!我们的教育越来越远离教育的本质,渐渐的为技能训练占优势,为实用占优势,到最后我们得到不是独立思考的能力,而是可怜的发达的专业技巧。教育的不成功会带来灾难性后果,而且会在以后的几十年显现并一直要影响很久,等到那时候我们才有所行动则太迟了!

  但我们必须清楚教育并非万能,也并非无用。我们要正确对待教育,我们接受教育最终是为了自我教育,具有永无止境的求知欲,对未知有探索的精神。

  以上就是我看这本书的感想,我知道关于教育,不是仅看一本书就能通透理解这个名词的,作为一个未来的可能教育者,更应该多涉猎此方面的书籍,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9

  《什么是教育》是著名教育专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著,也是教育界的教育理念之一。这本书是一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育著作,是由苏霍姆林斯基撰写,也是我读过最后的两本书。

  读了这本书,我感受颇多,现将我读这本书的体会和读后的结合来谈谈自己的粗浅想法。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很有爱心的教育家、一位教育者,他的教育思想深深地影响了我。苏霍姆林斯基的一生也许就是一个教育的开启者,是一段教育的光荣与荣耀,但他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不断提出新教育理念,实施教育教学的探索者。他的这些论述,都是我们教师要用教育理论去武装自己,不断地去探索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地提高自己。他教给我们教师的第五种教育方法就是:读书、思考和反思。

  读书,是我们教师教学生活和工作的根本,是教育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读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不断完善自我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先生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也是他一生的精神财富。他把自己的教育生活和教育工作经验记录了下来,并且通过他的教育故事来进行反思。他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思想,是他以教师的教育行为为指导为基础,在教学工作和思想、生活、学习等方面都给他自由的选取。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从一个教师成长历程来说,他的教育思想方式和经验都是以教师个人的成长过程为基点,通过这些资源来实现的。

  苏霍姆林斯基把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的小事情写成了教育日记。他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写了他一生的真实的教育生活。读了这么长时间的'读书心得,我感到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不仅是教育思考和理念,甚至是教育理念。苏霍姆林斯基先生提到的“教育的真谛在于启发和鼓舞每一个教师。”“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没有学生,只有失望,也不要说失望,而要有希望。只有失望才能使生活失望,失望才让人觉得幸福”。

  苏霍姆林斯基说这样的话,我们教师要把握时代发展的趋势,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更新知识储备,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使每一个人都得到成功的喜悦。就像生活在你的周围,一样和谐,这样你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在教师这个职业中,每一位任职的教师要以一种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工作、生活、事业,以这份心态来面对自己所面对的每一个学生。

  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学科知识,是我们在教育工作和思想认识中的最大的收获。苏霍姆林斯基提出的这种观点,我们要学习他们的那种态度,那种精神,让他们充满热情去工作,并以他们的这种精神去感染和影响学生。他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我们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有灵魂的人,是有思想的人。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学科知识,不断的更新和完善自己的观念、教育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实践,才能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首先自己要有一个平等的地位,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观点,要公平、公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的成长。”教师要把学生放在平等的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对学生严格要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尊重学生的感受。

  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没有对学生进行任何的教育,就不会有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是他的观点。在我看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是我们教师的立身之本。

  教师要把学生作为一个完整人、一个有人格的人,作为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不断加以完善,让自己具有精神世界和人格魅力。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0

  《什么是教育》确实是一本很有哲理的书,而我也很庆幸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此书。虽然这本书的名称为《什么是教育》,可是在整本书看下来,它并没有给教育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相反,通过看完这本书后,再通过自己的理解,反而对教育有了新的认识。

  教育是什么,这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对这个词都有不同的理解。书中谈及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游戏和不断尝试。”看到这一段话时,我不由自主地联想起了自己的小时候。从小到大,究竟是有多少知识是我们自愿去学习的呢?自我懂事以来,在我的脑海里给留下的影像就是我们小时候总是乖乖地坐在讲台下认真地听老师讲课,而老师则是滔滔不绝地在讲台上讲课,老师在黑板上写什么,我们就记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懂不懂。现在回忆起来,我们一直是在强迫下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意义,很多时候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

  在《什么是教育》这本书上,我了解到了全盘计划教育和灌输式教育的危害。但是,在分数代表一切的今天,这两种教育方式却根深蒂固在教育者和家长们的心目中,在他们看来,只有孩子学得更多,懂得更多,才会考得越高分,分数的高低就决定着一切。所以,家长们拼命地帮孩子报补习班,剥夺了孩子们周末游乐的时间,为的只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现代的教师们则一味叫学生背背背,背得越多,分数就会越高,剥夺了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为的只是班级与班级之间的较量。在这样的教育现状下,我不禁为现在的孩子而感到同情。如今的教育者总是打着 “一切为了孩子”的口号,可是我们不难发现,现在的孩子学业负担越来越重,他们学习的知识难度也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难道这样就更有利于孩子们的成长,更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发展吗?

  看完这本书后,我认识到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作为未来教师的我们应当认识到,对于儿童来说,我们重视的不是让他们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以直观的照片和形象来充实他们的精神世界。我们不能够再继承那种将书本上的知识硬塞给学生的填鸭式教育,因为那是教育的大忌,是对学生创造力与想象力的抹杀。教师应用自己的热情给予死的知识以生机,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将学习变苦为乐,在注重学生精神上的层次提高的同时也应当注重学生的体验能力。我们的教育应该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全人教育。我们应该让学生自由的发展,而不是事先就计划把学生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培养出千篇一律的人。教育应该各因其材,各成其才,让每个人成为他自己,各有特色。正如书上所说,教师要唤醒人的潜在的本质,逐渐自我认识知识,探索道德。所以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能改变人的一生,能塑造人的一生。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师,我们首先是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对教育要有一颗虔敬之心,热爱自己所做的,并且要有为之奋斗一生的信念,而绝不能只为了谋生计而肤浅了事,那是一种对自己不负责任,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既然选择了,我们就要坚持到底,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的一生。

  整本书看下来,感觉,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是一个要用一生去探讨的字眼。我很希望,在未来,我能用一己之力启蒙别人的人生,因为,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1

  《什么是教育》一书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却包含了雅斯贝尔斯最重要的观点和论述。这也是因为教育是一个核心问题。这本书据说可以看做是作者对德国教育的反思,同时我们可以一睹欧洲教育发展的一些脉络,对照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有启发意义。作者以其专业角度对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理想、大学的本质、大学的理想做了简单的阐述,并提出了大学改革的一些具体的措施,有一定借鉴意义。最后,作者贯穿全书的观点是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育的目的.是保持独立自由个人意志以及对真理的不懈追求。

  什么是教育,古今中外不同的理论家们对教育有不同的说法,我最赞成的一种观点,教育就是交往。在我国也一直承认的是晕种观点。教育分为哪些方面呢,从孩子一出重开始,当然也包括胎教,还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环境教育等。教育形象的比喻就是让一张白纸变成一张表格。里面写满了子。里面有涂改有错误。等待着你去修改和添加。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雅斯贝尔斯认为:“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由原初派生出来的东西和平庸的知识当然,作为教育基础的能力、语言、记忆内容除外。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从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2

  暑期,在繁忙的家务事之余仔细拜读了菲利普。杰克森编著的《什么是教育》,其中的教学技巧、教学反思让身处教育第一线的我深感惭愧。我们一直遵循原有的经验轨迹,自认为已经把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仅此而已,这样就够了,但是杰克森借助于许多哲学家的思想来阐明一个社会如何将真理和知识传递给下一代。即教育归根到底是一项道德事业。

  对于教育我有以下三种理解:

  第一,教育是师生之间自由交往的过程“人就能通过教育既理解他人和历史,也理解自己和现实,就不会成为别人意志的工具”。对话不仅形成了师生交互性的关系,而且也使知识转变为学生个人的认识,使学生的精神受到对话的启迪和引导。

  第二,教育是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教育不只是获得知识、技能的活动,而且是师生共同参与的精神生活。教育作为整体精神成长的过程,是促进人的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

  第三,教育是个体自我教育和自我实现的过程。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

  “教育是为了不教育,站在孩子的角度自我教化,一切的教育智慧不请自来。”我很欣赏这个观点。对人的一生而言,教师的“教”显得太短促了,好的学生不是学校教出来的,在学生成功的道路上,老师只是阶段性的领路人而已。因此,我们要做的`是等待,耐心地等待:在尊重孩子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给予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养成孩子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得知识和智慧的能力,以及培养他们自主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不是多么生动的教材,不是多么博学的教师,不是多么高效的教育方法,而是那种源自教师内心深处的爱,基于爱的对话:一个眼神,一份目光,一个动作,一句言语……有位老师曾经这样形容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学生就像你面前的镜子:你乐观,他活泼;你上进,他努力;你严谨,他踏实;你沮丧,他颓废……”我相信满眼有爱的老师,她的学生一定积极自信、宽容友爱,无论他或她是否聪明过人,都能在教师爱的包容下茁长成长。

  鲁迅先生曾说过,“教育是根植于爱的”。爱是教育的源泉,爱是教育的最基本条件,爱更是教育成功的原动力。有了爱,一切的怀疑会化作坚定的信任,所有埋怨将变成耐心的激励,曾经质疑的目光更会充满爱的执着与期盼。它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充满了人性的光辉,使教育教学行为充满了艺术性和创造性,更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带进校园,带进教室,带进孩子们纯洁的心灵,生根发芽。

  什么是教育?真正的教育,绝不仅仅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让我们的孩子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这是你我为师者追求的教育理想。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3

  教育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曾经有无数人考察它的意义。《什么是教育》这本书就是回答这问题的一本书,它以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的理论为层面,深入考察教育的本质涵义,结合德国哲学家黑格尔的哲学内容,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在文中,作者先列举了杜威对教育思考时提出的四个问题:

  1、什么称得上是教育?

  2、在没有任何修饰的情况下,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3、教育的纯粹、简单指的是什么?

  4、满足什么条件,教育才能成为现实,而不仅仅是一个口号?

  围绕以上问题,对理论作实践的考察,作者提出一个简短的定义:教育是文化传播的社会促进过程。但我们发现,这不能全面解释教育的'内涵,因为教育的复杂内涵与外延,实质是一个主动接受与被动接受的问题。按照黑格尔的理论,也就是有关抽象和具体性的一般概念有关。

  黑格尔对教育的考察是深入的也就是所谓的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真理才是教育使命的核心,所以作者把它命名为五个性:事实性、系统性、工具性、道德性和主观性。

  但教育有一个先决条件,先决强调教育概念的逻辑地位,也强调他们的时序地位。

  如果考察教育的思维层面,那么也就是一个从理性到思辨思维的过程。在阅读中,我感受到了教育的对立性,它们是本质与存在、崇高与世俗、实际与沉思的关系,而整体的教育理念决定了教育的崇高性。

  我总是认为,教育是独立的,一种超脱与政治、社会制度以外的东西,激发人类思维的独立。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4

  习惯了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有一个确定且唯一的答案,然后按照这一标准和答案来要求自己行为做事包括学习和做学问。然而教育学本就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学问,它没有唯一的答案,各种理论以及各个个人或教育团体对教育的实践也不尽相同,随着学习的深入,对教育本质的思索让我越来越难以把握,当我试图从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答案的时候,我常常像走入迷宫一样慌乱而不知所措。

  刚拿到书的时候,我产生了些许微微的失望,比起很多教育学的大部头,这本书很薄,在浏览了目录之后,这种失望更甚,书本最后一章的结论是“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这似乎又回归了一个无法论证清楚的老旧话题。庆幸的是,我没有因为自己肤浅的判断就把这本书搁置书架。

  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本好书,作者逻辑严谨,论证严密,可以感受到作者深厚的功底,确如书中所说,这是作者多年思索的成果。这本书给我的启发很多,作者摒弃那种上来就下结论的方法,相反,而是将自己的思考过程一点一点详细的描绘出来,他是如何分解这些问题,如何去寻求论证,又推翻论证,然后又得出结论,其中包括对杜威本人早年观点的思考和批判。通过这一过程,我可以看到大师是如何分析问题,寻找论据,最终建构自己的观点。整个看书的过程,仿佛在跟着大师一起思考,一起寻求教育的终极答案。

  杰克森在讨论教育的本质的时候提出要将“本质”与“存在”区分开来。而这也是长久困惑着我的问题,教育如何解决崇高与世俗的矛盾。杰克森认为“教育实践呈现给感兴趣的观察者的是本质的和非本质元素的一种奇妙混合。他提供了必然真理和偶然真理的大杂烩,或者是本质和非本质真理的大杂烩。”那我们又该如何区分偶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呢注:文中两处的“必然真理”和“内在真理”分别引自文中P69和P22,不知道是译者翻译的不同还是作者本身词义的不同,二者的说法有细微差别,在分析文中两处对于该词的描写,暂定为二者指代相同,杰克森指出“从理解事物的现实情况到事物应该的状况,不仅仅要求我们作实证调查,它还要求我们超越经验本身进入一个被称为超越的甚至形而上学的境界。”

  整本书中,能够感受到作者满溢的个人情感和倾向,从学术的立场来看,这是不应该的,可是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正如作者书中所阐述的,这本就是作者本人的主观性真理,而“教师的目标是让学生拥有他所传递的任何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称为“贩运真理”,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产生两种策略“接受”和“塑造”,教师首先要接受学生,包括倾听、观察、理解学生等,然后通过传递知识、纠正错误、树立典范来塑造学生。在这一过程中,老师仅仅是将自己的个人知识“贩运”给学生,而学生通过思考、感悟,逐渐转变为自己的个人知识,杰克森将这一过程归结为“取消、保留、提升”,它是一个学生在接受教师的知识后理性的思考,辩证的取舍,创新发展的过程。在文章的最后一章,杰克森批判了“告知”优于“塑造”的教学目标。杰克森认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需要一种“相互承认”,这种承认是平等的,双向的,二者之间有情感的交流,这样教师才能对学生产生“塑造”作用,而不是简单的`“告知”。而“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重要的情感纽带,在“教学与学习中居首要地位”。

  本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为“教育是一项道德事业”,然而杰克森对“道德事业”一词并没有进行界定和描述,作者所说的“道德事业”究竟指什么并没有明确的说明,读者本人只能根据文中的描述和自己的揣测做大概的判断。首先它是一种责任,上一代人有责任将知识传授给下一代人,或者说知识的拥有者有责任将所掌握的知识传给不知道的人;其次,负责传递的人传递的东西应当是其认为“有价值的”。

  值得玩味的是杰克森在此使用的是“传给”、“传递”、“传输”,在之前使用的是“贩运真理”,这些词展示的二者之间都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没有尊卑之别,没有权威之说。就仿佛某人拥有某样东西,而拥有者将这一东西交付与某人,至于接受者如何理解、使用、改进这一东西,则是接受者个人的事情。而传递过程中所产生的学生对教师的爱戴与感激,则是传递者与接受者交往过程中情感交流的体现以及教师人格魅力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最终,教育的道德性就体现在使受教育者变得更好,使我们的社会环境变得更好,最终使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好。

  在书的结尾,杰克森指出“教育的理想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而每个人也可以去思索、定义自己的教育信条,尽管这些定义不尽相同,而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教育的理想在众多的沉思中得以前进。

  当书本翻完最后一页,掩卷沉思,书中对教育本质的探讨,我似乎明白了,又似乎不明白,对真理的追求或许就是如此,仿如作者书中所写:“教育的最高真理并无有形的存在形式,它不能通过经验得到验证,它只能被考虑、谈论,示意出走向。”追求真理,是为我们前进的道路寻找方向,它指引着我们向前,再向前。时间流逝,岁月变迁,真理或许会改变,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重要的是——我们,一直在前进。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5

  《什么是教育》一书是德国著名教育家雅斯贝尔斯所著,通过老师的入门引导和对此书的阅读,我对教育的本质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

  我们从小所受的“教育”,其本质是一种技能的培训。比如,在小学时,老师教我们怎样读汉语拼音,怎样做加法减法。但就是这些最基本的东西,其教授的方法也并不是循序善诱的。语言、数字等作为人们揭示自然,进行交流而发明的一种符号,它本身是非常抽象的。但儿童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于这种抽象符号的理解会很吃力。我记得当时有很多同学(包括我在内),对于乘法、除法的原理模棱两可,而老师并不会让我们去理解这其中的原理,只要我们作对题就可以,最后,我不得不采用死记硬背的方法对付这些抽象的符号。现在想象,这种做法一方面会伤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什么这样说呢?

  死记硬背的方法固然可以解答我们的考试题目,灵活变通、用公式套就行,但由于我们没有理解原理,没有掌握为什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当遇到完全陌生的'领域时,就不能解答了,何谈创新呢?这种问题现在已然存在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雅斯贝尔斯在其书中将教育分为了经院式教育、师徒式教育和苏格拉底式教育。经院式教育“仅仅限于‘传授’知识,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自己毫无创新精神”,上文所述的即属于此。师徒式教育类似于古代孔子的教育形式。而苏格拉底式的教育,照作者自己所说,以师生间的平等关系为基础,通过老师的引导,“唤醒学生的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自动的力量,而不是从外部施加压力”,斯氏所提倡的正式这种形式的教育。

  回到教育的本质。如前所说的“教育”,就其本质而言,只能称作“技能的学习”,就像刚刚出生的雏鹰,必须尽快在“父母”的帮助下学会飞翔,否则,它无法生存。但人的教育,应该远远不止于此。

  我们都知道,人是社会性动物。狼孩的存在说明社会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多重要!“人不只是经由生物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因此,通过教育,了解历史,将历史活动或者说是社会活动与个人的内心活动相结合,人才能真正融入社会,产生对于自己和整个人类群体的认同感。

  雅斯贝尔斯在他的书中说:“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这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一个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和为一体的活,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根据这样的观点,我认为教育必然会伴随我的一生,同时,它一定是一种互动的活动!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 16

  刚开始看雅思贝尔斯的《什么是教育》时,我感觉这本书的理论非常艰深难懂,一点都看不懂,可能也与我平时很少看教育理论方面的书有关。但是慢慢地读下去我就被深深吸引住了,也慢慢地从这本书中感受到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等。虽然这本书害死有很多地方我不能完全理解,但是它引起了我的思考。

  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精神的,而非物质的,是非物欲诱惑下的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书中谈到“教育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传授、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交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因此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而不是导向原初派生出来的和平庸的知识。真正的教育绝不容许死记硬背,也不奢望每个人都成为有真知灼见、深谋远虑的思想家。教育的过程是让受教育者在实践中自我练习、自我学习和成长,而实践的特性是自由实践和不断尝试。”

  “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认识和认识的堆积。”

  “只有导向教育的自我强迫,才会对教育产生作用,而其他所有外在强迫都不具有教育的作用。相反,对学生精神害处极大,最终会将学生引向对有用性世俗的追求。在学习中,只有被灵魂所接受的东西才会成为精神瑰宝。”

  我非常赞同他的这些观点,细想我们从小到大所学的知识,有多少还存留在我们的.记忆里?简直是太少了!高考前我们会背诗,记得各个朝代建立的时间和建立者,记得元素周期表,记得数学公式,记得各个省份的简称,但现在呢,我可以说我已经忘了高中的大部分知识了,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悲哀。我们一直只是在强迫写学习这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不明白学习它的真正意义,很多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我们的灵魂没有被唤醒,我们的好奇心、学习兴趣、想象力都被强迫性的教育磨灭了。触及灵魂的教育才能长久地留在我们的心中。

  “人不只是经由生物的遗传,更主要是通过历史的传承而成其为人。人的教育重复出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在个人赖以生长的世界里,通过父母和学校的有计划的教育,自由利用的学习机构,做后将其一生的所见所闻与个人内心活动相结合,到此为止,人的教育才成为的第二天性。

  教育正是借助于个人的存在将个体带入全体之中。个人进入世界而不是固守着自己的一隅之地,因此他狭小的存在被万物注入了新的生气。如果人与一个更明朗、更充实的世界合为一体的话,人就能够真正成为他自己。

  教育帮助个人自己的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

  我之前一直不明白教育的意义是什么,上大学之后,我非常渴望自由,极其反感被逼迫。喜欢上的课我会很认真听,不喜欢的或者没意思的课我不会逃课,但是会在下面玩手机,我常常在想,究竟大学学的是什么?为什么我常常感觉不到学习的热情和意义呢?我想因为我没有找到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吧。我渴望自由的学习,我想成为我自己,依照自己的内心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想盲目地跟从别人。我们每个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原创的,可是很多人最终成为盗版,看到别人去考证我们也去考,看到别人参加某个协会我们也去参加,其实有多少人是在做着自己真正喜欢的事呢。很多人被压迫的教育害得太深,以致迷失了真正的自己,因此盲从地去做一些自己也不知道意义的事。我们接受教育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自己,让自己的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掘,让自己活得更精彩更有意义。上大学我学得最认真最投入的不是某一个学科,而是一项体育运动---轮滑。轮滑是我从小就想学的东西,可一直没有机会,上大学看到有轮滑协会我马上就加入了。在学滑轮的过程我滑倒了无数次,也比别人学得慢,可是我由衷地感到快乐,因为这是我真正想学的东西,是我喜欢做的事。当学会轮滑后我常常会自己在校园里滑,那是我放松自己的一种方式,也常常提醒自己人只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才感到开心,那件事也才赋予你真正的意义。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什么是教育》读书笔记(通用15篇)06-19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读书笔记(精选10篇)07-30

什么是读书笔记05-07

什么是教育04-30

教育读书笔记12-12

教育是什么05-02

教育是什么?05-06

什么是最好的教育04-27

爱心与教育读书笔记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