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时间:2021-08-05 11:02:40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总五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到底应如何写读书笔记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的读书笔记作文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总五篇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篇1

  《我的作文教学主张》是管建刚老师作品。在这本书里,管老师指出要淡化“作前指导”,强化“作后讲评”,这才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出路。他认为学生的作文就如盆景制作,盆景制作有两种典型方式,一是强制地将枝杆朝着人为的方向前进,从而制作出大量相同的盆景;二是顺着枝杆原有的姿态,做必要的牵引,每一个盆景都是不可复制的。当前大量存在于一线的,以“指导”为中心的作文教学,就是第一种盆景的制作方式;而以“讲评”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走的恰恰是第二种盆景的制作方式,那是真正有艺术生命的制作方式。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头不禁一寒。按照管老师的理论,如果我的课前指导越成功不就是对学生作文更大的禁锢吗?那把这一块放进课题不就是一个错误吗?还是直接做习作中和习作后的指导就可以了呢?我陷入了沉思。

  管老师眼中的学生的作文水平和我们的学生是不一样的,基于农村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实际情况,我们的课前指导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的很多学生如果不对他进行课前的作文指导,他就无法下笔了。傻傻地坐着或者是乱写一气,所以,课前指导还是应该进行。但是我们也不能走极端,就拿一篇范文来指导,那样的话,所谓的盆景就真的会是千篇一律的,没有欣赏的价值。这就提醒我们课题组在实施课前指导的过程中多选一些不同的案例,并鼓励学生根据启发写出属于自己的、独特的作文。

  虽然这本书中提出的观点与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管老师强化作文讲评的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说:“学生写好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老师认认真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由学生的作文现状,“导”出一个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的作文训练点,两者合起来,就是“指导”。“讲评”,就是最好的“指导”。它是有了“学生作文”这个文本之后,实打实的“指导”。

  “讲评”课,就是先“号脉”,再“下药”,这药就能下得准,就能药到病除。即使不药到病除,它的副作用也少:学生已经写出作文了呀。先让学生写,写出来了,有什么问题,我给你诊断,给你开药方,给你治,这就是“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写后教”,“以写定教”。这就是闻名全国的洋思经验。

  一定要研读学生的作文。离开了对学生作文的研究,作文教学必肯定无的放矢,你不朝着学生的现有的真切的作文水平“射”,你能朝哪里“射”?又能“射”到哪里去?作后讲评课,是“研究学生作文”之后的一个表现形式,最好的表现形式。一个老师讲评课重视了,上好了,对学生的作文状态了如指掌了,班上学生的作文绝不会差!”

  所以我们在实施课题的过程中,要侧重于习作中和习作后的指导,让学生习作这个盆景千姿百态,不可复制。

  我阅读了管建刚作文教学系列《我的作文教学主张》之后,我深有感触,非常认同管建刚的主张——让学生主动地、愉快地学会作文,创造性地写好作文,享受作文。我在作文教学中,也体会到,学生想写的作文写得开心,写得得心应手。否则,学生咬着笔杆也写不出皮毛。因此当学校发给我管建刚的《我的作文教学主张》这本书时,我是满怀期待,希望从中再次得到启发,得到方法,得到动力,得到实惠。

  一、“文心”重于“文字”

  “文心”不仅仅是一种技能,更应是学生写作的心灵,是心灵的苏醒,是心灵的敞开,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理想的追求。而管老师认为的“文心”是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意志上,他强调: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的写作。是的,管老师点出了作文教学的关键处了。作为第一线的老师,也深深知道: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更何况是公认难的作文呢?对于一个小孩,让她们写什么呢?怎样写?没有兴趣如何实践!因此,我太佩服管老师的这一个观点。“你要好好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啊。”这是一些老师见到管老师问及作文训练的方法时,管老师回答的一句话。管老师还认为:作文教学以“技能训练”为核心,是一条走不通的路。我也觉得是:因为作文兴趣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作文能力。因此,管老师提出了他的一些主张,我愿跟大家分享:说错误的真话,不说正确的套话;说不好听的真话,不说好听的假话;写作热情来自真诚的回应;没有兴趣的写作是“死”的写作。

  二、“生活”重于“生成”

  学生的作文不是另一种生活,即不要把学生的作文和学生的日常生活割裂开来。是啊,“只要活着就有写的内容”,因为学生不是为生活而作文,作文也不就是为了生活。因此,我也认为,如果觉得学生没有写作的内容时,我会扪心自问,我限制了学生的心灵没有?每当此时,我会把作文教学停下来,因为让学生再写下去是毫无意义的,没有一种另外的“写作生活”。记起,在春节后的开学初,班里举行一次茶话会,我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谈谈茶话会的情况,再用笔头写在纸上,愿意写多少就写多少。学生的兴趣可浓了,写出的内容丰富多彩,有侧重于春节的趣事,有侧重于庭聚会,有侧重于对同学的思念有诗歌、散文、记叙文,形式多样,这不就是他们的真实生活吗?还记得,在举办的心理团体辅导中,我班的学生是活动的对象,于是我让他们抓细节、抓气氛、抓过程,把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让人身临其境。一篇篇多好的作文,就在学生的笔下记录下来。每当手捧着这些美文的时候,心里不由地再次感慨:学生要写作文,必须从生活中来,走向生活中去,这样的文章才有血有肉。学生的生活就是写作的“金矿”!我们就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的“写作金矿”。

  三、“发现”重于“观察”

  众所周知,观察是作文的首要前提,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但我又突然想到:海伦凯勒成名的'事实。所以,我觉得写作,重要的是内心的发现。倾听内心,发现题材,是最重要的写作能力。“留心观察”这四个字,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因此,学生的发现是与众不同的,唯有这样才会写出独一无二的文章。

  作文教学是一个弱势的群体,作文教学研究是一个落后群体。看了管建刚的这本书,让我掩卷沉思,作文教学的路子,自己在管建刚的主张下,努力绽放作文教学的奇葩!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篇2

  今天是5月17日。我像往常一样在家。因为在家写完作业之后,就没有事干了。所以呢就随手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三国演义》. 主要写了:刘备,孙权,曹操。三人想统一中国的大事。为此,他们互相攻打,使用计谋让对方吃亏,损失兵力。想占有对方的领地为己有。曹操是兵力最强,粮草最多的一方。孙权这一方却是最想坐收渔翁之利的一方。可刘备这一方就不一样了。

  自从有了被世人称为伏龙的诸葛亮之后,打胜仗的次数越来越多。曹操很是珍惜人才。就在《三国演义》的第二十一章,曹操擒住了关云长,看他是个人才,就想让他归顺于己。可谁知关于怎么也不肯归顺与他。光从这一点来看,就可以看出关于对刘备的忠心。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的一章就是第六十一章《木牛流马运军粮》。这一张中主要写了:关兴得病去世后,诸葛亮派人袭击粮草。后来用木牛流马来运粮草,设计谋伏击司马懿粮草的事 看着看着,忽然,奶奶把我从幻想中“拉”了出来。从此以后,我每天在家没事干的时候都会把《三国演义》拿出来看。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篇3

  《论语》这本书悄然走进了我的生活,它告诉我许多名言,同时也给了我很多感悟。通过诵读《论语》,我悟出一个字——学。

  那么学什么呢?《论语》教导我首先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学了又按时温习,不是很愉快吗?就像我吧,到了星期天就像解压的弹簧一样——松了,不是上网聊天、玩游戏,就是看动画片、连续剧,不知不觉半天就过去了。可是作业还躺在书包里睡觉呢?偶尔在妈妈的提醒督促下,我会挑些有意义的电视节目看,玩些益智的游戏,看些经典的少儿版名著,我就觉得很充实,感觉很有收获,真要感谢孔子的这句名言哪!

  《论语》不仅教导我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而且启发我要注重人生学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是我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帮别人办事,是不是做到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守信了呢?老师传授我的知识是不是复习了呢?《三国演义》中吕布以前在丁原手下,董卓为了得到吕布这员猛将,夜难安寝。这时,吕布的老乡李肃站出来献计,他要劝吕布杀害他的义父丁原,前来投奔董卓。李肃这是“为人谋而不忠”啊,他没有忠于他的朋友。吕布见利忘义,杀害自己的义父丁原,这也是“与人交而不信”哪!因此,虽然吕布是人中虎将,可历史上从没有人提出要学习他的本领,人品太差!

  《论语》的“学”真是一字千金哪!爸爸说:“用心读《论语》,句句值千金。”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篇4

  书是知识的海洋,而我就是一只小小的船,在书的海洋里尽情畅游,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已成为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时候我非常不喜欢书,因为有很多字,我不认识,而且读不懂其中蕴含的道理。而现在我不仅不讨厌书,还非常喜欢它,因为它能让我知道些不知道的事,不懂的事……

  这个巨大的转变是我从开始上一年级时发生的,一天妈妈买了好几本漫画书回家,我看了几眼就去写作业了。第二天,我看到有些同学在看昨天妈妈买回来的书。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看,而他们不仅看得津津有味,而且还不时发出咯咯笑声,他们连上课时也偷偷看。这天放学回家,既没有写作业,也没有吃饭,而是在看书,我翻了几页,让我惊奇的是:里面一个字也没有,全是图片,从那时我就开始发生了转变,喜欢不停的看书。有一次,看书时间最长直到凌晨两点多才睡觉。

  我现在才发现,原来看书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看书。写到这里我想起了几句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理想是智慧的钥匙;书是人类思想的宝库,书是唯一不死的东西;人离开书就如同离开了空气一样不能生活;书是人类知识的总统。书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让我们一起来读书吧!

我的读书笔记作文 篇5

  近日继续读管建刚老师的《我的作文主张》,我继续保持一种状态——读得“一愣一愣”的。管老师是真的在进行一场革命,他的许多观念于我来说,都是颠覆性的。果然是越学习,越觉出自己的无知。

  一直觉得学生怕作文最直接的原因是不知道“怎么写”,却原来,先解决“写什么”才是根本。

  管老师说作文也得先温饱再审美。一个绅士带着一个饿得半死的流浪汉去豪华剧院欣赏意大利歌剧,显然是不够绅士的。作文的“温饱”指的是“写什么”,只有学生发现到处都是写的内容,再也不用为写什么发愁了,老师再组织引导,学生自然会把写作的重心转移到“怎么写”上来。怎么写更好,更有意思,表现力更强,更能抓住读者的心,属于审美范畴。审美要建立在温饱的基础上。

  写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精心筹划给孩子“生成”写作内容,不就解决这个问题了吗?管老师说,错!如此教出来的学生,将永远是作文上的“高度迟钝者”。“生成”写作内容的作文教学,是对学生写作的一种“溺爱”,生成的写作内容是一种变相的施舍,作文教学,要让所有学生拥有自食其力找饭吃得本领。

  读到这里,我又大大的一愣了——难道我们的活动化作文教学是对孩子写作的一种溺爱?我们在培养作文上的“高度迟钝者”?细思量,又释然了——活动化作文是在解决“怎么写”的问题呢,若解决了温饱,难道不需要审美么?在快乐的活动中了无痕迹地习得“怎么写”的方法,孩子们何其幸运。但是,作为老师一定不能忽视引导学生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如何解决作文的“写什么”?走进生活,贴近生活吗?管老师说,错!写作,要的是“留心生活”。而且“留心生活”这四个字中,重点不是“生活”,而是“留心”。对写作而言,观察只是发现的一个外在部分,而且是一个不成正比的条件。又是一个让人一愣的观点呢。读书笔记。就是说,并不是你观察的越仔细,就能发现越多。“重要的不是进入你大脑的是什么,而是进入你大脑的那个东西,在你心灵的湖泊上激起的浪花”。解决温饱,第一重要的。不是外在的观察,而是内在的发现。

  决定写作高度的正是内在的眼光而不是外在的眼睛。一个人,把主要精力放在外部的观察上,忽视了内在的心灵的看、回味,他的写作之路是走不远的。只有当眼中事物成为心中事物,才会有写作意义上的发现。

  由此,我想到“活动化作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闭眼默想,此时,孩子们所有的外在感官都关闭了,内在的心灵当是汹涌澎湃的吧……这也是写作意义上的一种发现吧?

  外在感官一减弱,内在的心灵随即活跃起来。其实内在的心灵每一刻都是活跃的,只是外在感官活跃时,你忘了体会,忘了审视,忘了捕捉。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安静的阅读比看热闹缤纷的影像更让人获益的原因之一吧。

  管老师还提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牵挂,这回我的一愣,是因为找到了共鸣呢!

  管老师说一个写作的人,应该时刻牵挂着他的写作。要时刻想着:今天有什么故事会走进我的文字呢?写日记,当是最好的牵挂了。

  我一直非常推崇魏书生老师的观念——日记是一项道德长跑,坚持下去,收益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一年级下学期,我就领着我的娃儿们起跑了。生活处处皆素材,但是孩子们的眼睛还不够善于发现,或者说他们发现了还不善于捕捉,我总是时不时地提醒孩子——“这个可以写在你的小书里呀”,“哎呀,今天的小书有东西写了!”,渐渐的我也能经常从孩子那里听见这样的声音了——“我要把这件事记到小书里”,“耶耶,我今天有东西写了”……日记不在长短,目的在让学生日日牵挂着写作,有一种天天写着的状态。这样每天寻觅着写作的素材,让人留心到自己的喜怒哀乐自己对事物的想法看法,人会渐渐变得敏感,富有洞察力,就会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而写作的成功就在于,“一颗有准备的头脑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总五篇】相关文章: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总6篇07-31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总9篇07-25

忘记关的纱窗作文03-30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七篇07-16

关陵06-23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编八篇08-10

关于我的读书笔记作文汇编六篇07-31

关800字01-18

龙门天关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