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林黛玉读书笔记

时间:2023-05-06 06:06:59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永远的林黛玉读书笔记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是老太君贾母的外孙女,字颦儿(原本无字,为贾宝玉初见她时所赠),海棠诗社别号潇湘妃子,住在大观园中的潇湘馆里。林黛玉原是太虚幻境中的绛珠仙草,受神瑛侍者(贾宝玉)滴水浇灌之恩,陪其来到人间,还他一世的眼泪,转为人世。要探讨林黛玉这个人物,就得涉及到她的身世、病体、相貌、个性、才情、爱情等综合情况,作全面的考察,否则就会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永远的林黛玉读书笔记

  一、林黛玉的痛苦身世

  林黛玉的生日是农历二月十二日,祖籍姑苏,生于扬州。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在林黛玉去荣国府前一年被钦点为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祖,曾袭过列侯,算是开国元勋之后,到林如海的时候,业经五世。起初时,只封袭三世,因当时隆恩盛德,远迈前代,额外加恩,至如海之父,又袭了一代;至如海,便从科第出身。虽系钟鼎之家,却亦是书香之族,是一个世代尊奉儒家文化的家族。林如海四十岁时,林黛玉五岁,本来还有一个三岁的儿子,但已经于林黛玉四岁时死了,所以只剩黛玉一个。林黛玉母亲是贾母最小的女儿贾敏,在林黛玉六岁时死去。林黛玉十岁时,父亲也病逝了。

  二、林黛玉的孱弱身体

  从林黛玉的父母英年早逝的情况看,林黛玉的健康状况先天不足,带有孱弱、免疫力不强、早夭的基因。可能在幼儿时受到过结核杆菌的感染,也许是被其早逝的母亲患有结核病的传染,其体质就更差了。从她时常咳嗽、咯血、弱不禁风的表现来看,很可能患有肺结核。在那个时代,患有这种慢性消耗性疾病,是很难治愈的。延长生命的保障,一是要靠很好的营养;而是要靠精神情绪的自我调节。由于其个性的孤僻、处境的艰难、爱情的折磨,使得她的精神情绪时常处于悲戚哭泣状态,恶劣的情绪会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也就不能很好的吃饭,摄取必要的营养,这会使他的健康每况愈下,恶性循环。

  三、林黛玉的美丽相貌

  作者写她:“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在我们读来,这段描写绝非林黛玉六岁时来到贾府的形象,即便她是一个美人坯子,美型初现也断不会如此早地出现在童稚时期。起码,这应该是林黛玉进入及笄之年以后的形象,或者说,是她定格在我们心目中的综合的外在形象,是我们对林黛玉长相的固化了的认识,是林黛玉成年后的固定形象,是典型的“这一个”,而非其他的女孩子的形象,属于林黛玉特有的“病态美”。

  四、林黛玉的个性禀赋

  林黛玉的性格特点是敏感、细心,绝顶聪明,悟性极强。她在对待和宝玉的感情问题上常常表现过分自卑,猜疑和忧虑,既不相信自己,更不相信别人。她的敏感是因为她寄人篱下,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也因此养成了多疑的性格,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人能帮她一把,把自己的爱情寄托于别人的怜悯,形成了强烈的依赖感。只把着了一个救命的稻草,信守爱情,正所谓,爱至深,伤也深。最后,直至为爱情付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五、林黛玉的出众才情

  林黛玉冰心玉壶,晶莹剔透,纯如赤子,一往情真。林黛玉之美,更主要的表现在她才华横溢和浓郁的诗人气质上,作者笔下的林黛玉,是一个诗化了的才女;她有多方面的才能:博览群书,学识渊博。她爱书,不但读《四书》,而且喜读角本杂剧《西厢记》、《牡丹亭》、《桃花扇》等;对于李、杜、王、孟以及李商隐、陆游等人的作品,不仅熟读成诵,且有自己独到的研究体会;她不仅善鼓琴,且亦识谱。其中“满纸自怜题素愿,片言谁解诉秋心?”“孤标傲世谐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等句,更写出了这位少女的高洁品格和痛苦灵魂。富有诗人气质,并且被诗化的林黛玉,诗魂总是时刻伴随着她,总是随时从她的心里和身上飘散出沁人心脾的清香。“无赖诗魔昏晓侵”,这是她的切身体验。诗,对于她,是不可一日无的。她用诗发泄痛苦和悲愤,她用诗抒写欢乐与爱情,她用诗表示抗议与叛逆的决心。诗表现了她冰清玉洁的节操,诗表现了她独立不阿的人格,诗表现了她美丽圣洁的灵魂,诗使她有一种迷人的艺术光辉!可以说,如果没有了诗,也就没有了林黛玉。

  六、林黛玉的生死爱情

  林黛玉在贾府十分孤立无援,她惟一的知己是贾宝玉。对贾宝玉的爱情,是她的生命之火,一旦失却了爱情,她的生命也就终结了。林黛玉不能离开贾宝玉,更不能失去贾宝玉的心。但是,在初恋阶段,他俩若即若离,互相试探,都不肯把真心掏出来。尤其是林黛玉,她在对贾宝玉的真心还没有充分了解之前,不肯轻易地流露出自己对贾宝玉的恋情,因为她很自尊自重。林黛玉执著地追求爱情,但是当贾宝玉借《西厢记》词语,真正向她表示爱情的时候,她反而要嗔怪他。林黛玉这些言行是多么的矛盾!她天天缠着贾宝玉,为得不到贾宝玉的爱情日夜受着痛苦的煎熬,弄了一身的病。但贾宝玉一旦有了表示,她又摆出一个贵族小姐的架式,把内心也认为是“好文章”的《西厢记》,斥之为“淫词艳曲”、“混帐书”,并不惜搬出贾宝玉最害怕的紧箍咒——贾政的权威来压贾宝玉,这不是太乖张了吗?其实不然,贾宝玉是贵族公子,身上多少沾染了贵族的坏习气,林黛玉没有看到他的真心以前,是保持着警惕性的。林黛玉所以不能接受贾宝玉逢场作戏般表达爱情的方式,因为她追求的是真爱。

  七、林黛玉的悲剧命运

  林黛玉是个内慧外秀,楚楚动人,惹人怜爱,多愁善感的女性。黛玉天生丽质,气质优雅绝俗,“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有着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不幸遭遇,处在“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恶劣环境。黛玉的生活正如探春所说,外头看着光鲜,其实十分难熬。但是她也有着青春少女的活泼热情,并非终日都只在哀愁之中。林黛玉是曹雪芹包含着血与泪精心塑造的最成功的角色之一,也是一个具有一定叛逆思想的典型。她出生于一个世袭侯爵的书香门第,但父母双亡,是一个自尊心极强,敏感的少女,她既不想改变自己的孤傲自许,又要时常提防别人对她的敌视,她永远也无法摆脱寄人篱下的阴影,大观园的热闹喧哗都会激起她的伤感情绪。所以多愁善感是她的性格,眼泪成了她的知己,与宝玉的两小无猜,性格爱好相投,所以发展为生死相恋的情人,只有与宝玉结合,才能改变自己寄人篱下的处境,才能幸福,但由于她自身存在的封建观念,封建家庭的压力,担心人言可畏,她不敢公开袒露对宝玉的感情,又不敢接受宝玉对她的表白,当然,这两个叛逆者的爱情不会得到两个封建家族的赞同。林黛玉毕竟是单纯天真的少女,她幻想着与贾宝玉的爱情有朝一日获得统治阶层的认可,配上一个合乎封建礼教的形式,成为合理的存在。但美好的幻想无所附丽,结局如何,林黛玉没有贾宝玉那样乐观自信。她担心着“不知将来如何”,更多的是预感到这爱情的悲剧结局。事实上也是,高鹗的一出“掉包计”,戏剧性地改变了一切,以至于造成了黛玉的泪尽人亡。

  八、林黛玉的审美价值

  林黛玉性格上的缺陷掩盖不了她叛逆思想的光芒。当她的爱情幸福被扼杀时,表现得那样的勇敢、决绝,她以死向黑暗的社会表示强烈的反抗。至此,她的叛逆性格到了高峰。一个美丽、柔弱、勇敢、决绝的悲剧形象,便深深铭刻在读者心中,屹立在中国文学史上。曹雪芹怀着深挚的爱意和悲悯的同情,用历史与未来、现实与理想、哲理与诗情,并饱蘸着血与泪塑造出来的林黛玉,是《红楼梦》里一位富有诗意美和理想色彩的悲剧形象。二百多年来,不知有多少人为她的悲剧命运洒下同情之泪,为她的艺术魅力心醉神迷。林黛玉具有一种悲剧美。当人们说《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时,指的就是在封建专制社会里万千青春少女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共同悲剧。黛玉之悲也是其中之一。真正的悲剧总是动人心魄的,因为悲剧是将美毁灭给人看。越是美的有价值的人生被毁灭,其悲剧就越壮美,越深刻,越动人,越让人难以忘记。曹雪芹把我们民族的审美积淀进行了新的熔铸和创造,他把杨贵妃式的丰美赋予了薛宝钗,而把更富有魅力的西施式的清丽之美给了林黛玉,使林黛玉的形像具有绝世的姿容;作者有意将林黛玉的外貌与西施联系起来,并将西施“捧心而蹙”、袅娜风流的外形之美赋予林黛玉,还借宝玉之口给她取字“颦颦”,更突出了她的悲剧性格之美。

  九、林黛玉的代表作品

  《葬花吟》是林黛玉吟诵的一首长诗,名为咏花,实则写人。全诗通过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暗淡而凄清的画面,浓烈而忧伤的情调,展现了黛玉多愁善感的性格,内心的矛盾与痛苦,细微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了其在生与死、爱与恨等复杂过程中,对自身生活焦虑不安的体验和对命运迷茫的思想情感。将花拟人,以花喻人,把花的命运与人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控诉了那些摧残花朵和扼杀人性的黑暗势力。明写花,实写人,将人物的遭遇、命运、思想、感情融汇于景与物的描绘之中,创造出了内涵丰富、形象鲜明生动的意境,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整首诗是林黛玉生命理念和人生价值的真实写照。全诗抒情淋漓尽致,语言如泣如诉,声声悲音,字字血泪,满篇无一字不是发自肺腑,无一字不是血泪凝成,把林黛玉对自己身世的遭遇和感叹表现得入木三分,淋漓尽致。《葬花吟》写出主人公在幻想自由幸福而不可得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不甘受辱、凌然不屈的孤傲品格,有着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葬花吟》是林黛玉进入贾府以后的生活感受,是她感叹身世遭遇和悲剧命运的全部哀音的代表作,她以落花自喻,血泪作墨,如泣如诉,抒写了这位叛逆者的花落人亡的哀愁和悲愤。“愿奴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则是对美好理想的渴望与热烈追求,表现了她的高洁的情志和坚贞不阿的精神。至于“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特意强调花的命运也即自己的命运。它真实地展露了一个充满痛苦充满矛盾而又独抱高洁、至死不渝的心灵世界,凸现的是一种独立人格的壮美与崇高。最值得称道都是,《葬花吟》揭示了林黛玉的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她宁愿将自己深埋在花冢之中,也不愿意苟且的活在人世上,与龌龊世界同流合污。我们可以从中读出,林黛玉人性、人格的纯洁美好和可歌可泣之处。

【永远的林黛玉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永远的永远04-28

林黛玉作文12-24

走进林黛玉04-28

林黛玉作文10-29

读《永远成长的苹果树》读书笔记05-05

关于林黛玉的作文10-16

关于林黛玉作文03-08

永远的葱郁永远的中国04-28

永远的葱郁 永远的中国04-28

永远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