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作业设计报告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作业设计报告,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作业设计报告1
一、研究背景
20xx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公开发布。“双减”政策是教育部门针对义务教育阶段提出的减负政策,具体指全面压减孩子作业负担,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还需要减轻校外培训负担。
二、作业研究的意义
不断反复的练习和训练是人类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方式。写作业可以复习学过的内容,加深理解,在练习中真正掌握知识。
作业是服务于课堂,发展于课堂,所以一堂课下来以后,自己的目标是否达到,还有哪些欠缺?这些都可以通过作业来进行一定的弥补。
即使学生学会的知识,也是会遗忘的,需要温故而知新的。
作业本质上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正如本贝努蒂所说“作业本身是非常重要并且有效的教育活动之一,作业有助于继续发展和扩充教育的价值”。
由此可见,研究作业,对于教师来说,是教育的需要。
三、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语文要素为出发点。
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将语文要素分解成若干知识点或能力训练点,分布并体现在每个单元导语、每一篇课文的课后练习、语文园地等栏目中。教师在教学中应以语文要素为指引,采用合理的教学策略,循序渐进地落实语文要素,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同时在作业设计中也要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语文要素为出发点。
例如,我在设计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作业时,首先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如图):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对各年级学生的识字、写字都有明确的要求。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会认、会写生字,是达到其它方面能力的基础,就像盖高楼大厦的一砖一瓦。所以,这个目标一定要让所有学生都要达标。而课堂中识记时不能照顾到全体学生,所以通过作业检测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
其次,设计了这样的题目(如图):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围绕“提问”编排的阅读策略单元。运用提问策略进行阅读,有助于改变学生被动阅读状态,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第一题:回顾提问的角度:针对课文局部内容和整体内容、联系生活经验、课文写法提问,并能根据判断提出问题。这是所有学生都要达成的。
第二题:了解了提问的角度之后,结合具体内容,实践操作,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提问的过程,也在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同时老师能通过问题了解学生的学情,看看学生擅长从哪些角度提问,哪些角度不会提问,还可以进行跟踪。像这样的题,优等生能从写法、启发、联系生活经验提出问题。中下等学生能根据内容提出问题就可以了。在理解的过程中,解答问题。解答问题更是检测学生是否深入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同时在练习表达,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二)以“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发展思维”为目标。
阅读能力——不会阅读的学生是潜在的差生。阅读能力其实就是叶圣陶讲的“自能读书”——自己读懂教材。这个能力需要通过反复多次的训练才能达到标。所以课堂教学必须从以听讲为基础走向以阅读为基础。群文阅读就是以“听讲”为主要学习方式向以“阅读”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转变。在群文阅读中,更加全面的考查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在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设计了这样的群文阅读(如图):
这样的群文阅读,是在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的一次相关主题、相关语文要素的再阅读,是对教师语文要素是否落实的再检测,也是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很好的手段。《二郎神担山赶太阳》紧紧围绕语文要素设计了三个题目,第一个题目是训练学生整体感知能力,这是学生第二层级的能力;第二个题目和第三个题目,围绕语文要素,从不同侧面既考查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又考查学生评价鉴赏的`能力。《在磨练中成长》中的第三个题目考查的是学生链接生活运用能力。
在完成这两篇阅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心阅读,细心思考。思考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不会思考的学生是没有潜力的学生。能思考的人才是力量无边的人。用心表达,表达就是输出语言,表达能力是学生看得见的成长——不会表达的学生是没有影响力的学生。
四、作业实施中的问题
能否设计出高质量的作业,是老师的能力问题。作业设计出来,在执行的过程中,仍然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
首先,学生在阅读中浅尝辄止。阅读只是嘴上的功夫,动动嘴皮子便草草了事,根本不去边读边思考,所以,感觉老师辛辛苦苦设计出来的作业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价值。
其次,很多学生,不是为了在完成作业中检测自己知识是否掌握,能力是否达标,而是为了给老师交差。所以,所写题目没有耐心去读,用心去想,细心去写,只要不放空便万事大吉。
更有甚者,别人写什么,他照着抄什么,所有的文字不经过自己的大脑。
对于上述的问题,是我在作业实施过程中很感苦恼的问题,感觉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这个问题也是接下来需要研究的课题。
教学路上本多波折,岂能事事顺心?不管怎么样,做作业是学生的责任,设计、批改、分析和讲评作业则是教师的义务。让我们继续行走在研究的路上。
作业设计报告2
摘要:
学生作业的布置要精心设计,分层次布置课后的学习任务,利用“学案式”教学,让学生知道当堂课的重点,课后教师应及时批阅和评价学生作业,保证学生作业完成的有效性。
关键词:
精心设计、分层次、及时评价、有效性
课例研究方案简介:
具体目标:为了提高学生作业效果,教师应该布置什么作业?怎样布置作业?布置作业时要注意什么?
研究模式:反复尝试几种常规的作业布置方式。教学对象:七年级C166、C167、C168。执教老师安排:
第一周:向铁梅、余佳妮;第二周:余佳妮、胡昂;第三周:胡昂、向铁梅。
研究过程及改进:
第一周的作业布置及完成情况:
一、第一周课后作业布置完成情况较好,但作业效果不理想。学生大都为完成任务而做作业,相当一部分潜能生没有记清单词、句子及课文,文中学过的单词和句子听写五次,其中C166全班43人只有8人能全部过关,10人基本过关,20人根本不会写句子,只会写几个单词。
可取之处:学生书写水平有很大提高,学生有紧张感,能够每天多翻看英语书了。
问题发现:
布置英语作业后让学生自觉去做,没有施加任何压力,也没有表扬任务完成得好的学生,没有及时评价学生作业,只是批改了而已。
原因诊断:
1、课后布置作业不够精,只是要求学生要记住所学的全部内容,没有重点去记所学知识,全面抓,反而记不全、记不住。
2、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布置作业没有分优生和潜能生区别对待,对不同层面的学生布置了同样的任务。
3、学生自觉性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少数学生甚至就来学校混混日子,根本没打算课后要完成作业和自主学习。
改进建议:
1、布置作业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层次,对成绩相对差点的学生,布置较容易完成的作业任务,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布置较多、较难的作业。
2、将学生学过的知识小结,要求学生课后熟记target words and sentences,反复练习。
3、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帮助其明确学习目的,正确对待课后作业,明确作业的目的和好处,要求学生充分利用闲暇时间,有必要时适当“加班加点”。
第二周的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 改进之处:
1、分层布置作业,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兴趣及自觉性得以提高。
2、让学生明确当天知识目标,将布置的作业精简,让学生能够完成当天的任务。耐心引导学生,细致批改学生作业,适当肯定和表扬学生。
3、找作业完成不好的学生谈话,使其充分认识到完成作业的重要性,明确学习目标,变“要我做”为“我要做”。
问题发现:
1、分层布置的作业学生能基本完成,能背能写,但是就所记知识做题还是有困难,不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题。
2、所记的单词和句子过两天就会有三分之一的同学不记得了,也有一半同学只会写而不会读单词或句子。
原因诊断:
1、只布置学生去记所学过的单词和句子,而忽视了学生的知识运用训练。如学生记得“want to do sth”,但不知道做“He wants()English(learn)”。
2、没有循环抽查所学单词、句子和语法,学生的自觉复习习惯不好。
改进建议:
1、利用学案式教学,课堂训练用新知识解题,课后布置记忆或抄写新单词或句子,熟读或背诵所学句子或短文。
2、注意单元知识的循环复习,利用早自习或课前5分钟引导学生复习前几天所学知识,设计游戏、小演讲、小老师、朗诵等活动。
3、邀请优生帮助潜能生进行单元知识小结,制作表格、训练题,仿写短文等。
第三周的作业布置和完成情况:
教师侧重学生学习知识后的运用,布置作业注重实效。原因诊断:
1、“学案”式教学,教师对重点知识重新设计,使学生学习目标更明确,提升了学生自主动脑学习的`能力,能在课堂上“有的放矢”的听课,课后作业题更喜欢做了。
2、在引导学生对单元知识进行循环复习的同时,课前5分钟的小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动口动脑学习能力,所学知识得以运用和复习,加深了印象。
达成共识:
英语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有效”,要做到以下几点:
1、布置的作业必须是精心设置的知识重点内容,单词、句子、课文以及课后练习题,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能力来进行。
2、恰当的引导、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对部分难题给予及时疏导。让学生体验做作业的快乐感,使学生有兴趣,想做好作业。
3、学生的作业布置要落到实处,估计有部分同学完成不了的作业就不布置,读、写、记、做一定要相结合,因为学语言是离不开听、说、读、写的。
4、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完成要求记住的知识,多进行活动、游戏记忆单词、句子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以高质量完成课后作业。
5、七年级学生作业以听、说为主,读、写适度进行,教师要保证对学生作业及时给予检查和评价,保证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抄袭等低效行为发生。
作业设计报告3
一、基本情况
㈠林场基本情况
××市××区××××林场位于××市××区××街南部,与××街××社区××村、××村接壤。场内有一座××××水库贯穿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6.7℃,适合各类树木生长。海拔最高94米,最低33.3米,地貌呈中间低平、四周山林环抱之势。场内交通便利,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场部,距07国道仅0余公里,距京珠、沪蓉高速互通5公里左右,距××市和××区均不到30公里,与周围各村均通有水泥路。
林场现有山林面积73亩,其中松杂类87.5亩,竹子34亩,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㈡低产林基本情况
根据《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低产林界定的标准,将林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水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同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以及品种退化、老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列为此次低产林项目的'改造对象。场内现有林地73亩,除87.5亩松杂树为生态公益林不得砍伐,其余509.5亩都是需改造的低产林地,其中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二、林场低产林原因分析
一是造林质量差。造林管理粗放存在造林前没有规划设计好,造林不按适地适地树要求,再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只造少管,甚至不管,致使林地杂草丛生,环境恶化,林木生长缓慢,部分长成“小老头树”,有的甚至似灌木状,同时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林相衰败,产量很低。
二是立地条件差。造林立地条件差也是××××林场低产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部分林地分布在立地条件差的山地上,高差大,坡度陡,地层薄,土质差。
三是缺乏管理和抚育。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林场土地已流转,自栽植后从未进行抚育管理,造成产量低而不稳,致使形成低产林。
三、低产林改造方式及内容
⑴低产杉木林。场内均为杉木纯林,为90年代初期栽植,蓄积生长量低于同类立地条件林木平均水平30%以上,为“小老头林”,更新改造实行皆伐,营造速生丰产林;
⑵低效经济林。主要树种为茶、柑桔。这两个树种已径严重退化和老化,产量低、品质差,林地清理后栽植高效经济林。
由于场内四周环山的地貌,改造方式将对杉木林实行皆伐、对经济林实行更新,在对这片山林统一完成全垦后,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重新区划小班、分配树种、分版块栽植树木。重新区划后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00亩;杉木280亩。
四、林木采伐更新及林地清理
⑴林木采伐:采伐面积395亩,均采用块状皆伐,采伐强度为00%。现场调查伐区面积,采伐蓄积量,采伐株数,初估出材量。
⑵伐后林地清理:现有4.5亩经济林早已老化或荒芜,要进行必要的林地清理;清理后,将留下的枝丫、树皮、废材等剩余物要及时清理运出利用。不要堆积在林地上,更不允许堆烧炼山。
五、造林技术设计
⑴林种、树种选择:在林种选择上以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效经济林;在树种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立足本质以乡土树种为主。根据林场现有情况,对原有山林砍伐、全垦后重新区划地块,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00亩、杉木280亩。
⑵整地:采用全垦、抽槽整地的方式。
⑶造林株行距:杉木2× .5;柑桔2×4m;茶叶0.3× .5m;苗圃具体根据各树种实际决定。
⑷抚育设计:抚育时间为造林后前三年。第一年、第二年在夏、秋季各抚育一次,第三年在春季抚育一次;抚育内容为除草、松土、灌溉、除蘖、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
⑸需苗量:根据各树种的造林面积和造林设计密度,计算造林需的苗木总量为20.98万株。其中:杉木6. 6万株,柑桔0.66万株,茶叶7.5万株,苗圃用苗6.66万株。
六、资金预算
⑴采伐费:采伐面积395亩,按2元株,395亩×0.03万株亩×2元株=23.7万元;
⑵林地清理费:低产林509.5亩,按0.02万元亩,509.5亩×0.02万元亩=0. 9万元;
⑶种苗费:36.7万元。
杉木6. 6万株×0.2元株=.23万元
柑桔0.66万株×3元株=.99万元
茶叶50亩×0.07万元亩=3.5万元
苗圃00亩×0.3万元=30万元
⑷营造林费:38.25万元
整地5 0亩×0.03万元亩=5.3万元
栽植5 0亩×0.025万元亩=2.75万元
抚育费:5 0亩×0.02万元亩=0.2万元
⑸材料费:.79万元。
肥料0.05亩×30元亩=.53万元
农药0.05万亩×5元亩=0.26万元
合计总投资0.63万元。
作业设计报告4
早期苏联教学论专家凯洛夫、斯米尔诺夫,都将作业与课堂教学视为同等重要,把作业研究视为教学论研究的重要方面:美国学者库柏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未,出版了专著《家庭作业》对作业的功能与作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学者吴也显在他的著作《教学论新编》中把教材分成三个系统课题系统、图象系统和作业系统。可见作业问题在国内外教学论研究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二期课改的推进,作业问题更向多维视角分析研究。国家教育部长曾指出过: 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作业,二期课改行动纲领中也明确指出:要改进学生的训练方式,构建学生的训练体系,要大力开发习题对于促进学生主动活动,培养学生创造才能的功能,把非形式推理的开放性问题,课题研究和建模求解等纳入新编习题作业的范围,与原先强调现有知识掌握巩固的习题类型相配合,组成完整的数学训练体系。因此,加强作业问题研究,开展作业改革是解决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重要途径,也是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的重要实践。
数学作业是小学生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是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活动形式,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完成一定数量的数学作业,能使学生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并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的数学学习方法,也利于教师了解教学情况,及时反思改进。
现在小学数学作业普遍存在:
一是作业内容乏味,机械重复较多;
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
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随意性较大;
四是忽视学生潜能,缺乏自主性的问题;
五是重视独立完成的作业,忽视合作交流完成的作业。
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正是由于教师布置作业只从本意出发,忽略学生心理需求,致使众多小学生逐渐形成不良的作业习惯,抑制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更抑制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受片面追求考试分数的影响,数学作业产生了不少弊端:忽视学生的个别差异,教师没有很好的研究学生心理、理解教材,把全体学生置于同一起跑线上,让发展水平并不相同的所有学生去完成整齐划一的训练任务,造成有能力的学生吃不饱,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在练习设计的安排上存在着只注重练习的量,而忽略了练习的质,在练习目的安排上重视基本概念和定理的掌握,忽视基本技能的实际运用,造成作业份量过多、出题过细、答案过死的现象,而使学生常常在被动的状态下做无效或者低效的作业。分析作业问题,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中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作业设计报告5
一、基本情况
㈠林场基本情况
××市××区××××林场位于××市××区××街南部,与××街××社区××村、××村接壤。场内有一座××××水库贯穿南北,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气温16.7℃,适合各类树木生长。海拔最高94米,最低33.3米,地貌呈中间低平、四周山林环抱之势。场内交通便利,有一条水泥路直通场部,距107国道仅10余公里,距京珠、沪蓉高速互通15公里左右,距××市和××区均不到30公里,与周围各村均通有水泥路。
林场现有山林面积731亩,其中松杂类187.5亩,竹子34亩,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㈡低产林基本情况
根据《湖北省低产林改造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对低产林界定的标准,将林分树高、蓄积生长量较同类立地条件林水平均水平低30%以上;林分中同的树种组成占比重4成以下以及品种退化、老化、已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经济林列为此次低产林项目的'改造对象。场内现有林地731亩,除187.5亩松杂树为生态公益林不得砍伐,其余509.5亩都是需改造的低产林地,其中杉木395亩,茶叶79.5亩,柑桔35亩。
二、林场低产林原因分析
一是造林质量差。造林管理粗放存在造林前没有规划设计好,造林不按适地适地树要求,再加上造林后管理粗放,TOP100范文排行只造少管,甚至不管,致使林地杂草丛生,环境恶化,林木生长缓慢,部分长成“小老头树”,有的甚至似灌木状,同时缺乏科学的抚育管理,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林相衰败,产量很低。
二是立地条件差。造林立地条件差也是××××林场低产林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绝大部分林地分布在立地条件差的山地上,高差大,坡度陡,地层薄,土质差。
三是缺乏管理和抚育。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林场土地已流转,自栽植后从未进行抚育管理,造成产量低而不稳,致使形成低产林。
三、低产林改造方式及内容
⑴低产杉木林。场内均为杉木纯林,为90年代初期栽植,蓄积生长量低于同类立地条件林木平均水平30%以上,为“小老头林”,更新改造实行皆伐,营造速生丰产林;
⑵低效经济林。主要树种为茶、柑桔。这两个树种已径严重退化和老化,产量低、品质差,林地清理后栽植高效经济林。
由于场内四周环山的地貌,改造方式将对杉木林实行皆伐、对经济林实行更新,在对这片山林统一完成全垦后,按照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和适地适树的原则,重新区划小班、分配树种、分版块栽植树木。重新区划后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100亩;杉木280亩。
四、林木采伐更新及林地清理
⑴林木采伐:采伐面积395亩,均采用块状皆伐,采伐强度为100%。现场调查伐区面积,采伐蓄积量,采伐株数,初估出材量。
⑵伐后林地清理:现有114.5亩经济林早已老化或荒芜热门思想汇报,要进行必要的林地清理;清理后,将留下的枝丫、树皮、废材等剩余物要及时清理运出利用。不要堆积在林地上,更不允许堆烧炼山。
五、造林技术设计
⑴林种、树种选择:在林种选择上以发展速生丰产用材林为主,并充分考虑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广阔的高效经济林;在树种选择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立足本质以乡土树种为主。根据林场现有情况,对原有山林砍伐、全垦后重新区划地块,栽植茶叶50亩、柑桔80亩、苗圃100亩、杉木280亩。
⑵整地:采用全垦、抽槽整地的方式。
⑶造林株行距:杉木2×1.5;柑桔2×4m;茶叶0.3×1.5m;苗圃具体根据各树种实际决定。
⑷抚育设计:抚育时间为造林后前三年。第一年、第二年在夏、秋季各抚育一次,第三年在春季抚育一次;抚育内容为除草、松土、灌溉、除蘖、修枝、施肥、病虫害防治及护林防火等。
⑸需苗量:根据各树种的造林面积和造林设计密度,计算造林需的苗木总量为20.98万株。其中:杉木6.16万株,柑桔0.66万株,茶叶7.5万株,苗圃用苗6.66万株。
六、资金预算
⑴采伐费:采伐面积395亩,按2元/株,395亩×0.03万株/亩×2元/株=23.7万元;
⑵林地清理费:低产林509.5亩,按0.02万元/亩心得体会,509.5亩×0.02万元/亩=10.19万元;
⑶种苗费:36.7万元。
杉木6.16万株×0.2元/株=1.23万元
柑桔0.66万株×3元/株=1.99万元
茶叶50亩×0.07万元/亩=3.5万元
苗圃100亩×0.3万元=30万元
⑷营造林费:38.25万元
整地510亩×0.03万元/亩=15.3万元
栽植510亩×0.025万元/亩=12.75万元
抚育费:510亩×0.02万元/亩=10.2万元
⑸材料费:1.79万元。
肥料0.051亩×30元/亩=1.53万元
农药0.051万亩×5元/亩=0.26万元
合计总投资110.63万元。
作业设计报告6
窃职、男、现年二十九岁、湖南人。1996年毕业于湘潭矿业学院建筑工程系,同年10月入职市建筑公司。担任建筑现场施工员工作。1997年12月南下广东受聘于市硕泉古建园林艺术有限公司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工作至今。以下是本人从事建筑行业以来的工作情况汇报总结。敬请指导并提出意见。
1996年建筑专科毕业后入职市建筑公司,恰好单位正承建市邮电大厦工程,该工程主体为7层框架结构,建筑面积6500多平方米。刚从学校出来,现场经验缺乏,(尽管毕业实习有35天现场经验)单位领导安排我下工地,因我刚出道干这行,对建筑知识有着强烈的追求愿望,所以不管天热下雨,我依然欣然应征。在工地半年时间,我接触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了解到书本上与现场不同的地方。如钢筋的拉伸率、水泥砼的实际配合比、地基伸缩逢知识及砌体规范等等。日积月累的现场施工学习,使我确实见识不少。半年工地竣工后,我也晒黑了,但建筑知识的收获却不少。该年度年终评比,我被评为先进个人。1997年5月份,单位又派我参与市城北路住宅区工程建设的现场施工及资料整理工作。有了半年的实践经验,我比初出校门踏实多了。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我还是一如既往努力提高水平,尽量吸收工地及其他前辈的经验,并常与老职工交流工作经验。使我在该工地工作当中发挥优势,在圆满完成了单位交给的本职任务以外更大程度上提高了自己的`业务素质。基本上能独立进行指导施工工作及设计工作。此时此刻,我明白读十年书不胜落工地一年的道理。
1997年10月份,由于单位企业改组,我受同事的影响,决定南下广东中山寻更好的发展,中山到底是改革开放前沿城市,初来乍到,看到中山市楼房林立,豪华漂亮的建筑群,我兴奋不已,决定在这里好好干下去,为伟人城市建设尽一点点力。结果我被中山市硕泉古建园林艺术有限公司聘用,主要从事建筑设计及建筑施工工作,至今一干就是四年多。刚从内地来我克服语言不通、水土不服等困难。依然以一个刚毕来出来的学生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一来上班。便被安排到小榄龙山公园仿古一条街工地从事工地现场施工及施工图出图工作。该工地为二层框架商住楼,建筑面积1485平方米。为期四个月工期,我每天吃住工地,内地图纸语言与家乡图纸语言习惯差异虽一时困惑着我,但有着吃苦耐劳、积极主动请教的精神,我又长进了不少。从建筑到结构、从立面造型到建筑审美,我一一做好施工日记记录。该段时间我从事最多的是根据图纸指导工人施工及钢筋下料。基本上做到不浪费材料,不损材料。还经常对砌筑砂浆进行配合比测定、砼丹落度测定。力求使工程做到如质如量、甲方满意、合乎建筑规范标准.果然不出所料,有了全体成员的努力及积极配合默契,提前半个月完成任务.无一例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并得到了甲方的好评.我也得到了公司的嘉奖。思想上受到了鼓舞,我暗下决心一定再上一层楼。从1998年底,单位陆续新招几为施工员,于是我参与设计便更多一些。经我设计或参与设计的工程有中山火炬开发区二炮疗养陆军士兵宿舍工程、华凯花园、长江乐园环境工程等等。经过后来的电脑辅助设计及公司举办的继续教育专业培训班的学习。从事设计我更是拿手。每个项目一接下来,我便组织有关设计人员一起商榷方案,最后分工再负责,搞的搞建筑部分,搞的搞结构部分,同事们配合得很好,几乎没有一单工程因设计不过关而失败。3月份,本人主要参与设计的大连市某花园内一大型水景建筑工程设计中标,使我更加信心倍增,5月份受公司派遣前往广州番禺区锦绣香江花园工地实地跟踪工地的施工与设计,现工地已快近尾声。所设计的项目已基本竣工。几年来,所设计的项目虽几易其稿,但收获不少。增长了见识。谈及专业特长,我从事建筑设计可能会更得手一些,科技发达的今天,特别设计更快更方便。每一个设计项目我都作为建筑艺术作品在电脑上展出来,我乐此不疲。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想,我今后将更加努力奋斗,加强学习,戒骄戒躁,力争学历上资格上更进一步,为今后在建筑领域里干出一些成绩来回报社会,就象北京申奥一样,只要始终不渝,以实力竞争,相信一定会成功。
作业设计报告7
作业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它是以教师的设计为前提,以对学生辅导,评定为效用的。学生的作业,是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应用的一个重要标准,同时还是教师自己对教学任务完成得好与不好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因此布置作业绝不是灵机一动、信手拈来,而是一项充满创造性、艺术性的行为。原来的小学数学作业绝大部分都是书面作业,教师也就是照本宣科地布置给学生就算了。这种传统的作业方法是:学生回去做在本子上,然后统一交给教师批改,再发回学生的手中。这种传统的书面作业虽然能培养学生一定的演算技能,能在一定的程度上反映学生对每堂课所学的知识掌握情况,但却反映不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使学生只会用数学知识解题,而不会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社会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例如:二年级的学生学习了有关长度单位后,学生能用有关的知识去解答一些较复杂的书面问题,但如果要他们测量一下操场的长度时,大部分学生无从下手。所以这种传统的书面作业形式也许是造成我们学生高分低能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小学数学作业有必要进行改革与创新。
研究本课题,目的在于探索出一条通过有效的作业培养小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方法的思路,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本课题研究对象是小学生,其中的兴趣一、指教师通过取精华去糟粕的作业内容,打消学生对堆积如山的题海的恐惧心理。
二、指利用课外时间,在学生之间开展课外学习小组活动,改变单一枯燥的埋头写作方式。
三、指批改尊重学生意志,改变单一的教师独立批改模式,
第一阶段(5月—7月20),准备阶段。
一、申报立项。
二、完成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召开主题班会、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学生拖拉或不完成作业,还有作业质量不高敷衍塞责的原因。
三、设计研究方案和活动计划。
第二阶段(9月1—11月30),实验阶段。
一、将每班学生分成4---8人的若干学习小组,每日合作开展课前预习和课后巩固。
二、教师课前认真备课、科学设计课堂教学程序,运用新课程理念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以培养其学数学的兴趣。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具体计划课堂上要做哪些操作活动,教师和学生都要准备好活动用具。
三、适当布置操作性作业。例如,准备小棒,或者制作长方形正方形,或者寻找生活中的立体图形等等。
四、采用多种形式布置作业
1、“说”,数学作业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说”相对于计算来说,学生更乐意接受。在每一次上课完后,要求学生回家向爸爸妈妈说说今天数学课学到了什么,说说数学课上自己最喜欢的是哪个环节,说说数学课上自己表现怎么样。鼓励学生把有关数学的有趣的事讲给邻居、伙伴听。还让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发现的数学说给好朋友听,更可以对自己最喜欢的人讲讲精彩的数学故事。学生在交流中不仅巩固数学知识,同时学会反思自己的学习,培养使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体验数学的乐趣,促进了自己的个性发展。
2、“实践”,数学作业培养学生的动手、创造能力
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亲身经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践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实践性的数学作业更能充分地调动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亲自探索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例如学习简单的统计可以布置了学生调查班级同学喜欢的水果。在调查活动中,学生体验到统计的必要性,学会收集、分析数据。也许学生还会创造出新的收集、记录数据的方法。又如回家选一件自己喜欢的'东西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并且画下所看到的形状。这些通过学生动手实践的数学作业更能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让学生更能全身心地投入,从而促进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创造能力的发展。
3、“游戏”,数学作业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游戏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形式的数学作业,是学生最喜欢的,最符合他们的天性。如乘除法计算的作业,可让学生与同伴、家长玩对口令游戏和闯关游戏等。通过“摸一摸,猜一猜”的游戏作业巩固学生对可能性概念的感受。一个喊口令,一个用动作来表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游戏,培养了学生的方向感。学生在这些游戏作业中兴趣高,培养他们用数学语言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感觉到数学作业就是一个乐园。
四、给家长布置作业。
现在的家长都很少参与孩子的作业。在这一方面可以尝试给家长也布置一些作业。如:在学习重量单位“克”和“千克”时,可以给家长布置一道作业:要家长带孩子到菜市场里买?50克、500克、1千克、10千克?的东西,在称东西时指导孩子观察台秤上的指针和刻度,并让孩子用手感觉一下这四样东西的重量。布置给家长的作业可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巩固数学知识,并把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明白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数学的道理,真正体会到数学的价值。这种数学实践活动过程,就是数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过程,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
五、课外开展活动。
A、分年级进行计算竞赛(进班随意抽学习小组进行比赛)。
B、分年级进行解决问题数学竞赛。(竞赛方式都以小组为单位)
(进行以上活动时,做好活动记录、教学反思、心得体会)
第三阶段(12月1日——2月初)。
资料归纳、分析整理、完成总结论文、形成课题研究报告。
学生方面
1、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得到提高。
2、学生计算能力得到提高,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3、学生建立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遇难而上。
4、学生合作解难的意识建立,对题海不再恐慌。
教师方面
1、主件:结题报告。通过活动的实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提高学生学数学兴趣的作业布置思路,在此报告呈现。
2、附件:教育叙事、案例分析,、心得体会、论文。
作业设计报告12
(一)调查目的
1、了解学生对数学分层作业布置的认识、看法、意见,并对教学进行全面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
2、因材施教,更制定出更适合学生的分层作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二)调查对象和过程
研究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抽取我校不同班级的学生100名,作为本次调查的样本。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我校初中生进行调查,答卷时间为10分钟左右。尽管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100名学生的样本容量有些少,但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下:在初中随机抽了100名学生调查,统计学生各项人数所占总体百分比如下:
1、你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A、很简单 B、一般 C、有点难 D、太难 A、11% B、58% C、23% D、3%
2、认为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量()A、较少 B、合适 C、有点多 D、太多 A、7% B、93% C、0 D、2%
你觉得数学作业有分层的必要吗?()A、必要 B、没必要 C、无所谓 A、96% B、3% C、0
4、你认为数学分层作业最好应分为几个层次?( )
A、不用分层 B、两个层次 C、三个层次 D、四个或更多层次
A、15% B、19% C、61% D、5%
5、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认为A、B、C三种题型的题量所占比例应为( )
A、3:5:2 B、4:5:1 C、5:4:1 D、6:3:1
A、45% B、16% C、28% D、10%
6、如果数学作业分成A(基础巩固型)、B(能力提升型)、C(拓展探究型)三个等级,你通常选择做哪些等级的的题目( )可以多选 A、A级 B、B级 C、C级
7、你喜欢哪种选择分层作业的方式( )
A、完全由我们自主选择 B、老师适当建议,我们自主选择
C、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我们选择 D、无所谓
A、6% B、32% C、54% D、8%
8、你完成数学分层作业的时间是( )
A、45分钟内 B、45-60分钟C、60-75分钟 C、75分钟以上
A、28% B、49% C、21% D、1%
9、分层作业后,你能按时上交作业吗?( )
A、能 B、基本能 C、经常不交
A、57% B、42% C、1%
10、你不能按时完成的原因是( )
A、没有时间做 B、太难了,不会做 C、太简单了,不想做 D、我从来都按时完成作业
A、10% B、37% C、3% D、49%
11、你喜欢那种程度的作业?( )
A、难,要深入思考的 B、中等,稍微思考的C、容易,不要思考的
A、77% B、19% C、4%
12、在碰到较难的拓展探究型作业时,你会选择( )
A、一个人解决 B、请教同学或老师 C、抄袭 D、放弃
A、13% B、75% C、3% D、9%
13、你对教师分层布置作业的意见是( )可以多选
A、只利于优秀学生的发展 B、造成学生之间学习任务的不公平
C、增加教师的负担,但有利于中等成绩以下的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D、有利于学习困难的学生树立学习信心.
A、4% B、6% C、11% D、75%
14、你同意老师针对不同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吗?( )
A、同意 B、不同意 C、无所谓
A、64% B、18% C、18%
15、分层作业后,你觉得对自己在数学学习上( )
A、没有影响 B、有一定点的影响 C、影响较大 D、影响很大
A、18% B、58% C、20% D、4%
(四)问卷分析如下:
1.学生对数学作业现况的态度
大部分的学生能积极应对教师布置的作业,对学习的热情较高,但也有个别的学生对学习的意识很淡薄有困难,据了解,学生害怕写作业或只喜欢某些课程作业的根本原因,是与教师布置的作业是否适合自己而决定。
2、学生对分层作业的认识情况
学生认识到分层作业布置对自己的学习帮助大,大部分学生愿意积极的配合,赞同分3个层次,基础巩固型、能力提升型、拓展探究型,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生学习的压力。
3、 分层作业布置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及完成作业的情况
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由老师根据成绩的优劣帮他们选择布置,乐于接受老师的分层作业,并能按时上交,完成作业的时间大部分都集中在45-60之间,认为通过分层作业模式减轻了课业负担和学习的压力。在遇到困难时他们大部分选择请教同学和老师。
4、分层作业对学生学习数学的影响
学生通过完成适合自己的分层作业时,尝试到了成功的机会,并有所收获,让优生吃得饱,差生吃得了,再也不会坐到那发呆,学生的参与度高。提高了学习效率。
总之,分层作业克服了一刀切教学的缺点,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 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都有所发展,让学生充分体验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作业设计报告8
在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今天,有效教学已经得到普遍认同。追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是教学的重要环节和有机组成部分,是学生数学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许多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离不开作业这一基本活动。作业的有效性正是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然而,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思想和升学的影响,教师在作业设计和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作业"一刀切"、量大以及缺乏针对性、层次性、开放性、灵活性,教师评价方式单一……这些问题一方面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使很多学生产生了不喜欢做作业、怕做作业甚至厌学的情绪。另一方面也干扰了教师从作业中获取有用信息,降低了作业反馈的效果,影响了教师对教学活动的优化。
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课程改革对作业的要求,我拟申报"小学数学作业有效性的研究"课题。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1、在基础教育较发达的西方国家,在数学作业的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中一直比较重视学生学习数学能力的培养和数学思维的发展,英国中小学生课外作业设计形式多样,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听力作业、表演作业、实践作业等,这样既提高了孩子做作业的兴趣,又提高了作业的效益。从而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借鉴国外的经验也将有助于本课题的研究。
2、在我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的设计往往只偏重作业的认知功能,忽视作业的育人功能、作业的发展功能、作业的评鉴功能以及认知心理学功能,作业评价单一,往往局限于学生对错的判断。目前好多学校和地区对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都进行了研究,很多学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出了一些具体的制度来,对学生布置的作业量和书写时间有一个严格的限制,促使教师布置作业合情合理。对作业设计也做了有益的改进尝试,作业形式灵活多样,适合学生年龄段的生理特点,注重趣味性、层次性和开放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为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在同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我们借助网络搜索了部分资料,还查阅了部分科研方面的报刊及专著。从目前我们检索到的资料看,天津市、广州市、深圳市、苏州市、浙江省宁波市等相关学校及教科所有关于小学作业设计的研究,该项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主要表现在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等指标上有明显地提高,学习负担有所减轻,但范围较广没有分化到细节,这些都有助于本课题实施研究。
(二)理论依据
1、人本主义理论。作业设计同样应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新课标明确提出:"通过小学数学的学习,让人人在数学上都到得到发展,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为了真正贯彻落实新课标,进行作业设计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根据外在信息,通过自己的背景知识,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同时它还认为,知识是个体与他人经由磋商并达成一致的社会建构。因而我们倡导自主性作业、合作性作业、探究性作业,在作业练习中进一步发展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3、元认知理论。以培养对学习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的的家庭作业能够促进学生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元认知能力的核心就是对认知活动的自我管理、调节和监控能力。由此得到的启示是:有些家庭作业应该由学生独立完成,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有些家庭作业则可以考虑家长的参与和同学的合作,这样有助于学生形成融洽的人际关系。
4、新课标关于作业的新理念。新课程的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意义及人生意义的重要内容。作业已成为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着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价值观,每一次作业都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
1、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内容的研究,以从教材中精选作业、根据教学内容改编作业、拓展作业为研究切入点,在实践过程中,让数学作业目标更多元化,内容更丰富,更加富有有效性,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真正达到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服务的目的。
2、开展小学数学有效作业形式的研究,以作业的自主性、合作性、生活性、趣味性、实践性等方面为研究导向,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保留数学作业布置中的优点,创新作业的形式,使课内外数学作业能有效地成为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一种手段。
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开展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研究。根据作业量、作业难度、学生年级进行分层次作业的设计,让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达到减轻学生负担的目的,促进数学学习质量提高。
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资料法、个案分析、经验总结等方法。
第一阶段:20xx年12月~20xx年1月,准备阶段。
1、收集资料,并通过问卷、座谈、调研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家长、教师进行调查:对现阶段数学作业的内容、形式和数量的意见;对今后数学作业的要求、希望和看法。
第二阶段:20xx年2月~20xx年4月,实施阶段。
1、研究人员根据教材的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符合新课程理念的.作业设计研究。
2、定期组织交流作业形式的信息。
3、收集学生作业。
4、分析试用效果,进一步完善作业形式。
5、课题组撰写相关论文。
第三阶段:20xx年5月~20xx年6月,总结阶段。
1、收集典型材料,对学生进行检测,整理数据,撰写研究报告。
2、对各种材料进行总结、整理、分析,撰写论文。
3、撰写研究总结报告。
1、理论创新:在作业的设计的有效性研究中,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着眼于学生的思维的发展,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有个性地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2、实践创新:充分利用百年老校多次承担和省级课题研究的丰富的经验,雄厚的资源以及数学组强大的教研力量,对目前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的现状展开调查,构建有效作业设计的标准,以此来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建立切实可行的有效作业设计的机制。
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力求在小学生数学作业设计及有效性研究上有所突破,以此为载体构建"有效课堂"、"有效教学"、"有效教育",最终实现教学双赢、师生共同发展。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类数学问题。作业设计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研究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和保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变得十分重要。使作业设计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设计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多角度,让学生动起来,使作业活起来,促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专业支持:我汉语言本科毕业,工作十二年,一直从事小学教育教学研究工作。多次参加省级市级课题研究,多次论文在各级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可以从面上推进研究工作的进展。
2、课题的前期准备工作:课题负责人有一定理论与研究能力,对小学数学作业有了较长一段时间的关注,对教育教学方式有自己的看法。另外,本负责人还查阅了丰富的文献著作,搜集了与本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信息,因此,前期的调研,分析工作开展比较顺利。
3、最优化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原则、现代教学形式和方法的情况下,在全面考虑教学系统的特征及其内外部条件的基础上,组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以保证过程(在最优化的范围内)发挥从一定标准来看最有效的作用。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以具体地理解为教师合理地选择能体现教养、教育和发展三者相结合的教学任务,并在此基础之上采取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的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在一定条件下,使每个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教育教学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过程的效率,努力做到付出最小的代价来取得相对最好的教育教学的效果。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对我们这一课题的研究富有具体的指导意义。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研究了解我校数学学科在作业设计、辅导、批改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归因分析、提出相应对策。
3、通过对作业的分层分类设计的指导,建立一套“有效作业”题库。
4、通过“有效作业”的研究,总结提炼解决有效作业实施中各种问题、经验、个案和理论,寻找一条“轻负优质”的基本途径。
5、提高教师有效作业设计、辅导、评价的能力。
(五)研究方法。
1、作业内容科学化。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作业的科学性,要满足学生的需要。或是当天学习内容的巩固提高、拓展延伸,或是下一节学习内容的必要铺垫、预习等,切不可脱离学生的学习需要,使作业无意义。
2.作业形式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设计时可让听、说、读、写与做、演、唱、画等多种形式相结合,让学生既动口又动手,既动手又动脑,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这样才符合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才能更好地调动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乐于作业、乐于探究,养成自主学习习惯。
3.作业题应具层次性。
我们知道,学生彼此间是存在差异性的。要有效地利用家庭作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就要照顾到学生的差异性,在作业设计上要体现层次性。“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要通过教材这个例子让学生学会学习,通过这个例子举一反三学到更多的知识、训练学习技能。
(六)研究步骤。
第一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1.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分工,做好课题的申报工作。
2.课题组成员深入学习数学新课程标准等有关理论知识,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
3.编制调查问卷,进行点面结合的调查摸底。共设计三种调查问卷,分别是教师、家长、学生调查问卷。学生的问卷,从学生的作业量、学生对数学作业的体验及态度上设计。家长问卷侧重于课业负担、孩子对数学作业的喜爱程度上设计。教师问卷侧重于教师设计作业的形式、内容,孩子做作业的兴趣、效率上设计。
4.在理论指导下,讨论课题研究思路,设计课题实验方案;落实课题组成。
员承担任务。开始第一阶段课题试验。
5.进行课题成果汇取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一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二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课题组教师第一阶段组内成果交流、汇报。
2.针对第一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二阶段课题试验。
4.聘请区内专家对课题实验实施具体指导。
5.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二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三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课题组第二阶段组内成果交流、汇报。
2.针对第二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三阶段课题试验。
4.聘请区内专家对阶段成果评议。
5.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三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四阶段:(20xx年7月-20xx年12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课题组第三阶段成果组内交流、汇报。
2.针对第三阶段实验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调整课题组阶段实验方案。
3.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三阶段课题试验。
4.整理实验数据及资料,搜集典型课例,撰写实验心得及论文。
5.进行课题成果汇报交流,及时推广课题研究成果。
阶段成果:第四阶段实验的阶段总结、习题集、论文及课例。
第五阶段:(20xx年3月―20xx年7月)。
工作安排及主要任务:
1.课题组第四阶段成果组内交流、汇报。
2.课题组老师设计编撰各年级习题集,进行第五阶段课题试验。
3.聘请区内专家进行结题前的培训。
4.课题组老师收集汇总整理各年级习题,装订成册。
5.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二、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
(一)加强组织管理,成立课题研究小组。
1、自课题立项以来,我校成立了以课题负责人为首以数学教研组为成员的的课题研究小组。
2、组织调查,全面了解我校数学作业的现状。
20xx年3月份,根据课题计划安排,课题组成员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喜欢写数学家庭作业学生占到82.6%,问到“你愿意完成什么形式的作业?”时,有69.7%的学生答案是喜欢写的方式完成作业,说明更多的学生还是依赖老师,觉得老师布置的作业越多越好。这也说明学生仍处于教师的题海战术里,不能自拔。因此改革作业批改、设计等显得很有必要。
教师调查问卷反映100%的教师都认为有必要布置家庭作业巩固所学知识,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质量要能充分反映孩子的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天的作业进行科学合理有效的设计。同时我们也看到,老师们更多的希望是学生能切实减轻学习的压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这与我们的课题思想正好吻合,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探寻一种各学科能整合的,能让学生喜做乐做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作业情境中“不知不觉”地习得各种知识。
家长调查问卷反映68%的家长通过每天的作业检查来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作业是沟通学生家长与学校教师之间的重要桥梁,作业的内容、作业的形式、作业的质量要能充分反映孩子学习情况,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对每天的作业进行合理有效科学的设计。同时我们也看到,家长更多的希望看到我们教师布置的作业能综合化、各学科整合化,涉及到孩子多方面的能力锻炼,这与我们的课题思想正好吻合,我们的研究就是要探寻一种能让学生喜做乐做的作业模式,让学生在多样的作业情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数学知识并爱上数学。
3、建立课题学习与交流制度。
扎实的科研制度是科研成效的重要保证。在“将教研提升到科研”层面的倡导下、在校教科研领导的指导下,我们规定,课题组成员每月开展课题学习和交流讨论各一次。3月份,我们就对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进行学习,讨论交流修改,明确自己的职责和任务。然后找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加强学习交流,共同研讨,并及时做好记录。学校还组织定期召开课题交流研讨会,老师们在会上,对自己学习资料的学习体会作了深刻的发言,有的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带着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经验去寻求理论的升华。
(二)问题和困惑。
纵观整个操作过程,应该说要求明确、措施得力、反馈及时、教师和学生均反映良好,但有些问题的处理却难以尽如人意,现将问题和困惑总结如下:
1、作业分层布置的落实较为困难。在一个班级内,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差仍很明显,可我们在实施有效作业时,教师对这种情况的分层却体现很少。虽然学校一再要求,也多方面和备课组长及教师交流沟通,但收效甚微。
2、各科作业间存在冲突。由于各科作业间联系不够,有时候几天作业都比较少,学生就比较轻松,而有时候各科作业都很集中,学生根本无法及时完成。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也尝试着召开班级授课教师会商会,商讨对策,可操作起来却太困.
3、“软性作业”的检查和督促难以把握。簿本作业检查有硬性的、可操作的标准,但对于数学作业中的背诵、调查等就很难检查了,只管硬性作业,对“软性作业”放任自流,导致有的教师作业检查合格,但缺少课下的督促和检查,结果考试效果并不理想。
4、教师自编习题太少。由于教师的任务较为繁重,备课、改作业、分层、答疑等工作量很大,因此绝大部分作业用的是现成的资料和试题,作业的针对性仍然不强,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导致学习效率较低。课题组多次召集成员商讨这一问题,大家也都觉得应当以创编习题为主,但实际中很少有备课组和教师愿意去真正落实,导致这个问题每次都要求,但每次都没有落实。
另外,教师自身的观念和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课题研究的顺利实施。如:如何运用新课改理念,形成具有指导性、可操作性的作业管理模式是个难点;应试教育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课题的有效开展;教师将作业实践中的现象、想法、感受及时总结、提炼并上升至理论层面还做得不够等。
作业设计报告9
一、研究背景
1.基于英语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必须正视学生外语学习基础和发展要求的差异,遵循外语学习的客观规律,英语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既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目标,又要尊重个体差异,是课程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利于不同学生的英语能力都有相应的提高。这就意味着新课程的有效实施,必须对照课程目标有相应的作业系统的配合,作业设计必须符合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方案对作业练习设计提出了要求:一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要,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二要优化练习作业的结构与组合,注意加强整合,加强选择,强调均衡等。在对建立作业新体系的若干建议中,要求教师设计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并在作业的布置过程中注意要有差异。
2.基于英语作业现状的分析。
通过与初中学生的座谈和对英语作业现状的观察与反思,我发现当前英语作业布置中的主意问题有:
(1)重机械操练,轻实际应用。这样的作业内容枯燥无味,学生不感兴趣,往往应付了事,作业实效性不高。
(2)重课本巩固,轻课外阅读。这样的作业导致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与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培养脱节,学生对于知识运用不够灵活,不能达到学以致用。综合运用能力也得不到培养和发展。
(3)重统一任务,轻自主选择。在一个班级的学生中,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的不同而在学习上呈现不同的差异,教师往往忽视学生个性和基础的差异,给不同的学生同样的作业,这样的作业没有弹性,缺乏针对性,优秀学生吃不饱,后进生又吃不下。由于作业形式的单调和乏味,因而产生了作业抄袭,应付作业和不做作业现象,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发展,失去了课外作业应有的教育意义。久而久之,英语瘸腿的现象就越来越多,尖子生却越来越少。
(4)重书面作业,轻口头作业。以书面形式布置作业,重视了书写而忽视了口语训练,语言的交际功能,造成哑巴英语。
发展性教学理论认为差异是一种资源,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并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工作中,尤其在作业布置中,应该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搞一刀切。
可见,传统的作业观已不能适应新课程实施的要求,这种作业体系严重忽视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忽视了对人发展的教育激励功能,自然也就成了学生的沉重负担,因而产生作业抄袭现象和不完成作业现象,这无助于学生的真正成长。另外,我们的课外作业还存在着注重作业程式化、规范化的倾向。因此,英语个性化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势在必行。
二、研究目标
1.通过研究与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英语水平。为学生以后的自主探究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2.通过研究与实践,转变教师对英语作业设计的观念,即尊重学生学习的个别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应现代学生发展的作业设计的方式。
3.通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践,促进师生关系更加和谐、融洽。
三、研究的意义
1.通过对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把书本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形成实际操作技能,并在实际操作中培养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2.通过对对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更好地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他们主动积极地探究新知、搜索处理信息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对对作业个性化设计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下作业的设计探究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构建更加科学的作业布置体系。
通过对作业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新我们的作业观念,可以改变作业的老面孔,抛弃枯燥乏味的抄写,抛弃茫茫题海的战术,可以此来指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作业、创新地布置作业、科学地评价作业,使作业真正取得理想的质量和效果。从而提高我们的教,而且使学生的自主精神、探究能力、创新意识得到明显的提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内容:
(1)设计分层化作业—让每个学生体验到学习的成功与快乐;
(2)设计实践性作业—拓展学生的学习时空;
(3)设计趣味化的作业—激发学生对作业的兴趣;
(4)设计开放化的作业—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题研究的方法:文献研究法——课题实施启动以前:学习相关理论,搜寻各项资料,借鉴成功经验,提出理论依据;调查研究法——课题实施初期,比照新课程标准,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了解学生心声,制定具体改革措施,了解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存在的问题;行动研究法——将具体改革措施应用于实践中,采用观察,发现,调整,分析获取自然真实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通过对课外作业的评价,不断完善操作步骤,寻求最有效的方案与策略;个案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收集和积累典型的课外作业案例。探索中学英语有效课外作业设计及评价的具体方法;对比研究法——研究不同层次学生及同一层次(英语综合素质)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对比,探究如何优化作业设计;经验总结法:在课题的评估与结题阶段,通过实践分析存在的问题,总结成功经验,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五、课题实施步骤设计
本课题在研究时间的安排上暂定三年时间
1.课题准备阶段
确定课题成员,成立课题研究组,明确任务分工。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课题调研和储备性学习,重点进行课程标准、中学生心理和教育教学研究方法的学习,将有关资料进行收集、筛选。在总结有关经验的基础上,召开课题研究组会议,确定课题研究的思路。
2.假设论证阶段:
课题研究组将召开专题研讨会,认真研究课题的内涵和外延,提出准确合理的假设,直至做出具体的实施方案。课题组将本课题分解为互为联系、层次分明的研究项目,成立课题项目组。
3.课题实施阶段
作业设计报告10
摘要: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和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本课题通过在实践中探索优化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设计、课外作业设计、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通过教师设计、建立模型――交流研讨、修改设计――实践检测、验证效果――反思小结、完善设计的优化过程,形成了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策略,有效地促进了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促进了学生的成长,教师的发展。
关键词: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优化小学数0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红河州教育科研“十一五”规划一般课题(编号:1151028)。本课题按计划应在20xx年9月结题,研究时间为两年。但由于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对研究的方向作了调整,并于20xx年9月向红河州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提出延期一年的申请,所以到现在才结题。课题研究期间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州、市教科所的关心、指导和帮助,得到了我校领导和学校教科室的关心和支持,得到了学校全体数学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参与,加之我们课题组七位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了集体智慧的力量和攻坚克难的精神,使得我们的研究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并达到了预期目标。现将我们研究的情况向各位领导和专家汇报。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新课程的作业观认为:“要让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所以,学生的每一次作业都应成为学生成长的生长点,让学生在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又不断生成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探索中成长;在知识的不断运用中,在
知识与能力的不断互动中,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不断碰撞中成长。因此,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数学作业,促使学生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作业观的要求。
2、减负精神的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实践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数学作业这一基本活动。数学教学中,要做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数学作业设计就显得很重要。在对教师、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教师布置的作业多以课本上的习题和练习册中的习题为主,很少有教师去分析课本上和练习册中的习题是否适合本班学生实际,是否能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因此,使布置的学生作业缺乏针对性和必要性,学生仍停留在以“练”为主的机械操作的作业模式中。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怕做作业,甚至于不完成作业。“作业”中的“作”是“作出”,“业”是“业绩”,换句话说,作业理应是教师科学设计的结果,是教师智慧的结晶。为倡导教师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意识,让“减负不减质”真正落到实处,开展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的研究是广大一线数学教师要面对并解决的具体课题。
3、我校大班额的教学要求。我校班级人数较多,大班额教学给教师作业的批改带来较大工作量,教师都希望从大量的作业批改中解脱出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情况,设计少而精的作业,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基于以上因素,我校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者的学习是主动的,是通过对外部信息的选择和加工主动建构信息的意义。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替代完成。
因此,教师不是简单的知识呈现者,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共同参与学生的探索,引起学生间的交流、质疑,从而使学生不断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以建构清晰、完整的认识结构。根据建构主义的理论,要有效地完成知识的建构过程,学生必须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意义的教育理论是优化作业设计的理论基础。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体现了学生的主动发展思想和主体发展地位,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教师的任务不是教学生学习知识,而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创设有利于学生发现创新的信息平台,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个体的可持续发展。
3、《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数学学习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现代数学论认为:获取数学知识并不是最终目的,运用知识去解决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才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数学课程标准》中的这些观点对优化作业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4、关于“优化”的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因此,优化的理论是衡量优化作业设计成功与否的重要理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形成优化小学数学学科作业设计策略,切实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数学作业高耗低效的现象,有效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提高教师作业设计水平,为我校教师今后的作业设计提供借鉴。
3、通过优化作业设计,不仅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1、研究内容
开展优化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单元作业设计的研究,进行优化作业设计策略探索,形成优化作业设计的模型。
2、研究的重点
(1)在实践中探索优化作业设计策略。
(2)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数学质量。
3、研究的难点
(1)把优化作业设计的策略上升为理论。
(2)减轻学生过尊重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五、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作业设计的过程实际上是对理论认识的再现过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作业设计就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作业设计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改、提高、完善的过程,从理论的学习中进行作业设计,从作业设计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我们优化数学作业设计行动的指南。因此,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以下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①从教师教学工作需要出发,在实际的数学工作中寻找问题,并在教师们的教学过程中研究;
②在研究过程中及时了解、观察群体或个体的行为变化,以获得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文献法资料法: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拓宽思路,为研究提供更为完善的方法,全面把握研究方向。
(3)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了解数学作业设计现状和存在问题,确立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
(4)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数学作业设计案例,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系统的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和模型。
2、技术路线
本课题研究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从教师、学生、家长的需要出发,以下面的流程为主线,开展研究活动。
通过问卷调查确立研究的方向和内容――加强理论学习――建立初模――交流研讨――实践检测――反思小结的形式展开研究活动。理论学习: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理论书籍,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来指导研究工作。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借鉴方法和经验。建立初模:在研究中,课题组合理分工,参与研究的教师,结合实际每人负责设计一个或几个的作业设计的初期模型。
交流研讨:课题组成员结合学生的学情等对教师设计的数学作业模型进行讨论交流,设计教师依据交流意见和建议修改和完善作业设计模型。
实践检测:设计教师把设计的作业模型拿到课堂上进行尝试练习,教师要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并作好作业情况记录。
反思小结:检测结束后,组织教师反思小结,验证作业设计的有效性,针对学生练习的情况,再度质疑,提出存在的问题,为下一个作业设计模型的完善提供经验。
作业设计报告11
一、课题说明
我们发现目前小学数学在作业设计与布置方面存在很多单一、守旧、呆板等问题,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进行改革,所以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这一课题,因而本课题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题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本校实际,通过研究,试图改变目前传统的作业形式,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设计新型作业,以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同时,研究符合新课程标准的学生作业设计评价标准,以使教师布置作业更具科学性,也为教学管理者提供一个评价教师布置作业的标尺。这对改变目前教师在布置作业时随意性现象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课题先期进行的工作与研究,如对国内外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和整理,掌握第一手资料,对当前课外作业设计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组织课题组学习等,既是课题得以立项的基础,又是课题研究深入的保证。这使得本课题的研究有着较为坚实的基础和保障。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思路清晰、研究目标具体、研究方法适切,各项准备工作充分,具备了课题开题的条件,一致同意开题。同时课题组的全体成员紧扣课题研究目标、抓实研究过程,注重资料积累,丰富研究内涵,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创新性,力争在小学作业的设计与评价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通过这一课题主要想解决以下主要问题: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比如采用设置作业超市、数学图画、数学手抄报、数学小制作、数学日记、数学小游戏、数学童话、数学故事、数学实践活动、数学成长记录等方式,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发现、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实现学习的自主性,力求解决当前作业布置中存在的要求的“统一性”、形式的“单调性”、完成的“强迫性”、 内容的“随意性”、习题的“呆板性”问题,使作业突出体现多样化,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该课题的研究目标是:
1.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与年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作业形式,比如:书面作业、操作作业、实践作业、数学图画、数学卡片、数学日记、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努力提高学生素质。
2.通过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和探索,让学生快乐地学习数学,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数学方法与技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通过研究,提炼经验,探索规律,为广大教师提供有价值的小学数学作业多样化的设计。
二、具体工作
1.多次召开课题组会议,调查了解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不断讨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课题研究中的得与失,讨论下一步工作,制定下一步课题研究计划,撰写专题总结,完成课题阶段性总结。
2.发动课题组成员搜集理论资料,进行理论培训和学习,并写出理论学习心得体会,为课题研究做好铺垫。对研究方案进行分析与再修改,为后续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3.根据教师个人的理论学习和学生的意愿,切实做好作业设计多样化研究工作,多方位、多角度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作业,设计学生喜欢的超市型作业、操作型作业、实践型作业、调查型作业、图案型作业、日记型作业、数学手抄报、数学故事等,促使每位研究人员多思考、多总结,真正让作业设计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理由。
三、取得的主要成绩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该项研究已取得了初步成效。
1.学生在学习兴趣、主动性、自主性等指标上有明显的提高。作业形式与内容的改革以后,学生自己主动做作业不让家长督促的占80%,以前只有50%的.学生做得到。
2.学生学习负担有所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和绝对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在作业改革以前,有58%的学生家长反映作业量对自己的孩子来说比较多,现在只有22%的学生家长反映学生作业量比较多。90%的家长反映学生做完作业后仍有时间自由支配。在这段时间里60%的学生做自己感兴趣的事。
四、存在的突出问题
1.课题借鉴的理论书籍太少,学校只有一本,只有依靠上网搜集资料进行理论学习,影响了课题的深入开展。
2.缺乏指导力度。课题研究要想出成果,除了个体的努力外,还要靠指导。目前来说,我们还没有很好的找到突破口,缺乏理论和专家的指导,没有大的进展和突破。
3.课题管理不到位,教师精力投入不足。
部分成员课题研究的主动性不足,研究不够深入,不够重视平时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对课题研究的精力投入不足是研究的一大问题。在课题研究方面,思路不够清晰,积极主动性不强。
4.过程研究材料的总结、整理不够及时。
在作业设计上的一些行为显得非常粗糙和随意性,落实的力度就不够。再加上不善于总结提炼,一学期下来,哪些是有用的,哪些是徒劳的,没有进行分析和反思,就难以在下一阶段有意识地去改变。只有不断地发扬成功的做法,修正不足和问题,我们的课题研究才能不断深入,不断获得新成果。
虽然有时进行课题研究总结,可以说总结资料也十分丰富,但过程性的研究资料却相对不足。虽然多次要求按时上报过程研究资料,但效果却不很理想。即使能按时报来的资料,参考、推广价值也不高,纯粹为完成任务。
五、采取措施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将采取下列改进措施促使课题顺利完成,在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研究方面早出成果,形成学校鲜明的特色。
1.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达成的措施,并定期汇报,保证课题顺利有序开展,获得预期成果。
2.投入资金购买有关课题方面的书籍,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
3.邀请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理论方面的辅导。进一步加大对课题的管理、指导力度。及时收集课题研究资料,总结研究成果,为结题做准备。一是定期上报课题研究阶段性成果材料。小论文、总结、经验体会等均可。二是学期末课题组要进行专项总结,把一学期来做的主要工作、取得的经验、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地分析、研究,形成书面材料。三是定期举办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及时总结成功的做法,交流、推广经验,以此促进本校小学数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六、反思及展望
课题研究已经进行了一段时间,在取得了一些可喜进步的同时,我们也深刻地反思着:课题研究坚决不能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行动上,需要每一位教师的积极参与,需要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有高水平的专业指导是保障,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的大胆实践是核心,领导群体的高度重视是关键。
对课题研究的展望:作为一所普通小学,我们的研究成果应该有着一定的辐射性,我们将对今后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更加规范化,合理化,更加充分地调动参与课题研究教师的积极性,推动教研课题研究逐步深化。我们也诚恳地希望得到各级领导、专家的大力支持,继续深入进行对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多样化的研究与探索的实践研究,争取能够取得较大的成果,顺利完成这项研究工作。
回顾过去的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点滴成绩,但我们清醒地意识到我们任重而道远,我们绝不会沉浸在暂时的喜悦之中,我们的全体研究成员将继续努力拼搏,扎扎实实研究和推进课题的研究,去不断迎接新的挑战,力争让作业设计多样化成为学生喜欢数学的真正理由。
作业设计报告12
一、调查概况
调查时间:
调查方式: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
调查目的:国家教育部颁布《关于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十项规定》之后,小学生课业负担总体上已有所减轻。那么,我校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有了哪些改进,还存在着哪些问题?学生对语文家庭作业又有哪些新意见和建议呢?为了解上述情况,五月份,对我校各年级学生的家庭作业进行调查。
二、调查内容、结果及原因分析
(一)调查内容
调查问卷包括三个方面:
1、你想做作业吗?作业值得做吗?为什么要做呢?
2、你认为作业是根据你的兴趣、特点、能力来安排的吗?
3、你认为作业的数量和难度恰当吗?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1、你想做作业吗?作业值得做吗?为什么要做?
在35份问卷中,18份认为不想做,只有17份认为还可以做。有10张问卷认为它不值得去做,12份问卷认为它值得去做,13份认为无所谓。至于为什么要做,有12份认为不知道,调查后单独谈话时,大部分学生认为原因是教师布置作业了,学生就是要做作业。
2、你认为作业是根据你的兴趣、特点、能力来安排的吗?
这项的调查结果最令人担忧,90%的同学认为,作业教师统一安排的,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和我们爱不爱做没有什么关系,只有10%的学生认为有时教师给特好的同学或特差的同学布置不同的作业。
3、你认为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合适吗?
80%的同学认为数量和难度比较适当,但也有20%的同学认为作业较多,而且重复机械的作业较多,而且这些作业都不能在课堂上完成,只有利用休息时间、晚上时间完成。
从调查情况看,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在形式方面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形式单调,内容机械,应试色彩浓。具体表现为:
1、语文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只有三次作业属于教师自编。
2、语文家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语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3、语文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得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4、语文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调查表明,只有不到五分之一的班级,在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有时允许学生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但其他作业,教师仍要求学生一样地完成。
5、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前几位。
三、思考与建议
针对这些现状,我提出以下几点思考,以期能尽早改变现状。
1、把“自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现代教学以人的发展为最高准则,呼唤学习者主体性的张扬,积极性、创造性能量的释放。要求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更强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培养其自我教育能力,从而逐步实现由依赖性学习向独立性学习、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的过渡。“自主”应当成为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设计的重要原则。
(1)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和形式。教师考虑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差异,设计多梯级的作业,给学生留有自主选择的空间,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2)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数量和完成方法。一刀切的作业往往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必然加重后进学生的课业负担。如果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就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作业的针对性,把学业负担停留在适当的位置上。
对于家庭作业,过去片面强调独立思考,没有把“合作”作为必要的素质来培养。自主性的作业应当允许学生选择完成的方式,可以在与爸爸妈妈的合作下完成,也可以和小伙伴合作完成。
2、把“生活”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语文学习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语文学习的天地很广阔,语文学习的触角伸向小学生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让学生在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汲取营养。把家庭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创新能力。
(1)用生活丰富家庭作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将生活充实到学生的家庭作业中,就为语文家庭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赋予作业新的生命。
(2)将学科知识与语文作业结合起来。用语文的手段,巩固、深化学科知识,能够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3、把“兴趣”设计在家庭作业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求,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小学语文家庭作业要讲究形式多样化,既要有基础知识练习,也要有延伸发展练习;要听、说、读、写并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
“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负空间,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
作业设计报告13
一、调查的背景与目的
温故可以知新,适当的作业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掌握新知识。中学生的作业量一直是困扰着老师和教育事业从事者的问题。教育部在从98年以来,一直提倡要给学生减负,其要求具体表现为减少作业量,给孩子们更多的活动空间与实践机会。然而在我们单一的考试评价体制中,老师、家长怕孩子记不住,反复给孩子增加课外作业,孩子的负担是越来越重。人教版新教材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课外作业是这个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观念,重新认识和思考作业设计的意义和作用。
二、调查的时间、地点、方法、对象及范围
XX年11月我对七年级3、4班73名学生采用问卷方式进行了调查,主要通过调查想了解中学生对英语课外作业的一些看法。所回答的10个问题均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不记名。绝大部分同学都认真完成了答卷,随后我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论应当非常客观、真实。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从家长方面来看,大部分农村家长不能辅导孩子。教师的负担很重,它需要教师科学的、有效率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2、从作业态度上来看,相当一部分同学表现为消极应付。认为是给家长或老师作完了作业。做完作业只是完成任务。所以没有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
3、从作业形式上来看,在回答“你喜欢哪种类型的作业?”时,58.5%的同学选择“趣味型”,20.3%的同学选择“实践型”,而选择“难度型 ”的却是凤毛麟角。对于“你最喜欢的作业是什么形式?”这一问题,67.6%的同学选择“实践活动”,只有5.15%的同学回答“书面作业”。 65。2%的同学平时写作业在2小时以上。看来,无论是课内作业还是课外作业,形式都比较单调,既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也不能满足学生需求,本次调查反映出学生的一些心声——对实践能力的渴望。
4、至于学生对作业的看法,也反映出学生们的心声。回答“你对目前作业的形式感到时,选择“满意”的占12.3%,选择“较满意”的占23.7%,选择“,不满意”的占43.4%。于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很多同学认为目前的作业对你学习没有帮助(一半以上的同学选择“无帮助“;只有16.6%的同学选择了“一些帮助”。
四、结论与反思
从对该问卷调查的结果与分析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现在的初中生作业存在着量大、偏难、形式单一等问题;
2、教师在对作业的设计、布置等教学环节上,需作出很多调整;
3、很多学生对作业抱着“应付”的态度。
作业不是目的,只是手段。本次调查的结果说明要改变目前这种现状,要求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追求创新,多布置实践性强、趣味性强的作业。在布置作业时充分考虑到整合课本知识,摒弃机械的训练,真正让学生在轻松的作业中得到乐趣,从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业设计报告14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
1、长期以来各学科课程自成体系,形成一个比较封闭的系统。学生在学习了知识后,遇到实际问题时仍然无从下手。就语文学科来说,各个知识模块之间相互孤立,不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和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2、传统的作业设计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却极为不利的,如果不加以改变必将使作业陷入机械重复的误区。学生终日陷于“题海“之中,苦不堪言,身心的发展也必将因此受到抑制。
3、许多小学语文教师都意识到作业是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但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
本小课题研究主要是以如何在小学语文课中开展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设计为研究重点,它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情况反馈的第一手书面材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载体,最能凸显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最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不应忽视的形成性评价内容。有效的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布置不仅是检测教学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还能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起到一个导向作用。符合新课程理念的语文综合性作业,能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积极地学,灵活地学,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差、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综合性学习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作业设计中大胆创新,并联系社会实践,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生活实践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的内涵:
一是语文知识的综合,如,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
二是语文能力的综合,如组织学生参加语文趣味活动,自主组织文学活动,在办刊、演出、讨论等活动中,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是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综合,如根据对各门学科的了解提出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选出研究主题,制订简单的研究计划,从报刊、书籍或其他媒体中获取有关资料,讨论分析问题,独立或合作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四是语文实践过程的综合,让学生在读书、写作、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二、理论依据及意义
1、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教育理论。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认为教育和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基于此,我们要以语文教材为蓝本,把让学生融入学校、家庭、社会广阔的天地中,实现语文学科的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做到学科间融合,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实践能力。
2、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
西方一些教育先进国家对作业形式进行了一些改革,对我们很有启发意义。如英国中小学生课程作业主要有四种类型:
(1)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
(2)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
(3)口头、听力作业;
(4)表演作业。美国的中小学教师则以很宽广的视野从多方面、多层次来定位作业目的。教师不仅从作业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的关系,而且从作业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定位作业的目的;不仅从作业对学生的影响,而且从作业对亲子关系、家校关系、社会影响等来定位作业的目的,从而把作业变成学生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学校之间、学校和社会之间产生联系的一种中介。给我们的启发:教师应该更多的从学生个性发展的角度来设计作业,而不应该仅从完成自身教学或增长学生知识的角度设计作业;作业的内容和要求应因人而异,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特长的目的;教师可以通过作业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合力等。
国内方面:目前对于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研究已日趋深入,课改的语文新教材中相当重视语文综合性作业的内容,注意作业设计的趣味性和人文色彩,还加强了感悟、积累、实践,关注学生的经验世界、想象世界和学生的生活。此外,近几年的好多语文教学类刊物上也刊登了大量关于语文作业设计和评价方面的文章。这些都为本课题组进行课题实验提供了借鉴的条件。
本课题一方面将广泛吸取和借鉴其研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建立一套更为合理、更为全面的小学生中段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体系,这将对小学生语文涵养和素质的提高,语文学习热情的激发,一线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一)研究目标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减轻学习上过重的、不适当的心理负担和恐惧心理;
2、通过改变语文综合性作业的组织形式和呈现方式,让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在丰富多彩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中获得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实现完美人格。
3、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中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增强一线教师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作业设计和评价的水平。
(二)研究内容
研究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三条途径和三个方面:
1、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时主要通过三条途径:
(1)、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
(2)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
(3)开多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创新性作业。
在语文作业中渗透综合性学习的教学是指运用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在语文作业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实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创新,将语文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表演、游戏、竞赛中。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实践作业是指对兴趣小组和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的以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作业。语文综合性学习创新性作业是指在面向全体学生的语文作业中进行以创新性学习为主题的活动。在选择综合性学习作业的专题内容时,我们认为遵循以下选材的原则:
趣味性——应选择对学生而言较为新颖有趣的题材。
通俗性——应选择学生能够懂得和理解的题材。
教育性——应考虑到儿童的年龄层次和他们可能受到的非正面的影响,尽量选择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教育内容。
2、我们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时主要强调了三个方面:
(1)强调了教师的角色定位和教学过程的要素。
在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设计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查找资料的途径;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创设学生乐于学习的学习情境并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还是学生的帮手和朋友——尊重学生、平等待人,不以权威自居。
(2)强调选择适合我们中年级学生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范畴。在语文课中进行综合性学习研究,要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不能加重学生的负担。我们认为现有语文教材、其他学科、生活实践共同构成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作业内容:
第一、结合教材的教学内容来选择。教材中有丰富的综合性学习的因素,通过深入分析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加强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培养,是在语文课中实施综合性学习的最佳方式。
第二、挖掘其他课程资源,找到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最佳结合点。
第三、与生活实践相结合,在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实践中来选择。这些内容包括: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感兴趣的问题,共同讨论。
(3)强调在综合性学习作业中体现语文的本色。在培养学生的实际综合运用能力的同时,要始终体现语文学科特点。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方法及步骤
(一)研究对象:二年级、三年级共4个班的学生。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在总课题组的指导下,分工协作、形成合力,全方位地进行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研究的改革实验。
(2)课题组每星期进行一次汇报交流,对语文综合性学习作业的基本类型、形式、进行研讨,分析学生作业的兴奋点,寻找有效地激发学生作业兴趣的方法。如利用校园文化资源,构建生活化的课堂、设计创造性的生活化作业等。
(3)以语文教材为抓手,挖掘教材特点科学地进行作业设计,科学地布置作业。使学生在生活中,在社会中去观察、去发现、去思考问题。开阔眼界,拓展思路,把视野触向社会的不同层面、生活的不同角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多学科知识,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4)建构合理化的作业设计体系,体现语文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多元性和人文性。
(三)研究步骤
1、准备阶段(20xx年6月――8月)
(1)确立实验班和实验老师。
(2)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3)拟定实验方案。
2、实验阶段(20xx年9月――20xx年4月)
(1)在实验班开展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当前学生作业的现状,并对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进行分析。
(2)以每天的语文作业为抓手,积极探索作业设计的多样化与有效性,同时注意积累广大教师中的成功经验,做到每日一小结;每周一小结;每月一小结。
(3)开展形式多样的作业展示和作业交流活动。开展自我纵向评比;小组动态评比;学科间评比;班级间评比。
(4)根据两位对照班教师对同一课文设计的不同作业进行比较,结合课题研究,进行分析和对策归因。让作业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需要并开展一系列活动,并对几个典型的好、中、差学生建立个案,跟踪研究,以观察此研究的效果。
3、总结阶段(20xx年5月)
(1)对实验数据和结果进行整理分析,总结各项研究成果。
(2)撰写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完整的作业设计体系。
2、论文、案例
六、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领导重视:学校领导一向重视教科研活动。他们充分认识到教科研活动对于一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在“轻负高质”的教学大背景下,学校还将作业布置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常规检查的一项重要指标。
2、教师实力:课题组成员在语文教学方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精力旺盛,积极性高,人均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具备过硬的文化和科研素养。
3、学校的良好环境和优良传统:我校具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学校在实施市教育局“高质轻负的底线”中强调要严格控制课外作业量,家作布置要科学、合理,严禁大量机械、重复、惩罚性的作业。这项措施深得人心。这些均为本次课题研究指明了方向,成为我们研究的精神动力。
七、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组长:XX负责拟定实验方案,指导开展课题研究
组员:XX制作调查表,收集资料,撰写结题报告
作业设计报告15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作业是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怎样让两者有机融合,是作业改革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语文课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作业应在大量实践中承担掌握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因此,对语文作业我们要提高认识,精心设计,让作业成为学生自我策划、自我表现、超越自我的一个平台,从而发挥语文作业的真正作用,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然而在传统的守成性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因此,要想彻底地改变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作业设计这个层面切入。作业设计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载体,作业的研究对于教学实践的深化和教学理论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作业是为了学生的成长进步,那么,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和承受能力,注重作业的科学合理性和实际有效性,体现“以人为本”思想,就应该是我们老师必须把握的最基本的原则。《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整合性,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位学生都拥有自己的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同时,应将其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促使其弱势领域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所以教师要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有能力的人,乐于挖掘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激励的评价。
为此,本文以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作为研究内容,分析当前作业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其目的是探讨怎样进行作业设计才能充分发挥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总之,通过实践和理论,来规范小学生语文作业优化和设计,重新审视小学生语文作业的新内涵从而促进小学生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激发,促进小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的和谐发展。
二、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如下表述“要求学生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要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注意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步具备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为我们在实践中设计作业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倡导学生在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使作业在大量实践中承担运用语文规律的角色。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研究与实施
新课标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在作业设计中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合作性、实践性、整和性,让作业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大胆创新、发展个性的舞台。
三、研究设想
(一)研究内容:
1、作业形式的多样性
生动活泼的.形式,往往能引起学生作业的欲望,应当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以吸引自制力尚处于薄弱阶段的小学生,使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完成每一项作业,而不会把作业当作一种负担。可以设计以下三种形式口头作业。口头作业指说、读、背的作业。让学生说说故事、读读课文并录音、背诵精美篇章等,主要为学生创造口语交际环境,提高朗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布置数量的多样性
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数量在方法上要多样化。
教师规定数量。教师为使学生形成能力,要求学生必须要完成一定的作业数量。如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规定学生每天阅读课外书至少页,这样就体现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自定数量。对作业的数量,教师不作统一规定,让学生完成自己能够完成的数量。如,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流利,没必要强求学生读五遍或十遍,可让学生在数量上自主选择,可以读两遍,也可以读五遍,只要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就行,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3、完成时间的多样性
现在教师要求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大部分都相同,其实应该使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多样化。即时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当天就要完成作业。比如,在教学课文之后,让学生回家背诵文中的好段落,使课堂上的内容得到及时的巩固。短时性作业。要求学生在双休日或一周内完成作业。可以让学生在双休日写日记,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写作素材,这样学生的日一记就会言之有物。长时性作业。在完成作业的时间上,教师不作统一规定,只定下限,给学生一个较为充裕的时间完成作业,可以是一学期或一学年,使学生有一个自己安排的较长的过程。
4、作业内容的多样性
由于学生个体存在的差异性,作业的内容要多样化,既要有基础作业,又要有综合作业,还要有提高作业。要让作业的内容具有阶梯性,以适应不同水平的学生,尽可能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完成相应难度的课外作业,减轻学生作业的压力。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通过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时了解本课题的研究进程,全面正确的掌握本课题的相关信息,为本课题及时提供科学的论证依据、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效益。
2、调查法:调查实验对象的基本情况,使全面了解、掌握实验对象发展的具体情况。
3、对比分析法:通过对实验班与普通班的对比分析,及时了解本课题研究的阶段性变化。
4、案例研究法:对某个学生,某一类学生、某一节课进行深入具体的研究。通过实践探索与研究,不断总结学生在活动中道德素质提高的典型案例,进行不断的反思、验证,形成新的道德建设措施,以利于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5、经验总结法:对在实践中搜集的材料全面完整地进行归纳、提炼,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得出能揭示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确定具有普遍意义和推广价值的方法。
6、行动研究法:在研究中,不断进行新的课外作业内容及样式的尝试,探索出既能激发和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又能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作业设计有效策略及反馈评价的有效策略。
(三)过程设计:
1、准备阶段(20xx年3月—20xx年4月)
(1)填写课题评审书,申报课题;
(2)制定准备阶段;
(3)制定研究方案;
(4)理论学习;
(5)设计调查问卷;
(6)课题开题。
2、实施阶段(20xx年4月—20xx年6月)
(1)制定具体的研究计划并实施。改变传统的作业观,作业评价由对纯知识结果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查阅中外理论研究有针对性的文献和资料。
(2)分析语文课堂作业设计和学生的学情,进行参与、观察,从中研究多样化、科学化作业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3)及时根据研究反馈的信息作出相应的对策调整,进行实践反思实践。
(4)关注与本课题相关的科研信息,学习借鉴,解决课题研究中产生的相关问题。
(5)在相关理论的指引下,进行个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以确定和推广多种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设计,从而为后进生减压、减负。
(6)开展作业评价活动,引导教师设计多样化、科学化的语文作业,促进学生多元发展。
(7)采用多渠道分析、反馈方法,多方面了解学生的反馈意见,并及时对课题反思,完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提高实验成果。
3、总结阶段(20xx年7月)
进行课题全面性的总结,形成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设计化、科学化课堂作业设计模式,推广应用,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整理各个阶段试验资料,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四、研究对象
杭锦旗亿利东方学校2年级学生
五、课题预期成果形成
(一)通过课题研究,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和语文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
1、学生都能自觉完成作业;一半的学生能认真完成作业并有良好的作业习惯;少数的学生对待作业极其负责。
2、学生的作业兴趣有所提高,形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
3、激发了作业兴趣。学生完成语文作业的兴趣有比较明显的提高,特别是以前对语文作业不感兴趣的学生,在态度上对语文作业有比较大的改变。
4、学生思维能力得到提高。以前做语文作业没有思考的习惯,拿起笔就开始做,现在学生有了自己的思维,喜欢动脑筋去独立思考了,也愿意和别人去探讨与交流了。
(二)教师教研水平得到提高。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批改作业更认真细致,作业讲评更有针对性,课堂教学更注重有效性,平时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最后,通过专题学习,课题组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方法,按科研的程序参与实验的全过程,锻炼科研能力,提升理性思维,业务素质得到了提高,专业得到了成长。同时教师能够探索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的作业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总之,通过课题研究,达到了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习质量的目的。课题实施以来,学生的心理负担和作业负担都有一定程度的减轻,孩子们不仅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同时语文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作业设计报告】相关文章:
林场低产林改造作业设计报告08-24
银行工作业绩报告11-18
线上教学作业设计总结范文(精选22篇)01-04
物流运输作业实训报告09-19
作业完成情况总结报告10-20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方案(通用10篇)04-13
地理双减作业设计总结(通用16篇)07-15
作业设计与管理心得体会(精选15篇)08-17
学生作业情况调查报告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