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方案

时间:2024-02-24 16:11:24 方案 我要投稿

实施方案合集(10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方案,方案的内容多是上级对下级或涉及面比较大的工作,一般都用带“文件头”形式下发。方案应该怎么制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实施方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施方案合集(10篇)

实施方案 篇1

  为加快推进我县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整治行动实施方案(xxxx-xxxx年)的通知》和全省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农村污水治理方面

  (一)工作目标

  xxxx年,完成省市下达x个乡镇(西兰、洪洋、鉴江、碧里、中房)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附件x:《罗源县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任务表》);推进省市下达xx个乡镇xx个行政村污水治理完成xxxx户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任务(附件x:《xxxx-xxxx年罗源县村庄污水治理任务分解表》)。

  xxxx-xxxx年,巩固完善建设成果,重点推进配套管网建设,提高乡镇污水收集处理率。

  (二)治理标准

  乡镇、村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按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xxxxx)有关规定执行。要求三格化粪池数量(需按《农村户厕卫生规范》(GB xxxxx-xxxx )建设)达到村庄常住户总数xx%以上;条件具备的,要在村域内全覆盖。对于不会对公共水体造成污染、仅用于农田、耕地灌溉的村庄,生活污水经三格化粪池处理后,尾水排入田地、山地或自然排水沟消纳利用。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后,还要配建相关设施对尾水进行处理,包括尾水进入氧化塘、人工湿地、微动力设施等或纳入市政管网进行后续处理,具体排放标准在项目建设阶段由环保部门把关。

  (三)资金补助

  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在省、市财政补助的基础上,县财政给予一定的配套,主要有两个方面:

  x、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助

  新建镇村污水处理设施(含提升改造),总投资在xxx万元(含)以下,按实际投资额的xx%给予补助,每个乡镇补助不超过xx万元;总投资在xxx—xxxx万元,每个乡镇补助xxx万元;总投资在xxxx万元(不含)以上,每个乡镇补助xxx万元。

  x、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补助

  (x)三格化粪池补助

  省级财政给予新建改造三格化粪池每户xxx元补助,市级财政按照“不低于省级补助标准配套”要求,每户补助xxx元,县级财政按照“不低于省级补助标准配套”要求,每户补助xxx元。我县xxxx要完成xx个乡镇xx个村庄xxxx户三格化粪池建设,县补助资金xxx.xx万元,总投资xxxx.xx万元。

  (x)村庄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补助

  对村庄建设人工湿地、氧化塘或微动力等污水处理设施的,市级财政以“经济较为困难县”的标准按实际投资额的xx%补助,最高补助资金不超过xx万元。

  (x)污水管网建设补助

  镇村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市级财政以“经济较为困难县”的标准按实际投资额的xx%补助,不足部分由县财政统筹。

  (四)工作要求

  x、组织领导

  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在罗源县农村污水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领导下开展工作。各乡镇和相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按照本方案的要求,明确目标任务,细化工作计划,落实工作责任,确保组织计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任务完成到位。制定定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考核标准,协调推动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检查、考核和验收等工作。

  x、具体落实

  各乡镇应在充分摸底基础上,严格项目申报,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对已经开展过村庄污水治理、农户改厕且已领取过补助资金的,原则上不再列入整治名单;并对列入省级美丽乡村整治任务的村庄进行全面覆盖。并于各乡镇签订农村生活污水整治责任状。建立县、乡(镇)两级共同承担的长效运行资金分担机制,对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的乡镇,按相关规定可向居民收取生活污水处理费用。

  x、促进项目实施

  由县住建局联合环保、爱卫办等部门,会同乡镇政府统筹抓好村庄三格化粪池建设改造指导工作。村两委要发挥村民代表作用,协调解决化粪池用地、接管、尾水排放等问题,按照农村布局建立档案(xx户以内各乡镇根据住户地形区位自行安排分布,可一户一池或多户一池,xx户以上要报县住建局与其他部门商议后确定),施工前后及施工中,要拍照存档。同时,鼓励乡镇采用PPP模式,引入社会资本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五)建立督查机制

  x、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管理纳入乡镇年度工作考核,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将作为乡镇政府绩效考核评分依据之一。

  根据考核结果,达到要求的,全额拨付奖补资金;达不到要求的,视情况予以扣减或取消奖补资金。

  x、有动力污水处理设施年平均运行负荷率低于xx%的(根据废水流量计、电费缴纳单、运行维护记录等资料核算),每降低xx%扣减奖补资金xx%,年运行负荷率低于xx%的不予安排奖补资金。

  x、未按要求落实管理制度,年终考核无法提供设施管理维护相关资料的(包括管理人员聘任合同、人员工资发放单、日常检查记录等),责令限期整改并扣减当年奖补资金xx%。

  x、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不正常;进出口水量明显不符合要求;出口水质监测不达标;人工湿地杂草丛生或水生植物死亡未及时更换。发现x 次给予警告并限期整改,发现x 次扣减当年奖补资金xx%,发现x 次(含x 次)以上不予安排奖补资金。

  x、污水处理设施无进、出水或进、出水质不合格,经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污水处理设施被人为损坏无法使用的;弄虚作假,伪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管理资料的;污水处理设施不正常运行,被上级有关部门通报处分的,或造成群众x 次(含x 次)以上有效投诉,或被媒体曝光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不予安排奖补资金,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农村垃圾治理方面

  (一)工作原则

  按照“分级治理、建管并举、条块结合”工作原则,积极推进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加强农村垃圾管理,明确各乡(镇)、各级部门职责,加强目标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逐步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运行体系,加快农村生活垃圾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等突出问题,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强化管理、集中整治,建立健全的农村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网络,xxxx年要完成市下达xx个行政村(附件x:《罗源县xxxx年农村垃圾治理行政村任务清单》)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和x个乡镇(附件x:《罗源县xxxx年乡镇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建设任务清单》)垃圾转运系统建设任务,以及自选建设一个(霍口乡)阳光堆肥房任务(附件x:《罗源县农村阳光堆肥房处理任务清单》)。实现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xxxx年所有行政村建立生活垃圾治理和保洁常态化机制; xxxx年巩固提升治理成果,改善农村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多数行政村达到国家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验收标准。进一步巩固完善县、乡(镇)、村三级环境卫生管理体系,落实长效管理体制及资金保障机制。

  (三)工作步骤

  x、动员部署阶段: xxxx年x-x月,制定《关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行动的实施方案》,召开全县动员会,研究部署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相关工作任务,明确工作内容,标准和完成时限,并广泛宣传。

  x、集中治理阶段: xxxx年x-xx月,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活动,指导各乡(镇)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

  一是各乡(镇)指导各行政村配足村级环卫保洁人员。

  二是各行政村组织人员清理积存陈年垃圾和其它有碍观瞻的杂物以及河道、池塘、沟渠、田头等区域的垃圾。

  三是加快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与修缮;改建开放式垃圾池为密闭式,购置垃圾桶;各乡(镇)配齐垃圾转运车辆,加强辖区转运站管理。

  四是完善治理工作资金投入机制。

  x、检查验收阶段:

  xxxx年xx月,县将对辖区农村生活垃圾整治情况进行自查自纠,并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拾收。对达不到验收标准的行政村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

  xxxx年xx月,市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对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情况进行抽查验收,各乡(镇)原则上抽查x个行政村。

  x、巩固成果阶段:

  xxxx年l月x日起,对于抽查验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整改,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生活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的长效保洁机制和垃圾收运体系,确保我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常态化。

  (四)农村垃圾管理标准与要求

  x、配齐充实保洁队

  (x)一般要求

  各乡(镇)要加快建立乡(镇)级专业环卫管理队伍,并配置垃圾运输车辆。要以乡(镇)为单位组织专业环卫队伍,负责乡(镇)区域的村道清扫保洁及垃圾收集运输管理工作。鼓励有条件的乡(镇)开展村道清扫保洁及垃圾收运市场化运作,通过公开招标,将村里清扫保洁、收运服务委托给专业公司和人员,实现乡(镇)域范围的垃圾统一收集清运,提高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x)具体要求

  ①各行政村原则上按照每xxxx人(含外来常住人口)配备x人以上(含垃圾收集员)的标准,配备清扫保洁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②各行政村委会要完善保洁考核制度,加强对清扫保洁队伍的管理,建立完善清扫保洁员花名册和台账,保持队伍相对稳定,确保村域范围内无陈年垃圾,无垃圾乱堆乱放。

  ③各乡(镇)要按照行政村基本覆盖的要求配置垃圾运输车辆,要优先选用压缩车,方便桶车对接,压缩式运输车原则上按xx~xx个村一台配置。

  x、合理选择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城市周边、交通便利的农村应纳入城市无害化处理设施 处理;离城区垃圾处理设施远且垃圾产生量大的乡镇村庄, 可区域共建共享无害化处理设施;边远村庄、海岛垃圾尽量 就地减量、处理,有害或不可降解的垃圾应妥善储存,定期外运处理。提倡农村垃圾“干湿”分离,湿垃圾(即“会烂”垃圾,包括厨余垃圾、枝条、果皮等有机质)利用阳光房堆肥处理;干垃圾中“能卖”的进行物资回收利用,“不能卖”的按原模式进行填埋或焚烧处理。省住建厅会同有关部门加强技术服务和指导。今年选择若干乡镇开展垃圾“干湿”分类试点,成熟后全面推广。

  x、完善垃圾收运处理设施

  (x)一般要求

  ①各乡(镇)要加快新增垃圾处理场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实现农村垃圾区域集中处理;鼓励远离县级垃圾处理场的乡镇建设模块化垃圾处理设施,以乡镇为单位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

  ②各乡(镇)要加快村庄垃圾房(池)建设。村庄的垃圾收集点、垃圾收集房(垃圾池)要按照村庄规划,本着就近方便、便于运输的原则进行设置。垃圾收集房(垃圾池)原则上要封闭,现有的露天垃圾池要进行封闭改造。

  ③禁止露天焚烧垃圾,逐步取缔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简易填埋设施、焖烧炉等。现有处理设施能力不足的,要及时新、改(扩)建无害化处理设施。

  (x)具体要求

  ①县将建成一座垃圾处理场,承担辖区范围内的生活垃圾处置,鼓励相邻乡(镇)区域共建共享无害化处理设施。

  ②除偏远乡镇、海岛外,所有乡(镇)应建成x座以上压缩式转运站或购买垃圾压缩运输车直接转运。

  ③每个村庄至少设置x个垃圾收集点,收集点应有防雨和污水收集功能,配备大型垃圾桶(箱)、冲洗设备或有分类收集设备。

  ④村庄内公共设施、集市、车站、停车场、街道及活动广场、进出村道等场所应设置垃圾桶(箱)。居住区按每x~xx户配置x个,村庄公共设施、停车场等活动广场一般按xxx~xxx平方米设置x个,沿街道路按每xxx米配置x个,其他道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配置。各行政村收集点数量应根据行政村面积、人口按实配置。

  x、农村垃圾收集转运方式

  (x)一般要求

  各乡(镇)农村垃圾收运主要通过各乡(镇)垃圾转运站集中后,经垃圾运输车辆转运至县处理场处置。

  (x)具体要求

  ①垃圾转运站建设规模和数量应与生活垃圾收集量相符,操作应实现封闭、减容、压缩。

  ②采用压缩车直运模式的.,如运输半径xx公里以内得宜选用x~x吨的垃圾运输车辆,如运输半径xx公里以上,垃圾压缩转运车吨位宜选择x~x吨。

  ③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应依据垃圾收集量、运输距离及道路状况选择运输模式:

  当运输距离小于xx公里采用“直运模式”,将收集站或以固定位置的垃圾收集容器(垃圾集装箱)为基础,将收集的垃圾直接运往处理场;当垃圾运输距离大于xx公里或垃圾量较大时,采用“转运模式”,将村垃圾收集点上的垃圾通过区间垃圾收集车送至乡(镇)垃圾转运站后转运至处理场。

  x、完善村规民约

  (x)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组织作用,制订村规民约,明确各农户对自家居室、院落和村委会规划的公共卫生责任区的保洁责任,并对所产生的垃圾进行初步分类。

  (x)村委会与农户签订门前 “三包”责任书,签订率达xx%以上。发动村民参与生活垃圾治理,正确引导在参与中增强保护环境卫生意识,提高村内文明程度,提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的综合效果。

  x、健全资金投入机制

  (x)一般要求

  我县按照市农村垃圾日常管理经费标准,每人每年经费不低于xx元。其中,省财政补助xx元,市财政补助xx元,县(市)财政补助xx元,乡、镇和村合计补助不低于xx元,村民自筹不低于xx元。我县xxxx年要完成x个乡镇xx个村庄约有xxxxx人的生活垃圾整治任务,县财政补助xxx.x万元,总补助资金为xxx.xx万元;我县垃圾转运站建设除省级补助资金外,市、县财政各出一半(市财政补助最高不超过xxx万元);市对开展阳光堆肥房的试点补助为xx万元。

  各乡(镇)根据实际,制定农村生活垃圾整治资金投入管理办法,建立起农村垃圾常态化治理的资金保障机制,落实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和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经费及其维护修缮经费,各乡(镇)、村积极引导群众适当交纳保洁费,确保建立起“村民适度缴费、村集体补贴、财政补助”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经费保障长效机制。

  (x)具体要求

  ①清扫保洁员工资村委会负担,乡(镇)给予补助,垃圾转运费用由乡(镇)负担。

  ②垃圾池建设、垃圾桶、果皮箱配置由村委会负责,乡(镇)给予补助。

  ③垃圾无害化处理场建设与运行由县财政负坦。

  (五)工作要求

  x、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住建局统一领导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成立农村生活垃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各级农村生活垃圾管理职能部门,对照目标任务,定进度,定人员,定效果,分解落实责任。

  x、落实例会,推动工作。各乡(镇)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职能部门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专题会,安排部署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县住建局每月召开全县农村生活垃圾整治工作会议。

  x、制定方案,强力推进。各乡(镇)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和县住建局工作要求,制定本级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工作方案,明确时间节点,倒排进度,强力推进。

  x、加强督查、严格考核。各乡(镇))成立农村垃圾管理检查考核组,定期组织考核,通报考核结果,下发整改意见。对整改不力的乡(镇)、村通报批评。各乡(镇)建立农村垃圾管理检查考核小组,实施日督导、月考核制度,定期汇冬、评比、通报凡工作不力,整治效果差、影响到验收的单位,要严格进行问责。

  x、加大宣传,舆论引导。通过开辟专栏、曝光台以及播放公益宣传广告等多种形式,宣传美丽乡村建设,引导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全面提高农村群众的文明、卫生意识,营造整洁、优美的人居环境。

  x、鼓励探索农村垃圾收运处理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农村垃圾整治的质量和效率。

实施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城乡社会医疗救助体系,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根据XX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城市医疗救助制度实施意见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救助原则

  (一)救助水平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原则。

  (二)属地管理、动态操作、规范程序、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

  二、救助对象

  具有本县户口,并符合以下条件的城乡居民,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

  (一)农牧区五保对象;

  (二)城乡低保户;

  (三)城乡伤残军人、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伤残民兵及其配偶,革命烈属,牺牲、病故军人遗属,在乡老复员军人遗属等特殊优抚对象;

  (四)城市低保对象中,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人员;城市低保对象中,已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但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家庭成员;

  (五)未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但因患重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的特殊困难群众;

  (六)其他特殊困难群众。

  三、救助方式

  (一)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自筹部分;

  (二)大病医疗救助。

  四、救助标准

  (一)农村五保户、低保户、城市低保户、城市“三无”人员、困难优抚对象参加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个人承担部分由民政局全额救助。

  (二)救助对象因患重大疾病住院治疗的,其当年度(公历1月1日-12月31日)住院医疗费用(参加新型合作医疗或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经合管办或医疗保险经办机构报销后)个人负担医疗费用过高且影响家庭基本生活,给予适当救助,救助标准按住院医疗费用发票10%的比例给予救助,但救助金额每人每年累计不超过3000元。

  (三)农村五保户、重点优抚对象、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实行基本门诊就医补助,基本门诊就医每人每年补助金额不超过600元。

  五、救助程序

  (一)参加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救助程序

  根据《XX县农牧区新型合作医疗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各村委会、社区在每年第四季度对本村组(社区)需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对象进行详细入户调查摸底、登记造册,经村(居)民代表会议评议同意,上报乡镇人民政府。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并在当年11月20日前将需民政资助参加合作医疗对象花名册报民政局,经民政局审查、县农牧区医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批后,由各乡镇分类办理救助对象参加合作医疗的相关手续。

  (二)大病医疗救助相关材料和程序

  1.申请大病医疗救助须提交以下材料

  (1)个人书面申请(加盖村委会或社区公章);

  (2)被救助人户口簿复印件、身份证复印件1份;

  (3)被救助人住院医疗费用发票原件及复印件、农村合作医疗报销补偿表,城镇职工医疗保险费用票据;

  (4)享受门诊就医补助的人员需持门诊就医发票原件和申请救助书面报告;

  (5)村委会或社区调查填写的.《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申请调查审批表》1份。

  2.救助程序

  城乡大病医疗救助按照个人申请、村(社区居)委会调查评议、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县民政局审批,并实行层层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1)申请。申请人持相关证明材料向户口所在地村(社区居)委会提出书面申请,村(社区居)委员会在受理申请人申请后,须在7个工作日内进行调查和评议。经评议,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张榜公布5日,经公示无异议的,并由申请人填写《城乡困难群众大病医疗救助申请调查审批表》

  (2)审核。乡镇人民政府收到村(社区居)委会上报的申请审批材料后,须进行审核,并在5个工作日内将审核意见及相关材料报县民政局审批。

  (3)公示。经批准的城乡大病医疗救助对象,乡镇人民政府和村(社区居)委会要分别在政务公开栏张榜公布,公布时间不少于5天。群众有异议的,由县民政局调查核实,确实不符合条件的,要取消其救助资格。

  (4)审批。县民政局接到乡镇人民政府上报的申请、审批材料后,需进行复审,并在5个工作日内签署审批意见。对符合条件的救助家庭(对象)核准其享受大病医疗救助的金额,不符合条件的要书面通知申请人,说明理由,并退回相关材料。

  (5)建立档案。城市医疗救助工作档案实行三级管理,村(社区)、乡镇、县民政局建立档案,并按年度装订归档。

  六、不属于医疗救助的范围

  (一)因自杀、自残、打架斗殴、酗酒、吸毒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二)因交通、医疗事故以及其它赔付人应支付的费用;

  (三)因器官移植、镶牙、整容、矫形、配镜以及保健、康复等发生的费用;

  (四)不如实提供各项申请手续、弄虚作假者;

  (五)跨年度累计的费用。

  七、救助资金来源和管理

  (一)资金来源

  1.上级财政拨付的城乡医疗救助补助资金;

  2.县财政预算配套资金;

  3.按规定可用于城乡医疗救助的其它资金。

  (二)资金管理

  城

  乡医疗救助资金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财政局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基金”财政专户,县财政局、民政局对城乡医疗救助资金实行专帐管理,用于办理资金的缴存、拨付业务;民政局开设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基金银行专户,用于核算资金的缴存、支付(发放)业务。

  八、管理监督

  (一)民政局是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城乡医疗救助工作管理和救助资金的发放、使用等工作。要认真履行职责,掌握情况,建章立制,完善程序,实行医疗救助公示制度,严格执行政策,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

  (二)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城乡医疗救助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确保城乡医疗救助资金按时足额拨付、合理使用,杜绝挤占、挪用等现象发生。

  (三)卫生部门要加强监督管理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和工作水平,督促县合管办与民政局做好相关工作的衔接。

  九、组织机构

  成立XX县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领导机构,其组成人员如下:

  组长:县长

  副组长:县委常委

  副县

实施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经典著作是我国民族文化教育精神的一个庞大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通过文化经典,民族精神才得以传播和不断发展,开展经典诵读活动意义深远。我校把“中学生诵读中华文化经典”活动作为民族精神教育规划中的重要板块之一。优秀的古典诗文(唐诗、宋词、元曲等)、典范的现代白话文以及反映本地区改革开放新成就的优秀作品都在我们的诵读之列。这些作品既是我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蓝本,也是我校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的主要载体。

  二、活动目标

  通过诵读、熟背经典、美文、唐宋诗词,以达到文化熏陶、智能锻炼与人格培养的目的。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思。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在学生的心灵中不断地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潜移默化地陶冶其性情。

  1、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了解祖国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养。

  2、让学生诵读经典、理解经典,以经典诗文,陶冶学生高雅情趣,开阔胸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读量,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使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4、在学校营造浓厚的阅读氛围,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营造和谐的、人文的、丰富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原则

  1、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2、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3、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4、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四、诵读内容

  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及《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必读诗文为主要内容,以及旨在提高中小学生人文素养和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关励志、爱国、惜时、亲情、好学等方面的诗文和中外现、当代美文。

  诵读活动时间安排及形式

  (一)时间安排

  保证学生不少于20分钟的诵读时间。

  1、早读:班干部负责诵读或看书吟诵活动。

  2、语文课前3分钟:语文老师负责,教师要见缝插针,充分利用每天语文课前3分钟时间,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而时习之”。

  3、课后:开展丰富活动,体验“诵读”乐趣,开展“诵读比赛”、“诗文书画比赛”比赛、“古诗文诵读先进班”评比等活动。

  (二)诵读形式

  1、诵读:以读经典、背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日有所诵,大量积累。

  2、表演:以吟唱经典、演绎经典为主要形式,让学生感受、体验经典文化的魅力。

  3、讲故事:了解与诗文创作以及作者相关的故事,通过再创作改变成有丰富内容、语言生动的故事,开展讲故事活动。

  4、写作:在讲故事的基础上,仿照文包诗的形式进行写作;根据自己对诗文的理解进行改写、扩写。

  5、诗文绘画:根据诗文的内容和意境,进行创作性的诗配画。

  6、诗文书法:以硬笔书法为主,有能力的学生可以以毛笔书法的形式,书写经典诗文。

  五、活动方法

  1、开设经典诵读课、活动课。每周一节,由语文老师担任教师。通过开展晨读、早读、大课间、读书活动节等时间段让学生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利用自习课、辅导课、活动课、班会课、朝会课、读报课等时间,开发经典诗文兴趣课、体验课等特色课程,确保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在时间、数量、质量的保证。

  2、语文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利用几分钟作为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时间,各班每周以经典诵读课为载体,做好诵读工作。做到学科整合,音乐学科与诗文诵读的整合,音乐教学中,教师可寻找或自编教学内容,将诗文诵读与音乐融为一体。美术学科与诗文诵读的结合,给经典诗文配画,应成为美术教学中探索学科整合的一条途径。其他学科,如政治、历史等亦可探索与诗文诵读的相关整合。

  3、充分发挥师生能动性,组织学校的各种社团积极参与诵读活动。利用黑板报、橱窗、宣传栏、校园广播,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活动。

  4、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实践活动。组织开展诵读比赛、知识竞赛、写经典、悟经典、演经典等活动和比赛,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主题实践活动,使学生做到知行合一,终生受益。做到诵读为主,讲解为辅;品味诗文,畅谈体会;分清层次,因材施教;师生互动,交流情感。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5、开展“四个一”活动

  每日一读(每天利用早读或语文课时间集体诵读,时间不少于10分钟)

  每日一记(每日精选一篇经典诗文等,并要求学生背诵);

  每周一课(每周设一堂经典赏析课,由语文教师讲解国学经典,赏析诗词名篇)

  每月一赛(学校每月组织一次经典诵读比赛,大力推进国学经典活动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6、建设经典文化校园,要将具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经典文化,以文字、图画、喷绘画的形式设置在墙壁上,在绿地花坛等显要位置设置小型经典语录广告牌,让师生们触目可及,在休闲娱乐之余,接受经典文化的熏陶和滋养,提升师生的文化修养。黑板报、宣传栏要根据时令季节或环境需要定期更换,不断扩大经典内容的吸引力和覆盖面,营造浓郁的经典文化氛围。

  六、活动要求

  1、提高认识,明确活动重要意义。中华经典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和民族文化精髓。通过深入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能够使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了解、熟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对祖国语言文字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深化爱国主义教育,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在新形势下开展思想道德建设的一个有效途径,是对青少年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具体措施。各班级要结合工作实际,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经典诵读,把经典诵读与感恩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和才艺展示等活动结合起来,增强活动教育效果。

  2、精心组织,注重活动实际效果。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与清明、端午、中秋、春节等传统节日和其他节庆的重大演出相结合,挖掘与诠释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弘扬健康向上的节庆文化,彰显中华语言与文化魅力。开展“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要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为基本原则,从古代、现代、当代名家名篇中精选作品,注重广大群众和青少年耳熟能详,引导人们感悟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深刻内涵。要把“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推动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需求,选编经典诵读读本,纳入校本课程管理,与学校的教育教学有机融合。要重视和加强语文教师诵读知识和能力的培训,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组织好广大学生开展诵读活动,增强活动效果。

  3、创新形式,力求活动丰富多彩。以班级为点,以年级为线,以学校为面;以个人为根,以集体学习为干,以校园活动为叶;以开创风气为主,以文化熏陶为本,以文化教育为重。各年级要在活动中注重艺术创新,用普通话和现代舞台艺术手段表现经典内容,通过诵读活动学习知识,陶冶情操,激励人生,演绎时代精神。

  4、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学校将对此项活动进行总结,对做得好的指导教师、班级和学生进行表彰。

实施方案 篇4

  为确保我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有效开展,发挥教育扶贫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贫困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水平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程度,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特色种养业扶贫工程实施意见等五个脱贫攻坚配套文件的通知》(皖政办〔20xx〕1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教育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扶贫对象

  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

  (二)目标任务

  县教育部门成立教育精准扶贫工作组织,科学制定脱贫攻坚推进方案;加快学生资助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强扶贫攻坚基层能力;实施精准扶贫助学计划,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而辍学;实施结对帮扶贫困村计划,组织教师进村入户做好建档立卡、比对核查、慰问帮扶等工作,确保精准扶贫任务落实到位。

  从20xx年起,按照定点、定向的原则,对接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薄弱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努力构建到校、到人的教育精准扶贫体系,落实多元扶持与资助政策,从根本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确保我县教育发展主要指标接近或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对建档立卡的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杂费,建立城乡统一、重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各类教育资助方式,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确保贫困家庭子女都能公平接受有质量的教育。

  到20xx年,幼儿园实现基本覆盖,学前三年入园率达到75%;义务教育学校基础设施建设、生活设施设备和教学仪器设备配备任务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0%以上;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未能升入普通高中和高校的贫困家庭适龄学生都能进入职业院校学习,或接受不低于半年的职业技能培训,拥有一技之长。

  到20xx年,幼儿园实现全覆盖,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目标,义务教育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义务教育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有较大提高,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办学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培训能力满足贫困地区技能型人才培训要求。通过教育资助实现扶智脱贫,同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寒门圆梦”精准扶贫助学计划,全面保障贫困家庭学生受教育权利

  1.实施范围

  具有利辛户籍在利就读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孤残或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因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学生,以及贫困家庭普通高校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新生均纳入“寒门圆梦”助学范围。

  2.工作目标

  从20xx年起,实施“寒门圆梦”精准扶贫助学计划,按照定向、分类的办法,对贫困家庭学生实行“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补助、高中教育兜底、中职教育贴补、大学教育贷款”全覆盖的教育助学扶智计划,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就学、完成学业,实现扶贫、扶智、脱贫的目标。

  3. 扶助标准

  (1)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就读子女

  学前教育阶段每生每年按600元的标准给予资助;

  义务教育阶段每生每年按8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寄宿生每年再分别按小学1000元、初中1250的标准补助生活费;

  普高阶段实行政府兜底资助,在每生每年补助20xx元国家助学金、学校优先免除学杂费的基础上,按照每生每年45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测算方法:生活费按每生每天15元全年5400元、住宿费700元,教辅及生活用品400元,共计6500元,减去国家助学金20xx元,计4500元);

  中职阶段在免除学费、每生每年享受国家助学金20xx元基础上,由扶贫部门和学校校内资助资金(学校提取事业收入的5%)分别按每生每年20xx元标准给予生活补贴;

  高等教育阶段优先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本专科最高8000元、研究生最高12000元,在校期间免息),并由扶贫部门按每生每年20xx元标准给予扶助。

  (2)非建档立卡经济困难家庭就读子女

  对孤儿、残疾学生及经济困难残疾家庭学生,按照每生每年小学500元、初中800元、高中1000元的标准扶助;

  对全日制普通高校在籍在读首次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贫困家庭普通高校在读大学生和大学新生,实施一次性就学扶助,标准为每生20xx元。

  (3)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困难家庭就读子女

  对因家庭成员患重大疾病或意外事故造成特别困难的我县在籍在校学生,按每生20xx元的标准给予一次性特别扶助。

  (二)改善学校办学条件,努力扩大贫困家庭学生公平接受教育的机会

  1.实行教育扶贫结对帮扶全覆盖。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城区公办幼儿园、优质民办幼儿园对口帮扶乡镇中心幼儿园,乡镇中心幼儿园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级幼儿园。县教育局统筹安排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对口帮扶农村薄弱义务教育学校,组织乡镇中心校对口帮扶所在乡镇村小学、教学点。

  2.扩大学前教育资源。重点扶持贫困村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支持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发展。按照有利于利用小学富余校舍和师资、有利于幼儿方便就近入园、有利于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原则,在有实际需求的贫困村依托小学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多渠道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指导并督促贫困村制定发展规划,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原则,构建完备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和保教质量。

  3.改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统筹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的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资金、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资金等项目资金,加大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和帮助农村小学、初中加强教学用房和学生生活用房等附属设施建设,加强图书、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远程教学设备、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器材配备,改善寄宿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升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水平,缩小义务教育校际间和城乡间差距。完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政策,关注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4.加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运转经费保障。在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基准定额基础上,对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按照寄宿生年生均200元标准增加公用经费补助,切实解决寄宿制学校运转困难。对农村不足100人的规模较小学校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障贫困村儿童就近入学。加强县域内公用经费统筹,向条件薄弱的寄宿制学校和小规模学校倾斜,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

  5.提高特殊教育普及水平。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重点支持特殊教育学校和招收较多残疾学生随班就读的普通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含特教班)建设资源教室(中心)、配备特殊教育学校设备设施。提高特殊教育学校和随班就读的残疾学生公用经费保障水平,20xx年起,按每生每年6000元标准补助公用经费,切实保障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6.改善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实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支持普通高中校舍改扩建、体育场建设、图书采购、仪器设备购置,帮助其改善办学条件,使这些学校的教学、实验及学生生活设施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普通高中学校校舍建设标准。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7.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在实施好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中职学生助学金、免学费政策基础上,各中职学校主动与人社、农委、残联、扶贫办等相关部门联系,大力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鼓励贫困劳动力、在职职工、新型职业农民、残疾人、退役军人等群体参加中、高等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职业转换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和就业条件变化,建立覆盖城乡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网络。

  8.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推进中小学校宽带接入,通过有线、无线等方式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提高网络覆盖面,不断提升带宽接入质量;指导和优化校园网组网,完善网络条件下基本教学环境建设。巩固提升“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成果,逐步推进“在线课堂”建设,帮助农村教学点开齐、开好国家规定课程,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加强网络技术应用与管理培训指导。遴选信息技术应用优秀教师,开展现场教育教学交流活动,提升贫困地区学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三)加强农村师资配备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

  1.构建教师补充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中小学教师招聘“省考、县管”办法,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特岗计划”,加大农村教师补充力度,确保农村学校开足开齐国家规定课程。重点面向农村学校本土化培养教师,实施教学点“一校一全科教师”计划。

  2.完善教师多渠道培训体系。组织实施“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集中支持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加强对农村音体美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十三五”期间将农村教师轮训一遍。组织名师定期向农村中小学校送培送教。

  3.推动城乡教师合理流动。全面实施中小学教师“无校籍管理”和“县管校聘”制度,在县域内学校编制总量、职称岗位总量内,由县教育局按照班额和生源等情况统筹分配各校教职工编制,统筹管理学校职称岗位使用,促进教师编制、职称随教师交流而流动,重点推动城镇学校、优质学校教师向乡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交流。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到农村支教。

  4.依法保障并逐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全面实施乡镇工作补贴制度,继续落实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核定乡村学校中、高级岗位结构比例按上限执行。特级教师评选、教师表彰奖励指标分配向贫困地区教师倾斜。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对在乡村学校从教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积极争取并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实施农村学校教师周转宿舍建设,将农村教师住房纳入地方保障性住房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农村教师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统筹解决农村教师住房问题。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政府分管县长任组长,县法制、扶贫、教育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县财政、发改、人社、编办、民政、卫计、文体旅游、妇联、残联、工会、团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利辛县教育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教育局,具体负责教育精准扶贫日常工作。各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研究解决教育精准扶贫实施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工作指导和协调,完善配套措施和办法。各乡镇、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协调机制,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细化工作措施,加强资金管理,实施跟踪问效。

  (二)明确职责分工。县教育局负责根据农村教育发展情况和贫困家庭子女受教育情况,科学制定教育扶持和资助政策,统筹各方教育资源,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办学质量;县发改委负责将农村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发展纳入全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积极争取中央、省、市支持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的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县财政局负责建立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协调落实中央支持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资金,统筹相关财政资金,加强统筹配置,向贫困村倾斜;县编办、人社局负责农村幼儿园、中小学师资配备工作,力争将“下得去、留得住、教的好”的优秀师资补充到农村幼儿园和中小学,落实好教师职称晋升和待遇保障政策。把教育精准扶贫纳入县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总体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建立任务台账,细化工作职责,挂图精准作业。教育、扶贫部门具体负责各类教育扶贫项目的实施,建立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料数据库,落实帮教帮扶和资助措施,确保其获得有效资助,完成学业;按照项目规划和政策要求,落实各类教育扶贫项目建设资金使用主体责任,确保各类教育扶贫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坚持“节俭、安全、实用、够用”的原则,把好项目建设质量和项目资金使用关,避免重复建设、超标准建设。

  (三)加强资金投入。积极拓展教育精准扶贫资源渠道,充分发挥政府、非政府组织、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等在教育精准扶贫中的积极作用,合理引导各类教育扶贫资源发挥最大效益。要加大县以上财政对农村的教育转移支付力度,坚持教育政策向农村聚焦、教育资金向贫困村倾斜、教育项目向贫困村靠拢,全面落实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确保教育精准扶贫目标如期实现。健全财务信息公开制度,建立定期检查、审计监督和绩效评价机制,加强教育精准扶贫项目资金监管,确保教育精准扶贫项目资金使用安全、规范和有效。

  (四)加强舆论引导。教育精准扶贫是一项惠及贫困家庭和学生的民心工程,各乡镇、各部门要采取有力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弘扬关爱文化,关心贫困人群,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教育精准扶贫政策内容,熟悉资助办理程序并顺利获得资助,管好用好教育扶贫精准扶贫项目资金,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使教育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能够得到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和监督。

实施方案 篇5

  为提前谋划,切实抓住春节期间人员集中返乡的有利时机,促进辖区城乡居民更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有效缓解园区企业招工稳工难、人才引进难问题,尤其是妥善解决好迪比科股份、森鸿科技等六个百亿企业成长过程中的用工及人才需求,现结合20xx年“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系列活动的实施开展,制定本方案。

  一、时间安排

  20xx年1月2日-20xx年3月31日

  二、工作目标

  发动组织缺工企业,收集5000个以上岗位,为返乡人员、常住城乡居民、就业困难人员和在外抚籍人才提供针对性的招聘对接、创新创业服务,实现“三个一批”。

  (一)帮助招聘一批。通过在市城区、市内县(区)举办各类招聘会,周边乡镇街送岗位下乡进社区,以及赴外(跨省、市)劳务对接等系列活动帮助园区企业解决用工3000人。

  (二)中介引进一批。加强与各级各类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中介机构的合作洽谈,引导园区企业通过委托代招、劳务派遣及外包等方式引进人才及一线普工1500人。

  (三)校企对接一批。联系抚州职业技术学院、江西科技学院、东华理工高职院、抚州创新学校等院校安排学生顶岗实习、职业见习及毕业生就业,从全国各地招募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型人才等500人。

  三、实施内容

  (一)广泛收集岗位信息。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园区收集企业招聘需求信息,了解重点企业是否有赴外招聘或与中介机构合作招工的意向,进一步梳理高新区在公共就业、社保医保和支持创新创业方面的优惠政策,制作宣传册、页及网站信息,为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招聘活动做好准备。

  (二)营造浓厚宣传氛围。依托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及各类招聘会,广泛散发宣传册、页;充分利用电视、网站、微信、QQ、手机短信等媒体,开展政策宣传,发布用工信息,做到人社政策家喻户晓,企业用工信息基本对称。

  (三)举办市内招聘活动。组织园区缺工企业集中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的招聘活动,为各类求职者、有创业意向人员、企业提供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四)落实帮扶政策措施。落实企业自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中介机构职介、就业困难人员社会保险、公益性岗位、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创业担保贷款等补贴政策,帮助落实科创基地、青年大学生创业实训基地厂房租金、物管费、水电费补贴及税收奖励等优惠政策,努力促进企业员工及创业人员队伍的稳定。

  (五)开展赴外招聘指导。带领园区有赴外招聘意向的重点缺工企业,赴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地区及云、贵、川等经济相对欠发达但劳务输出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调研、对接,鼓励返乡就业、创新创业,针对性引进企业一线员工。

  (六)搭建多方对接平台。组织有高中等院校学生实习、冠名办班及毕业生需求的企业,与相关院校对接;实地考察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猎头公司,针对企业个性化需求,鼓励通过市场方式进行对接。

  三、组织分工

  成立高新区帮助企业用工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人社工作领导任副组长,党群、财政、招商、企服、经科、社会事业、房管、综合执法、人社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建立领导小组会议制度,统筹帮助园区企业招工引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社局,下设六个专项小组,负责20xx年高新区“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帮助企业招工工作的具体实施。

  (一)信息收集与宣传发动组:负责收集缺工企业招聘信息、赴外招聘或与中介机构合作招工信息,以及高新区就业创业、社保医保、人社扶贫政策等,并编印成宣传册、页,广泛散发;负责通过高新区站、高新人才网、省市人才人事网、就业信息网、微信QQ、手机短信等途径,以及加强与市电视、日报等媒体付费广告合作,大力宣传高新区企业招聘信息及人社相关政策。

  负责人:邓园发、陈培荣、黄忠仁、宋佳

  (二)市本级城区布点招聘组:负责与市就业局、人才服务中心及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联系,加强与市大型超市、购物广场协商,在市万达广场、华润万家(原洪客隆)、沃尔玛、大润发购物广场、火车站广场、人力资源市场等场所摆摊设点招工;负责场所联系、租赁、布置,车辆租赁、使用,招聘证牌制作,进场企业现场招聘坐台及组织协调等工作。

  负责人:邓园发、邓碧琴、傅钢燕、各镇(街道)劳动保障所各抽调1人

  (三)县区乡镇街流动招聘组:负责与市就业局及相关县(区)就业局、乡镇街劳动保障所联系,在县(区)集贸市场、人流密集街道、社区举办小型招聘会;负责场所联系、租赁、布置,车辆租赁、使用,招聘证牌制作,企业人员组织,工作信息报送等工作。

  负责人:邓园发、邓碧琴、傅钢燕

  (四)院校及中介机构对接组:负责组织企业与院校之间相互座谈、参观学习交流,指导缺工企业冠名办班,引导学生入企顶岗实习,推荐应、历届毕业生到园区企业就业等;负责引导企业与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力资源服务公司合作,通过猎头公司、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方式,自主引进紧缺人才及一线员工。

  负责人:苏虹、邓园发、陈培荣

  (五)赴外地招聘指导服务组:负责加强与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型的外省、市、县(区)就业部门建立劳务合作关系,带领企业实施跨区域招工;负责建立驻外招工联系点,通过租赁当地办公场所、聘请当地协管员等方式,帮助引进外地员工。

  负责人:苏虹、邓园发、邓碧琴

  (六)后续跟踪与政策落实组:负责做好企业新招人员信息管理,对新员工劳动合同签订、交纳社会保险、稳定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了解、跟踪服务;指导企业开展自主培训,帮助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

  负责人:邓园发、黄忠仁、邓碧琴

  四、活动安排

  (一)20xx年1月2日(农历20xx.11.16)-20xx年1月31日(农历20xx.12.15),宣传发动阶段

  1.信息收集与宣传发动组完成企业用工需求信息、赴外招聘或与中介机构合作招工信息的收集,印制招工宣传册、页,制作招聘证牌;梳理好高新区就业创业、医保社保、人社扶贫等政策,制作人社政策礼品袋,分户散发;与市电视台广告中心、抚州日报社、信息日报社,以及市城区休闲广场电子屏等户外媒体洽谈,通过付费合作方式,通过电视游字、拜年广告、专刊专栏、户外荧屏等方式宣传企业招工信息;借助高新区站、高新人才网、省市人才人事网、市就业信息网、微信QQ、手机短信等网络平台,及时广泛发布企业招工信息、告知招聘活动举办的时间、地点;在辖区人口密集区悬挂企业招工横幅,在村(居)务公开栏张贴企业招工传单,营造立体式招工引才氛围。

  2.县区乡镇街流动招聘组租赁车辆,在辖区内以及周边县(区)、乡镇街宣传园区企业招工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带领重点缺工企业深入周边县(区)、乡镇街摆摊设点,开展招工信息宣传,接受求职者现场咨询,组织有意向求职者实地参观考察,实行岗位无缝对接。

  3.院校及中介机构对接组组织抚州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代表与园区重点企业负责人座谈,相互参观考察,初步商定20xx年春季企业吸收学生顶岗实习,以及20xx年秋季冠名办班培养计划;组织江西聚才人力集团、中湾人力资源、优蓝网等中介机构与企业对接,洽谈劳务派遣、劳务外包,以及沿海人才回流招募等相关事宜。

  (二)20xx年2月1日(农历20xx.12.16)-20xx年3月2日(农历20xx.01.15),集中招聘阶段

  1.市本级城区布点招聘组与市就业局、人才服务中心及行政执法等相关部门联系,并与市万达广场、华润万家、沃尔玛、大润发购物广场、火车站广场管理方接洽,落实高新区企业布点招聘的具体位置,集中时间、精力,组织缺工企业在相应位置和区人力资源市场大门口等场所,散发招工信息及人社政策宣传册、页,摆摊设点招工;同时,结合市本级“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活动的安排,承办系列大型招聘活动,以及开展送岗位进社区活动。

  2.县区乡镇街流动招聘组租赁车辆,根据不同企业需求,针对性组织部分劳动密集型、一线员工缺口大的重点缺工企业继续深入周边县(区)、乡镇街摆摊设点,开展招工信息宣传,接受求职者现场咨询,切实做好有意向求职者岗位对接工作。

  (三)20xx年3月3日(农历20xx.01.16)-20xx年3月31日(农历20xx.02.15),跟踪服务阶段

  1.县区乡镇街流动招聘组租赁车辆,在辖区内以及周边县(区)、乡镇街宣传园区企业招工信息、就业创业政策;带领重点缺工企业深入周边县(区)、乡镇街摆摊设点,开展招工信息宣传,接受求职者现场咨询,组织有意向求职者实地参观考察,实行岗位无缝对接。

  2.院校及中介机构对接组及时组织迪比科、森鸿科技等大型企业与抚州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人力资源中介机构对接,落实学生实习、员工代招、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等事项。

  3.赴外地招聘指导服务组带领劳动力密集型重点缺工企业,赴我市外出务工人员较为集中地区,前往云贵川等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务输出型市、县(区)招工;探索建立驻外招工联系点,帮助引进外地员工。

  4.后续跟踪与政策落实组根据企业招工情况,指导企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开展自主培训,按政策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促进稳定就业。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高新区帮助企业用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镇(街道)要高度重视帮助企业招工、引进人才工作,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安排专人负责,加强与挂点企业的沟通协调,按照本方案要求切实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二)明确职责,分工配合。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结合部门工作职责,统筹谋划、支持配合帮助企业招工工作。人社局负责做好系列招聘活动的组织安排,相关数据的统计、汇总、上报等工作;党群部负责做好活动期间典型事例的宣传报道等工作。20xx年1月31日前,各镇(街道)分别从劳动保障所安排1名工作人员到区人社局,协助配合本方案活动安排的集中招聘阶段工作,临时抽调人员工资福利待遇等按原渠道解决。

  (三)夯实基础,跟踪服务。各镇(街道)劳动保障所要摸清辖区外出务工返乡人员、就业困难人员、新成长劳动力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情况,做好登记台账工作,并组织其前往活动现场求职应聘;要设立“精准扶贫一站式帮扶窗口”、“返乡人员就业创业服务窗口”等人性化、有针对性的特色服务窗口,提供优质的公共就业服务,并将求职人员信息和企业招聘信息及时录入到就业信息系统,做好相关数据的更新;要不定期举办小型招聘会,长年帮助企业招工,并做好对接人员的政策落实等跟踪服务工作,促进稳定就业。

  七、经费落实

  管委会保障本次活动经费需要,所需费用在高新区就业专项资金中据实列支。

实施方案 篇6

  一、指导思想

  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更应是美化绿化的前沿。优美的环境主要是指校园的绿化美化。绿色纷呈、环境优美的校园,能使全体师生以舒畅的心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校园绿化美化的目的就是为了陶治广大师生的情操,净化广大师生的心灵。进一步加快黄河中学校园环境美化绿化进度,巩固和发展校园绿化成果,努力为教育教学和广大师生的生活提供一个优美、舒适的环境。

  二、规划原则

  校园的美化绿化要为教育教学服务,坚持实用、经济、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校园绿化美化要与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植被、建筑等自然、人文条件,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滞尘、减燥、增湿等生态功能,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特点。

  三、具体办法

  根据我校校园规模较小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凡能绿化的地方都尽量栽上花草树木,做到见缝插针。同时,对花台、花圃、绿地、树木做到规划合理,植配适当。保持以前绿化美化水平,补栽死亡乔木和花草,新增绿化项目,教室前栽绿化覆盖面积大的乔木,校园空地全部用绿地草皮覆盖,不留裸土地面。

  在校园内的主要干道两边、操场四周、校园外围合理种植大树、名树、景观树。使广大师生感受到和大自然零距离接触的愉悦,增强保护生态环境、创建“绿色校园”的意识,让黄河中学校园更加绿意葱茏,生机盎然。

  适当选址,在校内大块空地上建设小游园。小游园位置力求适中,充分利用原有绿地、花园、道路、植被,同时兼顾学校总体绿化格局,形成一个绿化体系。

  游园内以林木、花卉、草坪、水面为主,应有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师生游憩、晨练。游园内的游路应成环,往返自由,避免断头路,往返路。游园内有小广场,园内广场布置在林木中间。游园内的花坛、水池、形状多变,转角处应以弯曲圆转为宜。花墙、花架设施,均应精工细作,同时,兼有屏蔽,间隔作用。

  植物配置,应以当地适生植物为主,确保成活率和养护合理性。植物选择,应当:①选择旺生的乡土树种、草坪、花卉。②树冠大的乔木。如北方的槐、榆、椿、杨等。③常绿树和花灌木。如桃、李、枫、银杏等。④攀缘植物。如北方的地锦、爬册虎。

  引进树种花草,在校区原有绿化的基础上,大胆进行改造,每一项校建项目的.实施都将绿化工作优先规划,落实资金、落实人员,适时种植,讲究配套,既讲品种、数量,又力求成活率。校区配备了专职的绿化队伍,制订了严格的绿化制度和考核指标,每一棵树木、乔木,从播种、施肥、浇水、剪枝、移植都有记录,并将整个校园的绿化管理工作纳入学校日常考核范围。

  校园北、西两面围墙开墙透绿;校门两侧沿街篱笆两边进行全面绿化,种植杨柳、塔松等树木。让黄河中学的崭新面貌展示在全县人民面前,为城区金石大街增加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保障措施:

  1、成立以校长为首的包括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总务主任、办公室主任、专职绿化人员在内的校园绿化美化工作领导小组,由总务处具体实施校园绿化美化工作。

  2、根据学校整体格局,认真制定学校校园绿化美化的长远规划和近期规划。

  3、根据规划,按不同绿化区域的条件、类型、作用以及植物不同生长习性,因地制宜种植各种花卉、树木、草坪,有机地配置花坛雕塑、亭、台等建筑小品。

  4、花草种植要配植合理,做到四季常青、四季花香,落叶树与常青树相结合,乔木与灌木相结合,草本与木本相结合,点、线、面相结合。

  5、建立苗圃、花房等形式的绿化、美化基地,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6、广植树木、多栽盆花,同时集思广益,组织师生参加绿化、美化活动。

  7、搞好校园花木的维护保养,做到春要栽,夏要剪,秋要管,冬要保。

  8、对故意毁坏树木花草的行为坚持予以阻止,并制订相应的处罚措施。

  9、专业人员要不断地提高专业管理水平,认真履行职责,搞好科学管理。

实施方案 篇7

  社会保障卡是面向社会公众发行,主要用于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集成电路卡,具有身份识别、信息记录、信息查询、业务办理、公共服务等基本功能。社会保障卡建设工作被列为“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的重点工作,为加快推进我镇社会保障卡建设,做好社会保障卡发行、应用和管理,根据《市、区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社会保障卡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便民利民为宗旨,以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为目标,以安全性、完整性、公益性为基本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管理服务体系,加快社会保障卡发行进度,扩大社会保障卡使用范围,促进社会保障卡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业务领域的广泛运用,并逐步拓展金融等其它公共服务功能,让公众享有健康、高效、优质的公共范围。

  二、目标任务

  到20xx年底、全镇要完成首期22277人的'信息核对及数据采集工作,并发放社会保障卡14768张,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金融等领域推广应用;到20xx年,建成多领域广泛应用、制度健全、技术先进、监督有力的社会保障卡管理服务体系,全镇持卡人数达到28998人,覆盖60%的人口,基本实现全省范围社会保障“一卡通”。

  三、工作措施

  (一)扎实开展数据采集工作。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所根据市、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细化分解任务,确定发卡单位和人数,按照统一规范开展数据采集工作。同时与公安等部门要建立信息交换写作机制,获取人口信息,与本地数据库人员基本信息按照“姓名+身份证号码”唯一要求,进行比对,提高数据准确性。

  (二)加强服务网络建设。加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络建设,形成市、区、乡镇、村(居),层级分明、布局合理的社会保障服务网,配合市、区人社局做好省制卡前的信息确认工作。

  (三)及时发放社会保障卡。社会保障卡由省人社部门统一组织制定,市、区、乡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免费发放。按照便民惠民原则,制定科学发放流程,确保及时发放到持卡人。社会保障卡首次发卡实行免费。因丢失或损坏需要补发的,按照相关规定办理。

  (四)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卡运用。社会保障卡实现医疗保险刷卡、结算应用,并全面推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业务“一卡通”应用,逐步实现跨地区应用。深化社会保障卡金融应用,充分利用社会保障卡加载的金融功能,实现费用缴纳、待遇发放医疗结算、培训补贴等应用。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5月10日—5月12日)。成立社会保障卡建设和社会保险扩面领导小组,制定全镇社会保障卡建设实施方案。安排部署活动,分解下达目标任务。安排部署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对所属部门、村居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基本信息采集及社会保障卡发放工作。

  (二)信息核对阶段(5月13日—6月10日)。各村居要组织人员做好人员信息数据的采集与核对工作。组织人员进行核实采集表信息,将签字确认后的信息采集表收集汇总后,报送镇人社所,由镇人社所组织人员进行个人信息的微机比对和录入工作。

  乡镇要负责打印本辖区内人员的个人信息采集表,并负责组织社区、村居工作人员入户分发个人信息采集表,指导居民核实采集表信息。

  (三)发卡阶段(7月1日—11月30日)。按照“谁采集,谁发放”原则,通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组织发放。

  (四)信息完善阶段(5月12日—12月10日)。乡镇对于个人信息中无照片或照片与本人不符等人员,要统一组织收集个人电子照片;对于个人信息明显不实、在信息核对阶段无法采集的人员,可利用夏秋农忙时间以及节假日外出返乡时间采集信息,确保完成20xx年发卡任务。

  五、有关要求

  各村居要把社保卡信息核对和发卡工作列入重要日程,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责任,确保此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做好宣传,营造氛围。各村居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宣传。使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支持信息采集、社会保障卡发放等工作,为社会保障卡建设和社会保险扩面营造良好氛围。

  (二)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人社所负责全镇社会保障卡发放、管理和应用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财政所、派出所、民政办、卫生院等相关单位协同做好社会保障卡个人信息收集和发放工作。

  (三)加强监督,保证质量。社保卡信息核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各单位要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克服困难,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工作。镇政府、纪委将把此项工作列入督察,并定期通报情况。

  (四)加强管理,确保安全。社会保障卡由省统一制作,参保人员的个人信息通过网络延伸至乡镇,村居要加强个人信息管理,确保个人信息安全。

实施方案 篇8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我市卫生事业全面健康发展,推进我市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服务资源纵向联合,加快我市城乡一体化和医疗同质化妇幼保健服务体系的进程,探索我市公立医院改革的工作路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发〔20xx〕11号)、《中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20xx-2020年)和《安阳市妇幼保健医疗联合体章程》有关精神要求,结合我院前期对内黄县妇幼保健院等4家基层医疗机构的调研情况,制订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实施方案。

  一、基本原则

  (一)在市卫计委领导下,成立以技术合作为核心松散型医疗医联体。医联体各成员单位在自主经营单独核算的基础上,强化以技术合作为纽带、以妇幼健康为中心的分工协作关系,积极推行规范化和同质化医疗服务,提升基层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依托医联体的有效运营,进一步密切责、权、利一致的三级妇幼网络各成员单位间的关系,建立科学有效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等分工协作机制,打造我市城乡一体化的妇幼健康管理体系。

  (三)以妇幼保健三大学科体系建设为指导,兼顾各成员单位和医务人员实际利益,合理调整各成员单位服务模式、业务结构和发展方向,形成覆盖我市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重症完整的学科体系。

  (四)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坚持改革、整合、发展的创新思路,制订稳妥、科学的分步实施方案,化解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让群众享受到“安全、有效、方便、快捷、合理”的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努力办成群众满意、政府满意、医院满意和医护人员满意的医疗联合体。

  二、组织框架

  (一)在安阳市卫计委的领导下,建立由安阳市妇幼保健院牵头,以安阳县妇幼保健院、内黄县妇幼保健院、汤阴县妇幼保健院、林州市妇幼保健院为骨干,形成辐射全市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网络框架,并以医联体章程为共同规范成立理事会和组建医联体。

  (二)理事会每届任期4年,设理事长1名,由市妇幼保健院院长担任,副理事长若干名,原则上由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和各县(市、区)妇幼保健院(所)长担任,理事(名额不限)原则上由核心单位、骨干单位各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以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担任。理事会负责审核医联体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探讨妇幼保健医联体范围内以经营、管理、医疗、保健、康复和公共卫生服务为纽带的合作方式;建立全方位的支持、沟通、协调机制;探索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发展新路径。

  (三)秘书处负责起草医联体章程和医联体发展规划,提交医联体理事会讨论,组织和策划医联体重大活动等。秘书处设秘书长1名,副秘书长3~5名,由医联体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4年。

  (四)理事会办公室作为常设工作机构,办公室成员(5~7名)由理事长提名,经理事会研究通过后产生,负责医联体日常工作。

  三、运行模式

  (一)按照国家卫计委对妇幼保健院的功能定位和“三个中心”的学科建设要求,加强医联体“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保健”三大学科的规范化建设,实现三级妇幼保健网络的无缝对接。并以技术帮扶为切入点,探索医联体内各专业间分工协作的新机制,逐步建立我市妇幼保健技术共享的医疗同质化、城乡一体化的分级协助机制和覆盖我市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重症的学科体系。

  (二)建立系统的合作帮扶机制,加速我市城乡一体化和医疗同质化进程,努力打造我市“基层首诊”、“分级诊治”和“双向转诊”快捷、有序的就医模式。

  1.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由市妇幼保健院组织成立帮扶小组对基层妇幼保健院和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一对一”的结对帮扶。牵头人由市妇幼保健院行政领导或各学科带头人担任,成员由市妇幼保健院各亚专科科主任和学术带头人组成,帮扶小组成员的专业组成原则上要覆盖我院三大学科,通过定期坐诊、查房、会诊等形式,带动医联体内部各成员单位的协同发展,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提高基层妇幼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使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健康保健服务,真正做到“首诊在基层”和有效启动医联体内部“双向转诊”机制,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合理配置、人民群众方便和有序就医的愿景。

  2.建立“双向转诊”机制,打造我市妇幼保健的闭环管理体系,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按照患者自愿原则、分级医疗原则、资源共享原则开展“双向转诊”工作,建立并完善各病种转诊指征和流程,密切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在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保健、新生儿出生缺陷三级预防、两癌筛查等妇幼保健方面的'合作关系,建立疑难及急危重症以及“新筛”、“产筛”阳性或孕产期高危患者的转诊机制,以患者为中心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和沟通机制,为上转患者提供“一免三优先”,即免挂号费、优先安排接诊、检查、住院等优惠措施,对下转患者实行100%随访,为“双向转诊”的病人提供连续无缝式交接服务,对高危患者实行呵护式的闭环管理和为医联体成员单位间实施保护性医疗措施。逐步打造医联体内部质量管理和患者安全保障体系,落实国家有关“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等医改新政。

  3.建立医联体培训机制,加强基层能力建设。为促进医联体内部人员综合素质的共同提升,市妇幼保健院计划定期对基层各成员单位的医务人员开展免费的培训和进修工作,通过进修、专业技术培训、专家巡讲和学术交流等形式,加强前沿的知识交流,共同提高专业学术水平,加速本地区医疗“同质化”进程。

  4.持续提升基层服务能力,通过对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孕产保健等方面成熟技术项目和服务模式(如PAC项目、模拟产房、糖尿病一日门诊等)的复制等方式推广新技术和培育新科室,提高基础妇幼的规范化管理水平和综合服务能力。

  (三)统一信息平台,实现医联体内部信息共享和检查结果互认。对安阳市妇幼信息平台进行进一步优化改造,逐步建成医联体内部医、患信息互通和共享的病人检测和报告终端、预约诊疗终端、远程会诊终端的医联体综合信息平台,实现妇幼健康信息共享检查结果互认的闭环管理。

  (四)建立医联体内部考核机制,兼顾成员单位各方利益,提高医联体成员单位参与的积极性。为加强医联体成员单位学科建设和更好地落实医联体各项工作,创新工作机制,建立医联体内部考核体系,制定考评细则和奖励规定,定期开展考评并以此为导向加强医联体内部交流和合作,达到共同提高学术、技术和服务水平的目的。

  (五)加强医联体内部文化建设。定期组织举办各种文体活动、知识技能竞赛和应急演练,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凝聚力和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树立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医联体品牌形象。

  四、保障措施

  1.必须坚持和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妇幼医联体运行和发展争取宽松环境。

  2.强化社会公益性,围绕有效开展妇幼保健和公共卫生工作做好顶层设计,通过结对帮扶机制,在医联体内部以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形式,统筹开展医联体内部学科、亚专科和专病建设,完善我市妇幼保健三大学科的系统建设和实现合作共赢的局面。

  3.建立考评和奖励激励机制,营造医联体内部积极参与和分工合作的氛围。

  4.加强宣传动员工作,定期召开基层例会,建立高危人群转诊和跟踪管理等服务评价体系,鼓励医护人员与高危人群开展“一对一”结对管理,建立闭环交接程序和全过程的呵护服务,打造我市妇幼保健医联体的品牌形象。

实施方案 篇9

  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减负的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发展实际,现制定减负提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减负提质”是名校发展战略中一个无法回避的而又极其重要的发展阶段,“轻负高质”是我校今后一个时期所要追求的一个核心办学目标。

  减负提质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将以学校“131工程”为核心,自始至终围绕“提高教学品质”这个原点,将“减负提质”作为“提高教学品质”的基础工作,为打造学生幸福成长的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二、总体要求

  根据省教育厅的文件精神,以“六严格”“六制度”为准则,特提出如下要求:

  (一)严格作息时间。根据规定学生在校时间不得超过6小时,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活动总量,每天体育锻炼不少于1小时。教务处根据规定分别制定了春秋季、夏季、冬季作息时间表、日课表、大课间活动安排和课外活动安排表(请注意,课外活动的实施者是各班班主任,请务必按照安排执行),并与学生处联合执行,实行清校制度,严格遵守作息时间。

  (二)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强化课程管理与建设。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不随意增减课程,不随意减少教学内容。严格按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不搞突击教学,不擅自提前结束新课。(包括音体美信息、地方课程等小学科)

  强化课程及课堂教学管理,不随意调换课程,不随意增减课时,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向教务处申请备案,经学校同意后方可调整。

  (三)强化校本培训,有效课堂教学。提升校本培训的有效性,关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实行集体备课、“四学课堂”教学改革、作业管理问责制度、培优补差、阳光体艺等,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力争“减负”不减质。

  (四)规范使用教辅资料,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继续执行学校的“三不一要”制度,严格控制教辅资料的征订。坚持教师自行出周末练习,自行设计单元试卷。教务处不定期组织检查学生书包,个别学生谈话了解相关情况,坚决杜绝乱订教辅资料现象。

  (五)严格控制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坚决杜绝“课内损失课外补”的现象,严格遵守省厅规定的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其他年级学生平均水平书面家庭作业量每天控制在1小时以内。提倡根据学情,分层要求,分层布置作业,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严格控制考试次数,年级段组织期中考试,学校每学年组织一次期末考试。重视教学行为分析,学科组每月召开一次教学质量分析会,教务处每学期组织期中、期末两次教学质量分析会。

  三、具体措施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特殊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其活动过程一般认为有这样五个环节: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测与评定。本方案从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

  1、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按照《仙居县实验小学集体备课活动细则》的要求,认真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2、以“四学课堂”为核心,讲求40分钟的教学有效性。备好可的目的是为了上好课,备课必须为上课服务,而不是为了应付检查,课堂教学效率的高效应该是“提高教学品质”的关键所在,必须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必须将备好的教案与上课统一起来,做到“精讲精练”。以四学课堂的 “四个学”为支撑点和落脚点,将“训练学”加以突出,必须把书面作业“挤进”课堂教学,规定“课内书面作业时间一般不少于10分钟” ,改变以往课堂上的作业从课末的一、二分钟(甚至没有)的现象。教师要认真研究作业设计,实现设计主体的多元、作业形式的多样、作业成果的共享,杜绝机械重复性作业,提倡原创作业、精选作业,做到精选精练,努力提高作业的有效性。

  3、严格作业管理问责,追求实效。严格执行《仙居县实验小学作业管理及问责制度》的相关规定,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中听思”、“课后整理复习”的学习习惯(这份制度上学期就已经下发到各年级段讨论并通过了,里面对“作业布置规范、作业管理制度、作业问责制度”都做了详细的规定,老师们可以再去查阅,在教务处邮箱)。教师对学生作业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对后20%学生的作业必须坚持面批,多采用激励性评价手段批改作业。各年级段学科组要建立并利用好本组的课件库、“错题库”、试题库,语文、数学、英语、科学教研大组每学期要不定期的举行作业设计、命题设计比赛。本学期,我们将把这“三库”建设进行评比,并与学科组考核相结合。

  4、重视培优补差,提高质量。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的一个主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首先是培优工作,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语文学科,除了完成教学内容以外,要重视加强课外阅读。以“创建书香校园,打造书香人生”的阅读月为平台,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学校图书馆定期向全校师生开放,充分利用好各班的班级图书角,语文老师必须每月开展“班级读书交流会”,带领学生开展“自读、赏读、评读”活动,完善年度阅读考级活动,语文教研组要不定期举办“课外阅读指导经验交流会”,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数学学科,做好数学选修教材的编写修订工作,重视选修教材的实效性研究;更重要的是组织好数学选修班的教学及研讨。

  英语学科,切实常规课堂教学的规范化管理,狠抓日常课堂的教学效率,向“40分钟要质量”。做好“英语节”活动,做好英语口语比赛。

  科学学科,重视课堂教学效率,重视实验操作,各班每月要带到实验室进行一次实验操作,并做好实验记录。积极组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的辅导工作,每学期积极开展一次科技创新性质的'小型赛事活动。

  其次,关于补差工作。爱心是第一。第二,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关注后20%学生的表现,要充分了解班级后20%学生的弱项,并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辅导,不提倡全班性的或10人以上的同时补差;补差的时间除见缝插针式以外,由应班主任协调各学科统筹安排,上午放学一般不安排补差,中午时间、下午放学可留出40分钟左右的时间可适当进行补差;对后20%的学生应适当降低作业要求,鼓励分层作业,鼓励针对性地布置作业。

  5、强化综合实践活动,推进体艺教育,完善社团建设,丰富校园文化。本着丰富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发挥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校校园文化内涵为目标,继续推进剪纸、象棋、书法、编织、烹饪、空竹、跳绳等社团建设,落实美术、合唱、舞蹈、乒乓、篮球、足球等学校中心社团,并将根据情况继续创新社团设置,完善《社团活动管理办法》。根据《仙居县实验小学体艺示范学校创建方案》,重视“两体两艺”教育的落实,关注音体美学科的课堂教学规范,要求必须按教学计划、教学进度完成教学内容;做好体育健康达标测试标准的公示及测试、上报;大课间活动内容的有效、趣味,课外活动的安排、落实;音乐组做好“乐器进课堂”的教学工作,五月份的艺术节展示,校合唱团的训练;美术组的期中作业展示,美术展览厅的设计布置。重视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情境德育”创造性地开展各类综合实践活动,做好假日创意作业实践活动及成果评比。

  四、实施策略

  1.加强领导

  为进一步做好减负提质工作,特成立仙居县实验小学减负提质领导小组。

  ①领导小组

  组长:王植胡

  副组长:周晓辉 林素琴 郑伟峰

  成员:张菊芳、蒋金海、沈远铭、吴秀珍、张绿莹、方芳、各年级段长、大组组长

  ②负责科室

  教务处和教科室是本方案实施、督察和研究的主要责任科室,学科研究小组是执行以上工作的主要工作实体。

  ③执行单位

  本方案执行和考核以年级组为基本单位,年级段长为其主要责任人,年级学科组长为第一责任人。

  2、 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定期开展实小教师大讲堂,不定期组织教师论坛和减负工作交流会。

  充分认识,减负提质是名校建设工程的重要阶段。

  坚持尊重学生差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理念不动摇;

  坚持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追求高效的目标不动摇;

  坚持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推行规范和精细化管理的原则不动摇;

  坚持教科强校,减负工作、学术研究、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的工作策略不动摇。

  3.推进精细化管理,努力形成长效机制

  (1)减负提质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加强督查:一是加强课堂巡查。教务处设立 “随堂听课之日轮流”制度,联同校务值日、值周校长,每天坚持教学工作巡查,并做好相关记录。重点看减负规定执行情况,看学生上课纪律与表现、看教师授课的状态;二是建立“抽签听课随查”制度。每周一由教研组长抽签,确定当周接受听课随查人员,凡被抽中者,从备课,到上课,到作业布置与批改,无条件地接受校减负提质跟踪检查(每学期每人一至两次);三是引进评价机制。每学期召开一至两次学生和家长座谈会,征求学生和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改进意见,了解教师减负提质执行情况,并结合学校实际按规定进行整改。

  (2)采取精细化管理,对课程实施、备课改作、课堂教学、服务学生、家校联系、创新工作、存在问题等工作项目实行每周一分析,每月一点评。每周一集体备课时间内,分学科组进行互评、自评,每月进行教学常规巡查制度,每学期于期中、期末各举行一次学科组长座谈会,进行教学行为分析反思。

  4、加强总结、评比先进

  在学期中期和学期末进行诊断性小结和回顾性总结。

  从年级段、备课组、教师个人三个层面开展减负提质效果评比,对减负提质成绩突出的团队和教师进行表彰。

实施方案 篇10

  为推动公司制度建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促进公司各项制度的有效落实,着力提升制度执行力,使制度在优化工作流程和提升管理效能中发挥更大作用,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遵循原则

  1、坚持简洁有效,便于执行的原则;

  2、坚持动态持续改进,流程明确和制度落实相结合的原则。

  二、基本要求

  1、根据部门职责分工进行制度编制或修订完善,实行归口管理,分管领导和综合办公室共同把关,要求编制制度内容与其他制度内容不冲突,不重叠,体现公司制度管理的统一性。

  制度定稿的流程:责任部门拟稿(格式参考附件)→征求意见(制度内容涉及的主要部门/执行人)→综合办公室负责人签字(格式、基本内容完整性审核反馈)→拟稿部门分管领导签字→履行公司程序下发。

  2、制度文件应包含以下五个基本内容:目的、工作内容与要求、部门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监督与考核。

  三、计划安排和工作步骤

  1、职责分工

  公司制度建设的管理部门为综合办公室,主要职责是:负责制度体系建设及管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负责向各管理部门提出制度编写要求;负责对制度编写的内容规范、落实情况检查等工作;负责统筹制定制度优化方案,并负责逐项督导落实;配合公司制度建设的各项工作。

  公司的制度责任部门即公司制度的编制及督导执行部门为公司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

  各专业职能管理部门负责公司制度的制定及督导执行(包括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宣贯及培训、负责所编制制度的执行情况的检查与

  意见反馈、申请修订等)。主要编制修改的制度及流程有:

  (1) 部门主要职责分工、部门员工岗位说明书、部门内部工作

  流程、部门内部员工管理规范。

  (2) 与本部门有关的与其他部门对接工作的'流程及建议。

  综合办公室是制度的最终审定下发部门,负责制度下发的行文格式、文字校对和最终的审稿、下发工作;负责制度下发流程的严格执行工作;负责制度的分类管理工作。

  2、完善落实分四个阶段,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公司制度流程建设阶段(3月-4月份完成)

  (1)结合综合办公室的安排,将各部门现有制度进行整理报送综合办公室进行统一审核。所有报送的制度经公司统一专题会议定稿签发。

  (2)制度流程建设时间安排

  ①20xx年3月20日前,各部门制定并提交制度建设计划,计划经会议讨论通过后实施。计划要求制度建设要将本部门主要工作职能100%覆盖,不得有功能缺失,同时有合理的时间安排,后附计划进行倒排表。每周最少不得少于一个制度及流程建设。

  ②每周一下午周例会最后是制度讨论时间,每周例会最少审定两个制度。

  遇特殊事件时,调整时间或顺延至次日,届时会由综合办公室及时通知。

  参加会议人员考勤执行原会议制度。

  第二阶段:公司制度和工作流程的梳理优化工作(4-5月份)

  (1)制度流程建设与梳理优化同时进行,4月份各部门根据通过审批的职责分工及定岗定位,理出自己部门负责业务的主要流程和流程接口,分管领导做好把关工作。

  以安全管理、运营管理、设备管理、物资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程管理、财务(报销)管理、档案管理、办公耗材及费用管理为主线,各职能部门明确主要工作涉及的流程和流程接口,4月分开始,

  各部门每周最少完成一个流程梳理或制度优化,并通经签批流程下发致业务涉及部门。

  (2)5月底内综合办公室完成对所有主要流程汇总和汇编,并完成员工手册的调整印刷。

  第三阶段:更新后的制度宣贯与培训(3—12月份)

  制度流程的修订与培训同步进行,执行下发一个培训一个,循环培训,一个制度最少培训两次,每次培训后由综合办公室时行考核。

  由综合办公室负责制度培训的人员考勤记录、场地、设备的落实,并负责培训管理制度的拟定与执行。

  第四阶段:结合流程制度再完善阶段(6-8月底前完成)

  1、各部门结合公司主流程的确定,逐步调整明确相关制度要求,实现制度保障流程顺畅流转。根据调整的范围和重要性,对商场运营有较大影响的,先予调整;对能优化工作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的要尽快调整;剩余情况,要结合公司要求和部门实际,适时调整。

  2、部门内部流程要明确,形成统一材料保存,同时在综合办公室备份,作为新到岗人员内部培训和后续流程优化的基础资料。

  第四阶段:阶段性评价(季度性开展)

  1、制度落实的督导检查:制度下发后,制度编制部门对制度的落实情况每季度至少检查一次,每次检查各相关部门都要填写制度检查反馈表(见附件二),书面反馈意见由制度编制部门负责汇总,并提出处理意见。反馈意见汇总表复印件报综合办公室,作为考核依据备查。

  2、综合办公室组织公司各部门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季度性评价。对制度责任部门的制度培训、修订、检查落实的主动性、及时性、制度的数量(正在执行制度全面性)、质量(执行制度内容的规范、完整程度)、执行效果(参加人数、制度培训后统一征求参加人员意见、组织重要制度考试)进行评价。对制度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汇总,并提出奖惩建议。

【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经典)实施方案02-07

实施方案08-18

实施方案[精选]01-29

实施方案(精选)11-07

实施方案【精选】11-24

【精选】实施方案10-18

实施方案[经典]10-01

实施方案【经典】10-01

【经典】实施方案02-23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_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