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

时间:2024-08-20 02:28:52 总结 我要投稿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

  总结是对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等方面情况进行评价与描述的一种书面材料,它能够给人努力工作的动力,因此我们需要回头归纳,写一份总结了。那么总结应该包括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欢迎大家分享。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1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渗透作用

  (1)渗透作用:指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

  (2)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

  ①是具有半透膜

  ②是半透膜两侧具有浓度差。

  二、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理:渗透作用)

  1、动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细胞失水皱缩

  外界溶液浓度=细胞质浓度时,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的是液泡里面的细胞液。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质壁分离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2、质壁分离产生的原因:

  内因:原生质层伸缩性大于细胞壁伸缩性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

  1、植物吸水方式有两种:

  (1)吸帐作用(未形成液泡)如:干种子、根尖分生区

  (2)渗透作用(形成液泡)一、

  物质跨膜运输的其他实例

  1、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逆相对含量梯度主动运输

  对物质是否吸收以及吸收多少,都是由细胞膜上载体的种类和数量决定。

  2、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二、比较几组概念

  扩散: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的运动叫做扩散(扩散与过膜与否无关)(如:O2从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运动)渗透: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又称为渗透(如: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半透膜:物质的透过与否取决于半透膜孔隙直径的大小(如:动物膀胱、玻璃纸、肠衣、鸡蛋的`卵壳膜等)

  选择透过性膜:细胞膜上具有载体,且不同生物的细胞膜上载体种类和数量不同,构成了对不同物质吸收与否和吸收多少的选择性。(如:细胞膜等各种生物膜)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探索历程(略,见P65-67)

  二、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膜的基本支架

  ▲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磷脂双分子层和大多数蛋白质分子可以运动糖蛋白(糖被)组成:由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糖类结合形成。作用:细胞识别、免疫反应、血型鉴定、保护润滑等。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被动运输:物质进出细胞,顺浓度梯度的扩散,称为被动运输。

  (1)自由扩散: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

  (2)协助扩散:进出细胞的物质借助载体蛋白的扩散

  二、主动运输: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这种方式叫做主动运输。

  方向载体能量举例

  高→低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N2、乙醇、甘油、苯、脂肪酸、高→低需要不需要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低→高需要需要

  氨基酸、K+、Na+、Ca+等离子、葡萄糖进入小肠

  自由扩散维生素等协助扩散主动运输上皮细胞

  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胞吞、胞吐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2

  1.4.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吸收水分膨胀。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去水分皱缩。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动态平衡。

  2、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液泡里面的细胞液。

  3、原生质层:指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

  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4、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5、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6、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会知识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浅变深;复原过程中反之。

  1.4.2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ton)的发现和结论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脂质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⑵、发现:单层分子的面积为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⑶、结论:细胞膜中的脂质分子必然排列为连续的两层。

  3、1959年,罗伯特森(rtsen)的发现和论断

  ⑴、发现: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⑵、论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4、“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发现和结论(P67图45)

  ⑴、发现: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370C下40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⑵、论断: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5、1972年,桑格(er)和尼克森(lson)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⑴、磷脂双分子层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质分子或镶或嵌入或横跨磷脂双分子层。

  ⑶、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可以运动的。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细胞膜的外侧表面。

  ⑵、组成:蛋白质和多糖。

  ⑶、功能:细胞识别作用、信息传递等。

  保护和润滑作用。如消化道、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的糖蛋白。

  二、应会知识点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性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

  3、磷脂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蛋白质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1.4.3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被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顺浓度梯度的扩散。

  2、主动运输:指物质进出细胞时逆浓度梯度的运输。

  3、自由扩散:指物质通过简单的扩散作用进出细胞。(P71图47)如O2、CO2、H2O、乙醇(C2H5OH)、甘油、苯等

  4、协助扩散: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P71图47)如葡萄糖分子等

  5、主动运输:指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过程中,既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又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释放的能量的方式。(P72图48)如Na+、K+、Ca+等离子意义:保证活细胞能够按照生命活动的需要,主动选择吸收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排出代谢废物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

  6、胞吞:是细胞吸收大分子时,大分子首先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然后细胞膜包裹着大分子内陷成囊泡进入细胞内部的现象。

  7、胞吐:是细胞需要下外排大分子时,先在细胞内形成囊泡包裹着大分子,囊泡移动到细胞膜处,与细胞膜融合,将大分子排出细胞的现象。

  二、应会知识点

  1、扩散作用:指物质顺浓度梯度的扩散,即从高浓度处向低浓度处的扩散。

  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主动运输、胞吞、胞吐的比较物质通过细胞细胞膜内外物质浓度的高低膜的方式自由扩散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是否需要载体是否消耗细胞蛋白质不需要内的能量不消耗O2、CO2、甘油、乙醇、苯等协助扩散由高浓度一边到低浓度一边需要不消耗葡萄糖分子进入人的红细胞主动运输内吞、外排与浓度无关与浓度无关需要不需要消耗不消耗K进入红细胞等+举例酶原颗粒的分泌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4

  第四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

  第一节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一、应牢记知识点

  渗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从相对含量-----的地方向相对含量-----的地方扩散的现象。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⑴、当外界溶液的浓度低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吸水)

  ⑵、当外界溶液的浓度高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细胞--------(失水/吸水)

  ⑶、当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细胞内溶液的浓度,水分进出细胞处于---------。

  植物细胞:

  1、细胞内的液体环境:主要指--------里面的细胞液。

  2、原生质层:指------和------以及这两层膜之间的-------。

  ⑴、细胞核在原生质层内(P61图42)

  ⑵、原生质层:可以被看作是一层半透膜。

  3、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

  ⑴、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

  ⑵、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质壁分离。

  ⑶、发生了质壁分离的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小于)细胞外液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透过原生质层进入细胞液,原生质层逐渐膨胀恢复原态质壁分离复原。

  4、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因

  ⑴、直接原因:细胞失水。

  ⑵、根本原因: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小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5、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都是选择透过性膜

  二、应该注意的地方

  1、原生质:指细胞内的生命物质,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部分(不包括细胞壁)。

  2、半透膜:是指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一些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的人工膜。

  3、选择透过性膜:是生物膜。表现为水分子可以自由通过,细胞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能通过,其他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不能通过。如细胞膜等生物膜。

  4、半透膜只具有半透性而不具备选择透过性;选择透过性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也具有半透性。

  5、质壁分离过程中,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液泡的颜色由---变------(深/浅)。

  第二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一、应牢记知识点

  1、欧文顿(ton)的发现和结论

  ⑴、发现:细胞膜对不同物质的通透性不同。凡是脂溶性物质都更容易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⑵、结论:膜是由-------组成的。

  2、1925年荷兰科学家的实验发现和结论

  ⑴、实验:提取人红细胞中的脂质,在空气水界面上铺展成单层分子。

  ⑵、发现:单层分子的面积为人红细胞表面积的2倍。

  ⑶、结论:

  3、1959年,罗伯特森(rtsen)的发现和论断

  ⑴、发现:电镜下,发现细胞膜有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

  ⑵、论断:所有的生物膜都是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

  4、“荧光标记的小鼠细胞和人细胞融合实验”的发现和结论(P67图45)

  ⑴、发现:两种细胞刚融合时,融合细胞一半发绿色荧光,另一半发红色荧光;370C下40min后,两种颜色的荧光均匀分布。

  ⑵、论断:

  5、1972年,桑格(er)和尼克森(lson)提出的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⑴、-------------是细胞膜的基本支架。

  ⑵、蛋白质分子或----或----或-----磷脂双分子层。

  ⑶、磷脂和蛋白质分子都是--------的(运动/静止)。

  6、糖被糖蛋白

  ⑴、位置:细胞膜的------(外侧/内侧)表面。

  ⑵、组成:蛋白质和多糖。

  ⑶、功能:

  二、应该注意的地方

  1、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2、细胞膜的功能特点:

  第三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一、应牢记知识点离子、小分子物质运输方向自由扩散由---浓度向---浓度-----(需要/不需要)载体(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协助由---浓度向---浓度-----(需要/不需要)载体扩散(高/低)-----(需要/不需要)能量主动由低(高)浓度向高-----(要/不需要)载体运输(低)浓度-----(需要/不需要)能量大分子物质胞吞由细胞----到细胞-----(外/内胞吐由细胞----到细胞-----(外/内-----(需要/不需要)能量略分泌蛋白的分泌、神经递质的释放-----(需要/不需要)能量略白细胞吞噬-----特点图例实例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集锦3

  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但必须依赖(活细胞)才能生存。

  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

  4血液属于(组织)层次,皮肤属于(器官)层次。

  5植物没有(系统)层次,单细胞生物既可化做(个体)层次,又可化做(细胞)层次。

  6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

  7种群:在一定的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鲤鱼。

  8群落:在一定的区域内所有生物的总和。例:一个池塘中所有的生物。(不是所有的鱼)

  9生态系统:生物群落和它生存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

  10以细胞代谢为基础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细胞增殖、分化为基础的生长与发育;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的遗传与变异。

  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

  一、高倍镜的使用步骤(尤其要注意第1和第4步)

  1、在低倍镜下找到物象,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

  2、转动(转换器),换上高倍镜。

  3、调节(光圈)和(反光镜),使视野亮度适宜。

  4、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清晰。

  二、显微镜使用常识

  1、调亮视野的两种方法(放大光圈)、(使用凹面镜)。

  2、高倍镜:物象(大),视野(暗),看到细胞数目(少)。

  低倍镜:物象(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3、物镜:(有)螺纹,镜筒越(长),放大倍数越大。

  目镜:(无)螺纹,镜筒越(短),放大倍数越大。

  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视野越暗、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少、每个细胞越大

  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范围越大、视野越亮、视野中细胞数目越多、每个细胞越小

  4、放大倍数=物镜的放大倍数х目镜的放大倍数

  5、一行细胞的数目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计算方法:个数×放大倍数的比例倒数=最后看到的细胞数

  如:在目镜10×物镜10×的视野中有一行细胞,数目是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40×,那么在视野中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4=5

  6、圆行视野范围细胞的数量的变化可根据视野范围与放大倍数的平方成反比计算

  如:在目镜为10×物镜为10×的视野中看见布满的细胞数为20个,在目镜不换物镜换成20×,那么在视野中我们还能看见多少个细胞?20×(1/2)2=5

  三、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主要类群:

  原核生物:蓝藻,含有(叶绿素)和(藻蓝素),可进行光合作用,属自养型生物。细菌:(球菌,杆菌,螺旋菌,乳酸菌);放线菌:(链霉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真核生物:动物、植物、真菌:(青霉菌,酵母菌,蘑菇)等、

  四、细胞学说

  1、创立者:(施莱登,施旺)

  2、细胞的发现者及命名者: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

  3、内容要点:P10,共三点

  4、揭示问题:揭示了(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生物必修一学习方法

  第一,教科书要熟烂于心。

  生物,掌握了教材就是取得了一半的成功。

  书中的图例、实验、涉及的化学式(光合与呼吸),要时常归纳、总结重点词,如“功能、“作用”、“本质是”,这些都要留心,书上的黑体字要背下来,如“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段”,这往往是高频考点。

  第二,要选择一到两本辅导书(多了就没工夫看了)。

  生物必修一学习技巧

  最重要的是做题与总结。

  1)把做题当成积累。

  在做题中你会逐渐摸清哪些地方经常成为考点。尤其是大题,出题套路会比较固定,答案也很固定。比如一些有“本质是”这样字眼的题一般要答与基因、DNA有关的知识点;又如,问神经递质在神经元之间为什么是单向传递的、要答“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生物是很有规律的一个学科掌握这些常考一些卡点的知识点,会保证得一个中等、稳定的分数。

  2)将经典的题收入记忆中。每一道生物题其实都是老师们智慧的结晶,一些考点,单独考的时候并不难,你甚至可以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但出题人往往会将你在不同阶段学到的知识归纳、找出其共性进行考察,这样就考察了你对知识点掌握的准确性,以及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能力。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相关文章: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01-13

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知识总结通用01-12

人教版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3-18

生物必修一细胞的增殖知识点总结04-25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4-12

高中必修一生物知识点总结03-08

高一生物必修一总结11-22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02-04

高一政治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