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

时间:2022-12-27 09:24:02 方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通用8篇)

  为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你有了解过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通用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通用8篇)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1

  为降低蔬菜流通成本,切实保障乌鲁木齐蔬菜供应,丰富市民“菜篮子”,有效解决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农民销售难等问题,确保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蔬菜直销点批发配送中心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及原则

  充分发挥两个配送中心密切产供销一体化的功能,不断完善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本着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及“就近、方便”的原则,有效建立两个配送中心与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乃至疆内外其他蔬菜生产基地的直销供应长效机制,畅通蔬菜销售渠道,切实保障乌鲁木齐蔬菜供应、价格基本稳定,解决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农民销售难等问题。

  二、具体措施

  (一)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两个配送中心的主体功能是蔬菜配送,而不是市场,天山区和沙依巴克区委托具有完善的配送体系、经济实力强及专业化管理程度高的企业或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作为蔬菜配送中心的管理和经营主体。两区要分别成立由区领导担任组长,商务、农牧等部门领导为成员的配送中心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加强两个配送中心的日常管理与经营;建立健全配送中心管理制度,依法规范其经营发展;不断完善配送中心的基础设施及相关配套设施,确保其正常经营并提供良好服务;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形成配送中心“上连蔬菜基地、下连各直销点”的运作机制。积极发挥直销点配送企业的作用,引导和组织与配送企业签订购销合同的基地蔬菜进入配送中心进行分拣、加工和配送。两个区要加大调研力度,依据社区居民消费习惯和消费水平,准确掌握辖区内市场所需蔬菜的品种、数量和价格等市场信息,直接从配送中心进行采购,不足品种和数量通过其他市场调剂和补缺,确保蔬菜保质、保量、及时供应配送到各直销点,实现以销定产、以需定供;通过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和减免相关费用,发挥配送中心的蔬菜价格等优势,积极引导和动员辖区内以及全市各企事业单位、团体、院校食堂及超市、农贸市场和餐饮企业等在配送中心批发配送蔬菜。为两个配送中心分别增加公益性岗位人员充实配送力量,指导配送企业完善冷藏冷链设施,直接将配送中心分拣、加工后的蔬菜配送到直销点,确保蔬菜供应数量充足、品种丰富、上市均衡。两个区要充实检测力量,加强配送中心的日常检测工作,确保蔬菜质量安全。

  (二)市商务局:加强政策协调行业指导,确保配送中心健康有序发展。负责对外协调、沟通和服务,牵头组织农牧、发改等相关职能部门加强与蔬菜生产基地所在地各政府职能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建立、完善和巩固两个配送中心与疆内外蔬菜生产基地的蔬菜购销关系。充分发挥乌鲁木齐蔬菜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与蔬菜生产基地农业专业合作社及农民经纪人的沟通联系,准确掌握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及周边蔬菜生产供应情况,与蔬菜生产基地、菜农签订远期购销合同。引导和组织市场经销大户以及疆内外特别是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蔬菜生产基地的农业合作社和大中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组织当地蔬菜配送到两个配送中心。发挥供销社的作用,采取“农超对接”等方式积极组织和调运菜源。丰富蔬菜品种,如果两个配送中心的蔬菜品种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时,可通过乌鲁木齐市大中型农产品批发市场或其他渠道进行调剂。负责配送中心运行中的政策协调落实工作,搭建供求信息平台,及时掌握蔬菜生产基地的种植信息和消费市场的需求动态,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实现产销信息资源共享。指导、引导和协调两个配送中心及各直销点建立价格信息平台,建立和完善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和蔬菜储备体系,协调为蔬菜配送企业开辟“绿色通道”。

  (三)市发改委:负责加强对两个配送中心价格的日常监督和管理。实行明码标价,建立健全价格监管机制。吐鲁番和昌吉地区的蔬菜平均价格必须低于当日北园春一级批发市场同类品种、同等质量蔬菜批发价格。

  (四)市农牧局:加大两个配送中心农产品检测力度,负责在蔬菜直销点设立农产品检测点,加强蔬菜质量检测,实现批批检测、到点检测,不断完善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和追溯体系建设,确保蔬菜质量安全,使全市各族群众吃上“放心菜”。

  (五)市国税局、地税局: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两个配送中心的支持力度。

  (六)乌鲁木齐市水业(集团)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水性质按居民生活用水价格标准执行。

  (七)乌鲁木齐电业局: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电价格执行非工业、普通工业价格。今后两个配送中心建设冷链物流中的冷库用电实行与非工业、普通工业用电同价。

  (八)新疆燃气(集团)有限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用天然气价格执行工业用气价格。

  (九)各有关热力公司:对两个配送中心的用热价格实行与居民用热同价。(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严格执行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为进入配送中心的车辆和配送企业办理“绿色通行证”。

  其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加大对两个配送中心的支持力度。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沟通协调服务机制

  由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牵头,召集市商务、发改、农牧等职能部门及乌鲁木齐市周边地区的商务、发改、农牧等职能部门,在两个配送中心运转初期,定期召开协调会议,认真研究、协调解决蔬菜直销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2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农业“百亿产业、十亿企业”龙头引领工程要求,加快培育蔬菜(含食用菌)百亿产业,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根据《抚州市蔬菜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到2025年底,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2.9万亩,达到3.6万亩以上;充分利用冬闲田,种植露地蔬菜5.2万亩;全区蔬菜产量达到40万吨(全区蔬菜总产量,含露地蔬菜,下同),产值超12亿元。食用菌产量达到4.88万吨,综合产值达6.5亿元。蔬菜(含食用菌)总产值达到18.5亿元。

  (二)年度目标

  1、2022年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9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2000户;蔬菜总产量32万吨,产值达到9.6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1万吨,综合产值达到1.3亿元以上。

  2、2023年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8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2800户;蔬菜总产量35.2万吨,产值达到10.56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2.2万吨,综合产值达到2.9亿元以上。

  3、2024年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6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3400户;蔬菜总产量37.6万吨,产值达到11.28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3.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5.1亿元以上。

  4、2025年全区新增设施蔬菜面积6000亩,新型设施蔬菜农户达4000户;蔬菜总产量40万吨,产值达到12亿元以上。食用菌产量达到4.88万吨,综合产值达到6.5亿元以上。

  二、重点工作

  (一)优化布局。按照“科学定位、合理布局、因地制宜、规模发展”的原则,在国家政策范围内合理规划蔬菜用地,明确重点发展区域和品种布局,重点在昌抚合作示范区、罗湖镇、高坪镇、罗针镇、温泉镇、云山镇、腾桥镇等地发展规模化设施蔬菜,建成保障市中心城区蔬菜供应和外销优势区,其他乡镇兼顾发展一定规模的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优质食用菌、地方特色蔬菜。加大稻菜轮作,充分利用冬闲田扩种秋冬蔬菜、早春蔬菜。各乡镇要依据蔬菜发展任务,制定本乡镇发展方案,因地制宜开展适宜蔬菜种植地块调查,选择交通便利、集中连片、土地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避开永久基本农田和易涝地块,优先选择土地开发、恢复耕地、草地、园地四种地类发展大棚蔬菜,推动大棚上山入园。每个乡镇选择1-3个蔬菜主导品种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大宗蔬菜中的高价值品种,做到高产、高质、高效,培育壮大一批设施蔬菜专业村(组)。(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临川自然资源分局、区林业局、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二)建棚模式。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农民参与”原则,创新建设模式。一是市区国有平台统一建设大棚,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棚型、统一建设标准,统一验收标准,严把质量,控制成本(按当前市场价每平米80元左右),搭建具备冬保暖、夏遮阳、水肥一体、温湿可控功能的经济适用大棚(竖顶通风双层连栋大棚),建成后返租给种植主体,种植主体分年度支付租金;二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自筹资金建设经济适用大棚。鼓励建设具备冬保暖、夏遮阳、水肥一体、温湿可控功能的竖顶通风双层连栋大棚,对规模连片钢架大棚给予奖补。规模设施蔬菜基地的水、电、道路、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由区政府统筹相关资金建设。同时,积极引进社会资金建设育苗、分拣中心等配套产业。(责任单位: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区农业农村局、临川自然资源分局、区乡村振兴局、区财政局、区城投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培育主体。把引进和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化的突破口,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资金和技术,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和配套服务企业,加速蔬菜产、加、销一体化进程。通过加快各类保鲜、冷藏、冷冻、预冷等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逐步推进蔬菜分级分拣及包装、预冷处理。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引进客商服务于品牌建设、市场流通及销售环节,畅通粤港澳大湾区和其他国内高端市场。规范蔬菜加工业,用信息、生物等高新技术提升加工工艺水平,降低蔬菜损耗率,增加产业附加值。突出农资、肥料、农膜、钢材等相关配套产业招商引资,推动蔬菜全产业链发展。要引进设施蔬菜基地建设、种苗供应、农技服务、蔬菜营销等专业化服务企业,建立蔬菜销售配送平台,畅通生资、蔬菜流通渠道,建立互利合作产销关系。积极开展在外临川籍种菜农户和蔬菜经销商调查摸底,通过“外引内联”招才纳贤,千方百计引导浙江、福建、江苏、安徽、广东等地临川籍职业菜农返乡创业,以传帮带方式,提高本地菜农种菜水平。同时建立新型职业菜农培训机制,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村集体+职业菜农”培养模式,培育一批能吃苦、会种菜的本土职业菜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供销社、区城投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四)品牌创建。坚持品牌兴菜、绿色发展。支持龙头企业制定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开展绿色、有机和地理标志认证,瞄准上海、厦门、粤港澳大湾区等高端市场,发展知名度高、附加值高蔬菜产品,培育一批知名产品,打造临川蔬菜品牌。强化蔬菜生产全过程监管,建立质量追溯体系,扩大可追溯产品覆盖范围。以创建“赣抚农品”区域品牌为载体,立体式开展广告、新闻宣传,组织参加和举办蔬菜专题展示展销会,全面唱响临川蔬菜品牌。(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委宣传部、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区城投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五)市场开拓。区、乡两级积极搭建蔬菜销售平台,发挥经纪人及销售大户外销纽带作用,支持在上海、广州、深圳等地设立直销窗口。开通电商平台、手机APP销售平台,采取“线上销售”“定点配送”“订单销售”等现代化营销模式,拓宽市场营销渠道。(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供销社、区农业农村局、区乡村振兴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六)金融支持。加强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国家开发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合作,争取金融支持,2022年力争实现融资5亿元投入大棚建设。发挥“财政惠农信贷通”“科贷通”等金融产品融资作用,创新蔬菜产业金融产品,撬动金融资金、带动社会资金,共同支持蔬菜产业发展。积极引入保险机制,全面开展设施蔬菜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综合保险,切实提高菜农抵御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责任单位: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区财政局、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学技术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七)政策扶持。整合蔬菜项目资金、财政奖补资金、产业帮扶资金、村级集体资金,加大财政支持蔬菜产业发展力度。区财政采取贷款贴息、财政奖补等方式,支持蔬菜大棚设施建设,支持蔬菜生产、加工、营销等关键环节建设,每年表彰奖励一批优秀的经营主体、农业服务组织、种植大户、销售大户,并对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成效突出的乡(镇)进行及时奖励。(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财政局、区城投公司,各乡镇人民政府)

  (八)科技服务。加强与江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等高校院所合作,整合本地科研资源与人才,推进研究重心向蔬菜产业转移,实现蔬菜产业标准化、品质化、品牌化发展。重视蔬菜种苗培育,规划建设罗针镇品种育苗中心,打造蔬菜科研与示范基地,保障优良种苗供应。开展大棚设施、田间栽培、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研究,推广省工节本、绿色发展的实用技术,推进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快蔬菜专业技术人员培养,采取“线上线下”“以师带徒”“田间课堂”等方式,大规模开展蔬菜实用技术培训,构建区、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开展乡镇蔬菜技术人员、基地技术员定向培养,培育一批懂技术、会经营、能示范的产业能人和种植大户。建立技术员联系基地制度,采取本地培养一批、外地引进一批技术人员,开展常态化蹲点服务,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推广应用,确保每200亩配备一名农技人员。(责任单位:区科学技术局、区委组织部、区农业农村局、区科学技术协会、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各乡镇人民政府)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区直相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和各乡镇乡(镇)长为成员的蔬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把发展蔬菜产业作为党政一把手工程,层层压实责任。各乡镇结合实际,科学制定年度实施方案,认真做好宣传发动,趁早落实基地选址,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切实推动蔬菜产业快速发展。

  (二)压实工作责任。区级负责建设任务分配、基础设施配套、支持政策落地、监督指导和考核考评等工作;乡(镇)负责宣传发动、任务落实、地块选址、企业招商及跟踪服务,完善生产组织管理,培育职业菜农等工作,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每人必须率先完成50亩以上钢架大棚蔬菜示范点建设,引导和鼓励乡村干部带头种植蔬菜;村委会负责土地流转、生产用工、合作社组建、基地日常监管、服务保障、村集体经济关联发展等工作。

  (三)抢抓时间节点。各乡镇要紧盯目标任务,制定时间表,挂图作战。1月底前完成大棚蔬菜基地选址,并与自然资源部门沟通对接;2月底前完成土地流转、落实种植主体;3-5月集中开展大棚建设,建成后及时种植蔬菜,避免出现空棚,发挥大棚最大效益。

  (四)强化部门配合。建立完善“蔬菜基地建到哪里,配套设施就跟到哪里”机制,由区水利局、区交通运输局、临川供电公司等部门和单位依据相关政策开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临川自然资源分局负责调配设施农用地,区财政局负责统筹设施蔬菜发展资金,区水利局负责排灌设施建设,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严抓大棚质量,区商务局负责组织产品销售,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管委会抓好全区各级农业示范园区的设施蔬菜基地样板等。通信部门协调杆线迁移,气象、应急等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机制,对灾害天气及时分析预警。保险公司完善灾后救助机制,全面开展设施蔬菜自然灾害和市场价格综合保险,解决企业和菜农的后顾之忧。建立和完善相关职能部门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分析会商产销形势,切实解决蔬菜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五)严格督查考核。把蔬菜产业发展纳入乡村振兴和高质量发展考核内容,作为检验干部作风、工作业绩的重要考核依据。重视考核结果运用,与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职称晋级、干部使用结合起来,优先重用工作成绩突出人员,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采取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的办法,定期调度乡镇工作进展,对措施得力、进展较快的乡镇通报表扬,在政策、资金上给予重点倾斜;对工作不力、进展迟缓的乡镇进行通报约谈;对于不作为,虚报瞒报、弄虚作假的干部进行严肃处理,确保全区蔬菜产业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3

  为切实提升蔬菜应急保供能力,进一步压实“菜篮子”工作机制,加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地产地销、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步伐,促进产运销一体化建设,有效缓解菜农“卖菜难”,居民“买菜贵”问题,保障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保供给、稳市场、促增收作用,现就加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提高“菜篮子”保障水平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

  去年以来,受自然灾害与疫情、市场、能源等因素叠加影响,蔬菜价格一度上涨、持续高位运行,暴露出我县商品蔬菜产量不大、设施化水平不高、季节供应不均衡、蔬菜自给率低等问题。各镇(街道)、各有关成员部门要站在讲政治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快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对于落实“菜篮子”工作机制,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回应市民关切,保障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意义,把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列入“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任务,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取得成效。

  二、明确目标任务

  从2022年起,全县加大新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新增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同步做好老旧蔬菜基地提升改造。到2024年,全县蔬菜复种面积稳定在22万亩以上;新增以设施蔬菜为主的蔬菜保供基地面积0.35万亩;改造提升老旧设施蔬菜基地0.5万亩;培育蔬菜保供基地村5个,其中千亩以上标准化商品蔬菜生产基地村4个;建设种子育苗中心2个,蔬菜配送中心2个。商品蔬菜冬春淡季自给率提升至45%以上,基本实现全县蔬菜季节供应均衡、产销衔接顺畅、供求总体稳定的发展目标。

  三、优化生产布局

  按照“强基地、提产能、保供给”原则,调整优化蔬菜生产布局,突出优势产区,围绕城郊型高标准蔬菜生产基地、汉江沿线大宗商品蔬菜生产基地、秦巴山区冷凉菜高山菜生产基地、浅山丘陵特色菜露地菜生产基地四大板块,坚持一村一品、多村一品,推进规模化发展。按照县级统筹、镇(街道)落实的方式,制定县级蔬菜保供生产功能区划定实施方案,制定辖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布局规划,以常年种植和粮菜轮作连片区域为重点,开展蔬菜保供生产功能区划定工作。划定区域要明确四至边界,加强动态管理,落实占一补一,占补平衡,确保蔬菜面积总体稳定。

  四、强化技术支撑

  各镇(街道)商品蔬菜生产基地要按照标准化、设施化、绿色化的要求,全面开展蔬菜标准园建设。加快蔬菜生产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推广应用,大力推广粮菜轮作模式和蔬菜生产全程标准化,促进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切实提升蔬菜生产水平。强化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服务,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连作障碍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及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切实提高蔬菜产出质量。

  五、改善基地条件

  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要求,以改棚、改土、改水、提质增效“三改一提”为主攻方向,加快老旧蔬菜基地更新改造。积极筹措资金,对规模化生产基地的田间主干道和支道进行路面硬化,完善生产设施用电,配套农资农机库房、田头沼液池等设施,改造升级灌溉水源、灌排泵站、输水管道沟渠及电力通讯设施,全面提升蔬菜保供基地生产基础设施,优化生产条件。

  六、提升设施水平

  有效整合高效设施农业等项目资源,大力发展蔬菜基地遮阳网、防虫网与喷滴灌“两网一灌”生态栽培,保障蔬菜品质。积极发展钢架大棚和连栋大棚,推广普及多功能农膜、粘虫色板、杀虫灯、环境灭菌等配套设施。加快小型耕作、育苗、定植、整枝、植保、采摘等蔬菜生产机械化步伐,推广物联网示范应用。积极推进田头预冷设备、整理分级车间、冷藏库房等设施建设,提高产品档次和附加值,增强市场保障能力。

  七、严格质量监管

  强化蔬菜基地源头监管,推广统一育苗、统一农资供应、统一技术推广、统一病虫害防控生产模式,加强基地土壤、灌溉用水、重金属含量等动态监测。建立生产基地和产品质量“双认证”制度。建立健全蔬菜质量安全检测设施,配备必要的检测人员和设施设备,支持蔬菜生产基地自检,推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安全。加强投入品监管,建立蔬菜投入品使用登记备案制度,全面推行“产地准出”制度。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推广农药集中采购配送,加大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农药和生物有机肥推广力度。建立健全蔬菜全程质量追溯体系,规范蔬菜生产档案(记录)管理,逐步实现档案可查询、流向可追踪、产品可召回、责任可界定、风险可防控。

  八、加强产销衔接

  进一步畅通产销对接,在中心城区和县城规划建设农贸市场3个,便民果蔬店20个,蔬菜配送中心3个,支持建设社区生鲜超市、小区便民店等销售终端实体店及美团优选、多多卖菜等电商企业,开展网上下单、配送到户销售。鼓励支持大型蔬菜基地和流通企业开展订单生产、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蔬菜销售供应体系。加快提升蔬菜加工能力,引进培育蔬菜深加工企业,开展腌制、脱水、汁粉、饮料等蔬菜深加工,促进蔬菜就地加工转化,提高蔬菜产品附加值。支持蔬菜配送中心搭建供需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蔬菜生产监测、市场价格监测、外调外配联络机制,促进信息融合、互通共享,减少流通环节,促进地产蔬菜供需精准对接、有序高效流通。

  九、加大政策扶持

  用足用活用好国家和省市关于设施农业用地、水利设施建设、电网升级改造、农村道路建设、陕南循环发展、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向蔬菜产业优势区、集中区倾斜,鼓励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蔬菜营销协会,壮大龙头企业,发展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培育农产品经纪人,提高蔬菜生产专业化、组织化、标准化程度。全面落实《关于稳定粮食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十条措施》(汉政发〔20xx〕14号)政策要求,推动实施蔬菜政策性专项保险,支持增加蔬菜育苗、重大病虫害、露地蔬菜等创新险种,增强蔬菜生产经营主体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各镇(街道)要将规划建设的蔬菜保供基地,纳入县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加强财政投入和整合资金倾斜,加大生产基础设施、设施大棚、育苗中心、绿色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质量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市场流通设施、政策性保险、产销对接力度,加快区域蔬菜保供基地建设。

  十、加强组织领导

  各镇(街道)要压实属地责任,分解落实以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为主的各项工作任务,促进蔬菜面积增加、产量提升。镇(街道)主要领导对辖区内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和“菜篮子”商品供应工作要深入一线、加强指导,分管领导要具体负责、亲力亲为。县“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强化督查调度、部门会商、定期通报等考核督导交办机制,推动工作落实。县“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县自然资源局要对蔬菜保供生产功能区进行保护。农业农村局要会同县委督查办,加强对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工作重难点问题的督导检查。县考核办要将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核心指标任务,列入对镇(街道)和县“菜篮子”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4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工作,扎实解决“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问题和贯彻落实省市关于开展“校农结合”“农医结合”“农企结合”助推产业发展的有关文件精神,准确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达到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从而促进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同频共振和功效叠加,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医院、国有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集中采购配送工作机制,真正做实“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和达到精准产业发展,产销无缝对接、利益联结见效,全区蔬菜配送本地集中采购比例达80%以上。

  二、实施范围

  全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医院、国有企业和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企事业单位。

  三、规划布局

  根据订单需求,综合各镇土壤特点和种植习惯,科学规划蔬菜产业发展布局,重点围绕大白菜、莲花白、大白萝卜、豇豆、嫩南瓜、花椰菜、胡萝卜、西红柿、茄子、老南瓜等蔬菜品种,在永乐镇、三渡镇、新舟镇、喇叭镇、虾子镇规划建设200—1400亩的标准化示范基地共17个共9686亩(详见附件1)。

  四、工作措施

  (一)测算数量需求。配送公司根据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食堂、医院、国有企业及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和企事业单位需求,研究制定配送指南,测算年度消费所需农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上报采购需求清单。各镇(街道)安排指导各村(社)专业合作社根据配送指南,规划种植区域、种植面积和种植品种,按农产品种类、数量、质量等级、供应时间等数据组织好生产和销售。

  (二)按需组织生产。按照“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模式,以订单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生产,着力解决产业规划零散、规模不够等供需问题。

  (三)成立技术培训工作队伍。明确每个基地技术培训人员对基地内种植农户进行种植技术的培训和指导,确保农产品安全、绿色、新鲜、优质。

  (四)定点采购配送。各配送公司与合作社签订配送保底价收购协议,合作社再与基地农户签订保底价订单收购合同,形成生产、配送、销售全链条。

  (五)强化食品安全。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的安全监管,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检测能力,确保源头安全。发改部门要加强农产品运输、贮存、配送等流通环节的监管。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大对农产品消费环节的监督检查,加大定期和不定期抽检力度,确保安全消费。配送企业要建立全程质量监控、安全检测制度,对配送的每一种农产品进行检测留样,建立档案备查。

  五、合作模式

  采取政府引导、公司“龙头”带动,合作社“龙身”联结,农户“龙尾”基础的“公司+合作社+农户”农业产业发展模式,公司对接市场做好销售,合作社衔接公司与农户做好发展,农户负责按订单要求做好种植达到公司“放下包袱”扩市场,合作社全心全意抓管理服务,农户一心一意抓生产。从而建立农户与合作社,农户与公司之间的新型产业关系,转变一家一户小农生产的传统经营方式,从而促进传统农业迈向订单农业发展轨道和保障公司、合作社、农户三家利益,使产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六、利益联结

  (一)配送公司对村级合作社规划发展的各种订单蔬菜实行保底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底价时按保底价收购,当市场价高于保底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市场价格为区教育科技局当周所定营养餐价格下浮20%)(详见附件2)。

  (二)为逐步壮大和巩固基地建设,实现贫困户利益联结。村级合作社在蔬菜销售过程中按销售利润的10%进行费用提取,提取的经费30%用于基地内基础设施建设管理维护,20%用于合作社日常工作开支,50%用于贫困户利益联结分红。

  七、要素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订单农业”(蔬菜)种植配送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何家琴区党工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分管常务工作)

  副组长:刘照文新区管委会二级调研员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农业农村局,由肖成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姜凤、池军红同志兼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区教科局、卫健局、发改局、市场监管局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订单农业”(蔬菜)种植配送日常工作。各镇(街道)也要成立“订单农业”(蔬菜)种植配送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引导种植大户和经营能人加入专业合作社,做好蔬菜产业发展相关工作。

  (二)强化政府支持

  区级财政预算安排一定的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订单农业”(蔬菜)种植配送产业发展,重点用于支持合作社对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各镇(街道)也要预算专项资金扶持村级蔬菜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八、奖励机制

  为激励公司和合作社拓展市场销售渠道,对全年“订单蔬菜”种植配送量大,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效果好的公司和合作社将给予资金奖励或政策扶持。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5

  一、市场背景

  1、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发展,开始讲求天然产品,这是蔬菜产品有了广阔的市2、农贸批发大市场,地理位置优越,蔬菜品种较为齐全,蔬菜产品质量较好

  3、商业企业要求最好的销售和利润的最大化,为了使利润最大化,组建一个以蔬菜物流冷链批发式配送为主的农产品配送公司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

  二、产品分类

  仓储主要以生鲜蔬菜为主

  三、蔬菜配送中心的组织结构

  1.信息中心

  信息中心指挥和管理着整个配送中心,它是配送中心的中枢神经。它的功能是:对外负责收集和汇总各种信息,包括便利店的销售、订货信息,以及与部分供应商联网的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作出相应的决策;对内负责协调、组织各种活动,指挥调度各部门的人员,共同完成配送任务

  2.仓库

  ①收货区。在这个作业区内,工作人员须完成接收货物的任务和货物入库之前的准备工作,如卸货、检验、票据等工作

  ②储存区。在这个作业区里分类储存着验收后的货物

  ③理货区。理货区是配送中心人员进行拣货和配货作业的场所。

  ④配装区。在配装区内,工作人员要根据每个客户的位置、货物数量进行分放、配车,并确定单独装运还是混载同运。

  ⑤发货区。发货区是工作人员将组配好的货物装车外运的作业区域。

  ⑥加工区。在这个区域内对收进的蔬菜进行整理加工分拣,如对蔬菜去除老叶、清洗等四、蔬菜配送中心的营运流程

  1、蔬菜配送流程分类(1000斤为例。人员配置:收货+送货(2人)、加工(3人)、储存(1人)、配货(2人)

  第一类:保质期较短或对保鲜要求较高的蔬菜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配装→送货

  第二类:保质期较长的蔬菜,一般在备货后安插储存工序,有时是放在保鲜仓库

  中储存。这类蔬菜的流程与干货的流程差不多。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储货→配货→配装→送货

  第三类:对需要加工的食品配制成半成品,然后再进行储存到配送的各道工序。

  对需要加工的食品其操作程序如下:大量货物集中到仓库后,先进行初加工,对货物进行等级划分,给蔬菜去根、去老叶等。其流程如下:

  订货→收货→加工(分拣)→储存→配货→配装→送货

  第四类:对有些产品为了提高商品周转速度,提高商品鲜度,虽由配货中心向供应商订货,但是供应商不是将商品发给配送中心,而是将商品直接发给各个门店,这是流程最短的一种商品配送方式。其流程如下:

  配送中心订货→门店收货

  2、蔬菜的配送流程

  (1)订货。是配送中心运作周期的开始

  (2)收货。收货包括收货和验收入库

  (3)加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制成品加工。二是初级产品加工

  (4)储存。储存主要是为了保证销售需要,但要求是合理库存,同时还要注意在储存业务中做到确保商品不发生数量和质量变化。

  (5)配货。根据信息中心打印出的要货单将货物挑选出来的一种活动

  (6)送货。送货包括装车和送货两项活动。

  四、仓储设备

  设备有仓库、电脑录入系统、包装机、保鲜设备、货架.六、蔬菜仓储管理总体规划:

  (1)各店下订单的内容填写完整,并以电子档的形式传至PC。

  (2)PC生成厂商订货单、拣货单。

  (3)厂商到货。

  (4)验收。依照合同处理,由采购追货予以补足

  (5)清洗蔬菜和相关产品

  (6)分级。按高级和低级分类

  (7)包装。使用规定的包装材料及型号

  (8)贴标。贴上促销标签等,加强促销效果。

  (9)分货。在贴标之前,即把分货数量分配完成,在贴标的同时依据分货表的数量,即刻分配到各店,并完成小结

  ⑴每日的进销存数据从销售终端转入到drp系统,即使是没有pos的情况,这些数据也被人工输入系统;

  ⑵入库有严格的、完善的制度A收货及检验的技术标准B收货及检验的操作流程

  C收货及检验的单据以及传递流程和管理制度D收货区域门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二分类仓库管理

  ⑴保鲜库管理

  ①温度:保鲜库的温度应保持在恒温0℃左右。

  ②湿度:保鲜库的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至60%之间.

  ③通风:按照标准,保鲜库的空气每小时应交换4次。

  ④照明:仓库内照明,一般以每平方米2至3瓦为宜;如有玻璃门窗,应尽量使用毛玻璃,以防止阳光的直接照射而降低原料质量保鲜库管理的具体做法:

  1、保鲜库应安装性能良好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并定时检查其温、湿度,防止库内温度和湿度越过许可范围。

  2、原料应整理分类,依次存放,保证每一种原料都有其固定位置,便于管理和使用。

  3、原料应放置在货架上,保证原料至少离地面25厘米,离开墙壁10厘米,以便于空气流通和清扫,并随时保持货架和地面的`干净,防止污染。

  4、原料存放应远离自来水管道、热水管道和蒸气管道,以防受潮和湿热霉变

  5、入库原料需注明进货日期,以利于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发放,定期检查原料保质期,保证原料质量。

  6、保鲜库应定期进行清扫、消毒,预防和杜绝虫害、鼠害。

  7、所有有毒及易污染的物品,包括杀虫剂、去污剂、及清扫用具,不要放在食品原料干货库内。

  8、控制有权进入仓库的人员数量,外单位及职工私人物品一律不应存放在保鲜库内。

  ⑵冷藏库管理

  冷藏是以低温抑制鲜货类原料中微生物和细菌的生长繁殖速度,维持原料的质量、延长其保存期。因此,一般温度应控制在0至-10℃,将其设计在深冻库的隔壁,可以节省能源。要特别注意贮藏时间的控制。

  冷藏库管理的具体做法:

  1、冷藏室温度每天必须定时检查,温度计应安装在冷藏库明显的地方,如冷藏库门口。

  2、厨房要制订妥善的领用原料计划,尽量减少开启冷藏室的次数,以节省能源,防止冷藏设备内温度变化过大。

  3、冷藏库内贮藏的原料必须堆放有序,原料与原料之间应有足够的空隙,原料不能直接堆放在地面或紧靠墙壁,以使空气良好循环,保证冷空气自始至终都包裹在每一种原料的四周。

  4、原料进冷藏库之前应仔细检查,不应将已经变质或弄脏的原料送入冷藏库。

  5、需冷藏的原料应尽快下库,尽量减少耽搁时间;对经过初加工的原料进行冷藏,应用保鲜纸包裹并装入合适干净盛器,以防止污染和干耗。

  五、运输方式公路运输八、配送管理

  1、现场部负责对接收的商品进行计数、计量、质检、贴标签、商品上架;配送人员负责将需要退、换、残、次商品拉回配送中心集中处理

  2、财务部定期向现场部结算销售的货款存入公司银行帐户,或公司与供应商或客户定期结算应付货款。

  3、信息处理当某一货品库存减少到一定数量时,电脑就会发出信号,提醒采购中心及时向供应商要求进货,由采购中心安排货源后送往总公司。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6

  今年以来,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蔬菜价格指数居高不下,一直居于全国36个中心城市前列,增加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支出和生活负担,给市民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保障供应强化监管保持物价稳定工作方案》(筑府办发〔20xx〕53号)的要求,为了有效降低菜价,探索建立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减少中间环节,降低生鲜农产品销售价格,满足市民需求为目标,通过开展贵阳市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试点,由专业化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公司将蔬菜直接配送给农贸市场经营户,最大程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流通效率,减少商品损耗,降低经营户进货成本,促进农贸市场终端菜价的下降,为全市物价总水平保持基本稳定作出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开展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统筹协调和引导调控作用,按照市场化取向,企业化运作的方式,以市场为导向,政府积极推动,企业在政府的指导下自愿参与。

  (二)先行试点,逐步推广。由于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统一配送体系的建设是一个新鲜事物,配送对象零散,涉及的蔬菜品种类别繁多,在组织实施上有较大难度和风险,需结合我市实际,先行试点,首先在市中心区有一定规模和区域辐射力的农贸市场开展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再逐步推广。

  (三)突出重点,与调控目标相结合。紧紧围绕政府确定的物价调控目标和任务,把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销量较大的大宗蔬菜和我市地产的当季蔬菜作为配送重点,有效缓解“农民卖菜难”和“居民买菜贵”的问题。

  三、试点内容

  (一)试点时间

  计划从20xx年6月份开始试点,试点期限到20xx年12月底。试点结束后,总结试点情况逐渐推动试点工作常态化。

  (二)试点范围

  初步确定由贵州创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和贵阳乌当源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两家具有一定经营经验和较强配送能力的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在云岩区、南明区、小河区、乌当区的11个农贸市场开展试点工作。具体安排如下:

  1.贵州创新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云岩区红边门、金鑫、延安西路、盐务街农贸市场,南明区新路口、万东、红岩农贸市场和小河区西工农贸市场,共8个农贸市场的配送;

  2.贵阳乌当源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乌当区新添、洪济、心怡3个农贸市场的配送。

  (三)试点要求

  1.配送品种。按照先常规、后丰富完善的思路,试点初期重点配送城市居民常用的18种主力生鲜蔬菜,具体是:大白菜、小白菜、白萝卜、莴笋、莲花白、姜、香葱、洋葱、蒜、土豆、折耳根、养心菜、金针菇、生菜、菜心、花菜、西红柿和青椒。试点运行平稳后,再逐步扩大蔬菜配送品种。

  2.对配送蔬菜零售价格实行统一的建议零售价管理。在保证经营户经营收入水平不降低的前提下,规定蔬菜经营户必须按照统一的建议零售价进行销售。建议零售价原则上要低于所在农贸市场同类蔬菜零售价格的20%,并在农贸市场进出口或电子显示屏上公示。通过实行终端零售价格限价管理,引导农贸市场的经营户将配送成本下降后的利润空间让渡给消费者,从而促进蔬菜终端销售价格的回落,让终端消费者得到实惠。

  3.配送企业和农贸市场要搞好优质服务。对农贸市场生鲜蔬菜的配送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管理、统一标识、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销售。蔬菜配送价格要保证低于经营户自行进货价格。配送蔬菜要货源充足,品种逐步多样化,具有较好的新鲜度和销售品相;配送及时,原则上每天清晨6时前配送到位;根据经营户需要提供分拣服务。接受配送的经营户要悬挂统一制作的“生鲜蔬菜统一配送销售点”标识牌。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分管副秘书长、市商务局主要领导为副组长,市委宣传部、市商务、财政、物价、农委、工商、交警支队、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相关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详见附件),统一指导全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商务局,负责统筹部署,协调解决试点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相关区人民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加强领导。

  (二)明确工作职责。市商务局负责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及统筹协调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农贸市场所在地区人民政府和乡(镇、办事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做好组织、动员、维护稳定等工作;市委宣传部负责舆情引导、加强正面报道;市财政局、市价调办负责审核拨付相关经费;市物价局负责对配送蔬菜零售价格进行监督管理;市农委负责协调配送企业生鲜蔬菜的货源组织;市工商局负责加强农贸市场的日常监管,维护良好经营秩序;市交警支队负责对配送车辆发放市内通行证,方便配送车辆快速通过,满足配送需要;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负责密切关注市场蔬菜价格的变动情况。

  (三)加大扶持力度。

  1.对试点配送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专项补助。从市价调基金中安排专项补助资金150万元,对试点配送企业配送基础设施进行专项补助,主要包括配送车辆、冷藏设施、分拣包装设备、检测设备、信息化平台建设等,专项补助金额最高不超过投资总额的50%;对于投入大、运营效果好、公益性突出的试点企业可按照一事一议方式专题研究。

  2.对试点配送企业试运营期间发生的经营性亏损给予价差补贴。从市价调基金中安排价差补贴资金150万元,对两家试点企业在20xx年6月-12月试点期间产生的经营性亏损给予价差补贴。具体补贴金额根据实际发生额,经市财政局、市价调办审核后据实拨付。

  (四)严格监督管理。财政、价调、商务等部门要严格资金管理,防止出现骗补行为;物价、工商部门要建立相应工作机制,确保限价管理措施落到实处,要加强农贸市场经营秩序管理,严厉打击欺行霸市,价格垄断等违法经营行为。

  (五)加强宣传引导。试点工作是一项新的探索,需要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赢取各方的理解支持。在宣传部门的指导下,各区要建立舆情收集分析机制,密切与各方的沟通协调,适时准确发布新闻,推动试点工作顺利开展。

  (六)做好稳定工作。试点工作所在区人民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高度重视、勇于担当,加强舆情引导,制定维稳工作预案,充分化解各种矛盾,做好维稳工作,切实做到守土有责,为试点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和环境,确保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7

  一、蔬菜质量

  蔬菜配送公司一般有着自己的优质供应商,能直接和蔬菜种植基地合作,保证了蔬菜一站式配齐,更能保证蔬菜的质量。蔬菜配送商直接从种植基地收购能把控蔬菜质量、检测农药激素残留,也能提高分拣车间的环境和操作人员个人卫生标准。车间使用的计量设备及时校准、采取异物防范操作,来确保蔬菜产品能够得到完全的保护。

  二、储存库房

  蔬菜配送公司的存储和配送时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越是大型企业越需要注意这些问题,还有比如仓库的清洁问题需要定期清洁,来确保库房的整洁卫生。蔬菜配送公司都是需要恒温库房和冷链库房,需要对仓库的温控检测到位,以防温度影响部分蔬菜的保质问题。而配送车辆的温度和卫生是根据客户的食材要求来确定,一般要满足准时配送的需求。

  三、蔬菜配送公司

  与普通配送企业相比,专业的蔬菜配送企业更能保证生鲜食材既营养又健康。而且专业的蔬菜配送企业的食材处理的专业度和运输的环境等各方面都是优质的,所以对于学校食堂来说,和专业的蔬菜配送公司合作是一个最靠谱的选择。

  一份好的学校食堂蔬菜配送解决方案,也是需要一款优秀的蔬菜配送系统来配合管理,一款好的蔬菜配送系统能实现高效订货下单、商品采购、分拣、订单处理、库存、价格管控等需求的在线管理,在过程管理中,降低了配送公司的采购成本、人工成本、配送成本,同时也能够及时查看到正常配送加工过程中的损耗数据,可以分析各类的蔬菜损耗情况,帮助蔬菜配送公司提供能改进效率的数据参考和数据决策。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8

  为切实提高蔬菜应急保供能力,加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地产地销,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步伐,促进产运销一体化建设,有效缓解菜农“卖菜难”,居民“买菜贵”问题,保障和丰富城乡居民“菜篮子”产品供给,充分发挥蔬菜产业保供给、稳市场、促增收作用,根据市政府《关于切实加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提高“菜篮子”保障水平的通知》(汉政办发〔2022〕12号)精神,结合我区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制定汉台区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坚持绿色优质高效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选择基础条件好、资源优势强的区域,充分挖掘设施蔬菜生产潜能,形成区域产业优势。从2022年起,整合资金项目,落实责任和措施,加大项目推进力度,聚力打造集工厂化育苗、规模化种植、精细化加工、商品化处理、品牌化营销和社会化服务为一体的蔬菜全产业链,以生产设施合理、蔬菜种类多样、生产手段先进、生产过程规范、产品供应均衡为总目标,加快蔬菜产业集群发展,提升产业化水平。完善设施蔬菜基础设施,推进设施装备规范及配套。加快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普及推广,强化工程、环境、生物及信息技术集成。实现生产规模、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构建5个设施蔬菜示范基地、3个特色蔬菜示范片和以香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集群。到2024年,新增蔬菜面积1万亩,其中:设施蔬菜大棚8000亩,全区蔬菜基地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设施蔬菜大棚面积2万亩,年总产突破30万吨,产值突破11亿元。商品蔬菜自给率达到60%,基本实现蔬菜季节供应均衡、产销衔接顺畅、供求总体稳定的发展目标。

  二、重点任务

  (一)优化生产布局。一是实现规模种植。按照“强基地、提产能、保供给”原则。布局建成五个设施蔬菜基地。铺镇在狮子村周边6个村新建蔬菜大棚2600亩,龙江办事处在梧凤村周边5个村新建蔬菜大棚1000亩,七里办事处在镇江村周边3个村新建蔬菜大棚800亩,宗营镇在下街村周边3个村新建蔬菜大棚600亩,武乡镇在同心村周边3个村新建蔬菜大棚800亩;三个特色蔬菜示范片,以汉中巢林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龙头,覆盖小店、龙台、黄营的龙江办事处千亩茭白种植示范基地,以徐望镇千亩莲藕种植示范基地和以宗营镇二十里铺为龙头的千亩羊肚菌种植示范基地。食用菌产业集群,以康田生物公司为链主,带动全区食用菌产业集群,食用菌规模达500万袋。二是抓好品种布局。在褒河水库南干渠渠系内建立1万亩以莲藕、茭白为主的稻、菜轮作区,形成特色水生蔬菜基地。在浅山丘陵建立35个秋冬季节性蔬菜基地,形成汉中大葱、白菜、蒜苗、豌豆、菜花、甘蓝、秋西红柿主产区。2万亩设施蔬菜大棚内栽培品种以大棚辣椒、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等蔬菜为主。三是配套育苗布局。按照500亩建一个育苗站,2000亩建一个大型育苗中心的标准,在重点蔬菜专业村建15个标准化蔬菜育苗站,在万亩蔬菜专业镇铺镇建一个大型专业化育苗中心,到2024年累计建成3个蔬菜育苗中心。〔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镇(街道)〕

  (二)努力提升蔬菜品质。一是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品。坚持“优势产业优先发展,优势品种率先突破”的原则,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依托全域特色发展蔬菜产业,重点发展莲藕、山药、生姜、莴笋、菜花、芋头、蒜苔、胡萝卜、西红柿、黄瓜、辣椒等有竞争力的蔬菜作物,形成外销骨干产品,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大力推行标准化生产。积极发展特色设施蔬菜产品,争取基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强化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全面提高设施蔬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商品档次,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产品均匀一致、形态美观、新鲜洁净。三是大力推行设施标准化。积极推进现代设施环境调控技术应用,提高生产环节机械化水平,设施蔬菜设施化水平提高50%以上。土地利用率提高20%以上,水资源利用率提高30%以上,农业废弃物得到有效处理和利用。四是加大技术推广力度。强化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服务,推广集约化育苗、设施栽培、连作障碍防治、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防控及生物防治等关键技术,加快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推广、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切实提高蔬菜产出质量。〔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镇(街道)〕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灌排设施配套、农田平整肥沃、田间道路畅通、农田林网健全、生产方式先进、产出效益较高”要求,以改棚、改土、改水、提质增效“三改一提”为主攻方向,加快老旧蔬菜基地更新改造,到2024年改造面积达到6000亩。积极筹措资金,对规模化生产基地的田间主干道和支道进行路面硬化、完善生产设施用电,配套农资农机库房、田间地头储粪池等设施,改造升级灌溉水源、灌排泵站、输水管道沟渠及电力通讯设施,全面提升蔬菜保供基地生产基础设施、优化生产条件。〔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发改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镇(街道)〕

  (四)加强产销衔接。一是建立蔬菜产业联盟。吸收辖区内蔬菜专业批发市场、大型商超、新型经营主体、专业村、技术单位负责人组成产业联盟,负责研究解决蔬菜全产业链的相关问题,做到布局合理,产销顺畅、服务到位,确保产业做大做强,农民增收致富。以狮子蔬菜生态园、巢林公司、中园公司等现代化蔬菜园区为依托,推进蔬菜订单生产、直采直供、连锁配送,推进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校对接、着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蔬菜销售供应体系。加大用品牌占领市场的力度,鼓励蔬菜销售组织在外地建立汉中蔬菜销售网点,使我区蔬菜产业尽快走向产业化。二是建立蔬菜便民店。在现有蔬菜销售市场的基础上,新改建、新建11个农贸市场,1个大型批发市场,基本实现农贸市场辐射500—1000米全覆盖,选择有条件的合作社新建大型蔬菜储藏冷库,同时在生产基地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各个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联系,通过合作社组织当地农产品销售,在现有便民果蔬店基础上,继续推进便民果蔬店建设,至2024年末总数达到100个,累计配套建设5座集分拣、检测、储藏的蔬菜配送中心,与农户签定种植收购协议,直接进入便民果蔬店进行销售,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蔬菜价格,做到直供直销。大力抓好流通体系建设,以过街楼蔬菜批发市场、青龙观水果批发市场为主,保证中心城区果蔬供应。三是建设信息服务平台。因地制宜建立蔬菜供需大数据信息平台,建立完善的蔬菜生产监测、市场价格监测、外调外配联络机制,促进信息融合、互通共享、减少流通环节,促进地产蔬菜供需精准衔接、有序高效流通。及时对产销形势预警,统筹做好在田收获和市场余缺调剂。加强设施蔬菜种植信息、品种信息、产品价格信息等产销信息和生产设施、良种、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生育障碍调控、灾害性天气预防等生产技术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发布,为设施蔬菜稳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责任单位:区商务局、区农业农村局、区住建局、区发改局、区乡村振兴局、相关镇(街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区上成立蔬菜稳产保供领导小组,区长任组长,常务副区长、分管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农业农村局、区发改局、区财政局、区住建局、区商务局、区市场监管局、区乡村振兴局、区经合中心、涉农镇办行政负责人为成员,办公室设在区农业农村局,统筹推进蔬菜稳产保供各项工作,各镇(街道)要压实属地责任,分解落实以蔬菜保供基地为主的各项工作,在设施蔬菜重点镇村,建立产业管理机构,按照产业化、市场化的要求,对现有设施蔬菜产前、产中、产后相关管理机构进行优化整合,强化统筹协调和宏观调控职能,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

  (二)加大财政投入。用足用活国家和省市关于设施农业用地、水利设施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项目资金向蔬菜产业优势区、集中区倾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和农户投入为主体的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各部门积极争取省市蔬菜产业项目资金,优先安排使用各级衔接资金用于设施蔬菜基地,区财政统筹安排蔬菜基地建设补助资金,项目主管部门合理使用资金,建设设施大棚和蔬菜基地产业路、排灌设施、生产用电等基础设施配套,落实金融、信贷、露地蔬菜保险、新建设施蔬菜大棚及新增农机具补贴支持粮食蔬菜生产的“三方案一办法”,支持重点区域规模化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全面改善大棚设施、交通运输、排灌、电力、网络等条件。加大育苗设施、生产设施、冷链设施、培训设施、技术推广、质量监管、市场流通设施、产销对接力度,加快区域蔬菜保供基地建设。

  (三)加强政策引导。坚持以升级换代提升发展质量为主,扩大外延推进发展规模为辅,全面推进蔬菜保供基地建设。落实扶持龙头企业各项政策措施,把中、省、市、区有关扶持龙头企业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鼓励有能力的龙头企业进入蔬菜生产、加工、流通领域,推动蔬菜产业的发展。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流转承包地用于设施蔬菜基地建设,促进土地规模发展。

  (四)加强技术指导。广泛应用具有现代科技水平的设施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材料、新品种、新肥药、新种苗和新模式,着力提高设施装备水平、机械化作业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提高农民科技素质,提升设施蔬菜的科技含量及单产水平,降低用工成本,增强设施蔬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加大新品种的更新换代步伐,每年推广3-5个新品种,适应现代化蔬菜产业化发展要求;围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药、肥、水”三大技术,改进防病虫技术,改进肥料施用技术,改进灌溉技术,使蔬菜生产技术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组织蔬菜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常态化开展技术指导服务,结合省上实施的农民科技培训项目,深入到蔬菜基地村组织培训,推广科技术,现场示范,培养一大批蔬菜技术骨干,积极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并积极争取项目,推动蔬菜基地建设。

  (五)强化监督检查。区上将把设施蔬菜重点区域发展列入对各镇(街道)年度目标考核内容,镇(街道)要把蔬菜产业发展列入重要工作中去,制定规划、明确任务、夯实责任,采取措施进行引导和推动,各镇(街道)要对村上实行严格考核,严格奖惩,确保年度发展任务圆满完成。

【工业园区蔬菜配送方案】相关文章:

蔬菜物流配送方案12-20

基地蔬菜配送方案(精选13篇)12-27

生鲜蔬菜配送方案(通用8篇)12-16

食堂蔬菜配送投标方案范文(精选7篇)12-21

蔬菜配送售后保障方案范文(精选9篇)12-23

蔬菜配送中心方案范文(通用9篇)12-23

疫情期间蔬菜配送方案范文(通用16篇)12-23

蔬菜配送项目实施方案范文(通用8篇)12-24

蔬菜物流配送方案范文(通用20篇)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