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时间:2024-09-08 04:51:22 少烁 方案 我要投稿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通用16篇)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能无误进行,时常需要预先开展方案准备工作,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通用16篇)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全市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市教育局《关于整体构建基于新教育实验中小学一体化德育体系的指导意见》《普通中小学德育常规要求(修订)》等政策文件精神,根据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省教育厅《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以及榆林市教育局关于印发《榆林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全国全省全市教育大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五育并举”,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目标,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适应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需要,注重实践性与实效性,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二、工作目标

  通过健全中小学(含职业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打造科学化、专业化、稳定的中小学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构建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积极拓展心理健康教育途径,不断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全面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20xx年起,全县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均需建成学生发展中心,全县所有中小学应配备至少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力争到20xx年,学生规模1000人以上的中小学校均配备至少一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

  三、重点任务

  (一)加强心理辅导室建设。严格按照教育部《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的要求建设心理辅导室。心理辅导室应在心理健康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建设,可选择亲切、生动、贴近学生心理、易于学生接受的名称,按文件要求保证软硬件设施的配置。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拓展功能区域,实施心理健康测评、个体心理咨询与团体辅导等职能。

  (二)加强学生发展中心建设。健全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加强对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的指导。重点包括学业指导、升学指导、生涯指导、生活指导、健康促进、思想指导和心理辅导等。通过发展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并发展自己的特长,培养学习兴趣,强化自我发展意识,树立远大理想,实现人生价值。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均建成学生发展中心。

  (三)打造专业化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各学校要深刻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专业性,注重提升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确保心理健康教师具备心理辅导心理教育工作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20xx年起,新聘用的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原则上应持有心理健康学科的教师资格证,其中中学心理健康专职教师须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教育背景。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20xx年起,各学校要统筹公用经费,将心理健康教师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专、兼职教师每年分别接受至少30个和12个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探索组建县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团队,定期开展校际观摩指导活动,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工作差距。持续举办班主任技能大赛,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比赛内容,引领和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四)构建家校协同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各学校要结合《米脂县以爱育爱家校共育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家长学校、家长委员会、家校活动及家校网络互动平台等渠道,指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孩子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家校合作共同解决孩子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引导家长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加强亲子沟通,自觉构建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落实家长课程标准,20xx年起,每个学校每学期至少开展1次面向全体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或专题讲座,定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资料,鼓励和引导家长学习。

  (五)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按照省教育厅《关于开展陕西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省上今年开展第二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市上同步开展市级创建活动,县教体局也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各学校要对照省教育厅《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标准(试行)》,结合实际,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方案。教体局将强化督导指导,积极培树典型,切实提高创建效果。并对标对表,以创带建,示范带动全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四、实施途径

  (一)开足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国家课程中心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统筹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借助下载、摄制适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视频素材,逐步构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资源库,确保每班每两周至少完成1个课时的教学任务。心理健康教育课要以活动为主,杜绝学科化倾向,要注重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二)注重学科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中小学全体教师都应自觉地在学科教学中遵循心理发展基本规律,将适合学生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有机渗透到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要在常规教学中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方法和技术,将学科知识的传播与心理品质的培养有机结合,实现学科教学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班主任要在班会课和班级日常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学生教育中运用心理学知识,能够主持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课。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多种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开展规范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各中小学要建立和完善包含学生基本情况、家庭情况、心理状况、测评结果、辅导记录等为内容的心理健康档案,并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保存。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应根据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有针对性地利用个体心理辅导与咨询、团体心理辅导等干预手段,减少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20xx年起,各中小学要“一校一案”建立学生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机制。学校要明确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心理健康教师要树立危机干预意识,及时发现危机事件,快速启动心理危机紧急预案,并及时告知学生班主任、家长及相关负责人,预防自伤、他伤等极端事件发生。学校心理辅导室应与相关心理诊治部门建立畅通、快速的转介渠道,对个别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或发现其他需要转介的情况,能够识别并及时转介到相关心理诊治部门。转介过程记录详实,并建立跟踪反馈制度。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各中小学要积极申报各级规划课题,提升研究层次,并尽快形成有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重点加强“心理危机预防机制”的研究,严格落实“五早”,即“早发现、早报告、早研判、早预防、早控制”,力争将学生心理危机消除在萌芽状态。坚持危机即契机、问题即课题,鼓励教师对学困生、有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进行“一人一案”研究,培养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各中小学要通过报告、论坛、讲座、广播影视、宣传栏、自媒体等形式,在广大学生中普及基本的心理健康常识和伦理道德知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成熟的心理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各中小学要精心组织,涌跃参加省教育厅组织开展的全省中小学“阳光心灵”心理健康大展演活动。

  五、实施步骤

  (一)启动实施阶段(20xx年3月—20xx年8月)。各学校制定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方案、工作细则,建立完善心理咨询室、学生发展中心,选聘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相关活动。

  (二)发展完善阶段(20xx年9月20xx年12月)。心理咨询室、学生发展中心建设达标,专兼职教师配备达标,各项工作任务达标,广大师生心理健康教育水平普遍提升。

  (三)总结提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2月)。总结工作经验,完善体制机制,培树先进典型,推广典型案例,建立长效机制。

  六、实施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学校要建立学校、班级二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和管理组织机构,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计划,切实加强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领导。各中小学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责任部门,制定规章制度,逐步建立起以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学校与社区(街镇)的心理健康服务合作机制,提升区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

  (二)落实经费保障。各中小学要统筹公用经费资金,保障心理健康教育的日常开支,着重保证心理辅导室、学生发展中心的建设、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和班主任培训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费用,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有效开展。

  (三)保障教师待遇。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职务评聘办法,制订完善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评价标准,落实好心理健康教师职务评聘工作。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和心理辅导要计入工作量。将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列入德育学科带头人和教学名师评选系列,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

  (四)完善监督管理。教体局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对未按要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学校给予通报、督促整改和复查。对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好的学校在评优树模方面给予适当的倾斜。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2

  一、指导思想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理论和方法技能,家校联动、班校联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向善的心理品质,为全体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幸福人生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一年见成效,两年上台阶,五年创一流”的总体要求,重点实施六大项目,形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全体教职员工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建立以发展性评价为核心、具有区域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实现全州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全面提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三、主要任务

  (一)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基地建设项目

  1.全面推进学校心理辅导室标准化建设。到20xx年底,创建50个州级示范心理辅导室,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学校达到省级标准化心理辅导室建设标准,配齐心理测量软件、沙盘及团体辅导箱等三大基础设备,确保常态化使用。(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2.加强州、县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建设。到20xx年底,州级依托州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健康管理中心建立“恩施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各县市联合当地心理健康资源全面建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开展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培训、辅导转介等工作。(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创建项目

  1.创建恩施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树立一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典型,培育一批有较高心理健康教育办学特色和水平的中小学校。鼓励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中,形成“心育”特色文化。到20xx年底,培育80所县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校,打造40个州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点学校。(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各县市人民政府)

  2.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每年3月、9月为全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加强部门协作,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延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坚持“互联网+心育”与传统模式相结合,在有关行业、部门的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设立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加强宣传普及。(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文旅局、州委宣传部、州委网信办、州广播电视台、恩施日报社,各县市人民政府)

  3.建立家校联动、社会协作的工作机制。整合多方资源,积极开展家庭教育和亲子辅导工作,促进亲子关系和谐发展。将心理健康知识宣教列为各级家长会、家长课堂的常规议题和必修内容,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渠道,完善街道社区、公共文化机构、公益团体、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等多方联动机制,引导其积极参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文明办、州文旅局、州民政局、州妇联、团州委,各县市人民政府)

  (三)实施教师队伍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项目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的配备与激励机制。州、县市教研机构必须配备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每所中小学至少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招录教师时优先录用心理学专业教师,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1000(不足1000人按1000人计)的比例配齐专职教师,其编制从学校总编制中统筹解决。到20xx年底,全州中小学均按标准配齐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形成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支撑,班主任和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为骨干,全体教职员工和家长为成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学校心理辅导室负责人可享受学校中层干部待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一般不兼任其他学科课程,每年至少参加3次县级以上教研、培训或交流活动,其专业技术职务纳入职称评聘系列,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承担的心理咨询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通过补贴课时计入个人教学工作量,由学校按实际情况统筹核定。州、县市定期通报表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个人。(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人社局、州财政局、州委编办,各县市人民政府)

  2.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全员培训。实行线上线下相结合,对全体教师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技能培训,建立与岗位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格制度。到20xx年底,80%以上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资格达到C级,90%以上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班主任及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达到B级,100名以上骨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优秀班主任达到A级。全州组建起一支积极性高、专业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人社局,在恩高校)

  3.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教研方式。加强恩施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委员会和教学指导委员会建设,各县市分别建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各学校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探索“大教研(集体)+小教研(分学段)+微教研(协作体)+青蓝教研(名师结对培养)”等形式,建立系统的教研和培训体系。定期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交流展示活动,设立“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工作坊(沙龙、读书会),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科带头人及名师队伍培养,提升教育教学、咨询辅导和科研课题研究能力。争取到20xx年,培养州级心理健康教育名师5至10名,县级骨干教师、名师50至80名。(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在恩高校)

  3.启动心理健康教育素养提升计划。以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知识、学习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儿童青少年常见心理健康问题识别及应对知识等为主要内容,在新教师上岗培训、校本培训、师德培训、班主任论坛中,向学科教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理念和模式。在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中增加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明确分管校长职责,开设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校长论坛或培训。(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在恩高校)

  (四)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项目

  1.优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课表。开齐开足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充分利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并纳入学校课程设置计划。义务教育阶段按照每两周1课时进行安排,高中阶段按照每周2课时的总量统筹安排,做到学生有教材,教师有教案、课件,学期有评价。心理健康教育课应以活动为主,可以采用团体辅导、心理训练、问题辨析、情境设计、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戏剧、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开展,防止学科化倾向。幼儿园可以根据实际,结合活动角、活动课、阳光运动等活动,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幼儿健全人格和良好心态的形成。(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2.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体系。在中小学生中分层次开展珍爱生命、积极适应、青春健康、情绪管理、自我悦纳、沟通合作、心理复原、自主学习、创新实践、生涯规划、反校园欺凌等心理素质技能的主题培育课程。开发建设一批优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资源,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群。学校探索“心育微课堂”“心育微讲座”等多种形式,建立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由班主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班会课”、面向家长开设“青春健康亲子辅导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体系。(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妇联、团州委)

  3.积极探索学习心理辅导。以学习心理辅导为抓手,探索非智力因素在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方面的有效途径,推进轻负高质教育。在学科教学、班团队活动、社团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中加大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力度。(责任单位:州教育局)

  4.加强学生生涯规划专题教育。在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背景下,探索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教育的深度整合,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生涯发展指导中的'优势,开发适合学生发展、符合学生需要的生涯规划指导课程。(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在恩高校)

  (五)实施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建设项目

  1.建立班校联动早期预防学生心理问题工作机制。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为契机,以班级“生命教育”“欺凌—安抚”等系列主题心理课为核心,在学生中开展生命、生存、生活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意识,提升积极心理品质,增强学生心理危机求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班级设立心理健康教育课代表,发现学生中有苗头性的明显异常现象及时向班主任报告,充分发挥学校团组织、少先队、学生会、班委会等各级学生组织的自主管理和服务功能,形成纵横交叉、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早期预防体系,有效防控学生心理危机问题造成的极端事件。(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公安局、团州委)

  2.加强学生心理问题早期预警工作。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建档制度、重点人群心理筛查制度、心理问题报告并持续关注制度及相关保密制度,有效预防可能出现的心理危机事件。遵循心理测量的专业要求,谨慎科学地使用量表或其他测试手段,不得简单地凭借量表测试结果下结论。(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

  3.完善区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依托专业机构加强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级、学校、医疗机构、部门联动的心理危机预警和干预机制,做好预防教育、早期预警、危机干预、后期跟踪、制度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建立对危机干预对象的支持系统、监护系统、救助系统等。(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州民政局、州红十字会)

  4.探索医教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及转介系统。建立医教专业人员、社会志愿者共同参与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探索建立教育、医疗卫生部门、社会安全管理部门协同运作的心理危机干预系统,畅通危机干预转介的绿色通道。(责任单位:州卫健委、州教育局、州公安局、州民政局、州红十字会)

  5.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在教师招聘中增加对教师职业匹配性的心理测试,在日常工作中重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关注和维护,预防和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人社局)

  (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平台建设项目

  1.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学校心理辅导室合理配备电子心理档案管理软件和心理测评软件,有效运用网络、新媒体等信息化手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与高校、科研院所、心理研究机构等合作,通过课题研究、购买服务等方式,试点开展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监测工作。(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财政局,在恩高校,各县市人民政府)

  2.建设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依托“恩施州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建立区域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状况数据库,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和干预、转介、家校共育等工作,有效提升心理筛查及预警的工作效率。整合各级各类信息资源,多渠道开发建设包括文本、课件、图像、音像等在内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库,建成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示范课和精品课,汇编心理健康教育优秀论文及案例集。(责任单位:州教育局、州卫健委、州财政局,在恩高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州人民政府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统筹推进恩施州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实施。各县市人民政府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门机构,明确职责、理顺关系,加强统筹规划、督导评价。各级教育部门牵头抓总,加强组织协调,会同相关部门齐抓共管,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各级各类学校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主体,要建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建好用好学校心理辅导室,配齐配强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二)保障经费投入。州、县市人民政府应根据工作实际,做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金保障工作,并加强资金使用绩效评价。鼓励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合理分配经费使用比例,优先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硬软件建设、资源应用和师资培训等方面,切实加强项目管理和经费监管。

  (三)强化督导检查。各县市要制定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将实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护航工程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等情况纳入教育目标督导考核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编制管理与职称评聘办法,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州政府教育督导室组织开展专项督导评估。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3

  一、指导思想

  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突出问题导向,完善政策措施,把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科学有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做到内容科学、流程规范、队伍专业,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和良好品德,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目标任务

  总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充分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主要任务:以发展性教育为主,预防性教育为辅,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发展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少数有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

  三、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以素质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心理教育理论为基础,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与规律,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2.普及性原则。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主要对象为全体学生。

  3.发展性原则。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增强适应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开发潜能,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4.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做自我发展的主人。

  5.预防性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能了解有关心理健康常识,培养自我心理调节能力,避免和减少心理问题的产生,对个别严重心理问题能及时甄别和转介。

  四、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简单的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生涯规划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小学阶段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和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乐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养成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学习能力,学会科学用脑,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高中阶段:帮助学生适应高中学习环境,发展创造性思维,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的人际关系状况,正确对待与异性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积极的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五、主要举措

  (一)创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

  1.强化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

  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程,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各学校统筹利用班团队课、综合实践课、地方课程或学校课程,确保每个班级每两周开设1课时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开展应遵循各年龄段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内容主要有人际交往、情绪调节、亲子关系、学习解压、生涯规划、生命教育、挫折教育等,形式主要有团体辅导、心理训练、情境设计、问题辨析、角色扮演、游戏辅导、心理情景剧、专题讲座等。

  2.规范心理辅导场所建设。

  全面加强心理辅导室场所建设,力争实现心理辅导室全覆盖。到20xx年底,在校学生1000人左右的中小学校和所有乡镇中心学校全面建成心理辅导室,建立健全值班、预约、辅导、回信、档案建设及移交等管理制度,确保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5小时;对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加强校际联系,成立片区心理辅导中心或通过走教支教等方式予以保障。

  3.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建设。

  加强学校心理辅导室与阳光服务中心、家长学校等平台融合,创造条件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网络预约专线和咨询邮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心理疏导途径,做好常态化心理咨询服务(或购买社会机构的服务)。到20xx年,分别在高中、初中、小学建设“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充分利用基础教育资源等网络平台进行学习,同时开发具有楼区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精品课、优秀心理辅导案例,推进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合理配齐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队伍。到20xx年底,按师生比不低于1:1000配齐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办学规模较小的学校,可通过明确专人负责、教师走教支教、学校对口支援等多种方式配备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区教育局择优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并选配一定数量兼职教研员。配足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充分发挥岳阳楼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岳阳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协会等组织的作用,鼓励学生、家长、社会工作者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志愿者队伍,鼓励学校在优秀学生干部中选拔心理委员,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公益活动汇集力量。

  5.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建设。

  ①建立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依托相关专业机构,严格落实心理伦理规范,牵头负责组织区域内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危机排查工作,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指导学校科学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推动建立“一生一案”的心理成长档案。全面建立“班级、年级、学校”三级预警体系,建立学生心理危机个案分析报告制度和专家会诊制度,实现对有高危心理危机学生的心理状况变化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坚决防范因心理危机引发的自残自杀等极端事件的发生。

  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社会支持服务机制。建立完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行业标准,加强对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和评估监督,规范面向中小学生开展的心理咨询服务。任何单位、组织与个人以中小学生为对象集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及调研,需事先向教育局备案,依法依规进行。鼓励各类心理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发挥专业优势,打造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支持系统。联合宣传、卫生健康等部门,推动学校、媒体、精神卫生机构向大众普及精神卫生常识,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加强医教结合,建立完善沟通联动机制,畅通心理障碍学生医疗转介通道,做好精神康复期与后期复学的有效衔接。

  ③健全心理健康教育考核评价机制。支持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师表彰奖励和职称评聘,积极落实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享受本校班主任同等待遇政策,计班主任工作年限。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参照学校实际实行。积极探索心理健康教师工作评价机制,将心理健康教学、个体与团体心理辅导、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等工作纳入教学考核评价、职称评聘的成果认定或学术性评价内容。

  6.充分利用家庭的教育力量。

  家长的心理行为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发展和心理状况,家长的日常教育对学生也具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学校要注意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向家长宣传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利用家长的力量,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二)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途径

  1.拓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形式。

  ①开展多学科融合教育活动。坚持“五育并举”,加强体育、艺术、劳动等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引导学生个性发展、全面发展,有效缓解学生学习压力、释放负面情绪。

  ②开展多途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各类网络平台及心理小报等载体,定期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公益讲座、沙龙研讨等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朋辈互助、开阔视野,持续向家长、学生、社会大众宣传普及科学的心理健康知识。积极发挥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平台作用,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各类社团等正面引导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和互助,增强同伴支持,增加积极体验,提升心理健康素养。

  ③开展多主题心理团体活动。以“5·25心理健康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10·10世界精神卫生日”以及新生入学、开学、毕业、升学、考试前后等重要时间节点和影响心理健康重大事件发生时段,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课后服务社团活动、讲座、宣传栏、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每校一年有四次以上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④拓展多方位社会心理服务。充分利用楼区资源优势,普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健康促进工作。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立心理辅导室或社会工作站,提供公益性学生心理疏导和家庭教育指导。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要提供心理咨询、团体辅导、公益讲座等。积极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以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等为重点对象,提升心理健康服务能力。

  ⑤密切联系家长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同时,学校要为家长提供促进孩子发展的指导意见,协助他们共同解决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健全教师心理健康教师培训体系。

  ①规范心理健康教师专业资质。各学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原则上应具有心理学或相关专业本科学历,支持具有相关学历但不具有专业资质的教师参加市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岗位能力培训,取得相应资质后上岗。

  ②加强心理健康教师职后提升。建立全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轮训制度,以三年为一周期开展全员培训。心理健康教师每年接受不低于40学时的专业培训,或参加至少2次省级以上主管部门及二级以上心理学专业学术团体召开的学术会议。班主任等思政骨干教师每年参加不低于10学时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分期分批推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市级培训。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校长、班主任(辅导员)、教学管理干部(思政工作干部)、学科教师(专业教师)、团干部及少先队辅导员等业务培训的必修内容,实现教师培训全覆盖。

  ③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各学校逐步建立和完善校长领导,分管副校长负责,以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和全体班主任为骨干,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落实全体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职责,各学科教学目标要包含学生心理成长目标。充分调动班主任以及其他任课老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中小学校要结合全员导师制建设,提高全体教师的心理辅导能力和家校沟通能力。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工作。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依托教研,定期开展全区范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活动或心理教师专业能力竞赛,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支撑。成立学校或区域心理健康教育教研组,探索建立跨学校、跨学段集体备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教研活动,开发系列的适合楼区学情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每年立项一批心理健康教育科研课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科研项目及工作坊培训成果转化。

  (三)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条件保障

  1.完善组织机制。各学校要成立校长负责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思政教育和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体系,确保有计划、有队伍、有制度、有专用室场、有活动记录。

  2.加强经费保障。各中小学将心理健康工作所需经费纳入学校年度预算,按年生均10元的基准定额单列经费,同时积极探索社会公益组织参与和帮助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机制与措施。

  3.强化督导考核。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评价体系,纳入对各学校年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见附件)。加大对心理高危学生、极端事件较多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学校的监控力度,建立定期督查机制,落实通报、整改制度。

  4.加强宣传引导。各学校要以特定时间节点为契机,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岳阳少年说等媒介,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加强心理宣传教育。强化新闻机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内容审查制度,坚持正面宣传引导,规范心理危机事件新闻报道,避免误导社会舆论和教育观念,对青少年学生造成不良影响。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4

  一、工作目标

  通过强化政府领导,加强部门协作,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尽可能地满足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增强家长和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到20xx年市区中小学校心理健康课程开课率、心理辅导室开设率、配备专兼职心理教师学校数和心理高危学生得到及时发现和介入干预达到80%以上,到20xx年达到100%。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心理健康服务能力和心理危机干预水平显著提高,中小学生因为心理问题引发的极端事件明显减少。

  二、基本原则

  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坚持以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为中心,普及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和减少个人极端案(事)件发生。

  党政领导,共同参与。强化党委、政府的领导责任,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促进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共同参与。

  立足市情,循序渐进。结合实际,逐步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注重短期实效和长远制度建设相结合。

  分类指导,规范发展。坚持提高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关注特殊个体相结合,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主要措施

  (一)完善组织机构。

  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成立南宁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主任由分管教育工作的副市长担任,副主任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教育局主要领导担任,成员由市教育局、市委政法委、市委宣传部、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市公安局、市民政局、市司法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文广旅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组成,负责研究制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指导、协调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由市教育局分管副局长担任,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和日常管理等工作。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通过购买服务等形式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积极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为贫困弱势群体和经历重大生活变故群体提供心理健康服务。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才培养。有关部门要利用专业技术的优势,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医疗机构参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治疗。加强学校专兼职心理教师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生涯规划方面的培训,并督促学校按照规定,配齐配好专职心理健康教师,设立专职心理教师岗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享受班主任同等待遇,引进心理学、教育学等相关专业毕业并具备上岗资格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建立专兼职心理教师的职后培养体系,为其专业发展提供保障。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编制,在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核定的事业编制内统筹配备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专职人员,促进我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深入开展。各部门、各行业要把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人员培训纳入继续教育内容,明确开展中小学心理教育岗位工作要求,加强规范管理,强化考核评估,确保中小学心理服务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加强心理健康服务岗位建设,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人才激励机制,逐步将心理健康服务人才纳入专业技术岗位设置与管理体系,并根据行业特点分类制定人才激励和保障政策。要注重体现心理健康服务的技术劳动价值,增加心理健康服务的岗位吸引力。鼓励具有服务能力的组织和个人加入中小学心理健康志愿服务工作。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各级各有关部门要把中小学的心理健康服务列入重要工作内容。要督促各中小学校开齐开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推动全市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持续均衡发展。特殊教育机构要结合残疾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心理品质。对遭受欺凌、校园暴力、家庭暴力等中小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并提供心理创伤干预;对留守、流动儿童,提供必要心理辅导。

  强化家长心理健康服务。家庭教育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庭是中小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家庭的和睦与否、以及家长的品德修养、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等都会对学生心理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重要影响。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尤其妇联要将家长的心理健康服务作为工作重点,依托妇女之家、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有资质的社会组织等,广泛开展家长心理健康服务,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四)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

  6.建立心理危机综合服务体系。学校要主动与心理卫生专业机构建立对口帮扶协议,要将中小学生心理危机纳入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健全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热线服务、心理评估、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精神科治疗等衔接递进、密切合作的心理危机干预和心理援助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中小学生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体系,动员社区组织、患者家属参与居家患者管理服务,做好医学治疗与医院康复、社区康复和回校复学的'有效衔接。

  建立健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机制。成立市中小学心理治疗转介领导小组,建立心理治疗转介机制。指导中小学全面建立校园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对不同类别心理危机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并逐步建立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流程,完善转介机制,积极整合医疗等其他社会资源,对心理高危学生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做到问题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预防和减少自杀等极端行为的发生。

  (五)开展心理健康宣传。

  部门协作全面开展宣传。结合“世界精神卫生日”及心理健康相关主题活动等,广泛开展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倡导“每个人是自己心理健康第一责任人”的理念,引导家长和中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调控情绪,有意识地营造积极心态。要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意识,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科学、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有效消除社会歧视,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倡导中小学生科学认识心理行为问题和心理疾病,逐步消除学生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引导心理异常中小学生积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预防心理问题演变为心理疾病。

  四、任务分工

  (一)市教育局

  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建设和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定期对中小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和检查。

  (二)市卫生健康委

  加强心理危机干预和援助队伍的系统化建设,利用医疗专业技术的优势,加强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培养和培训,配合教育部门对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人员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

  (三)市委宣传部

  净化网络和媒体宣传环境,对学校周边小书店进行检查监督,打造有利于中小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良好的社会心理氛围。

  (四)市委编办

  根据自治区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核定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编制,配合市教育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市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配备专职人员,促进我市中小学心理健康辅导工作深入开展。

  (五)市委政法委

  开展学校周边环境整治,营造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减少负面心理影响。协调市公安局和市司法局实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六)市公安局

  对校园暴力和校园欺凌行为采取高压态势,对自恃年龄没有达到刑事犯罪标准而任意妄为的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七)市司法局

  对校园中小学生开展法律宣传教育服务及法律服务。

  (八)市人社局

  根据学校的编制,会同市教育局为学校配齐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引进机制和激励机制,提高中小学心理教育的服务水平。

  (九)市财政局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各有关部门的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并加强监管。

  (十)市民政局

  在婚姻登记工作中开展必要的婚姻和谐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宣传和教育,积极开展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十一)市文广旅局

  加强对学校周边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娱乐场所的监管,依法查处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和娱乐场违规接纳未成年人的经营行为。

  (十二)团市委

  充分整合社会的力量,组织社会志愿者、青少年事务社工与学校、家庭、共同开展专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我市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十三)市妇联

  为有需要的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构建和谐的家庭亲子关系。

  (十四)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负责辖区内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一步完善各职能部门、各基层组织、各社会组织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为中小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服务,采用中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不断提升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素养水平。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要建立健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研究出台相关政策、实施方案,把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服务、健全中小学心理服务体系作为健康南宁建设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相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健全完善各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各有关力量积极参与、家庭个人尽力尽责的工作格局。

  (二)明确责任分工。各部门各行业要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按照本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制定出台本地区、本部门的实施方案,细化分工,确保目标有分解、任务有部署、措施有效果、投入有渠道,保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各项工作科学、有序推进。

  (三)强化技术保障。卫健部门要发挥专业技术优势,为各部门各行各业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技术培训和指导。教育部门要切实落实相关任务,大力引进专业人员,在中小学校大力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各社区要加大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力度,完善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成本核算制度与标准规范。要按照属地化管理原则,进一步规范心理健康服务机构从业行为,不断提高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四)落实经费保障。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经费纳入各有关部门的财政预算中统筹安排。各相关部门要加强经费使用的审计监督,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

  (五)加强考核评估。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责任单位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每年定期组织开展考核评估,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开展上海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达标校和示范校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围绕我校“培养方圆有致的幸福学子”的育人目标,致力将我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校幸福课程深度融合,现制定本年度的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如下:

  二、主要工作目标

  (一)以五月心理活动月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教育活动

  (1)开设心灵花园校本课程,开展系列团体辅导活动,包括团体游戏、心理影视剧欣赏、心理绘画等。

  (2)完善“心理委员”制度,发动心理委员的辐射作用,做好班级学生和心理老师之间的沟通桥梁,积极配合工作,保证心理活动月的有序开展。

  (3)继续面向六年级全体学生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本年度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拟开设生命教育,由《人字的支撑》、《风景在路上》、《红丝带的咏叹》、《无言的爱》,以及与初中生学习心理发展相关的最为重要的四个话题:动机、注意、记忆和应考策略。包括《学习这件事》、《注意你的注意》、《寻找记忆面包》、《轻松应考策略》。

  (4)实施九年级学生心理辅导系列活动,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本年度开始,我校将在九年级学生中,以一个学年为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指导学生的学科学习策略、疏导学生的考前压力等为目的,定期或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辅导系列活动。

  (二)完善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做好学生心理咨询工作

  (1)定时开放心理咨询室,组织专职教师对有需要的学生定期进行心理辅导。

  (2)对来过心理咨询室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建立心理档案。

  (3)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使用不同地方式帮助学生排解压力,如情绪宣泄室、心理沙盘室、心理绘画等。

  (4)更新“心理树洞信箱”,及时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告知每一位学生心理咨询室地地点和开放时间,以及“心理树洞信箱”的位置,第一时间给与回复。

  (三)重视培训,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坚强支撑。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专业素养和业务水平,学校将积极创造各种机会送心理老师去研修相关专业课程。重视对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养。借助班主任教研组的力量,根据需要,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讨活动;以践行“幸福课程”为主旨,以青年教师为中坚力量,尝试开展校级幸福课程,并于适当时机组织推广;组织班主任撰写心理教育案例等。由此,逐渐营造全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四)查漏补缺,继续扎实推进我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工作

  按照创建嘉定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的标准,结合我校的实际特点,我校将继续完善面向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如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每周1次的心理辅导活动课、面向六至八年级学生的心灵花园兴趣拓展课,根据学生需要开展的团辅活动课等。同时,重视个别辅导,完善学生心理健康档案的机制,开展心理委员培训和心理社团工作等。此外,还定期或不定期地为学生开展一些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如花季护航青春期心理讲座、考试压力管理讲座等。此外,依托学校橱窗,定期编辑心理小报,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普及活动;开展心理教育主题班会;利用学校微信公众号、QQ等网络平台给全校师生搭建沟通的桥梁;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等等。发展学校心理辅导形式的多元化。

  (五)继续开展面向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继续落实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并以此为基础,开展面向家长、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利用家长会,开展家庭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2)拟开设家庭心理咨询热线和网络咨询服务,面向家长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3)健全家长学校,加强家庭心理教育指导工作;

  (4)积极探索家校共建良好心理健康教育氛围的长效机制。

  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1)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普及讲座;

  (2)组织全校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读书活动;

  (3)依托学校现有的资源,认真举办20xx年度心理健康教育月活动及相关的研究项目;

  (4)转变教师观念,努力营造全员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良好氛围。

  如上活动,即本年度的工作重点,我们将切实落实各项工作,以确保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上一层楼!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6

  一、行动目标

  各级各类学校建立心理服务平台或依托校医等人员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50%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60%的二级以上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儿童青少年心理门诊,30%的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精神(心理)门诊。各地市设立或接入心理援助热线。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80%。

  二、具体行动

  (一)心理健康宣教行动。各类媒体要对儿童青少年及家长、学校教师等加强心理健康宣传,传播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全社会进一步树立“身心同健康”意识,掌握应对心理行为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教育引导儿童青少年安全合理使用电脑和智能终端设备,预防网络沉迷和游戏障碍。各级教育、卫生健康部门指导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推广实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各级各类学校要积极开展生命教育、亲情教育、爱国教育,培养学生珍视生命、热爱家人、爱国爱民的意识,培育积极心理品质。有条件的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面向家长和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医疗卫生机构要积极开展儿童青少年健康教育和科普宣传,倡导儿童青少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科学运动、充足睡眠、合理膳食等,减少心理行为问题和精神障碍诱因。

  (二)心理健康环境营造行动。各级卫生健康部门要会同教育等部门,倡导实施“心理滋养1000天”行动,共同营造心理健康从娃娃抓起的社会环境,重点关注孕产妇、2岁以内婴幼儿及家长心理健康状况,开展0~6岁儿童心理行为发育问题预警征象筛查。学校、村(居)委会、妇联、关工委、共青团等机构和组织要密切关注儿童青少年成长环境,建立完善教师或家长暴力行为、学生欺凌行为、儿童青少年受虐待问题的举报渠道,发现相关问题或可疑情况时,及时采取措施,向有关部门报告,并注重保护儿童青少年隐私。村(居)委会、妇联依托“寻找最美家庭”等活动,引导家长传承良好家风,关注自身和子女心理健康,依法履行监护责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子女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新闻出版、网信、广播电视等管理部门要加大对网络内容的监管力度,及时发现清理网上与儿童青少年有关的非法有害出版物及信息,重点清查问题较多的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短视频、教育类APP等,打击网络赌博、血腥暴力、色情低俗等网站和APP,为儿童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三)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实施倾听一刻钟、运动一小时“两个一”行动,即促进学生每天与同学、家人有效沟通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每天至少参加1小时体育运动。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积极安排学生到有关单位观摩体验。组织开展“绿书签”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学生绿色阅读、文明上网,自觉远离和抵制有害出版物和信息。教育部门要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调查,督促学校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以积极导向将结果反馈学生家长。

  (四)心理健康关爱行动。学校要对面临升学压力的初三、高三学生及家长开展心理辅导。对贫困、留守、流动、单亲、残疾、遭遇校园欺凌、丧亲等处境不利学生给予重点关爱,必要时开展心理干预。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子女,开展家庭关爱教育、辅助成长。对一般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和批评教育。对疑似有心理行为问题或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要指导家长陪同学生到医疗机构寻求专业帮助。对患有精神障碍的学生,教育部门应当协助家庭和相关部门做好心理服务,建立健全病情稳定患者复学机制。普通学校要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招收能够接受普通教育的精神障碍儿童入学。

  (五)心理健康服务能力提升行动。各地教育部门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纳入“国培计划”和地方各级教师培训计划,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学前教育机构、中小学结合家长会等活动,每年对学生家长开展至少一次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提高家长预防、识别子女心理行为问题的能力。卫生健康部门要加大精神科医师培养培训力度,探索开展儿童青少年精神病学专科医师培训。已建有热线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及12320公共卫生热线、共青团12355青少年服务热线等,要对工作人员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知识培训,保障提供专业化服务,并向儿童青少年广泛宣传热线号码,鼓励其有需要时拨打求助。宣传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媒体精神卫生相关新闻事件报道的指导和规范。各地各相关部门要重视各类突发事件中受影响儿童青少年人群的应急心理援助,针对儿童青少年特点制定完善相关方案,有效开展心理抚慰、疏导和心理危机干预工作。

  (六)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完善行动。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心理服务平台(如心理辅导室等),或通过培训校医、引入心理学专业教师、购买专业社工服务等形式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并加大中小学校(含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工作人员配置力度。高等学校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4000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并切实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托育机构要配备经过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训的保育人员,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机构要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有条件的学校要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同伴教育,增强同伴支持。民政、妇联、共青团等部门依托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教育机构、儿童之家、青年之家、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等活动阵地,整合社会资源,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民政、文明办、卫生健康、共青团等部门发挥协调职能,依托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咨询室、社会工作站等搭建社区心理服务平台,支持引导专业社工、志愿者面向社区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文明办加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规范建设,拓展服务内容,增强服务能力。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培育引导社会化心理健康服务机构、康复训练机构为儿童青少年提供规范化、专业化服务。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通过平安医院创建等,推动儿童专科医院、妇幼保健院、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等开设精神(心理)科。鼓励有条件的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提供儿童青少年门诊和住院诊疗服务。建立学校、社区、社会心理服务机构等向医疗卫生机构的转介通道。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部门协调。各地要建立健全部门协作、社会动员、全民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要在心理健康促进与精神障碍发现、转介、诊断治疗等工作中建立协作机制;与民政、宣传、文明办、广电、网信、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和组织加强协作,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二)保障经费投入。各地根据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工作需要和财力可能,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并加强对资金使用效益的考核。鼓励各种社会资源支持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

  (三)加大科学研究。各级卫生健康、教育等部门要依托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相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针对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与精神障碍,开展早期识别与干预研究,推广应用效果明确的心理干预技术和方法。

  (四)完善监测评估干预机制。卫生健康等部门要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数据采集平台,追踪心理健康状况变化趋势,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完善提供依据。通过委托第三方等方式对工作措施落实情况及效果进行评价,对工作效果良好的经验及时进行推广。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7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思路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育心与育德相统一,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规范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需求,培育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协调发展。

  (二)工作思路

  深入构建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咨询服务、预防干预、平台保障“五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格局。加强知识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全覆盖;开展实践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提高师生心理保健能力;强化咨询服务,构建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自助与他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体系;加强预防干预,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筛查心理问题学生,开展朋辈帮扶,实施个体咨询和团体辅导,健全心理干预机制;打造心理健康线上线下平台,构建四级心理辅导模式(学校心理教育中心—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联络员),完善心理危机转介诊疗机制。

  二、主要任务

  各系部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系部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内容。切实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研究制定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计划和相关制度,保证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实施,取得切实成效。

  (一)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

  1.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出版任务导向型心理健康教育教材1部,充分利用案例研讨、角色扮演、课堂训练等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建设心理健康线上教育教学资源,开展线上心理健康测评与教育教学创新,持续提升课程质量,丰富学生心理健康知识。

  2.针对专接本考试、就业焦虑、恋爱关系等实际问题,开设考试心理辅导、就业心理辅导、恋爱心理辅导等小课时心理健康讲座。结合我院实际,组织编写《新生心理健康手册》《心理委员工作手册》《心理危机实操手册》等事务工作手册。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做好日常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宣讲,通过谈心谈话进行心理疏导。逐步形成具有我院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3.把心理健康教育与美育、体育、劳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结合,切实让学生在美育中陶冶情操、提升修养,在体育锻炼中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在劳动创造中增强责任、培育品质,在校园文化中营造阳光、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强化大学生积极情感和健康心态。

  (二)开展心理健康实践活动

  1.打造“5·25” 心理健康节、“心˙阳光”等特色品牌活动。在新生入校、毕业季、5.25、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特定时期开展心理情景剧展演、心理技能竞赛、团队心理游戏、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等活动,传播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的现代文明理念和心理健康意识。

  2.开展朋辈帮扶。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指导班级心理委员广泛开展各种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举办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编排心理情景剧等,不断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吸引力和感染力,开展朋辈帮扶,积极进行心理健康自助互助。

  (三)构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1.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完善心理体验中心、个体咨询室、团体活动室、运动减压室、心理沙盘室、情绪宣泄室等教育服务功能。开通24小时阳光心理援助热线、网络预约专线和咨询邮箱,创新心理健康服务方式,健全心理服务的值班、预约、咨询、转介、重点反馈等制度,为师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咨询服务。

  2.开设心理健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组织开展心理健康素质在线测评,建设心理微课程、微视频、心理美文、心理科普常识等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开展线上心理健康咨询和自助服务。

  (四)打造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1.建立健全各级心理工作队伍与运行制度,形成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委员—宿舍联络员四级工作机制。德育与心理中心、学工部联合负责心理健康队伍建设、教育培训、个体心理咨询、组织开展活动、危机干预指导、督导与考核等工作。系心理辅导站、辅导员共同做好本系学生心理测评、心理问题排查、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组织开展心理实践活动和朋辈帮扶等;班级心理委员负责班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组织开展心理活动,实行朋辈心理帮扶;宿舍长作为心理联络员,观察并反映本宿舍学生心理动态,帮助同学排解负面情绪,遇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及时向辅导员老师报告。在20xx年打造不低于10人的心理专兼职个体咨询队伍,设立11个系级心理辅导站,培育50名系级心理辅导工作人员,建立400人左右的班级心理委员队伍和2000名心理(宿舍)联络员。

  2.成立“心阳光”大学生心理协会,建立一支100人的'心理服务志愿团队,从事公益性心理健康服务,有效开展朋辈心理帮扶。

  3.定期组织开展专兼职心理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委员、心理志愿者各级心理队伍的培训。每学年开展专兼职心理教师专题培训2次,所有辅导员专题培训1次,心理委员专题培训14课时,持续开展案例研讨和个人成长体验、同行交流分享等,不断提升心理服务队伍的专业素养。

  (五)健全心理预防干预机制

  1.每年9月份开展新生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建立在校学生心理健康档案。针对心理健康素质测评和心理危机排查中发现需重点关注的同学,建立学院心理健康中心系领导辅导员心理委员“四包一”制度,通过心理委员朋辈访谈、辅导员谈心谈话、心理健康中心个体咨询或团队辅导等形式进行预防干预,培育其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对于确定有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各系联合心理健康中心进行研判,制定干预帮扶方案,并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及时协助家长送医诊治。

  2.完善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预案,制定科学的危机应对流程,落实心理中心、系、班级等层面工作职责,与学工部、安全工作部、等部门协同联动,应对心理危机事件,排除校园安全风险隐患。

  3.建立转介诊疗机制。与邯郸市精神卫生医院等医疗机构签订转诊协议,为心理危机学生转介诊疗搭建绿色通道;邀请精神科专科医师、心理咨询专家来校会诊,进行危机干预。[责任单位:德育与心理中心、各系;完成时限: 持续完善]

  三、工作保障

  (一)组织领导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由分管德育与心理教育院领导担任组长,德育与心理中心、学工部、社科部、宣传部、安全工作部、团委等部门负责人、各系党支部书记为领导小组成员,研究解决心理健康教育遇到的重大问题,统筹推进各项工作任务落地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德育与心理中心,负责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工作措施,协调解决具体问题。

  (二)条件保障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专项工作经费,科学合理建设心理健康服务中心,配备必要的心理健康设备,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系心理辅导站建设,逐步拓展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基地。

  (三)考核奖惩

  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纳入部门年终考核,对出现严重心理危机事件,造成不良影响的部门、人员进行追责、问责;选树“十佳心理委员”“优秀心理委员”和“优秀心理辅导员”,对工作成绩突出的系部进行表彰。建立“月度研判、半年分析、年终评价”机制,推动心理健康教育各项任务落实落地。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8

  活动目的:

  1、 让学生知道每个人无论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会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压力是无法避免的。

  2、 让学生初步了解正确的面对心理压力的发泄方法,培养学生战胜压力的能力。

  3、 每个学生都应该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压力,在压力面前不退缩,不逃避,合理控制住自己的心态,战胜困难。

  教学重难点:教会学生如何面对心理压力。

  教学过程

  一、活动方案的原因

  现在的家长大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但是在21世纪人才济济,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使得学生们在学习、生活、升学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各样的压力,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压力,将会对学生们的以后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探索学生们压力的来源并研究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压力,合理释放情绪的方法,关系到我们怎么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很有意义的。

  初中生的压力来源:

  1、从学校方面来说,初中生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特别是在当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时期,学校仍片面追求“重高”升学率,因而学校的一切教学工作就是围绕着分数,学生接受的讯息也是分数重于一切。因而在学业上竞争更大,压力更大。

  2、从家庭方面来说,中国历来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说法,这极概适地说明了父母的一种共同的心态。很多家长把自己对未来的希望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学生越是理解家长的苦心,心理压力就越大。

  3、从学生自身方面来说,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心理压力的大小。

  4、从同学之间来说,目前的初中生,在家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独立性很差,而且心理脆弱,在学校一旦受到同学的讥笑,便感到委屈和愤怒,还有很多同学不知 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或忌妒、歧视,或误解、猜疑等,为此深感烦恼。

  有心理压力很正常,如果压力过大,学生会出现攻击、自责、退让或者放弃追求,甚至通过轻生来逃避压力,因此教会他们如何面对压力,合理释放情绪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意识到压力有两面性。压力是客观存在的,社会充满了竞争,学校也是一样的人生不可能是到处美好的,必须做好心理准备。压力一方面可能使人产生痛苦的情绪,行为失措;另一方面又可给人以教益与磨练。初中生应该看到他的两重性,不应只见其消极面压力。 其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观。压力可成为强者勇往直前的动力。要意识到坚强的性格需要个人有意识的磨练,决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达到的。歌德曾说过:“若不是掉眼泪吃过面包的人是不懂得人生之味的。”所以,要树立坚定的目标,培养乐观精神,这样一来就能从逆境中奋起。

  最后合理的宣泄。人们在承受压力时产生的紧张情绪,必须经过某种形式得到发泄 否则积累过多,容易导致心理异常。如果遇到实在无法排解的压力时,不妨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排除心理障碍,达到摆脱矛盾,稳定情绪的理想效果。

  二、方案实施的过程

  (一) 用例子引导思考

  1. 老师给学生讲述三个有关心理压力的故事。

  A、 某高校一名高三的学生在高考时神色匆匆的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在老师发了草稿纸以后,不停地在上面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最后精神失常,昏倒在考场里,因为压力太大,自己连高考的机会都失去了,实在是非常不值。

  B、 某城市重点小学的学生因被老师罚写作业,作业太多了,让爸爸帮他一起做,结果都做到夜里一两点,可见作业的压力别说孩子,连家长都受不了。

  1、 引导学生思考:

  (1) 假如你是这两名学生,当时的心态是什么?这种心理状态健康吗?

  (2) 如果你是老师,在对待学生时放错误时,会不会布置这么多作业?

  (3) 两名学生的举动造成了什么影响?

  (4) 这两名学生应该怎么来应对这种压力?

  2、 全班交流。

  3、 教师小结。

  (三)、观看视频激情兴趣

  1、播放事先准备的视频

  2、学生仔细观看

  3、学生讨论

  (四)、把自己的压力在班级上分享

  学生自愿上讲台把自己的压力主动说出来,其他同学当他的参谋,给他出主意,提建议,如何去缓解压力,释放情绪,老师指导。

  (五)、写自己的感受

  小结:现代社会的快速进步和发展也使得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面临着更多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学会正确缓解压力,合理释放情绪才能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反思:了解每个学生们不同的造成心理压力的原因,认识到压力处理不当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影响,培养学生缓解压力的方法,合理释放压抑的情绪,避免心理疾患的造成,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养成学生们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压力。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9

  一、活动主题

  点亮心灯——健康校园美丽心灵

  二、活动宗旨

  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导,通过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氛围,提升学生对自身、对他人心理健康的觉察与关注,促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系统衔接和共同发展。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6月

  四、系列活动安排

  【学生活动】

  1.校园宣传

  (1)国旗下讲话(5月22日):南翔中学2017年活动月倡议。

  (2)心理广播(5月25日& 5月26日):心理专题教育及红领巾广播。

  (3)心理挂图宣传(5月22日-5月26日):在学校宣传栏展示“心理压力与身心健康”系列挂图,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增进全体师生压力管理、调节情绪的技巧和能力。

  2.专题教育

  (1)心理主题班会(5月26日班会课):各班结合学生年龄发展和班级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活动后提交照片资料和简案一份(6月2日前)。

  (2)专题讲座(5月底):开展分年级专题心理讲座——八年级亲子沟通;九年级、高三:考前心理辅导。

  (3)心理作品征集(5月8日-5月26日):六、七、八年级——围绕“点亮心灯——健康校园美丽心灵”的主题,制作心理小报(手抄报和电子报均可),每班择优挑选3份,5月26日前提交。

  高一、高二年级——以“我眼中的健康校园和美丽心灵”为主题,征集摄影或漫画作品,每班择优挑选3-5份,5月26日前提交。

  【教师活动】

  1.班主任心理微课制作评比(6月底前上交):每位班主任制作一份“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微视频”,向学生、教师、家长等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授心理健康的方法和技能。要求:形式不限,突出主题。坚持原创,不得抄袭。长度以5分钟左右为宜。

  2.专家讲座(5月22日):邀请交通大学舒培丽副教授面向全体教师开展《情感心理在教学中的应用》讲座,促进教师良好心理素养的构建,提升师生沟通技巧。

  【家长活动】

  1.家长讲座(5月底):由嘉定区考前心理辅导讲师团成员,南翔中学副校长管晓艳老师开展中考考前家长心理辅导讲座。

  2.家庭教育微贴士(5-6月):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家庭教育小知识,每双周一次,提升家长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和技巧。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0

  为进一步加强我镇中小学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师生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师生健康发展,预防和减少师生心理危机事的发生,经研究,特就进一步加强全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领导小组

  成立xx镇中心学校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贺xx任组长,xx任副组长,xx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朱安阳同志兼任主任,朱琼丽同志任全镇师生心理健康教育统筹人,xx、各片校小学教务处主任、各本部政教处主任任成员。该办公室全面负责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工作。

  二、目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是幸福人生的首要条,是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重要抓手。对中小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紧迫任务,更是当前教育的重点所在。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现学生与教师双主体的充分发展,为学生成长营造和谐宽松的环境。

  三、目标内容

  (一)总体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对少数有心理问题和心境障碍的学生,给予专业的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悦纳自我、调节自我、健康发展。

  (二)分学段教育内容

  小学低段(1—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环境、新集体、新的学习生活,感受学习知识的'乐趣;认识自我,接纳自我,管理自我;乐于与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小学中高段(4—6年级):帮助学生调整学习心态,培养学习兴趣和自信心,正确对待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初中: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提升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了解自己,正确认识、勇敢面对青春期身体的变化及情感需求,学会调节、控制情绪,抑制冲动行为;客观评价自己,学会与同学、老师和家长有效沟通;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教师:让教师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重视改善教师人际关系,加强教师心理健康调节能力。

  四、工作要求

  1、优化工作网络。各校校长、幼儿园园长要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每期开展两次以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研究。大单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常务副校长分管,政教处主任、小学片教务处主任主管,另配备2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全体教职员工,特别是班主任均要系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2、加强师资培训。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每期集中组织一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专业技能培训,并下校开展教职员工全员参加的心理知识专题培训。其中,20xx年上学期的下校培训,分两批实施,第一批在各校本部,4月中旬完成;第二批在各小学,月中旬完成。

  3、保障工作经费。各校要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场地保障,确保此项得到贯彻落实。建设好中小学心理咨询(辅导)室,配备好心理咨询记录卡、心理测量工具等。

  4、做好常规工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开设心理健康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建立本学校心理帮扶学生库,主要帮扶学生为性格孤僻、家庭离异、家庭关系长期不和睦、身体有残疾、家庭经济困难、厌学、有异常举动等学生。

  5、开展个别辅导。对于心理有严重问题的学生,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工作者)要跟踪咨询、辅导,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对于心理有一般问题的学生,各校要及时有效、自行辅导,并预约心理咨询工作者访谈。20xx年4月底之前,中心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对所中学所有的初三学生,进行一次团体心理辅导或心理健康知识讲座。

  6、做好工作考评。中心学校将对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组织专项督查,并将检查结果纳入学校绩效考核内容。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1

  为加强我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以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理念为主导,围绕主题,广泛开展各类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良好校园心理氛围,引导学生自我探索,提升学生自助互助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学校特举行以“我的心‘晴’故事”为主题的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

  一、活动目的:

  1、普及心理健康的科学知识,提高学生对于心理健康的自觉意识;

  2、营造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

  3、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展示新时代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活动主题:我的心‘晴’故事

  三、活动时间:20xx年4月15日—5月15日

  四、活动内容: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月启动仪式

  1.时间:5月6日(升旗仪式)

  2.地点:学校操场

  3.国旗下演讲:我的心‘晴’故事

  4.参加对象:全校学生

  (二)、心理健康知识展示

  活动时间:4月15日—5月15日

  展出地点: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橱窗、班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栏

  活动内容:

  1.图文展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2.学校心理健康辅导信息(心理情绪调节方面)。

  (三)、心理健康征文比赛

  活动时间:4月15日—5月15日

  活动主题:心‘晴’故事

  参与人员:初预----初二年级

  活动内容:4月30日将征文比赛事宜通知各班,各班组织学生自愿参加题为“心‘晴’故事”为主题的心理征文活动,字数1000字左右,每班至少评选出2篇文章,于5月13日统一交给心理老师。学校组织评比小组进行评比,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若干名。获奖作品将在通过学校宣传媒体给予展示。

  (四)、心理健康月主题班会

  活动时间:5月10日班会

  活动主题:我的心‘晴’故事

  参与人员:初预----初二年级

  活动内容:由各班班主任在5月10日班会上组织全体学生参加“我的心‘晴’故事”心理辅导活动,让学生讲讲自己的心理小故事;班主任进行情绪方面的心理宣传,并通过心理小测试让学生感知自己的情绪。班会辅导活动以学生为主体,聚焦学生健康心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探索,并在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加以实践。

  (五)、心理素质训练活动

  活动时间:4月15日—5月15日

  活动主题:放松心情心理素质训练活动

  参与人员:初预年级

  活动内容:组织初预年级的学生按班级,前往心理健康发展中心,体验沙盘,并适当进行交流。在心理宣泄室,通过宣泄人进行情绪宣泄。感悟心情调节的重要性,并找到合适的宣泄途径和方法。

  (六)、学校青春健康俱乐部健康讲座

  活动时间:5月10日

  活动主题:愤怒的青春期,还是迷茫的'青春

  参与人员:初二年级

  活动内容:由区计生协会的专家,为学生和家长授课,围绕青春期存在的困惑和烦恼,与家长、老师之间存在的矛盾,探索如何解决青春期遇到的各种问题。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2

  一、方案的提出

  羞怯是指在人际情境下对自己的过度关注和对他人的评价的担忧引发的不自在的情感和行为倾向性。由于初中生处在身心变化的特殊时期,容易引发各种心理问题,羞怯是大多数初中生的心理情感。正常的羞怯是人们不可或缺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女生在人际交往中如能表现出几分羞涩,也不失为一种可爱的表现。但是如果羞怯影响到个体不能与人正常交往,甚至惧怕交往,则是一种病态,急需得到治疗。而国内对羞怯的相关研究多停留在问卷调查和数据收集层而,对羞怯的干预研究很少。团体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有效的干预方法,创设了一种类似真实的社交情景。在团体中,个人实际改变了平时生活规则,进入一个新的角色,发掘真实自我,此时的交流是真实自我之间的交流。但现有团体心理辅导研究的对象多数为大学生,缺乏对初中生的关注。因此,我们希望发挥团体心理辅导特有的作用,帮助初中生克服羞怯,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二、团体心理辅导内容

  (一)目标

  在认知方而,改变羞怯个体对自己和他人的消极评价,对自己形成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在人际交往中的角色,敢于表达自己;在情绪方而,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加强自信的情绪体验;在行为方而,学会具体的交往技巧及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方法。

  (二)对象

  采用Cheek和Buss(1981)修订的包含13个条目的羞怯量表,据此筛选出某初中具有高羞怯水平的学生巧人,其中男生9人,女生6人。

  (三)时间频次

  共七次,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

  (四)基本思路

  团体心理辅导方案分为创始、过渡、工作、结束4个阶段,第一次活动为创始阶段,第二次活动为过渡阶段,第三至第五次活动为工作阶段,第六次活动为结束阶段。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融入其中,发现成员的优点并以此来对抗缺点,以“去问题化”的视角看待每一个成员,在工作阶段,分别以积极认知、积极品质、积极情绪、积极行为为主题对成员进行羞怯的干预,达到潜能的最大限度发挥。

  (五)设计方案

  1.相逢是缘—第一次活动

  活动目标:促进成员间建立初步认识,形成团体的基本规范、)

  活动准备:纸,笔,滴管,杯子。

  活动过程:

  (1)导入(10分钟)。“我们是同类人”游戏:当领导者说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类人,例如喜欢唱歌的同学、喜欢打乒乓球的同学等时,具有这类特征的成员就聚在一起围成一个圈。

  (2)一滴水的启示(10分钟)。领导者用滴管从杯子里取出一滴水,然后启发成员:怎样才能使这一滴水不干涸?会得到放回杯子里、放回大海里等类似的答案,进而引导成员,我们每个人就像这一滴水,只有融入团体中,才会焕发生命力。

  (3)圈内圈外(20分钟)。让成员随机站成两圈,分为内圈和外圈,外圈的成员要向成员介绍自己:姓名、来自于哪个班级、有哪些兴趣爱好等。

  (4)聆听心声 (20分钟)。领导者发给每人纸和笔,让其回答参加团体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来到新的团体中最深刻的体会有哪些、在团体中最担心什么、期望在团体中有哪些收获的问题,写完后每个人分别表述。

  (5)五指约定(20分钟)。让成员在纸上画出自己的一只手,在五指上分别写出自己的姓名、年龄、班级、特长、团体笔名。并且在手掌中心写出团体成员必须遵守的规范,如每次团体活动无故不准迟到早退、每次团体活动的经历保守秘密、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等。并且要求成员在每次活动开始时都互相握手微笑。

  (6)小结(10分钟)。在这次团体活动中,我们大家彼此开始相互认识,对团体有着自己的期待,希望自己在团体中有所收获,所以我们要遵守团体规范,确保团体活动正常开展,我们会在团体中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2.信任之旅—第二次活动

  活动目标:引导成员加深认识,彼此相互信任。

  活动准备:布条,纸,笔。

  活动过程:

  (1) 导入(5分钟)。回忆上次团体活动的内容。

  (2)找朋友(30分钟)。将成员随机分成内外两圈,当领导者要求伸出手指时,内外圈成员互相伸出自己想要伸出的手指数量。1个手指代表不想和你交朋友;2个手指代表愿意认识你,但仅限于见个而打声招呼、问声好;3个手指代表我愿和你做朋友,希望能有更深了解;4个手指代表非常希望与你做朋友,并且在以后的日子里能与你同甘共苦。接着让成员比较双方伸出手指的个数。如果不一样双方就原地不动;都是1个手指就各自把脸转向一边;都是2个手指就互相微笑;都是3个手指就握手;都是4个手指就拥抱。最后让成员向右跨一步,继续和下一位同学做一样的动作,直到所有内外圈同学都互相完成伸手指游戏为比。启发成员进行思考:当对方伸出手指比你少时,你的感受?当对方伸出手指比你多时,你的感受?伸出的手指恰好和你一样时,又是什么感受?让成员懂得,只有以更敞开的胸怀信任对方,才会结交更多的朋友。正如伸出的手指样,伸出的手指越少,越表明自己对对方的疑虑,对方看到手指伸出的比自己少时就会产生失落感,与此相反,伸出的手指与自己一样甚至更多时,对方会感到被肯定,才会有进一步的交流。

  (3)“盲人”走路(30分钟)。成员两两组合,一位扮演“盲人”,用布条蒙住双眼,另一位扮演引路人。在选定的路线内,引路人要搀扶“盲人”从起点走向终点。引导成员讨论:作为“盲人”,你唯一能依赖的对象就是引路人,游戏开始时你相信他能带你走完终点么?在走的过程中你们是怎么配合的?遇到了哪些困难,又是怎样解决的?作为引路人,帮助他人后有没有感到一种快乐?你是怎样帮助“盲人”的?

  (4)信任考验(巧分钟)。让成员写下从来没有告诉过别人的一件事,征求成员同意后,让其将这件事说给其他成员听。最后问这件事能不能对团体成员以外的人公布,如果可以的话,让其选择:永远保密、对父母、教师、团体领导者、朋友、同学随时公开,看每个成员的选择有何相同的地方,找出阻碍相互信任的因素。(5)小结(10分钟)。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我们深深体会到信任给人带来的'鼓励,团体中的每一个成员不是孤单的个体,被他人信任又能给予信任,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才会逐渐缩短。

  3.肯定自我—第三次活动

  活动目标:帮助成员发现自身的积极品质。

  活动准备:白板,黑色水笔,形容人物品质特点的卡片,代币券。

  活动过程:(1)导入(15分钟)。白板上的黑点。领导者在一块白板上用黑色水笔涂出一个黑点,问成员:“你们看到了什么?”成员会回答看到了黑点,此时领导者启发大家,为什么仅仅就看到一个小黑点,这么大一块白板就被忽视了呢?自己平常是不是过度聚焦自己的劣势,就像关注那块黑点,而忽视了自己的优势了呢?

  (2)标注自己(10分钟)。让每位成员写下自身最积极的5种特征品质,写完后相互交流。

  (3)优点轰炸(巧分钟)。每位成员都要被其他成员指出自身还具有的优点,启发成员思考:当别人指出你的优点时,有什么感受?这些优点是否具体并符合你的情况?有没有发现以前自己都不知道的优点?

  (4)拍卖会(40分钟)。准备好20张形容人物品质特点的卡片,包括褒义和贬义的,如真诚、善良、勇敢、胆怯、自私等,分发给每位成员10张代币券,开始拍卖这些卡片,出价最高者能得到卡片,表明自己最想得到这种品质特征。第一轮拍卖:领导者随机出示卡片,成员在不知道后而有何种卡片的情况下,谨慎做出拍卖选择。第二轮拍卖:领导者将20种卡片全部出示,让成员整体权衡后做出选择。游戏后启发成员思考:这种品质特征是你已经具备的,还是自身虽没有但却渴望拥有的?在第一轮拍卖中,你是怎样权衡并做出选择的?第一轮和第二轮后的拍卖所得卡片一样吗?

  (5)小结(10分钟)。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发现了自身的闪光点,这些特征往往被大家所忽视,在拍卖会上,还发现了自己最想拥有的品质特征,那么在生活中就朝着这些品质特征努力,做最好的自己!家庭作业是在镜中观察自己,思考:对自己的外貌哪些部位最满意?怎样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对自己的外貌哪些部位最不满意?将其想象并无限放大,然后对着想象的那个形象,如同看到哈哈镜中的形象般开怀一笑。

  4.关丽心情—第四次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成员的积极情绪,从情绪层而对羞怯成员进行干预。

  活动准备:表情图片,纸,笔。

  活动过程:

  (1)导入(巧分钟)。领导者出示表情图片(正而为愁眉苦脸、不开心的表情)并演示出来。让成员想一想最近有什么事导致了和图片相对应的情绪,此时领导者将图片翻转,展示反而(一张笑脸)。

  (2)羊和狼的故事(巧分钟)。讲述羊和狼的故事。有两只羊,一只在羊圈里,另一只拴在了狼的旁边。在羊圈里的羊正常健康地生活着,而另一只没过多久就死了。启发成员思考,这只羊在狼的身边,整天处在担惊受怕的情绪中,不能保持快乐的心情,由此认识到消极情绪造成的严重后果。

  (3)快乐回忆(20分钟)。调动成员的想象,回忆以前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并写在纸上,然后与大家一同分享。

  (4)情绪调节(30分钟)。让成员写出自己遭遇消极情绪时的调节方法并相互交流分享。领导者将其归纳总结:为转移自己的注意力,可以出去走走,看一看窗外的阳光,呼吸一下新鲜空气,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合理宣泄自己的情绪,比如哭一场,找好朋友倾诉;自我安慰,理智看待问题,或换位思考。

  (5)小结(10分钟)。这次活动,我们知道了积极情绪的重要性,同时也学会了调节消极情绪的方法,愿大家每天都有好心情!家庭作业是制定情绪晴雨表,把情绪从可以控制到不可控制划分为由低到高的5个等级,每天将自己的情绪在表上加以标注,如果情绪处于较高的位置就提醒自己将情绪下调。

  5.秀出自己—第五次活动

  活动目标:培养成员的积极行为,从行为层而对羞怯成员进行干预。

  活动准备:样图,纸,笔。

  活动过程:

  (1)导入(15分钟)。班干部选拔。情景模拟活动,领导者宣布选拔启事,选出班长、各个学科的课代表、生活委员等,让成员自愿报名选拔岗位,陈述自己担任岗位的能力和优势,领导者扮演岗位裁定者。

  (2)你说我画(20分钟)。准备两张样图,从成员中选出一名志愿者,该名志愿者看完样图后,向其他成员进行描述,不准提问,其他成员根据描述将图形画出。然后再选一名志愿者,看第二张样图,看完后也向其他成员描述,但期间允许提问,志愿者随时做出解答,然后画出图形。游戏结束后启发成员思考:第一次样图描述后,大家所画的图形都一样么?第二次大家所画图形,一致性有所提高么?

  (3)学会倾听(30分钟)。让成员两两之间相互倾诉,以最近最难忘的一件事为话题,但之前安排好一些“卧底”,故意不倾听,装作置之不理。活动结束后分别询问倾诉方和倾听方的感受。领导者总结倾听的原则:不仅用耳,更是用心去听;不能在听的时候忙于自己的事,表现出不耐烦;听完后要给予回馈,可以是言语上的,或是一个点头和微笑;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话题。

  (4)男生女生(巧分钟)。让成员在纸张的左栏写下男孩子的特点,右栏写下女孩子的特点,看哪边写得最多。领导者将其归纳总结为外貌和气质上的差异。并告诉男生女生之间交往原则:举止自然,落落大方;互相尊重,往来适度;及时化解误会。

  (5)小结(10分钟)。在本次活动中我们学会了怎样倾听别人说话,敢于并恰当地说出心里话,而对异性时如何正确处理自己的行为,每位成员都应以更自信的姿态积极开口说话,可以从“你觉得今天天气怎样?”开始,或者从自我介绍展示自己,也可以从赞美对方开启话题。

  6.一路上有你—第六次活动

  活动目标:巩固,结束团体。

  活动准备:橡皮泥,拼图,书签,纸,笔。

  活动过程:

  (1)导入(15分钟)。发给每位成员橡皮泥,要求成员互相合作,导出与团体主题相关的一些造型,调动想象,活跃气氛。

  (2)拼图游戏(20分钟)。将成员分组,发给每组成员打乱的图形,看哪一组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完整的图形拼接完整,培养成员之间的默契。

  (3)时光穿越(35分钟)。让每位成员写下之前参加团体辅导后的体会、对哪一点印象最深刻、自己取得了哪些改变,之后成员间相互交流讨论,领导者对每一位成员进行总结,对团体辅导历程做个回顾。

  (4)真心祝福(10分钟)。领导者发给每位成员精致的书签,让成员写下对他人祝福的话,然后互相赠送。

  (5)大团圆(10分钟)。所有成员站成一个大圈,一起合唱《同一首歌》,伴随着歌声一一道别,互相鼓励在今后的日子里同舟共济,一起和羞怯说再见。

  三、团体心理辅导总结

  通过游戏、讨论、情景模拟等一系列的行为互动训练,成员在团体人际互动中互相熟悉,表露自己的情感。积极心理学取向的团体辅导方案对氛围的营造尤佳,团体辅导为小组成员提供了一个彼此信任、互相尊重、宣泄情感、互相支持的互动平台,从而帮助成员在团队支持中更好地解决自己的问题。团体心理辅导的顺利开展离不开被试成员的主动参与,积极配合。羞怯个体突出表现就是主动性不够,沉默寡言,团体心理辅导的成功也在于在领导者的调动下,成员积极响应。从开始的自愿参加辅导,到辅导中积极参与游戏活动,直至家庭作业都能得以顺利完成,这都和成员愿意通过辅导使自己得到改变的想法密切相关。随着每次团体辅导的推进,成员的积极主动性不断得到提高,对团体心理辅导充满信心。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3

  为了更好的推动我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探索适合初中学生身心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根据上级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文件精神,特拟定本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组长:秦

  副组长:张宏涛高天良王晓森

  成员:柏志远赵聪妮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宗旨是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维护学生心理健康、增强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具体目标为:

  (一)培养学生学会做人,使学生形成自尊、自爱、自信、自立、自律、自觉遵守社会公德,促进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

  (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树立敬学、勤学精神,养成自觉自愿学习的态度,促进学生学业的成功。

  (三)培养学生学会创造,鼓励学生创新,发挥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特征的发展。

  (四)培养成学生学会生活,增强学生人格协调能力,生活适应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竞争能力,促进学生生存能力的发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我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据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其教育内容方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

  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学校心理辅导老师在了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基础上,针对学生在中学阶段所面素质临的任务,素质和个别差异,施加一定的教育和辅导,促使学生心理素质贩妥善解决,心理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个性品质的和谐发展,从而预防各类身心疾病,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内容:

  1、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因此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学会微笑面对学习前进道路上的“拦路虎”树立积极乐观的学习心态。

  2、情感和意志的心理健康教育。中学时期是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进行人格、情感和意志的辅导,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感的主人,学会正确处理理智与冲动,个人和社会,挫折与磨砺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性格特点。

  3、人际关系心理教育。在当今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处在多维的、错宗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之中,可以说协调、处理人际关系是中学生经常遇到,不可回避的事情,因此,要培养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评价和表现自己的能力,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规范和技巧,养成宽宏大度,自我克制;尊重他人、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4、个性心理教育,把塑造个性与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价值观。

  5、青春期教育。青春期是人生中最不平凡的时期,随着学生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一些特殊的生理现象和心理问题,特别是学生的成熟问题,经常困挠着他们,因此,加强青春期教育,包括青春期性知识,性心理教育以及性道德,性法律教育,让学生形成自我调节的控制能力,正确处理好男、女同学的间的交往,做到自尊与互尊。

  (二)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

  补救性心理健康教育是指在预防无效的情况下,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运用心理学的原理与方法,对存在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的学生给予直接指导,诊断和矫治,帮助他们克服困挠,恢复心理健康。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内容:

  1、以心理卫生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这部分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处理学生的教育,问题行为的早期发现及矫正。不良习惯对学生身心的危害及指导,不良个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及其纠正等,这部分内容强调问题的早期发现,及时补救,避免问题的加重,逐步消除学生的不良心理和行为。

  2、以心理治疗为中心的教育内容。

  主要是对中学生中常见心理疾病的咨询和诊断、治疗和护理等。从而让学生消除某些心理疾病,得以健康地成长。

  四、主要途径

  1、建立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学校设立心理咨询信箱,配备懂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又具有丰富教育工作经验的团委书记赵聪妮老师担任心理咨询员,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跟踪学生心理变化,及时矫正学生的心理偏差。

  2、充分利用课堂主阵地,开设心理保健课,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做到全员育心。

  3、疏通学校、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发挥家教的作用,邀请学生家长到校听课、座谈,增加家庭教育意识,提高家长心理素质,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建立校内外一体化网络,形成辅导学生,人人有责的良好局面。

  4、开展丰富多彩的班团队活动,寓教育于这些活动中,引导学生在这些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健康成长。

  5、利用“青春之声”广播站、墙报、手抄报等多样化工具,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6、开展军训等社会实践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磨砺学生的意识,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要注重并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减少学生的不适应行为,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的隐患,为学生正常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4

  一、培训目的

  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心理委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心理知识,初步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熟悉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发展自助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技巧。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与学生沟通。对他们进行选拔培训,使他们自觉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班级、系、学院和社会专业医疗机构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二、培训对象

  学院各班心理委员

  三、组织机构

  由心理咨询室制订,联合各系在全院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四、培训形式与内容

  全院集中培训与各系集中培训相结合。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专家讲座、经验介绍、团体辅导、交流讨论为主的形式。师资为我院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培训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和心理委员素质拓展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成长、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成因、朋辈辅导技能技巧、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健全人格与完善自我、经验交流与分享体会。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5

  一、活动理念:

  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迅速萌发的时期,进入青春期的男生女生都会非常关注自己的形象,并渴望自己在同伴中尤其在异性同学中形成良好的自我形象,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学生的言行举止往往适得其反,不仅良好的自我形象没有形成反而失去了男生女生本该具备的阳刚之气和温柔。因此本节心理健康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引导学生内观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受欢迎的男生女生。

  二、活动目标:

  1.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性别角色期待。

  2.引导学生内观自己的行为,做一个受欢迎的男生女生。

  三、 活动准备:

  问卷调查结果、多媒体课件、黑色记号笔、A4纸

  四、活动对象:

  初一年级

  五、活动流程

  (一)魅力T台秀

  同学们,欢迎来到心理健康课!很开心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起度过一节心理健康课,为了表达我的诚意,我特意准备了一段简单的模特秀,希望大家喜欢~

  请班里两个模特戴着头套面具,跟着音乐走秀,请大家认真观看,你能看出谁是男生谁是女生吗?

  你是怎么看出来的?身材、走路姿势、行为特点等。

  师:除了大家刚才说到这些判断依据外,面对陌生人你还会从哪些方面来判断他是男生还是女生?(声音、妆容、发型、饰品)

  那我们就用这些我们惯用的方法来猜一下这四张图片分别是男生还是女生?

  【呈现图片】

  现在我们将面具摘掉,看一下大家猜的对不对?

  师:和你猜的`一样吗?对于这样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你喜欢这样装扮的人吗?为什么?(喜欢的举手,不喜欢的举手,

  无所谓的举手)

  在社会的大数据下,更多的人都喜欢2和3的打扮,其实这就是

  社会性别角色期待,社会期待我们男孩要有男孩样,女孩要有女孩样,当然我们也可以看到有些人的外在形象并不完全符合社会的期待,这也是可以的,只是如果我们的言行举行符合社会的期待,可能会更容易受到别人的接纳和欢迎。由此可见,男生女生的外在是可以变化的,但由性别决定的内在特质是很难改变的。那哪些内在特质是比较受欢迎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聊聊你认为有魅力的男生女生是什么样的。

  (二)魅力的他/她

  师:课前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我统计总结出得票率最高的六个大家欣赏的男生女生内在特质,我写在了卡纸上并粘贴在地面上,现在请大家从中选择一个你最欣赏一个异性的特质,站在这个词语的周围。

  现在我们形成了一个个临时的小组,请大家在组内讨论交流一下,对方什么样的言行举止让你觉得他拥有这个品质。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推选一位发言人,他要总结每一个人的想法,然后在全班分享。

  讨论:对方什么样的言行举止你会觉得他是拥有这个特质的? 每个小组分享。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小组和小组之间有什么不同吗?(有的小组不仅有男生还有女生,有的小组只有男生,有的小组只有女生。)

  是的,我们可以看到有些内在品质如有责任心、独立等是男女都须具备的,而不是某种性别所专有。所以说男生女生可以互相学习对方身上的一些优秀的品质,比如男生学习女生更细心一些,这就是大

  家非常喜欢的“暖男”,一个细心体贴温柔而不失阳刚之气的男生。女生学习男生更坚强独立一些,其实这才是“女汉子”的真正定义,一个坚强独立而不失温柔的女生。其实这样具备两性特征的男生女生就是现代社会公认为的有魅力的男生女生的形象。

  相信大家每一个人都希望成为一个有魅力的男生女生吧?那如何才能实现这个小愿望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寻找魅力的我。

  (三)魅力的我

  请大家选择一个你最希望获得的特质,站在这个词语的周围。请大家在新的小组中讨论交流一下,如何改变或者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让你慢慢拥有这个特质。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要推选一位发言人,他要总结每一个人的想法,然后在全班分享。

  讨论:如何改变或者调整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让你慢慢拥有这个特质?

  每个小组分享。

  师总结:不管是性格还是行为的自我改变和完善并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去做,相信大家运用我们学到的方法不断地去觉察自己、完善自己,一定会成就更加有魅力的你!

  最后,祝福在座的所有同学都能成为受欢迎的魅力男神和美丽女神!

  这节课就到这里,下课!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 篇16

  一、培训目的

  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心理委员的思想认识水平,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了解相关的心理知识,初步掌握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应对措施,熟悉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能够进行自我心理调节,发展自助能力,在日常的工作中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力与技巧。

  班级心理委员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力量,他们生活在学生之中,最容易发现问题,最容易与学生沟通。对他们进行选拔培训,使他们自觉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观察并及时报告同学中存在的'异常心理现象,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宿舍、班级、系、学院和社会专业医疗机构的预防与危机干预系统。

  二、培训对象

  学院各班心理委员

  三、组织机构

  由心理咨询室制订,联合各系在全院具体组织实施培训工作。

  四、培训形式与内容

  全院集中培训与各系集中培训相结合。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采取专家讲座、经验介绍、团体辅导、交流讨论为主的形式。师资为我院心理咨询的专业老师。培训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技能培训和心理委员素质拓展培训。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基础理论、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与成长、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与成因、朋辈辅导技能技巧、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识别与干预、健全人格与完善自我、经验交流与分享体会。

  目的:学习如何带团体

  内容:基本技能(倾听、沟通、共情)

  基本素质(尊重、观察、保密)

  对象:40人左右

  团辅一:团队建设1个半小时

  1、破冰热身10

  2、分组认识15

  (两两打招呼、喊停、最后两人交流互动、四人、八人)注意:此处为双方向他人介绍彼此

  (小组一人向其他小组介绍本组成员,被介绍到者向大家打招呼)

  5组,每组8人

  3、团队建设15(大白纸)(组长、组名、组号、组歌、组舞)公共展示

  4、集体智慧40(制作15,分享25)合作、沟通、分工(一样的材料,做一个“心灵”象征物。)公共展示

  5、团辅流程介绍(回顾本次团辅)大家提问10

  流程:

  (1)培训目标

  (2)设计团体辅导方案

  (3)筛选组员

  (4)招募组员

  (5)实施方案

  (6)评估效果

  团辅二:倾听、沟通一个半小时

  1、破冰热身15大风吹小风吹

  2、撕纸(单双向沟通)20

  3、分组每组三人(观察者、画画者,边听边画者)

  小组内交流,互换后再练,再交流然后一个志愿者出来知道大家撕纸,看看怎么说能让大家撕得纸形状都一样。

  大组讨论40

  (注:倾听中要注意些什么,怎么做更好等)

  4、结束15

  团辅三:观察、共情两小时

  1、破冰热身15

  2、哑剧表演(观察能力)围绕一个主题从头到尾串演,每人1分钟50

  3、共情40

  4、结束15

  团辅四:团队结束1个半小时

  1、破冰热身15

  2、抢占金沙江40

  3、相互拍打,放松,分享感受

  4、讨论整体培训的收获和感受,以后的期望

  5、团体活动理论知识介绍、提问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相关文章:

青少年心理的疏导方案范文(通用6篇)12-22

学校心理疏导方案04-05

妇女心理疏导方案12-06

青少年心理辅导方案01-02

心理疏导方案(通用11篇)05-18

学生心理疏导方案(精选22篇)01-02

校园心理疏导方案(精选11篇)10-24

学校心理疏导方案(精选5篇)12-02

问题学生心理疏导方案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