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方案集锦
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通常需要提前准备好一份方案,方案的内容和形式都要围绕着主题来展开,最终达到预期的效果和意义。我们应该怎么制定方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监测方案集锦,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监测方案集锦1
为有效监测全县市场粮油价格变动情况,切实加强对粮油市场的宏观调控,提高应急处理能力,根据《粮食流通条例》及《县粮食应急预案》等规定,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对象
本县从事粮食收购、储存、销售、加工的粮油经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大型超市和农贸市场。
二、监测内容
1.本县国标三等早稻、中晚稻收购价、轮换和出库销售价。
2.本县主要成品粮油品种(大米、面粉和食用油)的批发价和零售价。
三、监测点设立
1.早晚稻收购、轮换及销售出库价格监测点:
2.主要成品粮油品种批发、零售价格监测点:
(1)县城:
(2)乡镇:
四、监测方法
1.市场粮油价格监测实行周报制,工作人员每周一(节假日延顺)上午12时前到监测点实地调查粮油价格信息。
2.通过定时定点采集的本县市场粮油价格与周边粮食交易市场价格信息作出比较,分析原因,当出现市场粮油价格异动情况,及时提出粮食预警意见与建议。
监测方案集锦2
一、工程概况
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位于莞城内,拟建六层建筑物,一层地下室,用地面积3177.76平方,现状场地较平整。基坑开挖深度为3.25~6.90米,东、南、北三面均为道路,东侧为城后路,距基坑约15米,西侧为2~5层的住宅楼群,天然基础,与基坑最近距离约6米。
环境条件:
场地附近属残丘台地地貌单元,地表均已填土,地面较平
地质情况:
根据钻探揭示,场地内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坡积层和厚度较大的残积层,下部基岩为花岗岩类。场地内地下水为滞水类型,储存于粘性土层中,地下水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勘察期间水位埋深为2.30~3.10米。
基坑西侧采用复合型加强土钉墙支护,其余各层比较空旷故采用放坡+土钉的支护方式。该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
二、监测目的
在基坑开挖的施工过程中,基坑内外的土体将由原来的静止土压力状态向被动和主动土压力状态转变,应力状态的改变引起土体的变形,即使采取了支护措施,一定数量的变形总是难以避免的。这些变形包括:基坑坑内土体的隆起;基坑支护结构以及周围建筑物的变形。无论那种位移的量超出了某个容许的范围,都将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结构与道路造成危害。为了解施工期间基坑位移、沉降及周边建筑物变形的变化情况,保证基坑自身稳定和安全以及周围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同时给设计、施工部门提出准确的、可靠的、科学的数据,必须进行基坑围护结构沉降、基坑位移及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对基坑施工过程进行监测的目的如下:
⑴根据现场监测数据与设计值(或预测值)进行比较,如超过某个限值,就采取工程措施,防止支护结构破坏和环境事故的发生。保证支护结构和相邻道路、建筑物的安全;
⑵验证支护结构设计,指导基坑开挖和支护结构的信息化施工;
⑶总结工程经验,为完善设计分析提供依据。
三、编制依据
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xx;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4、《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规程
5、《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91
6、《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xx)
7、山东省标准《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
8、《济宁市城后路金都楼基坑支护工程图纸》和《地质资料》
四、基坑监测内容和监测网布设
(一)监测内容
根据基坑支护设计方案及上述规范要求,本工程深基坑开挖监测内容包括:
①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及沉降观测;
②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
③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④支护结构面开裂情况检查;
⑤基坑周围地面超载状况检查;
⑥基坑渗水、漏水状况检查;
主要采用工程测量及目测二种方法相结合,并对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避免数据异常时外界偶然因素的不利影响,从而提供精确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 在基坑开挖前7天完成7个基准点的布设,基坑支护边线确定后马上布设观测点,并对位移、沉降监测网进行初始值的测读。
(二)位移观测点的布设
1、位移、沉降监测基准点的建立
根据现场实地踏勘的情况,考虑基准点的稳定性和观测精度要求,在工程现场旁距基坑边5倍开挖深度距离以外的稳定土体中布设7个基准点(测量控制点)进行互相校核,它们的编号为WJ1、WJ2、WJ3、WJ4、CJ1、CJ2、CJ3;4个位移基准点每个与每边成一直线布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构成位移监测网,4个位移基准点和3个沉降基准点布置在相对稳定且大于5倍基坑深的距基坑边的位置,但必须在建筑物所产生的压力影响范围以外。
2、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的布置 观测点埋设时应注意观测点与被观测对象的牢靠结合,使得观测点的变化能真正反映观测对象的变化特征。
西面靠2~5层的住宅楼群位置的水平位移观测点布设在搅拌桩顶部位置、沉降观测点布设在紧挨水平位移观测点附近的地面上(搅拌桩边上);其他位置的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设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边线部位,观测标志拟采用Ф16膨胀螺栓安装在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上,顶端位置磨成半球状。根据现场平面尺寸及测量规范要求,本方案按设计要求布设9个水平位移、沉降观测点,它们的编号为BX1-BX9。(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
3、基坑周围房屋的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按设计要求布设40个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点其布点,它们的编FW1-FW40。位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
4、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孔的布设
按设计要求在基坑东、南、西、西、北层各布设1个水位观测孔,编号为SW1~SW42,采用油压XY-100型钻机成孔,孔深约11米,并下塑料套管及滤管成井以便观测。位置详见《基坑监测平面图》。
(三)现场目测
目测内容主要有:
①基坑开挖后,基坑坑壁、坑底及周边地下水是否有较大的渗漏,突涌,积水情况及下雨天气等影响。
②观察支护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是否产生裂缝及裂缝的发展状况。
③基坑周边地面超载情况。
④每次监测时须巡回基坑周边检查支护结构是否有异常变化。
五、基坑监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一)水平位移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本水平位移观测使用苏一光DT202C电子经纬仪,本仪器已按时检定,在有效期范围内使用。
2、精度要求:
电子经纬仪 综合精度 比例误差 纵向补偿精度 纵向补偿精度
测距检定结果 ±1.21mm 0.20mm/km 测角检定结果 2.00// 3.00//
(二)沉降观测仪器的选择和精度要求
1、仪器选择:
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2、精度要求:
本基坑顶部沉降观测按二等水准精度要求进行观测,执行的各项规定和限差如下: 等级 仪器类型 视线长度 前后视距
累差 任一测站上前后距差 视线高度(下丝读数之差) 二等 DS0.5 <30m <1.0m <0.3m >0.3m
项目 等级 基、辅分划读数差 基、辅分划所测高差之差 检测间歇点高差之差 上下丝读数平均值与中丝读数之差
二等 0.4mm 0.6mm 1mm 3.0mm
基辅尺分划读数差≤0.3mm,闭合差≤±0.3√N mm(N代表测站数)
(三)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水位观测采用SW-01电子水位计,计数精确至0.5cm。
六、观测方法、频率和要求
(一)观测方法
1、位移观测方法
水平位移采用苏一光DT202C电子经纬仪进行测量:在靠近观测对象的工作基点上设站,采用小角度测量方法取得观测点的角度初值,并用测算工作基点到观测点的距离,测量变化后基准点到测量点的角度,通过计算,可以得到基坑水平位移的数值。初始值的测量读取应进行2-3次的校核,以确保其准确性。
2、沉降观测方法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沉降观测、基坑周围房屋沉降观测根据埋设好的基准点,从BM施测一条闭合路线建立初始数据。
沉降观测使用苏一光DSZ2+FS1精密水准仪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沉降观测。仪器最小分辨率为0.01mm,仪器及标尺在检验有效期内使用,并在作业期间定期进行检查校正。
3、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在水位监测孔布设完成后,以BM1-BM3为基准,将所有水位孔的顶部过一遍水准,测量出所有水位孔的顶部的高程;并以此为基准测出水位高程,水位测量时用水位探头放入水位观测井,测量出水面距水位孔的顶部的高度,从而计算出水面高程。同理测出以后各次水面的高程,用上次高程减本次高程即得出水位的下降量。
4、现场目测
开挖期间,每天派人到现场观察巡视基坑及周边环境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给监理、施工单位、业主,做到每天一巡查的要求,其他时间也要定期对基坑周边环境进行巡视工作。
(二)监测频率
基坑监测的频率要随土方开挖进度和基坑变化情况作调整,基坑监测点布设后开始读测原始值,且应不少于2次。当基坑开始挖土时,每1~3天测量一次,基坑开挖完成至回填期间,每5~7天观测一次。当基坑边坡位移出现突变量及遇到暴雨天气,应加密观测,观测结果务必全面、真实、整洁,并整理成册上交监理、施工单位、业主,以指导施工。
项目 符号 数目 监测目的 监测频率 基坑开挖 其他期间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 BX 9 基坑支护围护结构顶部水平位移、沉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周边建筑物沉降观测 FW 40 监测基坑周边建筑物的沉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观测 SW 4 基坑周边地下水位 每1~3天一次 每5~7天一次
本基坑支护安全等级为二级,各监测项目安全、警戒、控制值见下表:
序号 监测项目 安全值 警戒值 控制值
1 支护围护结构顶部 基坑西侧 水平位移 16mm 20mm 30mm 沉降 10mm 16mm 30mm
其他侧 水平位移 30mm 40mm 50mm 沉降 20mm 30mm 40mm
2 周边建筑物沉降 8mm 10mm 15mm
变形速率预警值为(开挖支护过程中)连续每天变形速度大于5mm/天;(开挖至坑底后)连续每天变形速度大于2mm/天。
当水平位移、沉降达到安全值或12小时内位移超过5mm时,应及时通知设计人员,并同时报告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并加密观测,同时进行基坑周围巡回目测。对出现裂缝的位置灌注水泥浆,以便观察裂缝的发展情况。
七、监测人员组织
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决定对该工程实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人代表本院全面履行合同并直接对项目负责,下设测量员、记录员、扶尺员资料员、检查员等,分别履行有关的工作,详细分工如下:
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进行全面负责,代表我院履行合同,督促检查各项工作。 测量员:负责每次观测前检查仪器及铟钢水准标尺进行检查校正,正确架设仪器及行走路线进行观测。
记录员:负责准确记录测量数据并及时进行数据处理,以校核观测的准确性。
资料员:负责及时整理观测资料,发现观测数据有异常情况马上通知测量员及检查员,并对事件及时作出处理。
检查员:负责对测量员、记录员、资料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督促。 基坑监测管理人员名单
序号 姓名 测量上岗证 职称 电话
1 李辉彬 0007448 工程师 13827254325 2 刘帆 0007447 助理工程师 13265254367
八、应急预案
1、当变形累计值、变形速率等指标达到预警值时,将增加监测频率,必要时,增加监测点的布置。同时及时通知设计方、委托方、监理及施工方,配合采取措施,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2、当观测点及基准点遭受到人为或者其他原因破坏时应及时恢复或者补加监测点、基准点的布置。
九、监测工作注意事项
作业人员必须严格按规范要求监测并进行自检,做到记录清晰、齐全,计算准确无误。检查员应及时对测量成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审核员负责报告的审核,把好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并在监测工作过程中注意以下事项:
1、采用相同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
2、观测时应选择同一晴朗天气时进行观测;
3、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
4、固定观测人员,减少人为误差;
5、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进行检验校正,并作出详细记录
6、应保证观测数据的真实性,并保留原始观测数据,以备查核;
7、按国家有关测量规范进行观测。
十、监测结果及信息反馈
1、施工监测过程中的信息反馈 每次观测完毕后现场先粗算,如果位移量发生比较大时马上向业主方或监理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分析开挖施工时基坑的安全可靠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时提出建议、报警和应急措施,为信息化施工提供依据。确定监测信息处理反馈程序为:
2、监测成果提交
每次观测完毕后,及时向建设方、监理方、施工方口头通报观测成果,并及时提交本次成果报告,整个监测数据及图表结果均由计算机处理后提出。观测工作全部结束后,编写观测报告,应提交以下资料:
(1)位移观测成果表,时间、位移量(T-S)曲线图;
(2)沉降观测成果表,时间、沉降量(T-S)曲线图
(3)地下水位观测成果表,时间、变形量(T-S)曲线图;
(4)基坑监测平面布置图;
(5)基坑监测分析报告。
(6)基坑开挖进度(T-S)曲线图;
监测方案集锦3
近几年,富阳市经济正处在迅速发展时期,随着生产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活动的日益频繁,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与一般的环境污染事故相比,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没有固定的排放方式和排放途径,具有意外性和不可预料性,故监控更难、危害更重。为加强对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的管理,及时掌握污染事故情况,最大限度地控制和减少事故造成的危害,从而制定本方案。
一、 适用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富阳市范围内发生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除核污染事故、电磁辐射污染事故外)的应急监测管理。具体可分为如下5类:
1、剧毒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事故: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因使用、贮存、运输、排放不当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或非正常排放所引发的污染事故。剧毒农药包括有机磷、有机氯类农药等。
2、易燃易爆物泄漏的污染事件:煤气、石油液化气、瓦斯气体、氯气、氨气、苯、甲苯等易挥发的有机溶剂的泄漏事件。
3、油污染事故:指原油、燃料油等各种油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等过程中由于意外造成泄漏所引发的污染事故。
4、含大量耗氧物质的城市污水和厂矿废水、固体废物和废气的非正常排放或处置不当而导致的污染事故。
5、其它突发性的环境污染事件:如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危及人类健康的环境污染事件。
二、应急监测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通过各种宣传媒介和环境管理途径,强化预防措施,积极防止污染事故的发生;对已发生的污染事故,力争减轻或消除其危害。做到事前预防,事后监测并作出安全评价。
2、有备无患、反应快速
成立机构,落实人员,配置装备,储备技术,明确程序。一旦发生污染事故,能迅速进入应急状态,启动应急监测处置系统,快速判断污染物种类、浓度、污染范围及可能造成危害,妥善处理污染事故。
3、突出重点、分步实施
根据富阳市产业结构、污染事故的类型,突出重点,有区别、有针对性地配置相应的仪器设备,开发相应的应急监测方法,逐步形成完整的应急监测系统。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
应急监测领导小组设组长1名,副组长2名,小组成员由自动监测室、化学分析室、仪器分析室、及综合室主要负责人组成(具体信息见附表1)。领导小组主要承担:
(1)负责组织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领导小组接到监测指令后,启动应急监测程序,快速组织应急监测小组成员赶赴事故现场,进行应急监测。
(2)及时向主管部门报告污染事故的信息和应急监测状况,评估污染事故的污染程度,提出污染事故处置建议。
(3)负责本站应急监测人员专业技能、防护措施的培训,快速测报方法的研究及相应的软件、硬件设施(应急监测仪器、通讯、防护设备、交通工具等)的建设。
(4)听从上级有关部门的指挥与调遣。
2、工作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现场监测组、分析测定组、技术监督组、后勤保障组、4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及应承担的责任如下:
现场监测组:主要承担环境污染事故现场的采样监测任务。具体人员由自动监测室主任负责指定。
分析测定组:主要负责实验室内的分析测定。人员由化学分析室和仪器分析室主任负责指定。
技术监督组:主要承担应急监测的质量控制,对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成员:王仑、徐香琴。
后勤保障组:主要负责仪器设备、化学试剂、防护用具等应急用品的采购、保管和定期维护。
四、应急监测程序和响应速度
1、应急监测程序
xxx
2、应急响应速度
应急监测领导小组接到监测指令后,应在最短时间内成立以领导小组成员为主的现场监测组和分析测定组。现场监测组应尽快赶赴现场采样监测;室内分析组在30分钟内赶到实验室,进行分析准备工作,并在样品送达实验室后,立即进行分析。现场监测组和分析测定组成员在布点采样和分析测试时,应遵守有关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相关文件规定,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初步监测结果由分析测定组组长审核,最终结果依我站数据审核规定进行审核后,根据监测项目的不同,本着尽快报出的原则,上报上级有关部门。
五、应急监测仪器设备
1、配备仪器设备的原则
针对本地危险源(品)的类型和特征,有重点地添置相关的分析仪器。
2、富阳市主要仪器设备
六、要求
1、建立值班制度
应建立值班制度(值班安排见附表2),加强值班,接到指令立即联系各负责人,及时进行应急监测。
2、建立首问责任制
建立首问责任制,做到无论哪个部门,哪个科室,哪个人,只要接到“应急监测指令”,就有责任有义务指引帮办。在职责范围内的,要落实到底,不拖不怠;不在职责范围内的,要及时报告或移交其他部门、科室和其他人去落实。
3、逐步健全并提高应急监测能力
根据危险源变化情况和设备使用反馈情况,每年年末制定下年度应急监测设备、试剂、防护设施和通讯工具的提升计划,依照计划购买相应的设备。
4、搞好应急训练,加强业务培训
拟定演习计划,组织各种演练;加强应急监测人员业务培训,提高应急监测能力,确保能叫得应,拉得出,打得响,圆满完成应急监测任务。
5、加强公众教育
利用电台、电视台等信息媒介的作用,加强群众团体对环境污染事故防范常识、污染事故报警和应急程序的了解,才能有效地减少污染事故的危害。
【监测方案】相关文章:
监测方案八篇12-01
监测方案三篇11-30
精选监测方案3篇05-23
学校健康监测方案04-29
小学质量监测方案04-07
监测方案(精选15篇)06-11
监测方案集锦八篇09-19
【精华】监测方案三篇09-22
监测方案汇总五篇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