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报告不再是罕见的东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报告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1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围绕加强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建设这个课题,对我区部分乡镇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全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区委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各乡镇领导班子齐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加强,目前3个乡镇中,共有13名选派干部在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乡党委副书记(其中3名为省、市选派干部,10名为区选派干部)。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各乡镇机关干部的大专文化程度均达到90%,45周岁以下达75%以上,特别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也有较大改善。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在进一步提高村居干部收入的同时,建立了以报酬稳步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按照分级负责、普遍轮训的原则,通过定期办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方法,有计划的对基层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了培训。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各党委班子成员均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各乡镇都建立了直管党员基本情况台帐。发展党员工作正常开展,各村做到两年发展1名以上党员,培养3名以上入党员。
(二)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区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新形势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
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从几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第一,在农村建设发展的全局中,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建设好。从大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方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置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二)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和巩固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许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把握方向,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不论是一个区、一个乡镇,还是一个村,只要从群众想办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足的事情改起,从确定好的发展思路抓起,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子,就能做到顺民心、聚民心,达到“富而思进”的目的。那么,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便会迎刃而解。
二是突出重点,树立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些先发展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能人经济能有效地带动一个地方快速发展。其基本做法就是区、乡、村层层树立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区有乡镇为典型,乡镇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既是经济发展的典型,又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典型,这些典型不但得到了从上到下各级组织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因此,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典型引路的作用,不但要宣传推广已有的典型,还要树立新的典型。
(三)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四)以加强激励保障为重点,充分激发农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是建立村干部报酬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按照精减、效能的原则,由区民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村工作人员编制数进行核定。在核定的编制数内,对在编村干部报酬实行补贴制度,对村干部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采取适当方式分级进行补贴,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村(社区)干部纳入公选范围。每年安排一定乡镇公务员指标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干部编制指标,定向招录村优秀干部。其中录用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可作为所在乡镇副科级干部人选。同时,全面实施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定期推荐选拔优秀年轻的村干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继续开展“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创建,探索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活动。通过评比,使各村党支部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建立帮扶机制。根据各乡镇、街道推荐,定期选定若干经济条件困难、工作基础薄弱的村与区机关协调帮扶能力较强的职能部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按照“优势互补、经验互学、发展共促、和谐共建”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工作。鼓励机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为帮扶的村切实解决一些突出矛盾或重点难题,并将结对帮扶成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组织部《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实施意见》精神,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要求,以保持党的先进性为主题,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基层党组织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新的方式和途径,保持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为核心,从明确工作职责、改进工作方式、加强自身建设、改善工作条件等方面推进创新,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现将我村党组织建设自查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xx镇xx村幅员面积4.3平方公里,辖区内20个村民小组,有1905户(其中:农业户数550户、非农业户数1355)、总人口4551人(其中:农业人口1248名,非农业人口3303名)。有一个党总支部、下设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有党员94名(其中:预备党员6名),村两委成员7人,议监会成员7人,理财小组成员5人,议事会成员44人。
二、党建工作的开展
按照“加强党的领导、支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相统一”的要求,切实加强党组织对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领导,积极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城乡居民自治制度,充分发挥居民代表会、村民代表会的职能作用,保证群众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完善基层民主管理制度,健全党务、政务、村务、居务公开等制度,采取公示、述职、听证、评议等形式,组织群众参与和监督社会基层组织的工作和事务。
xx年12月,按规定程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xx村完成了本村党组织班子成员的公推直选工作,实现了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公推直选的全覆盖,而且在公推直选中,改进用人观念,在选人用人上大胆选拔使用政治素质好、发展能力强的干部。把政治上靠的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人选进基层党组织班子中来,村两委班子更有战斗力。
进一步完善了村级治理机制。xx村村级治理机制工作,紧紧围绕“经济上保障农民的利益,政治上尊重农民的民主权利”两大主题,进一步完善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的村民自治工作机制,构建了“以村党组织为导向,村级公共管理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两轮驱动,村民议事会、村民委员会、村民监事会合力治村”的村级治理机制,进一步理清了村级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工作职能,明确了工作定位。抓好小区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三、我村基层组织建设目前存在的问题
1、农村基层党员年龄、文化、性别结构不合理。一是党员年龄普遍偏大,年龄结构比例失调。二是从男女党员的比例看,女性党员偏少。三是党员文化层次较低,大专学历以上的党员少。
2、农村党员科技素质低,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差。缺乏技能培训,致富办法少,起步难度大,思想惰性大,观念比较陈旧,发展思路不清晰,农村基层组织对农民影响力逐渐呈弱化趋势。
3、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不健全,村民自治有待加强。民主监督、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在农村刚刚起步,民主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干部群众民主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有能力、有知识的党员流失严重。
4、农村基层党组织运行经费不足,工作辛苦,条件艰苦,影响了工作积极性。
xx村没有收入来源,村级财务运转艰难。党员干部工作在第一线,工作最具体、最直接,长期与农民直接打交道,稍有疏忽,就会遭到群众的非议。而农村工作又是复杂的,每完成一件工作都要受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制约,如修路架桥、五保户、残疾人的供养等等,都是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但要干好每一项具体工作都需要资金作保障,没有资金作保障,再好的设想也是一句空话。加强小区建设、进一步做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3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执政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为了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农村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围绕加强新形势下村级组织建设这个课题,对我区部分乡镇和村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综述如下: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的成效
最近几年,全区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区委关于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开创基层工作新局面的要求,按照农村“三有”目标,以“固本强基”为载体,在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中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强了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村级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
各乡镇领导班子齐全,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较强,村两委班子建设不断加强,目前3个乡镇中,共有13名选派干部在村(社区)担任第一书记或乡党委副书记(其中3名为省、市选派干部,10名为区选派干部)。干部的知识和年龄结构进一步得到优化,各乡镇机关干部的大专文化程度均达到90%,45周岁以下达75%以上,特别是在村两委换届选举后,村干部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也有较大改善。基本保障制度进一步健全,在进一步提高村居干部收入的同时,建立了以报酬稳步增长、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为主要内容的基层干部“三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村干部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普遍重视,按照分级负责、普遍轮训的原则,通过定期办班和外出参观考察等方法,有计划的对基层干部和党务工作者进行了培训。注重抓好党员队伍建设,各党委班子成员均建立了基层党建工作联系点,各乡镇都建立了直管党员基本情况台帐。发展党员工作正常开展,各村做到两年发展1名以上党员,培养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的要求。
2、健全规范了各项规章制度,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稳步推进。
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得到基本落实。各乡镇都能较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党员代表大会、党的选举、党的组织设置、“三会一课”,党内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等组织制度。建立健全了党员学习培训等教育管理制度。坚持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地位,支持村委会依法开展工作。较大多数村形成了党组织统一领导、村委会民主管理、关系协调、运转有序的村工作机制。全面推行了村民大会、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制度,基本做到重大事务“一事一议”。
3、加大了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农村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是加大了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政策扶持力度。区委、区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城郊型农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和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几年来相继建成了一批有发展潜力的基地和项目,如永强、宜梅、永青、万利、宏祥等龙头企业发展态势良好。二是进一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平台的建设。几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土地整理、土地复垦等专项行动,策划申报了以海口为主的5万亩现代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目前规划评审已通过,正加快推进建设步伐。海口临港生态工业园、十里印刷包装工业园、五里全民创业园、山口工业小区等平台均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农村集体经济随着平台建设的推进,也同步得到了较快提升,为基层组织建设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基础。
4、加强了党员的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党员队伍素质明显提高。
在“三级联创”活动中,全面推行“双向承诺”制,各乡镇、村党组织全部在职党员均进行
“双向承诺”。“双培双带”先锋工程有效开展,三个乡镇都建立了一定规模、带动作用明显的示范基地。各乡镇、村基本建立了为民全程服务代理中心、站(点)。广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完善对流动党员的教育和管理。各乡镇、村基本建立了流动党员管理台帐,进行动态管理,对流出的党员均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同时建立了在职党员干部与外出流动党员结对承诺服务制度。
二、目前我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突出问题
几年来,虽然全区各级党组织都十分重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客观地分析形势,当前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干部的现有素质与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的矛盾。加快农业农村发展,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领导和服务的作用,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尤其是经济相对贫困地区的干部在这方面的素质相对较弱。主要表现为:从思想素质看,一部分基层干部传统的思想观念与农业农村加快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从政治素质看,在部分基层干部中存在着淡化政治的不良倾向;从能力素质看,少数同志工作水平和能力与所承担的繁重任务不相适应;从作风素质看,一些基层干部的工作作风与群众的期望和要求不相适应。
(二)农村经济薄弱村转化的艰巨性与农民实现共同富裕愿望的迫切性之间的矛盾。“既要有人办事,还要有钱办事”。农村基层党组织只有在加快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广大农民群众办实事、谋福利中,才能真正确立它的核心领导地位,党组织才有凝聚力、战斗力和号召力。但目前,在我区还存在着很多经济薄弱村,由于集体经济相对贫困,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桥、铺路等社会公益事业无力去办,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不高。
(三)新时期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创造性与党建工作的传统方式发生碰撞。目前部分农村党组织对变化了的形势仍然认识不够,研究不够,改进不够,有的习惯于“单打一”,就党建抓党建的现象仍很突出;有的党员活动内容和形式单一化,适应不了党员日益增长的多方面的需求;有的在评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过程中,存在着“三重三轻”的现象,即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共性、轻个性,既影响了对党建工作的正确估价,也容易产生错误的工作导向。
(四)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弱化与新形势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更高要求之间的矛盾。在新形势下,农村党员干部以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现实要求都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既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又需要实用技术的武装;既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又追求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员尤其是广大农民的思想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水准,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特别是少数富裕起来的农民集体观念淡薄,精神生活空虚,有的甚至热衷于宗教迷信活动,这些都给农村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但近年来,农村的思想政治工作却出现了相对弱化的趋势,一些基层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抓得不紧,对农民群众的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在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中也有层层打“折扣”,结果是群众“有一半听不懂”、“听懂的有一半不会做”、“会做的有一半没效果”。
从实践来看,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方面的因素,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主要可以概括为“三个不足”:一是农村改革发展势头迅猛,在干部和思想的准备上显得不足;二是对市场经济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市场经济对农村党建工作的挑战认识不足,相应的措施没有跟上,也不配套;三是少数基层干部“两手抓”的素质具备不足,农村党建工作摆不上位置,削弱了党的领导,造成了实际工作中的一手硬、一手软,出现“两张皮”的现象。
三、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思考及对策
近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新路子。从几年来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的实践来看,我认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一)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准确把握农村党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向。
第一,在农村建设发展的全局中,必须首先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建设好。从大观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来看,经济建设和党的建设表现出了明显的一致性,哪里的基层党组织战斗有力,那里的工作就扎实有效,经济建设就能迅速发展。反之,一些地方之所以长期发展不起来,经济落后,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基层党组织战斗力不强,缺乏一个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好的带头人,缺少一个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路子。实践证明,基层党组织强,一强百强;党员干部作用好,一好百好;集体经济富,一富百富。因此,农村工作千条万条,首先一条就是要把农村基层党组织这个核心建设好、巩固好,这是搞好农村工作、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关键环节和首要前提。
第二,在农村党建工作的实践中,必须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服从服务于这个中心。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是不能颠倒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位置不能代替,但是,这种“服从”不是被动的适应,也不是被动的服务,不能理解为党的建设只是被动地围绕经济工作来搞。农村党建工作如果停留在被动适应上,那么党建工作搞不好,经济工作也搞不好。党建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一是政治上的把关定向。“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关系着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关系着国家的长治久安,这不但是个重大的经济问题,同时也是个重大的政治问题”。领导干部不了解“三农”是不称职的表现,不重视“三农”是政治上不清醒的表现。农村党建工作首先必须保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确保农村经济正确的发展方向。二是思想上的宣传激励。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结合实际积极宣传党的政策和主张,把各级党委确定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工作举措,变成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三是组织上的保障。建设一个政治稳定、素质优良、作风过硬、战斗力强的领导班子,为经济发展选好配强能打硬仗的干部人才队伍。四是创造优良的政治、社会环境。通过加强党的建设,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以好的党风带一个好的政风、民风,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稳定向上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
第三,在农村党建工作的成效上,必须把握好党建工作的导向。党的建设必须紧密联系党的基本路线,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行,这个指导思想是明确的。但是,从最终的意义上说,党建工作目标的实现,必须通过促进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才能真正达到。基于这样的认识,衡量党建工作的效果,要坚持做到三看:一要看广大党员干部在思想上是否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有没有树立起强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二要看党建是否促进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没有取得成效,人民生活有没有改善提高;三要看各级党组织有没有把广大人民群众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发挥出来。在实践中坚持这样的检验标准,就把握了正确导向,党建工作就有了自己的基石,就有成效。
(二)以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为根本,把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牢牢构筑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上。
发展和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加强农村党的建设,提高和巩固农村党组织核心领导地位的物质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党支部就可以为群众办许多实事,就会说话有人听,各项工作就会出现生机,带领群众建设农村小康社会就大有希望。
一是把握方向,确定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路子。不论是一个区、一个乡镇,还是一个村,只要从群众想办的事做起,从群众不满足的事情改起,从确定好的发展思路抓起,有一个明确的发展路子,就能做到顺民心、聚民心,达到“富而思进”的目的。那么,基层组织建设中的一些问题也便会迎刃而解。
二是突出重点,树立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发展典型。一个典型就是一面旗帜。一些先发展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能人经济能有效地带动一个地方快速发展。其基本做法就是区、乡、村层层树立典型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区有乡镇为典型,乡镇有村为典型,村有能人特别是党员能人为典型,这些典型既是经济发展的典型,又是基层组织建设的典型,这些典型不但得到了从上到下各级组织的表彰,也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其影响力远远超过了任何说教。因此,基层组织建设离不开典型引路的作用,不但要宣传推广已有的典型,还要树立新的典型。
(三)以一把手为核心,切实加强村级领导班子建设。
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四)以加强激励保障为重点,充分激发农村干部队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一是建立村干部报酬稳步增长的保障机制。按照精减、效能的原则,由区民政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对村工作人员编制数进行核定。在核定的编制数内,对在编村干部报酬实行补贴制度,对村干部报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采取适当方式分级进行补贴,彻底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将村(社区)干部纳入公选范围。每年安排一定乡镇公务员指标和全额拨款的事业干部编制指标,定向招录村优秀干部。其中录用的优秀村党组织书记、主任,可作为所在乡镇副科级干部人选。同时,全面实施基层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定期推荐选拔优秀年轻的村干参加大专以上学历教育。三是进一步完善奖励机制。继续开展“五个好”基层党组织、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评比表彰活动,组织开展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创建,探索动态管理机制,进一步深化创建“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区”活动。通过评比,使各村党支部间形成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增强农村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四是建立帮扶机制。根据各乡镇、街道推荐,定期选定若干经济条件困难、工作基础薄弱的村与区机关协调帮扶能力较强的职能部门开展结对帮扶活动。按照“优势互补、经验互学、发展共促、和谐共建”的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的共建工作。鼓励机关部门充分发挥部门优势,为帮扶的村切实解决一些突出矛盾或重点难题,并将结对帮扶成果纳入基层组织建设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
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强不强,一个地方的工作搞得好与差,关键在班子。因此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思想解放、工作得力、作风过硬”的高素质领导群体十分重要。在农村基层领导班子的配备上,应认真贯彻德才兼备的原则,使政治优秀、政绩突出、群众拥护的干部进入领导班子,有效地改善班子结构,增强乡、村两级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同时,针对现在一些农村基层班子存在着年龄、思想老化、能力弱化的问题,应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
【农村基层党自查报告】相关文章:
村党支自查报告10-18
村官农村基层工作总结 -总结01-01
开展党日主题活动总结06-21
写给党的一封信10-15
县农村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总结 -总结01-01
世界读书日主题党日活动方案06-30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半年工作总结 -总结01-01
卫生室自查报告|自查报告09-23
医院物价年检自查报告_自查报告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