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4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有条不紊地开展,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方案是解决一个问题或者一项工程,一个课题的详细过程。优秀的方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
中学体育新课程实施方案进入新课程,我校作为江苏省新课程改革全样本实验学校,学校严格按照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理念,在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一课改核心理念,认真执行《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在课改实验中正确把握好三维健康教育观,把学生的发展视为课程改革的最高利益,将课程改革看作师生共建的历程,在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开发教师的潜能,创造性地实验。
“积健为雄”是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对我校体育工作的勉励,现在已经成为我校的教育理念,把学校的教育理念与新课程理念相结合,构建江苏省南通中学高中体育课程的特色和文化。因此,我们以“积健为雄”为指导,全面促进学生在身体与人格两方面共同发展,以实现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
二、目标定位
学生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基本要求而确定的,具体如下:
1、爱好运动,积极参与各种体育运动,基本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能测试和评价自身体质健康状况,编制可行的个人锻炼计划,具有一定的体育文化欣赏能力。
2、熟练掌握2~3项健身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学地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掌握常见运动创伤的处置方法。
3、全面发展与健康有关的各种体能,提高运动能力;熟练掌握一、两种我国传统的养生保健方法,能选择人体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4、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理状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运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体育精神。
学科建设目标
当然对传统体育课程进行改革,采用选项学习的方式进行体育教学,来达成学生的学习目标,这对于学科建设、教师自身也有着一定的要求。
1、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以运动技能传授为载体,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建立新的课程结构。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内容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以适应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体育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改变现行体育课程内容“难、繁、偏、旧”的现状,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
4、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机械训练的现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需求,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践,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5、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改变现行体育课程的评价过分强调运动成绩的现象和过于注重甄别的功能,发挥体育课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三、学校的基本情况
1、学生基本情况。我校学生较多,高中部有48个班级。由于是城市学校,学生的体育兴趣比较广泛,学生对自身喜欢的运动项目有着一定的专项基础。只是人数和班级较多,进行选项教学,需要合理的安排课务,涉及到主课为体育选修让路。
2、体育师资配备。我校体育老师在编人员较多,有二十一个,但实际情况是有两个担任后勤主任兼职体育教学,课务较少;还有一部分教师要承担初中部的体育教学,进行选项教学,体育老师课务相应增多,工作量变大,开设选项教学有一定困难。
3、场地器材设施。由于我校位于南通市市中心,商业区黄金地段,学校在活动场地上相对于同类学校,比较匮乏。我校现在有300米塑胶场地;完整篮球场有4片;半片篮球场20片;室内排球场2片,可供排球、羽毛球练习;乒乓球馆1座;专用韵律操、健美操室内场地2片。在器材上,在当前的教学中,我们是较为充足的,完全可以满足选项教学的需要。
4、选项教学基础。我校于1996年开始在高中实行选项教学,内涵和新课标精神相符合,基本教学形式也相差无几,只是在成绩的评定上有着不同,我们原来采用传统的成绩评定,以学生的技能掌握情况为主要的评价依据,而新课标以学分制来评定学生学习的五个领域的综合成绩。
四、选项教学具体操作程序
新的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最为显着的区别之一就是不再统一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而是根据课程目标体系构建了五个方面的内容标准。可以说,这是一个根本性突破,教学内容的选择空间达到了最大化,课程的灵活性和约束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各地、各校和教师在为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身、心、社”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可以选择多种不同的内容,采取多种不同的形式和方法去进行教学。这就要求学校在确定学习内容上要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与专长的形成。一方面充分利用学校体育资源尽可能多开设学习项目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针对学生学力状况,开设一些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项目。
确定选项学习内容的流程
在暑期学生返校日,我们发放了体育选项学习学生基本状况调查表并回收,将学生的兴趣爱好和选项的意愿进行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结合教师的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校的体育资源状况,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作为选编教学内容的基本出发点,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坚持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科学性和可接受性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高中三个年级分别开设了以下学习内容供学生选择。
注:为必修,分别为一个学分。其中排球为我校传统体育项目。
学生选项的程序
1、学生先行了解学校开设的`选项学习的内容以及各项内容开课教师的基本情况。为达到体育目标,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学校实行“完全开放式”教学。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上课内容。
2、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学力,每学年进行一次选项,高一、高二每次选4个模块,高三选3个模块。如分学习水平层次的内容,必须先修基础水平层次,然后才能修高级层次学习。两个水平修完后,选修其他项目。
3、教师根据学生的选择情况进行教学班的编制,确定学生选项学习的时间。
课堂教学实施
1、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在高一年级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不同项目的初级班,在高二、高三年级开设初级班、提高班,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水平、不同兴趣学生的需要。
2、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运动实践中注意渗透相关理论知识,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安排约1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约3学时),扩大体育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3、建立专项备课组制度。建立跨年级的,以选项内容为依据的专项备课组,教师按自己的专长任课积极探究选项教学的特点,各专项组的老师根据我校实际情况,选择或编写具有学校特色的教材。并对教材进行分析,确定重点、难点,并根据教材内容,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新的突破口,努力实践新课改。
4、选项教学实行学生走班制。即年级内打破班级制,几个平行班安排在同一课时授课。实施以学生所选择的体育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这种基本形式对于这种选项教学非常必要。其益处主要体现在可以发挥每个体育老师的专长,使资源得到最大合理化的利用。每个老师都有自己最为擅长的专项,在以学习内容组织基本教学班的教学中,这种特长可以充分得以展示,随着教学的深入,对老师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也有较大的促进。选修一结束,班级也随之解散,因此这种是阶段性的编班。
教学评估
学生评价实行学分制,在学分制的管理上,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学生在三个学年内通过对必学和选学模块的学习得到11个学分,为了注重学生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各个模块都以连续学习的形式集中编排。(健康教育除外)排球作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我校也把它作为必学的模块之一,把它和田径安排在高一年级,并采用18学时连续教学的形式来完成。
2、学生获得体育课程学分并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之一。
3、健康教育分散安排在三年中,以讲座、参观或结合专项内容进行学习。评价的主要内容:
(1)学生体质健康情况──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
(2)体能──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体能项目。
(3)知识与技能──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科学锻炼的方法,体育技战术知识与运用能力,有关健康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与不同学习水平相关的运动技能水平及运用情况。
(4)学习态度──学生对待学习与练习的态度,以及在学习和锻炼活动中的行为表现。
(5)情意表现与合作精神──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
评价的基本方法
1、评定标准
体育与健康课程学习的评定应采用绝对标准与相对标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如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得分和等级评定中采用绝对标准。运动技能成绩和体能成绩的评定,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定方法进行。也就是说有些内容的考核在定量评价的基础上,可结合每一位学生的基础及提高的幅度进行最终的定性评定。在有关知识的考核中,可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进行。
2、评定方法
(1)《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实施,可采用每学期测试的方式进行,学年成绩以两学期中的每一项最好成绩计入总成绩。(详见学生体质健康表)
(2)运动参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三个方面主要是观察记录学生对学习与练习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以及学生在体育学习和锻炼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与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可采用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等形式,记录学生在每一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情况进行,期终综合这些情况进行总评。具体的单元评价的有关内容,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各年级自行设置评定的具体内容。
(3)运动技能和体能的评价是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动态评价,既要看学生的成绩等级,又要看学生提高幅度的等级,进行评价。评价按等第制,采用自评、互评、教师评的形式进行。
①测试内容一般测试三次,为鼓励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可根据学生的要求再给一次测试机会。
②测试内容可根据课程教学进度和学生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测试(即学生可采用选项的方法进行)。
③每一考核项目的决定成绩,可根据学生成绩提高的幅度因人而宜决定。观察学生成绩提高幅度的初试成绩可以是本学期的,也可以是跨学期的。如果本学期只进行了一次测试,可以参照上学期的最后一次测试成绩,但是不同项目的成绩不能相互参照。
④体育与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的评定可结合单元评定,以理论考核、课外作业、专题答辩等形式,采用等第制和自评、小组评、教师评的方法进行。
⑤期末可根据各项单元评定,结合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对学生的知识、体能和运动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采用合格、不合格的等第制或评语进行综合评价。
3、教学效果评价
通过学生体质监测来获取数据,并进行对比分析。建立学生体质管理系统(数据库查询系统),模块学习评价表(以篮球学习l模块为例)。
五、排课的方法
我校第一个安排的科目为体育,具体如何排课,如表所示:其一,通过积极争取,体育课从上午第二节开始排课,实施选项学习的高中三个年级全部实现交叉上课,避免了场地与器材的冲突:其二:每一位任课老师基本保证每周14课时,(部分教师兼任初中的体育教学)达到满工作量。
六、选修模块的设计(以田径必修模块为例)
单元教学计划设想
七、实行选项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满足学生兴趣选项学习的前提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特长。学生应该享有选择学习模块的主要或最大权利,离开了这一点,选项学习就是失败的。因此在学生选项报名人数不均等的情况下,尽量不要进行行政干预,调整学生的选项志愿,可以考虑增加开设教学班,来保证学生的学习兴趣。
打造教师群体开设体育选项教学,促进学生运动能力、身体素质的提高,需要一支观念新,素质高,善思考,勤努力的教师群体,打造一支适应新课程实施的教师群体,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因此体育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深入研究,通过自学、校本培训,学术交流等不同形式,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
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专项教学备课组制度;加强备课组的教研活动,在牢固树立新课程观的前提下,全力改革课堂教学,以选项学习为主要特点,以自主活动和体验、探索为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形成健康体魄、完善健全人格为主要目标,建立现代的课堂教学体系。同时由于选项人数的不均等,特别是某些模块学生数太多,加强与班主任的沟通,发挥体育骨干的力量,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改革教学评价评价制度改革既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体育选项教学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同时又是实施课改的重点和难点。因此需要积极探索新型的教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学校课程有效实施。
加大场地设施建设由于选项学习采用专项分班,班级人数较少,但同时上课的老师的人数较多,对于场地设施的需求增加,需要学校对体育场地设施的投入适度增加,以保证选项教学的顺利进行。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2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及《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精神,牢固树立“快乐体育” 、“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狠抓体育教学六认真工作,强化学校特色体育项目建设,大力开展青少年阳光体育活动,坚持开展学生体育训练工作,本着“求实、创新、协作、奋进”的精神继续做好体育工作,力争在各项体育竞赛中争创佳绩。
二、工作目标
1、深化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立足课堂,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达到学生人人喜欢上体育课的目的,有效地改善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2、抓好课间操、大课间活动、阳光体育活动。
3、加大体育运动队训练力度,严抓训练质量,争取各项比赛获得好名次。
三、工作要求
(一)深化体育课程改革,优化教学过程
1、体育课程标准是体育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指南,为使体育教师尽快树立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促使每一位教师的观念发生深刻的变化。
2、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途径。因此,体育教师要坚决维护体育课程的严肃性,按课时计划上好体育及活动课,并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及防范意识。
(二)强化常规管理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体育教师将一如既往,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继续加强学习,弘扬团队精神,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认真贯彻《体卫工作两个条例》精神,以认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扎扎实实地开展各项工作。
2、在体育教师之间倡导勤学习、共研讨之风,以不断充实提高每一位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教育、教学能力。
3、围绕《课程标准》和新的教材体系开展教学活动,本学年,体育教师人人上实践课,在实践中得以提炼、得以升华。
4、一丝不苟做好各种资料工作,不断充实完善学校体育资料。
5、全面负责特色项目建设,拟定专项计划,用好校本教材,开展各项活动,为创建特色建设先进学校工作作出贡献。
6、精心组织体育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活动。
(三)、大力开展阳光体育,打造体育文化
1、全面抓好“阳光体育”活动,精心组织好大课间活动,营造生动活泼的课间活动氛围,让校园真正成为学生的乐园。
2、继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组织好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游戏、活动。
3、配合学校行政、德育组、艺术组认真研究,拟定计划,组织举行20xx年学校学生田径运动会。
(四)、加大课余训练力度,提高竞技水平
1、在普及的'基础上抓提高,使学校体育工作得以健康发展。
2、重新调整学校体育运动代表队,重点建设田径队。责任到人,合理制定训练计划。科学训练,严格训练,争取在区级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3、注重运动队员全面发展,做好督促、沟通、协调工作,使运动队员在学习、思想、行为等诸方面全面发展。
四、重视体育课安全问题
体育课的安全问题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重视的问题。首先,我们要有强烈的责任心,用满腔的热情去关爱学生,对学生充满爱心。上课前,应认真检查场地器械是否牢固安全;在课堂中,应仔细观察学生的活动情况;在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以免发生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
五、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新学期体育教学工作计划。
2、学习新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的教学理念。
3、做好冬季业余训练计划,继续业余训练工作;
4、训练学校运动队,参加县小学生运动会。
5、组织学生对20xx《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训练
十月份
6、各班体育老师对20xx《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进行测试并记录
7、对20xx《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进行上报统计
8、抓好大课间、篮球特色活动。
十一月份
9、做好校运动会各项筹备工作
10、开展学校运动会
十二月份
11、 加大业余训练力。
12、 做好男子篮球训练指导工作。
13、 做好女子排球训练指导工作
一月份
14、 做好学期总结
15、做好体育资料的整理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3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导,从我校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出发,积极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体现“一校一品”特色活动项目,扩大篮球活动规模,提高活动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自觉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通过对学生篮球校本课程的实施,促进学校篮球活动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文明校园。
二、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理念
(一)我校把体育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特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抓好这难得的机会,开发好篮球校本这门课程。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积极构建和谐的体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因此,为了保证和促进学生的健康,必须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和有关教育,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篮球课程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在体育教学中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开展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篮球校本课程。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战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为篮球实战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习惯。
(三)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爱好,激发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篮球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坚持锻炼的前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效果,而兴趣与习惯的养成又是在篮球运动参与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只有通过丰富多彩的篮球活动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手段才能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并使他们逐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在促使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各感官机能,激发学习情趣,从而发挥学生主体功能,增强在体育教学活动中的运动参与能力,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篮球带来的欢乐。
(四)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位学生受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从学习中受益,不但是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是学生的权利,也是贯穿篮球课程的一个基本理念。但是,人的体能和运动技能状况并不仅仅与其后天练习和发展有关,而且与其先天遗传有极大的关系。从运动的角度看,每个人的运动需求和运动表现都不尽相同。因此篮球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并根据这种差异确定了学习目标和有弹性的学习内容,提出了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原则;在组织教学和教学方法等方面,也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其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促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以满足他们身心发展的需要。
三、篮球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以及教师、学生自身特点,开发符合本校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体现“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课程改革方针,落实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提升学生的篮球人文素养,培养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爱好、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具体目标
1、第一阶段:篮球理论介绍及篮球基本技术训练:运球、传接球、定点投篮、体能训练。篮球基本技术学习:运球、传接球、持球、上篮、投篮。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将运球以游戏的形式放在课的准备部分代替跑步,使学生熟悉球性并增加训练的趣味性。
2、第二阶段:介绍篮球比赛的规则,竞技比赛方法。教授障碍式运球,两人一组全场二攻一练习,全场三对三篮球比赛,进行半场三人制篮球比赛,通过比赛逐步地渗透比赛规则。在这段时间我将篮球比赛的规则,竞技比赛方法进行系统的传授,这样教学不但使学生们对室内课产生了兴趣,也使他们积累了丰富实用的体育知识。篮球教学比赛,将比赛规则与篮球实践结合起来,同时充分利用每周的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们之间的篮球对抗赛,让他们学以致用,使教学效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3、第三阶段:战术配合的训练、战术意识的练习。
四、篮球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兴趣的需要,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我校篮球校本课程内容的确定是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为依据,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为指导,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照学校的办学思路和育人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前提,以学生兴趣为动力,以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为原则,充分发挥学校的师资、设施、场地、器材等优势,确定以篮球为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1、学习目标
(1)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规则和裁判法等;懂得篮球运动锻炼与健身价值。学会行进间运、传、投、抢等组合技术技能;学习和掌握基础的攻防配合和懂得进攻配合、联防与盯人防守配合;并能在教学比赛中运用个人技术和配合技能。
(2)提高低重心快速移动、变向水平,及平衡能力和弹跳力,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协调等体能。
(3)积极参与学练,善于观察、分析,勇于探索、实践,养成勇敢顽强、不断进取和勇敢顽强的品质。
(4)形成竞争与合作意识、规则意识;培养注重配合、相互协同、团队合作的精神。
2、学习内容
(1)球性练习;运球、传接球。
(2)运球急停、急起,变方向运球。
(3)双手胸前传接球。
(4)原地单手肩上投篮。
(5)单手肩上传接球。
(6)行进间组合技术技能练习。
(7)双人或多人传球与投篮。
(8)行进间运球接单手肩上投篮。
(9)运球、传接球与抢球游戏。
(10)单个动作及组合动作。
(11)篮球基本战术。
(12)篮球教学比赛及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
(13)比赛的组织与裁判工作的研究性学习。
3、学习的重点
(1)运、传、接、抢、投等基本技能。
(2)行进间组合动作的运用。
(3)攻防基础配合。
(4)快攻的发动与推进。
(5)半场盯人防守配合。
(6)让学生探究学习。
(7)技术运用与教学比赛。
4、教学方法
如何正确地选择和运用篮球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问题。教学法是体现某种独特教学思想的教学体系,这意味着它不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有效果的万用妙方,每一种教学法都有其一定的适用范围,教师在选用教学法时,不应该不加分析地全盘照搬,那样,再好的教学法也不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从教学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实现教学方法选择的多样化。
(1)采用基本技术组合学练法。注重强化移动中控球和安排球和能力训练,对较复杂的动作采取由分解到整合、由无球到有球、由原地到行进间的形式进行逐层深入地学练。紧密安排各种围绕基本技能训练和运用的练习,既要注重几个动作的串连学练,又要强调变化环境下的综合练习,让学生在综合练习和近似实战状态下综合运用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在较复杂场景下控制、处理和安排球能力的训练。
(2)采用基础配合协同学练法。基础配合内容学练中,采用模仿攻防的形式,首先讲究“协同”地进行同伴间的配合学习,形成一种相互间的默契。攻防练习中,“协同”学练还表现在先做好消极防守或固定防守,在反复配合掌握基础配合,逐步才过渡到对抗性攻防练习。
(3)采用竞赛角色演练学练法。学段初期,首先组织泛化篮球竞赛规则的篮球比赛活动,将基本技能、基础配合的学练与比赛相结合,在比赛中演练和尝试运用基本技能、基础配合。随着学生技能水平和竞赛能力的提高,再通过教学比赛,让学生体验篮球比赛中集体配合与协同对抗,激发参与热情,提高战术水平、竞赛技巧,以及临场应变能力。
(4)采用研究性学习法。
①带着问题学习,领会学练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练中通过指导和分析,使学生领会技术结构和战术意图,领悟技战术的实战效用和运用时机。
②设置研究课题,形成探究成果。教学过程中可按教学模块设立系列化研究课题,让学生在篮球技能技巧学练、战术演练和竞赛活动的组织参与过程中探究问题,主动研究篮球技术技能的运用及战术配合方案,探索临场应变方法,探讨比赛筹划、实战对策和竞赛思路。
(5)重视战术思维的训练。激发战术思维是培养篮球战术意识的核心,战术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是培养战术意识的中心环节。要求学生在训练中学会用脑,在练的过程中要积极思考,这样就会使战术思维与战术训练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培育战术意识的目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围绕战术目的而练,力求使技战术的运用,在时机、方位和配合上取得高度的协调一致。
5、学习评价
考核项目:第一学期行进间运球往返投篮组合动作技术;
第二学期传切、掩护配合技术。
评价要点:技术评定与计时量化同时进行;
学期末针对选修学生进行综合成绩评定
五、篮球校本课程实施
无论是校本课程,还是国家课程,亦或是地方课程,教师总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课程实施成败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它对课程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实现的好坏会产生直接影响。具体地说,教师正确的课程价值观,教师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合的角色观,钻研的精神,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行动研究的自觉性和行动研究的能力等都是校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必备的素质。
1、我根据我校班级学生选修篮球项目的情况进行编班定学员。
2、学校根据报篮球学生的多少确定授课教师;上课的时间安排在每周二、三下午第三节课,上课时间为40分钟。
3、教师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课,要编写训练计划等,上好每一节课,确保课堂教学质量。
4、希望学校领导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把握情况,要对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中遇到的困难及时帮助解决。
5、教师每学期末或学年末,都要进行教学效果展示与汇报。
六、篮球校本课程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
(1)注重三维课程目标的落实,注重发展性评价,除关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外,更关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全过程,关注学生面对挫折与人际交往方面的表现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2)依据学生“出勤情况、课堂表现、学习效果(隐性、显性两方面)。
(3)评价采用等级制,评定等级分为:A为优秀、B为良好、C为合格、D为不合格。获得项目认定后,由篮球考核小组填写《儋州市第一中学篮球校本课程考核成绩登记表》。
(4)学生评价成绩与学生学年末评优挂钩。
七、篮球校本课程评价
(1)确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2)以篮球为开始,开展切实有效的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努力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3)通过亲身体验,使学生的篮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终身锻炼的习惯。
(4)通过合作学习交往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全的人格。
(5)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4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及《辽宁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的精神和要求,为贯彻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进一步提高全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质量,全面提高中小学生身体健康水平,特制定《辽宁省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方案》(以下简称《体育质量提升工程》)。
一、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要求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因此,启动并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开足体育课时,上好体育课,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中小学体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体育课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是基础教育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提供优质的体育教育资源,提升中小学体育质量,是促进基础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实施《体育质量提升工程》,是提高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必然要求。增强学生体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体育课程是增强学生体质的.主要渠道。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基本的运动技能,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和全民族健康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目标
通过《质量提升工程》的实施,推进我省广大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建设和发展,力争到20xx年: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体育骨干教师团队,打造200个优秀体育教研组和120名体育教学名师;在省、市教研中心评选的体育优秀课或市级体育精品课基础上,评选表彰200节省级体育精品课、构建示范性体育课堂教学资源库,搭建有利于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的平台;广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使85%以上的中小学生掌握两项运动技能,评选400所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创建30个辽宁省中小学体育与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大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促进辽宁省城乡中小学校体育工作的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三、实施项目
1.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技能提升项目
(1)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技能,为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提供保障。健全体育教师培训、考核制度,促进体育教师业务素质发展;通过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建设一支具有高尚师德,业务精湛,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师队伍。每年对100名体育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一次省级培训,培养省级体育学科带头人,并通过逐级考核推荐每年评选出30名优秀体育教学名师,充分展示他们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利用他们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意识,带动我省体育教师的理论和专业技能水平的全面提高。
(2)组织开展送教下乡活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均衡发展。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的难点问题,在促进城乡体育教师互动交流中,实现体育教学均衡化发展。每年组织一次省内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基层学校,尤其偏远地区的农村学校上一周体育课,同时对当地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解决农村学校体育教学水平薄弱问题。
(3)根据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形势,定期举办体育教学现场观摩会、研讨交流会、外出考察学习,开拓体育教师与教研视野,将先进的教学思想和经验与我省实际相结合,从而提高体育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实现《质量提升工程》的总体目标。
2.体育精品课建设项目
(1)加强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要按照省教研中心下发的《辽宁省中小学校体育学科教学管理暂行规定(试行)》的要求,引导广大体育教师认真落实中小学体育《课程标准》,上好每一节体育课,科学合理地选择教法,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密度,打造有效课堂,追求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2)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挖掘具有特色与实效的校本课程,聚集优秀的运动项目,使之成为学校课程中的教材,并发挥教师教育潜能,拓展教学水平,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3)省、市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省、市教研部门评选体育教学优秀课的基础上,开展体育教学精品课建设。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有计划地设计评选50节省级体育教学精品课,并将其录制光盘或存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资源库,或通过远程教育网为全省中小学体育教师提供引领和借鉴。
3.体育教学科研促进项目
(1)组建辽宁省中小学体育学科专家指导团队,发挥辽宁省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作用,为体育教学改革出谋划策;广泛开展学校体育教学的实验研究,定期举办科学研究方法培训和科研报告会;设立区域性的学校体育科研专题,争取国家重点学校体育科研项目。
(2)逐步完善各级学校的校本教研制度,加强教师个体教学和科研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本校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发挥学校体育教研组的功能,使其在加强教学研究,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中发挥积极作用,使教师群体成为研究型的团队。在各市、县(区)评选优秀体育教研组的基础上,从20xx年开始,省教育厅每年建设50个省级优秀体育教研组。
(3)设立体育学科专项科研资助资金,对获得国家级科学研究项目的团队和个人提供资助和奖励。
4.学生课外文体活动推进项目
认真贯彻教育部《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和《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全面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的通知》精神,在广泛开展“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的基础上,经过各市、县(区)的逐级评比推荐,从20xx年开始到20xx年,省教育厅每年评估表彰100所省级体育艺术“2+1项目”活动先进学校。
5.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示范县(区)创建项目
为大面积推进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工作的发展,推动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工作区域性的普及与提高,辽宁省教育厅将于20xx年制定下发评估考核标准,从20xx年起到20xx年,通过辽宁省体育艺术专项督导,每年评选表彰10个省级中小学体育艺术教育示范县区。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校都要建立中小学《体育质量提升工程》领导小组,负责监管,指导日常学校体育工作。教育行政部门和教研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确保《质量提升工程》落到实处。
2.各级教育督导部门加大学校体育专项督导检查和指导工作力度;坚持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学校体育工作列入学校工作业绩考核基本指标。完善相关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教育部关于《切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落实好大课间及冬季长跑等常态工作,抓好各类小型多样的体育比赛,活跃校园体育文化生活;逐步完善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方案和普通高中体育学科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办法,促进学生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二)完善体育学科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建立健全体育教学的评价机制。将课堂教学评价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测试相结合,定期公布实施情况和测试结果,并将体育成绩、体质状况列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作为学生毕业或升学的参考依据之一。
(三)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各地要建立并完善经费保障机制,保障《质量提升工程》顺利开展。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争取财政、人事和体育部门的支持,结合双高普九的实施,全面贯彻落实《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不断加大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投入,配齐体育器材设备,确保体育教学、科研、培训、交流等各项经费的落实,满足教学和活动需要。同时,加强园文化建设,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体育锻炼环境。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5
为落实健康第一的思想,体现“快乐伴九年,欢乐一辈子”这一理念,更好的促进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进阳光,使学生真正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我校特此制定韩城小学阳光体育实施方案,即“三个一”:一个必修,一个特色,一个自选。
一、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活动内容
针对我校地域特点、师资水平和学生实际,为使阳光体育活动开展的丰富多彩、扎实有效,我们经问卷调查,得到全校师生的认可和支持,积极开展了“三个一”活动项目:
一个必修:长跑
一个特色:呼啦圈
一个自选:可根据学生自身特点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体现多样化,兴趣化,多元化。如:抖空竹、跳绳、滑板、踢毽子等。
三、活动方法
1、长跑
长跑是一项最容易普及的体育项目,它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对强身健体有很大的益处。学校规定,学生每天跑:一、二年级跑500米,三年级以上跑1000米,分两个层次完成:上学、放学跑200或500米;学校大课间、课间操跑步300或500米。
2、呼啦圈
学生每人一个呼啦圈,做到课间转、回家转。每人必须学会腿部转、腰部转、颈部转、左臂转、右臂转、左腿转、右腿转、双腿转、脚踝转、多圈转等10种转法,每种转法能坚持5-10分钟。
3、自选项目
项目选择,每个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及兴趣爱好自主选择,自备器材。项目一经确定填报活动登记表,交教导处,班主任督促学生每天坚持训练,持之以恒逐渐形成技能。
4、活动流程
上午大课间20分钟:做操---------跑步
下午大课间25分钟:跑步-----转呼啦圈------自选项目
四、制度及评价
学校将及时出台阳光体育活动制度和评价方案,真正使阳光体育活动扎实有效的推进。学校设想目前以东西两校为管理平台,主任及体育教师专抓此项工作,班主任为活动具体组织者。每学期搞一次长跑比赛,一次班级特色评比,一次个人特长展示,以此推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开展。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6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树立“健康第一”思想。进一步丰富学生体育活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运动意识,引导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展示我区体育课改新风貌,打造鹿城区学校体育的新形象,推进学校体育教学和管理工作更上新台阶。
二、活动主题
“阳光少年活力无限”
比赛活动时间:4月15日下午第一节课后:
三、活动内容:
各年级段的拔河对抗赛。每班男生10人,女生10人。
四、领导小组及分工
组长:
裁判:
组员:
边线(裁判人员):
五、奖项设立
优胜奖鼓励奖
六、活动要求
1、各班要加强对学校体育节各个项目开展的宣传与指导。要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体育节的各项活动,保证学生每天1小时体育锻炼时间。同时落实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确保师生活动的安全。
2、拔河比赛分各年级的对抗赛,3局2胜制度,获得2胜的班级为优胜奖,(一年级----六年级)
3、请各班级组织好学生观看,啦啦队请遵守赛场秩序,文明观看发扬“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思想。
4、各班请注意保持校园卫生整洁,不要乱丢垃圾纸屑,做文明观众。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7
一、戏名称:
足球抢圈
二、活动目的:
丰富校园体育娱乐活动,增强学生锻炼意识,提高身体素质,加强学生间的合作能力和凝聚力,在和谐中树立团队精神。使学生们对校园足球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活动原则:
人人参与,团结进取
四、活动地点:
教学楼前操场
五、足球一个或两个
六、活动形式:
以班级小组为单位
七、体育游戏规则:
大家都知道三人成一个人圈,圈中有一人或两人进行抢球,所以最少活动人数为4人,其中只能为一人抢球。最多人数不限,不超过15人,若干人围成一个圆圈,其中可以用一人或两人进行抢球,在游戏进行时,圈上的球员只能把球传给圈上的.人,如果被传的人没有接住,则他们与圈里抢球的人调换,变成圈里抢圈的人。在圈上的球员传球被圈内的球员拦截阻断时或把球抢走身体躯干碰住球时则变成圈里抢球的人与圈里的人对调。
八、教学建议:
对孩子们耐心讲解,自己亲自示范指导,在刚开始时学生犯得错误要马上指正,以免误导了学生。使学生在游戏中得到对足球的兴趣,更好的促进教学。
九、活动意义:
推进学生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融合,增进同学之间的互动了解,增进同学之间的情感和友谊,更有利于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十、游戏对象:
小学四年级学生
十一、安全措施:
老师在旁边监督互助,在游戏中截球抢球时,避免学生在跑步中摔倒受伤。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8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生命—和谐”教育理念和阳光体育行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贯彻“健康第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以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进体育大课间活动为重点,蓬勃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将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与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促进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养成学生积极主动的体育锻炼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明礼仪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进一步推进校园体育文化建设。
二、目标和原则
(一) 目标
1、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形成健康意识和终身体育观,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
2、让学生有选择地参与、学习、享受体育,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
3、改革学校课间操,优化课间操的时间、空间、形式、内容和结构,使学生乐于参加,主动地掌握健身的方法并自觉锻炼。
4、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提高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5、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营造积极向上的学风。
(二)原则
1、以人为本,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意识。实施体育育人功能,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有效地设置和开展各项活动,以达到对学生的促德、健体、调智、审美等的教育功能,重视活动过程的教育。
2、关注差异,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张扬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特长,推动素质教育。
3、增强体质,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营造人人参与、生气勃勃的校园体育氛围,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和谐关系,确实保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有效实施。
4、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及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的安排大课间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内容。增设集体舞、踏步操等,将艺术、体育融为一体。
三、实施措施
1、时间安排
上午7:50—8:05,中午9:35--10:05,任何老师不得挤占阳光体育活动时间。
2、活动保障
1)加强领导 健全组织机构
具体分工如下:
校长室:宏观调控,并随时督查。
教导处: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指导和组织全校“阳光锻炼一小时”活动。
班主任:负责按活动计划实施。
2)认真学习 提高健康意识
以贯彻新课程理念为主旨,组织老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认真理解“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现代健康理念,深刻反思自己,了解学生发展之需,使广大教师深刻体会到:拥有健康才能拥有明天,热爱锻炼就是热爱生命,在深化课程改革,全面提高质量的工作中,注入快乐体育的全新理念,确立合作、竞争、快乐、主动、健康发展的体育观。
3)全员参与 强化过程管理
坚持学生全员参与,学校领导紧密配合,教职工全员协作,建立领导区域推磨巡查、体育教师安排指导、班主任组织实施、年级部检查评比等机制。以保证阳光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
四、实施内容(略)
五、场地安排
一、二年级:操场北区
三、四年级:操场南区
五年级:升旗台以北
六年级:升旗台以南
具体位置由体育老师安排,做好标记。
六、班级特色活动内容:
班级特色活动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1、一、二、三年级:
①有趣的瓶子。(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空矿泉水瓶子,可用砸、滚、拼、搭等方法进行活动。如:保龄球、砸瓶子、换物接力、盖房子、把瓶子当成障碍或目标进行游戏、掷远、套圈等)
②神奇的报纸。(每位学生准备一张报纸,可用顶、翻、踩、折、掷等方法,用报纸做游戏。如:踏石过河、纸飞机、过障碍、接力跑、翻斗龙等)
③各种动物的.爬、走、跳。如:狗熊爬、鸭子走、螃蟹爬、虾子 退、青蛙跳、兔子跳等,可练习,也可进行小型比赛。
④短绳游戏。(每位学生准备一根短绳,可用夹、甩、拉、拼、折等方法,用短绳做游戏。如:踩蛇尾、抓尾巴、拼图、掷准、拉力赛等)
⑤素质练习。如:立定跳远、扶膝直腿走、踮脚尖走、高抬腿走、高姿俯卧撑、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跑、各种形式的手持器械的迎面接力跑等
⑥练习体育课所学广播操及其它内容。
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
2、四、五、六年级:
①游戏(贴烧饼、跳皮筋、阳光伙伴等)
②长绳。(每班两根长绳,可进行各种方法的长绳练习。如:单人单跳、双人单跳、加减跳、童谣跳、双绳跳等)
③素质练习。如:高姿俯卧撑、立定跳远、连续深蹲跳、原地高抬腿、各种形式的手持器械的迎面接力跑等练习体育课所学广播操及其它内容。
④《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2往返跑)、立定跳远、跳绳
⑤球类活动。如篮球运球、足球颠球、排球垫球等。
七、活动要求
1、每班班主任必须到本班活动场地,选择、设计分散活动内容,组织安排本班学生站队和活动。分散活动时以推荐内容为主,各班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尽量做到顾全点面,让每个学生活动起来,并注意安全。
2、体育老师负责本年级班级的场地安排,并对学生的站队、广播操、分散活动进行指导与监督。
八、注意事项
1、活动必须由班主任到场负责管理,做必要的技术指导。
2、加强安全防范管理。班主任必须加强教育,引导学生安全、文明、有序的参加活动。
3、如果遇到小型体育竞赛,体育老师必须提前到达比赛场地。各班快速、有序地进入比赛场地进行比赛。
4、遇到阴雨天不能进行正常室外活动时,各班由班主任自行在教室进行室内游戏(器材自备)。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9
一、活主题
阳光体育与祖国同行
二、指导思想
学校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积极开展各项阳光体育运动,用强身健体的实际行动来落实上级的文件精神,本周我校将开展小学五、六年级同学和初中同学长跑活动,磨练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有效提高学生体质特别是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掀起阳光体育运动的.新高潮。
三、参加对象
小学为五、六年级以及初中全体学生
四、活动时间
20xx年10月27日至20xx年4月30日
五、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六、活动内容
1、起动仪式。
20xx年10月27日上午升旗仪式上,举行xx市xx实验小学“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起动仪式”,学校领导宣读冬季长跑锻炼活动方案,讲述活动意义和要求,然后由学校体育老师、班主任领跑,标志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开始。
2、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活动要求。
①注意安全。
各班主任要对本班学生进行调查,对经证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肢残及其它不适合参加长跑活动的学生实行免跑,防止发生意外伤害事故。各班免跑学生名单在10月28日上报体育组备案。在长跑时,各负责老师要注意观察学生身体情况,对个别身体状况较差的学生多加关心。同时要注意维持跑步纪律,保持良好秩序。
注意循序渐进,开始时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确定跑步米数,然后逐渐增加。
②负责人员。
以班为单位,在学校操场上集体跑步。学校由体育老师组织,具体由黄永军、钱国良老负责安排。班级由班主任、班辅导轮流负责。
③时间安排。
上学时间(周二至周五)
上午9:10-9:35
④节假日安排。
节假日和寒假期间各班应要求学生自觉坚持长跑并做好记录。与家长作好沟通工作,要求家长陪同、督促子女坚持长跑锻炼。
⑤记录统计。
各班由班长负责记录学生的跑步情况。节假日由家长记载。钱国良老师负责学校的统计工作。
⑥冬季长跑总里程以60公里为基数,象征新中国成立60周年。小学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750-1000米,初中生每天长跑距离基数为1500米。对身体条件较差的学生可适当放宽要求。
3、评先与表彰。
各班级要做好每日长跑活动情况记录,在冬季长跑活动结束时,统计每个学生冬季长跑的总里程。
学校将评选冬季长跑优秀学生奖、优秀教师奖和班级组织管理奖。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0
一、指导思想
为了贯彻《中共中少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精神,落实学生每天一小时锻炼时间,我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快乐大课间”活动。坚持“人人健康、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丰富学生课余生活,为学生每天能有体育锻炼时间创造良好的条件,促使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培养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坚持锻炼的.习惯和终身体育意识,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道德品质。
二、人员组织
为使大课间活动真正的落实到实处,高质量的进行,学校除了在时间和课程计划给予保障以外,还要在制度上为大课间活动给予保障。校长亲自抓,由班主任和体育教师具体负责,学科老师协助组织管理好本班学生,做到齐抓共管,层层负责,切实抓好大课间活动。
三、活动时间及内容
1、活动时间:
(1)早操20分钟(8:20——8:40)
(2)课间操30分钟(10:15—10:45)。我校大课间活动安排在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进行。以音乐为背景串联活动全过程,旨在全员参与,体现“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为主题的新理念。
(3)下午第三节课外活动15分钟(16:45—16:55)。
2、场地安排:
学校球场,如果温度太高,下午第三节活动课在教学楼下树林旁进行。
3、活动流程
(1)早操(地点:球场)。
整个活动20分钟,进场跑步由音乐指挥。
(2)大课间(地点:球场)。
整个活动30分钟,进场跑步由音乐指挥,分为准备,放松带回(2分钟)等环节。
活动流程
第一环节准备、进场:首先是在富有号召力的《运动员进行曲》的乐曲中,吸引学生一起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其间学生有序上厕所并在教学楼下集合,然后在体育教师的指挥下有序进入球场。
第二环节跑步:在音乐的指挥下学生有续跳绳。
第三环节分年级练习。
第四环节有序回归教室:全体学生回归队列,整理队形,有序地离开操场,并整理带回器材,以良好的状态投入课堂学习。
上课铃声响后迅速集合站队,有组织的进入田径场,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锻炼,体育教师巡回指导。
总之,大课间体育活动是人人参与、群策群力、组织合理、全校上下通力合作的系统工程,对提高师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颇有益处,既激发了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了基础。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1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将学校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突破口,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吸引学生教工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断提高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创建和谐、高效和充满活力的我校校园体育文化。
二、实施目标:
我校开展阳光体育运动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认真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确保我校每位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学生的全面身体素质明显提高,逐步形成热爱体育、崇尚运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良好风气。
三、结合实际:
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就需要每位教师都能够重建课程理念,“使用教材而非教教材”,对体育教学要有全新的认识,进而创新体育教学模式,提高自己驾驭课程的能力,丰富已开设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尽快成长为具有鲜明个性的专家型教师。
四、实施措施:
1、开齐开足并上好体育课
1)要按照《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教学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体育教学常规,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管理。
3)要加强体操项目的教学,尽快将技巧列入体育课的主教材
4)在体育课中,要增加身体素质练习的比重,积极推广长跑运动。
2、开展好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组建各级各类运动队
1)组织学生做好两操(广播操和眼保健操)。将广播操和眼保健操也编入课程,使每个学生每天能做一次广播操和两次眼保健操,并定期开展年级和校课间操比赛。以保证每个学生每天有一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校外体育活动。每班若当天没安排体育课的,在下午第三课以后安排体育活动课,要求做到内容丰富、组织有序、计划措施落实到位;放假期间,布置假期体育锻炼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我选择、我喜欢、我活动、我健康”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投身到“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中来,使这项利在当代,功在铅球的大好事能够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
3)组建好各类运动队,运动队的训练要科学化、制度化、正常化。
我校是篮球、排球、田径运动开展的比较广泛学校,为各高校输送了多名体育人才,由于受到场地的影响,我校的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我校创建省级示范高中,现代化的操场即将动工之际;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在注重学生训练同时,应关心学生的思想和文化成绩,力争把体育活动办成学校的品牌。组建好校篮球、排球、田径队,即作为向高一级的学校输送体育人才,又可以代表学校参加各级各类的田径比赛,为校争光。
3、积极举办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
1)举办好每年一度的运动会:运动会的'内容以田径项目为主,同时设置游戏类和球类项目,目的是使每位同学都能参与到运动会中,不再做出色的观众,而是做积极地参与者。
2)组织开展好每年一度的“文体科技节”素质展示的小型体育竞赛,竞赛的内容为:跳绳、踢毽子、拔河、排球垫球、篮球定点投篮等项目,突出体现健身、娱乐的特点。
4、全面贯彻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另附
五、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要成立宜昌市第七中学阳光体育运动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2、完善各项制度,确保各项活动在安全中进行
对学校的场地器材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为学生办理好合适的意外保险,为学校处理好意外保险提供保证。
3、大力宣传,营造良好的氛围
要充分利用学校里的广播、黑板报、晨会、班会等形式,大力宣传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里形成积极锻炼的校园氛围。
4、强化督查,表彰奖励先进,
由学校的相关部门定期组织人员进行督促检查,及时通过相关载体公布检查的情况,并表扬奖励先进。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2
为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增强学生身体素质,推进学校体育工作,充分调动我校学生运动参与的积极性,增强班级凝聚力,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协作的精神。全面落实每天锻炼一小时的健身行动计划,创设我校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使广大师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运动的好习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活动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逐步树立“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思想,我校决定组织xx小学体育周暨第三届春季田径运动会。本次体育周活动一共分为两方面的'内容,即趣味活动和春季田径运动会。
一、活动时间
第十一周4.23~4.28
二、活动对象
全校师生
三、活动地点
学校操场、篮球场、游泳馆、羽毛球馆
四、领导组
xxxx
五、各项目负责人
xxxx
六、体育周比赛内容与时间安排:
学生组年级个人项目集体项目
一年级50米、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垒球掷远(共4项)障碍接力
二年级50米、一分钟跳绳、立定跳远、垒球掷远、羽毛球颠球、乒乓球颠球(共6项)障碍接力
三年级100米、200米、立定跳远、急行跳远头上前抛实心球、踢毽子、仰卧起坐(共7项)4x100米接力
四五六年级100米、400米、急行跳远、跳高、游泳、乒乓球、头上前抛实心球、踢毽子、颠足球、仰卧起坐(共10项)4x100米接力教师组
组别集体项目说明
一年级组(xx)
①4x100米接力
②跳大绳(10人/组:包括摇绳2人)
每组3女1男,常识组包括:品社品生、科学、信息技术、英语、综合实践。综合组组长尚校长,成员包括总务、财务、卫生室、校领导。
二年级组(xx)
三年级组(xx)
四年级组(xx)
五六年级组(xx)
综合组(xx)
常识组(xx)
音美组(xx)
1.趣味活动比赛内容:乒乓球比赛、游泳、踢毽子、颠足球、羽毛球颠球、乒乓球颠球立定跳远、跳绳。
2.春季田径运动会比赛内容:50米、100米、200米、400米、跳高、跳远、投实心球、垒球掷远、4x100米接力。
4月23日(周一):体育周启动仪式(升旗仪式)。
4月24日(周二):8:10五六年级踢毽子、四年级踢毽子、三年级踢毽子
8:10四年级乒乓球比赛男女小组赛
2:10四年级乒乓球比赛第二阶段
4月25日(周三):8:10二年级乒乓球颠球、羽毛球颠球
8:10五六年级乒乓球比赛男女小组赛
2:10运动会彩排
4月26日(周四):8:10一二年级跳绳
8:10三至六年级仰卧起坐
2:10四五六年级游泳比赛
2:10一年级障碍接力
4月27日(周五):8:10三年级立定跳远
2:10运动会开幕式
3:20三年级100米、
四年级男子跳远
五六年级实心球
4月28日(周六):8:10春季田径运动会比赛
七、趣味活动场地安排及裁判员
踢毽子
场地:篮球场
裁判:
乒乓球比赛:
场地:北四楼乒乓球室
裁判:
游泳
场地:游泳馆
裁判:
足球颠球
场地:学校草坪
裁判:
跳绳
场地:篮球场
裁判:
立定跳远
场地:跳远场地
裁判:
羽毛球、乒乓球颠球
场地:篮球场或体育馆
裁判:
仰卧起坐
场地:操场草坪
裁判:
八、春季田径运动会裁判员安排
总裁判长:
终点裁判长:
终点计时员:
终点记录员:
发令员:
起点裁判长:
检录长:
检录员:
跳远部裁判长:
跳远裁判员:
跳高裁判长:
跳高裁判员:
掷部裁判长:
投掷裁判员:
总记录组:
奖品组:组长:
联络员:xx(带2名学生)
宣传组:xx(带4名学生)
安全保卫组长:xx组员:门卫及保安人员
医务:
器材管理:
服务人员:
音响、摄影、摄像:
原则上不安排班主任和一年级辅导员当裁判员,特殊情况除外。
九、竞赛规则
1.短绳:1分钟快速跳,计数多者为胜。分男女两组。
2.毽子:1分钟快速踢,计数多者为胜。分男女两组。
4.仰卧起坐:1分钟为限,双手抱头,屈膝90°,起来以肘关节碰膝,躺下以两肩胛骨碰到垫子为准,计数多者为胜。
5.立定跳远:每人3次试跳,以最佳成绩为胜,并列,则依次比较。分男女两组。
6.颠足球:一分钟内单脚颠球的次数。
7.羽毛球颠球:一分钟内正面颠球的总次数。
8.乒乓球颠球:一分钟内一正一反颠球的总次数。
9.田径运动会比赛采用国家体委审定的最新田径规则:200米以下(含200米)的比赛项目,取前六名进行决赛;400米以上(含400米)的比赛项目,实行一次性决赛,按成绩排列名次(不同组次,成绩相同,名次并列);田赛进行一次性预决赛,运动员直接到比赛地点检录;运动员比赛道次顺序,由大会统一排定。
十一、活动要求:
体育教师、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认真地投入体育周各项活动,要求所有参赛同学服装要适宜运动,并利用活动契机,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十二、记分、录取与奖励办法
1.个人单项:一、二、三、四年级各取前8名,五、六年级作为一组比赛取前4名,分别以9、7、6、5、4、3、2、1分计入团体总分。
2.集体项目:取前六名,分别以14、10、8、6、4、2分计入团体总分(注:五六年级为一组比赛取前2名)。
3.团体总分一、二、三、四年级组各取前三名,五、六年级组各取第一名。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3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目标定位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培养运动兴趣: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提升运动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4、培养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体育道德、体育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实施
1、课程设置
小学阶段:从低年级开始,逐步增加体育课时,确保每天有一节体育课。课程内容以基础体能、游戏和简单的运动技能为主。
中学阶段:在继续加强基础体能训练的同时,引入更多专项运动技能的学习,如篮球、足球、排球、田径等。同时,开设选项教学,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学习内容。
2、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3、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运动成绩,还注重学生的参与态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师资与资源保障
1、师资保障
加强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鼓励学校通过支教、轮岗、转岗等方式充实体育师资力量。
2、资源保障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确保学生有足够的运动空间和器材。
鼓励学校与周边社区、体育场馆等合作共享资源,拓展学生的运动空间。
五、特色与创新
1、校本课程开发
学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开发具有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如篮球、足球、武术等特色项目。
通过校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特长和兴趣,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
2、家校合作
加强家校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体育健康。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反馈学生的体育学习情况,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体育活动和锻炼。
3、信息化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如使用智能穿戴设备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等。
六、监督与评估
1、建立监督机制
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定期对体育课程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
鼓励社会监督,公开学校课表,接受社会监督。
2、评估结果运用
将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教育督导评估范围。
对体育课程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实施不力的学校和个人进行督促整改。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 14
一、目标定位
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通过体育课程,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
2、培养运动兴趣和习惯: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
3、提高运动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多项运动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提高运动能力。
4、培养体育精神:在运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竞争意识和体育道德。
二、课程内容与实施
1、课程设置
小学阶段:一至二年级每周至少安排4节体育课,确保学生有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三至六年级逐步增加体育课时,确保每周体育课总量不少于国家课程标准要求。
中学阶段: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要求,初中阶段每周安排3-4节体育课,高中阶段实行选项教学,学生可根据兴趣选择运动项目。
2、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应涵盖田径、球类、体操、武术、游泳等多个项目,确保学生全面发展。
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同时融入健康教育、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内容。
3、教学方法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游戏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体育家庭作业设计,鼓励家庭制定学生课后和节假日体育活动计划。
三、师资与设施保障
1、师资保障
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教师支教、轮岗、转岗等方式,充实学校体育师资力量。
鼓励学校引进优秀退役运动员及教练员担任(兼任)体育教师。
2、设施保障
加强学校体育场地规划和改扩建工作,提高校内体育活动场地面积。
配足配齐各项体育设施设备,提升学校体育活动保障条件。
鼓励学校与周边学校、社区体育场馆、公共文体设施的合作共享,拓展学校体育活动空间。
四、评价与监督
1、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体育课程评价机制,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结合。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等。
2、监督机制
实行课表备案制度,确保体育课程安排公开透明。
加强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定期开展飞行检查、交叉检查等。
强化监督检查结果的运用,将体育课程实施情况纳入学校质量监测评价体系和教育督导评估范围。
五、特色与创新
1、特色课程
结合学校实际和地域特色,开发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课程。
如篮球、足球、游泳等传统优势项目,以及攀岩、轮滑等新兴运动项目。
2、创新教学
鼓励体育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推广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智能穿戴设备等,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提供个性化的运动指导。
【中小学体育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体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范文03-17
中小学的体育类校本课程方案范文03-30
学校体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10篇)06-07
初中体育课程实施方案范文(通用5篇)05-17
家长课程实施方案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