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时间:2023-07-12 12:23:20 赛赛 总结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在我们的学习时代,大家对知识点应该都不陌生吧?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还在为没有系统的知识点而发愁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实数

  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

  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③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为0/负数没有平方根。

  ④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运算,叫做开平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立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立方根。

  ②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0的立方根是0、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

  ③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开立方,其中A叫做被开方数。

  实数:

  ①实数分有理数和无理数。

  ②在实数范围内,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一样。

  ③每一个实数都可以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相信通过上面的学习,同学们对实数知识点可以很好的掌握了,希望同学们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平面直角坐标系:

  在平面内画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水平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两坐标轴的交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要素:

  ①在同一平面

  ②两条数轴

  ③互相垂直

  ④原点重合

  三个规定:

  ①正方向的规定横轴取向右为正方向,纵轴取向上为正方向

  ②单位长度的规定;一般情况,横轴、纵轴单位长度相同;实际有时也可不同,但同一数轴上必须相同。

  ③象限的规定:右上为第一象限、左上为第二象限、左下为第三象限、右下为第四象限。

  相信上面对平面直角坐标系知识的讲解学习,同学们已经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学们都能考试成功。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轴对称

  1.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

  (1)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2)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一次函数

  (一)一次函数是函数中的一种,一般形如y=kx+b(k,b是常数,k≠0),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特别地,当b=0时,y=kx+b(k为常数,k≠0),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二)函数三要素

  1.定义域:设x、y是两个变量,变量x的变化范围为D,如果对于每一个数x∈D,变量y遵照一定的法则总有确定的数值与之对应,则称y是x的函数,记作y=f(x),x∈D,x称为自变量,y称为因变量,数集D称为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2.在函数经典定义中,因变量改变而改变的取值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值域,在函数现代定义中是指定义域中所有元素在某个对应法则下对应的所有的象所组成的集合。如:f(x)=x,那么f(x)的取值范围就是函数f(x)的值域。

  3.对应法则:一般地说,在函数记号y=f(x)中,“f”即表示对应法则,等式y=f(x)表明,对于定义域中的任意的x值,在对应法则“f”的作用下,即可得到值域中唯一y值。

  (三)一次函数的表示方法

  1.解析式法:用含自变量x的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式法。

  2.列表法:把一系列x的值对应的函数值y列成一个表来表示的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列表法。

  3.图像法:用图象来表示函数关系的方法叫做图象法。

  (四)一次函数的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0)(k不等于0,且k,b为常数)。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交点,坐标为(0,b)。当y=0时,该函数图象在x轴上的交点坐标为(-b/k,0)。

  3.k为一次函数y=kx+b的斜率,k=tanθ(角θ为一次函数图象与x轴正方向夹角,θ≠90°)。

  4.当b=0时(即y=kx),一次函数图象变为正比例函数,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5.函数图象性质:当k相同,且b不相等,图像平行;当k不同,且b相等,图象相交于Y轴;当k互为负倒数时,两直线垂直。

  6.平移时:上加下减在末尾,左加右减在中间。

  直角三角形

  1.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

  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等于的平方。

  逆定理:如果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含30°的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等于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要点诠释:

  ①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在语言叙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说成“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应该说成“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②直角三角形的全等判定方法,HL还有SSS,SAS,ASA,AAS,一共有5种判定方法。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1.平移,是指在同一平面内,将一个图形上的所有点都按照某个直线方向做相同距离的移动,这样的图形运动叫做图形的平移运动,简称平移。

  2.平移性质

  (1)图形平移前后的形状和大小没有变化,只是位置发生变化。

  (2)图形平移后,对应点连成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

  一.定义

  1.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a叫做被开方数。

  2.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4.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5.无限不循环小数又叫无理数。

  6.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7.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有序实数对之间也是一一对应的。

  二.重点

  1.平方与开平方互为逆运算。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

  3.当被开方数的小数点向右每移动两位,它的算术平方根的小数点就向右移动一位。

  4.当被平方数小数点每向右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

  5.数a的相反数是-a[a为任意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三.注意

  1.被开方数一定是非负数。

  2.0,1的算术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3.带根号的无理数的整数倍或几分之几仍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若开之后是有理数则是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能写成分数的形式。

  初二数学知识点

  一、分式

  1、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当两个整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

  整式A除以整式B,可以表示成的形式。如果除式B中含有字母,那么称为分式,对于任意一个分式,分母都不能为零。

  2、整式和分式统称为有理式,即有:

  3、进行分数的化简与运算时,常要进行约分和通分,其主要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4、一个分式的分子、分母有公因式时,可以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这个分式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它的们的公因式,也就是把分子、分母的公因式约去,这叫做约分。

  二、分式的乘除法

  1、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积做积的分子,分母的积做积的分母;分式除以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2、分式乘方,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逆向运用,当n为整数时,仍然有成立。

  3、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的分式,叫做最简分式。

  三、分式的加减法

  1、分式与分数类似,也可以通分。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的分式相等的同分母的分式,叫做分式的通分。

  2、分式的加减法:

  分式的加减法与分数的加减法一样,分为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与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

  (1)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把分子相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

  (2)异号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通分,变为同分母的分式,然后再加减;

  上述法则用式子表示是:

  3、概念内涵:

  通分的关键是确定最简分母,其方法如下:最简公分母的系数,取各分母系数的最小公倍数;最简公分母的字母,取各分母所有字母的最高次幂的积,如果分母是多项式,则首先对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四、分式方程

  1、解分式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在方程的两边都乘最简公分母,约去分母,化成整式方程;

  ②解这个整式方程;

  ③把整式方程的根代入最简公分母,看结果是不是零,使最简公母为零的根是原方程的增根,必须舍去。

  2、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审清题意;

  ②设未知数;

  ③根据题意找相等关系,列出(分式)方程;

  ④解方程,并验根;

  ⑤写出答案。

  分式除法法则

  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

  提示:

  (1)分式与分式相乘,若分子、分母是单项式,可先将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然后约去公因式,化为最简分式;若分子、分母是多项式,先把分子、分母分解公因式,看能否约分,然后再相乘;

  (2)当分式与整式相乘时,要把整式与分式的分子相乘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不变

  (3)分式的除法可以转化为分式的乘法运算;

  (4)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统一为乘法运算。

  ①分式的乘除法混合运算顺序与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相同,即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②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要注意各分式中分子、分母符号的处理,可先确定积的符号;

  ③分式的乘除混合运算结果要通过约分化为最简分式(分式的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或整式的形式。

  一次函数知识点

  一、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0时,y=kx+b即为y=k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

  二、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图象:正比例函数y=kx(k是常数,k≠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y=kx。

  (2)性质:当k>0时,直线y=kx经过第三,一象限,从左向右上升,即随着x的增大y也增大;当k0,b>0图像经过一、二、三象限;

  (2)k>0,b<0图像经过一、三、四象限;

  (3)k>0,b=0图像经过一、三象限;

  (4)k<0,b>0图像经过一、二、四象限;

  (5)k<0,b<0图像经过二、三、四象限;

  (6)k<0,b=0图像经过二、四象限。

  一次函数表达式的确定

  求一次函数y=kx+b(k、b是常数,k≠0)时,需要由两个点来确定;求正比例函数y=kx(k≠0)时,只需一个点即可。

【初二数学全册知识点总结】相关文章:

初二数学全部知识点总结04-25

初二数学下册知识点总结11-11

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04-25

初一初二数学知识点总结04-27

初二上册数学知识点总结02-05

初二数学基础知识点总结大全范文10-12

数学的知识点总结04-25

初二浮力知识点总结12-10

初二的生物知识点总结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