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通用7篇)
总结是在某一特定时间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或其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1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技能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
作业是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创新实践能力、思维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课前预习和课上听讲只能初步解决一个“懂的问题要真正达到"会用”,使学习的知识形成技能,转化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认识水平,还必须通过复习、完成作业等活动才能实现。
作业从本质上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与教学价值互补,是推动学生独立学习、培养恒心毅力、自我约束、学会时间管理和快速进步的重要途径。
现今,孩子的课业压力是非常大的,每个孩子写作业都要写到晚上9点、10点甚至凌晨。这是个摧残孩子的大问题。
在“双减”政策下,要想解放孩子,最关键是要解决的作业设计问题。
第一、要设计好作业的时间。
作业时间不是越长越好。其实我们从研究上来说,作业时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时间越长越好,但你超过了一个拐点以后,他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他自己的学习效果就越不好。比如说这个孩子,他一个晚上只能做四个小时的作业,他做到12点,他就困得不行了,他要睡觉了,但是你让他硬让他做到晚上12:00,你让他做了六个小时的作业,这个孩子意识越来越差了。因为他体力跟不上了,他学习效率很低,第二天听课也不专心了。
第二、老师心中要有全体学生。
很多老师预估布置的作业完成时间会高于学生实际完成的时间。其实这说明老师心里面是没有太多的学生概念的。老师认为这个题目花5分钟就能完成,但事实上,绝大部分孩子10分钟甚至15分钟,有的孩子实际是花了20分钟才完成这一个作业。实际上我们老师布置一条作业的时间,往往是按照班上最好的那个孩子来进行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不能只从自己的角度看。我们老师还要考虑到日常积累、预习、复习整理、错题整理等额外的时间,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都是重要的。
第三、我们老师要设计分层作业。
每个学生的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老师要给予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有的孩子不会进行错题整理,从我们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体现核心素养的一些作业,应该具有情境化,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注重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注重作业的开放性,反对绝对的固定的答案。其实越开放的题目,就越能够激发孩子探索精神。注重作业的合作性,这个是可选的,未必每一条作业都要合作,其实有的时候合作性作业实施得不好,还不如不要合作,有的时候适得其反。
总之,在设计作业时注重目标和内容的一致,既要设计科学,又要设计合理。这几个要素是紧密相关的。
在“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好了,学生就真正的提质增效了。我们在探索着、实践着。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2
一纸“双减”文件,以雷霆之势,让教育回归正规,让教育回归校园。通过观看讲座,我们对作业设计有了清晰的规划。在课内重视基础性作业的同时,课外作业减少书面作业,设计能拓展学生思维逻辑能力的课外作业和阅读作业等等。
要做到作业的“少而精、精而有趣”以及安排生动活泼的“口头”作业,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需要我们老师比以前下更大的功夫,费更多的时间,做更深入的教学研究,课前准备要更加充分,教材研习要更加透彻,知识要点要更加突出,学生的情况要全面了解,只有如此,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和作业安排。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我们要尽量避免出现机械、单调、重复性无效作业或惩罚性作业,尽量缩减一些死记硬背、反复抄写的练习。作业设计要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规律,作业的形式必须多样化,切忌只有单调的书面作业,应该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操作性等体验类作业。各种体验类作业形式不仅是学生所喜爱的,而且还可以激发学习困难生的学习兴趣。作业设计既要面向全体,又要兼顾个体差异,我们也要积极探索分层作业、弹性作业、个性化作业的设计,探索因材施教下的作业设计。
教学是一条漫长的钻研之路,而不断求索,才能带着孩子一起探究学习的乐趣。我们将立足课程标准,进一步深研、深析教材,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力求将核心素养根植到生动的课堂中去,减负增效,提升教师、成就学生。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3
优化作业设计减“量”不减“量”,近期根据工作室的学习安排,有幸学习了浙江省教研室关于《“双减”背景下作业的设计与管理》的讲座,“双减”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那么就要求我们老师要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质量。我们教师要尊重学生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这更加考验教师,要求教师要了解每一位学生,掌握每位学生的学习要求,做到心中有数。通过这次学习,我着实转变了作业观念,立足课堂,精心设计,争取让作业减少数量但不减质量。以下几点是我今后作业设计努力方向:
一、把控时间,系统设计
作业设计应围绕我们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以巩固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学生素养为主,作业时间并不是越长越好,超过了一定时间以后,学生可能作业做的时间越长,学习效果就越不好。
二、优化作业,分层设计
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孩子的能力随着年级的升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差异,我们的作业要尽可能关注学生的差异和不同学生的需求,让孩子都有练习的机会和成功的体验。每个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作业的效果也就不同。作为教师,我们要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学习目标分层,作业设计也要有梯度。新课程倡导学生积极探究,创新知识,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以前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巩固知识,导致作业机械重复。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来看,我们既要注重学习知识和技能,要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完成,同时也要注重作业的开放性。越开放的题目,越能够激发孩子的探究精神。为此,作业设计时,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一些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探索性作业。
三、追本溯源,找准关键
优化我们的作业设计,还有一大关键点在于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课堂教学质量提高了,才能有效落实作业。的确,想要让学生高效得完成一份数学作业,一定要先从课堂进行变革。反思在自己的备课过程,有没有备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除了要优化作业设计,我们教师还要认真批改作业,加强面批面改,要做好反馈,讲解,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作业,充分利用课堂上的时间,有讲有练,让学生所学更加扎实有效率。
总之,这次的学习我感触很深,也受益匪浅。作业既要做到设计合理,又要设计科学,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如何优化作业的设计,我们还需要不断地去探索和实践。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4
减负势在必行增效永无止境,作业是折射学校教育价值观和专业水平的“名片”,是“教学”与“评价”相结合的支撑点,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连接点,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负担和成绩的关键点。因此,“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成为老师和家长格外关注的重要话题。那么“双减”后,是不是作业都不用布置了?布置的话,又该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带着这些疑问,我认真观看了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举办的主题教研活动《“双减”背景下的作业设计与管理》,收获颇丰,使我认识到:
一、做到“理想的作业管理”——提高课堂效率
理想的作业管理要做到“精选、先做、全批、反馈”这八个字,这八个字的出发点,全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精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学生作业总量,提升作业效率。先做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业难度,体验学生做作业时间。全批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作业水平,减少教师过多布置作业。反馈的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纠正的机会。
为了更好地体现作业的功能,在精选的基础上,更要提倡设计,体现素养导向的作业设计,是今后发展的方向,也是研究的重点。最好的状态是学生能喜欢上做一些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展能力,获得成就感。是的,作业是一个我们熟悉的“陌生人”,做得最多,却又了解得最少。在课堂上达到教学目标,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不要把落实教学目标的行为延伸到家庭作业,更不要把查漏补缺的希望寄托在家庭作业上。如果课堂低效,作业就是学业负担。如果课堂高效,作业是锦上添花。作业减负,关键在于课堂提效。
二、作业是老师送给孩子们的“礼物”——形式多样化
缪校长说,“作业是教师精心设计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一位优秀的老师,可以通过一项作业,让孩子变成诗人、音乐人、剪辑师、画家……最重要的是收获了自我价值,发现了兴趣爱好,同时也懂得了感恩!”所以我们要积极探索作业的多种形式,比如一、二年级没有书面家庭作业,但可以有多种非书面“好作业”:学校依托校本阅读课程开展全员畅读,亲子阅读。引导每一个家庭践行“把体育带回家”的理念,开展健身、亲子运动……阅读与运动,让学生丰盈精神,强健体魄。三—六年级可以每月开展一次“无作业日”,如学期之初可以有计划地结合每月的节日或节气等排定一个学期的无作业日主题,给出无作业日的实践体验建议,让学生放下作业,亲近自然,了解中华传统文化。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家务劳动,融入家庭生活,参加各类体育、艺术活动,展现个人才艺等。
设计单元类作业,引导学生系统的学习。设置合作类作业,引导学生学会合作。设置体验类作业,带领学生学会体验。设置创智类作业,提升学生综合能力。设置游戏类作业,让作业充满无限趣味。设置表达类作业,让学生展示多元的自我。设置手工类作业,培养学生的手脑联盟。设置探究类作业,引导学生提升思维品质。设置跨学科作业,促进学生多元智能发展。设置分层作业,让每一个孩子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营养餐……相信通过形式多样的“作业”,一定可以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达到减负目的。
学然后知不足。我们要通过优化作业的设计与实施,真正落实学生减负增效的目标,让学生不再把作业当成一种负担,还给学生一个轻松健康的作业空间,真正实现育人的全面化、个性化、精准化。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5
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知识得到及时巩固的重要途径。作业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作业也是反馈课堂教学效果、推动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责任心的重要途径。“双减”背景下的作业建设,老师该怎么做才能使作业起到它的作用?我认真总结了近期自己作业布置的一些做法。
1、将作业建设纳入集体备课。每次集体备课,我们都会依据课标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依据教学目标,老师下题海,精选试题。依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设计分层作业,“必做题”——基础题,“选做题”——中等题,“思考题”——拓广题。
2、课堂作业完成以限时小练习的形式开展。老师每天抽取10--15分钟的时间,在班级内进行限时练习,完成后即刻上交。一方面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
3、充分发挥教材的作用。课后作业以教材课后练习题为主,学生依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完成知识技能、问题解决和数学理解部分,建议学生能尽力去完成更高一级的题目。同时,提倡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创设教材上的类型题。
4、作业批改保证及时、认真、规范,做到“练必收、收必批、错必纠”。及时、规范的批改作业,对共性问题做好记录,指导课堂教学,让讲解更有针对性。同时记录好优秀作业的学生名单,给这部分同学布置帮助同学的任务。记录作业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名单,建立课后辅导学生名单表,设置签到制,进行准确的课后作业辅导。
老师下题海的目的是提前了解学生的作业难度,体验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精选试题目的是减少学生作业量,提升作业题目的质量。老师监督限时完成的目的是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同时提高学生的作业完成效率。规范批改并做好记录的目的是了解学生的作业水平,及时做好课后辅导,同时给日常教学提供反馈,提出建议和意见。
但是作业建设中重点强调了书面作业,忽视了其他形式作业的开发。重点关注了学生在完成书面作业中推理能力的发展,注重关注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忽视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的培养。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在作业建设方面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的力量开发多层次、多样化的作业。
2、调动多感官,让数学作业的形式更加多样。解决单一枯燥的书面作业,增加数学作业的乐趣。比如讲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可以让学生动手做一个正方体。把互助小组互讲习题作为作业,让学生更有针对性的解决个人的疑难问题。
3、重视数学拓展,让数学作业的更有文化层次。重视教材后“读一读”的内容,让学生课后搜索更多的相关故事等进行分享,改变数学作业只是做题的错觉。
4、注重团队探究,让数学作业更有趣。重视综合与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用数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比如设置调查家长对中学生手机使用情况的看法的调查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和应用意识。
希望通过不断的改进,不断的尝试,让学生作业真正的减负,同时发挥作业应有的作用。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6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提高认识,更新作业设计理念
作业作为课程与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作业的设计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作业形式枯燥、单调、僵化;作业评价缺乏层次性和针对性等,长此以往将会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有效性。作为教师我们应积极、正确地看待作业改革,努力探讨如何布置能有效布置作业,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其形成数学学习方法,发展数学思维,增强数学问题解决能力。
二、整体把握,明确作业设计原则
通过作业改革,我们希望数学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及时了解教学效果,找出现状和预期状态之间的差距,发现其存在的问题,以便于及时改进教学方法,降低教学难度和调整教学进度;通过作业学生了解自己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使其更积极地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之中去。基于这个出发点,我们明确了作业设计的原则:
一是目标与作业的一致性原则。
作业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内容,与学习目标保持一致、与课程标准保持一致,并把学科知识、学科思想、学科价值融入到作业的内容设计中去。
二是层次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作业的内容要适合各个学习层次学生的需求。每个学习层次的学生都应有适合自己的作业。要注重趣味性,使学生愿做作业、乐做作业。
三是适度性与多样性的原则。
作业设计的量要符合各年级书面作业的时间要求,作业内容要适当,作业难度要符合学生实际。作业形式要多样,应体现拓展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要求。
三、形式多样,优化作业设计内容
作业设计的目的应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我们对数学作业进行了大幅度改革,将作业融于活动,融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减轻了学生课业负担,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一)前置型作业,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数学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已有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基础。前置型作业是指教师预先设计探究性问题,以作业单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学生结合已有的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进行自主探究。设计前置型作业的目的是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数学活动经验,为新知的探究做好准备。例如,在教学“图形的密铺”时,鼓励学生在家自己借助图形动手拼摆,学生带着初步了解的图形密铺知识进课堂学习,会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学生在剪一剪、拼一拼的过程中,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在操作中体验到了数学的9美,享受推荐了成功的喜悦。
(二)实践型作业,激发学生数学兴趣
围绕现实问题,我们让学生动手实践或是实际调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拉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距离。例如,在教学“1—10各数的认识”后,设计“找找生活中的数字”实践活动,教师鼓励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数,通过有趣的找数、认数活动既巩固了10以内数字的认识,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对数学的热爱。再比如,在教学“时分秒的认识”后,设计“家庭作息时间表”实践活动,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作息时间表,既巩固了时分秒的知识,又能引导教育学生学会珍惜时间。
(三)复习型作业,整体建构知识体系
复习是学生系统完善、深化知识的关键环节,有利于学生巩固、内化基础知识,建立网状、结构化的知识体系。设计复习型作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巩固所学知识中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建立结构化的知识体系,学会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问题。我校在三至五年级学生中开展“整体建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的制作活动,学生在学完每个大单元知识的基础上根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单元知识思维导图。设计这样的复习型作业,一方面可以使原本散乱的知识变得清晰、完整,从而使复习更形象化、生动化,提高复习的实效;另一方面将单元内容进行结构化重组,能使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更为清晰,有助于学生形成条理化、结构化的思维。
四、改进评价,保证作业设计实效
对学生书面作业的评价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对作业的态度、书写及格式的规范程度进行评价;二是从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而且要给学生及时订正错误、再次学习的机会。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学习方式、解题技巧与数学经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通过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丰富多样的数学作业引导学生在完成作业之中展开深度学习,在深度学习之中领悟数学的本质,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终实现学生的高质量数学学习。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 篇7
内容摘要:
根据教育部门扎实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的工作精神,为进一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数学教师要紧紧围绕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整体设计课内外的学习活动;要把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性的大量作业,达到“减负增效”目的;要使作业真正为教学服务,为素质教育服务,使之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综合素质的发展。
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之一是作业。作业是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它既能使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又能发展学生能力,还是教师和家长评价学生数学学习的一种依据。周而复始、形式单一的作业已变为学生一个包袱,成了一个枯燥而又不得不投入的一种负担,使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性受到压抑。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该如何看待作业,如何让作业成为学生学习、创造、游戏的乐园,使作业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呢?现结合我的教学实践,对新课改下的教学作业设计谈一谈自己的见解。
作业内容童趣性,激活学生创新的火花。教师设计作业时要摆脱单调乏味的重复、机械的练习,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活动中,与画画、游戏、制作、参观、访问等学生喜闻乐见形式巧妙结合,把知识、技能的训练与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的开发及活动巧妙联系,设计出趣味性强的`数学作业。趣味浓厚的作业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内部需求,会让学生跃跃欲试,内在的需求,活跃的思维,常常会激发学生创新的灵感,进而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一、设计游戏型数学作业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之一。学生在游戏中边学边玩,学中有玩,玩中有学。游戏活动型作业将所学数学知识蕴涵于游戏之中,让学生在愉快而欢乐的气氛中完成作业,是学生最喜欢的数学作业。例如教学完“乘法口诀”后,我设计了“对口令”的游戏,让学生与老师玩,学生与学生玩,学生与家长玩。再如教学《统计》这一课后,我让学生玩“剪刀、石头、布”游戏,并统计出每人赢的次数;还让学生在“抛硬币”活动中统计出硬币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并让学生发现抛的次数越多,正反面朝上的次数越接近,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游戏让学生身临其境,在他们熟悉的,感兴趣的情境中理解体验了统计的作用,而且学生在游戏中轻松作业,增强了合作意识,体验到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设计情境型数学作业
小学生一般具有好奇、好问的探究心理。生动的情境型作业,往往能使学生的精神状态迅速由抑制达到兴奋,而且还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知识的自我需要,引起学生内部认识矛盾的冲突。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不断激起学习的欲望。例如学习完《10的认识》后,我设计一道“10的一半是什么?”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想象观察、思考,反馈结果:(1)从数的知识认识10的一半是5。(2)从字形结构认为10的一半是1、0、或拼音Shi。学生在数学与生活结合的情境中,激发了学习兴趣,激活了想象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又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帮小兔找门牌号的情境作业,类似的作业还有“小猴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这些带有童趣的作业,把计算融入故事情境中,学生快乐的进行作业,掌握了运算方法和技能,提高了计算能力,同时学生体会到计算课不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快乐的,充满乐趣的。
三、设计绘画型数学作业
“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针对这一特点,我结合教学内容特点,设计一些绘画的方式巩固、应用所学的知识。例如学习了时间,画一画一天的安排;学习完《轴对称图形》后,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绘制一些相关的美丽图案,或用学过的图形来设计一下他们喜欢的家,并涂上颜色;认识方向后,画一画旅游分布图。这样就让他们感到新鲜有趣,不仅能巩固所学知识,而且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迸发出创新的火花,把一次次作业变成艺术品。然后在班级展示台中展览。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巩固知识,而且有激活学生原思维,使他们迸发创新的火花,将枯燥原作业变成了件件艺术品。
四、作业内容有层次。
设计作业不能“一刀切”而应该实际出发,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有层次的作业,让全体学生都有练习的机会,都能得到提高。我将作业难易程度分为三个层次。例如,在二年级下册学完《解决问题》后,便设计了如下的作业:(一)、小华今年10岁,比爸爸小27岁,爸爸今年几岁?(二)、小华今年10岁,比爸爸小27岁,今年爸爸和小华共几岁?(三)、小华今年10岁,爸爸38岁。当小华33时,爸爸几岁?此种作业设计可以调动学生作业的积极性,避免作业的单调、枯燥,同时也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要点、积极思考,提高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设计操作实践型数学作业
“让学生从做中学”。开放学生的双手,让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使学生手、眼、脑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把他们带入一个全新的“情境”,使之在求知欲的驱使下饶有兴趣的学习,促使思维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源于生活。例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这一章节时,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题:将一张长6.28分米、宽3.14分米的长方形纸卷成一圆筒,再配上一个底做成一个圆柱形的容器,哪种卷法所容纳的物体比较多?再去超市看一些圆柱形容器,你能发现什么?学生通过计算比较、争论,让学生用具体的数学知识去研究生活,服务生活,体现其生活化的一面,让数学与生活更加紧密。
六、发展学生思维,体现作业的开放化
如果能善于挖掘知识中的潜在因素,合理、恰当、巧妙、灵活地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求“新”、求“全”、求“活”的调控。那么,将有利于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进行大胆创新。开放化的数学作业,让学生对所获信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得到不同的解决结果,并且从中发现最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闪烁着学生独特的创新精神,也让学生从中体验到思考的快乐感和创新的成就感。
我在平时设计作业时避免“题海战术”,防止“熟而生厌”;为学生着想,从学生需要出发,加强作业设计的灵活性、趣味性及实践性,提倡探索创新、自主选择,使学生的良好的个性品质得到充分发展,创造意识和能力得到较好培养。
【双减背景下数学学科作业设计总结(通用7篇)】相关文章:
双减作业设计活动总结(精选8篇)03-26
双减背景下心得体会(精选14篇)03-29
双减背景下小学英语课堂的有效性心得体会(精选9篇)03-31
读双减心得体会(通用20篇)03-29
学校开展双减工作行动方案04-20
学生双减家长的心得体会(通用13篇)03-03
关于双减的心得体会03-03
双减学业的质量自评报告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