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扎实开展,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阐明具体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企划案。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分享。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1
一、总体实施方案
以幼教事业发展的实际需求为依据,牢固树立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目标,坚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胜任早期教育教学、研究、管理和经营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聘用专家型教师的力度,加强与幼教机构的交流合作;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依据幼教机构的人员需求和幼儿园特色,强化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密切联系,课程设置逐渐形成鲜明的特色,在特色中体现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在特色中求生存、谋发展;强化校内实训场所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增加教学设备的投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积极开展“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的尝试,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途径;加强与省外幼教机构的联系与交流,在省内外幼教市场的需求中抓住机遇,拓展发展空间。
二、专业建设进度
(一)xx年10月―xx年9月
1、继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广泛听取相关专家、任课教师和学生意见,讨论、完善、确定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特色,修订xx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课程理论教学大纲和实践教学大纲,优化课程教学体系。
2、完善教学和实训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现有舞蹈房、画室、钢琴房、语音室、计算机房等教学设施,制定教学设备分期分批购置计划、校内实训设施和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3、购置并完善专业图书、期刊资料,加大专业学术期刊和相关杂志的购买力度。
(二)xx年10月―xx年9月
1、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2、建设校级网络精品课程3-5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1-2门。
3、校级或厅级课题立项10项以上,省级以上课题立项3-5项。
4、发展20-30个不同层次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5、每年召开一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与科研研讨会。
6、引进或培养1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前教育、舞蹈、美术、钢琴方向),学前教育学院专任教师总数达到30人左右。
7、争取建成校级或省级教学团队、特色专业建设点。
三、专业建设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突出特色,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我们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广泛征求用人单位对我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突出实践型、应用型、技能型幼教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突出爱心教育,同时进一步明确不同层次学员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适合不同类型、层次幼教机构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培养幼儿园“留得住,用得好”的幼教工作者。
学前教育专业在坚持创特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定向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加强学校与幼儿园的交流,探索校企合作。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也同时进行。通过幼教机构的深入交流,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灵活变通教学计划,选取适宜的课程和教学内容,对幼儿教师进行因“园”而异的教育,力争培养出满足幼儿园实际需要的、具有持续发展潜力的幼儿师资。专业教师结合自身专业知识积淀,根据幼教发展现状及趋势,尝试一些超出教材而又具有实践意义的教学内容,形成《讲义》,以适应幼教机构的实际需求。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根据成人高等教育的特点,我们将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引进、培养、聘用等多种途径,逐步建立起一支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学历结构更为合理的教师团队。
1.加大专业教师引进力度
本专业现有专业教师8人,为进一步改善教师队伍的学历层次,我们将在5年之内引进或培养10名专业对口的硕士、博士研究生,提高高学历教师的比例,充实教师队伍。
同时,我们计划聘请省内外具有较大影响或具有丰富幼教经验专家、学者、一线幼儿教师作为我们的特聘专家或外聘教师,形成结构合理、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
2.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每年选派专业教师参加学前教育专业方面的课程进修、学术会议、幼教活动观摩等,以保证专业教师不断开阔视野,把握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鼓励教师攻读博士学位,为在职进修人员提供多种方便。为了增加教师的“双专业”背景,鼓励教师在职进修或培训时结合专业建设和自身发展,进行相关专业的学习。
3.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本专业计划在5年内培养2-3名校级教学新秀、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1-2名专业带头人,形成教学和科研实力较强的教学团队和学术梯队。
4.提高教师队伍的“双师”素质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专业教师必须每周拿出1天时间深入幼教一线参与实际工作,在融合专业理论与专业实践的同时,时刻关注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动态。专业教师在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的同时也要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到xx年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教师应达到90%以上。
(三)优化教学条件
增加教学投入,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图书资料及其他教学手段,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创造优良的物质条件。具体包括:
继续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专业校内实训场所和实训设备,提高利用率,提高实验、实训课程的比例。
加大对学前教育校外实训基地建设的投入经费,通过各种方式,密切与省内外各级幼儿园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在原有20多所幼儿园作为稳定的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将发展重点由二线城市向一线城市扩展,尤其加强与生源地丰富地区幼教机构的关系,如安阳、洛阳等地,至xx年再发展10-20个不同层次的幼儿园作为校外实训基地。
通过学习借鉴同类院校专业建设经验,建设3-5门校级以上网络精品课程,逐渐实现网上教学资源共享、网上教学互动等功能。
加强图书资料建设,每年订阅与专业相关的书籍与学术期刊,开阔师生视野,满足教学与科研需求。
另外,完善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备,为教师提供更好的上课条件,以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四)深化教学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不断优化整合教学内容
根据信息时代幼教改革对人才培养需要,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本着“基本知识够用、突出实训教学”的原则,压缩基础理论内容,在强化原有专业基本技能训练的同时,增加与幼教职业密切相关的知识与技能,如增设儿童英语教育、幼儿园环境艺术设计、多媒体课件制作、儿童文学创作,儿童营养、保育、保健等专业技能特色课程,并把与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鉴定培训内容纳入教学计划,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
另外,由于二年制学生经过三年幼师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我们在课程设置上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注重学科领域内最新理念与知识的传授,三年制学生在课程设置上加大实践课程的比例。使所有学生的实践经验得以提升,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幼教人才。
2.教学手段与教学方法改革
面向幼教一线,在全面优化、整合教学内容的同时,要不断提高师生现代技术素养,广泛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为课堂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支持与服务,专业主要课程要逐步配备多媒体课件和电子教案,核心课程还要与相应的网络课程链接,为教师备课、学生自学提供平台;继续进行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强化“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学生的探究型和自主研究型学习模式,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继续改革传统的、单一的学习成绩考核方法,将学生的平时表现(如讨论、作业、试讲、见习、技能竞赛成果展等)按一定比例计入总成绩,将学生的学习重点转向平时技能训练和幼儿教育经验的积累上,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实践性和创新性。
3.完善教学管理
本专业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在院长负责下,由学院教科办、教研室和教学督导组具体督导和监控。组织编写统一的课程教学大纲和实习大纲,统一组织各类课程考试,保证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我们将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原则,不断加强制度建设,规范教学秩序,并继续完善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控制标准,在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试、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整个过程中贯彻执行,以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幼教领域急需、好用的人才。
(1)强化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进一步健全教学管理各个环节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规程,明确管理人员与教师的各自职责,规范师生行为,严格按照教学管理制度的程序办事。
(2)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幼儿园的现有发展水平和未来发展设计,修订、完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3)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按照教学大纲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任课教师要不断更新、重组知识,优化教学效果。同时,通过加强教学督导、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等方式,督促教师规范课堂教学的内容与行为方式,以做到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和为人师表,形成良好的教风。
(4)严格考试评价环节。针对学前教育的特点以及教学计划、教学内容的变化,考试评价体系也会相应地加以完善和调整。考试内容和方式,试卷命题、评卷、试卷分析、归档等按照学校相关文件加以规范。
(5)平时技能训练按照实训教学方案,由专任教师分组指导,学前结束教师要提交指导记录和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归档保存。
(6)规范毕业论文写作。学生毕业论文工作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开题、论证、撰写和答辩。
4.加强教材建设
在教材征订时,优先选用5年内省部级以上获奖、能反映教改要求的优质教材。专业教师要根据专业、学制和学生特点,及时补充、调整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案例及先进成果。
(五)提高教研、科研水平
积极按照“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原则,开展教研、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鼓励教师积极申报与本专业教育教学、管理相关的研究课题,提高专业教师参加教科研的人数比例。争取在5年内申请校级或厅级课题10项以上,省级以上立项3-5项。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2
一、专业建设背景
当前,学前教育正在进入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时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颁布后,中央和省、市相继召开了学前教育工作会议,对加强学前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指导方针和发展思路。将学前教育纳入基础教育体系,突出政府责任,大力兴办公办幼儿园,扶持民办幼儿园发展,普及学前教育是今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题。今后一个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最大瓶颈是合格师资严重不足,这对师资培养、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从人才需求分析看,我们学校所处的临沂市为山东省的人口大市,也是地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地近黄海,南邻苏北。现辖兰山、罗庄、河东3个区和费县、莒南、郯城等9个县,共计180个乡镇、办事处,7151个行政村(居),10163个自然村,总人口1041.7万人,总面积1.72万平方公里。临沂市在“十一五”规划中,围绕“教育思想现代化、办园条件标准化、园所管理规范化、师资结构合理化、幼儿素质优良化”的总体目标,明确提出要高标准、高质量普及学前三年教育。提出到2010年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的目标,具体目标是实现“四85”:“全市3-6周岁幼儿入园率达到85%以上,85%以上的幼儿园建成标准化幼儿园,在标准化幼儿园入园的幼儿人数占接受学前教育儿童数的85%以上,全市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和专业化合格率均达到85%以上”。与此同时,要求各县区要因地制宜,作好普及学前三年教育规划。在城市,根据人口分布情况,以社区为依托统一规划设置幼儿园;在农村,与中小学布局调整结合起来,将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学校布点通盘考虑,根据人口、地理、交通等条件,以乡镇(街道)为单位统一规划,争取在方圆1.5―2公里之内、服务人3000―5000的范围内基本设置一所达到3个班(小、中、大各一个班)规模的标准化幼儿园。
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3243所幼儿园,城市幼儿园499所,农村幼儿园2744所;其中,省级十佳幼儿园2所,省级实验(示范)幼儿园47所,市级十佳幼儿园10所,市级一类幼儿园121所,市级二类、示范幼儿园71所。全市0—3岁在园幼儿25404人,入园率达10%,3—6周岁在园幼儿226817人,入园率达75%,全市共有9517名幼儿教师。对照“十一五”规划,不仅师资合格率低,园所数和幼儿入园率都没有达到要求,而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广大乡村园所极少,有的甚至只有乡镇驻地才有一所幼儿园。加之我们学校是鲁西南包括日照、枣庄、菏泽、济宁等地市在内的唯一一所有招收学前教育专业资格的学校。我校经常采用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到临沂各县区及周边各地市,进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调查,通过调查发现这些地区急需大量的学前教育师资和管理人才。
二、专业建设目标
必须以《纲要》为指导,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学前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创新的精神,进一步加强专业建设,突出办学优势,发展办学特色,增强办学实力,为区域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以教学科研为龙头,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教学改革为动力,以增加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为保障,进一步加大实践环节,加强省内省外交流,注重教师培养,不断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把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成为省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
三、专业建设基本思路
1.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重点和突破点。能否建立与专业相对应的学科体系,是高等教育区别于中专教育的根本标志。经过几年的实践,我校专业建设的思路和框架基本形成,但学科建设相对滞后,成为专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今后,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根据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建成比较完备的学科体系,形成学校发展依靠专业建设,学科发展支撑专业建设的良性局面。为此,要优先建设若干重点学科,发展优势学科,把提升办学层次的目标落到实处,增强发展的内涵基础。
2.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坚持学前教育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实践的需要决定专业建设的水平和走向。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建设,必须以学前教育事业发展需要为基础,为幼儿园服务,为基础教育服务,从幼儿园教学实践中获得办学资源和发展动力。要处理好高端需要与中低端需要、未来需要与当前需要的关系,立足中端需要和当前需要,着眼高端需要、未来需要,以专科教育为平台,培养高层次适用型人才,在本区域专业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要认真研究过去办中师的经验,反思专业和课程模式,提升办学层次,立足专科层次,着眼本科层次,保留中专层次,突破学科建设,不断适应学前教育发展的需要。
3.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前提。“人”的发展,既是专业建设的条件,也是专业建设的目的。要坚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下最大力气,创造最好条件,引导教师从事专业教学,进行专业研究,成为专业人才,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要坚持在专业实践中促进专业发展的理念,面向教学实践,提高学术要求,丰富学科领域,促进教师专业化。要沟通学校与研究机构、幼儿园的联系,积极引进社会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推进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幼儿教师的角色互动,优化专业建设路径。
4.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必须体现特色发展的理念。坚持分校发展规划中关于办学定位的基本思想,把办学特色作为增强办学实力、扩大学校影响的前提。一是突出中、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打造实践教学特色,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二是立足社会需要,建立培养和培训一体化、校内教学与校外实践一体化、人才培养和课程开发一体化的教学体系,全方位地为社会实践服务。三是建立校内、校外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和办学资源建设体系。把部分省内外学前教育专家和最好的幼儿园教师聘任过来,作为我校的专业师资,把市内外最好、最有特色的幼儿园作为我校的实践基地和研究基地,实现教学的开放性。
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及规模
(一)培养目标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专业伦理,具备较高情智结构、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一定科研能力和初步管理能力,具备综合教育素养与全科教学能力的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师资,以适应学前教育对全科综合型师资的新需求。
(二)人才规格
1、以“专业伦理”为核心的专业思想教育。形成学生强烈的责任感与事业心,初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备良好专业道德和献身学前教育事业的精神。特别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幼儿教师。
2、以“全科综合”为核心的专业素质培养。形成学生宽广扎实的文化知识和系统全面的教育理论,并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做到学有所长,适应学前教育师资专业化、幼儿教学全科化的要求,能够在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中发挥骨干作用。
3、以“实践能力”为核心的专业能力训练。在正确理解和运用学前教育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技能,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备一定的实践创新能力,就业创业能力,以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4、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专业发展教育。以形成学生自我学习、主动发展、全面提高为出发点,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与可持续发展。
(三)培养规模
在校生规模达到在2400人左右,增加专科招生数,争取本科层次招生的突破。
五、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
1、实施全科教学,突出综合培养特色。贯彻“全科教学,综合培养”的基本思路,推进“全科化、综合化、模块化”精品课程体系建设。
——以“全科”课程支撑学生知识结构的“面”。建立以“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综合实践课和活动课程”为主干的课程结构。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构建道德、情感教育体系。加强艺术课程教学,开齐声乐、钢琴、舞蹈、美术、手工、体操、礼仪等课程,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表现力。
——以专业理论和技能教学确保学生能力结构的“专”。重视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幼儿卫生学、幼儿园管理学等基础理论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开设分领域的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情境创设、特殊儿童研究、家庭教育指导、儿童语言训练等课程。建立技能教学体系,确保“三字两话(画)”的训练质量,加大活动课比例,注重学生的艺术表达、儿童化表达、非语言表达训练,增强学生的表现力。
——以“语数外一专,音体美一长”引导学生的“趣”。发展学生的爱好特长,使每个学生有各自的“绝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研究性、探究性课程提升学生的“智”。注重学生的观察、体验、概括等心理活动,分年级设置“观察体验作业”、“总结反思评价作业”和“小课题长作业”,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在高年级开设《学前教育科研》、《幼儿园教学案例研究》课程,对学生进行基础性的科研创新训练,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以实训和实践课程强化学生的“能”。建立“学前教育师资实训中心”平台,使学生接受系统的专业实训,形成“观察感受教学——模仿体验教学——学习研究教学——实践实习教学”的实训体系。同时,设置“蒙台梭利实训室”、“奥尔夫音乐教学实训室”、“右脑开发实验室”等专业实训室,使学生亲身经历和学习专业性较强的教学活动。
2、开设综合课程。将传统课程方案中的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课程进行整合,开设《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增加有关天文、气象、自然地理、科学家简介等知识。将传统课程方案中的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综合课程,将自然地理转移到《自然科学基础》中开设,保留人文地理的内容,增加职业道德修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学、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的内容。
3、突破课程教材建设瓶颈。以“学科领域—科目—单元”为框架建设课程体系,以学习领域为参照完善课程结构,以“模块”研制开发为特点推进课程创新,以实训中心为平台开发实践性课程,以实践(实习)基地为基础,增强学生实践能力。针对在职生培养培训工作单独编制课程,突出研究性、实践性,大量引进专家课程、优质课程。加强活动课程,有计划地引进或开发“教育产品”,增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建立课程按比例定期淘汰更新制度和“课程建设联席会议(课程委员会)”机制,大幅度削减陈旧的教学内容,引进先进课程。按“百科全书”模式建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培养学生兴趣,开阔学生知识面。加强教材建设,把精选教材、研发教材、处理教材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指标。
4、强化专业思想教育,适应农村教育需要。我国幼儿教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培养农村师资是幼儿教育专业建设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突出培养模式与课程结构的“乡村属性”,引导学习了解农村,研究农村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利用在县城办学的地域优势,在农村幼儿园建立实践基地,完善与农村幼儿园的联系渠道,培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乡村教师。
5、引入实训概念,突破实践教学瓶颈。我国师范教育始终存在着理论和实践脱节,限制了师范生为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教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学校高标准配置12间教师专业实验室,着力打造教师实训平台,把“实训”概念引入到课程结构与培养模式之中。新建100所幼儿园作为实践基地,并追加2周的教育见习和6周的教育实习时间。建立与完善“基本功训练→专业实训→教育实习”的实践教学模式、“见习→模拟实习→责任实习”的实习体制、“感知教学——理解教学——技能统合——形成能力——提升素质”的实训机制。
6、转变教学方式,整合利用教育资源。推动以“主动认知”、“问题解决”为主要内容的课堂教学改革,建立“参与式”、“活动式”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终生发展,培养学习兴趣。聘任幼教名师“提前介入”教学,建立校外实践基地,以实践活动奠基“教育生涯”,整合网络媒体、自然环境、社区教育和政府资源,建立开放的教育资源体系。实行“双导师制”,每3~5名实习生配备一位高校教师和一位基地幼儿园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实习。加强学生教具设计能力培养,将语言、数学、艺术、行为训练、感觉训练、科学文化知识等教学内容,尽力设计成相应学具或教具,通过内容表达形式的转换,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
7、强化教育科研,全面提升学术水平。教师的发展既是专业建设的条件,也是专业建设的目的。坚持把教师专业发展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核心要素,下最大力气,创造最好条件,引导教师从事专业教学,进行专业研究,成为专业人才,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沟通学校与研究机构、幼儿园的联系,积极引进社会学术资源、人才资源和教学资源,推进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幼儿教师的角色互动,优化专业建设路径。整合临沂大学教育资源,配置专业师资队伍,优化组合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和社会实践课程师资,聘请实习基地园所的优秀教师作为我校兼职活动指导教师,实现师资队伍的专兼职相结合,通过师资引进、国内外进修等激励措施,提高学前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8、加强管理,强化政策支撑。加强对试点工作的领导,落实工作目标,实施过程管理,及时总结经验,加大投入力度,确保试点工作顺利进行。成立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宏观组织协调;成立专家指导小组,负责相关咨询指导;成立改革研究小组,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落实学分制,建立配套评估体系。重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对活动课的全科指导,采用学分制评估模式,采取全程、多元的评价制度,把学生实习成绩作为学生考核的重要内容。
9、成立“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负责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规划、资源调配、师资聘任和专业建设的宏观管理。“委员会”由三个方面的人员组成:一是学校相关领导、中层干部和专业教师,二是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专家,三是大学的专家、幼儿园教师。“委员会”每学年召开2—3次专题会议,研究和批准具体办学项目、规章制度和课程,督促相关职能部门落实有关措施,对相关管理部门工作运行情况进行监控和评价。
【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方案】相关文章:
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室建设方案03-17
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培养方案03-17
学前教育专业示范认证培养方案03-17
学前教育专业教学研讨会方案03-17
学前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03-17
学前教育求职方案03-18
学前教育提升方案03-18
学前教育培训方案03-17
学前教育资助方案03-17
学前教育行动方案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