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
在平时的学习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一些常考的内容,或者考试经常出题的地方。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1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等
减轻灾害的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2
一、自然资源
1、气候资源:特点(共同点、独特之处)、开发利用(农业与种植制度、日照与街道方位、风与城市规划、交通线的选址、飞机场的选址)
2、海洋资源:海洋生物资源与渔业生产(大陆架生物资源丰富的原因、五个渔业地区和四个渔场及成因)、海底矿产资源与油气开发(大陆架矿产资源与开发、深海锰结核、海洋能源)、海洋空间利用(港口腹地、港口建设的陆域和水域条件、世界石油运输线、围海造田的利与弊)、海洋的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海洋环境问题(海洋污染和生态破坏)
3、陆地资源:四个特点、能源资源(常规资源和新能源)、陆地资源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尤其是能源资源与社会进步)
二、自然灾害
1、气象灾害:台风(气旋)、暴雨洪涝、干旱、寒潮(源地是冷高压、冷空气南下形成冷锋)、干热风(对华北农业的影响)
2、地质灾害:主要地质灾害:地震、火山喷发、滑坡和泥石流(泥石流产生的三个条件)、地质灾害的关联性、地质灾害的防御。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3
乡村、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以及世界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1)乡村起源的历史条件:
人类社会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离)
(2)城市起源的历史条件:
农业技术创新,出现剩余产品——城市起源的物质基础
第二次社会劳动大分工(手工业和农业相分离)——促进了城市出现
(3)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
共性:大河冲积平原;农业文明发达;但古代城市发展不稳定,自然经济始终占统治地位
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谷地、尼罗河谷地。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4
1、描述大气与地面的热量传递过程(图)
2、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
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的直接热源)。
大气的削弱作用:吸收和反射;晚上的保温作用:大气逆辐射。
3、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根本原因)——水平气压差——水平气压梯度力(直接原因)——大气运动
4、热力环流:热低冷高(高低压是相对水平方向而言的);画图(海陆风)
注意:实验及步骤
5、三圈环流:(重点是气压带与风带)
季节移动:7月北移、1月南移。
6、东亚季风环流:
(1)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2)陆地:1月是亚洲高压,天气:寒冷干燥;
7月是亚洲低压,天气:高温多雨
7、亚欧大陆两岸气候差异:会考纲要
8、热带雨林:受赤道低压控制(上升气流),
气候:全年高温多雨
温带海洋性气候:盛行西风则终年湿润
地中海气候:受副热带高压带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湿润
过境时天气
过境后
冷锋
冷空气强大
大风、下雨、降温(锋后下雨)
气温下降、气压升高、天气转晴
暧锋
暧空气强大
连续性降水(锋前下雨)
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相当
10、气旋(低压):气流辐合上升,阴雨天气;
反气旋(高压):气流下沉辐散,天气晴朗
11、台风(热带气旋):西北太平洋频率强度;灾害由狂风、暴雨和风暴潮造成。
寒潮:冬半年,尤其是秋末和春初农作物易遭冻害
12、全球气候:历史时期(1万年)气温是波动上升,近代时期气温升高(近50年来主要是人为造成的)。影响:海平面上升;低纬农业减产,高纬农业增产;影响水循环过程。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5
一、荒漠化
1、概念:是指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实质是一种土地退化。
2、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漠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
二、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1、西北地区的范围:大致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古长城一线以北;大致包括新疆、宁夏、甘肃北部和内蒙古大部。
2、干旱特征的成因:地处亚欧大陆腹地,加上山岭重重阻隔,水汽难以到达。
3、西北地区以贺兰山为界,形成东、西两大区。
4、干旱的自然特征: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
三、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1、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压力加大;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2、人为因素的表现: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不合理的灌溉。
四、不同历史时期的荒漠化
古代盲目垦耕,大部分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近代北方农牧过渡地带大规模移民开垦,人口剧增,迫于生计,农垦规模扩大,直接加剧荒漠化;现代由于人口压力和管理失误,荒漠化越来越严重。
五、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1、荒漠化防治的内容
(1)预防潜在荒漠化的威胁;
(2)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3)恢复荒漠化土地的生产力。
2、防治原则:坚持维护生态平衡与提高经济效益相结合,治山、治水、治碱、治沙相结合。
3、防治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
(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问题思考】
1、议一议:沙漠化与荒漠化有何区别?
沙漠化与荒漠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沙漠化是属于荒漠化的一种形式,它是指单纯在风力作用下引起的沙质荒漠化。而荒漠化主要是指在干旱、半干旱和一些半湿润地区,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后造成土地生产力衰退或丧失而形成荒漠或类似于荒漠景观的过程。
2、想一想: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
(1)西北内陆地区东部有大兴安岭、贺兰山、秦岭,南部有青藏高原,这样来自东南和西南的夏季风湿润气流对本区来讲,或是强弩之末,或受阻挡难以深入。
(2)西部的天山、阿尔泰山则将已经长途跋涉的西风气流阻挡在外。
(3)本区的北部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大山地作为屏障,就使得冬季来自蒙古高原、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长驱直入,导致气候异常干燥寒冷。
这样,西北地区夏季缺水,冬季干冷,在极端干燥的情况下,荒漠广布。强大的风力作用吹蚀地表,沙土不断移动、堆积,并发展扩大,广袤千里的荒漠自然成了我国西北干旱地区的典型景观。
3、想一想:草方格沙障固沙的原理是什么?
西北地区的人们利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扎设的草方格沙障一方面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另一方面能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被存活。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6
1、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包括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和人口自然增长。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生产力水平(根本因素)
3、人口发展模式:
人口发展模式人口特点:原始型(“高高低”)极高的死亡率,平均寿命短,极低的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慢。
传统型(“高低高”)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代表:尼日利亚)
过渡型死亡率低,出生率高但开始下降,人口压力大(代表:巴西)
现代型(“三低”)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老龄化(代表:德国)
4、人口发展模式地区分布:
全世界属于“过渡型”,正处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日本等大多发达国家自然增长率接近零增长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7
1.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东部沿海地区:需求量大,能源相对贫乏,供不应求;;中西部内陆:资源丰富,需求量小,供大于求。
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长期以来,我国以煤炭作为最主要的能源,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及交通问题,所以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提高天然气等清洁能源比重,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
3.油气资源开发的战略重点在西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的大部分油气田,陆续进入了产量全面递减阶段,增产难度大,导致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而西部地区丰富的油气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今后奖成为我国油气工业新时期战略接替区。
【地理期中知识点总结(精选7篇)】相关文章:
地理月考总结02-20
地理期中考试质量分析总结(通用5篇)03-16
期中的总结(精选10篇)03-16
学校期中总结(精选9篇)03-16
期中后老师总结(精选9篇)03-16
我的期中总结(精选6篇)03-16
2022职高期中总结(精选7篇)03-16
中学地理组教研总结02-20
高中地理教师总结02-13
大学期中总结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