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精选8篇)
编写工作方案的人需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深思熟虑的判断。在公司将要做一个项目的时候,我们需要先准备多份工作方案以供上级参考,工作方案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1
为持续通过试点工作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制定本方案。
—、推荐条件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区县为单位进行推荐。
(二)试点地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在经费支持、政策优惠、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保障,同时具备多部门综合管理工作机制和开展全国学生常见病及影响因素监测与干预项目的工作基础。
(三)第二批试点与本省内首批试点区县建立示范对接联系,通过首批试点区县“以一带一”或“以一带N”,不断推进省内近视防控适宜技术全面落实。
二、工作目标
通过试点,推动试点区县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和家庭关注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社会氛围,具体工作指标如下:
(一)试点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近视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二)试点区县党委政府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工作制度,建立和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机制,明确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
(三)建立和完善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和干预制度,定期开展儿童和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建立和完善转诊制度,加强分级管理。
(四)推动视力健康管理信息化建设,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五)加强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掌握当地学生近视流行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六)因地制宜、科学规范开展规范诊疗矫治、视觉环境改善、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措施,及时评估干预效果。
(七)探索社区防控模式,形成个体、家庭、学校和社会关注科学用眼和护眼氛围,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
三、主要任务
(一)建立近视综合防控长效机制。
1.加强政府主导作用。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
2.建立和加强部门间分工合作工作机制。定期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建立符合当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计划,推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摸索出符合当地特点的近视防控措施和方法,形成地方特色的综合性防控技术方案。
3.改善学生视觉环境。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采光照明环境和课桌椅,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对课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开展全覆盖专项检查,及时整改。
4.减轻学业负担。落实学生减负各项规定,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控制书面作业和网络作业总量,减少电子教学时间,保证充足睡眠。
5.增加日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保证日间户外活动时间,引导学生参加各种形式体育锻炼,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
6.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定期筛查制度。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加强学校视力健康管理,建立学校视力健康管理工作网络,加强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信息化系统建设。
7.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监测工作。按照全国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及影响因素监测方案,科学确定监测点校和样本人群,加强现场检测和质量控制,及时评估当地儿童青少年近视流行状况及其动态变化。
8.科学规范儿童青少年视力诊断和矫治工作。根据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眼视光发育特点及严重程度进行分级管理,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
9.加强健康教育。开展符合儿童青少年年龄特点、具有地方特色的健康教育活动,开发生动活泼的'近视防控知识技能宣传片、动漫等。将近视防控工作纳入到学校健康教育体系中,利用广播电视、专家宣讲、报纸、APP、微信等方式,在学校、家庭和社区开展视力健康宣传教育活动。
10.开展近视防控知识和关键适宜技术研究。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疗、健康教育、科研等方面作用,探索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在近视防控中的运用。
(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1.组建本地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团队,充分发挥教育、卫生健康、体育等部门和社会组织作用,开展卫生标准宣贯、专家进校园等活动,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
2.学校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要求配备足够数量的校医等卫生技术人员,加强验光、视光专业人员的培训培养,确保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
3.有专门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负责当地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及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上报和分析等工作。
四、组织实施
(一)各地根据区县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工作实际情况,于20xx年10月20日前向我委进行书面推荐,推荐材料包括区县近视防控基本情况、工作成绩与亮点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等。
(二)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将组织对各地推荐区县材料进行审核,并确定第二批试点区县名单。同时,在全国遴选一批近视防控专业机构,与试点省份签订对口支援协议,后续对试点区县提供技术指导和专业支撑。
(三)实施过程中将依据试点区县阶段目标和完成质量,对实施进展和成效进行效果评估,评估结果将作为各省人民政府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的重要依据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综合评价指标内容。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2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卫办疾控函〔20xx〕784号)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我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提高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水平,现结合我县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底,建立健全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关注的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机制和社会氛围,具体工作指标如下:
1.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近视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
2.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分工合作、家庭学校社会齐参与的近视综合防控机制,形成个体、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科学用眼、护眼氛围,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
3.建立和完善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和转诊制度,定期开展儿童和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工作,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电子档案。
4.加强近视等学生常见病及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掌握我县学生近视流行状况及其动态变化趋势。
5.规范儿童青少年屈光不正的诊断和矫治,建立和完善转诊制度,加强分级管理。
6.改善视觉环境,为学生提供良好教学和家庭视觉环境。
7.因地制宜开展近视等学生常见病综合干预措施,评估干预措施效果,推广近视防控有效的干预措施和方法。
二、工作内容
(一)开展近视防控的教育教学改革和近视防控效果监测工作
1.中小学校改善学生视觉环境项目。改善学校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采光照明环境和课桌椅,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按照《中小学校普通教室照明设计安装卫生要求》(GB/T36876-2018)和《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及技术要求》(GB/T3976-2014),对我县中小学学校教室开展防近视照明改造及可调节课桌椅配备。
2.体教融合项目。实施足球、乒乓球和羽毛球进校园项目,通过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切实缓解校园“眼镜片”现象,减少近视的发生、发展。
(二)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和健康管理工作
1.开展近视筛查工作。开展0-6岁儿童眼保健、视力检查和健康管理工作。实施中小学生视力定期筛查和健康管理工作。根据《关于调整安徽省中小学生健康体检费用标准有关问题的通知》(皖价费〔20xx〕116号)以及《滁州市教体局 滁州市卫健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工作的通知》(滁教体安函〔20xx〕244号)要求,推动全县中小学生每年全面规范体检。县教体局负责专项经费管理,常态化开展中小学生健康体检(包含视力筛查)并建立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2.建立近视防控电子档案。筛查发现的近视学生,由县定点医疗机构建立近视防控电子档案(远视力检测和屈光检测数据等),建档技术标准和方案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指导下另行制定。
3.建设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系统。优化中小学生、学龄前儿童体检档案管理系统,开发和建立可以随学籍流转的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三)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服务能力建设工作
1.提升近视防控定点医疗机构的电子档案建设能力。来安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定点医疗机构为县人民医院、家宁医院。县政府按试点工作标准,一次性购置和投入全部的建档设备。县人民医院、家宁医院均要具备儿童青少年近视建档能力。
2.建设近视防控门诊。在近视防控电子档案工作的基础上,依托县人民医院和家宁医院两家近视防控中心,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提供技术指导,规范化开展近视防控治疗工作。
(四)开展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工作
1.加强近视防控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各种宣传途径传播科学的近视防控健康教育知识,开发科学的近视防控健康教育素材。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指导下,编制近视防控健康文字、视听材料,保证近视防控的科普素材科学、规范。
2.培养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教师队伍。依托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专家师资培养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教师,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到教学工作中。
三、进度安排
试点工作在1年内(20xx年1月-20xx年12月)完成,根据工作进度,分两个阶段实施:
(一)试点工作的规划与实施(20xx年1月-20xx年10月)
1.试点工作的具体规划:在全县校舍等基础设施改进的基础上,逐步完成全县中小学防近视照明改造及可调节课桌椅配备工作。探索教育教学改革新措施,在全县中小学有序推进体教融合项目。初步建立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建档、临床控制相结合的一体化工作体系。完成多种形式的近视防控健康素材编制,多渠道开展全覆盖健康宣教。
2.试点工作的具体实施
(1)制定工作实施细则。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各成员单位另行制定试点工作实施细则。
(2)实行信息管理。为方便管理和统计,对在校(幼儿园)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信息(包括视力检查、转诊、门诊检查、治疗等信息)进行电子化管理,在工作中实时录入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健康电子档案随学生升学进行流转并归属所在学校具体管理。
(3)加强督导考核。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组成工作组开展专项检查考核,内容包括:
①试点工作进度、经费使用情况。定期对中小学防近视照明改造及可调节课桌椅配备项目、体教融合项目等工作进展进行督导、考核。
②普查率。学龄前儿童眼病筛查及健康管理、中小学生视力检查的考核,以乡(镇)辖区内在校中小学生、在园幼儿园儿童为计算基数,参加体检和眼科初筛的人数要达到在校或在园人数95%以上。
③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组织人员按照考核标准进行抽查考核,确保普查对象建档信息录入真实准确,数据录入及时完整。
(二)试点工作的总结推广(20xx年11月-20xx年12月)
1.总结分析学生体质和视力相关的健康档案数据,客观分析综合防控措施的`效力。
2.总结工作经验,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和调整,对试点工作实施的经验进行推广。
四、效果评价
通过对我县儿童青少年进行近视筛查、早诊、早治和眼健康管理,在试点工作的前期和结束后分别进行效果评估。掌握我县儿童青少年在试点工作推进的不同阶段近视发病率和体质的变化,试点结束达到既定目标。
五、工作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来安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具体组成人员名单见附件1),负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同时,成立近视防控试点专家指导组,人员包括学校卫生、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眼科、视光学专业人员等,建立筛查、建档、治疗和转诊一体化机制,开展人员培训,管理相关信息,对试点工作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定期向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报进展情况。
(二)压实部门职责
1.县卫健委负责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考核等工作。负责全县各医疗单位开展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检查、转诊、培训、健康教育等工作,做好相关医院的指导工作。
2.县教体局负责全县各幼儿园、中小学校开展试点工作的组织协调、动员、视力检查、转诊、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课程设计和实施、中小学防近视照明改造及可调节课桌椅配备等工作。
3.县财政局负责试点工作经费的统筹安排及经费使用的监督管理。
4.县融媒体中心负责宣传试点工作政策、活动开展以及活动成效等。
5.县审计局负责试点工作经费的审计监管。
6.县人社局负责落实中小学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
7.县民政局负责贫困家庭、残疾人、五保户、低保、重点优抚对象等儿童青少年眼病治疗救助活动的开展。
8.县医保局负责为符合医保规定支付的近视检查和治疗费用报销开通绿色通道。
9.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监管验光配镜行业,不断加强眼视光产品监管和质量监管,整顿配镜行业秩序,加大对眼镜片的生产、流通和销售等执法检查力度,规范眼镜片市场,严防不合格眼镜片流入市场。同时,加强广告监管,依法查处虚假违法近视防控产品广告。
10.县残联负责低视力人群的低视力康复和助视器具的发放,联系低视力儿童的特殊教育。
11.县人民医院和家宁医院为来安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心,依托眼科做好近视防控门诊工作,做好全县近视防控的筛查、建档、诊断、防控、治疗的技术指导工作。组织专家进行眼病检查、技术指导、后续治疗及普查质量控制。做好儿童青少年近视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承担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初筛后复查建档、汇总、分析、上报及近视防控健康教育等工作。
12.学校负责学生视力检查、转诊、健康教育等工作的组织协调、改善学校视觉环境、创新宣教方式、培养和督促儿童青少年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3.县疾控中心配备专门学校卫生工作人员,负责儿童青少年近视影响因素监测和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数据上报和分析等工作。开发近视防控的健康教育素材,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14.各乡镇人民政府做好试点工作组织动员和宣传工作,协调辖区学校、卫生院做好本辖区儿童青少年视力筛查和转诊,组织0-6岁儿童参加眼保健以及视力检查工作。
(三)强化经费保障与管理
设立来安县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专项经费,试点工作经费由县财政保障。试点工作经费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截留、挤占和挪用。对故意虚报有关数字和情况骗取工作经费,或截留、挤占和挪用的,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并按规定追究有关单位和人员责任。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3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为依据,积极认真展开以“防近”为中心的卫生保健工作,切实做到领导抓,人人抓、经常抓、抓落实。在持续增强学生体质,保护与提升学生的视力的同时,促动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具体措施。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防近”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体育教师和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具体地贯彻、执行防近视工作规划与实施办法。
确立班级卫生员负责督促同学们下课后到室外散步,看看绿色树木,青草或远眺,并负责班级卫生的监督检查。
(二)增强全体教师督促学生的读写姿势及眼保健操的巡视工作。
(1)把是否重视培养学生准确的读写姿势,注意保护学生的视力列为听课,评课的'重要内容。
(2)“防近”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对视力有所提升的班级同等条件下优先考虑评优。
(三)建立制度,增强宣传教育
(1)增强宣传教育制度,形成“保护视力重要,珍惜眼睛光荣”的舆论。通过健康教育课、黑板报及定期实行防治近视眼的广播,对各年级学生实行教育,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
1、每学期卫生橱窗有“防近”角。
2、每学期实行一次防近知识广播。
3、每学期家长会要有“防近”内容。
4、期末工作总结要有“防近”内容。
(2)视力检查制度
每学期全校检查视力一次,以实行视力监测,抓好“临界
视力”和“轻度近视”的矫治、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对新发病的学生发告家长书。
(3)明确品社学科作为要求落实本条例的学科,一年级品
社学科认真完成《眼保健》,各年级品社学科教师增强指导。
(4)眼保健操的检查评比制度
做眼保健操时要求该课任课老师要在班级中实行巡视,随时矫正学生的动作,力求学生按准穴位,保证质量。
(5)学生座位的调整制度
各班主任每周调整学生的座位一次,以避免学生的斜视与近视。
(四)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体质。
(1)保证学生的课间休息时间,教师要按时下课,做到不拖堂。
(2)认真执行《学校卫生工作条例》中“小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超过六小时”的规定。严格控制学生的课外作业量,严格控制测验和考试次数。
(3)增强体育活动的锻炼,坚持“三课”,“两操”“三活动”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以增强学生的体质,提升学生的抗病力。
(五)采取措施,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要求全体老师课堂教学贯彻教学卫生要求,注意学生用眼卫生“三个一”(眼书距离一尺,胸与桌缘一拳远,手距笔尖一寸)的执行情况。
(2)课间组织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3)教育学生读书看报看电视时间不要过长,每半小时要做眼保健操一次或望远。
(4)教育学生要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六)积极争取家校沟通,有效控制学生看电视时间,保证双休日、假期活动时间。
(七)上好健康教育课,每学期至少有两节关于“眼保健和预防近视”的内容
(八)贯彻预防为主和防治方针,改善学习条件(1)改善采光设备。
(2)保证教室的墙壁洁白。
(3)绿化、美化、净化校园,为学生创造一个优美舒适学习环境,开阔学生的视野。
(4)按卫生标准给学生配备适度的课桌椅。
(5)对已患上假性近视的学生认真实行矫治。对已患上近视眼病的则通知家长带到医院检查配戴眼镜。
(九)学校、家庭密切配合
(1)老师利用家访或家长会向家长反映学生的视力情况。指导家长做好学生的视力保护工作。
(2)给家长印发学生用眼卫生及保健操宣传单,使家长能更好地配合学校近视眼的防治工作。
(3)每次视力检查后对近视眼病患者要发给家长报告书。通知家长配合治疗。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4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近年来,因为手机、电脑等带电子屏幕产品(以下简称电子产品)的普及,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持续攀升,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已成为一个关系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大问题。防控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部署,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xx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在20xx年的基础上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家长理应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协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习惯。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理应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
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让孩子到户外阳光下度过更多时间,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气氛,积极引导孩子实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每天接触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鼓励支持孩子参加体育冬夏令营等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家长陪伴孩子时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特别是学龄前儿童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避免孩子学习和娱乐活动过多使用电子产品。
减轻课外学习负担。配合学校切实减轻孩子负担,根据孩子兴趣爱好合理选择课外培训,杜绝盲目参加培训。坚决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不问兴趣、跟风报班。
避免不良用眼行为。不让孩子在走路时、吃饭时、床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下看书或电子产品。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即眼睛与书本距离应约为一尺、胸前与课桌距离应约为一拳、握笔的手指与笔尖距离应约为一寸,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宜超过40分钟。
保障睡眠和营养。保障孩子睡眠时间,确保小学生每天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生8个小时。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注意注重孩子视力异常的迹象,理解到孩子出现需要坐到课堂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即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遵从医嘱实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到眼科医疗机构验光或采取其他矫治措施,避免因不准确的验光配镜导致近视加重。经常注重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根据相应标准选购和使用照明产品。
(二)学校
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严格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严格按照“零起点”正常教学,注重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原则上采用纸质作业。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促动学生完成好基础性作业,强化实践性作业,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增强考试管理。全面推动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严格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严禁以各种形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改善视觉环境。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实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合学生生长发育变化。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
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教师要督促学生读书写字时身体坐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
强化户外体育锻炼。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学校和教师要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合理使用电子产品。指导学生科学规范使用电子产品,养成信息化环境下良好的学习和用眼卫生习惯。控制使用电子产品展开教学时长,原则上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
定期展开视力监测。小学要接收医疗卫生机构转来的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确保一人一档,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严格落实学生健康体检制度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制度,对视力异常的学生实行警示教育,为其开具个人运动处方和保健处方,即时告知家长带学生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率等报告和统计分析,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展开视力筛查。学校和医疗卫生机构要即时把视力监测和筛查结果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理解其视力情况。
增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校领导、班主任、校医(保健教师)、学生视力保护委员和志愿者等学生代表为一体的视力健康管理队伍,明确和细化职责。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园文化。增强医务室(卫生室、校医院、保健室等)力量,按标准配备校医和必要的药械设备。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
禁止幼儿园“小学化”。严格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重视生活和游戏对3—6岁儿童成长的价值,严禁“小学化”教学。要保证儿童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结合地区、季节、学龄阶段特点,为儿童提供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营养膳食,促动视力保护。
(三)医疗卫生机构
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发现、早干预,20xx年起,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在检查的基础上,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并即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在学校配合下,认真展开中小学生视力筛查,筛查出视力异常或可疑眼病后,即时更新视力健康电子档案。
规范诊断治疗。县级及以上综合医院普遍展开眼科医疗服务,认真落实《近视防治指南》等诊疗规范,持续提升眼健康服务水平。根据儿童青少年视觉症状,实行科学验光及相关检查,明确诊断,按照诊疗规范实行规范矫治。叮嘱儿童青少年近视患者应遵从医嘱实行随诊,以便即时调整采用适宜的'预防和治疗措施。对于儿童青少年高度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患者,应充分告知疾病的危害,提醒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或降低并发症的危害。制定跟踪干预措施,检查和矫治情况即时记入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积极展开近视防治相关研究,增强防治近视科研成果与技术的应用。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的作用,制定实施中西医一体化综合治疗方案,推广应用中医药特色技术和方法。
增强健康教育。针对人们缺乏近视防治知识、对近视危害健康严重性理解缺乏的问题,发挥眼科、视光学、疾病防控、中医药相关领域专家的指导作用,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积极宣传推广预防儿童青少年近视的视力健康科普知识。增强营养健康宣传教育,因地制宜展开营养健康指导和服务。推动健康城市建设。
(四)学生
强化健康意识。每个学生都要强化“每个人是自身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意识,主动学习掌握科学用眼护眼等健康知识。并向家长宣传。积极注重自身视力状况,自我感觉视力发生明显变化时,即时告知家长和教师,尽早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和治疗。
养成健康习惯。自觉遵守学校近视防控的各项要求,认真规范做眼保健操,保持准确读写姿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每周参加中等强度体育活动3次以上,培养良好生活方式,不熬夜、少吃糖、不挑食,减少电子产品使用。
(五)相关部门
教育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科学展开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工作,展开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试点工作,强化示范引领。进一步健全学校体育发展制度和体系,持续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师资队伍建设,聚焦“教”(教会健康知识和运动技能)“练”(经常性课余训练和常规性体育作业) “赛”(广泛展开班级、年级和跨校体育竞赛活动),深化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积极推动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推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增强中小学卫生保健所等机构建设,按照标准和要求强化人员和设备配备。鼓励高校特别是医学高校开设眼视光、健康管理等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积极展开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管理相关研究。会同相关部门展开全国学校校医等专职卫生技术人员配备情况专项督导检查。会同相关部门坚决治理规范校外培训机构,每年对校外培训机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展开全覆盖专项检查。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全面增强全国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及其相关危险因素监测网络、数据收集与信息化建设。会同教育部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作用,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20xx年底前,会同相关部门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适用对象为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要有利于保护视力。卫生健康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随机抽取卫生监督人员,随机抽取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方式实行抽检、记录并公布。
体育总局。积极引导支持社会力量展开各类儿童青少年体育活动,有针对性地展开各类冬夏令营、训练营和体育赛事等,吸引儿童青少年广泛参加体育运动,动员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为广大儿童青少年参与体育锻炼提供指导。持续推动各类公共体育设施向儿童青少年开放。
财政部。合理安排投入,积极支持相关部门展开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完善中小学和高校校医、保健教师和健康教育教师职称评审政策。
广播电视总局等部门。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新媒
体等作用,多层次、多角度宣传推广近视防治知识。
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相关部门都要关心、支持、参与儿童青少年视力保护,在全社会营造政府主导、部门配合、专家指导、学校教育、家庭注重的良好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和光明的未来。
三、增强考核
各省(区、市)人民政府负责本地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措施的落实,主要领导要亲自抓、负总责,国务院与各省级人民政府签订全面增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逐级签订责任书。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指标,严禁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单纯以学生考试成绩和学校升学率考核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将视力健康纳入素质教育,将儿童青少年身心健康、课业负担等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评估体系,对儿童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连续三年下降的地方政府和学校依法依规予以问责。
建立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制度,评议考核办法由教育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体育总局制订,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教育部核实各地20xx年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基础上,从20xx年起,每年展开各省(区、市)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向社会公布。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5
一、工作原则
(一)坚持预防为主原则
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幼儿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幼儿近视眼新发病率。
(二)坚持综合预防原则
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游戏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只是,培养幼儿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幼儿户外活动时间,促进幼儿积极参与活动。
(三)坚持常抓不懈原则
把“防近”工作作为幼儿园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要求,将其贯穿到保育教育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坚持全园参与原则
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机构
(一)成立佳佳幼儿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实施全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对各班级开展“防近”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和评估。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二)工作职责
1、制定吉镇佳佳幼儿园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2、组织协调教师开展工作;
3、督导、考核、评估“防近”工作实施情况;
(三)切实做好幼儿“防近”的宣传和指导工作。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幼儿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园领导、教师、幼儿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幼儿在园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周计划,安排每周活动和作息时间。依据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动静交替、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游戏与活动。保证幼儿每天睡眠12小时。
3、教师可根据本班情况具体安排每天的眼保健操时间,组织幼儿学习做眼保健操,并做好记录。
4、每学期对幼儿视力做一次检测,由校医帮助完成。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在园内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利用校讯通、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保健知识,培养幼儿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读书和用眼卫生习惯,保持良好的坐姿,少看或不看动画片,控制幼儿与电视的距离等良好习惯。
3、教师应将培养幼儿良好用眼卫生习惯并贯穿于整个常规教育中,随时健全幼儿“防近”坚持制度,每天督促幼儿到户外活动或远眺。
4、通过家长会、校信通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督促家长为幼儿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幼儿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轨医院就医。
5、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
四、考核与评估
建立科学完善的实施方案、检测方法和制度,保证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的完成,科学评价防治效果。
幼儿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精神,加强保护学生视力的工作,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联动的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见附1),落实各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职责,并作为年终考核、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初中学生9小时,高中学生8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切实做到不拖堂。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控制在60分钟以内;初中各年级不超过90分钟。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课桌椅高度。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见附2),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和学期结束放假前,通过品德与生活课或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积极争取和动员专业机构、新闻媒体的参与,扩大宣传的效果。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小学不超过8米,中学不超过8.5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每间教室内应预置1-3种不同型号的课桌椅(有条件的学校应配置2种以上型号的课桌椅),或配备可调试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中学为1~1.1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应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单侧采光的教室光线应从学生座位左侧射入,双侧采光的教室主采光窗应设在左侧;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采光玻地比(窗的透光面积与室内地面面积之比)不得低于1:6(新建教室采光玻地比应达到1:4)。
5、教室照明应配备40瓦荧光灯9盏以上,且灯管应垂直于黑板;教室照明应采用配有灯罩的灯具,不宜用裸灯,灯具距桌面的悬挂高度为1.7-1.9米;黑板照明应另设2盏横向40瓦荧光灯,并配有灯罩;课桌面和黑板照度分布均匀,照度应符合国家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6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22]7号)精神,加强保护我校学生视力的工作,确保此项工作落到实处,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预防为主原则。把近视眼防控(以下简称“防近”)的重点放在预防工作上,面向全体学生实施预防措施,有效预防近视眼的发生,降低学生近视眼新发病率。
2、坚持综合防控原则。针对导致近视眼发生的多种因素,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改善教学卫生条件,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普及视力保护知识,培养学生科学用眼习惯;落实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3、坚持常抓不懈原则。把“防近”工作作为学校日常工作,按照不同年龄、学段要求,将其贯穿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坚持常抓不懈,促进“防近”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4、坚持全员参与原则。充分发挥全体教师和家长、社区的作用,建立教师全员参与,学校、家长、社区“三结合”的联动机制,形成共同做好学生“防近”工作的合力。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规章制度建设,规范管理“防近”工作。
1、将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纳入学校管理、教师管理和班级管理内容,按照《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落实各有关人员的职责,并作为班级评优评先的依据,以此形成学校领导、教师、学生人人重视,齐抓共管的“防近”工作机制。
2、制定科学规范的学生在校作息制度。严格按照规定的课程计划,安排每周课程和作息时间。依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按照静动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安排每天课程与活动。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
3、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严格控制考试的科目与次数,限制课外作业量。不随意增加学科教学学时,不占用节假日、双休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生上课。学校要统筹学生的家庭作业时间,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控制在60分钟以内。
4、建立健全眼保健操制度。将每天两次眼保健操时间纳入课表,组织学生认真做好眼保健操。
5、根据教室采光照明情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可调整一次学生座位。根据学生身高变化,及时调整其座位。
6、建立视力定期监测制度。每学期对学生视力状况进行两次监测,做好学生视力不良检出率、新发病率等各类指标的统计分析,对有视力下降趋势和轻度近视的学生进行分档管理,并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关“防近”措施。
7、坚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制度。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认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切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一小时体育活动。
(二)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1、按照《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在学校师生及家长中,广泛、深入开展视力保护宣传教育。
2、每月利用广播、宣传栏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宣传科学用眼、预防近视等眼保健知识,培养学生爱眼、护眼意识,养成正确的读写姿势和用眼卫生习惯。
3、每学期开学初,通过体育与健康课、主题班队会等,集中对学生进行一次保护视力教育,使之与经常性“防近”宣传教育有机结合,促使“防近”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化。
4、教师应将培养学生良好用眼卫生习惯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中,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书写字姿势,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和行为。课间督促学生到室外活动或远眺。
5、通过家长会、家长信等多种形式向家长宣传保护视力、预防近视的知识和方法,指导和督促家长为学生提供有利于视力保护的学习环境、控制学生近距离用眼时间(看书、写字、看电视、用计算机时间达45分钟,应休息10-15分钟时间)、及时纠正不良的用眼卫生习惯、视力下降时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医。
6、每年6月6日的“全国爱眼日”,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防近”宣传活动。
(三)积极改善教学条件,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视觉环境。
1、保证教室内所有学生合理的用眼距离,教室前排课桌前缘与黑板应有2米以上距离,后排课桌后缘与黑板的水平距离不超过8米。
2、按国家规定的标准要求,提供与学生身高相符合的课桌椅。
3、教室黑板应完整无破损、无眩光,挂笔性能好,便于擦拭;黑板下缘与讲台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为0.8~0.9米;讲台桌面距教室地面的高度一般为1.2米。
4、教室采光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窗户采用无色透明玻璃。
5、教室照明尽量配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自然采光不足时应及时辅以人工照明。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7
儿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然而,由于中小学生课内外负担加重,电子产品的普及,用眼过度、用眼不卫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等因素,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高不下,近视低龄化、重度化日益严重。因此,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需要政府、学校、医疗卫生机构、家庭、学生等各方面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目标
到2023年,力争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0.5个百分点以上,近视高发省份每年降低1个百分点以上。
到2030年,实现全国儿童青少年新发近视率明显下降,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整体水平显著提升,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左右,小学生近视率下降到38%以下,初中生近视率下降到60%以下,高中阶段学生近视率下降到70%以下,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达25%以上。
二、各相关方面的行动
一)家庭
家长应当了解科学用眼护眼知识,以身作则,带动和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用眼惯,尽可能提供良好的居家视觉环境。06岁是孩子视觉发育的关键期,家长应当尤其重视孩子早期视力保护与健康,及时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与发展。
同时,家长应该鼓励孩子增加户外活动和锻炼。户外阳光下的活动能够有效预防和控制近视。要营造良好的家庭体育运动氛围,积极引导孩子进行户外活动或体育锻炼,使其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已患近视的孩子应进一步增加户外活动时间,延缓近视发展。此外,家长还应该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寒暑假体育作业,使其掌握1-2项体育运动技能,引导孩子养成终身锻炼习惯
为了保护孩子的视力健康,家长和学校都应该采取一些措施。家长在陪伴孩子时应该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对于学龄前儿童,单次非研究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不应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应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研究30-40分钟后,应该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此外,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该越短。
为了减轻孩子的研究负担,家长应该配合学校,不要盲目参加课外培训和报班。应该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合理选择,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的情况。
为了避免不良用眼行为,家长应该引导孩子不在走路、吃饭、卧床、晃动的车厢内、光线暗弱或阳光直射等情况下看书或使用电子产品。同时,监督并随时纠正孩子不良读写姿势,应保持"一尺、一拳、一寸"的距离。孩子读写连续用眼时间不应超过40分钟。
为了保障孩子的睡眠和营养,家长应该确保孩子每天都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小学生每天应该睡眠10个小时,初中生9个小时,高中阶段学生8个小时。此外,家长还应该让孩子多吃鱼类、水果、绿色蔬菜等对视力健康有益的营养食品。
为了早发现并及时干预孩子的视力问题,家长应该经常关注家庭室内照明状况,注重培养孩子的良好用眼卫生惯。同时,也要掌握孩子的眼睛发育和视力健康状况,随时关注孩子视力异常迹象。如果孩子出现需要坐到教室前排才能看清黑板、看电视时凑近屏幕、抱怨头痛或眼睛疲劳、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家长应该及时带其到眼科医疗机构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家长应该进行科学的干预和近视矫治,尽量在眼科医疗机构验光,避免不正确的矫治方法导致近视程度加重。
学校也应该采取措施,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学校应该严格依据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组织安排教学活动,不得随意增减课时、改变难度、调整进度。同时,学校也应该强化年级组和学科组对作业数量、时间和内容的统筹管理。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书面家庭作业完成时间不得超过60分钟,初中不得超过90分钟,高中阶段也要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寄宿制学校要缩短学生晚上研究时间。同时,学校也应该科学布置作业,提高作业设计质量,减少机械、重复训练,不得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为了加强考试管理,我们将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同时,我们坚决控制义务教育阶段校内统一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1次,其他年级每学期不得超过2次。此外,我们严禁以任何形式、方式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排名,严禁以各类竞赛获奖证书、学科竞赛成绩或考级证明等作为招生入学依据,并严禁以各种名义组织考试选拔学生。
为了改善视觉环境,我们将改善教学设施和条件,鼓励采购符合标准的可调节课桌椅和坐姿矫正器。我们还会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研究环境,严格按照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落实教室、宿舍、图书馆(阅览室)等采光和照明要求,使用利于视力健康的照明设备。此外,我们会加快消除"大班额"现象,确保学校教室照明卫生标准达标率100%。根据学生座位视角、教室采光照明状况和学生视力变化情况,每月调整学生座位,每学期对学生课桌椅高度进行个性化调整,使其适应学生生长发育变化。
为了保护学生的视力健康,我们将坚持眼保健操等护眼措施。中小学校要严格组织全体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1次眼保健操,认真执行眼保健操流程,做眼保健操之前提醒学生注意保持手部清洁卫生。教师要学生正确掌握执笔姿势,督促学生读写时坐姿端正,监督并随时纠正学生不良读写姿势,提醒学生遵守"一尺、一拳、一寸"要求。同时,教师要发现学生出现看不清黑板、经常揉眼睛等迹象时,要了解其视力情况。
为了加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我们将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我们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保小学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六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阶段每周2课时。此外,中小学校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按照动静结合、视近与视远交替的原则,有序组织和督促学生在课间时到室外活动或远眺,防止学生持续疲劳用眼。我们还会全面实施寒暑假学生体育家庭作业制度,督促检查学生完成情况。
最后,为了加强学校卫生与健康教育,我们将依托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向学生讲授保护视力的意义和方法,提高其主动保护视力的意识和能力。我们还会积极利用学校闭路电视、广播、宣传栏、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科学用眼护眼健康教育,通过学校和学生辐射教育家长。同时,我们会培训培养健康教育教师,开发和拓展健康教育课程资源,支持鼓励学生成立健康教育社团,开展视力健康同伴教育。
为了保障学生的视力健康,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首先,学校应指导学生科学合理使用电子产品,避免过度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造成损伤。学校应严禁学生将个人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并规定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不得超过教学总时长的30%。此外,学校应定期开展视力监测,确保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学籍变化实时转移。学校还需要加强视力健康管理,建立视力健康管理队伍,将近视防控知识融入课堂教学和校园文化,加强医务室的力量,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药械设备及相关监测检查设备。最后,学校应倡导科学保育保教,重视生活和游戏对学生成长的价值,保证学生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提供营养均衡、有益于视力健康的'膳食,控制使用电视、投影等设备的时间。
医疗卫生机构也需要建立视力档案,严格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关于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工作要求,做到早监测、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确保06岁儿童每年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医疗卫生机构应依托现有资源建立、及时更新儿童青少年视力健康电子档案,并随儿童青少年入学实时转移。医疗卫生机构还需要配合学校认真开展中小学生视力筛查,及时更新眼部健康数据,并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防控方案。这些措施将有助于保障学生的视力健康。
规范监管。有关部门应加强对眼科医疗机构的监管,确保医疗服务符合诊疗规范,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加强对学校、社区、家庭的指导和监督,推动近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加强对近视防治相关研究的支持和引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同时,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的开展。
教育部正在加快修订《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和《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并成立全国中小学和高校健康教育指导委员会,以指导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开展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管理等工作。同时,加强学校体育卫生发展制度和体系,完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加快体育与健康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学校体育、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积极推进校园体育项目建设。此外,教育部还鼓励高校开设眼视光、健康管理、健康教育相关专业,培养近视防治、视力健康管理专门人才和健康教育教师。
xxx则致力于培养优秀视力健康专业人才,在有条件的社区设立防控站点。同时,加强基层眼科医师、眼保健医生、儿童保健医生的培训,提高视力筛查、常见眼病诊治和急诊处置能力。此外,加强视光师培养,确保每个县(市、区)均有合格的视光专业人员提供规范服务,并根据儿童青少年近视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矫正方法。xxx组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充分发挥卫生健康、教育、体育等部门和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作用,科学指导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和视力健康管理工作。
教育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对学校卫生保健机构建设的督导检查,解决专职卫生技术人员数量及相关设备配备不足问题。此外,会同相关部门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教室采光照明、课桌椅配备、电子产品等达标情况进行全覆盖专项检查,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管理。
最后,教育部和xxx还将加快修订《中小学生健康体检管理办法》等文件,并出台相关强制性标准,严格规范儿童青少年的教材、教辅、考试试卷、作业本、报刊及其他印刷品、出版物等的字体、纸张,以及研究用灯具等,使之有利于保护视力。同时,会同相关部门按照采光和照明国家有关标准要求,对学校、托幼机构和校外培训机构教室(教学场所)以"双随机"方式进行抽检、记录并公布,以确保学生的视力健康。
三、学生数量要求
为了确保调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要求小学、初中和高中全年级都要进行视力调查。对于幼儿园,应该在大班中抽取6周岁的儿童进行调查,并以整班为单位进行。每个学校每个年级至少要抽取80名学生进行视力调查。
三、视力筛查技术要求
各地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调查工作需要按照《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规范》进行。如果不符合规范要求,就需要重新开展。前期已经开展了相关工作。
四、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了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调查工作,各地要在省(区、市)人民政府统一领导下,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卫生健康部门负责协调组织、制定调查方案、专业指导和质量控制等工作;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入校现场调查、学生组织等工作;财政部门负责协调落实经费保障等工作。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将作为各省级人民政府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评议考核基线数据。
二)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
各地要加大人员和设备保障,确保本次调查工作顺利开展。要结合中央财政公共卫生服务补助资金,加大地方财政资金投入。本次新增地市调查所需工作经费由地方统筹安排。各地在"全国学生常见病和健康影响因素监测"工作基础上,要加大政策和资金保障力度。
三)加强质量控制和考核评估
卫生健康、教育部门要组织或依托有资质的机构开展调查工作。对入校专业机构进行审核,加强对近视筛查人员的专业培训、指导和技术考核,开展全过程质量控制,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加强监督检查,每省份要选取至少5%的学生进行现场复核。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将对各省份调查工作进行抽查。如果发现弄虚作假情况,将予以全国通报。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 8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切实加强学生视力保护工作,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青少年近视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的`工作目标,特制定《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及《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岗位职责》、《中小学学生预防近视眼基本知识与要求》(原《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治工作方案(试行)》同时废止),并提出以下工作意见。
1、要充分认识做好保护视力、预防近视工作(以下简称防近工作)的重要性,把防近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中央7号文件,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按照《中小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要求,切实将防近工作抓实、抓细、抓出成效。
2、将学生防近工作提上议事日程,纳入部门工作计划,结合本地实际,制定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工作规划和实施意见,确保实现中央7号文件提出的防近工作目标。
3、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改善中小学教室采光与照明、课桌椅配置、黑板等教学条件,主动协调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学校教学卫生状况进行监督与监测,保障教学设施和条件符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及相关卫生标准,为学生建立良好的视觉环境。
4、加强与卫生、质量监督管理、新闻宣传及妇联、共青团、社区等部门和机构的沟通与协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在保护青少年视力中的作用,形成多部门齐抓共管,相关机构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视力保护工作的合力。
5、将学校防近工作开展情况、学生视力监测及近视眼发病率控制情况纳入学校体育卫生专项督导检查内容,定期开展督导检查。
6、及时总结推广落实《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的典型经验和做法,通过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以点带面,推动学校防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相关文章: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04-07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总结03-30
儿童近视防控工作方案04-07
青少年防控近视方案04-07
青少年近视防控方案04-07
青少年防控近视总结(精选6篇)09-24
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实施方案(精选15篇)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