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时间:2024-06-11 23:20:04 读书笔记 我要投稿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何不写一篇读书笔记记录下呢?怎样写读书笔记才能避免写成“流水账”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培根随笔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分享。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嫉妒使我们对人类灵魂造成伤害,更有着精神上的堕落。它使人不能保持清醒,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嫉妒的对象,结果都是对本身做出低劣的判断。没有人能真正看清楚他嫉妒的事物,嫉妒会蒙蔽思想,击倒宽容,排除心灵宁静的任何可能,一致最终心灵枯萎。我们知道,无论哪里,嫉妒一旦发挥作用,判断力就会粗糙,变得一文不值。不论大脑怎样运转,嫉妒仍是它的一种超负荷,因此,必须辨识它并且与之战斗,用我们唯一的方法:坦诚的面对自我,剖析自己,保持判断力的平衡。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2

  在我儿时的记忆中,总认为培根是一个贪慕荣华富贵的虚浮小人,他为了名利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但通过读《培根随笔》一书,我才了解到了真正的他。读了《培根随笔》后,我才发现了另一个与我想法完全不同的培根,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我恍然明白:“噢!原来还有这样一个培根!”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论美》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避开这文章中写的都是美、德兼备的男性帝王不说,这则是一篇关于“美”的经典之作。它着重论述人应该怎样对待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问题展开评述。“善犹如宝石,以镶嵌自然为美;而善附于美者无疑最美,不过这美者倒不必相貌俊秀,只须气度端庄,仪态宜人。”不错,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因此我想,人的外表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光有外表,只是一个躯壳,行尸走肉,又怎么能算得上是美丽呢?所以,人是因为可爱而美丽,而不是因为美丽而可爱。

  培根的一生竭力倡导“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他推崇科学、发展科学的进步思想和崇尚知识的进步口号,一直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培根的随笔集,对我来说就像是一位人生的'导师,每当我的思想陷入迷局之时,总能为我点破玄机,柳暗花明,又见一村。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培根随笔》正是像这阶梯一般,破除一片又一片的迷雾,引领着人们向真理进发。

  读完这书后,我忽然想起,人是没有十全十美的,而且每个人的理想与信念不同,当然,所追求的事物和追逐的梦想也各不相同,不可把自己的喜好强加在别人身上,也不能依照自己的喜好来评判他人。况且人是有两面的嘛!应多看看别人的优点,吸取精华之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为将来漫漫人生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3

  有这样一本书,写着不胜枚举的名言警句;有这样一本书,细细地品读它时,眼前豁然开朗,心旷神怡;有这样一本书,就算合上书本,不知不觉中有着余音绕梁,不绝于耳的感觉。它的名字就叫做《培根随笔》。

  “知识就是力量”,一句话便鼓舞了多少人发奋读书而成为精神的强者,知识的巨人;“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是他教会我们拥有乐观积极的心态也就等于拥有了克服艰难险阻的勇气与决心;“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是他让我们明白分享的快乐和真谛,友谊的崇高和珍贵。那一篇篇短小精悍的美文犹如一线微小的光亮,穿透层层迷雾之后,引领我们通向一扇隐形的生活大门,发现另一片焕然旖旎的风景。

  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在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话莫过于此。作者用幽默诙谐地风格诉说着一个永恒不变的真理,只要一个人在一切来临时都表现得无所畏惧,那么所有事将都不成问题。虽然这似乎是不可能的,每个人都会有害怕的东西,不愿发生的事情,还有那无法改变的生命的终结,但我们都要学着慢慢去无所畏惧地面对。当你可以用一颗平常心微笑着看待世事的种种,那么你的人生,将是无可限量的。

  初看《培根随笔》时,确实有些枯燥乏味,但其中的精妙绝伦只有慢慢欣赏之后才能发觉。对我而言,它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精神上的富足,它从优美的字字句句中指导我们领略人情世故,对待人生态度,改善处事方式。

  倘用这本书来看世界,待世界,就仿若是一滴雨落在心上,温润了,净化了,升华了,而心轻曳了一波静影,沁染了一缕幽香。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4

  《培根随笔》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弗兰西斯?培根写的。他总结了当时新兴的自然科学的经验和成就,并且瞭望到自然科学发展的前景,立志要促进这种发展。

  他出生于1561年1月22日一个伦敦的官宦世家。良好的家庭教育使培根成熟较早。1576年培根作为英国驻法大使的随员到法国,在法国两年半的时间里,他汲取了许多新的思想。1582年他终于取得了律师资格。1584年当选为国会议员。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培根受到大力赞赏。

  1621年培根被国会指控贪污受贿,被高级法院指控,处罚四万英镑,监禁于伦敦塔内,终生被逐出宫廷,不得任议员和官职。虽然后来罚金和监禁都被豁免,但培根却因此身败名裂。从此,培根不理政事,开始专心从事理论著述。

  1626年他身体孱弱,经不住风寒于1626年4月9日清晨病逝。

  在《谈美》中,培根表达了他对美的独到的看法,他认为秀雅合度的美才是美的精华,是绘画无法表现出来的',他的美学思想已含有浪漫主义的最初萌芽。

  在《谈逆境》中,他为世人留下一句至理名言:“顺境中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逆境中需要的美德是坚韧,那在道德中是一个更为英雄的美德。

  《谈国家的真正强盛》中,他总结出一个国家想成为强大的国家,最重要的是要承认军事是他们的主要的荣誉,跟学问和职业一样。

  读了这些相隔了很久年代的作家作品,最健康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不得不肯定,从某一方面来说,这是一本使人上进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5

  每当我听见“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被人们敬仰信奉的话时,就会忍不住的想起培根——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散作家、哲学家。他所着的《培根随笔》中的每一句话都令我回味,令我思考,令我赞不绝口。

  培根的全名是弗朗西斯·培根。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思想家和科学家,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不但在文学、哲学上多有建树,在自然科学领域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培根是一位经历了诸多磨难的贵族子弟,复杂多变的生活经历丰富了他的阅历,随之而来的,他的思想成熟,言论深邃,富含哲理。他的整个世界观是现世的而不是宗教的(虽然他坚信上帝)。他是一位理性主义者而不是迷信的崇拜者,是一位经验论者而不是诡辩学者。在政治上,他是一位现实主义者而不是理论家。

  《随笔集》共五十八篇,内容涉及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喜爱。培根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对谈及的问题均由发人深省的.独到见解。

  培根的生平经历十分坎坷,他有过高人一等的官职,却也有过被人诬陷、身败名裂的苦楚。但他不屈不挠,以坚定的脚步向着真理迈去。他所创作的《培根人生论》、《新工具》以及《培根随笔》等书,成为的世世代代人们心中永垂不朽的精神食粮。

  在《培根随笔》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要数《论友谊》。在这一篇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以前,我一直认为,朋友,只是是在我遇到困难时拉我一把的救命稻草。直到读完这一篇,我才明白了友谊不仅是以获得利益为出发点,更是在我们伤心或快乐时的一个剪切键和复制键。

  一本好书,不在于它的作者有多高的地位,更不在于它的包装有多么精美,而在于它的价值。《培根随笔》就是一本真正的好书,它让我成长!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6

  一、《培根随笔》的名句

  知识就是力量。 日记

  奇迹总是在不畏中闪现。

  安逸和满足易成为腐败与堕落的温床。

  成功和美德是衡量人生事业的两种尺度。

  知识本身并没有告诉人们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

  毫无理想而又优柔寡断是一种可悲的心理。

  无论你怎样地表示愤怒,都不要做出任何无法挽回的事来。

  才德有如宝石,最好用素净的东西镶嵌。———《培根论说文集》

  人们的举止应当象他们的衣服,不可太紧或过于讲究,应当宽舒一点,以便于工作和运动。———《培根论说文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信任就是关于进言的信任。———《培根论说文集》

  过于求速是作事上最大的危险之一。———《培根论说文集》

  幸运并非没有许多的恐惧与烦恼;厄运也并非没有许多的安慰与希望。———《培根论说文集》

  美德有如名香,经燃烧或压榨而其香愈烈,盖幸运最能显露恶德而厄运最能显露美德也。

  在美方面,相貌的美高于色泽的美,而秀雅合式的动作的美又高于相貌的美。———培根:《论美》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的人令人肃然起敬的。

  有些老人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美……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具有美貌,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好炫耀的人是明哲之士所轻视的,愚蠢之人所艳羡的,谄佞之徒所奉承的,同时他们也是自己所夸耀的言语的奴隶。———《培根论说文集》

  饶舌的人多虚妄。

  二、《培根随笔》的佳段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其怡情也,最见于独处幽居之时;其傅彩也,最见于高谈阔论之中;其长才也,最见于处世判事之际。练达之士虽能分别处理细事或一一判别枝节,然纵观统筹、全局策划,则非好学深思者莫属。

  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因此不常作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者须天生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始能无知而显有知。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7

  《培根随笔》为英国17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华考|zk168。”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8

  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学者,作家、思想家和科学家。《培根随笔》这本书对我有很大的感触和收获,他的人生哲理启发了我,他所说的论是我们人生上的缺点和优点以及人生观。

  在这本《培根随笔》中,培根写到了政治,宗教、友谊、艺术、性格、教育等话题,以及触及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他谈及的问题有发人深省的见解的独特方式,那些发人深思的语句是培根的思想精髓,内容应有尽有,大到国家,小到个人内心世界问题。这些篇章中也处处闪烁着智慧的光辉。

  就比如说文中的”论嫉妒“,每个人都会有小小的嫉妒心,培根所写的嫉妒基本包含了大多数人以及所有人的嫉妒心。什么样的人容易招致嫉妒,什么样的人容易嫉妒别人。我也经常会有嫉妒之心。比如考试成绩发下来,没有其他人好,会闷闷不乐。而培根所说的:”从而刺激了他们,耿耿于怀“我会奋发图强,更加努力,争取下一次超过其他人。

  比如文章中的”论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美,心灵美、外表美。她就像花一样,莲花的清高高洁,菊花的高尚,牡丹的富贵等等不要因为自己的丑陋而断定自己是个一无是处的.人,并不是那样,也许外表丑陋但内心并不丑陋,有所长必有所短,上天是公平的,天底下没有哪个人是十全十美的。那些容貌虽美的人多半是胸无大志平庸一生,但这些结论也不一定完全正确,也有许多容貌美丽且德才双优的人存在。除了人之美之外,还有自然之美和心灵之美。世界上的万物都有她美丽的存在,只是每个人的审美角度和方式大不相同罢了。就算是人类再鬼斧神工也达不到自然创造本身的境界。每一次晚霞、每一次雨过天晴、每一次白皑皑的大雪等等,对于我们它们是千变万化的。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环境是最重要的。

  《培根随笔》这本书让我感触很深,让我懂得了,学到了如何去看待去面对人生的各个方面,是坦然面对是勇敢面对,不要以自己的一点小脾气去看待去面对每一件事情。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9

  前两天读了《培根随笔》后,我发现了一个培根。他有着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费兰西斯。培根,英国哲学家,作家。他被马克思称为“整个现代实验的真正始祖。”他在逻辑学、美学、教育学方面也提出许多思想。着有《新工具》《论说随笔文集》等。

  在《培根随笔》中培根讲到了爱情、宗教、艺术等一系列的话题,它包括着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是啊,朋友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我们应该珍惜友谊,因为它来之不易。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培根随笔》是一本于智慧,生活在一起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一本这样的书。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0

  翻开《培根随笔》,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短小精悍,作者以最短的篇幅摆明事实,讲清道理.《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友谊》、《论真理》等多篇随笔.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在十篇随笔中,给我印象深刻的是《论美》篇。这是一篇关于“美”之作,语言简洁,充满哲理性。“美”本身是个很广泛的问题,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十全十美的,所以,不要抱怨自己外在的`缺陷,只有内在的美才是永恒的美。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形体是一个人的整体形象,体形。颜色指五官相貌,主要是脸部,是局部的。而行为之美,指举手投足的动作神态,是后天的,是内在美的折射表现,在三者中最高。

  因此,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1

  《培根随笔》就像一本字典,当你有什么烦事和闹心事时,就可以向它请教,它不仅会帮你解忧,还会教你走正确的方向,以摆脱困难的纠缠。

  这本书主要谈论了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各种生活琐事和一些政治问题,点出了这些事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并告诉了人们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事错误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如果人人都按照这书上面说的去做(除个别小错误以外),那么人间也就变成世外桃源了。

  这本书适合各种人群阅读,而且都会受的启发。启发我的文章很多,因此我在这里只略举一二,以简略的表达我对这本书的思想感情。

  第一篇感《谈报复》

  这篇文章说得对,用法律管不到的手段进行报复,还情有可原。如果用卑鄙狡猾的手段报复,则——用原文的话说——不得 好死。但是在全文中,有这么一句话我不认同:如果一个人完全是出于生性凶恶而作恶,那又如何?充其量仅像荆棘刺玫,除了扎划钩擦,别无能耐。我认为这里的生性凶恶有一个标准,如果这个人泯灭人性,何止扎划钩擦!恐怕他什么事也做得出来!曾经就有这么一件事:有这么一家人的孩子被无冤无仇的人绑票了,然后帮费就跟孩子的父母要钱,孩子的父母也把钱悉数给了他们,按常理,他们该放人了吧?但是他们把孩子给杀了,杀了不说,还给煮了,煮了不说,还给切成了200多块儿,最后还给扔进下水道里了。这应该算生性凶恶了吧?但他们做的事何止扎划钩擦!

  第二篇感《谈人的天性》

  你的天性如果是好的,那么再好不过了。如果是坏的,则要用文中说的方法去做。我们应该都有这样的'生活体验:如果想要把一个富有弹力的弯曲物快速弄直,则需往弯曲的另一个方向弯,并且要过直的标准。这个方法在改变天性方面也有大作用。假如一个人脾气暴躁,则应极力控制,并且还要露出微笑,即弯向直的另一边。

  文中还说不能太久的迫使自己做一件事,这样会福祸双收,即获取了坚持,也获得了一点错误,把错的东西也深深地印在脑海里。因此要间隔一段儿适当的时间。我玩儿滑板时就是这样。滑了一阵子之后,无意识的间隔几天,再滑时,就觉得水平增长了些许。但是如果间隔了一年多,就感觉自己的水平一落千丈。

  不管戒什么,都要像文中说的一样,先扼制,再自然而然的减少,最后戒除。戒烟就要这样。原始时是几分钟抽一次,然后对于烟瘾要一忍再忍。几天后,抽烟的频率将大大减少。再过几个月,烟不就戒掉了?不过还有一点,也是文中提醒的,目标不能太高或太低。因为太高或太低的话,不仅不会改善,还会越来越糟。

  培根是一个伟大的人物,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不光有那么多流传千世的佳句,还有如此精练实用的文章,把我们生活中能遇到的事谈的淋漓尽致,指引我们走正确的方向,虽然也有的错误,——也可能是社会不同而造成的——但是又有谁能保证,我一辈子都不会犯错呢?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2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说起他的名字,大家都会想到他的《培根随笔》。这个暑假,我有幸拜读了他的文章,从书中我看到了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和对困难决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这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语言简洁,短短的一小篇就可以让人受益匪浅。它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还有不少人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

  《培根随笔》中的随笔篇篇都是精品,篇篇都值得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阅读、一遍又一遍地品味。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在《论美》中,培根说道:“形体之美要胜于颜色之美,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形体之美”。培根的话语既使人们开阔了眼界,也能使人们顿悟。

  在这数十篇随笔中,我最喜欢的就是《论友谊》了,我觉得,人生中最不可少的就是友谊。我特别喜欢书中的一句话:“得不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有友情的社会将是一片沙漠,因此那种乐于孤独的人不是属于人而是属于兽的。”然而他在《论友谊》中的另一句话也是我们所熟悉的:“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句话使我们体会到友谊真的太重要了。

  一本好书可以使人明白一个道理,一本好书可以为人建造一条捷径,一本好书甚至可以改变人一生的命运!就像培根所说的:“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3

  《培根随笔》为英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和哲学家的弗兰西斯·培根所著。《培根随笔》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思想家》、《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论嫉妒》中,我也领会不少彼此越了解,嫉妒心将占据越高。人可以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绝不能容下让身边人的种种上升的.趋势。一个循序渐进地高升的人也不会招来嫉妒。因为这种人的提升被看作是正当的。

  嫉妒在人的生涯中是毕竟的道路,同情心总是医治嫉妒的一味良药。但有多少人能明白文中的道理呢?

  所以,大家好好读读这本《培根随笔》吧,一定会收获匪浅的!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4

  培根,15世纪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是西方近代文学的创始人。人人都敬仰他,但我却不。我讨厌那个工于心计、老于世故的培根。

  一天,当我读到《培根随笔》时,才发现他有另外的一面。他对哲学的`执着,对政治的热衷,对生活的热爱,对理想的追求与对困难绝不轻言放弃,自强不息的精神和态度。

  《培根随笔》中,最令我难以忘怀的是论复仇。培根赞美宽容精神,他说:“宽容是王者的风范。”一个善于宽容的人,不会被世上不平之事摆弄,即使他的身心受到别人的故意伤害,也绝不会冤冤相报,因为宽恕会时时提醒他――邪恶到此为止。

  我想,人人若有像培根这样的觉悟,那么社会岂不是更好?并且,复仇只不过会是将一件芝麻大的小事变大。正如培根所说,那些复仇的人,为的只是看到对方的痛苦,并从中得到快慰;等复仇完了,才发现复仇本身并无任何意义,只能使罪恶不断的传递下去。

  如果,有哪一本书可以告诉你一个人生的哲理,那么就是《培根随笔》。所以,它是一本值得阅读的好书。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15

  这个暑假我读了《培根随笔》这本书,我喜欢他的一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这位被马克思称之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出生于1561年,是莎士比亚的同时代人。他生于豪门,聪颖早慧,从剑桥大学毕业时仅15岁。三年后父亲病故,由于他是继室所生的`小儿子,没有分到什么遗产,只得独立谋生,一时债务压身,饱尝时态炎冷。后来他通过自修获得律师资格并步入政界,几经浮沉后成为国家重臣,最后因一桩至今仍众说纷纭的受贿案被国会弹劾去职。

  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他倡导通过实验揭示自然的奥妙并身体力行从事科学实验,他的散文随笔一共有58,内容涉及哲学、伦理、处世之道等。英国文学专家王佐良先生说培根“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跌出”,这是中肯的评论。

  我认为这本书很不错,现在把它介绍给你了,你喜欢吗?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培根随笔读书笔记05-09

网络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07-18

教育随笔 -范文09-15

行政法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09-02

《童年》读书笔记01-11

课外读书笔记09-04

学生读书笔记10-08

史记读书笔记05-16

《人生》读书笔记08-16

优秀的读书笔记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