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时间:2022-04-29 09:30:16 总结 我要投稿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通用15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明确下一步的工作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通用15篇)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

  课后延时服务是“双减”背景下落实减负提质的一项重大举措,看似轰轰烈烈,实则焦头烂额。这是针对在改革开放背景下的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中,功利驱使自尊心、好胜心之切,致使教育过于追求高分、名校而滋生的弊端,所采取的一种矫正措施。

  课后延时服务的初衷是帮助家长解决“接送难、监管难、辅导难”的重要举措,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增强教育服务能力、使人民群众具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民生工程。

  细思课后延时服务,强调的是时间。“课后延时”即在课程标准计划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后,再延长相应的服务时间。其实就是把学生学习的时间分成了教育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时间和学生接收不到管控的时间。主要是在围绕学生单位时间接受监督管理构设的一种措施。

  理想化的帮助家长解决因为上班监管不了、接送不了、辅导不了的难题。家长上班从小的角度说,为自己养家糊口创造生存来源;从大的角度来说,为国家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但孩子的教育问题更是生存来源和国家级社会发展的大问题,不是眼前,而是长远,更是几代人的发展。

  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需要接送,无可厚非,但很多都有监护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或是请有保姆),农村比较偏远无法接送,基本都建立寄宿制,学生住校。

  初中阶段,因为家庭辅导、校外培训的兴起,城市不知从何时取消了上晚自习,担仍有少部分没有条件的偏远学生住校,学校安排有值守;农村初中学生有大量的住校学生,普遍采取上早读和晚自习的固定模式。

  监管不了,家长确实有一定的困难,隔代教育本来就存在一定代沟;接送不了,不是很普遍,不能接送有住校;辅导不了,不是所有家长都能辅导,如果是这样,也不需要学校了。

  把家长监管问题、接送问题、辅导问题寄予学校教师,理论上教师懂教育,完全可以帮助家长解决难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延时服务在现实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时间上如何界定。

  小学8:00入校,下午3:30放学,辅导时间延至5:50,没问题。农村寄宿制学校,小学没问题,只存在收取一定的服务费用问题;初中一直上有一节早读、八节正课,再加两节晚自习,本来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就安排的井然有序,又来一个延时服务延长的时间从何算起?

  其次是收费问题。

  延时服务费用不能像校外培训那样收取,这是国家行动不得以追求利益去违背。但每小时3元,看似不起眼,它也是利益。人数少了辅导人员不愿意,名以上家长自愿,想方设法也要大部分学生参与。

  利益分配虽然大部分用于服务人员的辛勤付出,关键在于监督公平落实到位。延时服务需要严格的监督和考勤,利益分配不均、服务不到位,就会滋生校内、校外诸多矛盾。

  第三是服务内容的问题。

  还得算算时间账,义务教育的农村初中阶段每天是八节正课(上午四节、下午四节),外加早读和两节晚自习。有些学校为了落实延时服务政策,早读改为30分钟,在上八节正课,再来两节延时服务至6:30分,因为有住校生,晚上还得再上两节晚自习。教师受不了,学生更受不了。

  延时服务的内容原则上不得上文化课,但可以组织学生自主作业,学生两节课全部做作业,学生厌烦不说也不和规定。社团拓展课程需要教师和场地,即是所有教师愿意,但不是所有学校的场所都允许,特别是上千人的大学校,更是难以落实的。

  第四是教师服务态度的问题

  农村寄宿制学校部分教师,本来分内的工作都很难做到位,何况这个零收费的义务教育阶段收了家长3元钱的服务活动,虽然每节课50、60元,不少教师不愿意,一是自家有老人孩子,二来服务不好家长抱怨不乐意,三是担心自己辛勤付出说不定别人比自己分得多。

  第五师服务质量问题

  服务质量需要评价,延时服务质量如何评价,严重困扰着政策的有效实施。不是说那两节课的时间占满服务就达到目标,关键是家长认同与否、同行认同与否、管理者认同与否,这需要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和考核体系,没有模板、没有样本,要把它做好,需要精心研究、细致思考。

  农村寄宿制学校开展延时服务时间、费用、内容、心态、质量等诸多现实问题,不得想当然去开展,需要细心谋划、精心策划,不然不如不开展,否则家校矛盾、校内矛盾、社会矛盾、管理矛盾都有可能发生。有明确思路、有效的措施、担当的思维,静待花开。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2

  “双减”的提出,大大减轻了家长和学生的负担,在此背景下,也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减轻家长对孩子将来升学的心里焦虑。新学期我们要做好“4个优化”,优化教育理念、优化教学方法、优化课堂模式、优化作业设计等,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课堂效率,确保“双减”政策有效落实。

  一、备好课才能上好课

  课前要对教材进行教研组内的深入分析与体悟,理清教学内容思路顺序,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认真备好每一堂,备好每一个学生的课,备好课堂的教学教法。课后做好教学后记与教学反思。善于观察与总结,提高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二、提升课堂教与学的质量

  在双减要求下,我们要进一步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教育教学技能,不断反思,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增强自己对课堂的把控能力,灵活运用教育机智解决课堂问题,从而逐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三、终身学习

  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切实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积极观看优秀教学视频,阅读书籍,主动想有经验的老师请教取经,丰富知识结构,增进自己的专业知识,增强理论底蕴。多听老教师的课,积极向优秀教师学习,吸取他人的长处,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质量达到优良的水平。

  最后,时刻保持保持教育初心,勿忘立德树人教育目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各种教学问题,每一种问题都慧带给我们不同的成长,只有时刻保持自己的那份初心,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师表。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3

  为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精神,结合“我与六一的约定”选择1个重点目标谈计划,说举措,并举例谈开学以来针对此目标所做的亮点工作。我选择的重点目标是“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工作中,踏实、用心、勤学习、勤思考、勤反思、勤实践。

  根据双减中对作业管理的要求,线上教学以来我严格把控作业量。从练习题中筛选习题布置,控制好作业量,保证学生睡眠时间。

  优化作业设计。布置作业设置分层作业,分选做题、必做题,节假日设计个性化作业,不布置超难度、重复性、惩罚性作业。从不让家长检查作业,从不给家长布置作业。

  加强作业辅导。每次作业都认真逐题批改,批改有记录,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个别面批,做好对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和学有余力学生的指导。

  课堂练习。课堂练习结合课本习题、练习册和生活实际情境去选择。比如结合生活,在认知1千米表象时,我用到了高德地图,选取学生熟悉的情境恒大绿洲4期西门到乐尚大门的距离为1千米这个学生易感知的表象来,帮助学生接受新知。

  其实,需要实践操作的内容,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和大家不断探讨,来找出更高效的教学及学生管理方法。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4

  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承担和校外培训承担,是国家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青少年身心健康,事关义务教育髙质量发展,是实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民生工程。推动实施“双减”工作,涉及千家万户,我校深刻领会“双减”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全面提髙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治本之策,把全面规范管理校外培训机构作为重要措施,切实扛牢责任,着力构建良好教育生态,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一、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治理培训机构,在“规范”上下功夫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类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岀来,是减轻校外负担的重点任务。

  在校外培训机构治理±,xx市坚持源头治理、系统治理、严格治理,拉网排查、挂单督战、重拳出击,切实减轻了校外培训负担及家庭经济负担。突出校外培训”时间、作业、线上培训”等管控重点,将培训结束时间、是否留作业作为重要监管和查处内容,聚焦违法违规举办校外培训机构、培训与招生入学挂钩、中小学校及在职教师组织或者参与培训行为、校外培训机构超前超纲培训、侵害消费者权益行为等五个方面,重点查处一批违法违规的校外培训机构反面典型。

  (二)统筹好减负与提质。

  只有减轻大量机械重复的作业负担,切实发挥好作业检验课堂教学成效的基础作用,把学生从效率低效果弱的刷题苦海里解放出来,把家长从繁重的作业辅导或送孩子校外培训的焦虑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破“重智轻德”,立“以德为先”,实现“五育并举”。必须要把作业总量控下来,中小学校要制定和完善作业管理细则,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小学其他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时间不超过60分钟、初中不超过90分钟刚性要求得到有效落实。必须要把作业质量提上来,中小学要聚焦素养优化作业设计、布置、批改、分析反馈、辅导等教与学闭环管理机制,将作业设计与实施纳入校本研修重要内容。中小学要建立完善常规制度,明确检查考核要求,让教师教学、学校检查考核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将作业布置与批改情况的检查结果与教师绩效考核等挂钩。

  (三)明确职责学校制定了“高九双减工作方案”,成立“双减”工作领导专班,作业管理领导专班,系统推进学校“双减”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四)统筹好校内与校外要坚持向课堂“抢”效率,开展启发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学,确保课堂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提高课内学习效率。

  要坚持向校园“争”时间,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全覆盖,除体育、劳动、综合实践等科目必须有课外作业外,鼓励学科作业尽可能在校内完成,实现“小学阶段作业不出校门”。全面加强家校沟通,定期召开以规范办学行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育质量为主题的家长会,减少家长的疑虑和担心,增进家长对“减负”工作的理解和支持,防止学校“减负”的同时家长“增负”。

  全面规范校外培训,成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市场监管等11个部门负责为成员的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校外培训专项治理工作有人管、有人抓。坚持“边排查、边整改”的工作思路,集中整治无证无照、安全隐患、超前超纲、违规收费、暑假集中补课等行为,迅速遏制校外培训机构乱象丛生问题。在运用好全国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机构管理服务平台的同时,依托“XX“开发校外培训机构政务审批管理一体化平台,目前正在部分县(区)试运行。正式运行后,将实现校外培训机构审批备案年检全网通办,资质信息奖惩全面公开,查询评价投诉一键融通。

  (五)作业评价的5种方式

  1、亮点评价。评价以激励当先,尊重学生及其学习成果。

  2、数学课堂作业教师必须全批全改,练习册可采用多种形式批改,错题点明并要求学生予以纠正,纠正错题不能在原题更正,应在老师批阅下面写上“错题更正”四字后再更正。教师每天至少要批改一次作业。优秀学生作业鼓励用花朵或鼓励性语言激励学生。批改作业“WX”要规范。每周课堂作业不少于5次。

  3、三至六年级大、小楷由老师批改,大楷必须要求学生临帖。练习册可采用老师批改、组长批改等多种形式,但教师至少要批改一半以上。

  4、对话性评价。以面谈方式采用情感性语言对学生进行鼓励和指点,引起师生共鸣。5、作文必须详改,对佳句和学生未发现的错别字要用符号批示或注,错别字要求学生更正。病句要予以纠正,眉批和总批要有针对性,指导性、激励性。文中点评要贴切、指导性强。周记可以简改。

  (六)持续加大监管力度,有效减轻学生校外培训负担严格监管制度。

  制定实施《关于加强校外培训机构风险防控措施》和《校外培训机构学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采取信息公示、规范合同、行政执法、资金监管等X项“硬”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力度,特别是通过设立学费专用账户、留存最低存款余额、监管大额资金异动等措施,进一步强化了对校外培训机构的学费资金规范管理。

  (七)进一步转变教育评价观念。

  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大力宣传中小学减负的好经验、好做法,营造更加浓厚的舆论氛围。积极引导学生家长、广大群众切实转变教育评价观念。注重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注重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八)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治理。

  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强化培训内容监管,规范培训服务行为,尤其是在从业人员资质、资金监管、合同使用、课程质量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培训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校外培训负担,维护孩子身心健康和家长合法权益。

  (九)制订了作业批阅的几个要求

  1、作业应该及时批改,作文一般在一周内批改完成外,其他作业一般在当天批改。2、通过分析、梳理学生作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和知识的薄弱环节,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与教学方法策略,作为推进有效课堂教学的依据和支撑。

  3、针对性帮扶完成作业有困难的学生,提倡精批、面批、面改。

  4、严格控制作业量,各年级作业完成时间为:

  (1)一年级原则上不留书面家庭作业

  (2)二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30分钟

  (3)三、四年级家庭作业不超过40分钟5、教师对学困生的作业进行当面批改,或者过后当面指出学生作业中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情况的及时指导,提高学困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十)评价体系激发全员发展本学期学校将以“诚信银行”为新的学生评价体系,在学校评价的总体框架下,各班制定适合的评选细则,以评促管,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诚信银行”评价体系分为明德卡、善学卡、修身卡、玉润卡、勤创卡。明德卡主要表彰学生乐于助人、拾金不昧等高尚的行为,由大队部和班主任进行评价;善学卡表彰课堂表现突出、作业完成优秀的学生,由科学、语文、数学、英语、道法老师进行评价;玉润卡表彰积极参加区、学校的艺术活动的学生,由音乐、美术老师进行评价;修身卡主要面向体育活动,体育小达人评选中表现突出,体育达标进步巨大的学生,由体育老师进行评价;勤创卡表彰学会本年级应该掌握的劳动技能,完成劳综老师布置的任务,由综合实践和班主任老师进行评价。

  二、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对表上级部门的“双减”意见研究制定“双减”XX方案,压实属地主体责任,稳妥审慎推进。减负是一项系统工程,解“表”不治本,要更多地采用中医治“里”的疗法。只要我们从坚守教育初心、牢记教育使命的髙度来认识这项工作,以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的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来推进这项工作,有破釜沉舟的决心和滚石上山的韧劲,就一定能打好“双减”这场硬仗!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5

  建立培训内容备案与监督制度,制定出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材料管理办法。严禁超标超前培训,严禁非学科类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类培训,严禁提供境外教育课程。依法依规坚决查处超范围培训、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内容低俗违法、盗版侵权等突出问题。严格执行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培训机构不得高薪挖抢学校教师;从事学科类培训的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教师资格,并将教师资格信息在培训机构场所及网站显著位置公布;不得泄露家长和学生个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培训成本等因素确定培训机构收费项目和标准,向社会公示、接受监督。全面使用《中小学生校外培训服务合同(示范文本)》。进一步健全常态化排查机制,及时掌握校外培训机构情况及信息,完善“黑白名单”制度。

  深化高中招生改革。各地要积极完善基于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结合综合素质评价的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模式,依据不同科目特点,完善考试方式和成绩呈现方式。坚持以学定考,进一步提升中考命题质量,防止偏题、怪题、超过课程标准的难题。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规范普通高中招生秩序,杜绝违规招生、恶性竞争。

  各地在做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的同时,还要统筹做好面向3至6岁学龄前儿童和普通高中学生的校外培训治理工作,不得开展面向学龄前儿童的线上培训,严禁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不再审批新的面向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和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对面向普通高中学生的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参照本意见有关规定执行。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6

  “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于孩子们的发展,对于校内的学习、校外的培训,都有了更加明确、更加规范化的要求,这对于我们的教育工作来说,无疑是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作为教师,我们应扛起减负增效的重任,不忘教书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全面提升教育质量。

  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和六年级美术课,横跨中段和高段。在提高教育教学和美育素养目标要求上也大有不同。对于中段的学生,教学以兴趣引导为主,让他们始终能保持对学习的兴趣,才能持久坚持。对于高段的学生,教学以体验感受为主,让他们着重感知美育的价值形成自己的认知观。

  不同的教学目标,设定的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我主要从备课、作业要求、指导方法三个方面进行设计。

  一、备课

  六年级的教学模式开始以专业美术基础训练,围绕名作欣赏、设计制作体验开展。在课程准备上,我会在课件当中收集大量素材,纵向和横向的去展示更多的内容,让学生深刻体验、打开眼界、拓宽思路,从而形成自己的认知。

  四年级的教学模式开始进入写实技巧的练习,增加多样媒材进行创作,增加学生的参与性,提高并保持学生学习美术兴趣。在课程准备上,我会在课件当中引领创作思路,引起学生的创作兴趣,详细讲解创作方式,从而在创作中体验美术的乐趣、保持学习兴趣。

  二、作业要求

  六年级的作业多以写实写生为主,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事和物再通过艺术手法来描绘出自己的感想。作业类型以培养学生的耐心观察能力,能够细心观察、静心创作,不求能够全部达到高超水平,但能够通过自己的观察学会细节描绘和精心刻画。另外,结合六年级的学习情况,美术作业都要求当堂完成,课堂上通过老师的辅导、讲解进行创作,最后面批作业,辅导学生在造型刻画、色彩搭配等方面进行深入精细描绘。

  四年级的作业多以回忆想象创作为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想象力,启发创作灵感,动手创作出多姿多彩的多种作品风格。将动手实践贯彻始终,多动手、多制作、多鼓励,从中体验到创作兴趣,为今后的美育学习奠定基础。

  三、指导方法

  六年级的指导多重在示范,通过教师示范、纠正实践过程中的讲解,让学生美术专业上慢慢进步,体会到专业美术带来的成长。

  四年级的指导多重在引导,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进行想象创作,不拘束学生的创作灵感,保持学生的创作兴趣,体会创作乐趣。

  双减政策的实施要让课堂教学更高效,让学生能在课堂中体验到美术学科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想象力和观察力,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形成自己的审美感知。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7

  落实“双减”政策,是一场“减”与“增”的博弈,要做到两者的平衡,则需要回归教育初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探索“五育融合”育人路径,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XX区第二小学建校50年来,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育人理念,立足“双减”背景,学校提出构建“一体化”育人新格局,从管理体系、教学模式、资源供给等维度开展创新实践,力求成就每一位教师和孩子,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一、重新排兵布阵,构建“年级组一体化”管理体系

  学校打破以往固有的学科制教研组管理体系,以“学生”为核心,对全校教师重新排兵布阵。实行年级组制课后服务模式,将所有教师分入六个年级组,组内人员均由本年级不同学科教师组成,实现低重心、扁平化、高效能的管理,把管理重心下移,把管理关口前移,加强了彼此间的沟通与协调,形成育人合力。

  (一)发挥年级主体作用,量身定制,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

  以年级为单位,体量小,更利于兼顾学生的个体需求。基于校级课后服务方案的引领,积极发挥各年级组的主体作用,在开学第一周,面向学生、家长进行了需求调研,为本年级学生量身定制课后服务方案,不仅做到了“一年(级)一策”,也做到了“一班一策”,争取实现“一生一策”。

  (二)年级组长自主统筹,灵活调控,确保教师弹性上下班

  各年级组的人员安排由组长结合组内情况,进行自主统筹协调。原则上当日第一节及以上,没有授课任务的教师可9:00到岗上班。当日16:30后没有工作任务的教师即可下班。同时,我们在校内还设置了茶歇室、休息室,使老师们不离校也能弹性工作。另外,对于时间上不好调配错峰的岗位,从岗位绩效给予教师认可。

  目前,学校100%的教师都能够实现每周两次以上的弹性上下班,让教师感受到学校的“暖心、真心”,才能实现育人中的“用心、精心”。

  (三)“双组长”管理,保障年级工作“双统筹”

  为高效推进管理工作,每年级都有一名行政干部进组,与年级大组长形成“双组长”负责制,保障日常管理与业务管理“双统筹”。实现对年级工作的高位引领,深度指导、严格把关、有效落实。

  (四)学科共融,智慧共享,助力“五育并举”落地生根

  各年级组每周固定时间召开一次组会,以育人为目标,聚焦学生成长,所有学科教师共同研讨未来一周作业设计,统筹协调每日作业总量与内容,开展课业辅导集体备课等等,促进了学科间的融合,将五育并举落到实处。作业研讨结果由组长与行政干部确认后,将于每周一在年级公示区进行公示。

  二、打造“教学评改一体化”教学模式

  如何以减轻学生作业负担为杠杆,撬动学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发展?学校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重效能,促提升,逐步探索出一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改”一体化学习闭环模式。

  (一)以“一体化”为课题,构建“二个一”改革机制

  1、形成一个教学体系。即在学习目标引领下,将教学设计、学习过程、作业反馈和教学改进整合成一个一体化的“教学评改”体系。

  2、突出一个核心内容。即将“作业”作为检验学习目标是否达成的核心内容。学校制定了作业“三步走”原则,即,把作业设计作为教学设计的重要部分;把作业实施作为学习评价的重要依据;把作业效果作为教学改进的核心标准,共同勾勒出教与学的同心圆。

  (二)以“作业设计”为目标,聚焦源头治理

  1、形成大单元作业设计任务链。学校提出“大单元作业任务”的理念,将任务链引入单元作业的设计中。明确学生的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是不能脱离的,在备课时我们就应结合单元和课时教学内容、学生学情、学习目标,提前设计好单元作业及每节课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要以作业为切入口,将作业设计、课堂教学、课上练习、学生辅导建立联系形成闭环。从单元视角、学生视角、融合视角设计有趣、有效、有质的.作业,形成单元课时任务“一条线”,单元作业“一道链”,从而促进学生建构素养培育的“一张网”,提升作业的整体性、关联性和逻辑性。

  2、以综合性作业设计为核心突破点。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作业设计更加偏重综合性、实践性、应用性。但我们发现,当综合性作业设计与学习进程、学生能力不匹配时,往往会被学生视之为附加任务,甚至导致学生的负担感加重。为此,学校重点关注综合性作业设计的实效性,提出“五个策略”:

  ▲基于单元学习主题,有效创设作业情境

  ▲基于学生学习进程,逐步分解作业任务

  ▲基于学生认知特点,精心搭建学习支架

  ▲基于学生个性发展,注重作业成果展评,从而真正发挥综合性作业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三)以“作业实施”为路径,形成一体化脉络

  1、精耕课堂,注重学习过程体验。课堂教学实行“5—10—5”,即,入课前5分钟的作业反馈时间,课上不少于10分钟的课堂练习时间,下课前5分钟为作业解读时间。开展课堂教学和课下作业一体化设计,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有充分的体验和探究后,以作业作为学习活动的必要补充,同时要求学生带着新的思考去实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分层作业,拓宽思维发展空间。学校首先明确了分层作业的定位,其目的绝不是要给学生分层,而是为学生提供多维度的作业选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激励学生自主进步。在课上教师以“学习评价单”为载体,帮助学生诊断自己当堂课的学习情况,并就当天需要完成的分层作业进行讲解,指导学生按照自主发展需求选择分层作业,逐步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如:数学学科以“点亮星空”为主题,将作业分为小试牛刀、大展身手、勇闯难关三个等级,对应基础、延伸、素质培养,学生完成不同等级的作业,也能获得不同的“星星”,鼓励学生结合当日学习情况自主选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因材施教。

  (四)以“作业评价”为导向,推进改革

  1、以“能力要素”为评价标准,精准问题定位。基于学生能力培养指标,细化完成每一项作业所需的能力要素,如,将语文学科的看拼音写词作业,分为拼读能力与规范书写能力两个评价指标。数学的应用题分为阅读能力、计算能力、思维能力、识图能力、书写能力等评价指标。依据能力要素评价,帮助学生复盘作业完成的过程,靶向问题症结,关注到个体发展。

  2、以“作业效果”为改进依据,打造学习闭环。借助“一本一图”,即,个体学生错题记录本、班级课时作业评价图,使学生能够清晰了解自己学习情况,及时查漏补缺,教师从整体了解班级学习效果,帮助学生突破理解障碍、整理知识系统、跟进补偿学习,并随时调整下一步教学,真正打造学生学习的闭环模式。

  三、整合“家校社一体化”资源供给

  落实好“双减”要求,在课堂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要做好课后服务这篇大文章,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学校树立“家校社一体化”大教育资源观,统筹协调好多方资源供给。

  (一)发挥集团化办学优势,打造“校级名师工作坊”

  学校充分挖掘集团内优秀骨干教师资源,成立校级名师工作坊,通过构建名师微课资源库、二小线上直播课等多种途径,在丰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确保教学质量,同时又实现了校区间课程的同步、优质和均衡。

  (二)挖掘家长优质资源,开展“二小儒雅讲堂”

  学校主动打破“围墙”,每周二下午邀请有一技之长的家长志愿者走进校园,开设“儒雅讲堂”,共同为学生构建优质家长课程资源。目前学校已收集了如“纳米技术的认知”、“中华传统礼仪”、“航空航天器揭秘”等百余节优质的家长课程资源,成为了二小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三)对接校外教育资源,构建“二小专家课程智库”

  学校引入周边的几十所大学及科研院所资源,使高精尖人才走进校园,打造了涵盖课后服务、专家讲座、师资培训、拓展课程、研学场馆等百余节专属课程,为学生播撒了科学启蒙的种子,点亮了科学的明灯,弘扬了科学精神,普及了科学知识,营造了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形成学校与社会一体化的育人模式。

  总之,为推进“双减”工作的有效落实,XX区二小以构建“一体化”育人大格局为目标,充分发挥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将学校“桃红李白心暖花开”的教育愿景,融入到管理、教育教学、科研课程的每一个细节之中,学校各部门都站在培养人的高度,在“双减”工作中有动力、敢作为、破难点!让学生回归学校,让教育回归本真,促“双减”政策落地生根,让每一个孩子绽放最美的自己!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8

  为继续扎实推进“双减”工作,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进一步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乌兰哈达中心小学开展落实了具有本校特色的“5+2”课后服务。

  一、书包上瘦身

  合理调控

  推行“小书包”不回家政策,“小学一、二年级坚决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小学三至六年级书面作业平均完成时间不超过60分钟”等硬核要求落实到底,在课后服务的时间段完成作业,让作业不出校门。

  严格执行“三不”“两禁止”:不布置大量抄写、机械重复性作业;不留超出课标要求的超纲作业;不留惩罚性作业。

  禁止通过手机微信或QQ群等方式留作业;禁止给家长布置作业,要求家长批改、打印作业等。量上精减,形上瘦身,让孩子轻松无作业回家。

  二、时间上减压

  健康为本

  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课程要求,周一至周三,老师们精心安排了夯实基础的知识类作业、发展兴趣的游戏类作业、感知体验的实践类作业。周四则是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学校共开设了少儿舞蹈、少儿合唱、少儿绘画、心脑珠算、体育游戏等10个项目课程,使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三、课堂上深研

  提质为核

  实现轻负高效的主战场在课堂上。我们一直秉持“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的哲学理念,着力打造“四声”课堂,在提高课堂质量上下足功夫,保证减量不减质。

  1.调整备课时间和模式。根据课后服务时间和课程安排进行整合,以学科组为单位集中备课,开启“无生课堂”备课模式。

  2.梯度教研传帮带模式。设立每周三、四教研日,安排领导,骨干教师,新入职教师梯度教研,领导示范、骨干引领、青年练兵、师傅指导协同发展模式.

  3.组建新教师入职团队,设定新教师培训路径。通过“德育管理”,“教学组织和学科教学”“教师专业成长”等,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

  四、作业上革命

  分层多选

  遵从“顶层设计、专业引领、协同推进”的工作思路对作业留法流量上进行了深层次的重塑,进行一场“悄悄地革命”。集中学校优势,整合学校资源,设计A、B套餐式分层选做作业,从量上、难易程度上、兴趣上自选套餐,教师适时答疑解惑,个别辅导……让学有余力学生感兴趣吃饱,需要帮助的学生减轻压力,轻松完成。

  五、内容上多元

  课程出彩

  小学课后服务,全校学生参与率达到96.5%,全校教师参与率达到100%,并聘请三位校外专业人员入校参与课后服务,拓展服务内容。

  学校统筹配置课程“套餐”,以社团方式推进落实,让孩子们自主选择。学校设置了舞蹈、合唱、手工、珠心算、健体游戏、棋类、衍纸、足球、篮球等23个项目课程,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的活动中,真正实现身动、心动、脑动、情动、意动、手动的多元融合体验。

  六、制度上健全

  加强监督

  学校把提高作业质量为一个课题加以研究,成立作业研究小组,先后出台了《作业管理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作业公示制度》、《作业布置与批改十项要求》、《作业设计十项原则》等质量提升办法,积极实行分层作业,每周五在公示板上公示每个年组、班级的作业,使作业从大水漫灌变为精准浇灌,帮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提升学习效率。

  七、服务上调研

  群众满意

  推行“5+2”课后服务以来,小学针对学校服务及“双减”落实情况设计了问卷调查发放给家长,进行了匿名反馈调研,收回反馈记录936份,并对结果统计分析。对课后服务满意率达到99.1%,其他选项满意都在95%以上,达到了预期效果,群众满意一直是我们服务的宗旨,我们也会继续调整和丰富课后服务内容,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满意。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9

  随着“双减”政策相继出台,“双减”背景下的作业管理,成为受老师和家长关注的重要话题。

  “双减”后学校如何通过高品质的作业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如何通过作业的有效管理既能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又能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和自主学习习惯?我校作了如下尝试:

  一、确定“142”作业设计原则,建设学科单元作业库

  组织教师以教研组为单位重新学习作业的功能、分类、设计等理论知识,并结合学校实际研究确定了“一个设计思路,四个相结合,两个全面覆盖”的“142”作业设计原则。

  整体设计课内课外学习活动,将课外作业和课堂教学有机结合,作业设计思想:作业要体现学科核心素养,要关注学生能力培养,以少而精的高质量作业取代简单、机械、重复的低质作业,实现“减负提质”。

  作业设计“四个相结合”:作业设计要做到依据常规性和阶段性相结合、规定性和自主性相结合、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实践性和人文性相结合。

  作业要“两个全面覆盖”:单元内的知识、能力、素养要全覆盖,并要有侧重;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个性作业全覆盖,并要有余量。学科教研组通过系统性选编、改编、创编符合学科学习规律、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逐步形成适合我校学情特点的单元作业集,最终建立学科单元作业资源库。

  每位教师在“142”作业设计原则指导下,学习提升自主设计作业能力,精选作业内容,精准设计作业,合理确定作业数量和难度。

  在布置作业前自己先将作业做一遍,并根据完成作业的体验预估作业的难度和学生完成的时长,并进行菜单式分类。在实际布置作业时,要在下课之前完成作业布置,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菜单式布置,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内容选单及对应的完成时长范围,指导各个层次的学生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

  二、编制每日作业记录单,实现作业全方面监管

  1、校级管理

  学校统一设计学生作业记录单模板,供学生记录每日作业及完成情况。作业记录单的项目包括:学科、作业内容、预估时间、实际用时、自主安排、就寝时间、家长留言等。

  2、教务管理

  教务处每周通过各年级各学科备课组上交的下周作业预布置清单,监控各年级各学科作业的质量,统筹协调每日各班学生的作业总量,确保学生作业减量提质;同时教务处还通过检查各班学习委员记录的班级日志,监控学科高质量作业管理的落实情况。

  3、备课组管理

  学科备课组提前一周研究设计单元作业,并形成周学科作业清单,上报教务处。

  4、年级组管理

  各年级组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管理学生作业记录单,即通过对学生作业记录单的收、批、评,落实班级学生的作业管理。

  作业记录单使用:每个学生每日随堂记录各科作业的内容和老师预估的时长;并在完成作业后记录实际的完成时间,以及就寝的时间;学有余力的学生记录自主学习的内容和时长;家长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自主留言;班主任每天收集批改学生的作业记录单,对各科作业的实际完成情况及时与学科教师沟通,对家长的留言及时回复,对作业单反应出的学生优点及问题及时汇总,并利用每周班会时间对作业记录单所反应出的情况作点评,树立班级完成作业标杆,引导学生做好时间的主人。

  作业记录单看似简单,其作用还真不小。

  对学校而言:

  ■可监控各学科作业布置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为学科组提供作业设计合理性的佐证,强化对作业设计的研究。

  ■为班主任统筹各学科作业量提供依据,从而更好的控制学生作业总量。

  对学生而言:

  ■通过学生作业记录的完成情况,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通过优秀作业记录单的点评,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培养随堂记录作业的习惯,逐步学会管理时间,养成限时作业珍惜时间的品质,提高学习的效率。

  ■分层作业让每个学生在其学习基础上都有巩固提升空间,自主安排可以指导学生居家的个性化学习、活动等。

  对家长而言:

  ■家长知晓学生作业情况,监督学校“双减”工作的落实。

  ■搭建学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渠道,随时了解家长的诉求。

  ■追踪学生学习状态,督促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小作业、大思考、精管理,减负不减质,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创新管理方法,探索更多让“双减”落地的措施,减负提质。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0

  “双减”工作开展百日来,完小努力构建“双减”工作体系、结合“五项”管理要求、“课后服务”工作本质,按照既定实施方案,不断通过各种活动载体,研讨实施各项活动,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提高综合素养。现结合开展的工作实际,不断总结提升,充分认识,高度重视,调整方案,研讨过程。总结如下。

  一、落实新政,让思想在学习中彻底洗礼

  深入了解“双减”政策,才能正确地落实政策。学校组织教师学习国家“双减”工作意见,省、市“双减”工作要求,更新陈旧观念;讨论制定本校“双减”工作实施方案、“课后服务”工作实施方案、“五项管理”实施办法。通过召开“双减”工作专题家长座谈会,广泛听取家长意见,优化方案,宣传国家“双减”工作的重大意义,明确学校“双减”工作内容、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应承担的责任。

  二、聚焦教学,让能力在课堂中有效提升

  紧抓质量提升这个“魂”,专注教研,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上积极探索。

  一是安排骨干教师聚焦核心素养示范教学,呈现“双减”新政下的学思融通高效课堂;

  二是要求教师立足课堂主阵地,以生为本,充分准备,精心设计,训练到位,上好每一节常态课,努力打造充满“掌声、笑声、辩论声”的高效课堂;

  三是关注新入职教师,管理人员与结对师傅“推门听课”,给予及时的指导与帮助,助力他们提升业务水平。

  三、优化作业,让学生在练习中有效巩固

  出台作业管理规定,教务处细化作业管理要求,落实作业公示制度,作业质量评价制度。学校分管领导及教务处定期做好作业情况调控与反馈。

  在12月13日—17日分阶段分年级组、教研组集中开展了“双减”背景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研讨会,通过研讨会的开展,大家分享了好的作业设计与管理的经验,研讨了在作业设计与管理过程中的困惑。精心设计课堂作业,努力提高作业实效。各科教师遵循“精选、先做、全批、反馈”作业原则,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内容,安排随堂练习,即做即批,做好记录,提高作业实效;分层设计家庭作业,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作业方式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机会,注重能力培养。

  四、精准施策,让学生在服务中全面发展

  精准落实“双减”政策。学校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指导,结合学校实际,发放课后服务工作《告家长书》,统计回执,了解家长需求;紧扣“双减”本质,召开推进会议,按照边实施边改进,优化服务内容,合理配置时间,真正做到贴合家长需求,为民办实事;着力探索“5+2”模式,在校解决学生作业问题,解放时间,释放空间,给学生足够多的阅读、运动、劳动等发展、成长机会。

  五、拓宽渠道,让校园在活动中丰富多彩

  硬核“双减”,减负不减质。全面丰富服务内容,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学段要求,结合办学特色和实际情况,以“培植高尚情操,发展个性特长,拓展综合能力,促进和谐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合校园各类资源,科学设计课后服务内容。第一时段安排学生自主学习、教师辅导答疑等。第二时段为学生自主活动或学校组织活动时间。校级社团活动期间,学校开放所有功能教室,安排体育、器乐、科普、艺术、阅读、等各类社团活动。每位学生自主选择,积极参与。同时,各班级结合本班特色,开展班级小社团活动:讲讲故事、玩玩游戏、剪剪纸、下下棋……确保留在教室里的孩子同等参与活动,享受活动的快乐。

  “双减”工作落实意义重大深远,我们要不断总结经验,细化“五项”管理,加大“课后服务”力度,狠抓课堂教学常规管理,优化作业设计与管理,不断形成具体地域特色的文化体系,构建健康、和谐的育人环境,提升我校的办学品牌。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1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劳动教育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教育紧密相联,其作用是其他教育不可取代的。

  1、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教育与劳动是分离的。教师的教学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没有把学生的学习与劳动结合起来。《教育法》第五条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方针指明的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的强有力手段之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当今国际教育改革的一个普遍趋势。

  2、现代独生子女的增加,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由于家长希望价值(只希望自己的孩子学习好,成绩优秀)的限制,造成目前学生的劳动意识淡薄,劳动能力不强。学习本身就是劳动,劳动伴随人一生。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提高学生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是小学教育工作者贯彻执行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体现。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

  1、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意识,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锻炼学生的劳动能力,使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的接班人。

  3、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明白劳动的价值和意义。

  4、在劳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劳动创造人的学说。马克思主张在合理的社会制度下,每个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应成为生产工作者,不仅用脑劳动,而且用手劳动。现代生产力的发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客观基础,随着现代科学和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生产劳动的内涵更加扩大了,它已不仅仅局限于体力劳动,它对劳动者智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和劳动态度,热爱劳动和

  1劳动人民,养成劳动习惯的教育。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人的个性、才能和世界观是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抗毒素”;体力劳动与智力劳动互相调剂,学习效果会更好;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2、建构主义理论。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的培养关键还是要激发自身的劳 动兴趣,在各自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的劳动能力。

  三、基本原则

  1、全体性原则:

  面向全体是素质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劳技课在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上,必须从劳动技术教育的基础性、通用性出发,做到面向每一位学生,适应每一个孩子,使每位学生都能享有均等的动手、动脑、参与学习的机会,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和提高。

  2、全面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必须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学习必要的劳动技术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又要注重渗透思想教育,培养学生健康又健全的人格。

  3、基础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是一门使学生学会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工具课。教育资源的开发必须既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劳动态度、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又要使学生初步掌握一些工农业生产和服务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

  4、活动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坚持以学生自身实践为主的原则。要保证学生主体有足够的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操作中去实现理解、认识、探索、创造、交流和情感体验,在动作的内化过程中促进学生智力、技能、情感、个性的发展。

  5、开放性原则

  劳技教育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注意和其他学科

  教学的紧密联系和互相渗透,要因地、因校制宜,从实际出发,开发教学资源;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做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结合。

  6、主体性原则

  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多地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实验、动手实践操作的时间和空间,大胆放手让他们解决生产中的实践问题,激发他们探索真知的愿望和热情,使他们在掌握劳动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创造性。

  7、目的性原则

  劳技教育资源的开发和设计,其外显活动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性。要彻底消除无目的无意义的“花架子”活动,力求避免为活动而活动;要充分考虑到每次活动都是教育中所必需的,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

  8、因材施教原则

  劳技教育活动必须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的特征和掌握知识量的多少,提出不同的要求进行分类指导,从学生的个性差异、兴趣差异、特长差异、能力差异出发,因人制宜地加强个别指导。

  9、区域性原则

  劳动技术教育的内容,各地的情况是不同的,强调它的地方性特点或者区域性的特点,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校得天独厚的劳动教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的开发和利用我校的劳动技术教育资源。

  四、概念界定

  劳动意识是指学生有劳动的意识,明白人在生活中是需要劳动的。劳动习惯是指学生平时有良好的劳动的习惯,理解劳动的意义。劳动能力是指学生在平时生活中能够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五、研究目标

  1、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他们懂得劳动的伟大意义。

  2、使学生认识到劳动是公民的神圣义务和权利。

  3、培养学生的劳动技能和习惯。

  4、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

  5、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六、研究内容设计

  第一阶段:劳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

  要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就必须在劳动教育中贯穿思想品德教育,使劳动教育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因为单纯的劳动不能自然而然地形成正确的劳动观点和习惯,如果没有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教育引导学生,劳动就可能成为一种无目的的劳累过程,甚至还会产生怕苦、怕累,轻视厌烦劳动等思想。所以在劳动中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勤劳、俭朴、不怕苦、不怕累、勇于同困难作斗争、助人为乐、关心别人、尊敬长辈等思想品质,是提高劳动教育质量的根本保证。

  一二月:我为自己变美丽三月:我为祖国添绿色

  四月:我为家乡扫一扫五月:我为学校出点力

  六月:我为同学做点事七八月:我为父母敬份孝

  九月:我为老师献爱心十月:我为班里争荣誉

  十一月:我为邻居干件事十二月:我为英雄写一写

  第二阶段: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相结合

  劳动教育与其它各科教学各有自己独立的体系和结构,但客观上却存在密切的相互作用关系。一方面,劳动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是以其它各科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的。在劳动中总是要应用到其他各科所学的知识、技能。另一方面,各科教学不仅可以借助劳动教育巩固知识技能,还可以联系实际充实教学内容。如数学课的教学可以编农作物产量、测量土地、计算香菇的效益等习题;语文课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劳动过程中的各种素材写作文、记日记等;劳动和生活课可以让学生学会种植、剪贴、养殖等。劳动教育与各科教学的有机结合、相互促进,在教学中渗透劳动教育,在劳动中学会学习。也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一个有效途径。

  1、学生的个人劳动(洗衣服、手帕、红领巾;穿衣服,叠衣服、被子;结合营养餐的动手劳动)

  2、学生的家务劳动(洗碗、扫地等)

  3、学生的校园劳动(整理书包、大扫除、管理包干区、背书、写字、抄写)

  4、学生的基地劳动(松土、整地、种蔬菜、种树)

  第三阶段:总结提高,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在前阶段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方位地分析总结,使之成为理论化

  的结果,并且形成办学特色,指导学校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

  七、研究过程设计

  具体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2006年3月──2006年6月

  2005年9月前。设计检测研究模型有效性的评价指标(学生的劳动观点、习惯和能力,思想品德的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情况,对其它学科学习的帮助情况)与检测工具等。负责人:吴晓莲

  第二阶段:2006年9月──2006年12月

  2005年9月──2006年9月。进行第

  一、第二阶段的研究,组织专题观摩、交流等活动。负责人:吴晓莲各班主任。

  第三阶段:2007年2月──2007年7月

  进行第三阶段的研究,总结案例分析并汇编成集。形成自己学校的校本课程。负责人:吴晓莲、各班主任。

  八、研究的条件分析

  1、政策条件。新课程等有关教育文件明确要求加强小学生的劳动教育,培养小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

  2、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了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题研究小组,有力的保障课题的顺利进行。

  3、基本条件。我校有7个班,近300名学生,全部是农村孩子。学校有劳动基地600多平方米。教师来自农村有良好劳动的习惯和能力。

  九、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1、调查法。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等。查阅有关文献材料,根据地区劳技教育资源的考察和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实际情况调查,开发和设计

  具有学校特色的劳技教育资源。

  2、实践法。通过实践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等。

  3、观察法。在劳动过程中观察学生的劳动习惯和能力,帮助他们提高劳动能力。

  自变量──学生课内劳动和课外劳动

  因变量──通过培养学生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和劳动能力的教育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控制变量──样本的代表性,学生劳动的时间

  十、组织机构

  1、建立学校领导组成的课题领导小组和班主任、骨干教师组成的科研小组,各自分工,又互相配合协作,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2、加强课题管理,做到有目标、有活动、有记录、有总结、有案例、有报告。

  3、每月召开课题会议,交流课题情况,确保课题顺利开展。

  4、成立校长为组长的课题领导小组,负责规划、联系、协调等工作。同时成立科研小组,具体负责课题的实践与研究工作。

  十一、预期研究成果

  1、研究报告,专题论文集。

  2、案例分析汇编成集。

  3、汇编劳动教育校本教材。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2

  江夏现辖6街(办事处)、5镇、2乡和1个经济开发区,总面积2008平方公里,总人口64万,其中农业人口40万。全区共有中小学校134所,学生7.93万人。

  近年来,在市教育局和江夏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伴随着江夏社会经济的迅速腾飞,全区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得到强力推进。今年9所学校共新改扩建校舍15981㎡,其中学生宿舍10257㎡(新建4512㎡、改扩建5745㎡)、食堂3068㎡(新建832㎡、改扩建2236㎡)、教学用房2656㎡(改扩建2656㎡)。完成总投资920万元,其中土建828万元、设备购置92购置万。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全面推进了全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中,我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教育需求为宗旨,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明确“先行试点,逐步铺开”的工作思路,严把工程建设标准,坚持做到布局上高起点、建设上高规格、配置上高标准、管理上高要求、服务上高质量,全面提升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服务的档次与水平。

  一、建设上坚持“三个统筹”

  1、统筹布局规划

  在寄宿制学校的布局上,我们坚持全面统筹、科学规划,做到高起点、高规格,避免过去“普九”建设中的学校布点散、重复建设多的现象。科学制定“十一五”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确保寄宿制学校是今后将长期保留的中心学校,确保建设的规模效益。在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我们根据市教育局关于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要求,牢牢把握“两个原则”:一是够用与实用的原则,在充分考虑建设校所在地生源变化的基础上,综合利用现有教育资源,不搞超标准建设;二是“不举债建设”的原则,将寄宿制学校建设与初中学校标准化建设、新农村卫生新校园建设和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有机结合,避免重复建设,实现建设投入的效益最大化。所有建设项目全部实行预算管理,全额纳入财政预算,确保项目学校在整个建设工程中不超支、不欠债。

  2、统筹建设领导

  为确保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真正将这项工程办成“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我区成立了三级领导机构,统筹寄宿制工程建设:

  一是成立由区政府分管副区长刘庆香亲自挂帅,区发改委、财政、土地规划、教育、卫生、建设等相关单位领导为成员的江夏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将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纳入全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定期召开会议、现场视察,及时协调解决建设工程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确保建设工作的落实;

  二是成立由教育局长王松林任组长、分管副局长陈必林具体指导、相关职能科室为成员的寄宿制建设领导小组,对全区的寄宿制建设进行全面规划,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及时督办项目建设;

  三是成立以校长为第一责任人的项目学校建设工作专班,全面落实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全面监督工程建设质量。三级领导机构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层层把关,确保了建设工程的顺利推进。

  3、统筹两个建设

  在寄宿制学校硬件建设上,我们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坚持公正招投标制度,从源头上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规范施工流程,每个项目都必须做到规范操作、安全施工,实现工程的“三个确保”,即确保质量、确保工期、确保安全。在当前建筑材料和人力成本猛增的情况下,我们宁可增加建设成本,也要确保工程质量。如今年按市级预算标准,新建校舍为500元/平方米,但我们实际砖混造价在750元/平方米左右,高出市级标准50%。

  在加强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强寄宿学校蔬菜副食基地建设。各寄宿学校经济争取当地政府支持,采取无偿划拨或租赁土地的方式,支持寄宿学校建设蔬菜副食基地,基地收获全部用于补贴学生生活,在当前粮食和肉食大幅涨价的情况下,保证学生就餐质量不降、份量不减、价格不涨,并为学生提供劳动和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如金水寄宿制小学,原属国营农场子弟小学,在学校收归江夏区并建设寄宿制学校后,教育干事林军同志多次找办事处领导汇报工作,终于争取到14亩无偿划拨的熟地,建起厢成垄、菜成片的蔬菜基地,每天供应学校蔬菜达上百公斤,生均每天补助生活费1元;大屋陈寄宿学校在合并大屋陈小学后,充分利用其闲置校舍养殖肉鸡,并深耕废弃操场8亩,全部种上蔬菜。

  全区20所新增寄宿制学校,共利用闲置校舍(园)57.5亩,开辟蔬菜基地111亩,鱼塘15亩,猪圈60间,形成地里有菜、塘里有鱼、圈里有猪(鸡)的立体种养格局,种养收入每年达43.7万元,资助每名寄宿学生达90元/年。

  二、管理上做到“三个加强”

  农村寄宿制特别是农村寄宿制小学是新生事物,由于小学生年龄小、自主生活能力较差,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带来全新挑战。我们按照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步骤,不断摸索寄宿制学校科学规范的管理举措,实现管理的`“三个加强”:

  1、加强制度建设

  在2005年三所寄宿制试点校较为成功的管理经验基础上,区教育局责成体卫站深入每所寄宿制学校,广泛征求广大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及建议,并组织专家反复论证,统一制定《江夏区寄宿制学校食堂卫生管理制度》、《江夏区学校寄宿工作管理制度》和《江夏区寄宿制学校管理工作手册》等管理制度,内容涉及学生在校饮食、住宿、学习、课外活动、心理健康、回家返校安全等各个方面,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各学校在贯彻区级制度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对各环节管理进一步进行细化,从每天学生起床、就餐、学习、活动、就寝等提出分时段工作要求,实行精细化的一日流程管理,实现德育工作目标化、思想教育情感化、安全教育经常化、日常管理规范化、宿舍管理星级化、医疗保障科学化、餐厅管理人文化、生活管理优质化、检查考核持续化的目标。

  2、加强安全管理

  学校工作,安全第一。为确保寄宿学生在校安全,我们不断强化学生安全管理。

  一是加强学生安全教育,通过每学期安全教育周、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和安全应急演练、组织寄宿学生观看安全知识影片等活动,让全体学生学习安全常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自护能力;

  二是每所寄宿学校都实行严格的封闭式管理,每周一早上学生到校和每周五下午学生离校,都实行标牌交接手续,即按时到校交黄牌,家长接走交绿牌。对未按时到校学生和未及时履行接送责任的家长,学校及时通过电话进行联系,确保每一个学生安全;

  三是抓好校园学习活动安全,每天值日教师在校园四处巡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置;

  四是对食堂和宿舍定期消毒,保育员住进学生宿舍楼,夜晚对寄宿学生进行巡床,确保学生饮食安全和就寝安全。

  3、加强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石。在寄宿制管理工作中,我们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深入推进养成教育。

  一是在正常教学基础上,充分利用每天夜间活动时间,教师对寄宿学生进行学习辅导,纠正他们不良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尽快跟上班级学习步伐;

  二是保育教师对寄宿学生洗漱、吃饭、内务整理等方面进行手把手辅导,培养学生自主生活意识、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三是在每个学生寝室任命寝室长,让学生作为保育员的助手参与寝室管理,培养他们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能力;

  四是为寄宿学是特别是“留守孩子”开设心理健康辅导课,及时解决他们心理上的问题,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在学校领导老师的悉心培养下,不仅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很大提高,而且大部分孩子的自主生活能力、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养成。家长们高兴地说:“与以前相比,孩子住校后变得爱学习、爱劳动、懂礼貌了,我们很满意!”

  三、服务上实现“三个优化”

  我们确立“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理念,在寄宿制工作中实行精细化管理、满意化服务,着力推行“三个优化”,实现“四个确保”(即确保学生安全好、吃得好、住得好、学得好),不断提高寄宿服务质量。

  1、优化学生寄宿环境

  我们以“管理精细化、服务满意化”为工作目标,不断完善设施配套,优化学生寄宿环境。区教育局为所有寄宿学校统一配置了锅炉、蒸饭车、冰柜、彩电、DVD、洗衣机、消毒柜、电风扇等配套设施,设置了宽敞明亮并富有文化氛围的餐厅,统一为学生定制木板床。良好的设施和环境,让学生吃有可口的热饭、洗有温暖的热水、睡有舒适的木床、看有精彩的电视节目。为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各寄宿学校还为孩子们添置了电脑、图书、球类、棋类等文体用品。孩子们在每天晚饭后,或阅读图书、或学习电脑、或打球、或下棋、或看电视,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沉浸在欢乐的游戏里,很快都将学校当作了自己的家,爱上了愉快的住校生活。

  2、优化保育教师配置

  高素质的保育工作队伍,是落实寄宿管理、提高工作质量的保障。区教育局在《江夏区寄宿制小学建设与管理(试行)意见》中明确要求,各学校保育员与教学一线教师同要求、同待遇,激励身体健康、责任心强的教师转岗到后勤服务岗位,以保证保育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全区所有寄宿学校都严格按照区教育局的要求,挑选骨干教师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全区从撤并学校抽调校长 11人、教师140人从事寄宿制管理与服务工作,如大屋陈中学工会主席黄明、山坡乡小学校长戈光荣、张良初等10多名校级领导主动承担寄宿管理工作,五里界小学全国优秀教师郑春香等一大批优秀教师承担保育员工作。各校保育员与寄宿学生同吃、同住、同活动,既要照顾孩子们的生活起居,又要辅导孩子们的学习,还要为年幼的学生洗脸、梳头,担当起教师、父母、保姆的三重角色,为孩子们的安全、健康、快乐成长默默奉献爱心与责任。

  3、优化学生伙食质量

  学生正是长身体的阶段,拥有的健壮的体魄就拥有了美好的未来。为确保寄宿学生饮食质量及身体发育需要,区教育局明确要求各寄宿学校千方百计提高饮食质量、降低运营成本。

  一是所有食堂不许搞承包,实行零盈利,确保将学生的生活费全部用到学生头上。严格执行财务公示制度,每月向学生及家长公示食堂运营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二是落实定点采购制度,各寄宿学校安排专门人员到质量好、信誉高的市场批购蔬菜、米面等,降低采购成本、确保食品安全。物品采购回校后,安排专人核查验收,并记好台帐。

  三是全力搞好学校蔬菜副食基地,将基地收获全部用于补贴学生生活,提高生活标准。如土地堂中学有寄宿学生近千人,学校利用剩饭菜养猪,每周宰杀一头,全部无偿提供给学生食用,深受学生和广大家长好评。

  制度严明促规范,措施得力见成效。全区所有农村寄宿制学校虽然实行的每生每天5元的低生活费标准,但学生一日三餐不仅吃得饱,而且吃得好。根据不同季节和学生的不同口味,每所学校食堂都提前安排出一周菜谱,确保每餐一荤两素一汤,并每餐变换菜肴种类。在校吃得卫生、吃得便宜、吃得营养,不仅学生们感到满意,许多家长在学校现场考察后,也都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们说:“孩子比在家里吃得还好,我们还有什么不放心咧!”

  经过三年的努力,我区实现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上从试点起步到全面铺开、管理服务上从不断摸索到规范优质,将近5000名农村远路学生和“留守”孩子从跋山涉水、啃冷饭喝冷水的艰苦走读生活中解脱出来,让他们享受到吃得好、睡得好、学习好的优质教育,让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到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铸就了我区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全面推进教育公平的丰碑。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3

  为了解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工作情况,最近,遂川县政协社会发展工作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该县的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从调研情况看,近年来遂川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工作,狠抓农村中小学寄宿制学校建设管理和危房改造,农村中小学校面貌焕然一新。一是寄宿制学校建设成效显著。2004年该县第一批寄宿学校建设启动,当年有9所中小学列入建设,中央投入390万元,建筑面积9794平方米,解决了1000多名学生的住宿问题。2007年以来,连续3年争取中央投入共计1659万元,建筑面积23213平方米,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初中校舍和寄宿制学生的住宿问题。

  二是寄宿制学校管理规范有序。从2004年起,遂川县教育局着手制订各项规章制度,规范学校各项管理,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寄宿制学校管理体系;对刚入住的学生,班主任和生活教师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耐心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并锻炼学生的生活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学校树立“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理念,切实把学生的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通过各种措施,保证了寄宿制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是花园式学校创建工程稳步推进。从2005年起,遂川掀起了校园建设的新高潮。县教育局提出“一年一个新变化,三年迈上新台阶,五年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在全县中小学实施花园式学校的创建工程。大多数学校根据现有的场地建设篮、排球运动场地,积极创造条件建环形跑道,为寄宿制学生提供了课外活动的运动场地。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遂川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建设达标难度大。按照国家《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09-2008)基本指标,该县中小学校建筑面积应达64.6万平方米,而实际面积相差13.36万平方米。二是运动场地普遍不足。多数学校无环形跑道、无球类和器械等运动场地,学生体育运动只能在拥挤的场地内开展一些简单的活动;多数学校无集中绿地和学生劳动种植园地,学生课外文体生活单调。三是学校周边环境差。一些学校周边网吧、游戏厅等赢利性场所对学生的诱惑相当大,有些学生放学后沉迷于网吧、游戏厅,没有心思读书。四是经费紧张,人员紧缺,基础设施薄弱。公用经费紧张,农村寄宿制学校比其它学校要多支付一笔较高的后勤保障费用,生活设施的添置维修,水电费、燃料费、工友工资等费用的支出占了学校公用经费较高比例;寄宿制学校教师待遇不公,因上早晚自习,寄宿制学校教师比其他学校老师每天多工作两三个小时,且无任何补助;人员紧缺,寄宿制学校承担了学生托管功能,但目前一些学校教师不足、有编无人,更没有保育员、工勤人员、生活老师编制和岗位,造成寄宿制学校后勤服务功能缺失;多数学校缺少音体美专职教师,音体美课程无法开足或质量不高;设施不足,许多寄宿学生的宿舍都是老教室改建的,几十人挤在一起,食堂卫生条件差、设施不足,存在着安全隐患,学生宿舍、教师住房、食堂设施、功能室等需要改善。

  针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就如何加强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管理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加大投入,加快寄宿学校校舍和运动场所建设步伐

  要充分利用遂川是国定贫困县的有利条件积极向上争资跑项,继续积极争取上级对遂川县教育事业的投入;要抓住国家实施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等机遇,争取国家拨款建设农村寄宿制学校;争取希望工程、社会资金加快寄宿制学校校舍、运动场所建设步伐;对建设寄宿制学校积极性高的乡镇和学校,建议县财政给予一定比例的资金扶持。同时,新建学校选址要有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其地理位置、气候、交通、污染状况等因素,面积要达标,至少几十年不落后。学校应尽量配备完善的设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如电教室的配置、图书馆图书的更新、食堂设施的改善、校园的美化绿化等,以良好的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

  二、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氛围

  建立奖惩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设立山区教师教育津贴,给山区寄宿制学校任课教师适当的山区津贴,稳定寄宿制学校教师队伍。建立寄宿制学校值班津贴制度,对值班人员给予适当补贴。树立先进典型,每年结合教师节庆祝活动,评选一定数量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尊师重教的单位和个人,由政府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奖励。

  三、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学校的安全管理

  各寄宿学校要结合实际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形成寄宿工作项项有目标、事事有人管、人人有责任的运行模式和管理机制;对各个环节的管理要进一步细化,实行精细化的一日流程管理。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和防险救灾应急预案;要利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及时与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运行中出现的治安、卫生、饮食、交通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寄宿制学校的宿舍、食堂等建筑用房和使用标准严格把关,认真抓好学校防火、防盗和学生食堂、宿舍的管理,不留安全隐患;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坚决防止火灾、集体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配足任课教师,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素质教育

  要切实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不足的问题,通过招考录用教师等途径,及时补充因退休、考学、报考公务员等流失教师的空缺,以保证整个教师队伍的稳定。同时,学校不仅要安排教师到教室为学生进行答疑、咨询、辅导,还要有针对性地开办文艺、体育等多种兴趣班,定期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的课外活动,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条件。要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自我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改善食堂管理,加强与家长的联系和沟通,努力提高学生在校的生活水平,保证学生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五、倾斜公用经费,保障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

  建议设立专项资金用于学校设备的添置和维修,保障寄宿制学校的正常运转。合理调整山区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对寄宿制学校要有所倾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制定城乡教师交流规划,实施“上挂下派”的教师交流机制,均衡城乡师资,实行统一调配、按绩聘用、动态管理、适当向基层倾斜的办法,增加寄宿制学校中、高级教师职数。同时,要逐步配齐配强专职的生活教师及后勤管理人员,提高生活教师待遇,让生活教师能安心与学生们同吃同住,负责孩子们的课外生活,保证寄宿制学生都能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4

  目前,全州共有寄宿制学校 33所,其中博乐市11所、温泉县9所,精河县13所学校。近年来,自治州五措并举加强寄宿制学校的管理,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注重制度建设。

  各学校分别制定了《寄宿学生管理办法》、《寄宿学生安全制度》、《卫生公约》、《寝室规则》、宿舍安全管理规定、文明宿舍考评细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明确了校长、生活教师、保健员等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建立例会制,通过定期召开专题会议, 及时发现和解决宿舍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二、狠抓安全管理。

  各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一是建立健全了学校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制定落实预防措施,建立安全应急机制;

  二是利用班会、校会加强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加强突发事件应急演练,使学生 懂得防火、防电、防水、防中毒等方面知识,掌握各种危险的应急措施,

  三是加大了宣传力度,充分利用黑板报、广播、学习专栏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安全方面的内容,并书写固定性安全标语,营造浓厚的安全教育氛围;四是深入开展学校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落实警校联防制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治安巡逻。

  三、重视卫生保健。

  严格按照《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做好学生宿舍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了卫生负责和检查制度,把学校卫生工作纳入目标管理内容;

  二是建立食堂加工食品定点采购和索证、登记制度,建立饭菜留验和记录制度,保证饮用水的安全可靠,保障师生饮食卫生安全。

  三是做好校园环境的绿化、美化、净化工作,保持校园干净、整洁、卫生;

  四是开展健康教育,坚持在校园内晨跑,加强学生体育锻炼,排除心理困惑,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

  四、加强住宿管理。

  一是建立门卫、巡逻、值班制度。健全完善校舍管理、食堂管理、学生宿舍管理、安全检查等各项校内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及时消除隐患,预防事故发生。

  二是建立校外人员入校的登记或验证制度。加强校外人员和车辆管理,禁止无关人员和校外机动车辆入内;制订学生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三是对学生宿舍实行夜间巡查、值班制度,督促学生遵守住宿纪律,按时作息。

  五、强化思想教育。

  各学校以活动为载体,以生活常识、技能传授为基点,以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为核心,以良好行为习惯形成为根本,以身心健康发展为宗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根据学生年龄特征、时令变化及每日晨间、午间、课外活动、晚间等四个时段,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活保健、心理健康、日常礼仪、安全常识、自救自护、挫折教育、法制教育等活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自由地发展,提高学生自理、自护能力。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 篇15

  已去的2005年满载着各种荣誉,那是我校全体领导与教师辛劳的见证。新来的2006年让我们充满着希望,政府的庄重承诺,预设的美好蓝图,都需要我们用扎实的工作努力去实现。

  在已过去的2005年,我校正式开始实施小学生寄宿工作,成为南京市推广寄宿制工作的试点单位之一。工作伊始,我校全体领导就统一了认识,敏锐地察觉到小学生寄宿工作的必然性:

  首先农村年轻父母的自身素质已较高,对子女教育的关注度较以往要高;

  其次随经济的发展,外出就业人口突增,农村留守儿童不断增多,他们的家庭教育严重缺失;

  再次随农村教育区划的调整,办学点的相对集中,小学生上学的路程普遍较远,接送问题突出。因此,我们认为小学办寄宿有着其必然性。因而在筹划之初,校领导就达成共识:一定努力开创好这项工程,把学校办成“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社会倾心”的三心式学校。

  在各级上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前期的硬件建设于05年8月28日全部到位。8月29日市教育局领导一行近二十人,对我校的寄宿准备工作以及报名发动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实地看过之后,对我们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评价。因为他们看到宏伟气派的食堂,整洁完善的宿舍,张贴分明的各种制度与预案,内容丰富的学生床卡和展示学生个性的文化专栏。这些都让到场的领导们一致认为“白马小学能做事,会做事”。

  小学生寄宿毕竟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什么经验可借鉴。面对的对象又是小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大多数学生都有挑食,偏食,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如何能够让他们迅速的步入轨道,能够安心地住在学校,开心地投入学习,这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同时由于小学生寄宿是一新生事物,观望的家长更多。因为有太多的家长有着“把这么小的孩子放在学校我不放心”的想法,他们不放心什么?不放心孩子的学习,不放心孩子的生活,不放心孩子的在校安全。总想先看看再说,所以如何留住学生,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满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大事。面对现状,首先我们召开了全体寄宿生家长会议,会上通报了我们办寄宿班的想法与目的,介绍了我们学校的具体做法,倾听了家长们的意见与建议,用了半天的时间与家长们进行沟通交流。这次会议加强了学校与家长的相互理解,取得了家长支持与信任,他们觉得把孩子放在学校是放心的。其次我们召开了生活老师与班主任会议,要求全体人员必须有爱生如子的工作热情,把所有寄宿的学生都当作自己的子女,从每天的时间交接,课余生活的安排,晚自习的辅导,家庭作业的检查等都做了周密的布置与安排,使得每位学生全天都在老师的看护下活动,保证他们健康的成长。下面就几个方面来略做小结。

  一、化制度建设。

  每项工作只要有完善的制度,有有效的执行,再困难的事情也能顺利地开展。所以我们在筹备之初就着手制定各项制度,从教师的管理条例、岗位职责,学生的文明公约、课余活动要求,到家长的来访接待等制度,我们尽可能的全方位思考,让每项工作都有制度作保障。九月底,白马小学寄宿制管理手册印刷成册,寄宿学生人手一册,为我们顺利实施寄宿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加强学生生活技能的训练。

  学生在家都是小皇帝,不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强。能否转变学生的现有观念,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观,也是留住学生的关键之一。开学第二周我们各宿舍就召开了会议,进行多种生活技能的评比,并在文化专栏里开辟了评比栏,这些评比活动刺激了学生的好胜心与动手的欲望,一个月的训练后,全体学生都能做到自己叠被、洗袜,生活用品整齐摆放,自觉排队走路,打饭有序,离校请假等。在家长的征求意见反馈表上,家长们纷纷表示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了,感谢学校,感谢老师。

  三、加强安全教育,强化安全措施。

  一百多个从未离开父母的孩子,突然间住到一起,面对的安全压力是可想而知的。首先我们加强了对学生的教育,固定每周三下午一次全体寄宿生会议,由生活老师小结上周学生的表现,表扬先进,指出不足,倾听学生的住校感受,正征求学生的住校意见。不断改进我们的自身工作,不断让学生感到满意。其次是规范了家长的接送手续,要求每位寄宿生周五离校必须家长签字,这些做法得到家长支持,并表示满意。

  四、开展丰富的课余活动,丰富学生的在校生活。

  学生在校如果天天就是学习,作业,然后休息,就算是成人也会烦。我们根据学生的年级特点,每天放学安排了一个多小时的活动时间,由生活老师带领组织他们开展课外阅读,下棋,乒乓球,羽毛球,学电脑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即丰富了学生的生活,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视野,学生们纷纷表示这里比家里还好,下学期我还要住在学校。

  一学期来,我校实施“寄宿制”的成功经验,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市、县教育局的领导多次来我校考察“寄宿制”工作,并将在全县进行推广。省电视台少儿频道也作了专题报道,“扬子晚报”、“秦淮源”、“溧水教育”等报刊杂志,分别刊登文章介绍我校的“寄宿制”做法与经验。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寄宿制工作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虽然我们取得了一点成绩,但与人民群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今后我们将进一步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扩大规模,为更多的外出务工朋友解决“子女”教育的后顾之忧。

【农村寄宿制小学双减总结(通用15篇)】相关文章:

小学双减实施总结04-21

小学双减典型案例总结(通用6篇)04-23

小学数学双减研修总结(通用6篇)04-21

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教研总结(通用6篇)04-21

关于双减的总结(通用22篇)04-21

双减作业设计总结(通用5篇)04-21

小学数学双减作业总结(精选9篇)04-21

双减典型经验总结04-21

小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04-26

双减教研总结(精选14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