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我们需要提前开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书面计划,具有内容条理清楚、步骤清晰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方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一、背景分析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校根据区域特色与学校发展需求自主开发课程内容,我县正争创国家生态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对于环境建设尤为重视,而环保理念也逐渐深入到每个家庭与个人心中。我校处于县生态路附近,周边环绕着多家大型花木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研究优势资源,故此,选择花木文化作为校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
二、课程意义
1、能够将我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开展形成系统;
2、有助于学校特色文化的创建;
3、学生在参加活动获取信息、锻炼能力、掌握方法的同时,深化对家乡的感情;
4、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是生态发展深入学生心中。
三、课程内容与实施
本校本课程是对校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课程的一个补充,各年级段指导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在其中选择内容开展,也可以在校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拓展性活动。
1、三年级主要是围绕认识花木、欣赏花木为活动方向;四年级在认识与欣赏的基础上加入保护,与标本制作方面的内容;五年级更多的关注到花木文化层次上的研究;六年级则走进社区进行花木栽培、管理实践,调查了解本地花木经济。
2、围绕整体安排,拓展校本课程内容,开展的多项以花木文化为中心的主题活动,比如《为学校花木做“名片”》、《早园竹研究》、《快乐的植树节》、《茶文化研究》、《青青小草踏之何忍》、《树叶标本制作》、《树叶的指纹——叶脉观察》等等,各项主题活动的开展为丰富学生对花木文化的深入了解又增添了一个平台。
3、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班花我来定”活动,提炼花木精神作为班级铭言,使其成为班级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班设立植物角,这样既为班级添加了一份生命的绿色,陶冶学生情操,更为现实的是:力求体现绿色课堂的教育理念。
4、3——6年级各班设有校内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学生既是基地的管理者又是基地的实践者;另外,利用周边资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还与周边多家花木苗圃场协商设立了校外实践基地,定期前往活动。
四、课程管理与保障
组织领导
组长:张金星
副组长:朱克卫、荀爱花、吕金华
教师队伍:诸荣华、王云生、王小娟、陈天福
教学管理: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开展相结合,要求每学期各年级段必需选取校本课程中相适合内容开展活动。
科研管理:与综合实践活动学科教科研统一管理
经费:学校保证充足的校本课程开展经费与软硬件设施。
五、课程评价:
将校本课程的开展纳入到载体学科——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评价体系中,确保每学期的开展,提倡与其它学科的整合。强调与少先队班级文化建设的融合,将花木文化深入到学校的方方面面。
【花木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相关文章:
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实施方案(精选9篇)09-08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8-12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8-25
中学课程改革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6-12
校本课程实施方案_实施方案_06-09
“德育”校本课程实施方案12-28
趣味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6-26
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08-07
足球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6-25
美术校本课程实施方案0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