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24-08-17 12:55:07 思颖 计划 我要投稿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通用17篇)

  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同时也在不断更新迭代中,是时候写一份详细的计划了。那么计划怎么拟定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课题研究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通用17篇)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

  研究的课题:

  《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研究目标:

  1、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诵读是语言的艺术,激发他们想读、敢读、肯读、乐读的兴趣,同时常掌握一定的诵读方法。

  2、根据中小学语文的学科特点,通过开展语文实验,确立研究诵读的基本途径,优化学生的语言感知和理解,探索出一条能以诵读代讲解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途径。以期达到叶老所指出的“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带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3、通过对实验班级的研究,带动其它班级,形成诵读氛围,创建校园特色文化。

  研究内容:

  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落实课标对朗读、背诵和阅读的要求,力求做到课堂上让学生多诵读,课外多涉猎。教师要认真研究各种诵读形式对优化学生语言感知过程的作用,把各种诵读形式灵活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本课题着重研究以下方面的内容:

  1、在课堂教学中,诵读教学与其它教学(写字、习作、口语交际等)的合理分配与密切关联;

  2、诵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形成诵读教学策略;

  3、如何提高学生的诵读意识的研究;

  4、指导学生掌握诵读技能的研究;

  5、诵读教学中文意的整体把握与精美语句的鉴赏;

  6、如何创建以诵读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

  工作安排:

  十一月份:

  1、写好《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个人课题研究计划;

  2、将计划上传到自己的博客,并丰富博客内容;

  3、通过第一次课题会议,明确本学期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方向,明确本学期自己的具体任务及分工。

  4、开展第一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金丙芳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

  5、拟订《语文教师诵读现状调查问卷》和《小学生诵读能力及水平调查问卷》,并对分部学校师生实施问卷调查,并认真对问卷进行分析。

  6、通过第二次课题会议,讨论如何开展以诵读为主的校园文化建设。

  十二月份:

  1、继续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

  2、继续充实自己博客的内容;

  3、开展第二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单廷霞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

  4、开展第三期诵读教学课例研究,由从国艳老师上课题研讨课,做好课前的网上阅读和课后的研讨评议工作;

  元月份:

  1、继续深入研究《小学语文诵读教学研究》,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己的研究水平;

  2、继续充实自己博客的内容;

  3、写好本学期个人课题小结,并进行交流;

  4、及时撰写研究材料,上传到网站,充实自己的博客。

  5、通过第三次课题会议,小结本学期课题研究过程及成果,收集整理自己的课题材料。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2

  本学年我组课题研究将以校总计划为指导思想,结合上学期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下一步研究计划:

  一、研究重心:

  1.继续结合课堂教学常规,以及信息与学科整合的原则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2.针对上学期研究课中呈现的问题,开展针对性的理论学习,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在理论学习中加强教与学策略的学习。

  3.建立校内教学资源库。

  二、研究方法:

  1.课堂教学实践观察

  2.经验总结

  3.理论交流与座谈

  三、实施过程:

  1.理论学习

  (1)定内容:根据我组课题研究的实际开展有关优化策略方面的理论学习,力求深度改变教学观念,改善教学方法。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学习的内容。

  (2)定时间:除规定的业务学习时间外,课题组成员每周安排1小时的理论学习时间。

  (3)定要求:要求教师每学期完成共5000字的学习摘抄并有学习心得。

  (4)定交流:组内经常进行交流活动,就课题研究过程的心得体会进行相互交流,在交流中互助互长。

  2.本学期课堂教学研究将侧重以优化课堂教学策略,加强课堂教学技能以及教学常规的实施为目的。有效促进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充分发挥组内老教师的领头作用;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开展展示研讨活动,通过听课、评课、座谈等活动多方面促进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通过研讨交流使研究回归教学、为教学服务。

  3.加强集体备课的力度,确定本学期各年级组教学内容按单元分别集备,严格按个人备课------集体听讲-----集体修正-------形成资料的步骤进行活动,定时监督上交资料。

  4.积极参加总课题的研讨,定期开展子课题研讨会,注意收集过程性材料和阶段研究成果。

  5.建立本校体育教学资源库,各组员将在备课组长带领下,作好以下工作:

  (1)各年级按单元搜寻与所教单元内容吻合的体育课件。

  (2)搜集、整理与本人教学相关的游戏若干。

  (3)完成一篇相关学习论文。

  6.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体育运动水平,组织学生进行各种体育比赛活动。

  四、时间安排:

  7月份

  1.学习本学期校课题研究工作计划。

  2.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计划及研究课计划。

  3.组织好组内老师9月份的体育研究课活动。

  10月份

  1.听取有关课堂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2.组织好组内教师参加学校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

  12月份

  1.参与12月份的研究课活动。

  2.参加校课题研究活动。

  3.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4.准备本课题结题工作事宜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3

  一、指导思想

  综合运用教育理论及各种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注重各种技术与学生整合,提升教育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切入点,以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载体,通过各种途径,采用多种手段,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素质与能力。

  二、研究目标

  (一)、学生方面:

  1、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的书本知识学习同丰富的现实生活关联起来,使学生运用不同生活中的社会阅历、情感体验去感悟书本,运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不断建构新知识体系。

  2、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并获得快乐、成功的体验。

  3、通过学科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联系的教学,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让学生在知识、技能、能力、个性、人格等方面得到和谐发展,为学生适应发展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师方面:

  1、通过课题研究,引领教师重视平时教育教学技能的实践研究,完善技能与语文学科整合的方法。

  2、通过比较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技能与学科整合时间的有效方法。

  3、建立完善的教师的学习机制,开成具有科研实力的教师队伍。

  4、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科内容教学生活化模式。

  (三)、资料方面: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初步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生活化教学课程,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三、研究内容

  1、在新的学期,我校一如既往地进行课题研究。根据学校主课题,结合本校实际及现有成果,开展小课题研究。教师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个人课题研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开展实验研究工作。

  2、学校定期组织教师参与课题组、教研组的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切实从教研入手,不断深入研究课程改革的实际问题,激励教师把教研与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实现教学与教研的统一整合。靠集体的力量让教师在课程改革中实现自身的发展。

  4、课题研究作为学校中心工作来抓,把课题研究工作与校本培训、公开课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建立讲求实效的集体和教研探讨机制。以课堂教学案例来及时发现总结实验中涌现出来的创新点和好经验。

  5、认真做好课题研究工作的过程中的经验总结和材料收集,迎接上级课题研究阶段检查。

  四、实施措施

  1、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先进的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我校的工作实践,研究制定工作计划。活动过程中做好活动记录,阶段性总结。期中期末通过试卷分析、反思、论文的形式体现自己的研究成果。

  2、通过开展集体备课、听课、案例分析等形式,集思广益,同伴互助,在共同研究中互相启发、促进思考、分享经验。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工作计划,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实践边研究,不断总结调整。从实践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

  总之,语文教学要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就应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研究学生,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特别是对学生的新发现,新创造,给予充分肯定,使学生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4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们语文课题研究组依然本着以教师为主体,以新的课改理念为导向,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核心,以xxxx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为引领,以研究“控制自学”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以研促教,立足课堂,扎实有效开展语文学科教学研究,努力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二、工作目标

  1、我组将继续对“控制自学”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结合上学期的研究结果,在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方面所做的调整,逐步完善“自主预习”和“交流展示”环节。

  2、在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从整个模式着眼,从导学案的设计着手,运用课内外相结合的自主预习方式,注重对教材、教学用书及课程标准进行深入研究,提高模式教学的实效性。

  8、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

  4、各位教师通过写教学随笔、反思,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三、主要工作和要求

  1、教师现状。与上个学期比较,本组教师没有发生变化,所成立的网络语文教研组群依然在每周五晚上7点进行网络教研,共同探讨本周的教学情况。

  2、在周三的集体备课中,选择一到两节由本人设计完成的导学案,作为研究的对象,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用集体的.智慧完善导学案的编写。

  8、我们语文组在本学期的巡回听课活动中,努力做到全员参加。按照制定活动方案——集体讨论通过——领导审批——认真执行——做好总结五步来进行。上课教师做好导学案以及课后反思的材料整理,听课教师要本着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原则,针对活动方案里的假说进行有针对性的评课。组长要对本次活动认真总结,做到有针对性,不要面面俱到。

  4、通过巡回听课活动以及平时的教研活动,认真评选出教研组中优秀教师以及校级公开课。

  四、主要活动安排:

  9月份:

  (1)制定语文教研活动计划。

  (2)组织教师研讨交流教研活动计划。

  (8)认真制定好计划、备好各年级课。

  10月份:

  (1)制定第一次巡回听课活动方案。

  (2)组织本组教师研讨交流活动方案,上报领导审批。

  (8)进行听课活动。

  11月份:

  (1)制定第二次巡回听课活动方案。

  (2)组织本组教师研讨交流活动方案,上报领导审批。

  (8)进行听课活动,评选校级公开课。

  12月份:

  (1)整理活动材料。

  (2)评选校级语文组优秀教师。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5

  一、指导思想

  必需实现保守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过渡,努力打破学校封闭性,引导同学遵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综合应用社会、生活和学科知识,开展以同学为主体的自主动手动脑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活动,加强与实际社会的沟通和联系,让同学和时了解时代的最新信息,紧跟科技迅速发展的步伐,使他们的情感态度、综合知识、实践能力、学会学习等方面得到发展。

  二、课程内涵

  “综合实践活动”,是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中增设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同学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同学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是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实践为主要环节、以综合为主要特征、以同学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它以实践、创新、发展为主线,把同学在校内的学习同校外和其需要和兴趣紧密结合,使同学通过综合性、开放性的实践,获得积极的、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目标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开放性的实践性课程,其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阶段。

  小学阶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具体目标是:

  1、亲近周围的自然环境,热爱自然,初步形成自觉维护周围自然的意识和能力。

  ⑴接触自然,丰富对自然的认识。

  ⑵欣赏自然世界,发展对自然的热爱情怀。

  ⑶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理解他人与自身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⑷知道如何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

  2、考察周围的社会环境,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增加社会沟通能力,养成初步的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⑴认识社会资源,并能有效运用。

  ⑵走入社会,熟悉并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⑶发展人际交往,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⑷力所能和地参与社区服务活动,体会参与社区服务的意义。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形成生活自理的习惯,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⑴注重生活卫生,料理自身的日常起居。

  ⑵认识各种灾害和危险情境,学会自我维护。

  ⑶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⑷认识和了解自身,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

  4、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

  ⑴关注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问题,激发探究的热情。

  ⑵考察科学发现的历程,感受并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所必备的精神和品格。

  ⑶亲身实践,学会使用一些最基本的工具和仪器。

  ⑷尝试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初步掌握获取信息和处置信息的能力。

  四、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和庸,而是具有自身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

  1、综合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目标上,不单纯从知识着眼,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同学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的和谐发展;在内容布置上,与社会实际生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强调学科间的渗透;在方法上,提倡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与形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

  2、实践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让同学在实践中获取亲身感受和直接经验,并养成实践意识,形成综合实践能力,是一种体验教育。要充沛挖掘利用各种可供实践的教育资源,让同学进行有计划、有效果的实践活动。

  3、活动性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针对同学年龄特点,以活动作为教育的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努力让同学“活”起来、“动”起来。

  4、开放性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原则,努力做到教育时空的开放,组织形式的开放,教学要求与内容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以和教育管理与教育评估的.开放。

  5、自主性

  综合实践活动,充沛尊重同学的需要和兴趣,同学自身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和指导教师;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自身决定活动结果出现的形式,以培养和发展同学的主体意识和探究能力。教师只对同学进行必要的指导、点拨和协助,不包揽同学的工作。

  6、生成性

  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质特性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时开展,新的目标不时生成,新的主题不时生成。同学在这个过程中兴趣盎然,认识和体验不时加深,发明性的火花不时迸发。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效果。

  五、时间布置

  每个月进行一次主题活动,各年级可自行选题。

  六、活动模式

  与保守课程相比较,“综合实践活动”更关注问题的提出、探究和解决。具体地讲,“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可采用如下模式:

  ⑴知识背景的准备。内容包括:向同学介绍活动的性质、目标、实施步骤、意义等,使同学有一个概括性认识;向同学介绍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给同学开设科普讲座或一门短期的综合课程,介绍一些有关当前人类发展中普遍面临的问题,以开拓同学视野,诱发探究动机。

  ⑵指导同学确立课题。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以由同学根据自身的兴趣、喜好、特长自由提出。较多的是通过师生合作,对选题的社会价值和研究可能性进行判断论证,一起确立研究课题。一般来说,与同学生活直接关联的、切入口小的课题较受欢迎且易实施。如:“河水污染情况调查”、“压岁钱使用情况的调查”、“校门口小摊小贩的调查”等。

  ⑶组建课题小组,制定研究方案。每个课题小组一般以4-6人为宜,采取自愿结合、适当调节的建组原则和优势互补、分工合作的活动原则。课题小组确定后,要根据自身的课题制定研究方案,以保证研究活动的连续性和明确化。研究方案一般包括: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具体方法、研究的步骤和程序以和研究的结果等。

  ⑷实施研究。学校和教师要给予同学一定的时间保证,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对同学进行操作方法和如何利用社会资源的指导。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实验、调查、访问、实地考察记录、体验学习等方式去收集有关信息。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要经常互相讨论、交流和研究,进一步完善研究方案。

  ⑸处置信息,得出结论。课题小组将收集到原始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归纳、概括,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提出自身的建议。

  ⑹效果交流、总结反思。将自身的研究效果以小优秀论文、图表、科技制作、调查报告、实验报告等不同形式展示出来。通过交流研究分享效果,进行思维碰撞,使认识和情感得到提升,并从中获得一定的“高峰体验”。同时,对整个研究过程,包括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正确性、研究效果的质量和研究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体验感受和其他方面的得失,进行全方位的总结反思,以获得更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6

  一、课题研究目标

  根据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以和目前教学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工作目标,围绕课题研究重点,扎实、深入开展研究,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等的研究,着眼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一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1、确定并围绕课题研究的偏重点进行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时间设置和布置”和“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开展研究,各人根据子课题课题实验方案,结合总课题研究的偏重点,确定下阶段子课题的研究重点,切实有效地开展实验。在注重课题研究的课堂实践外,注重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提升,疏理、总结出较为幼稚的理论观点。

  2、以“扎实、效果”为核心价值观,拓展课题组成员发展的空间,发现和培养优秀实验教师,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以校本教研制度为依托,实现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有效对接。实现校本培训、校内教研、集体备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体系。

  4、进一步发挥课题指导组的指导作用。课题指导组成员、负责人要加强对子课题研究的指导,协助子课题进行理论引导和理论提升,克服研究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子课题研究水平。

  5、加强“语文教学研究博客”的建设。目前博客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博客日志上传数量少,参与评论少,活动报道少,图像资料少,互动研讨少。下阶段除了继续发挥博客的信息传送、资源共享、课题展示的功能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它的互动性。活动结束后和时将优秀教案、课后反思、活动相片、活动总结和时上传。各人在轮值时间要注意博客的维护和管理。

  6、加强教学交流。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组织活动,其他教师根据这个主题进行考虑,提前以书面形式上交、上传到博客中,有时间可以在会上交流,会议有纪录,有互动,有提升,有总结,有报道、有资料汇编。

  7、加强课题研究资料的汇编、建档。各课题研究教师应认真负责,进行建档。本学期要汇编的资料有:课题方案,学期计划、阶段小结、优秀论文设计案例。每次活动的资料应包括签到表、活动通知、活动布置、优秀教案、课后反思、研讨纪录、一学期一次以上活动总结报道、录象光盘、活动剪影。资料一式2份,并将相关资料上传博客。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7

  一、指导思想

  从小学培养目标看,目前人类正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求整体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研究语文学困生的学习问题与时代发展的要求是一致的。小学语文教学必须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当前应重视语文学困生学习问题。语文学困生的大量存在,一直成为制约学校教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但由于具有巨大的潜力,因此是一种人力资源,研究其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所以研究学困生的转化显得更为迫切。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

  1、研究的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形成对小学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的新的认识,揭示其成因及教育对策。坚持以素质教育的基本思想为指导,以科学的学习理论为依据,以扎实的教学实践为基础,运用科学方法研究、探讨学困生的类型与成因,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转化策略,形成比较系统的学困生工作经验与理论,并切实促进学困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促进全体学生素质整体水平的提高,真正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2、研究的具体目标

  (1)调查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现状。

  (2)分析语文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3)研究语文学困生学习的.对策。

  三、研究的内容

  1、学生语文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为了了解学生语文学习情况,明确语文学困生学习的现状,对师生及家长进行了调查,对学生进行了学习水平测试,并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期望通过调查和测试对语文学困生语文学习问题进行诊断,并探索相应的策略。

  2、语文学困生学习特点、类型、归因研究。

  3、语文学困生学习策略专题研究。

  4、语文学困生个案分析。

  5、语文学困生教学典型课例研究。针对语文学困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具体课例的研究。

  四、具体活动安排:

  十月份

  1、共同商讨并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2、组长、组员制订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

  3、学习有关理论书籍,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十一月份

  1、开展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方法等。

  2、对调查结果和学习水平测试进行了客观的分析。

  3、在调查、测试的基础上,确定研究对象,对具有典型特征的学生建立个案登记表。

  十二月份

  1、相关理论学习:教育如何对待学困生

  2、学困生进步作业展

  3、开展学困生字词过关比赛

  20xx年一月份

  1、课题沙龙:学困生转化大家谈

  2、成员上交相关的文章或论文、体会。

  3、检查实验教师有关总结,做好评价工作。

  4、课题阶段性总结。

  三月份

  1、制定新学期课题研究计划,明确各自任务。

  2、检查学生的假期作业,设立“进步奖”。

  四月份

  1、相关理论学习:在作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困生”的信心

  2、课题组成员集体备课

  五月份

  1、及时反思,不断积累、总结、交流,积极撰写论文

  2、课题沙龙:学困生转化中的困惑。

  3、学困生古诗背诵比赛。

  六月份

  1、总结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

  2、整理课题资料,按序归档。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8

  一、总体目标:

  本学期我校将在总结上学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研究和实践,充沛挖掘现有的校本资源,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落实理论,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合作,让教师成为“研究者”和“实践者”,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

  二、具体工作:

  1、总结交流上阶段研究效果:

  上一阶段的实验中,我校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课前设计,课堂实践,教学反思等已初步了解如何在生成性课堂中发挥同学的主体性,并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在实践中遇到了一些问题,需要在本学期初进行交流和梳理,为下一阶段的实验找到方向,铺平道路。

  2、制定本学期研究计划

  组织课题组成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研究计划,确定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研究的内容要结合上阶段的主要问题,并在低、中、高年段分别设立不同的子课题,使各年级老师能更好地根据同学的实际情况,确定研究目标和内容,有的放矢,因地制宜地进行课题研究。

  3、确定本学期研究方法

  在研究的过程中要追求真实性,要有真正的研究效果,因此本学期确定的`研究方法要切实可行,紧紧围绕课题的总体方案展开:

  (1)深入了解同学

  语文课堂教学怎样生成?在哪些地方建立教学的生长点?关键是把同学看作重要的教育资源,以同学为本。各实验班老师首先要摸清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如:学习习惯、思维特点、发言水平、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知识积累等,收集后要分析、研究、概括,为课题组研究做好准备,也使接下来的实验能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2)落实实验要点:

  A、深入挖掘动态生成点:课堂的生成是动态的,任何环节都有生成的因素和条件,教师要能抓住关键点、精彩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激发同学思维的火花。

  B、灵活运用动态生成法:教师要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在原有的情境生成法、题目生成法、词句生成法等基础上继续探索。

  C、精心设计动态生成预案:在实验中的教学预案必需着眼于生成,着力于设计。教学目标要有意义;教学内容要寻找生长点;教学过程要引导同学实践;教学战略要发挥同学的主体性:从直线式走向分支式、板块式,从“西洋画”走向“中国画”讲究“留白”等。

  4、继续以反思促生长

  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积累、善于总结,和时记载研究中的真实故事,对故事的论述要善于寻找理论依据。同时对课题研究开展的活动情况要和时进行总结,认真加以分析每次活动的胜利与缺乏,并和时进行交流,对各子课题的活动方案在实施过程中不时调整,使方案更趋于完善,各课题组成员要根据研究的内容撰写优秀论文,在学期结束时组织一次交流。

  三、月份工作布置:

  9月份:

  (1)总结上一阶段的经验,进行交流。

  (2)摸清本班同学的实际情况,如:学习习惯、思维特点、发言水平、合作能力、学习兴趣、知识积累等,为课题组研究做好准备。

  (3)制定研究计划,选择低、中、高年级子课题。

  (4)将课题工作计划上交到区教研室。

  10月份:

  (1)研究有关同学学习行为等方面的文献,概括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2)确定选择低、中、高年级子课题。

  (3)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11月份:

  (1)继续研究有关教师教学行为、教学评价、教师评价等方面的文献,概括出一些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

  (2)继续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3)和时反思交流。

  12月份:

  (1)继续开展听课、评课等教研活动。

  (2)和时反思交流。

  (3)对阶段性实验后同学课堂学习性行为评价进行调查研究,完成调查报告

  1月份:

  (1)组织交流研究案例。

  (2)针对课题研究中遇到的问题,举行一次研讨活动。

  (3)小结课题组工作。

  (4)整理课题相关资料。

  (5)实验教师撰写相关课题报告、优秀论文或小结。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9

  一、任教科目:

  语文

  二、研究主题:

  课堂教学过程目标的控制研究

  三、主要工作

  1、教学中注意对三维目标的有效调控,使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得到有效的落实。

  2、积极学习课题组的相关课题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3、通过课题组组织的理论探究、集体备课、课堂教学、研讨例会、质量分析等各种方式,全面展开研究活动。

  4、通过课题组开展的“主题式”课堂教学研究。

  5、及时总结,撰写个人课题研究实验总结。

  四、研究方法及研究目标。

  1、采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广泛收集和查阅国内外有关课题的研究文献资料;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和有关专门技术。

  2、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紧密联系,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实践,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经验,吸取精华,不断提高自身课堂教学调节的能力,使课堂教学达到有效性。

  3、整理和提炼研究成果,形成有过程,有效益,有精品,有价值的课例,论文,经验总结等,为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打好基础。

  五、具体的活动安排:

  活动研究月份活动安排

  9月份:

  1、确定研究主题。

  2、利用新课标学习三维目标的相关理论知识。

  10月份

  1、上网收集目标控制研究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案例。

  2、课堂教学中根据三维目标确定教学目标,通过对目标的有效控制,使三维目标在课堂中得到有效落实。

  3、认真撰写教学反思。

  11月份:

  1、上网收集目标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案例。

  2、参加有关本课题的培训会。

  3、参与课题组组织的理论学习。

  4、参与我校课题组开展的第三次“主题式”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5、撰写第三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课心得(或听后记)。

  12月份:

  1、学习目标教学的相关理论知识书籍。

  2、参与课题组组织的理论学习。

  3、参与我校课题组开展的第四次“主题式”课堂教学研究活动。

  4、撰写第四次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听课心得(或听后记)

  1月份:

  撰写个人课题研究实验总结。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0

  一、指导思想

  按照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和培养学生良好语文素养的要求,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通过实施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和多种方式的经典诵读活动,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和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滋养性灵、启迪心智、塑造精神的双重目的,从而使素质教育真正落实到语文教学之中。

  二、目标与任务

  1、进一步修改完善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整合篇目的'收集、筛选、应用与推广。

  2、落实师生全员参与的经典诵读活动,保证每周一节经典诵读指导课,保证学生每天半小时(利用每堂课前、夕会等零散时间)诵读时间,保证每班每学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的阅读时间,保证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至少提供一节研究课,保证师生每人每学期至少一篇有价值的读书心得上传课题博客(学生择优上传),保证每学年举办一期读书节活动(活动中展示师生经典诵读成果,表现形式丰富多彩),保证教师每学期举办一次论坛交流活动,保证课题组每月一次工作例会。

  3、通过语文课堂教学与经典诵读阅读指导,寻求各年级阅读指导策略与切实可行的办法。

  4、探索学生作文语言锤炼与经典诵读整合的有效途径,切实提高学生写作水平。

  三、措施与方法

  (一)完成各个子课题的研究,形成比较完整的研究资料,为研究成果的推广积累丰实的素材。

  1、小学语文课文阅读与经典诵读训练方法研究(子课题一)

  (1)依据课程标准对各学段阅读能力的要求,研究每篇课文在单元主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教学内容(语文训练点),找准结合点,设计相应的经典诵读训练内容,充实整合篇目整理表内容。

  在每一课时教学中,要明确以教材为主,同步阅读读本和校本教材为辅的“一主两翼”教学策略,选择合适时机进行“经典诵读”训练。

  (2)扩大阅读量。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自读课本”和校本教材;二是要加强个性化课外阅读,落实每期至少三节进阅览室读书时间;三是确保落实每周一节“经典诵读课”;四是充分利用德育活动和其他零散时间组织经典诵读活动。

  (3)进行速读训练。从中年级开始进行有计划的速读训练。

  2、小学语文习作训练序列与经典诵读整合研究(子课题二)

  按照从“仿”到“作”的总体思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语言发展的特点,构建系统的习作教学序列,探索科学有效的习作教学方法。

  语言形式决定于语言功能,而语言功能又决定于交际活动的类型。要以学生不同年龄阶段的主导活动为基础,根据学生不同交际语言的发展施之相应的语言教学形式。把现行教科书安排的习作训练任务与“经典诵读小练笔”结合,可以安排以下内容:

  中年级学生的主导活动是学习系统的书本知识,此阶段要发展学生比较系统的概括信息、交流信息和表现真情实感的能力。可以通过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描写和认识,强调写身边人和事,学习写简短的读书感想。

  高年级学生人际交往逐渐成为其主导活动。作文训练进一步要求学生记叙人物语言、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品德;开始训练学生写读后感以及各种形式的读书笔记。

  3、经典诵读实施研究(子课题三)

  (1)修改遴选经典诵读校本教材的内容。

  (2)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如诵读接龙、诵读表演、“亲近经典”成绩记载卡、“经典诵读十分钟”活动等,将经典诵读活动抓落实。

  (二)整理课题研究资料,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1、整理优质课教案和教学课件,配合学校网站建设形成语文教学资源库。

  2、整理语文教材与经典诵读整合的篇目。

  3、整理教学经验论文,提炼课题研究系列成果并进行推广运用。

  4、修改充实经典诵读校本教材。

  四、分月活动安排

  三月:

  1、讨论修改研究计划与实施方案。明确研究任务,确保课题实验工作有效开展。

  2、各课题成员制定研究计划。

  3、启动经典诵读活动。

  4、结合“一师一优课”活动启动经典诵读课例研究。

  四月:

  1、组织第四届读书节“经典诵读”展演活动。

  2、课例研究。

  3、讨论制定课题结题实施方案。

  4、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五月:

  1、筹备举办教师论坛活动,每位参研教师认真总结课题工作(没有实质性总结的视为放弃结题证书或相关荣誉)。

  2、筹备结题成果展示活动。

  3、根据上级安排完成课题结题。

  六月:

  1、完善结题后期工作。

  2、推广课题成果。

  3、进行反复实验,巩固实验成果。

  4、总结反思课题工作。

  5、做好资料整理归档工作。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1

  根据县总课题组工作安排,结合学校实际,拟定此计划。

  一、工作目标

  1、 “十注阅读法”基本成型,学生能较熟练的运用“十注符号”开展批注性阅读,基本养成了“十注阅读”习惯,通过“带疑初读”,基本能独立完成学案第一环节的相关内容;

  2、深化、拓展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继续加强小组合作成型化建设,小组长能充分的发挥职能作用,能科学合理的进行分工、实施信息的传递与整合,能得出组内的集体阅读成果,有效的组织小组进行较有深度效度的合作学习;

  3、 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是合作学习小组凸显合作效能和延长生命周期的根本保证,“立体化”建设的内容主要包括八个方面:“课堂合作学习机制的建设”、“小组学习习惯的建设”、“小组德育品行的建设”、“小组校纪班风的建设”、“小组清洁卫生绿化责任制度的建设”、“小组课外主题活动开展的建设”、“小组家庭管理联系制度的建设”、“小组捆绑式学习发展的建设”。

  4、核心目标的教学基本达成,能做到一个“五环节课堂教学”与一个核心教学目标的紧密对应,基本实现“一课落实一个目标、一课得到一项发展“的教学目标。

  5、认真落实每两周一节的“自主推荐课”,授课小组能自主选择学习文本、自主提出学习目标、自主开展文本备课、自主进行文本解读、自主组织班级学习、有质量的解答学习小组提出的问题;

  6、 严格按县课题组要求撰写和上传上一实验阶段的相关材料和完成本实验阶段的材料撰写和上传任务。

  二、工作要点

  (一)积极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立体化”建设研究。

  1、充分理解合作学习小组建设的内涵与外延,准确把握合作学习小组“立体化”建设八个方面的实质内容。

  2、以学校为单位制定出合作学习小组“立体化”建设管理评价方案及具体实施细则。

  3、认真落实“小组捆绑式学习发展的制度建设”研究与“小组课外主题活动开展的建设”研究,将课外作业完成与评价纳入“小组课外主题活动”中。

  (二)积极开展“读文心谭课”研究。

  1、深入理解“读文心谭课”的三个要点。

  “读文心谭课”的创设基于三个出发点,一 是强化训练阅读的实践与运用能力,二是培养提高书面与口头的表达能力,三是形成发展同读求异、品读精思的个性化思维能力。

  2、深入理解“读文心谭课”的五个目标。

  “读文心谭课”强调读懂作者、读出自我、读悟生活、读活性灵、读写相生。

  3、认真把握“读文心谭课”模式步骤。

  ⑴ 以班级为单位或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定文本。文本有:统一的实验课题课外读物、学案中第五环节的发展扩读材料、未编入学案的自读课文。

  ⑵ 开展小组内各成员的独立阅读和思考。

  ⑶ 小组内各成员独立完成书面读书心得。

  ⑷ 小组内交换书面读书心得。

  ⑸ 小组内筛选出最有个性的读书心得。

  ⑹ 以小组为单位在班上交流读书心得。

  ⑺ 教师发表对各组阅读成果的评价。

  ⑻ 学生谈个人对交流情况和教师评价的体会与认识。

  ⑼ 教师小结。

  4、认真把握“读文心谭”的实施要点。

  ⑴ 原则上在1--2节课内完成。

  ⑵ 选文宜短小精粹,或有蕴厚的思想,或有独特的情感,或有精辟的观点,或有机敏的哲理。

  ⑶ 严格控制个环节的时间量,在该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的速读速写能力。

  ⑷ 如果是学习小组为单位自行选定文本,教师必须在活动前或在学生阅读、写作和组内交流时候的巡视中记好各组所选文本,抽出时间快速了解文本大义。

  ⑸ 对读书心得不作硬性的字数要求,将品读的“精”、感悟的“深”、评价的“新”、性灵的`“活”、表达的“有”(有声、有理、有物、有序)作为评价标准。学生交流读书心得时尽量要求将书面语言转化为口头语言。

  ⑹ 每次“读文心谭”活动交流读书心得的小组根据时间状况可安排3---5个小组交流,未交流的小组可移到下次活动进行。

  (三)、继续开展“五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各环节细节的成型研究。

  1、 有效保证落实无干扰状态下的独立的“生态阅读”,确保第一环节(结合十注、感知初读)达到两个基本标量,即“在读中批注、在读中感知”。

  2、 教师应根据课文长度和深浅度明确上线阅读时间要求(小学一般每分钟400---600字)并逐步提高有效阅读速度。

  3、 一般情况下,应多采取“默读”的形式,边读边“静思默想”,力求获取最佳的阅读初感。对于篇幅短小的诗歌、散文,也应该在“默读”后再采用其他的朗读形式。

  4、严格要求学生运用全县统一的“十注”符号(旧版“十注”符号见学案、新版见“发展性阅读博客”),如教师和学生有更简便实用的创新批注符号,应大力鼓励。

  5、 认真开展落实对“十注”情况的检查,记载、评比工作,每一至两周必须让学生上交课本进行全面检查,,开展小组及个人评比,对“十注”完成好的给与奖励,完成不好的提出改进要求。

  6、定期开展优秀“十注”展示,对其中有个性的、精彩的文句注、感知注、反刍注作者大力表彰宣传。

  8、积极创新“十注”形式,广泛运用点评句、对联句、对偶句、排比句、短诗句进行标题注、文句注、感知注、反刍注。

  (四)、继续开展“自主推荐课”的研究。

  1、将该课程纳入学校管理范畴,严格按每两周一节自主推荐课排课。加强小学课改学校对该课程开设及管理工作。

  2、积极开展自主推荐课模式创新活动,强化教学的有效性。

  三、活动安排

  二月:

  1、制定语文发展性阅读课题工作计划,并按时上传到县课题组

  2、召开课题组开学工作会,布置本学期的工作

  三月:

  1、参加县课题组组织的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20xx年春工作部署会暨小组合作培训会。

  2、参加县课题组组织的“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论文评选活动。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经验交流

  4、开展语文发展性阅读研讨课活动

  四月:

  1、参加县课题组组织的“中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教学模式”“阅读能力层级目标课”、“自主推荐课”课展示活动暨研讨会。

  2、开展语文发展性阅读研讨课活动

  3、邀请赛有关专家作课题研讨指导

  4、组织开展教学环节操作细节专题培训

  五月:

  1、组织开展语文名师的文本教学专题培训

  2、开展语文发展性阅读研讨课活动

  六月:

  1、 评选校级优秀学习小组。

  2、 实验教师过程考核评价。

  3、开展学期工作小结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2

  一、指导思想

  学生说写的能力间接地代表学生的语文素养。开展本课题研究旨在让一线教师能深层次理解教材、活用教材插图,从学生实际出发设计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说写方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本课题将在主课题的引领下着重开展第一学段利用插图学生说写方式的研究。在研究中行动,在行动中研究,提高研究的实效性,要为提高第一学段学生说写的能力多践行,深思.

  二、具体工作:

  1、加强理论学习,提升理论素养

  本课题组组长带领成员认真学习课题方案,明确课题研究方向,深入了解课题研究方法,结合实际,扎实有效地开展研究。另外本课题组成员每人订一份跟语文教学有关的杂志,开展“分享阅读”(组员阅读到好的文章作好记号推荐给其他组员阅读),定期组织学习交流,不断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素养。

  2、制订研究方案,扎实研究工作

  紧扣课题组研究的规划思路,制订切实可行的'本学期研究计划,明晰研究思路与方向,密切联系实际教学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工作。

  3、确定研究重点,提高研究实效

  本学年重点研究项目及方向为“认真研究苏教版第一学段语文书中插图,发掘训练点,提高学生说写能力”,本课题组成员计划以第一学段中的典型课例为突破,进行研究总结。

  4、不断总结经验,实现资源共享

  各课题组成员在学习和研究的基础上,要勤于思考、善于动笔,不断提炼研究经验,本学期至少要完成一篇“借助插图进行说写训练的经典课例”或“案例分析”,并争取发表或获奖。各课题组成员要主动积极维护课题网站的正常运转,要把各自研究的动态和成果及时在网上呈现,以实现资源共享,以让本课题起到一定的辐射作用。

  三、日程安排:

  1.制订本学期课题组研究计划。

  2.课题组理论学习(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方式的有关章节)

  3.制定课题组成员本学期研究课安排表。

  4.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5.课题组理论学习。(分享阅读,主题:学习新课程标准中关于学习方式的有关章节)

  6.课题组成员上、听、评研究课。

  7.课题组理论学习。

  8.撰写与课题相关的论文和案例。

  9.课题组观看优秀教学录象,并对录像中课例进行点评。

  10.课题组理论学习。

  11.课题组沙龙暨研究反思活动。

  12.课题组理论学习。

  13.本学期课题研究情况反思与总结。14.收集、整理相关研究工作材料。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3

  一、研究背景: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新课改的全面实施,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在改革的大潮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发展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要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如何学习,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在学习上获得主动、自主和独立。

  二、研究目的

  (1)通过课题实验,学生学会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能自主阅读文学作品,自由写作,能表达自己要表达的观点和情感,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有较大程度提高,将为学生的终身打下良好基础。

  (2)、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探索、反思及改进教学行为和方法,提高科研室水平和教学水平。

  三、课题研究的方案

  (一)研究的总方案:

  1、培养学生课前预习的习惯。

  2、拓宽学生自主性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3、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让学生能读通文言文。

  4、通过无命题自由习作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审题,立意,自由写作的能力。

  (二)预期方案

  1、使学生"会学"、"善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特别是在学法指导方面的能力,并不断总结,不断实践,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探索初中生学习方法指导的途径及方式,形成系统、实用、开放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指导模式。

  四、研究措施:

  1、建立课题组,形成管理网络。

  在班级中进行分组,教师监督、组织实施,组员具体开展,做到分层管理,步步落实,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运行。

  2、注重学生组长的培训,加强对组员的领导。

  教师对学习内容进行安排,印发资料,并进行学法指导,明确课题研究的目标。

  3、强化过程,加强全程管理。

  首先开展课题讨论活动,使学生明确任务和目标;其次是加强调查研究,把握学生在实验前、中、后三个不同阶段的学法水平,以有的放矢的实施指导,不断修正课题研究方案,使课题研究工作更趋科学化和规范化;再次根据学生学习情况不定期开设学法指导课。

  4、改革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的发展。

  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法指导实验研究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的改革中,我们的研究重点要放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学法指导上:⑴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为主题地位。

  ⑵指导学习方法。主要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和心理倾向在课堂上进行渗透,在课堂后进行交流总结。⑶培养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管理中不断完善自我、不断发展自我。

  五、活动安排:

  1、制定课题实验的方案、计划。

  2、进行课题工作分工

  3、进行理论学习

  4、整理课题研究活动资料

  5、每学年自主学习策略的研究阶段总结

  6、总结课题研究活动成果

  7、迎接课题结题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4

  一、课题的提出

  1、课题提出的背景

  (1)时代发展对教育改革的呼唤。

  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以及运用现代技术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教育,离不开人才的培养。以知识经济为标志的21世纪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开放社会,呼唤着学校教育的开放。

  (2)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统一是21世纪学校教育改革追求的目标。建立开放教育正是顺应人的和谐自然发展的需要。因此,开放教育是深化改革和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

  (3)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改变儿童学习起步阶段主体地位不受尊重的现状,让学生参与选择决策,以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要求。因此,开放教育是适应学习者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必然需要。

  2、课题提出的意义

  (1)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

  基础教育改革的实质是重构学校文化,学校文化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而要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积淀、提炼、培育而成。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提高办学效益起着关键作用。学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主要阵地,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更好地发展,以适应课改的需要,已成为每个学校所面临和思考的问题。新课程改革能营造学校良好的氛围,能稳固学校发展的基础,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因此,开放阅读教学是重新构建学校主流文化的具体措施之一。

  (2)迅速高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课题研究立足于广阔的时代背景,依托开放的社会环境,从小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和特征出发,引进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以及当代先进的教育教学思想,探索开展小学语文开放式教育的基本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打破学科界限,探索语文向自然、向社会、向现实生活开放,拓宽语文教育途径,开发和整合语文课程资源,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综合性学习的结合,学校、家庭、社会语文教育的结合,建设起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开放的生活实践中用语文,学语文,迅速高效地提高语文素养。

  二、课题的界定

  关于“开放式教学”。

  所谓“开放”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充分挖掘教学中的开放因素,创设学生积极主动学习、自觉参与的课堂教学环境、开放的课外发展环境,使学生在充分开放的环境中主动参与,主动思考,积极探索,达

  成认知、情感、行为目标的统一协调的主动发展的教学策略。它是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中心,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现代教育改革模式。开放式教育注重教育与社会生活的沟通,遵循教育教学和学生发展的规律,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努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实践能力。

  开放教学体现在教育信息空间和沟通的多元化,教育功能时空上的纵深化,教育方法上的多样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网络化,教育组织形式上的弹性化,教学评价的个性化和师生关系上的民主化。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广泛阅读的兴趣

  2.拓宽学生课外阅读的渠道,扩大阅读面

  3.提高学生独立阅读、合作阅读的能力,

  4.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6.发展学生阅读评价和审美的'能力

  7.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

  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目标的开放,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的主动发展。语文阅读教学目标,主要包括阅读认知、阅读技能、阅读

  情感三方面。但在目前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目标主要由老师来确定,且比较重视阅读认知目标的完成,而阅读技能、阅读情感等目标,还处于不被重视甚至被忽略的地位。教师没有去深入思考学生学习的方法、技能、兴趣、信心、交往、意志等因素的培养。语文阅读教学不能使学生既有所知又有所感,既获取方法有培养兴趣。而开放性教学目标除了体现认知、技能、情感目标之外,还要体现出目标的发展规律和目标的多元化,体现阅读目标由学生自主确定和教师指导确定相结合的方向。

  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内容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选择的自主性和阅读内容的多样性。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开放意识,教师必须打破阅读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凭借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要敢于超越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着语言文字。要使语文知识都渗透于实际生活之中,就必须开放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这样才易于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进行再创造。

  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的开放,要体现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连贯性,体现学生发展的长期性和不平衡性。教师不能将阅读教学局限于语文课堂中,要打破以课堂为中心的局面。阅读教学要将课内和课外相结合,将校内和校外相结合,注意学科间的融合和有机整合。阅读

  教学的过程除了抓好课堂教学,还要抓好课外辅导和实践,向课前和课后延伸。

  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境的开放

  开放的阅读教学环境,就是指开放的阅读教学空间、开放的课堂师生关系和开放的课堂教学气氛。在阅读教学空间上,为了便于学生多向交流、主动探索,在编排学生座位时,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需要,采用四人或多人围坐的形式,以便学生开展小组间的协作交流,打破拘束呆板的课堂学习模式,也可根据需要将课堂移到教室以外的地方,如阅览室、室外等。在课上,教师要努力创设一种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教师应信任、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平等交流,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大胆创新。

  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开放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的开放,要体现评价指标和评价主体的多元化,体现评价方式和评价目的的多样化。教师要打破自己作为评价的唯一主体和评价权威的局面,应注意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学生互评相结合,也可让家长来参与学生的阅读评价,发扬评价的激励功能和导向功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浓厚的阅读兴趣,有效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

  1、理论学习法

  2、实践操作法

  3、经验总结法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5

  一、课题研究目标

  根据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以和目前教学改革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本学期的课题工作目标,围绕课题研究重点,扎实、深入开展研究,通过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等的研究,着眼于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以“学生和谐发展”为核心的目标,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一起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工作

  1、确定并围绕课题研究的偏重点进行研究。围绕“课堂教学时间设置和布置”和“写作能力的快速提升”开展研究,各人根据子课题课题实验方案,结合总课题研究的偏重点,确定下阶段子课题的研究重点,切实有效地开展实验。在注重课题研究的课堂实践外,注重进行进一步的理论提升,疏理、总结出较为幼稚的理论观点。

  2、以“扎实、效果”为核心价值观,拓展课题组成员发展的空间,发现和培养优秀实验教师,发挥带动辐射作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3、以校本教研制度为依托,实现课题研究与校本教研的有效对接。实现校本培训、校内教研、集体备课与课题研究紧密结合的研究体系。

  4、进一步发挥课题指导组的指导作用。课题指导组成员、负责人要加强对子课题研究的指导,协助子课题进行理论引导和理论提升,克服研究的不平衡现象,提高子课题研究水平。

  5、加强“语文教学研究博客”的建设。目前博客的管理上存在一些问题:博客日志上传数量少,参与评论少,活动报道少,图像资料少,互动研讨少。下阶段除了继续发挥博客的信息传送、资源共享、课题展示的功能外,还要进一步发挥它的互动性。活动结束后和时将优秀教案、课后反思、活动相片、活动总结和时上传。各人在轮值时间要注意博客的维护和管理。

  6、加强教学交流。每次活动做到有主题,根据事先确定的主题组织活动,其他教师根据这个主题进行考虑,提前以书面形式上交、上传到博客中,有时间可以在会上交流,会议有纪录,有互动,有提升,有总结,有报道、有资料汇编。

  7、加强课题研究资料的汇编、建档。各课题研究教师应认真负责,进行建档。本学期要汇编的资料有:课题方案,学期计划、阶段小结、优秀论文设计案例。每次活动的资料应包括签到表、活动通知、活动布置、优秀教案、课后反思、研讨纪录、一学期一次以上活动总结报道、录象光盘、活动剪影。资料一式2份,并将相关资料上传博客。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6

  一、课题的提出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难点。长久以来,在作文教学研究领域,一直侧重于“写前指导”的研究,对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却忽略。教师在作文评改中耗费时间与精力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是作文评改多采用单一的“教师指导”的形式,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被排斥在评价过程之外。也就是只重视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未能从知识与技能获得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未能从学生的内部发展需要激发学生对于作文评改的共鸣。以致于学生对作文的评改视若无睹,评价的反馈作用难以实现。最终的结果是学生不知作文的目的,没有了写好作文的内在动力,作文水平提高缓慢,教师的教学效益低下。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必须从“指令性、接受式”向以人为本、民主、互动、发展的教学观转变,向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重视作文的批改与评价,创新评改方法,让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实际上就是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出本课题,就是为了探索一条落实有效的作文评改之路,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作文学会评价、欣赏与修改,使“写好作文”成为学生的内在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二、实验假设与理论依据

  (一)实验假设

  几乎每一个学生的每一篇习作都有闪光点。这闪光点可能是一句话、一个词、一处标点甚至是格式、行文布局、字迹等等。只要学生经过了努力,在原有的基础上,哪怕从一个很小的方面接近或达到他的“最近发展区域”,这个“闪光点”就会显现。及时肯定学生的“闪光点”,欣赏学生并引导学生发现、欣赏自己的优点,能增强学生习作的信心,激发习作的动力与兴趣,不断促使学生向着新的“最近发展区域”迈进。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习作都可以通过修改达到更高的水平,得到更理想的成绩。在教师对学生作文进行批改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自行修改和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修改,以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解决问题、改进学习,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提高作文水平与能力。让学生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欣赏、评价与修改,能增进学生相互间的了解与交流,合作、探究学习,促进全体共同提高。

  (二)理论依据

  1.成功教育理论

  成功教育理论认为: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和需要;通过教育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发展。成功教育强调通过教育的改善,促使学生改变消极的自我概念,触发学生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学习内部动力机制,自我开发潜能,成为学习的成功者。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引导每一个学生发现、欣赏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优点,即成功教育。成功教育对于作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意义便是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树立和增强作文的信心,使学生产生自我期望和要求,自我激励,争取成功。

  2.《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于新课程的评价强调:“评价功能从注重甄别与选拔转向激励、反馈与调整;评价内容从过分注重学业成绩转向注重多方面的潜能;评价技术从过分强调量化转向更加重视质的分析;评价主体从单一转向多元;评价的角度从终结性转向过程性、发展性;更加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

  3.《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念。《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习作”的.阶段目标有“增强习作的信心”,“愿意将自己的习作读给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学习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等要求。

  4.朱作仁《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指出:“平时作文,教师很少提自我修改的要求,学生往往懒于修改。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只提笼统意见(如内容不具体,语句不形象等),学生也不愿修改。如果提出具体的要求,划出需修改的词句,或朗读了班中同学的优秀作文,榜样具体,容易取长补短,上进心被激发,则愿意修改。”“小学高年级儿童希望教师指出毛病,由自己修改的占89.05%。希望教师直接改正作文错误的学生占24.36,希望教师指出错误,学生自己动手修改的占75.44%。”

  三、研究的目标

  通过研究,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与他人的习作进行评价、欣赏与修改。在这一过程中体验作文成功的乐趣,激发作文兴趣,增强作文信心,并主动积累素材、品味语言、感悟表达,不断提高作文水平,发展作文能力。

  四、研究的内容

  1.欣赏的引导。欣赏与德育、美育的导向作用;学生自己欣赏与教师指导下的欣赏相结合,欣赏与习作要求相结合;怎样引导学生欣赏“真实”、“新鲜”、“创意”、“个性”的表达。

  2.修改的引导。怎样根据习作要求确定修改的目的、范围、内容;成功的修改需达到的要求;对学生修改的评价。

  3.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各种评价方式以及多种评价方式结合对于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影响。

  4.对学生习作的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研究。

  5.“学会欣赏与修改”对于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研究,对于新型师生关系建立的研究。

  五、具体做法

  1.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将自己的习作读与人听,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引导学生在读自己与他人的习作中,发现自己与他人习作中的“闪光点”,欣赏习作,培养习作兴趣和自信心。引导学生在欣赏中互相学习,感悟表达。

  2.每完成一篇习作都要引导学生修改。培养学生乐于修改的良好态度和兴趣;培养学生在自我修改与相互修改中提高作文能力。对学生的修改及时作出评价。

  3.培养学生对欣赏与修改的兴趣,还必须与写作指导教学紧密结合。写作教学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表达真情实感;注重学生的观察、思考、想象,鼓励学生的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积累素材和语言材料。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开辟习作园地,展示学生作品,组织或让学生自行向报刊杂志投稿。

  4.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

  5.建立学生习作档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采取形成性评价与定性评价的方式。

  6.培养学生对习作的欣赏与修改的同时,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在各学科领域转变。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合作交流以及收集与处理信息等能力。建立民主、平等、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六、研究的对象、方法、步骤

  (一)研究的对象

  以中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实验的前一阶段,以五年级一个班(33)名学生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的方法

  行动研究法、对比实验法、个案发展观察法、调查测查法。

  (三)研究的步骤(计划周期为一年)

  1.前期准备阶段(20xx年1月2月)撰写计划,收集相关资料,建立研究档案(案例、反思、学生作品),进行研究。

  2.实验阶段(20xx年3月12月)

  (3月5月)请有经验的教师指导,交流研究情况。反思前段研究情况,调整研究方法,形成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执教一堂汇报课。

  (6月)总结研究情况,以论文形式汇报阶段性研究成果。(7月12月)深入研究,解决问题,形成成果。

  3.总结阶段(20xx年1月)进行实验后测和实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课题验收。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17

  一、课题提出:

  语文,是一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学科;是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学科;是一门充满了无尽的资源而又富有无穷魅力的学科。《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了加强对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的研究,结合我校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学生学习活动科学化与学习素养养成》的子课题《有效教学方法与有效学习方法研究》,这学期,该课题以微型课题《如何挖掘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主题》作为突破口。

  二、内涵界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是指学生在课堂内外的语文实践中,搜集各种资料,储存各种信息,综合运用众多知识将自己的未知、所知不断内化,不断外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综合性学习与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课题研究要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让它植根于生活,让他具有开放性、具有生命活力。在研究中,强调实践、开放、自主,融合“主题研究”、“课程整合”思想;在课程学习方式上注重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对话交流、实践探索,体现研究性学习过程,基于以上特点,在课题实施时,将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更好的整合资源,深入、生动的开展本课题的探索与研究。其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包括: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知识的不断丰富与内化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三、研究成员:

  课题负责人:

  课题组成员:

  四、理论先行。

  五、建设博客。

  教师教学博客的建设,有利于教学工作的交流,有利于课题研究的交流。本课题组研究成员年龄均在35周岁以下,要求建立教师教学博客,建立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栏目,如“课题研究、研究成果……”,然后相互之间加为好友,以便相互交流。

  六、讲究策略。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指在实施小学语文课程的过程中,通过学生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运用已形成的听、说、读、写等能力和掌握的各科知识,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尝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使学生在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历练能力、获得经验,逐步形成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正确选题”是综合性学习成功的一半,在这学期的课题研究当中,主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识能力,兴趣爱好引导学生从广泛的生活空间从中选定综合性学习的主题。

  1、立足文本特色,丰富语文综合学习形式。

  2、结合其他学科,提高语文综合学习成效。

  3、抓住生活实际,拓展语文综合学习资源。

  4、结合社会环境,扩大语文综合学习的平台。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相关文章: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11-19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04-20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06-19

[经典]课题研究计划08-14

课题研究计划06-22

语文课题研究总结08-11

小学语文课题研究计划(精选11篇)03-14

个人课题研究计划02-12

课题研究学期计划05-23

课题研究计划【实用】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