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班级教研总结范文(通用11篇)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提升我们发现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班级教研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1
这学期,我们小班双语教研组一共有三位老师组成,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一丝不苟,有着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工作热情。在工作中乐于奉献,对保教工作与专业学习都要求自己不断求精。
本学期,我们幼儿园为每个班级配了一台电脑,现代科技设备的进入,势必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得到应用,于是,本着科研促教研的宗旨,本着进一步促进教学质量的要求,我们以多媒体为契机,利用多媒体来开展各种活动,边学习边实践、研究,在以幼儿发展为本,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同时,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积极塑造二十一世纪的一代新人。
我们双语组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育实践能力;继续开展主题探究活动;每位教师利用多媒体上课,集体探索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使教研组真正成为教师提高业务素质的重要阵地,探索更适合小班幼儿的教育方法;根据各班实际情况,共同研讨,建立和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常规。
三个老师共同探讨共同进步,互相听课互相学习,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教研组在园组织的公开课活动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取决于大家的共同努力。
在下学期我们小班双语组会以全新的面貌更加努力的工作。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2
在一个学期的努力中,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探索了一些经验,发现了工作中的很多不足,也有了一些急需改进的想法。因为爱,我们对事业充满激情。因为激情,我们在不断的学习和成长。这学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第一,加强学习,注重教师的成长
教研组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幼儿园开展研究、学习、讨论、交流教学经验的阵地;这一学期的教研工作以加强学习、促进教师成长为突破口,引导教师学习许多新的理念和教学理念,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使每一位教师在收集和吸收新思想的过程中自觉地改变和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这学期以来,园本教研活动不断加强教师在各项工作中的反思。从每项工作的实施总结来看,每个老师都要注意反思,从反思中吸取经验,制定目标。
第二,开展研究,探索教育经验
对我们的教学和研究小组来说,这个课题是一个新的富有挑战性的任务。本学年,我园的园本培训是围绕学科内容开展相互探索,探讨“微游戏”这一学科。从超理论知识的初步收集和研究,我们在理论上对微观博弈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不同的时代应该进行什么样的不同的微观博弈;儿童玩微游戏时教师的干预;什么时候进行微游戏比较合适?如何实施微游戏的评价;孩子在微游戏中应该得到怎样的发展,等等。经过上学期的讨论和学习,我们在微游戏方面的活动已经初见成效。这学期我们对微游戏过程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整改和升级。教师在创作微型游戏项目时,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儿童对游戏的兴趣和热情等方面来选择游戏。让孩子出于自己的兴趣和愿望,自发地、自愿地玩游戏。每次教研的推广和讨论,都是为了让孩子玩得更开心,更独立。对这一经验的总结也构成了我们教学和研究活动的一个课题。老师们在探索中收集了大量的资料和书面的研究报告,真正把我们的研究从讨论和观察的活动中提炼出来。
第三,优化一日活动,落实教学安排
教学是幼儿园工作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是教研组讨论和工作的核心。这学期我们通过优化日常生活安排,增加了孩子户外活动的时间,从时间安排到地域安排,确实让日常活动更加合理科学。在教学中,我们从学期计划到月计划、周计划都是接近目标的,以目标作为我们的教学指导,从同年级相同教材的制定和相互交流,使教学更加规范、准确。另外,对学期结束到每节课的教学情况的测试和总结,也让每一位老师对从目标到教学,从教学对应到目标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让我们学校的教学安排和实施在未来有了更好的方向。
第四,安全工作
保证孩子的健康和安全是每个老师的首要职责,让孩子在我们的教育下健康快乐的成长是我们工作的目标。这学期我们把安全教育纳入课程,让孩子有安全防范常识。作为教师,他们坚持用心上岗,严格遵守上岗制度,把提高自己的责任作为安全重点,使我们学校这学期的安全工作放在了重要位置之一。
总之,在领导的指导下,在全校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这学期的教研工作取得了很多成绩。教研活动真的成了老师交流、学习、成长的地方。就这一学期的工作而言,我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应该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在下学期的教研工作中,我们会充分挖掘每位教师的潜能,让教研真正促进教师的成长,让教师的成长带来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3
我国目前的社会结构和社会体制正在逐渐发生变化,正在不断地从封闭走向开放,时代呼唤改革,我们的幼儿园也正顺应潮流,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不断地向前迈进。《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最终的目的是创造高质量的幼儿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我园的办园方向也正在响应新《纲要》的号召,因此,新《纲要》的学习是我园本学期教研活动的首选材料,也是我园开展教研活动的参考与依据。《纲要》中对幼儿教师角色的界定,既是对教师的要求和教师成长的期望,也是对广大幼教工作者的挑战,我们只能应战,别无选择。
新《纲要》鲜明地体现了“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我们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当中,以新《纲要》为指导,进行了一系列的教研实践活动,九月份,本人参加了市教委组织的新《纲要》的学习培训与教研活动,回校后组织全体教师一起学习新《纲要》的先进教育理念以次来制订教育教学计划。每位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的过程当中,重视对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幼儿教育过程当中,各科是一个整体,各科在计划的制订中,应多考虑课程之间的整合,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没有哪门学科是独立的,各科之间都存在多样化,多层次的整合,教师的计划都充分体现出幼儿教育的全面性和整体性。十月份在园主任的带领下,开展了听随堂课活动,我园的两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也积极参与了此活动。
十一月份,我园青年教师参加了第二届“育苗杯”评优课比赛,在活动中,教师们潜心研教案,设计教育活动,分析幼儿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准备充足的活动器具,教育既体现出基础目标,又体现了发展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科学”学科。所以许多教师的课都充分体现出了鼓励幼儿“探究”这种能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的理念,课的选择与设计充分体现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在活动过程当中,教师能积极引导幼儿参与教学活动,注重幼儿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教师通过讲解、示范、表演、提问、游戏等手段,激起幼儿对科学探索的浓厚兴趣。教师与幼儿共同参与操作活动,使幼儿与教师之间的情感加深,教育活动目标边得到了升华。整个评优课活动,教师们感觉到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教学必然大有收获。评优课后,教师们展开了讨论,对课的各个环节都作了细致的分析与评判,大家各抒己见,把自己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毫无保留地奉献出来,真诚地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评优结束后,推选出了获一等奖的王莉英老师参加市评优课(科学学科)说课比赛。
十一月份,我们又组织了全体教师收看“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占兰”老师对《纲要》的解读,刘老师以“幼儿园墙饰布置艺术”为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当今幼儿园课堂整体布局的方向,她的观点让幼儿教师体会到室内装饰应更多地贴近幼儿生活,她的“人性化”的布局观点,给我们指出了幼儿园的设计是为了孩子的成长需要,而不是为了迎合上级的喜好。为了创设良好的班级面貌,各班都纷纷行动起来,每个教室都体现出了不同的装饰风格,各班都添设了活动角,教师们亲自动手制作活动道具。放弃了休息时间制作了“水果”“蔬菜”“糕点”等栩栩如生的模型,使许多区域活动都能热火朝开地开展起来。如:大班开设的医院、肯德基,中班开设的超市等区域活动角。“一切为了孩子”这是写在无数幼儿园大门口的一句口号,随着《纲要》的实施,我们幼儿园的全体教师都在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使之推广与深化。
十二月份,我园又开展了园本会课活动,通过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与实践,教师们的教学水平普遍得到了提高,如大班薄晓红老师的社会课“我该怎么办?”教师的讲解委婉、亲切;语言富有启发性,材料准备充分,能结合幼儿自身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学习、探索的兴趣。她通过提问、谈话、讲解、做判断题、游戏活动等多种手段,让幼儿身临其境,幼儿既动手又动脑,使课的目的的达成变得轻松自如,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幼儿被课的精彩所吸引,连“开个小差”都忘了,一堂课下来,她们兴奋不已,可以想象他们在今后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肯定能随机应变,不再惊慌无助。
本学期我们还多次组织教师参加市教委举办的音乐、美术学科的培训与学习,通过学习,教师们的基本功都得到了巩固与提高,学到了不少本领。十一月份,我园举行的教师基本功比赛中,承蒙学校领导的关心,为我们请来了太仓市音乐界的权威人士杜老师,她为我们讲解了钢琴的演奏方法与自弹自唱的配合等音乐知识,使我们受益匪浅,钢琴弹奏成为教师们业余时间最大的爱好,许多时候,我们都能聆听到美妙的钢琴曲。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即将结束,教师们边工作边学习,但是每个人都会感到充实又快乐。
以上是我园本学期的教研活动开展情况,下学期将一如既往,争取让我园的幼教工作上一个新台阶。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4
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不知不觉中又一个学期过去了,认真回顾起本学期的工作、生活,可以说是“充实、忙碌、快乐”成了主旋律。我们小班教研组在园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以一贯的踏实认真、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扎实开展好教研组内的各项工作。为了促使我们在今后能更好地开展教研组工作,现将这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相长,稳步前进
一个优秀的教研组必须要有各类严密的制度做保证,为此,针对我组人员情况,经过客观分析彼此之间利弊,我们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共同制定了教研组活动计划,通过这些细化和量化的计划建立,既发挥了老教师的丰富经验,又使青年教师有所长进,增强了可操作性,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组织与实施的能力、评析能力、专题研究能力、研讨能力及撰写的能力。同时我们还灵活地运用了四制的模式,来提高教研活动的质量。
二、专题研究,同心钻研
于小班新生来说,对于小班孩子来说最困难的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各个环节的实施,而家长最关心的莫过于孩子再园的生活情况,对于老师来说最迫切掌握的是运用什么好方法指导孩子的生活技能。针对这些情况,在开学初,针对我们组教师理论水平相对扎实的情况,我们组以“生活活动”为突破。对各个生活环节中的细节策略与指导方法进行探讨。
在研究的过程中,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实践中,将教学方案一次次的设计、实施、研讨、再实践的过程,使研究内容深入内化成了教师心中的“指南针”。在研究中,每位成员都成分发挥自己的经验与想法,使我们组的专题研究在大家的同心努力下,形成了具有可参考价值的教学经验总结。
三、创造机会,促“新”成长
我组年轻的教师比较多,为使我组教师整体呈现“积极、向上、自信”的风格,在教研组开展的活动中,多为他们创造机会。
在实践活动中我们采用先由执教者自我反思、介绍活动设计的思路,反思活动中的得与失、有何改进的方法与困惑等,然后参加观摩的教师针对执教者的教学过程根据预设的问题从各方面进行评析,不同的观点展开讨论。
在开展亲子快乐节日活动中让年轻教师主动主持的工作,使她们组织活动上更为游刃有余。
四、家园互动,促幼发展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教育,幼儿园教育固然重要,家庭的教育同样重要。我们教研组的老师经常在一起交流和、切磋如何让教师与家长要成为真诚的合作伙伴,为此我们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家长工作。
五、存在不足
今年教研组的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在生活环节的指导上意识增强了,指导的水平有所提高,但实施中还存在内容把握上的精准度。
2、个别教师在主动学习的能力上有待加强和完善。
3、在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每月不断添设和更改各区角活动内容有待提高。
六、今后努力方向
针对我们工作的不足,下学期主要抓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良好区域环节,重视游戏的指导。
2、继续每月观摩教师的活动,大家共同探讨以促进教师业务水平。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5
本学期我园小班级针对“如何让幼儿快乐的学习数学”进行课题研究,本着“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的原则,让幼儿轻松、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在本次人人参与的快乐数学教研活动中,由小班级每位教师承担一次园内数学教研公开课活动。活动中我们以集体备课的形式参与研究和讨论,观摩活动后,全园教师在专家的指导下,围绕教研目标反思交流,修改方案,然后再组织观摩,再研讨,再观摩,在这样一个跟进式研究和互助式研究过程中,研讨组织数学活动时应采用怎样的方式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的能力。
一、教研活动促教师专业化成长。
1、经过专家的指导提升教师自身水平。
2、有经验老师的引领,使我园的教研水平更上一层楼。
3、在专家进行教研评议时,教师们能积极踊跃地互动。
4、敢于对每个活动进行反思,在反思中找答案,更新教育理念。
二、教研活动中体现了二幼老师的专业素质。
1、每位教师设计的方案活动性强,小班的孩子年龄虽小,但学习数学的兴趣很浓厚,体现了快乐学数学的教育理念。
2、巧妙地加入了游戏、情景,体现了多元化的数学学习方法。
3、教师们教态亲切,师幼关系融洽。
4、活动的目的突出,体现了重难点,很好地实现了目标。
5、老师们有创造力,除了灵活运用书上的游戏,还运用了自己的一些游戏,适合小班年龄段的特点。
6、孩子们的常规习惯好,体现了老师平日的基本功扎实;教学中老师的语言简明,对孩子的指导性强。
三、教研活动促教师对新教育理念的内化。
1、在“感知3以内的量”的活动中,认识数形时,可以从图形、颜色等方面来反复认识数形。
2、老师们的游戏“感知3以内的量”还不够,呈现3个的数量,一定要体现集合的概念。
3、在进行比较、排序活动时,要遵从自左向右的顺序,给以明确的标记,作为错误控制。
4、数学活动中所讲的故事,一定要紧紧围绕活动目标进行有效地提问,强调量与量的对应。
5、在点数活动中,如果出现偏差,切记不否认孩子,老师要正确引导,尽量淡化孩子的行为。
6、数学活动不能太随性,要严谨;注意量数对应的情况下,一定要对应好,给孩子正确的数概念。
7、在数学活动中,分组的练习要体现分层,促进幼儿个体差异发展。
8、十位老师按专家的指导讲评,将活动方案、反思的电子文稿发给饶园长。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6
小班组全体教师坚持理论和教育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模式,认真贯彻《纲要》的精神,以学习助实践,以实践促学习,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发展情况,有目的、有选择地开展教研活动。先将主要工作作一下回顾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将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化为教育实践。
在纲要精神进一步深入的今天,我组教师或多或少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比如: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能有效地转化为教育实践。为此,我们请教师把在工作中碰到的实际问题和困惑提出来,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首先组织教师学习《纲要》,再针对小班年龄段幼儿的特点,了解该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目标和相应的教育策略;然后大家针对这些问题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最后进行实践。到下次教研活动时再把实践的结果交流、总结。
我组在园本课题实施时,以探究户外活动教学为突破口,我们利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教师学习幼教杂志上的有关文章,收集各类幼教新信息,并组织教师进行户外活动教学开展的经验交流。
二、积极开展户外自制玩具的开发和利用。
我们的教研活动适时地安排教师学习《纲要》,根据小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对如何开展好课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一方面,首先制定出试验班级课题实施计划,根据课题实施计划各班向家长进行开展户外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等方面的宣传,动员家长参与到课题中来。在日常活动中向家长展示幼儿利用户外自制玩具进行的各项活动;同时我们利用家长座谈会、接送孩子等机会,和家长交流课题的开展情况。另一方面,结合园内课题的进展,督促各班教师积极行动起来,创造性地开发自制玩具,并利用户外活动时间将自制玩具投放到幼儿手中,为下一步各种研究做准备。
三、加强教研力度,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教研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本学期,是我园实施新教材的第一学期,为此我们在每一次教研活动都要组织教师讨论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共同研究解决方案,统一教学要求。另外,注重对教师日常教学活动的了解监督和知道,及时解决教学中的细小问题。
2、建立教研活动轮流制。针对日常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困惑,确立教研专题,由教师轮流主持,充分创造机会让教师主动积极参与,形成教学互助,让教师既当学员,又当教员。以此来提高教师将理论与个人经验进行恰当地转换、修正和反省的能力,同时锻炼教师们的口才与胆量。
3、培养幼儿良好的一日生活常规。从9月份开始,以组为单位明确教师在一日生活各环节中的常规要求。注重保教结合,要求教师和保育员协调一致,在各环节中目标一致,保教共同观察幼儿、了解幼儿的需要,发现问题及时调整,采取措施。并在教研活动中以来园、进餐、餐前、餐后等环节进行学习研讨完善,并充分发挥教师的个人专长,加强常规培养。
四、家长工作的细化,深得信任
充分发挥家幼园地的宣传作用及家园联系册的桥梁作用,与家长探讨、交流,引导家长合理育儿、科学教育,与家长共同努力,形成良好的教育共识,做好为家长服务工作,及时了解、解决家长的需求和困难。
在幼儿入园后的短期内邀请家长来园召开新生家长座谈会,一方面希望家长和幼儿园在教育理念上取得共识,家长在今后能配合幼儿园的各项措施;另一方面也为了加强家长对幼儿园及教师的信任。举办小班家教讲座给家长讲授幼儿发展的基本知识,传授教育幼儿的经验(健康与保健、心理问题与治疗、行为偏差的原因与治疗等)和家园配合的意义作用和途径。
教师经常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与家长进行个别交谈和专门约请个别家长来园面谈,或教师到幼儿家中进行实地家访,使家长与教师得知近日至当天孩子在园或在家的情况,以便家园随时配合,促进孩子发展。
五、不足之处,有待改进当然,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探索中我们还存在着一些不足:
1、业务学习的形式单一,教师的主体的作用没有真正的得到发挥。下期将会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方面做一些改进措施。
2、目前,我们的教育教学的工作还停留在实施的层面上(对于新教材),没能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总结。教师在设计教育活动的时候还存在应付过关的思想,因此,下学期将采用骨干带头探讨的形式,让教师带动教师。
3、进一步加强指导教师完善语言领域中的特色教育,寻找教学中的共性和差异性,总结教学中的规律。下学期将重点开发语言领域中的特色教育。
4、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实施课题的教育功能,为幼儿创设更充分自主发展的空间,下学期我们将深入进行户外活动的研究活动,重点放在创新自制玩具的开发和户外活动开展情况的各种痕迹的收集、整理和总结。
5、继续加强创设良好物质环境的同时,我们也将为幼儿创设和谐愉悦的心理环境放在重要位置。我们要求每一位教职工从自身做起,把自己融入环境中,积极创设宽松、和谐、宽容、信任的人际关系,努力优化师幼关系、保教人员关系、教师与家长关系等。教师要切实做到态度和蔼可亲,理解、尊重幼儿,使幼儿始终处于一种被尊重、被关爱、受鼓励的环境中,逐步形成活泼开朗的良好性格,迈开健全人格的第一步。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7
今天,我们小班教研组的全体人员围绕活动主题“怎样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展开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下面我就为我们活动中提出的几个优秀的论点进行梳理:
一、为幼儿提供好的科学学习环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为科学活动创造良好的准备。
二、科学活动的操作材料选择生活化、多样化。
三、科学教学活动内容设计情景化、游戏化、探究话。
四、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挖掘幼儿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中生成的科学教育内容,因势利导、适时教育,让幼儿体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为我们生活提供许多帮助,是人类的好朋友。
总之,我们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更多的成为一个观察者、游戏者,同时接受幼儿抛过来的问题,答案也在提示、引导等措施中帮助幼儿在操作探索活动中发现、获得,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8
音乐活动是一门培养和锻炼人的思维能力的基础学科,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它对幼儿的思维和发展有看重要的价值。它既是教师的思维活动,又有幼儿的思维活动,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在确定了具体目标泊,我们为幼儿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环境,精心安排了活动内容。根据幼儿的兴趣需要,投放了各种材料,使幼儿主动、积极地进行音乐操作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为幼儿提供充实、感兴趣的多种材料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音乐的最基本方法,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得直接经验,在活动中边做边说。
1、提供的材料应紧紧围绕活动目标。
提供的材料要从目标出发,把教师的意图和要求融入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潜能,使之发挥最大的潜能。如:在开展“看图开选标记”活动时,我们为幼儿提供了种颜色、大小、形状不同的几何图开及标记,让幼儿自由选择,幼儿有的安各自的意愿先选择标记,选好后又选择与标记相符的几何图形,有的先选择图形后选择相应的标记,体现了一种材料为多项目标服务的宗旨。
2、提供的材料应循序渐进,满足不同水平的幼儿操作需要。教师应在同一活动内容,在不同阶段提供不同的材料,同时应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难度的材料。如:在巩固5以内数的意义时,我们为幼儿提提供了实物。表示种数量的图片、数卡眯卡供幼儿选用。他们根据据自已的能力,有的找出规定相应数量的实物,有的能给数卡、点卡、图片排队,他们在活动中都能在各自的水平上得到了提高。
二、重视操作过程,让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边做边说
音乐知识具有一定的逻辑结构,在活动中应让幼儿“做”和“说”相结合,只有让幼儿用语言概括自已“做”的过程,才能利千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幼儿的思维过程,在活动中我们通过“你是怎样做的”、“你为什么这样做”及“你为什么认为这样做最好”等问题鼓励幼儿自言自语或相互交谈,如我班在开展“接龙”游戏时,要求幼儿将提供的卡片接成一条长龙,在活动过程中发现我班月月小朋友快就接好了,而旁边的俊俊忙得半天接的这是错的,于是我就鼓励小朋友把自已操作的过程一一“我是怎样做的”讲给俊俊听,在他的讲解下,俊俊一会儿就边做边说接成了,心里特高兴,脸上笑眯眯的。
让幼儿边做边说不仅可以使老师发现幼儿懂得了哪些问题,还有哪些不清楚的需要帮助指导的,同时又可以有针对性地指导帮助幼儿学习,能促进每个幼儿在原有水平上进一步的发展。
三、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教育
在幼儿生活中,与音乐有关的问题也时时都有,处处存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在平时生活中教师应善于利用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知识技能,感受学习的快乐,如我班在午睡前,我们让幼儿按鞋子的种类进行排队让幼儿进行排序,计数比较,在两点一餐时我们让幼儿发放餐具、茶具、点心等让幼儿积累一一对应及数量多少的经验,使他们在有意无意间通过各种感觉通道感受来自生活的音乐信息。以上是本学期通过实践取得的一些经验,通过多种活动的开展,大部分幼儿在活动中能坚持做到边做边说,养成了良好的操作习惯,仍有少部分幼儿在材料的整理收拾方面做得不够好,这将在下学期的实践中改进,使每个幼儿都能够主动学习,充分体现地玩中学。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9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研究,我们在园本课程的研究中,形成了一些优质的方案,推动园本课程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幼儿园艺术特色的内涵发展。根据本园业务计划的要求以及本教研组的实际情况,第二学期中我们把重点研究放在:
一、以《需要为导向的幼儿艺术教育活动的实践研究》科研引领,力求在艺术活动中创设多元的艺术环境,满足小班幼儿多样需求,促进小班幼儿个体化发展。
二、继续以高级教师研修班为引领,继续推进小班本体游戏与个别化学习相互融合的游戏,重点关注教师在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
现在我就本学期的研究做一个简单的总结:
一、艺术活动中多元艺术环境创设,满足小班幼儿的需求:
通过总结和梳理,我们结合组内教师的实践研究活动等,对美术、音乐、语言等等的艺术活动中材料的提供、环境的创设进行了总结提炼对活动素材中的教育价值点进行挖掘,把材料进行细化,解决教师在执教过程中实际存在的问题,给教师提供了帮助。
比如在美术教学中大家从理论进行研讨,初步了解美术活动是促进幼儿创造力发展的有效途径,幼儿十分喜爱,他们能从这种操作游戏中发现无穷无尽的乐趣,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便于教师了解幼儿奇特的思维特点与个性的萌芽。幼儿生来就有探究的本能,教师在美术活动中应选择和提供适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材料,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并引导幼儿自由探索、交流试验,从而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从幼儿美术活动的发生来看,幼儿美术活动特别是幼儿早期的美术活动,是一种自发的涂鸦行为。幼儿最初不会为了表现绘画内容来使用工具,更不懂得利用材料的特性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将工具材料视为一种有意思的玩具来使用,在对材料和工具的探究中,逐步形成具有某种自我意象的涂鸦和建构,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创设丰富有趣的材料,提供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材料,激发幼儿的创作能力。
上述都是教师在实践中慢慢摸索到了,由此在专题撰写中教研组成员结合日常的工作,从自身的经验、困惑等方面进行了总结提升,并及时把自己的经验进行了分享,把自己的实践提升为理论,更加理性的思考了本次的专题,并且最终的专题也在松江区教育杂志上进行了发表。
二、区角游戏与角色游戏的融合:
结合本学期的课题研究,我们继续对区角活动中材料的提供,教师的指导进行了研讨。在活动中大家结合自身的经验,以案例的形式展开研讨。
比如在区角讲评中,小班孩子由于年龄小,普遍存在“坐不定”的现象。一段时间来,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及时拍摄、引导幼儿在观看中讲评的方法取得了一些成效。
分析下来,幼儿之所以喜欢这样的讲评方式,原因有以下两点:
1、及时的回忆重现小班的孩子,受其心理年龄的影响,思维以直觉行动为主。当看到电脑中出现自己熟悉的人和事物时,会使他有一种亲切感,也便于他主动地回忆与重现自己玩过的游戏,把好的经验提供大家分享,有不足的地方共同帮助指出,充分地激发起幼儿想说、敢说的愿望。
2、满足幼儿的情感需要:孩子的年龄越小,就越需要给他展示的机会,从而让孩子觉得自己很行,老师和朋友都很注意他,从情感上得到一种满足。在观看电脑上照片或录象的过程中,也是给孩子的一种自我的展示,一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主角,必定会增强他的自信心,给孩子以成功的体验。
因此,我认为,利用拍摄的方法不失为区角讲评的新妙招,有利于我们小班孩子更好地参与到集体的讲评中,在交流与分享中有所收获。这些都是通过组内教师共同的研讨得到的一些体会,感悟。由此在开展区角讲评中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了,幼儿的个性了更加凸显了,孩子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更加适合孩子的发展。
三、新教参的有效使用: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探讨,教研组成员在如何使用新教参也有了许多心得,比如新教师能够顺利的运用新教参,会上课;组内有经验的教师能够上好课,运用新教参中的经验点,价值分析等组织开展幼儿有兴趣的,好玩的主题活动。
在本学期中教研组验收中,周老师设计的《春姑娘》、陆老师设计的《种花》等等都选自新教材中的活动,结合本班孩子的兴趣、热点,教研组群策群力一起完善活动的内容,最终也取得了专家的'肯定。同时在教研组推优评比活动中,从新教师的活动到青年教师的活动都源于新教参,整个小班组也得到了院内领导的认可,得到一个二等奖、一个三等奖和一个鼓励奖的好成绩。
四、问题反思:
1、教师能够结合经验,以案例的形式开展讨论,但是总结提升、理论梳理还是有所欠缺的。
2、在材料的投放中,教师能够考虑到趣味性、新颖性、挑战性等等,但是在教师的观察指导、分享交流中,教师还是存在提升不到位,总结不精练等等的问题,尤其是青年教师。
3、在本学期中大家对新教参中的活动进行了研讨分析,能够初步的使用新教参,但是在经验点的挑选、活动价值点的取向等以及对新教参活动创造性的使用等等,教师还有待进一步推敲。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10
xx我们小班组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班组内非专业的新教师占大部分、在面临新入园幼儿的适应上存在着很大的困惑。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我们教研组在园课题《欢乐教育特色活动内容研发及组织实施的实践研究》的引领下,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集体游戏促进小班集体适应的实践研究》,以帮助新教师能顺利的做好小班孩子的集体适应。
如何做好课题的研究,帮助教师顺利的对孩子进行集体适应的教育,让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我思考了许多,在实践研究中也付出了许多。通过一个学期的研究,我们初步取得了一些经验,帮助教师们胜利的完成了小班孩子的入园集体适应。
一、开学前教研重点的制定和开展(既孩子入园前的适应对策):
小班的孩子由于第一次从家庭环境走向集体环境,在心理和生活上都会面临很大的转变,这一阶段的孩子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容易情绪化和抵触化。他们会对陌生的环境表示及其的不适应,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因此做好孩子入园前的适应准备是很重要的,而做好的对策就是了解孩子和家庭。
首先从让新教师明确孩子不适应集体生活的现象这个点来展开教研。在教研活动的时候邀请了有经验的小班教师来传授对小班家长的家访工作:从家访的目的、形式、交流的内容、注意的事项、需要了解孩子的什么内容、家长配合的内容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让新教师在家访的时候增强自信。通过大家的研讨,新教师们明确了孩子入园前的适应准备,通过适应走访、调查新生家庭,谈话交流和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了幼儿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科学地指导家长对孩子进行入园前的培养和教育,帮助孩子对老师产生了好感和信任感。使孩子适应了集体生活。
其次,做好入园适应前的环境创设工作。
温馨宽松的环境能稳定幼儿的入园适应。我们在教研活动时围绕创设怎样温馨的、幼儿喜欢的、家庭式的环境进行讨论。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将幼儿的活动室以童趣的形象出现让室内的气氛热闹而温馨,舒适而美丽,有趣而生动。如:墙面环境中出现幼儿喜欢的卡通动物和人物用各种材料进行美化和装饰、贴上幼儿的照片和全家福的温馨照片,让幼儿从入园见到的第一眼起就能强烈地被吸引,感受幼儿园有趣的生活,促进幼儿的入园适应。
二、理清教师的思路,明确小班幼儿的集体适应表现。
在开展教研活动时帮助教师明确对欢乐特色活动的理论认识,到探讨适合小班幼儿适应性的游戏内容以及采取的措施等方面,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集体游戏的设计、师幼之间的互动等方面进行具体的研究,提升非专业教师在集体游戏中的有效指导、观察能力,促进小班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环境。
1、让教师明确集体适应是社会活动的一个表现。认识社会活动的定义:指幼儿将在生活中看到的和掌握的各种经验,通过各种模拟的社会环境以社会角色、社会语言、行为等方式进行表现。
小班幼儿的集体适应是小社会活动中一点,注重的是培养孩子的社会交往,包含了适应集体生活的时间安排、规则约束、行为标准、语言的规范、生活行为能力的养成等各个方面的内容,旨在让孩子通过集体这个环境来掌握各种必要的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为更好的融入社会做准备。
教师们将讨论和实践进行结合,让教师明确幼儿的集体适应表现在一日活动中,然后针对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注意点开展了讨论,让教师根据自己班级幼儿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知道,帮助孩子尽快的适应集体生活。
2、理清小班集体适应的内容:
我们组织教师讨论:你认为小班孩子的集体适应可以包含哪些?教师们纷纷的将自己对集体适应的认识进行了交流,最后大家对交流的内容进行了梳理,得出了小班集体适应的内容:
主要包括运用语言的交际能力,友好相处的能力,自律的能力,表现与理解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良好的生活、卫生、学习习惯等。社会性内容的实质即如何学习与别人友好相处并适应环境的能力。学前儿童社会性的发展内容主要体现在自我意识、情绪情感、个性、社会交往、道德的发展五方面。
在幼儿的实际适应表现中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的适应:
(1)环境适应:幼儿喜欢在熟悉的环境生活,一旦离开这样的环境就会产生焦虑,从而不适应,所以幼儿对幼儿园的适应环境创设很重要。教师在了解幼儿的特点和习惯后应尽量给幼儿一个熟悉的环境,除了教室布置上突出和谐温馨的家园主题外,在家访时可以收集幼儿家长的照片布置在活动室,收集幼儿喜欢的物品放置在活动区,挂置幼儿认识的动漫图片,谈谈幼儿知道的话题,播放幼儿熟悉的歌曲和动画片等。让幼儿走进幼儿园就能找到自己熟悉的东西,有一定的寄托,情绪得到满足。另外教师的态度也是一种环境适应,“爱”孩子大家都会,主要是要幼儿感受到你的爱,体验到你是最关注他的,会像妈妈一样给与帮助和爱护,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好话是小班幼儿最高的奖励和快乐。
(2)生活适应:幼儿入园后最大的不适应就是生活上的不适应,教师应帮助幼儿逐步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渐渐的走向适应,不能有一口吃个大胖子的思想,要明白幼儿的情况,有针对性的教育。比如吃饭时帮助能力弱的幼儿,指导他们正确的拿勺吃饭,半扶半拉的一步一步养成习惯。还可以允许幼儿带自己喜欢的玩具(依恋物),延缓幼儿午餐午睡时间等都是降低幼儿入园焦虑的有效对策。
(3)学习适应:幼儿一旦入学就是一个群体,就要参与群体活动,接受知识的熏陶,养成一定得习惯,而小班的孩子幼儿年龄的特点,对于学习的意识只限于和同伴一起玩玩具、一起游戏,所以我们的各种活动要与游戏相结合,学习游戏一体,在游戏中学习规范准则,学习新知识,提高认知能力、交往能力和适应能力。另外3-4岁的幼儿不适合组织过于安静的活动,因为安静的环境会使他们想起家人,因此组织大量有趣的教学和游戏活动至关重要。除了组织集体的活动外,还可以开设一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亲子活动、大带下活动、自主的区域特色活动等,从中将单调、枯燥、重复性强的学习活动与生活活动情境化,趣味化。
3、分析哪些集体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的集体适应。
通过大家对游戏内容的分析和实践验证,我们在教学中得出了适合小班集体适应的游戏可以包含以下内容:
小班集体游戏可以包含很多领域的内容,有社会认知、语言发展、艺术表达、情绪表现、健康安全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在实践中通常可以分为语言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体育游戏、角色游戏等各类游戏,通过在一日活动中的渗透,让幼儿形成良好的适应能力。
三、利用集体游戏促进幼儿集体适应的对策——既教师在集体游戏指导中的有效策略。
明确了集体适应的内容,了解了集体游戏对孩子的促进作用,我们加强了教师在集体游戏指导中的有效策略的探讨。
1、挖掘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游戏过渡。
孩子来园后的交流活动,我们通过“找朋友”的游戏,让教师先和幼儿做朋友,再引导孩子和教师做朋友,接着进一步引导孩子和同伴去找朋友。通过一系列的找朋友游戏,孩子们认识了老师、同伴,渐渐的适应了集体人员。
区域游戏中教师通过和孩子一起玩、做孩子的玩伴来引导幼儿熟悉集体环境,让孩子融入集体的环境中,在操作摆弄的游戏中建立自信,帮助孩子互相熟悉和了解,培养合作、谦让精神,体验与同伴交往合作的快乐。通过到“娃娃家作客”的游戏,让幼儿用小勺喂娃娃饭吃;提供玩具娃娃、小夹子和小衣架,让幼儿给娃娃穿衣服,拉拉链,挂衣服等,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学习兴趣浓厚,通过反复练习,使孩子的动手能力得到了提高。在活动中,幼儿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会情感也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让幼儿掌握一些最基本的交往技能,从而引导幼儿学会遵守集体活动的规则,懂得同伴间要相互谦让,增强幼儿的友好情感和共同活动的兴趣。以游戏本身所具有的自主性、兴趣性和社会性,促进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帮助孩子适应集体环境。
集体学习活动中尽可能的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如通过点名的游戏,让孩子介绍自己、认识同伴、熟悉朋友;小手拍拍的游戏帮助孩子稳定情绪、适应集体生活。
户外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我们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展多种游戏,让孩子在摆弄丰富的运动器具中获得快乐,促进孩子适应集体生活。
2、结合主题开展适宜的游戏,促进孩子适应能力的提高。
我们的课题研究离不开教育教学的实践,因此在新教材的引领下,我们通过一个个的主题,设计丰富多彩的游戏进行教学。如主题“上幼儿园”“小宝宝”中,我们设计了“谁的名字”“我的朋友”“找朋友”“小火车开来了”等一些孩子喜欢的游戏,帮助孩子认识了班级教师、同伴,在和教师、同伴的交往中获得快乐的体验,帮助他们适应集体环境。主题“学本领”中,设计了“我的本领大”“我学小动物”“动物捉秘藏”等游戏,让幼儿学会了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自己吃饭、上厕所、独立午睡、洗手等),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鼓励孩子向困难挑战。
3、加强家园配合、在亲子游戏中促进幼儿适应能力的提高。
孩子的集体适应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因此我们在研讨中注重家长工作的方式,帮助孩子适应新的集体环境。
为此我们研讨和组织了“迎新年亲子创意服装秀”的亲子游戏活动,给孩子、家长和教师进一步提供互相熟悉了解的机会,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家长的参与性,增进家长之间、幼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联系与交流,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生活。
4、教师以积极的鼓励方式增强幼儿的自信,是促使孩子适应集体环境的有效方式。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地去战胜困难,努力适应新的环境和生活的内在动力。因此我们要求教师的方式鼓励孩子,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因为教师的夸奖和赞扬能使幼儿认识自己的长处,相信自己的力量,帮助孩子积累积极的情感体验,享受战胜困难后的成功和喜悦。激励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能树立自信,充满信心,勇往直前,在未来的学习生活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中,敢于挑战新的事物,主动适应新的环境。
幼儿的集体适应不仅仅是短暂的一个学期,而是一个长期的工作,所以我们要随时的做好准备,及时解决问题,为帮助幼儿更好的适应集体做好工作。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 篇11
xx的时间又在繁忙中悄然度过,这学期我们围绕《纲要》《指南》的内容,根据园务计划、现行教师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教研组计划,我们把工作重点落在:
1、继续学习领会纲要精神,增强课改意识,深入开展“一课多研”活动,提高教师运用课改理念进行实践的能力。
2、以运动为切入口,探讨小班情景性活动环境的创设,使活动更富童趣,并积极开展平行班区域活动。一学期来,我们4位教师,在园领导的指导帮助下、在老师们的默契配合下认真学习新教材,边学边研究实施,深入开展研讨,不断地更新观念,理清思路,提高新时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
一、加强学习,进一步提升理念
理论学习有利于帮助教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帮助教师形成与正确教育观念相吻合的教育行为策略,为更好的带领半日活动提供基础与保障。由于师资水平有限,因而时常给学习和研究带来许多困惑,反映了教师专业化水平的缺乏,特别是思想观念转变与实践、行为的脱节,缺乏实践的总结研讨,往往使教学停滞不前或前进步子太慢。通过年级组为大家提供的借鉴和启发是直接的、具体的、可操作的;首先,统一年级的幼儿特点相同,发展水平接近,教师的教学方法、策略可以相互启发、借鉴;其次,同一年级使用同一本新教材,有利于大家共同研讨,挖掘主题;第三,由于处于同一年龄段,幼儿关注的话题和教师预设的主题比较接近,有利于主题资源的共享。
本学期,首先,我们通过《指南》的学习,使我们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加大了对小班幼儿年龄特点的理论学习,同时改变了教研的学习方式,从中转变了教师的课程理念。其次,采用了参与共同理解细读教材,共同备课,使教师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相对提高了。在探讨小班情景性活动环境的创设,使活动更富童趣,并积极开展平行班区域活动。由于组员们都没有经验,没有可以借鉴的材料,这就需要发掘我们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于是我们先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小班幼儿适合的运动器械”、“怎样创设情景性区域活动”,使教师知道了幼儿园运动活动环境创设的原则,在设计中我们紧紧围绕原则,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先集体讨论备课,从场地的安排、材料的投放、器械的制作一一精心的设计,我们设计了投掷区、平衡区(包括走跑)、钻爬区、车辆区为了更好的做好保育工作,我们还开辟了休息区供孩子擦汗、休息;然后进行实地操作从场地的布置、材料的摆放、器械的分布;针对不足之处组员们就地进行及时的调整;如:我们发现孩子们在车辆区中车辆有乱开乱停的现象,我们及时开设了停车场让孩子有次序地停放车辆,还在场地上贴上了标志用图像来暗示提示孩子游戏,进一步激发孩子主动地参与活动。又如,我们觉得运动中老师提供的运动器械不均衡,比较偏重于下肢发展,考虑到上下肢协调运动,可供孩子们自由选择的材料不丰富,我们在童趣上为突破口自制了富有立体感和生动形象的、巨大的小动物的头并突出嘴巴部分以吸引幼儿为小动物喂食,让孩子在情景性的游戏环境中运动,提高孩子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同时让家长一起来制作小动物的“食物”还收集拉小车的牛奶箱,充分发挥家长参与游戏的作用。我们利用现有的材料进行改进制作了摘水果,让孩子练习原地向上跳。还收集废旧袜子做成橡皮筋,制作成蜘蛛网,孩子们在网中钻爬真象一只只小蜘蛛,使孩子主动参与游戏的积极性提高了。在平行班游戏中我们都按事先讨论的指导方案每个运动区做到定点、定人指导真正做到忙而不乱,有条不紊。我们在设计中还将一些细节的部分都能一一讨论。如:材料的保管、材料的摆放位置等,使教师在操作中条理更清晰,更有针对性。
二、继续注重实践尝试,逐步适应改革的发展
由于幼儿园教育活动内容更具有很大的灵活性、选择性、针对性。因此,光靠理论上的学习,很难使教师们统一的理解和领会,而目前在实施教材中,又有许多困难。因此,一日活动除了给予教师选择教材的权力,给予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外,重点还是进行实践操作,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另外加强集体交流尝试过程中谁有新的、好的经验及时传递给其他教师。如在环境创设中我们遇到了困惑怎样创设生活化的环境;小班孩子喜欢怎样的环境等问题,我们教研组老师进行了相关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环境不仅对幼儿起着美化的作用还有教育的作用,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应该是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的环境应该是生活化的。为此,我们在积极创设生活化环境同时,还努力营造幼儿是环境的主人的互动环境,使孩子活动教育的同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我们还利用角落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生活区设置的娃娃家投放了衣服、袜子等,让孩子在为娃娃服务的同时,也提高自理能力。从中理解了在环境创设以幼儿发展为主,环境为幼儿、为教育服务的理念。
在尝试课程中,深入开展“一课多研”活动,提高教师运用课改理念进行实践的能力。通过实践操作体会,本学期教师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活动中主动参与性较好,我们学习了相关理论“制定主题目标符合小班年龄特点”集体备课、滚动实践的方式进行“一课多研”活动,我们把研究重点放在选材和目标定位、提问设计上。一研活动结束后,我们觉得整个活动目标定位不符合小班孩子,与课改精神不符,观念陈旧,二研时我们调整了活动目标,将孩子的体验纳入目标,活动中增加了情景性的互动这一环节,孩子们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有些能力强的孩子乐意表达,但由于对目标的把握还是不到位,孩子反映不出。因此,三研时,我们又调整教具,加强了互动环节增加了配饰,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整个“一课多研”活动,我们认识到:从教材的选择到实施教学过程,教师们在评课时能够用课改的理念,深入地挖掘设计中不断反思在活动设计和实施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提出了整改的设计方案。通过集体备课上课、听别人上课、别人为自己评课、为别人评课,大家畅所欲言,谈出各自的想法,也能从评课中找到存在的问题,能够开始客观的深层次地剖析评价自己和别人的教育行为,许多老师发现了自身需要学习的地方,也找出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今后提高的方向。
三、加强思学习,深化专题研究
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本学期采取小组式研讨,使研讨活动更灵活性、操作性。在研讨中根据“一课多研”活动,教师们开始有了针对性的反思,并能从教材、孩子、活动设计、细节入手。从反思中寻找问题的切入口。活动中不断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形式,使教师们逐渐树立了“眼中有孩子、心中有目标、随时有教育”的课改思想。让教师们带着问题进行实施研讨,实践体会,相互交流分享,又不断反思、总结、实施。改变以往单纯理论研讨。通过多形式的活动,教师们已明确自己观念陈旧,只有提高自己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当然,通过学习,使教师们在实施过程中有了新的认识,她们能大胆表达自己见解,提出各种问题和建议,使教师形成一种边思考边实践的氛围,从思考中寻找疑惑和问题,从同伴中寻求解决的突破口,从而不断的提升新理念,朝着专业化水平不断进步。
【小班班级教研总结】相关文章:
小班教研的总结10-27
小班班级教研计划(精选6篇)04-20
小班班级总结02-12
小班教研总结(精选7篇)10-29
小班教研总结(精选6篇)10-27
幼儿园班级教研总结08-10
幼儿小班班级总结12-15
小班音乐教研总结(精选10篇)10-27
小班下学期班级总结,小班下学期班级范文08-17